安徽,簡稱“皖”,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合肥。位於中國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
[1]
,介於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之間,東連江蘇,西接河南、湖北,東南接浙江,南鄰江西,北靠山東,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113萬人。
[87]
[91]
安徽瀕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羣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區經濟輻射。地勢由平原、丘陵、山地構成;地跨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處暖温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淮河以北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南北兼容。
[2-3]
目錄
安徽歷史沿革
編輯安徽地名由來
乾隆年間,《清會典》從法律層面確定了順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分省的結果,乾隆《清一統志》將江蘇與安徽兩省分開,目錄中已經全部為“以上某某省”。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
[13]
安徽建制沿革
安徽十六市風貌合集(16張)
新石器時代(1萬年到4000年以前),安徽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青蓮崗文化和印紋釉陶文化影響的區域。
商代,亳州曾為成湯之都。
戰國時,古壽春(今壽縣)曾為楚國後期的首都。
秦朝實行郡縣制,安徽境內淮北地區屬碭郡、泗水郡,江淮之間屬九江郡,皖南屬鄣郡。
兩漢時期,安徽地屬揚、豫、徐三州。
三國時期,安徽分屬吳、魏,安徽境內曾發生多次戰爭。
兩晉、南北朝和隋朝,安徽分屬揚、徐、豫三州。
宋時,徽商崛起,徽州的經濟和文化開始對全國產生重要影響。
元朝,安徽地屬河南、江浙兩行省。
明時,安徽由南京直接管轄。
清朝安徽建省時,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等7個府及滁州、和州、廣德等3個直隸州,疆域格局基本定型,安慶府作為臨時省會的地位已經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安徽分為皖北、皖南兩行署,皖北行署駐合肥市,皖南行署駐蕪湖市。
安徽行政區劃
編輯主詞條:安徽省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5月,安徽省共有16個地級市,9個縣級市,50個縣,45個市轄區,249個街道辦事處,1239個鄉鎮【其中968個鎮,271個鄉(7個回族鄉,1個回族滿族鄉,1個畲族鄉)】。
[16-18]
[101]
省政府駐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行政區 | 車牌 | 下轄行政區 |
---|---|---|
皖A | ||
皖B | ||
皖C | ||
皖D | ||
皖E | ||
皖F | ||
皖G | ||
皖H | ||
皖J | ||
皖K | ||
皖L | ||
皖M | ||
皖N | ||
皖P | ||
皖R | ||
皖S |
安徽地理環境
編輯安徽地理位置
安徽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經濟上屬於中國東部經濟區。地理位置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長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東、沿江通海,東連江蘇,西接湖北、河南,東南接浙江,南鄰江西,北靠山東,東西寬450千米,南北長570千米。轄境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土地面積13.94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的1.45%,居第22位。
安徽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區、江淮台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五個地貌區,分別佔全省面積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安徽有天目-白際、黃山和九華山,三大山脈之間為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谷地,地勢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漸次下降,分別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組成層狀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峯為黃山蓮花峯海拔1873米。山間大小盆地鑲嵌其間,其中以休歙盆地為最大。
[20]
黃山(1864米) | 九華山(1342米) | 天柱山(1488.4米) | 白馬尖(1774米) | 琅琊山(317米) |
齊雲山(585米) | 萬佛山(1539米) | 皇藏峪(389米) | 八公山(241.2米) | 相山(342.8米) |
安徽氣候特徵
安徽省在氣候上屬暖温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在淮河以北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暖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處中緯度地帶,隨季風的遞轉,降水發生明顯季節變化,是季風氣候明顯的區域之一。
春秋兩季為由冬轉夏,和由夏轉冬的過渡時期。全年無霜期200—250天,10℃活動積温在4600—5300℃左右。年平均氣温為14—17℃,1月平均氣温零下1—4℃,7月平均氣温28—29℃。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區多、平原丘陵少的特點,夏季降水豐沛,佔年降水量的40%—60%。
[20]
安徽水文
安徽省共有河流2000多條,河流除南部新安江水系屬錢塘江流域外,其餘均屬長江、淮河流域。長江自江西省湖口進入安徽省境內至和縣烏江後流入江蘇省境內,由西南向東北斜貫安徽南部,在省境內416千米,屬長江下游,流域面積6.6萬平方千米。長江流經安徽境內400千米,淮河流經省內430千米,新安江流經省內242千米。
安徽省共有湖泊580多個,總面積為1750平方千米,其大型12個、中型37個,湖泊主要分佈於長江、淮河沿岸,湖泊面積為1250平方千米,佔全省湖泊總面積的72.1%。淮河流域有八里河、城西湖、城東湖、焦崗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園湖、女山湖、七里湖、沂湖、洋湖等11個湖泊,長江流域有巢湖、南漪湖、華陽河湖泊羣、武昌湖、菜子湖、白蕩湖、陳瑤湖、升金湖、黃陂湖、石臼湖等10個湖泊。其中巢湖面積770平方千米,為安徽省最大的湖泊,全國第五大淡水湖。
[20]
巢湖(770) | 大官湖(261) | 泊湖(240) | 龍感湖(223.22) | 石臼湖(207.65) |
南漪湖(189) | 城東湖(180) | 菜子湖(173) | 瓦埠湖(160) | 破罡湖(140) |
安徽自然資源
編輯安徽植物資源
安徽風景(8張)
安徽動物資源
