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江挑花

鎖定
望江挑花是安徽省望江縣的傳統手工技藝,紮根於民間,土生土長,世代相傳。
據考證,這一藝術最早始於唐代,約有1000多年的發展歷史。
據説,在唐代興盛時期生活於雷池大地香茗山麓的一方百姓,一直守着地少人稀的峯、巒、嶺、崗,過着“日裏撐船撒大網、夜裏點火織網紗”的日子,雖不太富裕,但還算安逸。
或許是出於一種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在日復一日的“男耕女織”之餘,天生愛美的村姑們便常常一起琢磨着怎樣把自己親手織就的紗巾、頭布添些花紋來,就這樣,最初的望江民間挑花便在村姑們的揣摩中應運而生了。
望江挑花與其它地方的挑花不同,最大的特點就是“正反成趣”,無論從正面看還是反面看,圖案都是一樣的。 [1] 
2006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2008年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望江縣文化館獲得望江挑花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3] 
中文名
望江挑花
起於地點
民間
起於時間
唐代
針法技藝
挑、鑽、遊、織
構圖元素
取材於生活
針對人羣
女人
最大特點
正反成趣
保護單位
望江縣文化館 [3] 

目錄

望江挑花簡介

望江挑花主要植物

望江挑花在傳承發展中逐步形成挑、鑽、遊、織等四種針法技藝。構圖元素取材於生活,除各類幾何圖形外,常見的植物有藤蔓、花果、莖葉:如梅花、竹葉、牡丹、金瓜、蓮花、菊花、石榴、柏枝、梔子花等;常見動物有蝴蝶、蜜蜂、孔雀、喜雀、鴛鴦、松鶴及十二生肖等。其他如太極、八卦、宮燈、日、月、星、雲、山、水、舟、船及如意、元寶、金錢、壽字、福字、喜字、吉羊、平安等各種文字。
其他還有各類人物的生活、生產、遊戲,及喜慶、圖騰、宗教等活動。
與四川挑花、湖北挑花、雲南挑花相比,望江挑花以其能形成正反成趣的獨特技法,凸現瞭望江古雷池文化的精深。
據説,最初指點並傳授這一獨特技法的還是唐代大文學家羅隱呢。

望江挑花史料記載

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5張)
據史料記載,在唐朝中、晚時期,著名的文學家羅隱為避“安史之亂”期間的兵火戰亂,幾經跋涉,尋尋覓覓,來到地處皖西南邊陲,位於太(湖)、懷(寧)、望(江)三縣交界處的香茗山中蟄居棲身,並過着一瓢一缽、石頭支灶、拾柴為炊、賣文兑米、渴飲山泉、飢食野果、茅棚作屋、山石為牀的貧寒生活。
一年秋天,羅隱在山中採擷貯備過冬的野果時,正巧遇上幾位頭系布巾的村姑,也在山上採果打秋,於是,儒雅斯文的羅隱很有禮貌地迎上前去施禮問候,並與她們邊採果邊攀談起來。
從村姑們忙碌的身影中,羅隱發現村姑們頭上那飄忽不定的白底藍花頭巾,雖然美觀、大方、耐用,但由於其花卉圖案是飛針走線刺繡的,其正面雖然好看,但反面的針腳線較亂,很不雅觀,於是靈機一動,建議村姑們今後刺繡不妨用針在白底布上的兩面進行挑繡,並隨手從身旁的柞樹上折下一根針樣的長刺,對着村姑們取下的頭巾做演示,村姑們把羅隱的指點默記在心,回去後便拿出針線和白布按照羅隱的指點挑繡起來,果然,挑繡出來的圖案正反成趣,如同一轍,令人耳目一新。
爾後,這一獨特技法一傳十、十傳百,慢慢便成了望江挑花之特藝。望江挑花以其構圖精美、正反成趣、內涵豐富、美觀實用而為望江人民所喜愛,世代相傳,保留至今。

