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中醫藥大學

鎖定
安徽中醫藥大學(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坐落於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二期)建設項目,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2] 安徽省高峯學科建設計劃支持高校、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18] 長三角中醫藥高等教育聯盟成員高校、安徽省“雙一流”創建重點高校。 [1]  [27]  [51] 
安徽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醫學院。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併入安徽醫學院。1975年,國家教育部批准恢復安徽中醫學院。2000年,安徽省醫藥學校併入安徽中醫學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醫學院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 [28]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個校區;設有17個二級學院,3所直屬附屬醫院、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開設32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工4000餘人,全日制學生近2萬人。 [1] 
中文名
安徽中醫藥大學
外文名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簡    稱
安中大、安中醫( AHUCM)
創辦時間
1959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醫藥類
學校特色
省屬重點大學
省部共建高校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4年)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二期)建設項目(2016年-2020年)
安徽省“雙一流”創建重點高校(2023年) [1] 
主管部門
安徽省
現任領導
王琦(黨委書記) [7] 
許釩(校長)
本科專業
32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6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領域)4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領域)1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工作站2個
院系設置
17個二級學院
校    訓
至精至誠、惟是惟新
校    歌
《青春在飛揚》
地    址
少荃湖校區:安徽省合肥市龍子湖路350號
梅山路校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梅山路103號
史河路校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史河路45號
六安路校區:安徽省合肥市壽春路300號 [1] 
院校代碼
10369

安徽中醫藥大學歷史沿革

  • 安徽省中醫進修班
1952年,創立安徽省中醫進修班(學校)。 [8] 
安徽省中醫進修班 安徽省中醫進修班
  • 安徽中醫學院
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醫學院,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 [8] 
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併入安徽醫學院。 [8] 
1975年,國家教育部批准恢復安徽中醫學院。 [8] 
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9年,開始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2000年,安徽省醫藥學校併入安徽中醫學院。 [8] 
2008年,獲得開展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
2009年,學校通過國家教育部中醫學專業試點認證。同年,被批准為國家級新增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9月,附屬太和中醫院正式揭牌。 [43] 
2010年9月,被列入國家城市社區、農村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示範基地。 [44] 
2011年,安徽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 [2] 
  • 安徽中醫藥大學
2013年,經教育部批准,安徽中醫學院升格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 [2]  8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准安徽中醫藥大學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45] 
2014年,學校成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第二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立項建設高校。 [2] 
2015年4月,學校入選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18] 
2019年12月,安徽中醫藥大學雅典中醫藥中心正式開業。 [26] 
2020年3月,學校成為全國100所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布點監測高校。11月,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淮北中醫院正式揭牌成立。 [12] 
2022年7月,發起成立長三角中醫藥高等教育聯盟 [27] 
2023年3月,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財政廳和安徽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安徽中醫藥大學建設一流中醫藥大學若干舉措》,標誌着安徽中醫藥大學推進“雙一流”建設進入快車道。 [49-50] 
2023年,列入安徽省“雙一流”創建重點高校。 [51] 
安徽中醫藥大學 安徽中醫藥大學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術研究

安徽中醫藥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建有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1個,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3個,建有50餘個產學研合作基地。 [1] 
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新安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際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
中醫藥知識挖掘與出版創新服務重點實驗室 [35] 
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
國家藥監局中藥質量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聯合共建) [38]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道地中藥品質提升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基地)
現代中醫內科應用基礎與開發研究實驗室
數字化影像技術實驗室
中藥藥劑實驗室
神經生物學(針灸)實驗室
免疫實驗室
細胞分子生物學(腦病)實驗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虛證重點研究室
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
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針灸基礎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現代中藥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中藥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
經脈臟腑相關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中醫藥防治肺系重大疾病應用轉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中藥配方顆粒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32] 
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現代中藥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7] 
安徽省中藥飲片工程研究中心 [15] 
安徽省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
中西醫結合防治神經退行性疾病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 [33] 
安徽省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安徽省中醫肺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安徽省針灸臨牀研究中心 [37] 

