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堌古鎮

鎖定
永堌(yǒng gù)古鎮,位於蕭縣城區東南部,距蕭縣古城四十華里,東鄰皇藏峪,西連淮北市
永堌鎮歷史悠久,五千年前就有古代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漢為梧國,唐宋稱固鎮,金元光二年(1223年)置永堌縣,至元1265年併入蕭縣為巡檢司,明洪武十三年改為永堌鎮。
全鎮共有人口約3.2萬,耕地約3.3萬
東倚羣山,西望平原,土地肥沃,人民忠厚淳樸,農耕為主。過去交通十分不便,雖然位置較為偏僻,但是卻環境宜人。
永堌鎮東南官山腳下的夾山套,果林葱鬱,莽莽蒼蒼,羣山之間,懷抱着一汪碧波盪漾湖水漁舟乃,野鴨水禽悠哉遊哉;四面環山,從巒聳翠,林幽美,風景如畫。
環繞水庫的夾山寨、青年林場,花園——新建鳳凰山莊賓館,雕樑畫棟,曲徑回,古色古香,愈加嬌媚,令人賞心悦目、心曠神怡,是欣賞的好地方,留戀往返,陶醉在山川自然之中。
此地,鮮花碧草,花果滿山,山美水美人更美,更好很多可歌可泣的歷史英雄故事和優美的神話傳説。
中文名
永堌古鎮
外文名
Yong gu ancient town
別    名
梧國
厥固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蕭縣城區東南部
面    積
61 km²
下轄地區
前進村、勝利村、許崗村
政府駐地
安徽省蕭縣永堌鎮前進村
電話區號
0557
郵政編碼
2352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
人口數量
3.2 萬
著名景點
永堌水庫
桃花峪山莊
劉邦觀景處
董家橋
永堌鎮街區
機    場
徐州觀音機場
火車站
蕭縣北站蕭縣站
車牌代碼
皖L
方    言
徐淮片-蕭縣方言
榮    譽
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名人
陶宗義劉邦孔夫子趙匡胤

永堌古鎮古鎮由來

永堌古鎮 永堌古鎮
永堌古鎮歷史悠久,五千年前就有古代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漢為梧國,唐宋稱厥固鎮,金元光二年(1223年)置永堌縣,至元1265年併入蕭縣為巡檢司,明洪武十三年改為永堌古鎮。
蕭縣永堌古鎮歷史悠久,歷史悠久,古代文明積澱豐厚。
據在蕭縣永堌古鎮出土的三葉蟲化石考證,早在兩億三千多萬年前,這裏就有生物存在,數萬年前,這裏還是汪洋一片,以後又經歷幾萬年西北黃沙的衝擊,才漸次形成江淮平原。
新石器時期,這裏就有人類在此聚居繁衍。永堌古鎮曾發掘出各種石器、陶器和古猿人遺物。
據傳這裏還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避難和結識著名大將鄭恩的地方,至今尚存救駕溝遺址及鄭恩當年榨油用的石槽和大油錘等古物。
傳統戲劇《三打陶三春》的故事也發生在永堌古鎮,鄭子明招贅之地的桃花峪猶在,至今被人們傳為佳話,成為旅遊勝地。
據《蕭縣誌》:載元光二年(1223年)升為永堌縣,明洪武十二年(1380年)廢為鎮。
此後一直是鄉鎮級建制。(永堌古鎮政府駐地——永堌寨歷來是鄉級政府所在地)
1992年撤區並鄉時,由原永堌古鎮和吳莊鄉合併為現永堌古鎮。
永堌水庫 永堌水庫

永堌古鎮地理建設

永堌古鎮地理位置

永堌古鎮地處蕭縣東南部,東經116.94436,北緯34.189,東靠4A級國家風景區皇藏峪,與白土鎮莊裏鄉毗鄰,南與淮北市接壤,西與丁裏鎮為鄰,北接龍城鎮。

永堌古鎮地形地貌

境內東靠皇藏山區,西臨閘河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平原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1-34米,境內有官山、鳳山、鐃跋山等多處高山,其中官山海拔395米,是宿州市境內的最高點。