安徽省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截至2012年,有高等植物4245種,佔全國種數的14.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保護植物25種。脊椎動物44目121科742種,佔全國種數的14.1%,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1種、二級保護的70種,世界特有的野生動物揚子鱷和白鰭豚就產在安徽中部的長江流域。
安徽礦產資源
安徽省礦產種類較全,截至2011年,全省已發現的礦種為158種(含亞礦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26種(含普通建築石料礦種),其中能源礦種6種,金屬礦種22種,非金屬礦種96種,水氣礦產2種,探明儲量的67種,煤、鐵、銅、硫、磷、明礬、石灰岩等38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現已探明煤炭儲量250億噸,鐵礦儲量29.9億噸,銅礦儲量384.9萬噸,硫鐵礦儲量5.64億噸,分別居全國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
[22]
安徽人口民族
編輯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7119.4萬人,比上年增加36.5萬人;户籍人口城鎮化率34.65%,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常住人口6365.9萬人,增加42.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5.81%,提高1.12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12.03‰,比上年下降0.38個千分點;死亡率6.04‰,上升0.08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5.99‰,下降0.46個千分點。
[9]
安徽省屬少數民族散居省份,55個少數民族成分俱全,其中回族、滿族、畲族為安徽省世居少數民族,現有少數民族人口約50萬人。其中,回族人口較多,約佔全省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3%,居全國第9位。少數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狀分佈,沿淮淮北相對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各市、縣(市、區)均有少數民族。
[23]
截至2021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1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4%,提高1.1個百分點。
[87]
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630.5萬人,佔59.3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482.5萬人,佔40.61%,與202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71萬人,鄉村人口減少61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06個百分點。
[92]
安徽政治
編輯副書記 | ||
鄭柵潔
[79]
| ||
副主任 | ||
秘書長 | ||
王清憲
[26]
| ||
主席、黨組書記 | ||
副主席 | ||
秘書長 | ||
安徽對外交往
編輯截至2017年9月,安徽與美國馬里蘭州、韓國江原道、白俄羅斯佈列斯特州締結為姐妹省州、友好省道、友好省州,安徽省友城關係總數達78對,同時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多種聯繫,與外國150多個科研院所、產品研發和培訓機構、各類學校等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合作,與外國70多個友好組織建立了交往關係,與東南亞、美洲、歐洲、大洋洲的近200個華僑華人社團組織及500多位僑界知名人士建立了聯繫。
[34-35]
友好省州 | 1980.06.10 | ||
友好省州 | 1984.09.06 | ||
友好省區 | 1987.05.18 | ||
友好省縣 | 1994.11.08 | ||
友好省際 | 1997.06.08 | ||
友好省際 | 1998.02.17 | ||
友好省區 | 2000.10.23 | ||
友好省際 | 2000.10.31 | ||
友好省際 | 2002.05.09 | ||
友好省際 | 2003.09.02 | ||
友好省際 | 2003.09.10 | ||
友好省際 | 2005.09.28 | ||
友好省際 | 2006.06.20 | ||
友好省州 | 2010.07.19 | ||
友好省州 | 2014.07.25 | ||
友好省州 | 2014.10.13 | ||
友好省道 | 2015.09.14 | ||
友好省州 | 2017.06.12 | ||
友好省州 | 2017.09.13 | ||
友好省郡 | 2017.11.09 |
安徽經濟
編輯安徽綜述
2019年初步核算,安徽省全年生產總值371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15.7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5337.9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18860.4億元,增長7.7%。人均GDP達58496元,摺合8480美元。
[37]
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城鎮化水平達55.81%,城市建成區面積達2241.5平方千米
[38]
。
2020年,安徽省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8680.6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84.7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15671.7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19824.2億元,增長2.8%。
[7]
2021年全年,安徽省生產總值42959.2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兩年平均增長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60.6億元,增長7.4%,兩年平均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7613.2億元,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21985.4億元,增長8.7%,兩年平均增長5.8%。
[81]
2022年3月14日,安徽省統計局發佈《安徽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據初步核算,2021年全省生產總值42959.2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兩年平均增長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0321元(摺合10900美元),比上年增加7910元。全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04元,比上年增長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
[88]
