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市,簡稱“馬”,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城市
[88]
,地處東經117°53'~118°52'、北緯31°24'~32°02'之間
[84]
,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東鄰南京市,西接蕪湖市,北連合肥市和滁州市,南接宣城市
[84]
,總面積4049平方千米。馬鞍山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截至2021年,馬鞍山市下轄3個區、3個縣
[4]
;截至2021年底,馬鞍山市常住人口215.7萬人
[79]
。
馬鞍山地域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治所今當塗縣丹陽鎮)。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
[8]
馬鞍山市地處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擁有2個國家級開發園區、1個國家級綜合保税區和6個省級開發園區
[89]
。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鄭蒲港是安徽江北地區唯一的萬噸級深水良港
[61]
,定位為安徽江海聯運樞紐中心
[78]
。馬鞍山是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城市,有采石磯、褒禪山、烏江景區等景點
[84]
。
目錄
- 1 歷史沿革
- 2 行政區劃
- 3 地理環境
- ▪ 地理位置
- ▪ 地形地貌
- ▪ 水文
- ▪ 氣候
- 4 自然資源
- ▪ 水資源
- ▪ 礦產資源
- ▪ 動物資源
- ▪ 植物資源
- 5 人口民族
- ▪ 人口
- ▪ 民族
- 6 政治
- ▪ 現任領導
- ▪ 對外交往
- 7 經濟
- ▪ 綜述
- ▪ 第一產業
- ▪ 第二產業
- ▪ 第三產業
- 8 社會事業
- ▪ 科學技術
- ▪ 教育事業
- ▪ 文化事業
- ▪ 文化事業
- ▪ 醫療衞生
- ▪ 體育事業
- ▪ 基礎設施
- ▪ 社會保障
- 9 交通運輸
馬鞍山歷史沿革
編輯馬鞍山地區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治所今當塗縣丹陽鎮)。
東晉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徙,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
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於牛渚(今採石)。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
隋開皇九年(589年),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徙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並迄今相沿未變。
馬鞍山(2張)
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
1949年1月29日,含山全境解放。1月30日,和縣縣城解放。4月20日晚,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西梁山國民黨守軍潰逃,馬鞍山江北地區全部解放。4月22日晚,馬鞍山江南地區國民黨駐軍大部逃離;4月24日,江淮軍區第五軍分區從和縣渡江到達馬鞍山礦區,進駐皖南電廠和馬鞍山分礦,當塗解放。
[8]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詩城掠影(39張)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
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馬鞍山行政區劃
編輯名稱 | 政府駐地 | 下轄行政區 |
---|---|---|
湖西南路11號 | ||
霍里街道秀山大道166號 | ||
博望鎮工貿路1號 | ||
太白中路6號 | ||
環峯南路6號 | ||
歷陽東路87號 |
馬鞍山地理環境
編輯馬鞍山地理位置
馬鞍山位於安徽省東部,橫跨長江兩岸,地處東經117°53'~118°52'、北緯31°24'~32°02'之間,
[84]
毗鄰南京、合肥兩大省會城市,除此之外還與蕪湖、宣城、滁州等市相鄰,全市總面積4049平方千米。
[11]
馬鞍山地形地貌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湖積、沖積平原區下段,寧蕪斷陷盆地的中—南段,為條帶狀及星散狀低平丘陵—寬廣平整的堆積階地—坦蕩低窪的河湖平原的地貌組合。馬鞍山市總體地勢較平坦,略有北高南低之勢。區域內丘陵與平原呈不規則鋸齒狀作東北—西南向分佈。山體主要由中生代沉積岩和火山岩組成,山勢平緩,一般在150—250米。大致劃分為三個區域:北部、東北部為丘陵區;中部為黃土質粘性土組成的階梯狀平台(階地),即崗丘區;南部為長江各支流沖積平原、河湖平原區,地形平坦。馬鞍山市境內丘陵區主要分佈在西北部、東北部,向東、向北延伸至江蘇省境內。區內海拔最高458.8米,為位於東北部當塗縣博望鎮與江蘇省溧水縣交界處的橫山。西北部沿江地帶,分佈着一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弧狀小丘,依次為慈姥山、馬鞍山、白壁山(人頭磯)、西山、望夫山、寶積山、翠螺山。
[12]
馬鞍山水文
馬鞍山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長江、慈湖河、採石河、雨山河、六汾河、姑溪河、青山河、黃池河、運糧河、丹陽新河、博望河等,以及其他小河、支流與人工溝渠,均屬長江水系;湖泊有石臼湖、丹陽湖、雙潭湖、雨山湖等;水庫有大興塘水庫、東方紅水庫、葛浦塘水庫、遲村水庫、甘壩水庫、風坳水庫、石窯頭水庫等,水域總面積約360平方千米。
[12]
馬鞍山氣候
城市風貌(9張)
馬鞍山自然資源
編輯馬鞍山水資源
馬鞍山市市區年平均降水量1060毫米,形成大氣降水總量約2.9億立方米。河川徑流總量達1.13億立方米。長江流經市區西部,平均年過境徑流量高達9794億立方米,是發展工農業生產最可靠的水資源。境內長江水面達21平方千米左右。其他河流、湖泊、水庫總面積約19平方千米,其中湖泊面積1.51平方千米,池塘面積11.67平方千米,河流水面積5.7平方千米。地下水資源豐富,其流速約0.525釐米/晝夜,流量為0.22立方米/晝夜。地下水一般在深度2米左右的含砂蓄水層中,砂層之下為含水量最高的淤泥層。另外,地下水位還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變動幅度約在0.2~0.5米之間。地下水的總流向,由地勢高的東部向地勢低的西部流入長江。
[14]
馬鞍山礦產資源
馬鞍山礦區地處長江下游寧蕪——羅河成礦帶,是中國七大鐵礦區之一。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礦、硫鐵礦、金礦、石膏、石灰土、鉀長石、五氧化二礬、明礬石、高嶺土和雲母等。其中鐵礦是馬鞍山的主要礦產資源,礦區主要分佈在南山、姑山、黃梅山等地,硫鐵礦集中分佈在市郊的向山、馬山地區,總儲量約19937.7噸。伴生的磷礦儲量大,品位高,僅南山礦區儲量即達53.1萬噸。分佈於向山地區的明礬石礦,儲量達367.7萬噸。
[15]
截至2017年底,馬鞍山市已發現40種礦種;其中,金屬礦產10種,非金屬礦產29種,水汽礦產1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27種;其中,金屬礦產3種,非金屬礦產24種。
[16]
馬鞍山動物資源