永堌古鎮水文

境內重要水系有閘河、山河子和堤河子,從北向南貫穿全鎮;另有宿州市最大的水庫——永堌水庫,總庫容430萬立方米。
天水一色 天水一色

永堌古鎮鳳東區

桃花峪山莊
永堌古鎮 永堌古鎮
傳説殘唐五代時,時值羣雄爭霸,戰亂頻繁,有位名叫陶宗義的高士賦閒,想籌一清淨處,頤養天年。
途經永堌,見其山川秀麗、人文悠久,是生命可託之地,便安居下來,廣置田產,依山建造一處桃花峪山莊。老人膝下無子,一女名叫陶三春,由於父女行俠仗義,為善好施,人稱陶善人。
鄭恩,字子明,因他説話做事魯莽,人們都叫他“魯鄭恩”。少年時,行乞第一次來到永堌,在黃百萬員外家打雜工。
第二次和趙匡胤來永堌時,已是身強體壯、膀大腰圓的大漢了。
一天,魯鄭恩來到桃花峪山莊,正遇三春攜丫環閒遊,他便出言不遜,根本沒把這個女孩子放在眼裏,越發無禮,三春何曾遭此奚落,怒起出手,魯鄭恩屢戰敗北,無奈撒潑,把帽子、鞋子、褂子權作武器甩了過去,再後來還要扔褲子,這一下把個陶三春和丫環都羞走了。
後來趙匡胤為媒,鄭子明招贅於桃花峪,入洞房時仍不服氣,又鬧了個三打桃園(洞房)的故事,傳為佳話。
老人松
永堌古鎮 永堌古鎮
老人松(又名大閨女松樹)的傳説是明朝天啓七年,永堌劉姓先人,帶領八個兒子,從山系洪洞縣遷移來到永堌鎮安家落户,生活家難,大兒子劉大用出外謀生,後刻苦發奮讀書有成,曾出任揚州鎮台。
生前沒有將家鄉地址交代清楚,兒孫們無法回鄉探親。其後代有一女還每天洗臉時,能看到臉盆中現一古松,經智者分析,可能是故鄉親人思念的緣故,即派人到徐州一帶探詢訪查無果。
某日,來到永堌山口一棵松樹下,將馬編掛在樹上稍作休息,打探行人,説明情況。
永堌鎮劉姓族人,明知是自家人,爭相不認(因封建社會,大官一人犯罪,株連九族,唯恐涉嫌株連)。探尋人回揚州向族人回稟時,女孩説在某日某時,臉盆水中現出樹上掛着一條馬鞭子,不知是什麼原因。
經探尋人回憶,原來永堌親人不願相認。
由於緣此傳説,所以又把老人松叫做大閨女樹。
劉邦觀景處
傳説秦始皇聽術士占卜,迷信東南方有天子氣,命徐州尉率兵搜捕,沛縣豐邑劉邦首列為搜捕對象。劉邦聞知,於黃桑峪(今稱皇藏峪)避難。
一日呂雉遇到劉邦説官兵已退去,便從山南繞小道向西,途經永堌山口,鳳山腳下,舉目四望,峯巒疊嶂、蒼翠若染,見北有鳳山,似正昂望藍天,展翅欲翔;南有鐃鈸山,鐃鈸聲聲,驚動一羣高僧,晨起焚香敬佛。東南角四百多米的管山為全縣最高峯,站在峯頂,能看到京秦淮河的梳妝樓。
為了觀賞美景,竟忘了趕奔路程。
夫子寄宿處
龍鳳峽谷,由於山險谷深,地方人稱它叫長山套,西南角有百丈崖鳳凰寨,==巖峭壁,使人望而生畏;北有黃羅==,正衝向山口;東面青龍山,似乎正在搖頭擺尾。
真是無然形勝、滿目新奇。傳説孔夫子周遊列國時,到河南宋國遇見柳下==,夫子欲説服==,話不投機,==欲殺夫子。
孔夫子率領笛子墨夜逃出,徑河南,車到芒山時遇雨,幸好有一陡峭山岩,暫避一宿。第二天夫子來到厥固(永堌)小鎮,當時天色已晚、人困馬乏,夫子沒有投村住店,而是走進龍鳳峽谷,囫圇一宵。