安徽中醫藥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近5年來,共承擔各級科研項目近200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近200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68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8項。 [1]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31] 
皖藥資源保護與持續利用體系構建及產業化應用
2021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4] 
針灸治療貝爾氏面癱臨牀療效及其機制研究突破
2020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口服固體制劑研發關鍵技術突破及產業化應用
2020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6]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24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圖書館現有中文藏書118.19萬冊,電子圖書總量達到270.51萬冊,國內專業期刊873種,國外專業期刊10種,中外文數據庫35個。獲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建有安徽首家古籍修復室。古籍部有各類古籍3.3萬餘冊,中醫藥古籍是館藏重點,共2萬餘冊,佔62%。有新安古醫籍300餘種,佔現存新安醫籍總量的70%,為全國現存新安醫籍最多的單位。 [14] 
安徽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安徽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 學術期刊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創刊於1981年12月,設有理論研究、文獻研究、新安醫學研究、臨牀研究、臨牀經驗、針灸經絡、實驗研究等欄目,先後獲全國高等醫藥院校學報二等獎、全國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三等獎、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二等獎等,期刊被列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武大版)》),並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及美國《化學文摘》等數據庫收錄。 [13]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術交流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個醫療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在希臘設立安徽中醫藥大學雅典中醫藥中心。先後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員來校攻讀博士、碩士、學士學位以及參加中短期培訓。 [1]  [29] 

安徽中醫藥大學辦學條件

安徽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教職工4000餘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900餘人;擁有國醫大師、國家傑青、岐黃學者、全國名中醫、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國家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3個省級教學團隊等一批高水平師資力量。2022年,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擔任學校榮譽校長。 [1] 
教學名師
類別
姓名
國醫大師
徐經世 [46]  、李業甫、韓明向 [30] 
全國名中醫
楊駿、胡國俊、曹恩澤等 [30] 
省級教學名師
梁文珍、龍子江 [16]  、陸翔、劉勁松、尤吾兵、江愛娟等 [29] 
教學團隊(部分)
團隊名稱
帶頭人
獲評年份
級別
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團隊
王鍵
2009年
國家級
中藥學專業教學團隊
彭代銀
2010年
國家級
中醫臨牀技能教學團隊
王金萍、李保啓
2010年
省級
中醫臨牀基礎教學團隊
儲全根
2010年
省級
外科護理教學團隊
徐為羣
2021年
省級
康復治療學專業教學團隊
陳朝暉
2021年
省級
藥物化學教學團隊
何黎琴
2021年
省級 [29] 

安徽中醫藥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3所直屬附屬醫院、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開設32個本科專業。 [1]  [48] 
二級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生命科學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新安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臨牀醫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三臨牀醫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人文與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48] 
專業設置
專業名稱
學制
授予學位門類
中醫學
5
醫學
藥學
4
理學
中藥學
4
理學
針灸推拿學
5
醫學
製藥工程
4
工學
護理學
4
理學
藥物製劑
4
理學
康復治療學
4
理學
應用心理學
4
理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
管理學
中西醫臨牀醫學
5
醫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
工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4
經濟學
中藥資源與開發
4
理學
人力資源管理
4
管理學
公共事業管理
4
管理學
漢語國際教育
4
文學
生物醫學工程
4
工學
保險學
4
經濟學
食品質量與安全
4
工學
藥物分析
4
理學
生物製藥
4
工學
醫學信息工程
4
工學
中醫兒科學
5
醫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4
工學
中醫骨傷科學
5
醫學
運動康復
4
理學
中醫康復學
5
醫學
醫學檢驗技術
4
理學
人工智能
4
工學
醫學影像技術
4
理學
醫療保險
4
管理學 [47] 

安徽中醫藥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獲國家級、省級質量工程項目700餘項。 [29]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中醫臨牀教學培訓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獲國家級、省級質量工程項目700餘項,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4門。 [1] 
專業建設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針灸推拿學、製藥工程、中西醫臨牀醫學、藥學、中醫學、中藥學 [11] 
國家級特色專業
中醫學 [41]  、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牀醫學、中藥學 [42]  、藥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醫臨牀技能實訓中心 [21]  、中藥學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39] 
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面向基層的中醫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19] 
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中醫學 [22] 
省級特色專業
應用心理學、中西醫臨牀醫學、藥學
安徽省教學改革示範專業
中藥學、中醫學、康復治療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醫藥貿易)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應用心理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經濟與貿易、製藥工程、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牀醫學、藥學等
省級人才培養創新試驗區
校-師承教育與區域特色相結合的中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精品課程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生物化學、中藥藥劑學、有機化學、藥用植物學、藥劑學、藥物分析 [20]  、中醫學概論、方劑學、藥理學、藥物化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經絡腧穴學 [9]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1]  2023年,學校獲批4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10] 
教學成果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地方中醫藥院校高素質應用型藥學類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第六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40] 
院校-師承-地域醫學教育相結合,培養新安醫學特色的中醫學人才研究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1] 
以標準引領全球中醫藥教育—中醫藥教育標準的創建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1]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科建設

