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

鎖定
無為剔墨紗燈,又名宮燈,有300餘年歷史,安徽省志列為皖地八大特產之一。
相傳北宋米芾就任無為知軍時,運用繪畫技藝在燈籠壁面繪上人物、山水、龍鳳、花卉等圖案,藉以與民同樂。
剔墨紗燈是知名的傳統工藝品,清康熙年間由無為人蔡竹田首創。
光緒年間,清王朝為慶祝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派出統領官專程到無為徵選紗燈,懸於皇宮內苑。
國慶10週年時,剔墨紗燈曾掛於人民大會堂安徽廳,給大廳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改革開放以來,無為紗燈聲名遠播,近百個品種,銷往海內外各地,尤其在東南亞地區有廣闊的市場。
中文名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
所屬地區
安徽 · 蕪湖 · 無為市 [1] 
遺產編號
Ⅷ—7
遺產級別
申報日期
2006
遺產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人/申報單位
巢湖市無為縣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藝術特色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5張)
無為紗燈在借鑑吸收歷代流行的蔑扎、紙糊、染色“彩燈”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將木工、雕刻、漆工和繪畫藝術融為一體,經過加工、成型、油漆、繪畫、剔墨等項工藝製作而成。“剔墨紗燈”形狀一般為六角和四方形,框架取料檀木或紅椿,並用龍頭鳳頭、象鼻、虎腳裝飾,燈壁四周鑲罩紗絹,選用薄似蟬翼絲質絹紗作畫,繪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經剔墨工藝和點睛手法,畫面人物眼睛,在燭光穿射下頻頻閃眨,栩栩如生
繪畫時,以絹紗覆畫框上先用勾錢筆蘸墨勾出擬畫圖像輪廓,把輪廓以外空出部分盡用淡墨塗抹,而後剔除焦墨,再將預留作畫的圖畫均勻塗上透明魚膠,晾乾後,遂在膠面上勾線、着色、暈染,以工筆繪製,它以其輕巧、靈動在花燈中獨樹一幟,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命運波折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4張)
無為剔墨紗燈康熙年間由無為人蔡竹國首創,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
無為剔墨紗燈選用薄似蟬翼絲質絹紗作畫,並獨創“剔墨”技法,其以輕巧、靈動在花燈中獨樹一幟
最鼎盛的時候,無為剔墨紗燈有近百個品種,在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地區備受青睞。
1912年民國初,無為“剔墨紗燈”參加南京博物院展覽成為收藏熱門。
但後來因連年戰爭和災荒,無為紗燈製造漸趨衰敗,工藝幾乎失傳。
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為拯救這項民間藝術,曾尋訪到當年健在的民間工匠卞仲英等人,組織紗燈生產。
1958年,無為工藝美術廠在原有品種的基礎上還創制扇形壁燈、花盆壁燈、圍屏燈、龍頭鳳頭枱燈等十多種新產品,暢銷國內外。因各種原因,後來再度衰敗。
1984年,無為縣文化局想重振紗燈雄威,組織人員進行生產。
然而,由於工藝繁瑣,一對紗燈一個人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因而價格昂貴,上世紀80年代就要一百多塊錢,導致紗燈滯銷,後來不得不再度停產。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