第三天老到天門寺,寄居寺內數日。
期間為天門寺寫了“仰之彌高”,並在此留下了“曬書場”、“洗硯池”等遺蹟。
永堌水庫
永堌古鎮 永堌古鎮
永堌水庫開建於1958年3月,同年8月完成,是在大躍進水改的情況下產生的。
蓄水面積15.2平方公里,防洪庫容160萬立方米,興修庫容240萬平方米,壩頂高度56.2米,最大壩高18米,壩長732米,溢洪道設計每秒流量23.8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達3500畝,總投資170萬元。
永堌水庫三面環山,湖水如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畫船清歌,漁舟晚唱,林鳥幽鳴,荷花飄香。山因水而活,水有山則幽,為永堌水庫增添了幾分景色。
救駕溝
傳説是鄭子明救趙匡胤的地方,因趙匡胤後來是北宋的第一代皇帝,所以後人稱它為救駕溝。
此溝原是鳳凰山背頸窩的山洪水道,長期沖刷形成的,南北長一百多米,東西寬二十餘米,深約丈餘。五代十國時,柴榮、趙匡胤、鄭子明三人結義為兄弟,從山系去東南一帶尋求出路,中途柴榮去開封探親,鄭子明領着二哥趙匡胤第二次來到永堌,住進王家老店(客棧)月餘,後賴帳,並説店家開的是黑店,引起一場打鬥。
趙匡胤看得明白,恐誤傷好人,退入北山溝。
鄭子明手無寸鐵,幸好院中有棵手腕粗細的棗樹,當即拔掉當作武器,左衝右突,為二哥解了圍。桃花峪的陶宗義聞訊趕來,問明情況後,即與店家王老闆説:“他二人所欠的錢,記我名下。”趙匡胤對陶員外的義舉不勝感激,想到三弟的拙為亦頗感失顏,因此,心有所感,引吭搞歌:
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水如火發;
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
陶援外聽後,不勝讚歎,並盛情邀請他們到桃花峪小住。陶宗義員外有意請趙匡胤做紅媒,招鄭子明到桃花峪為婿。
永堌山口
永堌古鎮 永堌古鎮
永堌山口雖然沒有蠟子口的險峻,卻是咽喉要道,必經之路。因為,從南到北是一通天然屏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元末和明末,駐夾山寨反元、反明的義軍,都在這裏設重兵把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於1939—1941年,派日偽軍常駐於此,封鎖了我軍的東西要道,甚至路斷人稀。
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將軍,從這裏出奇兵率軍西進,打響了小朱莊戰役 [1]  ,消滅了頑軍王傳壽一個師。
1948年,我數萬大軍從碾莊經永堌山口連夜奔襲前線,天明幹到瓦子口,截住國民黨部隊南逃的道路,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