馬鞍山野生動物資源主要分為飛禽類、水生動物和有害動物3大類。飛禽類有啄木鳥、白頭翁、丹頂鶴、老鴇、喜鵲、畫眉、大杜鵑、雀類、家燕類等。鴨科和鷺科的湖中水禽,有黃嘴白鷺、水田雞、白鸛等。水生動物共有70餘種,主要有中華鱘、揚子鱷、白鰭豚、江豚,胭脂魚、長吻魚、鰣、青、草、鰱、鱅、鰻、鱖、鱭、鯉、鯽、鯿等魚類,以及蟹、鱉、蝦、蚌等節肢類甲殼動物。此外還引進了淡水白鯧、加州鱸、斑點叉尾、雜交鯉、雜交鯽、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等外來品種。
[12]
馬鞍山植物資源
馬鞍山(6張)
馬鞍山人口民族
編輯馬鞍山人口
截至2019年末,馬鞍山市户籍人口229.1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9.16萬人,鄉村人口109.98萬人。據抽樣調查,全市常住人口236.1萬人;城鎮化率69.12%,比上年提升0.87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11.38‰,死亡率5.98‰,自然增長率5.40‰。
[3]
全市共有家庭户799767户,集體户36061户,家庭户人口為2028744人,集體户人口為131186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54人,比 2010 年馬鞍山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90人減少0.36人。
[57]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 1104810人,佔 51.15%;女性人口為1055120人,佔48.85%。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 2010 年馬鞍山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10下降為104.71。
[58]
馬鞍山(3張)
全市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27385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85704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699544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72027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與2010年馬鞍山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130人上升為15157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096人上升為13227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7141人下降為32387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29105人下降為26484人。
[60]
截至2021年末,馬鞍山市常住人口 215.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156.1 萬人,比上年增加 1.2 萬人,增長0.77%;鄉村人口 59.6 萬人,比上年減少 1.5 萬人,下降 2.45%。城鎮化率72.39%,比上年提升 0.7 個百分點。
[79]
馬鞍山民族
馬鞍山市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城市,全市常住人口中有43個少數民族,其中回族約1.3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65%。
馬鞍山政治
編輯馬鞍山現任領導
機構 | 職務 | 姓名 |
---|---|---|
市委 | 書記 | 袁方
[90]
|
副書記 | ||
常委 | ||
市人大常委會 | 主任 | |
副主任 | ||
市政府 | 市長 | |
副市長 | ||
秘書長 | 汪強
[82]
| |
市政協 | 主席 | |
副主席 |
馬鞍山對外交往
國家 | 城市 | 結交時間 |
---|---|---|
1987.10.01 | ||
1989.11.09 | ||
1994.10.27 | ||
阿爾岡達得雷伊市 | 2002.05.30 | |
高嘉華市(又譯:科克拉市) | 2003.09.05 | |
吉獅堡市(又譯:蓋爾斯堡市) | 2008.05.16 | |
2008.09.05 | ||
2010.12 |
馬鞍山經濟
編輯馬鞍山綜述
2022年,馬鞍山市實現生產總值2520.9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9.6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239.36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1171.92億元,增長2.7%
[92]
。
2021年,馬鞍山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2439.33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104.23 億元,增長 6.7%;第二產業增加值 1206.26億元,增長 10.1%;第三產業增加值 1128.84 億元,增長 8.3%。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為 4.3:49.4:46.3。人均 GDP113010 元,增長 9.4%。
[79]
2021年,馬鞍山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6.53 億元,比上年增長 15.9%。其中,税收收入 141.95 億元,增長 11.8%,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 72.2%。財政支出 287.41億元,增長 8.5%;其中,民生支出 245.38 億元,增長 9.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38.15 億元,增長14.1%。
[79]
2021年,馬鞍山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57 元,比上年增長 9.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40 元,增長 9.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331 元,增長 11.5%。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為 1.99,比上年縮小 0.05。
[79]
2020年,馬鞍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186.9億元,同比增長4.2%,比安徽省平均水平高0.3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99.2億元,增長1.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045.4億元,增長5.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042.3億元,增長2.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個百分點。
[7]
[75]
馬鞍山第一產業
2018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52.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4%。農作物種植面積22.95萬公頃,下降0.2%。糧食總產量109.03萬噸,增長1.6%,連續十五年實現增長。