望江挑花寓意

主要意境
望江挑花別有意趣,嫺熟的技藝,精緻的飾品,是女兒們的身價與榮耀,也是父母的期望與驕傲;是夫婿的自豪與微笑,也是構築温馨家庭和幸福生活的護身符和傳家寶。雖僅憑一根針、一綹線,在經緯布上游織,但它織就的是智慧、是靚麗、是文化。
主要文化
從棉到布,耕、摘、搓、紡、織;從布到飾品,經、漿、挑、繡、刺等等,每一步都講究一個“精”字和一個“細”字,只有精耕細作,精挑細選,精紡細織,精刺細繡,才能相得益彰,獨具特色。
一樣粗細的紗、一樣潔白的布、一樣細密的針、一樣靈巧的手,才能挑繡出一樣的詼諧與意韻。
象徵寓意
二龍戲珠、獅子滾球、鳳穿牡丹、蝴蝶撲金花等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動物形象及亭台樓閣、山石泉林、牡丹、秋菊等一個個文人景觀和植物構圖,以及神話傳説、喜慶福壽、吉祥如意等,既栩栩如生,異彩紛呈,又頗具特色,巧奪天工。
望江挑花,飛針走線主要有兩種針法:一種是“挑”,一種是“鑽”。“挑”是一種十字針法,分單十字和雙十字;“鑽”,織品正面是陽花,背面是陰花,立體感強。不同的針法運用,挑繡出的飾品圖案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效果。
如以“挑”為主的遊花,細膩、鮮明,正反圖案花紋一致;運用鑽花原理形成的織花則兼顧提花的感覺、鑽花的效果,凸現了技藝的精湛和嫺熟。
望江挑花三分傳承,七分創造。有規有矩,千變萬化。象形與會意、單獨或組合、花中套花等,表現形式多樣。望江挑花製品細膩精湛、色澤淡雅,曾三次被選入北京,成為人民大會堂顯目的藝術飾品。又多次在各種交易會、博覽會上獲獎,聲名遠播。
千年傳承
望江挑花之所以能傳承千年,並備受人們珍愛,除了它與生俱來的“土、特、奇、古”四大特點外,還在於它具有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構圖及挑、鑽技巧。大到一個地域、一個村莊,小到一家一户,乃至一個人,構圖各有各的心智,挑、鑽各有各的技巧,但終究他們又都是僅憑一根針、一綹線在青與白、藍與白的搭配中“遊刃”。也正是這門看似簡單,又頗具奧妙的民間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讓人們一次次找到了美的感覺和享受,人們才得以代代相“惜”,承傳至今,並不斷髮揚光大。
1979年,在安徽省羣藝館、博物館及有關專家、藝術家的關愛和推介下,深處鄉野、鮮為人知的望江挑花第一次入選首都人民大會堂。一隻孵於香茗山麓,在古雷水中撲騰了千餘年的“醜小鴨”,一夜之間變成了“白天鵝”,直撲青雲。
進入人民大會堂
1981年,望江挑花二次入選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古樸典雅,美觀大方的靠墊、手扶墊再一次展示瞭望江挑花的魅力,吸引着人們讚美的目光;1982年,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羣眾藝術工藝美術研究室聯合出版了《望江挑花》,詳細介紹望江挑花的形成及藝術特點和價值等;1985年由安徽省羣眾藝術館美術師張志綜合合肥(古稱廬陽)、望江(古稱雷陽)兩地挑花藝術的特點,創造設計出一種名叫“廬陽”的花布,曾由安徽印染廠大批生產,暢銷中外,並打入國際市場;2000年,望江挑花三進北京。面對一個個接踵而至的榮耀,望江人尤其是望江文化界深諳望江挑花這一藝術稀珍的價值,他們旋即通過舉辦各種展覽、研討等形式,全面開啓了繼承、弘揚、開發的序幕,加快了搜尋、搶救這一傳統藝術瑰寶的步伐。
首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一曲《挑花舞》,紅遍宜城,人人稱絕。1992年的中國旅遊產品交易會和中國黃山工藝美術品博覽會,1999年的廣州工藝美術品博覽會,2000年的蕪湖旅遊工藝美術品博覽會……望江挑花一次次閃亮登場並一次次獲獎。
像百草園中千萬朵奇葩一樣,望江挑花正沐浴着新世紀的雨露陽光。在望江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爭取下,不久前,安徽省已將其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系列搶救、保護、扶持、發展的措施正化為望江人的自覺行動。
望江挑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集藝術性與實用性於一體,是望江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