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雲山,古稱白嶽,因遙觀山頂與雲平齊得名;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齊雲山鎮,地處休寧縣城區西約15千米處,距屯溪區33千米,總佔地面積110平方千米。
[1]
- 中文名
- 齊雲山
- 外文名
- Qiyun Mountains
- 地理位置
-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齊雲山鎮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齊雲山歷史沿革
編輯唐朝乾元年間(758~760年),道士龔棲霞雲遊至此,隱居山中天門巖;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韋緩建石門寺於石橋巖。
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朝廷建密多院於白嶽山南。
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崇慕道教的方士、居士相繼來山,擇地築構,初創佑聖真武祠於齊雲巖。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朝廷置道會司於縣城崇壽觀,主領全縣道教事,山上道士有被任命為道會司的;嘉靖十一年(1532年)龍虎山正一嗣教真人張天師駐山,因世宗祈嗣靈應,敕建玄天太素宮,置真人府,配各級道官:太素宮置提點,真人府設贊教、知事,山、廟有住持,縣設道會司,州設道正司,府設道紀司,中樞最高設道籙司等機構。
清朝,齊雲山被乾隆皇帝題為“天下無雙勝地,江南第一名山”。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休寧縣國民政府設置齊雲山管理委員會。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太素宮前殿傾坍,為整修宮殿,休寧縣政府將管理委員會改組為整理委員會。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因香市人雜,為維持治安,休寧縣設置駐山警察分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土地改革運動中,齊雲山整個風景區內的山場田地,分別屬於巖前鎮、渠口鄉和黟縣的漁亭鎮,劃歸農民所有。
1979年以後,休寧縣人民政府先後成立了齊雲山管理處和齊雲山道教協會。
1978年,齊雲山太素宮宮觀修復開放。
齊雲山地理環境
編輯齊雲山位置境域
齊雲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齊雲山鎮,地處休寧縣城區西約15千米處,距屯溪區33千米,齊雲山東起藍渡石橋,西至黟縣漁亭萬壽山;北臨巖前白茅山,南倚渠口鄉公路;地理座標:東經117°57′—118°7′,北緯29°47′—29°50′之間,總佔地面積110平方千米。
[3]
齊雲山
齊雲山地形地貌
齊雲山由中生代晚白堊紀的陸相紅色巖系組成。它們堆積在斷陷盆地中,巖性強弱相間,岩層傾角不大,富有垂直節理。由於地處北亞熱帶氣候環境,高温多雨,直接出露地面的紅巖,在風化和流水割切與散流沖蝕作用下,形成了“丹霞地貌”。
[5]
齊雲山氣候特點
氣温
齊雲山全年平均氣温16.2℃,最高年份16.9℃,最低年份15.6℃,年際間變化在0.5℃之間。一年中最熱為7月份,平均氣温為27.9℃;最冷為1月份,平均氣温3.7℃。年氣温日較差24.2℃,一年中1至7月氣温逐月升高,8月開始下降。一日間最高氣温在午後14~15時左右,最低氣温在黎明至日出前。
降雨
齊雲山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13.7毫米,最多年(1954年)為2641.6毫米,最少年(1978年)為928.8毫米,年際間變化較大。春季降水佔全年的31%,夏季43%,秋季8%,冬季18%。顯然春夏季雨量多,秋冬季雨量少。一年中1至6月份降水量逐月增多,春季陰雨綿綿,盛夏季節多有雷陣雨驟降驟停。5月上旬進入雨季,6月中旬進入梅雨季節,七月上旬出梅,在此間多暴雨。7至12月降水逐漸減少。全年降水日數為155天。
光照
齊雲山山勢呈東西走向,坐南朝北,光照適宜。年平均日照時數1931小時,日照率44%;年最多日照時數2291小時,日照率52%;年最少日照時數1581小時,日照率36%;全年以8月份日照率61%為最高。一月份南坡日照率達40%,是冬季理想的避寒地區。
四季