養殖業生產形勢良好。全年肉類總產量9.79萬噸,比上年增長1.3%;水產品產量11.10萬噸,增長5.0%;禽蛋產量2.43萬噸,增長9.8%;牛奶產量4.34萬噸,增長22.9%;生豬出欄51.06萬頭,增長0.8%
[18]
。
2020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73.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2%。糧食種植面積17.60萬公頃,下降0.2%;糧食總產量104.80萬噸,下降3.6%;蔬菜播種面積39.97萬畝,增長3.5%;蔬菜產量80.66萬噸,增長4.0%。
[62]
2020全年肉類總產量7.80萬噸,比上年下降1.9%;水產品產量10.83萬噸,增長3.0%;禽蛋產量3.37萬噸,增長7.0%;牛奶產量3.86萬噸,增長23.0%;生豬出欄33.28萬頭,下降4.2%。
[62]
馬鞍山第二產業
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1%。全市36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8個行業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為77.8%,比上年提升5.5個百分點。企業效益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税總額323.57億元,增長28.4%。
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9.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48.4%,節能環保產業增長36.2%,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增長18.8%,生物產業增長15.9%,新材料產業增長15.7%,數字創意產業增長12.5%。
工業企業產銷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8.4%。多數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增長。
馬鞍山第三產業
魅力詩城(9張)
全年實現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4.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2%。實際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到位資金952.3億元,增長14.1%。冠輝新材料、納百川汽車動力等17個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簽約落地。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4.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其中,進口總額25.29億美元,增長14.9%;出口總額19.51億美元,增長22.9%。中小企業進出口總額23.66億美元,增長27.8%。
2018年,全年郵電業務收入21.65億元,比上年增長4.5%。年末固定電話用户23.25萬户;其中,城市電話用户9.3萬户,鄉村電話用户13.95萬户。年末移動電話用户227.7萬户;其中,3G、4G用户191.7萬户。年末寬帶用户69.8萬户。
截至2018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237.05億元,比年初增加243.00億元;其中,單位存款998.08億元,比年初增加93.66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630.41億元,比年初增加127.8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388.96億元,比年初減少28.29億元;中長期貸款1020.83億元,比年初增加96.63億元。
[18]
全市各類保險機構28家。全年保費總收入43.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6.12億元,增長10.6%;人身險保費收入27.06億元,增長12.3%。
馬鞍山社會事業
編輯馬鞍山科學技術
2018年,成功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榮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中冶華天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9%,高新技術企業406家,民營科技企業536家,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87家。承擔實施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3項,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平台15個。成功舉辦第四屆全球創客(馬鞍山)大賽
[18]
。
全年實施引智項目10項,入選省“外專百人計劃”項目1人。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申請100項。獲批省級博士後工作站4個。新增享受國貼省貼待遇8人,省戰略新型產業領軍人才20人。舉辦國家級、省級高研班6個,實施海外赤子回國行動計劃項目1個。開展第四屆首席技師選拔和“名師帶高徒”活動,認定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4個、選拔名師25人、命名錶彰市首席技師21人。
馬鞍山教育事業
馬鞍山市教育不斷髮展,滿足人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需要,更好進行工作生活,促進社會各方面的進步。
2018年,全市高等院校6所;中小學及其他各類學校628所;其中,幼兒園287所,小學224所,特殊教育學校3所,普通中學105所。省一類幼兒園10所,省示範高中11所,省特色初中1所,省特色小學2所,國家重點職業學校5所。中小學及其他各類學校在校學生29.84萬人、教職工2.44萬人。高中階段在校學生6.55萬人,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8.51%。
[18]
馬鞍山文化事業
名稱 | 辦學層次 |
---|---|
本科 | |
本科 | |
本科 | |
高職專科 | |
高職專科 | |
高職專科 |
名稱 | 主管部門 |
---|---|
馬鞍山市教育局 | |
馬鞍山理工學校
[67]
| 馬鞍山市教育局 |
- | |
- | |
馬鞍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市區 | |
---|---|
當塗縣 | |
含山縣 | |
和縣 |
馬鞍山文化事業
2018年,成功舉辦第30屆馬鞍山中國李白詩歌節、第12屆李白國際户外旅遊節等羣眾活動。年末擁有公共圖書館7家,藏書211萬冊;專業藝術表演團體31個;文化館7家;綜合檔案館7家,總建築面積2.57萬平方米,檔案資料206.18萬卷(件)。廣播人口覆蓋率、電視人口覆蓋率均為100%
[18]
。
2019年10月12日,由中國詩歌學會和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31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在大型文藝演出《詩的城》中拉開帷幕。本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為主線,以“詩潤生態福地相約智造名城”為主題,舉辦了重陽登高吟詩文化旅遊活動、户外旅遊節、拜謁李白及遊覽李白文化園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10餘萬市民、遊客進景區吟詩賞景。
[19]
馬鞍山醫療衞生
