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道昆

鎖定
汪道昆(1525年-1593年),初字玉卿,後改字伯玉,號太函、太函氏、泰茅氏、函翁、南明、南溟、子衝、天遊子、方外司馬,齋號大雅堂、玄扈樓、天都外臣等。安徽歙縣(今屬安徽)人。中國明代文學家。 [1] 
汪道昆少時愛好詩詞歌賦,19歲為諸生,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汪道昆中進士。歷官義烏縣令、户部主事、兵部武庫司員外郎,後遷郎中。又10年,擢升襄陽知府。嘉靖四十年(1561年),任福建按察司副使,與胡宗憲、戚繼光一起平息倭亂,任福建按察使、巡撫。後因宦官誣陷,被彈劾罷官。隆慶四年(1570年),起為鄖陽知府,後官至湖廣巡撫,兵部右侍郎。萬曆八年(1580年),與戲劇家屠隆、潘之恆,詩人胡應麟、沈嘉則等人結為“白榆社”“肇林社”。 [2] 
汪道昆一生文韜武略兼具,又工雜劇,與明代“後七子”領袖王世貞齊名,素有“南北兩司馬”之美譽。著有詩文集《太函集》等。今知所撰雜劇有《五湖遊》《洛水悲》《遠山戲》《高唐夢》《唐明皇七夕長生殿》《蔡疙瘩》,其中,《唐明皇七夕長生殿》《蔡疙瘩》已佚,《五湖遊》《洛水悲》《遠山戲》《高唐夢》四劇合稱《大雅堂樂府》。其作品均為一折短劇,曲子南北不等,或純用南曲或南北合套。汪道昆作品曲詞淡雅藴藉、清麗婉約,大多以寄託作者對現實的感傷,以及追求閒情別緻的境趣為主。 [2] 
別    名
汪守昆
伯玉
南溟、太函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徽州府歙縣西溪南松明山
出生日期
1525年
逝世日期
1593年
主要成就
明代著名戲曲家,文學家
主要作品
太函集》120卷
本    名
汪道昆

汪道昆人物生平

汪道昆戲曲作品圖 汪道昆戲曲作品圖
汪道昆,又名汪守昆,明代著名戲曲家、文學家。初字玉卿,改字伯玉,號高陽生、別署南溟、南明、太函氏、泰茅氏、天遊子、方外司馬等,徽州歙縣西溪南鄉松明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與張居正同科,初任義烏知縣,歷官武選司署郎中事員外郎,襄陽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鄖陽、湖廣巡撫等職,仕終兵部左侍郎。
3歲,受祖父啓蒙,祖父口授唐詩百首,皆能成誦。有客人來的時候,常令其背誦唐詩,活躍氣氛。6歲,讀私塾,聰慧異常,過目不忘。少年時,常讀一些非科舉讀物,如稗官野史和小説。曾試作戲曲,遭到父親的禁止。19歲為郡諸生,20歲後曾有一段遊學浙江的經歷,拜浙江餘姚邵世德為師。汪道昆於1547年中進士,少年得志,堪稱一帆風順。歷任義烏縣令、襄陽知府、福建副使、兵部左侍郎等職務。
汪道昆曾就讀於私塾 汪道昆曾就讀於私塾
汪道昆不僅武略超羣,文韜也相當出眾,為文簡而有法,作詩風骨俱佳,有《太函集》120卷,收散文106卷,詩歌1520首,堪稱多產作家。汪道昆精通音律,在戲曲創作方面有較高水準,所制雜劇清新俊逸、詼諧多姿,影響很大,傳世的共有五種:《高唐夢》、《五湖遊》《遠山戲》、《洛水悲》、《唐明皇七夕長生殿》。另著有《北虜紀略》1卷、《數錢葉譜》1卷等。《明史·文苑傳》有汪道昆傳。