永堌古鎮鳳西景區

北泉
北泉,原呈橢圓形,歷史上叫它栲栳泉。由於位於寨最東北部,人們習慣都叫它北泉,本村即以泉命名,稱北泉村。
近年來,為了環保,村領導發動羣眾清淤運石,砌成長方形的十畝方塘,既保持了清潔衞生,又美觀大方。泉眼位於最北部,如小井,日夜泉湧,從未間歇,歷史上最早的天氣也不幹涸,水位保持平衡。
夏秋大雨澇天,泉發如牛,順着引河,波濤洶湧,奔向閘河,有時數月不息,故又叫它海眼泉。
泉水清冽涼爽,甘美純淨,周圍羣眾均食用此泉水。經有關部門化驗,含多種有益的礦物質,故可稱淮北第一泉。
新石器遺址
古遺址位於北泉村北部,在北泉西北方向百米處,面積原老畝十八畝的高台,地方叫它北孤堆,高約三、四米。老人傳説:誠心人,夜晚焚香磕頭能借出盤子碗,這當然是迷信傳説。
可惜的是,這個原來完整的古遺址,卻與五八年稻改時,因找水源,被破壞百分之七八的面積。出土發現的文物有:石器、陶器、瓷器、窯址、灰坑、骨化石等數十種。
董家橋
董家橋,據康熙志卷五記載,董家橋,在永堌山上,有泉如井深,天旱淘井有雨下降。實際位於古遺址西不遠處,當時為向開封運糧的小汴河,現已被淤平沒於地下,看不到遺蹟了。
傳説:五代十國時,山西太原有一年少孤兒,名叫鄭恩字子明,成年後,因説話做事魯莽,人們都叫他魯鄭恩。
由於連年戰亂,鄭恩遠離家鄉。一日來到永堌寨,為董百萬做雜工,便安頓下來,鄭恩乾的倒也舒心,不幾年,十八、九年的鄭恩,竟長成膀大腰圓,力大無比的男子漢,董家油坊正需要一個有力氣的人,進了油坊幹活,給他定製了一個老稱82.5斤重的大鐵錘,於是,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力士。
不巧,遇到天災,連年欠收,董百萬叫五個虎狼兒子,不給工錢還要趕走他,這天,鄭恩與五弟兄在董家橋相遇,雙方一場惡鬥,經過較量,五弟兄都被打得喊爹叫娘,跪地求饒,鄭恩雖是粗人,心地倒也善良,念其給提供幾年安定生活,饒了一羣無賴小輩。
同時,思念家鄉日甚,從此,離開了第二故鄉永堌寨。董家橋打五虎的故事即來於此,快書説唱流傳至今。
鯉魚跳龍門
請看東面的山谷叫鯉試峪,裏面有龍門泉,站在寨山北望,嚴然像一座龍門。
南面是鰲魚山,晴天八九點鐘的時候,她的眼睛如同小太陽,她正在迅猛地向北遊行,欲跳過龍門,其勢如生。
犀牛望月
靠峪口北面的火山,地方叫它大頂子山,因其形狀如犀牛頭,又面向西南,正是欣賞月亮的形態,故人們叫它“犀牛望月”,地方迷信傳説,頭枕犀牛望月,腳登榜=山口,是穴好陰宅,植樹時,發現古代不少大中型墓葬。
奇險仙人橋
仙人橋位於鳳凰山的頭和==部接連處,呈亞葫蘆型。原名叫老石崖,東面即百丈懸崖,如刀削牆壁,奇特險峻,故叫仙人橋。傳説一李氏女,家住山海陽縣牛清村,自幼生長名門,父母獨生一女,從父學習詩書、禮儀,伴母刺繡鸞鳳。
六年許字王門,十八歲于歸有日,不意同治二年捻軍蜂至,全家衝散,李女為捻軍所獲,受盡悽苦。
路過蘭考時,為清軍擊散,又隨清軍到永堌劉家寨,由於身小力薄,體弱多病,實難隨軍作戰,因此,暫寄一張姓醫生家收養醫病。從此,認張夫婦為義父母,不久,病癒體健,由於天資聰慧,知書明理,從義父學醫,伴義母學收生。
有時,隨義父上山採藥,為永堌親鄰作了很多好事,醫治好不少病人,因此,在羣眾中有很高的威信。一次,鄰家男孩,高燒不斷,久醫無效,聽説老石崖有種叫五時茶的良藥,醫治高熱特效,因義父年老,不能登,自己決心以身試險,誰料艱難登至險峯時,忽感頭暈目眩,身不由已,失足落崖,摔得粉身碎骨,香銷玉隕,渡過仙人橋,化為南山的美女峯。李女現存遺詩八首。