2021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3861元,同比名義增長9.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6154元,同比名義增長6.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
[95]
2022年7月25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2022年上半年安徽省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2176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
[100]
安徽第一產業
2019年,安徽省糧食播種面積小幅調減,經濟作物面積增加。全年糧食產量4054萬噸、居全國第4位,增長1.2%;油料產量161.3萬噸,增長2%;蔬菜產量2213.6萬噸,增長4.5%。新增稻漁綜合種養面積157萬畝,累計達317萬畝,居全國前列;新培育“三品一標”產品1542個,累計達7262個。全年主要肉類產量400.7萬噸、下降4.7%,牛奶產量33.8萬噸、增長9.6%,禽蛋產量168.7萬噸、增長6.6%。
[37]
[39]
2021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004.3億元,比上年增長9.3%。糧食播種面積10964.4萬畝,比上年增加29.4萬畝;糧食產量817.5億斤,增加13.7億斤,產量居全國第4位,連續5年穩定在800億斤以上。蔬菜產量2447萬噸,增長5%。年末生豬存欄1582.5萬頭,增長11.5%,其中能繁母豬增長10.9%;家禽存欄3億隻,下降2.4%。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455.2萬噸,增長15.2%;牛奶產量47.6萬噸,增長26.3%;禽蛋產量177.1萬噸,下降3.9%。
[83]
安徽第二產業
2019年,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3%,增幅比全國高1.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0位。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8.9%,股份制企業增長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4.6%。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6%,製造業增長7.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8%,比規模以上工業高11.5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4.9%,比規模以上工業高8.2個百分點。新產品產量較快增長,電子計算機增長11.3%,太陽能電池增長37.5%,集成電路增長14.6%。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942億元,增長2%,好於全國(下降2.1%)。
[37]
[39]
202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7.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1.8%,股份制企業增長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2.3%,私營企業增長3.5%。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3.6%,製造業增長8.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5.5%。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7.4%、15.5%,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18.5和6.6個百分點。主要工業產品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3倍,光纜增長61.8%,集成電路增長37.6%,十種有色金屬增長28.9%,太陽能電池增長20.7%。
[83]
安徽第三產業
2019年,安徽省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429.2億元,比上年增長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973.9億元,增長6.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759.4億元,增長7.6%;金融業增加值2345.6億元,增長8.7%;房地產業增加值2870.5億元,增長3.9%;其他服務業增加值7305.9億元,增長10.1%。以互聯網信息技術、商務服務等新興行業為代表的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0.9%,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0.9%、22.7%、20%和12.7%。
[9]
2020年1-7月,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962.5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出口1719.2億元,增長10.4%;進口1243.3億元,增長11.7%。7月,安徽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值達291.3億元,同比增長36.1%,對全省外貿增長貢獻度達85.7%。
[40]
2021全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7%,比全國高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宿餐飲業增長17.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0.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8.2%。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2%,兩年平均增長13%。32個行業大類中,29個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為90.6%。新能源技術推廣、物聯網技術服務、互聯網生活服務平台等新興領域行業蓬勃發展,實現營業收入分別增長94.2%、54.8%和38.2%。
[83]
安徽2022年
第一季度
2022年4月,據海關統計,2022年一季度,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32.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6%。其中,出口1026.1億元,增長23.6%;進口706.8億元,增長6.5%。
[89]
安徽社會事業
編輯安徽科學技術
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36.9萬人,比上年增長2.7%。科研機構6181個,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辦機構1284個。從事研發活動人員23.2萬人。
全省有國家大科學裝置4個;有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85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99家,其中國家級9家;有省級以上工程實驗室103個,其中國家級15個;有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57個,其中國家級35個;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個,其中國家級6個。有高新技術企業6636家,比上年淨增1233家。