汪道昆主要貢獻

民族英雄戚繼光 民族英雄戚繼光
汪道昆雖負文名,所撰雜劇不負所望,今存《高唐夢》、《五湖遊》、《遠山戲》、《洛水悲》四種,都是一折短劇,合稱《大雅堂樂府》。內容都假傳説來寫歷史人物的愛情故事:《高唐夢》敍楚襄王夢中會見巫山神女,題材本自宋玉《高唐賦》;《五湖遊》述越王勾踐平吳之後猜忌功臣,范蠡見機勇退,偕同西施歸隱太湖;《遠山戲》取漢京兆尹張敞沉溺伉儷之樂,為妻畫眉故事;《洛水悲》寫甄后之魂化為洛水之神,與曹植了卻相思債的奇遇。從上述四劇的內容可以看出:汪道昆的雜劇,代表了士大夫在官場生活之餘,假戲曲創作以遣興娛情的一種傾向,所以題材範圍狹窄,多寫文人風流雅事,缺乏積極的意義。
汪道昆在藝術方面,雖文詞清麗委婉,但戲劇性不強。所以,沈德符批評它“都非當行”(《顧曲雜言》)。《大雅堂樂府》有萬曆間原刊本,卷首載有汪道昆嘉靖三十九(1560年)序,可知4劇都是汪氏35歲以前作。沈德符在《顧曲雜言》中説他還曾看到汪道昆作《唐明皇七夕長生殿》一劇,但沒有其他可資佐證的記載。(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譜》言:《唐明皇七夕長生殿》當是沈氏誤記,不足為憑。)汪道昆著作還有《太函集》120卷,存明刻本。據沈德符《野獲編》,汪道昆託名天都外臣撰《水滸傳序》。序中稱讚梁山英雄“有俠客之風,無暴客之惡”,還稱讚它的描寫藝術“如良史善繪,濃淡遠近,點染盡工”。

汪道昆人物軼事

痛擊倭寇
汪道昆生活的嘉靖、萬曆年間,正是日本海盜集團侵擾東南沿海的高峯時期,百姓備受其苦。汪道昆從就任義烏縣令起,就積極組織民眾習武練兵,實現全民防禦。任福建副使時,他配合民族英雄戚繼光籌謀策劃,招募“義烏兵”赴前沿參戰,大敗倭寇,一時舉國振奮。
晚年任兵部要職,不辭辛勞,親赴海防前線視察,並從國防整體的角度大膽改革弊政,提出強化邊防的整套軍事方案。如建設蕪湖縣城防的方案實施後,人民的生命財產得到保護,蕪湖人民特地將他所寫的《蕪湖縣城記》刻在城門樓上,“以重所始”,表示紀念。
與新安詩派
新安詩派山水畫 新安詩派山水畫
明代嘉靖中期,王世貞李攀龍創後七子派,倡導文學復古。隆慶、萬曆之際,以徽州為中心的新安詩壇興起,汪道昆為首的一批新安詩人,創立新安詩派。
新安詩派結豐幹社、白榆社,一時派中人才濟濟。汪道昆與文壇“後七子”之首王世貞交往甚密,其規模最大的聯誼活動莫過於汪道昆以黃山主人自居,賃名園數處接待王世貞率領的三吳、兩浙文士、賓客100多人的旅遊觀光團。
嘉靖四十五年,汪道昆從福建巡撫任上罷歸。率新安詩人結豐於詩社。隆慶四年詔起鄖陽巡撫。二年後,人為兵部右侍郎,遷左侍郎。萬曆三年,因言官糾劾告歸,里居近二十年,致力詩文,率“後七子”詩人詩酒唱和,聲名與王世貞相埒。

汪道昆人物評價

胡宗憲 胡宗憲
汪道昆少年肄讀非科舉之文史稗官説部,試作戲曲,為他此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的同時,這些非官方的,質樸純美的民間文學的研讀,客觀上也陶冶了他的情操,鑄就了他關愛弱小,行俠仗義,疾惡如仇的人生品格。
汪道昆雖為徽商之後,但勤勉務實,忠於職守,“民本”意識很強,在任襄陽知府時曾“築堤千丈餘,以防漢水歲溢”深得民心,在湖廣巡撫任上“首發藩室不法者治於理。剪洞庭萑蒲而覆其巢。沅湘江漢之民安枕卧,先生之賜也。”在福建抗倭前線與戚繼光並肩戰鬥,“晝夜籌畫,不枕戈者十有六日”,救沿海民眾於水火,可見他愛民如子,對民間疾苦是深抱同情心的。
嘉靖末年,當年的抗倭總指揮胡宗憲冤死獄中,汪道昆不因胡生前曲意攀附大權奸嚴嵩父子、侵吞軍餉等人品氣節上的不醇坐視不管,而以同僚同鄉之誼感慨傷懷,賦詩哭悼之餘,為之奔走呼號,修書鳴冤,使其蒙冤25年後終獲徹底平反,可見他明辨是非、極富正義感。