永堌古鎮永堌古鎮街區

永堌寨
永堌古鎮是蕭縣東南一個古老的大寨,東有羣山環繞,西有閘河如帶,北有北泉潤滋,南有拔棗泉傳奇,西北是大片肥沃土地,是個依山傍水、物產富饒的好地方。
永堌古鎮,建寨於清同治八年(1870年),地方鄉紳,為防捻軍,各自築寨,全縣共建103寨,永堌鎮即其中之一,城高丈餘,均石頭到頂,有城隍,有女牆,傳説比縣城多三個垛口。五座大城門,十三座石頭炮樓。過去居民住的多數是草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多數羣眾富裕起來,羣眾建起了很多新樓房。寨中唯有城隍廟遺址。
永堌小學
永堌小學設在聖壽寺,原有兩個初級班,教師一人,後由劉亞民同志創辦的完全小學。
劉亞民,永堌勝利人,1927年在武漢軍政政學校學習,因“四·一二”大屠殺學校解散,1928年由南京轉回到家鄉,回鄉後,籌辦永堌鎮完小,因為他在武漢軍政學校入黨,教師先後聘請的都是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如戴曉東、縱翰民、許西林、劉慶一、劉旭華、秦雅芬,孫履真等一二十人,1913年,十六位教職員工中,除一名炊事員外,全部是共產黨員。
亞民同志,又創辦了農民夜校,教師們白天為學生上文化課,晚上為農民政治課,宣傳進步思想,很快在羣眾中發展黨員40人,五六年級的學生,多數是團員,農民協會會員四百多人,永堌寨裏包括學校,成立五個黨支部,小學為中心支部,指揮戰鬥英,因而,當時的永堌小學,被譽為紅色小學。
劉亞民同志後調蕭城,表面上任國民黨款==處主任。
師範學校校長,實際是我們黨的地下縣委書記,經常回家,在家裏召開黨的會議,指導鬥爭。
堅貞不屈、氣壯山河
蕭雅忱同志,是我縣團委書記,縣委委員,不幸於1930年11月6日,被永堌反動頭子區隊長王鐵逮捕,第二天轉送蕭縣監獄。由於英勇不屈,壯烈犧牲。
蕭雅忱,濉溪縣北關人,黨的先驅,對敵鬥爭的激進派,不久暴露身份,調來蕭縣,常住大張莊姨母家,經賣小酒作掩護,關經常在住處召開黨團員會議,指揮鬥爭。永堌小學是他辦公的地方,經常寫宣傳材料,刻銅板,由劉旭華先生在一個秘密的秫桔庵子裏油印好,散發張貼宣傳,有力的打擊敵人。不幸,慘遭殺害。
唐槐
唐槐,傳説為唐代所植,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主幹已空,枝頭大部枯焦,唯東南角尚有生機,枝繁葉茂。
據説1930年日冠進駐永堌時,突然枯竭而死,直到日冠投降,1946年春,又生枝發芽,有詩讚曰:“巍巍寶剎古唐槐,鐵骨虛懷非俗才,淪陷痛亡殉節死,八年勝利復甦來”。
地方羣眾非常愛護它,愛它那種堅貞的靈性,每逢掉落枯枝,寧可在地上腐爛,無人拾去作柴燒鍋。
宋代魯鄭恩遺存的實物
鐵錘,打油用的大鐵錘,形如腰鼓,腰間有把眼,錘重老稱八十二斤半,現存縣博物館,已上報國家文物局存檔,不得隨便參觀和攝影。(有需要者,必經國家文物局批准)。
傳説
地方羣眾對鐵錘有很多神奇傳説:
(1)賭博打牌的誰坐誰輸,只輸不贏。
(2)有向小販換黑碗或當生換賣的,小販運不走,有的運走後,它自己又回來。
(3)有一次被日本人運到徐州展覽館,展出後又回到永堌來。這當然含有迷信色彩了。
實際是:永堌羣眾於這年冷天,選派四名大個子漢,身披長袍,冒着生命危險,偷偷將大錘攜回來,這也説明永堌羣眾對古文物的關心愛護。
石碾
宋代魯鄭恩在董家打油用的石碾與現代的有所不同,它是凹下的溝槽型,永堌還存有一部分,在社會上已成為稀有文物了。

永堌古鎮鐃鈸山景區

鋤奸井:(大義滅親)
1930年,永堌頑區隊長王鐵出老殯,經黨支部研究,趁其出殯的機會,將其剷除,奪回武器。派黨員朱繼紅到王鐵家作內應,偵察情況。朱去後,竟被王鐵收買叛變了。經黨支部決定,堅決處死朱繼紅,其中朱的親弟兄三名黨員,為了革命和黨的利益,他們大義凜然,堅決執行黨的決議。當天晚上,在南莊開會,將其執行死刑,處死後,即將其屍體投入井內。因此,教育了全體黨員,堅定了革命到底的信念。
鐃鈸夕照(慈雲夕照)
每逢天朗氣清,風和日麗,登上鐃鈸山慈雲洞前,舉目憑眺,但見遠山如黛,炊煙燎繞,淮北大地,層樓疊起,井架林立,過去貧窮落後的鄉村,一改舊貌,礦區變成不夜城。
真是烏金如海,殘陽如血,龍閘似帶,公路如織,人們在這和平盛世、物產豐富的在自然裏,過着團結友愛、美滿幸福的生活。
拔棗泉
拔棗泉,位於鐃鈸北麓山下,它就是傳説,宋代魯鄭恩第二次來永堌,住王家老店,與王老闆鬧矛盾打架鬥毆時,拔掉棗樹當武器,樹坑當即湧出清泉,這眼泉也很怪,泉未發生時,也只是一個圓土坑,泉眼處也只是比平地稍深一點的小土井。
下暴雨時,泉始發作,據説泉發的頭幾天,水柱可達一人多高,誰也不知道泉眼的深度,發泉後往往月餘不息。