全年登記科技成果16294項,其中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952項。獲得國家科技獎的科技成果8項,包括:炎症巨噬細胞的活化、調控及效應機制,移動高清視頻編碼適配關鍵技術,工業園區有毒有害氣體光學監測技術及應用等。全年申請專利16.7萬件,授權專利8.25萬件。年末全省有效發明專利7.48萬件。全年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452.72億元,增長40.9%;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610.01億元,增長72.1%。
年末全省有獲得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1405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3個;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32個(包含在皖分部、分公司),累計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的企業1628個;法定及授權計量檢定技術機構204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434.3萬台(件)。截至2019年末,累計制定國際標準27項、國家標準2432項,制定、修訂地方標準2503項。累計擁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78個、有效註冊商標60.85萬件。
全年省測繪檔案資料館為社會各界提供各種比例尺地形圖54401幅、測繪基準成果1012點(次),航空航天遙感329.6萬平方千米、數據量46284GB;完成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生產與更新33100幅、地理國情動態監測14萬平方千米。
[9]
安徽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末,安徽全省有研究生培養單位21個,普通高校112所。各類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學校)328所。普通高中667所,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9.6%。初中2846所,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99.8%。小學7792所,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7%。
[9]
2021年末,安徽省有研究生培養單位21個,普通高校(含獨立學院)121所,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不含技工學校)271所,普通高中679所,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8%。初中2825所,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99.99%。小學6964所,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9%。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4%。
[82]
指標 | 招生數 (萬人) | 在校生數 (萬人) | 畢業生數 (萬人) |
---|---|---|---|
研究生 | 3.7 | 9.9 | 2.1 |
普通本專科 | 47.3 | 150.5 | 32.7 |
中等職業教育 | 29.8 | 75.2 | 26.3 |
普通高中 | 39.1 | 116.3 | 36.0 |
初中階段 | 76.2 | 229.9 | 70.1 |
小學 | 76.7 | 468.7 | 75.7 |
2021年末,安徽省已建成全超導託卡馬克、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等3個國家大科學裝置。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含國家研究中心)12個,省重點實驗室171個;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1家,其中國家級9家;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個,其中國家級6個。有高新技術企業11368家,比上年淨增2809家。
[82]
所在城市 | 學校名稱 |
---|---|
合肥 | |
蚌埠 |
所在城市 | 學校名稱 |
---|---|
合肥 | |
蕪湖 | |
蚌埠 | |
馬鞍山 | |
淮北 | |
阜陽 | |
淮南 | |
滁州 | |
安慶 | |
銅陵 | |
宿州 | |
黃山 | |
池州 | |
六安 | |
亳州 | |
宣城 |
安徽文化事業
截至2019年末,全省有文化館124個,公共圖書館125個,博物館204個(含民營博物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438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5處、合併國保項目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15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2項,省級名錄479項。年末全省廣播電視台78座,中波發射台和轉播台25座。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87%,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87%。有線電視用户794.46萬户。全年出版報紙98種,總印數6.07億份;期刊(雜誌)180種,總印數0.4億冊;圖書10532種,總印數3.29億冊。有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124個,館藏檔案資料4507萬卷(件、冊),庫館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
[9]
安徽醫療衞生
截至2019年末,全省有醫療衞生機構26436個,其中醫院1241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24558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545個、其他衞生機構92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中,衞生院1381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1858個,村衞生室15549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9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21個,衞生監督所(中心)113個。全省衞生技術人員36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3.7萬人,註冊護士16.3萬人。鄉村醫生和衞生員3.5萬人。醫療衞生機構牀位34.9萬張,其中醫院、衞生院牀位33.1萬張。全年醫療衞生機構共診療3.4億人次。
[9]