齊雲山春季氣温回升快,冷暖空氣活動頻繁,3月份日平均氣温穩定通過10℃以上,4月份平均氣温升至16.5℃,5月份達到20℃左右。夏季氣候炎熱,季平均氣温為26℃。初夏冷暖氣流頻頻交綏,此時温度高,濕度大,雨頻水足;7月上旬開始進入盛夏季節,處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天氣晴熱少雨,常出現高温天氣。秋季南方暖濕空氣漸趨衰弱。但初秋天氣常是晴熱少雨。冬季幹寒、晴朗,冬季平均氣温5.9℃,初冬處於兩次冷空氣入侵的間隙中,往往氣温回升,回暖顯著,俗諺“十月小陽春”。之後受冷空氣侵襲控制,氣温不斷降低而進入隆冬,在12月下旬出現初雪。
山風
齊雲山年平均風速1.9米/秒。全年中以3月的2~3米/秒為最大。風向以東北偏東風最多,冬季為東北風,夏季為西南風或偏東風,春秋季節風向比較紊亂,但仍以偏東風較多。齊雲山有其本身形成的山谷風,經常迂迴於羣山之間。
[3]
齊雲山自然資源
編輯- 植物
齊雲山內自然植物類型為常綠闊葉林、混交林。植被已形成喬木、灌木、草本植物三層林相結構,覆蓋率達67%。木本植物種類有560餘種,擁有中國珍貴樹木18種,如三尖杉、香果樹、楠木等;有小竹筍、香菇、木耳、山蕨等山珍和“白嶽黃芽”、“屯綠”等名茶。中草藥資源主要有鐵皮石斛、七葉膽、何首烏、香風茶、木瓜、黃精、桂皮、馬勃、杜仲等。
[6]
- 動物
齊雲山主要景點
編輯齊雲山綜述
齊雲山內有月華街、雲巖湖、樓上樓3個景區。有奇峯36座,怪巖44處,幽洞18個,飛泉洞27條,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銘石刻537處,石坊3個,石橋5座,庵堂祠廟33處。
齊雲山歷代修建有太素宮,三元宮,玉虛宮,靜樂宮,天乙真慶宮,治世仁威宮,宜男宮,無量壽佛宮,應元宮,郎靈院,淨樂道院,道德院,中和道院,黃庭道院,拱日院,東陽道院,東明太微院,榔梅院,華陽道院,西陽道院,添書院,石橋院,密多院,以及三清殿,參陽殿,興聖殿,鬥姆閣,文昌閣福地祠,土地祠,善聖祠,功德堂,碧霄庵,東嶽廟等建築。
[2]
齊雲山景點
洞天福地,有棲真巖、忠烈巖、壽字崖三處摩崖石刻。據傳,棲真巖是齊雲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棲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巖是祭祀關公的地方;而壽字巖的壽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筆,“壽”字,直徑達到230釐米。 | |
真仙洞府崖壁下有許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圓通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圓通洞供奉的慈航普度天尊;羅漢洞供奉着真武帝君,兩旁卻又供奉着十八羅漢;雨君洞供奉龍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真仙洞府崖壁上“天開神秀”四個大字,為真仙洞府的標誌。 | |
月華街是道士與山上居民雜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遊人住宿之地。月華街現有古道房8座,還有許多徽派民居,它們與宮觀、院房組成一個密集建築羣。 | |
太素宮佔地1600平方米,十分壯觀。清乾隆皇帝曾稱齊雲山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宮在文革中被毀,1994年已按原樣重建,1997年神像開光,向香客和遊人開放。 | |
香爐峯在月華街太素宮前,山峯獨立挺拔,形似香爐,故名。此峯底座小而穩健,爐身粗壯,頂端與底座大小几乎相同,傳説頂上的鐵亭、香爐當初是朱元璋所賜,每當雨後初晴,雲霧飄渺之時,香爐峯或隱或現,有詩讚其妙曰:“山作香爐雲作煙,嵯峨玉觀隱千年”。 |
齊雲山開發建設
編輯齊雲山基礎建設
齊雲山品牌建設
1981年,齊雲山被批准為安徽省省重點保護單位;
2001年,齊雲山被批准為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
齊雲山文化活動
編輯齊雲山人文歷史
- 詩詞
詩人 | 詩詞 |
---|---|
明唐寅 | 《題齊雲山石室壁》 |
明唐寅 | 《七律詩詠齊雲山》 |
明湯顯祖 | 《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嶽之遊》 |
- 碑銘石刻
截至1983年普查後,齊雲山存碑碣537處(塊)。其中摩崖石刻305處;最早的有北宋大觀和南宋紹熙年間13處,分佈在石橋巖附近;為數最多的為明代283處,分佈在真仙洞府、一天門、紫霄崖、廓崖及石橋巖等處;清代6處,分佈在真仙洞府一帶和樓上樓1處;民國3處,近代1處。碑銘石刻232塊,以青石或紅砂石鐫成,石門寺遺址有北宋熙寧九年1塊為最早;明代169塊,清代29塊,民國9塊,年代無考的24塊,分佈地點:登封橋1塊,望仙亭2塊,洞天福地3塊,望仙亭至一天門8塊,一天門內15塊,八仙洞9塊,真仙洞42塊;二天門至三天門6塊,太素宮舊址5塊,小壺天2塊,長生樓至朗靈院7塊,玉虛宮31塊,三貼峯至文昌閣舊址3塊,東嶽廟舊址3塊,方臘寨1塊,紫雲關仙人峯7塊,石橋巖下2塊,樓上樓1塊,其他地點28塊。