永堌古鎮夾山寨景區

反元英雄芝麻李二
元朝末年,統治都荒淫無道,政府黑暗,官僚上下,極端腐敗,殘酷壓迫人民;由於天災人禍,民怨沸騰,紛紛組織義軍(紅巾軍),堅決奮起反元。在當地有首民謠:“巍巍夾山寨,義軍老營盤,為救生民者,奮起反過元”。
芝麻李二,(原名失傳),原邳縣人,遷居永堌,家頗富,存有一倉芝麻,均分給饑民,人稱李二為善人,尊稱他芝麻李。元至正十一年(1851),芝麻李和彭大、趙均用三人在關帝廟結拜,歃血盟誓,聚眾十餘萬起義,死裏求生。李為元帥,彭、趙為副帥,率軍攻破徐州,收復八縣,放置縣官。芝麻李此舉,震撼了元朝宮廷,順帝請丞相脱脱,率軍二十萬,攻破徐州,義軍大敗。
李二化裝和尚逃走了,後削髮為僧,明朝統一後,李二曾到永堌湖,故地重遊,感慨萬千,題詩一首,詩云:憶昔曾為海上豪,胭脂馬上赤連刀。
此日斬分陳總管,彼時砍斷奠軍曹。固知今日由天定,方信當年沒自勞。英雄每去天常在,戰袖着盡又方炮。
明末義軍程繼孔,程繼夢先後起義於夾山寨:明朝末年,由於封建王朝的黑暗統治,殘酷剝削農民,加之災欠連年,民不聊生。十月黃河淺,蕭縣秋糧告急,逃亡==牢。
閣部淮撫史可法公,不避專擅,以南糧拔補之,民賴以存活。崇禎十四年,程繼夢、字曉禹,外號小銀鼠,永堌鎮山埡人。先於其兄在夾山寨舉起義旗,聚眾十餘萬,數次攻陷蕭縣和徐州。
崇禎十六年,與闖將袁時中合謀欲攻北京。
大軍行至徐州,即被部下行刺身亡,並揚言説:小銀鼠到徐州黃茅崗犯地名,暴病而亡。其兄程繼孔繼任義軍首領。
崇禎十六年一月,督軍馬士英,興平伯高傑,兩次率軍十餘萬人,收復徐州,圍攻夾山寨,據史載,崇禎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明軍備戰夾山寨,生擒程繼孔,=於彭城殺之。
據地方傳説,明軍屢戰不勝,以興平伯高傑出面與程繼孔議和,以計騙至徐州,在酒席晏會上被刺身亡,以致全軍覆滅。
螞蝦泉
螞蝦泉,是一綜合自然景觀,人們都知道:上有烏紗帽,下有任家林,前有開道鑼,後有螞蝦泉。
傳説:過去有一員外,請陰陽仙為其父找穴好墓地,陰陽仙説:有穴好墓地,誰用了,後代能出帝王將相,但是因耗盡心力,我的雙目將會失明,你要對我生養死葬。
不久,員外食言,陰陽仙用計破壞,據説棺前有兩排文武官員泥人,員外發現後,悔之莫及。
葫蘆峪
鐃鈸山東面的懸崖峭壁處,從古代就長滿了葫蘆秧,所以叫它葫蘆峪。傳説:葫蘆峪的葫蘆,三千年長秧,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葫蘆。
八仙鐵枴李的葫蘆,就是從葫蘆峪摘走的。當年,夾山朱莊有李姓夫婦,三四十歲膝下尚無子女,這天,夫婦趕集,回家路上,拾一棄嬰男孩,抱回家收養。後來,發現他不説、不笑、不會走路,只能爬行,幾年後,小孩經常爬向鐃鈸山,晚上才回來。夫婦暗中跟隨,見小孩爬到鐃鈸山就不見了。
不久的一天晚上,發現鐃鈸山上飄來一朵彩色的祥雲,還伴隨着優美的仙樂,原來那個爬來爬去的小孩,就是等待這個九千年才成熟的一隻大葫蘆。
鐵枴李採摘後,伴隨眾仙,雲遊四海,到極樂世界而去。
慈雲浮色