2021年末,安徽省有醫療衞生機構29547個,其中醫院1338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27629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459個、其他衞生機構121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中,衞生院1356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1814個,村衞生室15630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2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26個,衞生監督所(中心)106個。年末衞生技術人員43.3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3萬人,註冊護士20.1萬人。鄉村醫生和衞生員2.7萬人。醫療衞生機構牀位42萬張,其中醫院31.9萬張,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牀位9萬張。全年醫療衞生機構共診療3.6億人次。
[87]
安徽體育事業
2019年,安徽全年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中,安徽運動健兒共獲得65枚金牌、59枚銀牌、106枚銅牌。全年共舉辦百人以上的羣眾體育健身活動4262次,參加活動總人數414萬人次。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約為1.78平方米。全年銷售體育彩票82.3億元。
[9]
安徽社會保障
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為1217.0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3501.7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518.79萬人,全年為14.49萬名失業人員發放了不同期限的失業保險金。全年參加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639.96萬人和622.28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6732.17萬人。年末36.7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8.3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36.2萬人。全年民政部門臨時救助10.8萬人次。
[9]
安徽知識產權
安徽脱貧攻堅
安徽交通運輸
編輯安徽綜述
2019年,安徽貨物運輸量36.8億噸,貨物運輸週轉量10217.4億噸千米。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5.5億噸,增長8.5%。全年旅客運輸量6億人次,比上年下降6.4%。旅客運輸週轉量1212.1億人千米,增長0.5%。全省民航機場旅客吞吐量1367.7萬人次,增長11%,其中合肥新橋機場旅客吞吐量1228.2萬人次,增長10.6%。
[9]
安徽公路
高速 | 京台高速 | 徐明高速 | 寧黃高速 | |||
寧宣高速 | 安景高速 | 高界公路 | 沿江高速 | 六潛高速 | ||
廬銅高速 | 合寧高速 | 合巢蕪高速 | 寧淮高速 | 合安高速 | ||
蕪宣高速 | 馬蕪高速 | 六武高速 | 蚌淮高速 | 合蚌高速 | ||
阜周高速 | 寧洛高速 | 滁新高速 | 鹽洛高速 | |||
連霍高速 | 滁馬巢高速 | 濟廣高速 | 德上高速 | 明巢高速(在建) | 合阜高速(規劃) | |
徐蚌高速(規劃) | 宿阜高速(規劃) | - | ||||
G104 | G105 | G106 | G205 | G206 | G220 | |
G233 | G235 | G236 | G237 | G310 | G311 | |
G312 | G318 | G328 | G329 | G330 | G343 | |
G344 | G345 | G346 | G347 | G529 | G530 |
安徽鐵路
安徽有皖北城際、皖江城際兩大鐵路網。安徽省鐵路運營總里程達到5100千米,其中高鐵2165千米;安徽省鐵路網密度已經達到364千米/萬平方千米,“市市通高鐵”,縣域鐵路覆蓋率達到80%,其中高鐵通達24個縣
[46]
。
截至2021年11月,安徽省鐵路運營里程達到5302公里,鐵路網密度379.8公里/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10位。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2329公里,居全國第一,是中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幹線鐵路已覆蓋全省16市47縣,其中高速鐵路通達16市28縣。安徽省已經開通至23個省會城市和100多個地級市的直達高鐵動車。
[98]
高速鐵路 | 合武鐵路 | 合蚌高鐵 | ||
寧安高鐵 | 鄭徐高鐵 | 蕭淮客專 | ||
杭黃高鐵 | 鄭阜高鐵 | 京港高鐵商丘—合肥段 | 合杭高鐵 | |
京港高鐵合肥—安慶段及安慶聯絡線 | - | - | - | |
普速鐵路 | 隴海線 | 京九線 | 水蚌線 | |
蕪銅線 | ||||
安徽水運
安徽水運條件優越,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川流橫貫省境。全省水域面積廣闊,大小河流有300多條,總長度約1.5萬多千米,通聯全省81%的市、縣,能與9個省市相通。擁有6000多千米內河航道,共有一二類口岸11個、港口16個,其中長江黃金水道400多千米,沿岸的銅陵港、蕪湖港、馬鞍山港都是萬噸級天然良港。2016年,初步統計全省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數1148個,泊位碼頭長度82437米,其中10000噸級及以上泊位數17個。
[47]
分類 | 名單 |
---|---|
長江流域 | |
淮河流域 | |
新安江流域 |
安徽航空
所在地 | 機場 | 通航時間 |
---|---|---|
合肥 | 2013年5月30日 | |
黃山 | 1958年 | |
阜陽 | 1998年 | |
安慶 | 1993年10月 | |
池州 | 2013年7月29日 | |
蕪湖&宣城 | 2021年4月30日 |
安徽軌道交通
城市 | 名稱 | 運營線路 | 備註 |
---|---|---|---|
合肥 | 已運營 | ||
蕪湖 | |||
滁州 | - | 在建 | |
馬鞍山 | - | 在建 | |
宿州 | - | 規劃 |
安徽地方文化
編輯安徽綜述
在東至縣發掘了有着安徽“周口店”之稱的距今40萬年年前的華龍洞,在蚌埠發現了距今約7000年雙墩遺址,是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證據。安徽及相鄰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約有上千處。
分類 | 簡介 |
---|---|
淮河文化 | 淮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根據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淮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已經發現的遠古時代的文化遺址,就達100多處。 |
新安文化 | 新安文化,隋朝設立新安郡,明代為徽州府,明清之際經濟文化發達,因而產生徽學。 |
皖江文化 | 皖江文化,是以潛山為中心的古皖文化,是江淮文化的發祥地,包含以張英、張廷玉、陳獨秀為代表的政治文化;以京劇、黃梅戲徽劇為代表的戲劇文化;以李公麟、鄧石如為代表的書畫文化;以敬敷書院、省立安徽大學、發達的基礎教育為代表的教育文化;以禪宗二祖、三祖為代表的宗教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桐城派文化、新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等。 |