截至2018年底,全市衞生機構1016個;其中,醫院、衞生院102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100個。標準化村衞生室434所,病牀9636張,衞生技術人員1.31萬人。以鄉鎮為單位四苗、五苗接種率99.58%,乙肝疫苗首針接種率95.47%
[18]
。
馬鞍山體育事業
2018年,全年參加省常規項目比賽獲得獎牌362.5枚;其中,金牌160.5枚、銀牌87.5枚、銅牌114.5枚。第十四屆安徽省運動會上,我市代表團總得分榮獲第3名。成功舉辦馬鞍山首屆體育嘉年華等千人以上體育活動20項
[18]
。
馬鞍山基礎設施
2018年,城市建成區面積99.7平方千米。新開工建設城鄉基礎設施項目162個,完成投資193.32億元。馬濮路建成通車。恆興路、湖南東路下穿東環高速公路改造完成。銀杏大道東延、桃衝路、三台路、雨山九區道口“平改立”、市城鄉氣象防災減災指揮中心、市檔案資源管理中心、市消防培訓基地暨秀山消防站等一批公益性項目加快推進。完成老舊小區整治改造20個,棚户區改造4547套
[18]
。
馬鞍山社會保障
2018年,全年新增就業7.03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0.98萬人,“4050”人員等困難羣體再就業394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61%。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1.29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7.05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1.07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1.14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59.92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7.52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4.07萬人,參保率94.2%。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實現即徵即保,參保人數16.68萬人。
2018年,全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救助88萬人次,支付低保金3.64億元。居家養老服務站實現社區、村全覆蓋。新增養老機構項目4個、養老牀位1089張。社會收養性福利牀位數2.03萬張;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3萬人;接受社會捐贈630.8萬元;城鎮擁有各種社區服務設施540處;便民利民服務網點769個。福利彩票銷售2.65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7968.2萬元。實現到貧困村、到貧困户產業扶貧項目全覆蓋;全面完成1551人的年度脱貧任務
[18]
。
馬鞍山交通運輸
編輯馬鞍山綜述
2018年,全年鐵路客運量721.7萬人,鐵路貨運量279.99萬噸;公路客運量1781萬人,公路貨運量7397萬噸;港口貨物吞吐量12001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8萬標箱。巢馬城際鐵路籤署省市共建協議,馬鞍山-南京-鎮江城際鐵路線獲國家批覆;寧馬城際鐵路、寧和城際鐵路啓動預可研編制;商合杭高鐵含山段、鄭蒲港鐵路加快建設;寧馬高速改造前期有序推進
[18]
。
馬鞍山民航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馬鞍山城市候機廳位於東方明珠1956當代文化商業街2號樓。為南京祿口機場周邊16座城市候機樓中單體運營面積最大、服務功能最完善的候機樓。
[21]
馬鞍山鐵路
寧銅鐵路、寧安城際鐵路(建設中)上的列車均停靠馬鞍山站。寧安城際鐵路自京滬高速鐵路是國家鐵路骨幹網“八縱八橫”的組成部分。全長257千米,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千米,並預留了每小時250千米的條件。馬鞍山市民乘坐城際列車,15分鐘左右可到達南京,1.5小時可到達上海和杭州,4小時左右能到達北京。
[21]
普速鐵路 | ||||
高速鐵路 | ||||
巢馬城際鐵路(建設中) | ||||
巢馬城際鐵路(建設中) | ||||
巢馬城際鐵路(建設中) | ||||
軌道交通 | ||||
馬鞍山軌道交通 |
馬鞍山公路
寧蕪高速公路(G4211)和205國道縱穿馬鞍山,到南京走高速公路僅需半個小時車程。馬鞍山汽車站位於火車站南側的紅旗北路96號,馬鞍山新汽車站即馬鞍山綜合客運中心樞紐站也隨着寧安高鐵馬鞍山東站的建設而建成馬鞍山標誌性的交通項目。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於2013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
[21]
馬鞍山水運
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國家一類口岸,大陸首批對台直航港口之一,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距長江入海口僅320千米,通航條件好。
馬鞍山地鐵
與南京地鐵對接規劃:
南京地鐵S3號線又稱:寧和城際,是一條過江線路,終點站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橋林新城黃裏,遠期建設將延伸至馬鞍山市區。寧和城際馬鞍山段原為馬鞍山軌道交通6號線,後和馬鞍山輕軌5號線基本重合。
[24-26]
2021年,安徽省人大代表、含山縣政協副主席肖玲建議,將南京S3號地鐵線和合肥S3號地鐵線兩條線路連通,納入《長三角區域城際鐵路網規劃》和《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中,加快馬鞍山市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27]
2013年3月12日馬鞍山市政府批覆《馬鞍山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3年)》(以下簡稱《線網規劃》)。馬鞍山市軌道交通由6條線路組成,其中3條市區線路、3條市域快線,線網總長195公里,其中市區線71.8公里,市域線123.2公里。根據《線網規劃》於2013年12月編制完成的《馬鞍山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建設規劃》)(送審稿)中,軌道交通近期建設方案共有2條線,分別為1號線一期工程和2號線一期工程,系統制式和選型推薦採用了地鐵B型5編組車,工程投資估算219.50億。《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年)(2017修訂)》(以下簡稱《城市總體規劃》)於2017年7月20日獲國務院批覆。但只納入《線網規劃》的其中2條線與住建部《關於加強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的通知》(建成〔2014〕169號)“將線網規劃的主要內容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精神不符。隨後,市規劃局按市領導要求開展《線網規劃》深化研究,謀劃新的《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40年)》修編工作,並擬將同步開展《線網規劃》修編工作。2017年1月6日完成調研,成果以發展專報上報市政府,建議馬鞍山軌道交通1號線制式優先選擇“跨座式單軌”。
[28]
馬鞍山歷史文化
編輯馬鞍山地名由來
馬鞍山(4張)
馬鞍山民歌