齊雲山道教文化
- 道教發展
齊雲山道教沿革屬全真派,為皖南道教名山。齊雲山由於避居皖南山,晉朝以前尚無人煙,及至唐朝,才開始有了道,佛教的活動。唐朝,四川青城山“天穀子道人”的門徒餘氏六三娘從湖北武當山來齊雲山傳道,屬正乙派,養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為齊雲山最早的四大房,是開山建道之始。自餘氏六三娘來到齊雲山,至南宋的數百年間,道,佛二教都在山上建有寺庵,道院,分山而治。
[4]
1979年以後,齊雲山管理處和齊雲山道教協會先後成立。1978年,齊雲山太素宮修復開放。1980年起,在東陽道院和伯陽道院、梅軒道院舊址上新建了凌風、海天一望、望仙三亭,修復了玉虛宮、羅漢洞、真武殿(太素宮)等。齊雲山現有庵堂祠廟33處。
- 道教文物
1983年普查後,齊雲山存碑碣537處(塊)。其中摩崖石刻305處:最早的有北宋大觀和南宋紹熙年間的13處,分佈在石橋巖附近;為數最多的為明代283處,分佈在真仙洞府、一天門、紫霄崖、廓崖及石橋巖等處;清代6處,分佈在真仙洞府一帶和樓上樓;民國3處。碑銘石刻232塊,以青石或紅砂石鐫成,石門寺遺址有北宋熙寧九年1塊為最早;明代169塊,清代29塊,民國9塊,年代無考的24塊,分佈地點為:登封橋1塊,望仙亭2塊,洞天福地3塊,望仙亭至一天門8塊,一天門內15塊,八仙洞9塊,真仙洞42塊,二天門至三天門6塊,太素宮舊址5塊,小壺天2塊,長生樓至朗靈院7塊,玉虛宮31塊,三貼峯至文昌閣舊址3塊,東嶽廟舊址3塊,方臘寨1塊,紫雲關仙人峯7塊,石橋巖下2塊,樓上樓1塊,其他地點28塊。
齊雲山活動
齊雲山香會活動從農曆七月初一就開始,至十月初一結束。新中國成立前,每年的初秋,各道房即派人分赴各縣鄉邀約舊主顧,整治房舍,清掃道路,做好迎接朝山香客的準備。
齊雲山除每年皆有朝山的香會外,還有樓上樓觀音洞農曆九月十九的觀音會,香火旺盛,年僅一次。山下巖前鎮每年正月十五舉行夜龍燈會,村民抬着香亭、舞着布飾的龍燈登上齊雲山,在太素宮前舞耍酬神。
齊雲山旅遊信息
編輯齊雲山交通
黃山市汽車站:乘坐旅遊公交可直達齊雲山;
黃山市火車站或汽車站:乘開往祁門或黟縣方向的汽車直達齊雲山下車。
齊雲山路線
一日遊
A線:上午,齊雲山半日遊;下午,陽幹福地,野生動物園(翠林苑);B線:上午,齊雲山半日遊;下午,夾溪河漂流,古城巖;C線:上午,中國狀元博物館,夾溪河漂流;下午,古城巖,野生動物園(翠林苑);
二日遊
A線:D1,齊雲山一日遊;D2,上午,中國狀元博物館,夾溪河漂流;下午,古城巖,野生動物園(翠林苑);B線:D1,齊雲山一日遊;D2,上午,陽幹福地半日遊;下午,中國狀元博物館,夾溪河漂流;
三日遊
A線:D1,齊雲山一日遊;D2,上午,中國狀元博物館,野生動物園(翠林苑);下午,陽幹福地半日遊;D3,上午,古城巖,萬安老街;下午,三棵樹廊橋,夾溪河漂流。
齊雲山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安徽齊雲山有哪些動植物資源 .天氣網[引用日期2019-02-13]
- 2. 2016美麗中國行-走進齊雲山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8-08-04]
- 3. 【安徽風景】系列之齊雲山 一石插天直入雲端 .安徽網[引用日期2018-08-04]
- 4. 吳麗蓉, 周秉根. 關於齊雲山道教文化和宗教旅遊開發的思考[J]. 黃山學院學報, 2005, 7(4):35-37.
- 5. 朱誠, 彭華, 李世成,等. 安徽齊雲山丹霞地貌成因[J]. 地理學報, 2005, 60(3):445-455.
- 6. 郭新弧, 王樹松. 齊雲山植被概況[J].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84(1):62-73.
- 7. 齊雲山景區加強項目督查 助力5A創建 .休寧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8-04]
- 8. 齊雲山景區打造汽車文化,促進“旅遊+體育”和諧發展 .合肥在線[引用日期2018-08-04]
- 9. 祥源齊雲小鎮齊雲山遊客集散中心驗收結果公示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8-04]
- 10. 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18-08-04]
- 11. 安徽休寧着力打造齊雲山體育旅遊品牌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8-04]
- 12. 2020年中外避暑名山排行榜(全榜單) .中商情報網[引用日期2020-06-1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