鐃鈸山下多奇景,在西面山麓上,有個慈雲洞,洞上山頂,卻有一羣烏龜向南爬行,最南端的第一隻烏龜,昂起頭來,驚慌失措地猛向前跑,形象逼真。後面一羣烏龜,卻只有蓋而看不見頭。傳説:在上古時候,王母娘娘每年三月三日蟠桃會,暈請羣仙,喝御酒,吃蟠桃祝壽。玉皇大帝想恭敬王母娘娘,六月六日,邀請眾仙,品嚐一次人間鮮物。派人籌備,準備了人間上等的山珍海味,奇珍異獸,又從南海採來一羣大烏龜。
晏前,御廚金==籠裏的一羣大烏龜忽然都不見了,慌忙稟報玉帝,玉帝大怒,命一員天將迅速追拿。天將站在南天門向下觀望,見東南方向有一塊黑雲,雲上一羣烏龜,正昂頭向南海狂奔。於是,他按落雲頭,追趕前去,前面一隻跑的最快,他從後龜背上,大踏步地趕上來,伸手抓住它的脖頸,但使盡神力地拿不起來,原來,已變成山石了。再看後面被他踩過的一羣烏龜,都把頭縮進肚子裏,也變成山石了。這雖然是神話傳説故事,後來,傳到人間,竟為年輕人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樹立了一個良好的風尚。
桃源深處有人家
從夾山寨山口緣青溪而上,至夾山深處,忽見奇峯幽谷,芬草鮮美,落英繽紛,花草寄情,真如世外桃源。西面是馬鞍山,傳説古時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撫琴結友的故事,村民以有此名典而驕傲,因此,歷史上又叫集賢村。下面是小蘿蔔頭山,左方是大官山,上有天然石洞,洞分兩層,上有石牀,下有石碓和山神像,陰雨天常有白雲繚繞,故名白雲洞。民彥説:“官山出雲,不要問神”。周圍,重嵐疊嶂,山青水碧,桃紅柳綠,松蒼柏翠,蜂飛蝶舞,燕語鶯啼,屋舍儼然,夾岸崎嶇,鵝鴨成羣,雞鳴犬吠,真是當代名符其實的世外桃花源。
夾山寨人
夾山寨是一個天然的桃花源,是以郭莊、朱莊、石莊三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共有户,人,土地畝,每人佔土地。三個村僅有一部分塊土地,多數是小塊開荒地,每年冬閒,他們扛着鐵鍬刨地,既開了荒又整了地。然後用石頭磊成梯田,既保土又保水。由於他們的水土保持搞得好,1958年,國務院獎給大紅旗一面。以後,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在此拍攝了“花果山專題片”。夾山寨的人民,忠厚淳樸,任勞任怨,祖祖輩輩過着克勤克儉的生活。他們是老一代勤勞勇敢、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繼承下來,努力奮鬥,建設美好的家園。他們不愧為夾山寨人民的好後代。他們在黨的科技興農的號召下,努力搞好生產,積極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他們正在奮發圖強,把這個當代的世外桃花源,搞成更加美滿幸福的樂園。

永堌古鎮旅遊信息

交通
永堌鎮、馬莊礦公路直通蕭縣主城區和徐州市,永堌、朔裏公路和永堌、梧桐公路直通淮北市宿州市。永堌鎮距連霍高速公路合徐高速公路的交匯處朱圩子出入口7千米,距徐州觀音機場30千米。
門票
免費
參考資料
  • 1.    施昌旺主編;孫明開,陳金龐副主編. 新四軍往事 記憶中的新四軍抗戰歷程[M]. 濟南:濟南出版社, 2005.0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