當塗民歌是流行於皖東長江兩岸的各類民歌的統稱。早在六朝時期(220—589)就有當塗民歌的記載,劉宋皇帝劉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當塗民歌演唱之一脈。長期生活在當塗的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吟唱都屬於民歌範疇。清代當塗人黃鉞以當地風俗民情為主要內容的五十多首《於湖竹枝詞》代表了當時當塗民歌的最高藝術水平。
1949年以後,當塗人民創作民歌、傳唱民歌形成了熱潮,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至鼎盛階段。
當塗民歌語言豐富,結構完整,曲調多樣,唱法獨特,代表曲目有《打麥歌》、《放牛歌》和《姐在田裏薅豆棵》等。
馬鞍山市花
桂花是馬鞍山的市花,在馬鞍山有廣泛的栽植。馬鞍山雨水較多,氣候温和,適合桂花的生長,一般9月中旬至國慶期間,是桂花盛花期。
馬鞍山市樹
香樟樹是馬鞍山市樹。香樟樹深受馬鞍山市居民的喜愛,馬鞍山市居民常把香樟樹看成是景觀樹、風水樹、寓意避邪、長壽、吉祥如意。
馬鞍山精神
馬鞍山精神:聚山納川,一馬當先,充分展示了馬鞍山移民城市的特徵,涵蓋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體現了開放、包容、和諧的時代特徵;表達了馬鞍山人堅持科學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的滿懷熱情,切合地方發展實際。
馬鞍山地方特產
編輯馬鞍山橫望山米酒
橫望山米酒歷史久遠,最早可追溯至晉、唐時期。據史料記載,現今的,橫望山米酒起源於清咸豐年間。橫望山米酒,古法釀造,精細考究。2013年,橫望山米酒釀造技藝被馬鞍山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9]
馬鞍山博望風魚
風魚,又叫風乾魚,是博望地區的民間特色菜餚。創始於何時,準確年代已無從查考。有一種説法,清朝晚期,一位外地人在博望石臼湖一帶經營水產生意,由於鯿魚比較多,那個時代又無法冷藏,為了長期保存,他就想出把魚風乾的方法。2008年被認定為國家綠色食品。
[30]
馬鞍山太湖山鹿茸
太湖山鹿茸是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太湖山的特產,產地太湖山養鹿場。鹿茸是名貴的藥材,具有補動脈、助腎陽、生精髓、強筋骨的功能。分梅花鹿茸和馬鹿茸。梅花鹿茸又叫黃毛茸、花茸,多數有1至2個分枝;馬鹿茸,又名青毛茸,較粗大,分枝較多。鹿茸是貴重中藥材,性味甘、鹹、温,無毒。
[31]
馬鞍山風景名勝
編輯馬鞍山綜述
2018年,全年旅遊業總收入309.54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其中,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42億美元,增長21.2%。全年接待海外旅遊者18.79萬人次,增長15.0%。星級飯店17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6家,三星級7家。現有A級景區27處;其中,4A級景區7處
[18]
。
馬鞍山濮塘自然風景區
位於馬鞍山市東郊,面積約20平方千米,景區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絹繡,飛泉叮咚,環境幽雅,野趣盎然,為休閒度假的勝地。竹海、古樹、清泉、鐘鼓並稱濮塘“四絕”,這裏竹海蒼茫,一碧萬頃,山風徐來,竹影婆娑,竹葉沙沙,如鳴天籟,徜徉其間,寵辱皆忘,心曠神怡,古銀杏歷經千載滄桑,仍虯枝鐵幹,濃蔭如蓋,鐘鼓地踏地而聞鐘鼓聲,奇異而譎怪。景區有大小山峯49座,峽谷53條,水庫8座,塘壩290口;山中有森林18000畝,竹林5000畝,茶園350畝,各種植物300餘種。
[32]
馬鞍山採石磯風景名勝區
採石磯,又名牛渚磯,位於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採石磯絕壁臨江,水湍石奇,風景瑰麗,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並稱為“長江三磯”,而採石磯以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文化內涵獨領風騷,被譽為三磯之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
[51]
馬鞍山雞籠山半月湖風景區
雞籠山,舊名亭山,一作歷山,又名鳳台山。位於和縣西北25千米的羣山之中。海拔240米。1978年後,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將山麓至山頂道路,用石條重鋪,並加鋼管欄杆。鳳林禪寺,亦修葺一新,內塑佛像七尊。現存有民國13年(1924)《鳳林禪寺碑記》碑刻一塊,每年接待來山香客遊人甚多。已被批准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森林公園。
[33]
馬鞍山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位於縣城東南2.5千米處,與南部新城接壤,北距南京80千米,南鄰蕪湖18千米,處於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寧蕪高速、寧安城際鐵路穿境而過,寧蕪高速太白出入口可直達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屬國家風景名勝區採石風景名勝區青山片區,境內有全國文明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安徽省首批宜居村莊——桃花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白墓園,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村——桃花村、萬山村、詹村。
[34]
馬鞍山褒禪山風景區
褒禪山風景區地處含山縣城以北7.5千米,東臨和縣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西接伍子胥過昭關的昭關山,面積約20平方千米,主峯海拔481米。是國家AAA級風景區、全國少先隊輔導員基地、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35]
馬鞍山甄山寺
又稱甄山禪林,甄山庵,晉山庵。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城東7.5千米處的甄山南麓,寺因山而得名。甄山寺始建於唐代,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寺院內建有佛殿9座,客房、齋堂等一百餘間。橫山,又稱橫望山,因四望皆橫而得名,位於博望區,主峯太陽拱海拔459米。橫山歷史上曾作衡山。
馬鞍山霸王祠
又名項王祠、西楚霸王洞、項羽廟。位於和縣烏江鎮東南1千米鳳凰山上。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自刎於此,後人立祠祀之。原有建築99間半,傳説帝王方可建祠百間,項羽未成帝業,只得少建半間。
馬鞍山凌家灘遺址
馬鞍山風景區(9張)
馬鞍山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含山縣銅閘鎮境內。面積1800公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主要為砂岩、石灰岩、峯林地貌,有大小山峯20座,最著名山峯有鐘山、鼓山、木魚山、歪山等,主峯太湖山海拔450米。太湖山以奇峯、怪石、寺庵“三絕”著稱。
馬鞍山著名人物
編輯陶謙:東漢末年割據羣雄之一。擢升陶謙為徐州牧加安東將軍,封溧陽侯。一時割據今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一帶,氣勢很盛。三國演義中寫道:“太守陶謙,字恭祖,為人温厚純篤。”
周興嗣:南朝梁人,《千字文》作者。《千字文》是封建社會集識字、書法和教化為一體的問世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幼兒啓蒙教材,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