廬州文化 | 以廬州為代表的廬州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孕育出廬劇等優秀戲曲。 |
類別 | 項目名稱 | |||
---|---|---|---|---|
民間文學 | 老子故事的傳説 | |||
塗山大禹傳説 | ||||
皇藏峪的傳説 | 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説 | 白牡丹的傳説 | 捻軍歌謠 | |
民間音樂 | ||||
齊雲山道教音樂 | ||||
民間舞蹈 | ||||
戲曲 | ||||
雜技與競技 | ||||
民間美術 | ||||
傳統手工技藝 | 淮河柳編工藝 | |||
大救駕製作工藝 | ||||
臨泉毛筆製作工藝 | ||||
桑皮紙製作技藝 | ||||
五城米酒製作工藝 | 滁菊製作技藝 | |||
傳統醫藥 | ||||
民俗 | 霸王祠三月三廟會 | |||
安徽戲曲
廬劇(9張)
安徽文學
徽文化建築(2張)
安徽美術
新安畫派(7張)
安徽方言
主詞條:安徽方言
類別 | 分佈 |
---|---|
安徽風景名勝
編輯安徽綜述
截至2017年11月,安徽省擁有1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處世界文化遺產,2處世界地質公園,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壽縣、亳州、安慶、績溪),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家國家濕地公園,12處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琅琊山、齊雲山、採石磯、巢湖、花山謎窟、太極洞、花亭湖),11處國家地質公園,30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08處省保單位,3161處市縣保單位。
[52-55]
2018全年入境旅遊人數60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5%。其中,外國人354萬人次,增長10.3%;港澳台同胞253萬人次,增長10.9%。國內遊客7.21億人次,增長15.2%。旅遊總收入7241億元,增長16.8%。其中,旅遊外匯收入31.9億美元,增長10.7%;國內旅遊收入7030億元,增長17.1%。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旅遊收入3785.2億元,增長16.4%。年末全省有A級及以上旅遊景點(區)600處
[39]
。
截至2021年02月26日,安徽省A級旅遊景區總數625家,其中5A級景區12家;安徽省旅遊生產經營單位有3.3萬個,其中“全國旅遊集團20強”3家;旅行社達1519家,星級飯店302家
[56]
。
合肥的三國勝蹟 | 宿州的楚風漢韻 |
蕪湖的濱江湖影 | 淮南的八公山 |
安慶的皖江文化 | 阜陽的淮河生態 |
蚌埠的淮畔明珠 | 滁州的山水名亭 |
黃山的名山古城 | 六安的革命紅區 |
馬鞍山的江水詩城 | 淮北的隋唐山水 |
宣城的名村古鎮 | 池州的佛教聖地 |
銅陵的銅都風光 | 亳州的曹操故里 |
安徽旅遊 美好安徽歡迎您(17張)
安徽的水兼江河湖,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橫穿東西,江面遼闊。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及被稱為東方日內瓦湖——太平湖,皖北第一大湖泊——龍子湖。宿州的黃河故道是安徽的濕地旅遊資源。安徽的名泉極多,有江南第一泉——聖泉、天下第七泉——白乳泉。安徽主要古道有徽杭古道、旌歙古道、徽安古道、徽開古道、徽饒古道、徽青古道。
[57]
世界遺產(3處) | |
---|---|
非物質文化遺產(18項) | |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2處) |
安徽主要景區
所在地 | 景區 |
---|---|
合肥 | |
黃山 | |
蕪湖 | 蕪湖方特旅遊區 |
池州 | |
宣城 | 績溪龍川景區 |
六安 | 天堂寨風景區、萬佛湖風景區 |
安慶 | |
阜陽 | |
馬鞍山 |
所在地 | 旅遊景點 |
---|---|
所在地 | 旅遊景點 |
---|---|
所在地 | 旅遊景點 |
---|---|
安徽名優特產
編輯安徽飲食名目繁多,主要有徽州菜、廬州菜、沿江菜、沿淮菜等,徽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徽州菜起源於歙縣,績溪的徽幫廚師將它發揚光大。徽菜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於世。徽菜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沿江菜盛行於蕪湖、安慶及巢湖地區,它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主要由蚌埠、宿州、阜陽、淮北等地地方風味構成,菜品講究鹹中帶辣,湯汁味重色濃,並習慣用香菜佐味和配色。
合肥 | |
---|---|
蕪湖 | |
蚌埠 | |
淮南 | |
馬鞍山 | |
安慶 | |
池州 | |
宿州 | |
阜陽 | |
六安 | |
滁州 | |
亳州 | |
黃山 | |
淮北 | |
宣城 | |
銅陵 |
安徽著名人物
編輯安徽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9-16]
- 2. 邂逅江淮燦爛歷史 感受安徽文化合奏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9-21]
- 3. 安徽邁入中等偏上收入發展階段 .合肥晚報[引用日期2016-04-07]
- 4. 廣德撤縣設市獲批 由安徽省直轄宣城市代管_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9-08-06]
- 5. 安徽概況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1-18]
- 6. 中共安徽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機關遷址公告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6-03-17]
- 7. 2020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 .安徽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20]
- 8. 安徽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9-26]
- 9. 安徽省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安徽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3-12]
- 10. 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決議 .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1-02-04]
- 11. 李錦斌在省紀委十屆六次全會上強調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加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王清憲張昌爾出席會議 .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1-02-04]