汪道昆爭議事件

疑作《金瓶梅》
《金瓶梅》 《金瓶梅》
皖南黃山市徽州區“鄉野草民”苟洞先生引經據典從俗言俚語,建築風格,傢俱物什等的徽州特色考證認為《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即明朝嘉靖名士歙(今黃山市徽州區)人汪道昆,見(《新安晚報·世事縱橫》)。
理由一
汪道昆23歲入仕離鄉,後又兩次掛冠歸里,在故鄉徽州一共生活了45年,對故鄉這種一邊是廣大貧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一邊是富商巨賈花天酒地,養尊處優,貧富差距極大,階級矛盾尖鋭的鄉情是瞭然於胸,並對廣大勞苦大眾深掬同情淚的。顯而易見,汪道昆對故鄉土地上諸如“西門慶”之流仰仗財勢驕奢淫逸、妻妾成羣,勾結官府橫行霸道、欺壓百姓的豪紳富賈是深惡痛絕的。他對《水滸傳》故事情節爛熟於心,以此為藍本説眼前事,抒心中憤,演義充實著作《金瓶梅》自在情理之中了。
理由二
中國東南沿海的東西方文化交流頻繁,西方反對禁慾主義和宗教觀,人文主義思想體系隨着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萌芽逐漸傳入中國,這對生活在封建族權、夫權尤甚的程朱故里的汪道昆感觸尤深,商業發達的故鄉,許多商人或一去不返,杳無音訊,留下大量商婦獨守空閨。這些商婦在封建理學“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思想束縛下,抱着從一而終的想法,上奉老,下養小,孤苦伶仃地了結一生。其情可悲、可憐、可嘆。於是一個以潘金蓮為代表,勇於衝破傳統婚約束縛,追求生命個體自由和幸福,帶着西方人文主義色彩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和“西門慶”一起構成了《金瓶梅》的主要人物筐架。
理由三
汪道昆以《水滸傳》為藍本著作《金瓶梅》還有另一層深義,就是以懦弱無能、外強中乾的宋王朝影射吏治腐敗、內憂外患的明王朝。明朝宮闈混亂,宦官多與宮女結為“對食”鬼混,形同民間夫妻。如天啓年間臭名昭著的宦官魏忠賢天啓帝乳母客氏結為“對食”裏應外合,狼狽為奸,權傾朝野,壞事做盡,堪稱這一現象的登峯造極。擅長戲曲、小説等民間文學創作的汪道昆有感於斯,構思一個以“西門慶”為中心的淫亂羣體影射荒淫奢侈的宮廷生活自然是順手拈來,水到渠成了。

汪道昆個人著述

汪道昆文武兼通,工詩文,與王世貞為詩壇領袖。有《太函集》120卷。他精通音律,所作雜劇傳世者有:《高唐夢》、《五湖遊》、《遠山戲》、《洛水悲》、《唐明皇七夕長生殿》。另有《北虜紀略》1卷、《數錢葉譜》1卷等。《明史·文苑三》有傳。

汪道昆詩詞賞析

《明詩紀事》 《明詩紀事》
《明詩紀事》送張虞部謫常州別駕還婺覲省
謫去應吾道,流言亦世情。
聖朝仍得罪,郎署早知名。
落日梁溪棹,平蕪瀫水城。
秋風回首地,淚灑逐臣纓。
諸 將
笥中時憶賜衣存,閫外猶傳漢使尊。
諸將九邊承廟略,單于三世拜朝恩。
清宵劍氣回南鬥,明月笳聲靜北門。
任道蹛林千帳在,請看禁御五雲屯。
薊 門
漢使褰帷按塞過,漁陽老將近如何?
千山斥堠材官急,萬里亭鄣猛士多。
大漠風鳴蒼兕甲,層冰夜渡白狼河。
江東子弟先鋒在,乘月仍聞《子夜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