耿詢:隋人,創造渾天儀,不假人力,以水轉之,施於暗室,候天時皆合。611年為太史丞。著有《鳥情佔》。
郭祥正:北宋詩壇主將之一。頻出且有李白遺風,北宋詩壇主將梅堯臣稱其為“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轉承議郎,階至朝請大夫。
潘庭堅:翰林院學士。帥府教授。慎密謙約,為太祖所稱。擢中書省博士。同知府事。主會試。
潘黼:官至江西按察使。會修律令,留為議律官。
陶安:翰林院學士,終為江西參知政事。朱元璋十分寵渥於他,御製門帖賜之曰:“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親致祭文,遣使弔唁,諡封“姑孰郡公”。著述頗豐,有《周易集粹》、《陶學士集》(20卷)存世。
邢珣:官至江西右參政。邢因堅持正義,抨擊權臣巨璫惡舉,終被罷官。
蕭雲從:畫家,姑孰畫派始祖。畫《太平山水圖》43幅,此畫是超凡的傑作,鄭振鐸稱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國版畫史圖錄》。另有長達五丈的畫《歸寓一元圖》,畫上有馬鞍山景觀22處和自題詩24首。此畫被人稱為“極品”。
徐文靖:清史學家。一生淹貫經史,擇善而從。在歷史學、地理學上多有建樹,其《竹書紀年統箋》、《禹貢會箋》等四部著作被收《四庫全書》。
黃鉞:官司至禮部尚書、軍機大臣、户部尚書,詩書畫自成一體。
夏炘:在諸經的研究方面,於《詩》《禮》的研究造詣尤深。曾國藩看到他寫的《述朱質疑》《檀弓辨誣》兩本書,十分感慨,認為他是東南一帶的古經學巨匠。左宗棠還特地吩咐把他的著述共17種81卷彙編成集,併為他題寫“景紫堂全書”書名。皇帝以“年屆耄耋,篤學不倦”的諭旨,命武英殿將《易解》刊刻頒發,其餘兩書留下閲覽。左宗棠奏請國史館立傳,奉皇上“學有經術,通知時事”的批示,將夏炘入婺源名宦祠和當塗鄉賢祠。
夏炯:治諸經註疏之學,以及六書音韻學等。尤其對程朱理學,闡述精闢,對當時的學術界影響很大。
學使羅椒生看罷他的文集後,稱讚它“博洽精核,世罕倫匹”。內務部諮請清史館為他立傳,並將他列入鄉賢祠奉祀。
夏燠:在音韻學方面十分精通,對各種口型發出的語音分辨率極高。寫成《四聲切韻表詳校》行世,在音韻學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夏燮:特別注重諸經研究,在《禮》的研究上造詣尤深。精於音韻學的研究。曾國藩視他為左右手。侍郎胡肇智贈給他一首詩,其中有“筆下能為萬人敵,案頭惟有一琴橫”之句,可謂他儒雅一生的寫照。內務部諮請清史館將夏燮立傳入鄉賢祠奉祀。
徐靜仁:實業家。去上海創辦溥益紡織公司,首創萬綻紗廠一條龍生產法。投資創辦大有晉鹽墾公司。任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董事。與聶雲台等共建上海華商紗廠聯合會。
奚侗:史學家。對中國古典哲學、文學很有研究。所著《莊子補註》4卷414條,人稱“解莊自郭氏以下殆無有善於此者”。《老子集解》2卷,以老子傳本頗有異同而校核是非。其對老莊之研究,頗受國內外一些研究學者的欽佩。
謝循初:心理學家。上海市心理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心理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是國內著名的心理學專家。著有《心理學史》《心理學綱要》《心理學》,譯著有《現代心理學派別》等。
端木愷:法學家(紐約大學法學博士)台灣東吳大學校長。東吳大學董事長。(歷任孫科內閣秘書長,國民黨司法院行政法院院長、財政部政務次長、交通部長)
周道濟:法學家。首位國家法學博士。
周可湧:甘蔗學專家。中國甘蔗協會第一屆理事長。
楊紉章: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領導稱讚她是“地理學界的穆桂英”。“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1年月含冤而死。
吳泰昌:《文藝報》副主編,現為文藝報社顧問、編審。兼任中國散文學會、《小説月報》、《小小説選刊》、《微型小説選刊》顧問,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研究生導師。已出版評論散文集《夢裏滄桑》、《我親歷的巴金往事》等10餘部。
蘇里:電影導演作品:《平原游擊隊》《劉三姐》《我們村裏的年輕人》《紅孩子》等。
楊俊:被譽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主演黃梅戲影片《孟姜女》名聲大振。湖北省黃梅戲劇院院長。
朱良文:建築學家。中國傳統民居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負責籌建了雲南工學院建築學專業及建築學系。
徐仁:古生物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大懋:熱力渦輪機和熱能工程專家。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高級顧問、科技委副主任。我國第一位獲論文工程博士學位者。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淑錚: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全國人大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任全國人大中國—歐洲議會友好小組主席,任中國——朝鮮友好協會會長。
馬鞍山榮譽稱號
編輯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 | 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 | ||||
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城市 | 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城市 |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 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 | ||
國家森林城市
[2]
| |||||
- 參考資料
-
- 1.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 中國軍網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2. 點贊!福建三地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東南網[引用日期2019-11-16]
- 3. 2019年馬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統計公報 .馬鞍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3-24]
- 4. 馬鞍山簡介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0-12]
- 5.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佈!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07]
- 6. 遼寧六市上榜2019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0-08-18]
- 7. 2020年全市GDP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馬鞍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22]
- 8. 馬鞍山解放的兩大“法寶” .中安在線[引用日期2021-01-31]
