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文靖

(歷史人物)

鎖定
徐文靖(1667年~1756年),字位山,一字禺尊,安徽當塗人。父徐章達,以孝義稱鄉里。少時生活困苦,勤學不怠。雍正元年(1723年),以57歲之齡中舉。主試官黃叔琳(昆圃)自謂得了三個人才,徐文靖為其中之一。乾隆元年(1736年),都察院孫嘉淦力薦應試博學鴻詞科,未試。乾隆九年,著作被侍讀學士張鵬翀看中,上呈皇帝。乾隆十六年,安徽巡撫再度推薦試其經學,乾隆閲畢《語助七字詩》,嘆道:“詩屬創體,苦無屬和”,次年會試授翰林院檢討。不久告還,靜居石臼湖畔,年九十卒。著有《竹書紀年統箋》、《禹貢會箋》、《山河兩戒考》、《管城碩記》、《正字通略記》等。 [1] 
(概述內圖片來源:清·沈巖繪《徐文靖像軸》首都博物館 [2] 
本    名
徐文靖
位山、禺尊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安徽當塗
出生日期
1667年
逝世日期
1756年
主要作品
管城碩記
竹書紀年統箋
禹貢會箋

目錄

徐文靖個人履歷

家譜記載
家譜記載(3張)
徐文靖仕途緣淺,先是困於諸生,五十七歲才舉鄉試。古稀之年,得大司馬甘汝來(遜齋)、都察院孫嘉淦(靜軒)等保舉博學鴻詞科,偏又廷試不諧,於是只好“天假窮愁得着書”(《湖居三十詠》,見《志寧堂稿》),聊以自慰。後來他的著作被侍讀學士張鵬翀看中,於乾隆九年上呈皇帝。乾隆十七年,安徽巡撫再度推薦其經學,乾隆皇帝看他年高體健又如此好學,着實世間少有,方賜了個翰林檢討。

徐文靖成就

清·沈巖繪《徐文靖像軸》 清·沈巖繪《徐文靖像軸》 [2]
徐文靖的著述,除了《管城碩記》外,還有《山河兩戒考》十四卷,《志寧堂稿》(又叫《詩賦全集》)四卷,《禹貢會箋》十二卷,《竹書紀年統箋》十二卷,《皇極經世考》三卷,《天文考異》一卷。《管城碩記》是徐氏整理的歷年讀書筆記,是他的代表作。此書考訂經典,駁難傳統註疏,旁及子史雜説,材料豐富,立論有據,堪稱一家之言。
徐文靖一生淹貫經史,擇善而從,既不墨守先儒,也不妄加臆斷。他特別緻力於一般學者所不甚注意、不願研究的《竹書紀年》一類的典籍。《竹書紀年》原為蝌蚪文。其注相傳為梁代沈約所作,自沈約以後能夠加以研究的極少。徐文靖作了大量的文字校勘工作,他廣徵博引,著《竹書紀年統箋》十二卷。又潛心研究地理地貌,每到一處,記錄在簿,著成《山河兩戒考》十四卷。在清人胡渭著《禹貢錐指》的基礎上,他又補其所未涉獵之處著《禹貢會箋》十二卷。接着又撰《周易拾遺》十四卷,大力闡發程朱的學術見解,而對漢唐以來各家學派也多有獨見。他的《管城碩記》一書,涉獵詩、禮、經、子、史各個領域,其中有關歷史部分的論斷,亦時有創見。鄞人全祖望極服其考據精博。他還著有《皇極經世考》三卷、《志寧堂詩賦集》若干卷。徐文靖不僅致力於古代典籍研究,對於近世人的著作也極為注意,他還訂正張自烈的《正字通》,並對方以智的《通雅》提出修正意見。徐文靖生於清朝全盛時期,一門兄弟,自相師友。居湖陽,魚米豐饒,菱藕飄香,耕讀傳家,寄情水鄉,其《湖居三十詠》、《語助七字詩》膾炙人口,清學者袁枚將其採入《隨園詩話》。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