- 12. 王清憲主持召開省政府第130次常務會議 .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1-02-04]
- 13. 從分藩到分省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1-18]
- 14. 歷史沿革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1-14]
- 15. TRS WAS4.0 .安徽省志[引用日期2020-11-14]
- 16. 2021年安徽省行政區劃簡冊 .安徽省民政廳[引用日期2022-01-01]
- 17. 安徽省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19-01-18]
- 18. 我省撤銷無為縣設立縣級無為市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2-16]
- 19. 國務院批覆同意蕪湖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06]
- 20. 自然環境志 .安徽省志[引用日期2014-02-27]
- 21. 安徽省知名湖泊(水庫)簡介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17-04-01]
- 22. 自然資源 .安徽政府網
- 23. 人口 .安徽省志[引用日期2014-02-28]
- 24. 中共中央決定:王清憲同志任安徽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澎湃[引用日期2021-01-29]
- 25. 魏曉明當選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白金明當選秘書長(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2-06]
- 26. 王清憲當選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中新網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2-01]
- 27. 安徽省政府領導名單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9-01-01]
- 28. 張紅文任安徽副省長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20-09-29]
- 29. 安徽省政協主席、副主席名單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9-01-01]
- 30. 劉莉、姚玉舟當選安徽省政協副主席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1-15]
- 31. 姚玉舟已卸任安徽省委常委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05-13]
- 32. 安徽黨政領導人物庫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2-06]
- 33. 安徽黨政領導人物庫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9-01-01]
- 34. 我省與白俄羅斯佈列斯特州建立友好省州關係 .安徽省[引用日期2017-09-14]
- 35. 安徽省締結友好城市情況一覽表(截至2020年12月)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2-19]
- 36. 徽風皖韻 .安徽省政府網[引用日期2014-03-02]
- 37. 2019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 .安徽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1-19]
- 38. 【輝煌“十三五”】安徽城鄉建設邁上新台階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20-12-19]
- 39. 安徽省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安徽在線[引用日期2019-03-24]
- 40. 7月安徽省進出口再創新高 同比增長超20%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08-15]
- 41. 12省市入選知識產權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試點--知識產權--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8-14]
- 42.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2019年落實 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 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0-05-11]
- 43.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脱貧摘帽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23]
- 44. 築路逐夢:安徽公路“通向”全國前列 .安徽公路[引用日期2019-08-07]
- 45. 安徽省普通國省道網規劃(2016年-2030年) .安徽省宿松縣農村公路網[引用日期2017-07-19]
- 46. 合肥至相鄰省轄市將實現1小時內通達 .中國長三角[引用日期2020-12-16]
- 47. 水運 .安徽省志[引用日期2014-02-28]
- 48. 民用機場 .中國民用航空局[引用日期2014-03-01]
- 49. 安徽對三類30種地方戲劇啓動分類保護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10-03]
- 50. 新安畫派 .安徽黃山風景區網站.2011-02-25[引用日期2014-02-05]
- 51. 徽派版畫 .藝術收藏網.2011-09-26[引用日期2014-02-05]
- 52. 安徽概況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14-02-28]
- 53. 4A級景區免費wifi將全面覆蓋 安徽省出台“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 .合肥網[引用日期2017-03-31]
- 54. 第八批省級文保單位評審申報工作啓動 .安徽政府網[引用日期2017-04-23]
- 55. 21家景區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稻城亞丁等在列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2-17]
- 56. 全省A級旅遊景區達到625家-中安旅遊網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21-02-26]
- 57. 安徽旅遊新聞發佈會在合肥召開 .中國旅遊局[引用日期2016-07-31]
- 58. 「聚焦」池州小粑C位出道,早餐中國喊你來吃小粑了 .池報微播[引用日期2020-01-14]
- 59. 厲害啦!霍山石斛、霍山黃芽蟬聯中國區域品牌價值評價百強榜 .網易新聞.2020-05-14[引用日期2021-02-25]
- 60. 王進玉 .中國文化產業網[引用日期2020-11-30]
- 61. 外交部新任發言人汪文斌亮相,安徽人 .安徽網[引用日期2020-09-28]
- 62. 個人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網站[引用日期2020-10-31]