- 9. 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10. 行政區劃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11. 馬鞍山簡介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8-13]
- 12. 第一編 建置區劃·自然環境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13. 氣候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14. 地理環境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15. 市情概況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16. 2017年馬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統計公報 .馬鞍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18-04-05]
- 17. 市委領導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18. 2018年馬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統計公報正式出爐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03-24]
- 19. 第31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拉開帷幕 .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19-10-22]
- 20.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
- 21. 交通情況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22. 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7版)公示 .新浪[引用日期2020-06-07]
- 23. 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7版)公示 .馬鞍山發佈微博[引用日期2020-06-07]
- 24. 寧和城際輕軌二期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會在鄭蒲港新區召開 .馬鞍山市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5]
- 25. 第3號關於加快推進寧和城際二期前期工作的議案轉建議 .馬鞍山人大[引用日期2020-04-05]
- 26. 第22號關於加快推進寧和城際二期前期工作的議案轉建議 .馬鞍山人大[引用日期2020-04-05]
- 27. 【“兩會”代表委員説】安徽省人大代表肖玲:加快合肥、南京都市圈快速交通,互聯互通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1-02-01]
- 28. 市發改委(物價局)關於市第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第90號建議辦理情況的答覆函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5]
- 29. 橫望山米酒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30. 博望風魚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31. 太湖山鹿茸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32. 濮塘自然風景區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33. 雞籠山半月湖風景區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34.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35. 褒禪山風景區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6-18]
- 36. 駱惠寧 簡歷 -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11-14]
- 37.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20年2月13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11-14]
- 38. 國務院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安全事務顧問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14]
- 39.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中國經濟導報[引用日期2018-11-25]
- 40.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出爐:深圳上海東莞排名前三 .新浪[引用日期2019-08-10]
- 41. 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佈 北京有5區入選 .馬鞍山[引用日期2019-08-17]
- 42. 民政部 財政部關於確定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19-08-30]
- 43. 最新!中國地級市百強榜單出爐,河南7地市上榜 .中華網河南.2019-11-06[引用日期2019-11-10]
- 44. 唐山又進全國百強!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單揭曉 .環渤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25]
- 45. 全國愛衞辦公佈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示範市、各省份排名第一位城市和進步最快城市名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1-14]
- 46. 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名單公佈 .安徽文明網[引用日期2020-06-20]
- 47.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組織開展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0-10-13]
- 48.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08]
- 49. 巢馬城際鐵路迎來新進展!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4-26]
- 50. 寧馬城際鐵路主體工程正式開建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4-28]
- 51. 馬鞍山採石磯,上榜!5A級景區品牌百強榜單發佈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4-30]
- 52. 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出爐 .澎湃[引用日期2021-05-10]
- 53. 市政府領導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5-20]