安徽中醫藥大學
安徽中醫藥大學(16張)
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首批獲碩士學位授權,1999年開始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8年獲得開展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擁有3個一級學科及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26個二級學科及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6個、重點學科17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2個,安徽省Ⅱ類、Ⅲ類高峯學科各1個。 [1] 
學位授權點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醫學、中藥學 [25]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
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中醫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
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藥學、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中醫、護理、藥學、中藥學
全球ESI前1%的學科
藥理學與毒理學、臨牀醫學
安徽省高峯學科
中醫學、中藥學 [24] 
安徽中醫藥大學省部級以上重點學科一覽表
學科名稱
學科級別
批准時間
中醫肺病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02年9月
2009年12月
中醫基礎理論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09年12月
中醫痹病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09年12月
中醫內分泌病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09年12月
針灸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09年12月
藥用植物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09年12月
中醫史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醫瘡瘍病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醫養生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醫老年病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藥化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臨牀中藥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西醫結合臨牀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醫藥信息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醫傳染病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醫“治未病”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醫文化學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
2012年8月
中醫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A類)
安徽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
高峯學科Ⅲ類
2008年9月
2013年11月
2020年
中藥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安徽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
安徽省“國內一流學科”(B類)
高峯學科Ⅱ類
2008年9月
2014年8月
2017年
2020年
中醫內科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1996年9月
2002年1月
2008年9月
針灸推拿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02年1月
2008年9月
中醫基礎理論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08年9月
中醫婦科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08年9月
中西醫結合臨牀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08年9月
中西醫結合基礎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08年9月
中醫診斷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12年7月
中藥藥理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12年7月
藥劑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12年7月
方劑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12年7月
中醫外科學
安徽省重點學科(B類)
2012年7月 [23] 

安徽中醫藥大學文化傳統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校標誌

  • 校徽
校徽 校徽
校徽以“懸壺濟世”典故為切入點,以安徽地域特色的徽派建築(馬頭牆)為形,輔以太極、蛇杖、中草藥構築成一個完整的“中”字,表達中醫治病救人的仁德。藥葫蘆代表以中醫濟世著稱的“北華佗”醫學流派,徽派建築則代表“南新安”的新安醫學,兩個醫學文化在安徽中醫藥大學交融,得到傳承。標誌中間部分似手掌形,代表中醫的把脈。在徽派建築(馬頭牆)框架裏,藥葫蘆內含乾坤太極,又融合了世界常用的蛇杖醫學標誌,杖也可以理解為針灸之銀針,表明在繼承和發揚中醫傳統精華的同時,更有積極開放的胸襟和創新的精神。 [2]  [4] 
  • 校名
校名 校名
1961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郭沫若,應該校邀請,親自為該校前身“安徽中醫學院”題寫過校名。 “藥”“大”二字均選自郭沫若的其他書法手跡。標準字體為郭沫若體。 [3] 

安徽中醫藥大學精神文化

校訓
至精至誠,惟是惟新 [2] 
校訓 校訓
至精至誠:學校的育人理念。取意“大醫精誠”,培養醫術精湛和品德高尚的學生。
惟是惟新:學校的發展理念。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思考中醫發展規律,謀劃學校發展大事。校訓標準字體採用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米芾手體。 [5] 
  • 校慶日
校慶日:5月19日。 [2] 
  • 校歌
《青春在飛揚》
新安熱土,華佗故鄉,杏林學子,匯成智慧海洋,
青春飛揚,放飛希望,中華文化藴藏美好理想,
安中啊,你是我的翅膀,為我的飛翔增添力量,
安中啊 青春在飛揚,今天的付出明天將遠航!
岐黃之術,源遠流長,教書育人鑄就事業輝煌,
至精至誠,惟是惟新,譜寫出我們新的篇章,
安中啊,你是我的船槳,為我的遠航把握方向,
安中啊,青春在飛揚,今天的付出明天將遠航,
安中啊 青春在飛揚,今天的付出明天將遠航! [2]  [6] 
校歌 校歌

安徽中醫藥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魏驊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省監委駐學校監察專員
石金明
督導員
高懷荃
黨委常委、巡察辦主任、機關黨委書記
羅紹明
黨委常委、第一臨牀醫學院黨委書記、上海曙光醫院安徽醫院黨委書記
聶久勝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田磊
以上數據來源於2024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 [7]  [56] 

安徽中醫藥大學所獲榮譽

2006年,獲“全國中醫藥科技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52] 
2018年6月,安徽中醫藥大學入圍“無償獻血先進集體”。 [53] 
2023年3月,志願匯全國高校TOP100,“益動低碳”優秀組織。 [54] 
2023年4月,獲“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稱號。 [5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