- 63.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0-12-30]
- 64. 抗日戰爭時期的安徽戰場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21-03-20]
- 65. 程麗華任安徽省委副書記(圖/簡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4-07]
- 66.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三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6]
- 67. “七一勳章”獲得者丨馬毛姐——運送三批解放軍成功登岸的“渡江英雄” .央視新聞客户端[引用日期2021-07-17]
- 68.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一批人事任免 涉3名省級幹部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9-29]
- 69. 安徽山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9-30]
- 70. 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聯合公佈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 .中央網信辦[引用日期2021-10-02]
- 71. 中共安徽省第十一屆省委常委名單 .微信[引用日期2021-11-01]
- 72. 明日11時起,蕪湖市民可乘坐1號線了!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11-03]
- 73. 重慶市原市長唐良智,任安徽省政協黨組書記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1-12-30]
- 74. 安徽新增21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龍頭”總數躍居全國第六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1-06]
- 75. 安徽GDP預計突破4萬億元! .瀟湘晨報.2022-01-07[引用日期2022-01-07]
- 76.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518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1-08]
- 77. 唐良智當選安徽省政協主席,孫雲飛當選省政協副主席 .微信公眾號.2022-01-19[引用日期2022-01-19]
- 78. 沈素琍辭去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務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1-20]
- 79. 任免 .微信[引用日期2022-01-20]
- 80. 陶明倫當選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2-01-20]
- 81. 42959.2億元!8.3%! .安徽日報[引用日期2022-01-21]
- 82. 安徽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安徽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21]
- 83. 2021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 .安徽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24]
- 84. 安徽首批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設立 這6市入選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2-26]
- 85. 2020年水利建設擬激勵省份名單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引用日期2022-02-27]
- 86. 2021年水利建設督查激勵省份名單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引用日期2022-02-27]
- 87. 全文:安徽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22-03-14]
- 88. 安徽省常住人口6113萬人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3-16]
- 8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210161426680030&wfr=baike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4-16]
- 90. 中央批准:王貴勝任安徽省委委員、常委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4-17]
- 91. 30省份人口數據公佈:廣東出生人口最多,浙江淨增人口最多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08]
- 92. 安徽公佈最新人口統計數據!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10]
- 93. 安徽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李建中已赴湖南履新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5-25]
- 94. 錢三雄任安徽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 .魯網[引用日期2022-05-27]
- 95. 安徽省發佈2021年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新華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6-16]
- 96. 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引用日期2022-06-28]
- 97. 國家統計局:2022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 喜獲豐收--經濟·科技--人民網 .人民網.2022-07-15
- 98. 安徽日報 :我省高鐵運營里程達2329公里,居全國第一位,通達全省16市28縣——“軌道上的安徽”加速前行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7-15]
- 99. 汪一光不再擔任安徽省委常委職務 .其他.2022-07-21
- 100. 安徽省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 .百家號.2022-07-25
- 101. 行政區劃 .安徽省人民政府.2021-05-19[引用日期2022-08-01]
- 102. 氣象乾旱預警已連發34天 江西等多地旱情持續-大江氣象-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其他.2022-09-27
- 103. 李猛任山東省德州市委書記(圖/簡歷)--組織人事-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11-2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