- 54. 領導之窗 .馬鞍山人大[引用日期2021-05-20]
- 55. 十屆市政協領導 .馬鞍山市政協[引用日期2021-05-20]
- 56. 安徽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_安徽省統計局 .安徽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19]
- 57. 馬鞍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一號) .馬鞍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30]
- 58. 馬鞍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三號) .馬鞍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30]
- 59. 馬鞍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四號)-馬鞍山市人民政府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30]
- 60. 馬鞍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五號)-馬鞍山市人民政府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30]
- 61. 交通情況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7-26]
- 62. 2020年馬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統計公報 .安徽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7-30]
- 63. 周光斌同志任中共馬鞍山市委常委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02]
- 64. 領導之窗—馬鞍山市人民政府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28]
- 65. 主任會議組成人員 .馬鞍山人大[引用日期2021-10-22]
- 66. 十屆市政協領導 .馬鞍山政協[引用日期2021-10-22]
- 67. 學校更名公告 .皖江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引用日期2021-10-22]
- 68. 《中國海關》發佈2020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海口榜上有名!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1-10-24]
- 69. 馬鞍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人員名單 涉及副市長等 .安徽網[引用日期2021-10-25]
- 70.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關於公佈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10-29]
- 71. 今天,馬鞍山再上《人民日報》! .馬鞍山發佈[引用日期2021-12-22]
- 72.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2-27]
- 73. 市政協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 .馬鞍山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1-11]
- 74. 馬鞍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公告 .馬鞍山日報[引用日期2022-01-12]
- 75. 2021年馬鞍山市GDP完成情況 .馬鞍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25]
- 76. 安徽首批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設立 這6市入選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2-26]
- 77. 2021年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評審結果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引用日期2022-02-27]
- 78. 馬鞍山簡介 .馬鞍山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3-29]
- 79. 2021年馬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統計公報 .馬鞍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4-14]
- 80. 馬鞍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夏勁松履新皖南醫學院黨委書記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4-21]
- 81. 關於發佈“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2-04-28]
- 82. 最新!馬鞍山市人大常委會公告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7-21]
- 83. 安徽省發佈2021年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新華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7-21]
- 84. 《馬鞍山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完善方案-馬鞍山市人民政府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26]
- 85. 他任馬鞍山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聊時局.2022-08-05[引用日期2022-08-05]
- 86. 馬鞍山新任一位市委常委 .其他.2022-09-05
- 87. 安徽一廳幹履新 .其他.2022-09-09
- 88.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10-29]
- 89. 魅力詩城—馬鞍山市人民政府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9]
- 90. 安徽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調整 .聊時局.2023-01-19[引用日期2023-01-19]
- 91. 葛斌任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 .大皖新聞[引用日期2023-01-19]
- 92. 2022年馬鞍山市GDP完成情況 .馬鞍山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3-01-28]
- 93. 領導信息 .合肥[引用日期2023-01-29]
- 94. 葛斌當選為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市長 .其他.2023-02-1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