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總面積約10.329萬平方公里(佔朝鮮半島面積的45%),通用韓語,截至2022年6月,總人口約5200萬。首都為首爾。全國劃分為1個特別市、2個特別自治市(道)、8個道、6個廣域市。
[3]
- 中文名
- 大韓民國
- 外文名
-
대한민국(韓語)
[2]
Republic of Korea(英語) - 簡 稱
- 韓國
- 所屬洲
- 亞洲
- 首 都
- 首爾 [3]
- 主要城市
- 世宗、濟州市、水原、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等 [3]
- 國慶日
- 8月15日(紀念從日本殖民統治下光復(1945年)和大韓民國政府成立(1948年)) [2-3]
- 國 歌
- 《愛國歌》
- 國家代碼
- KOR
- 官方語言
- 韓語 [2]
- 貨 幣
- 韓幣(KRW,₩) [2]
- 時 區
- UTC+9
- 政治體制
- 總統共和制
- 國家領袖
- 尹錫悦(總統) [34]
- 人口數量
- 約 5200 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2年6月更新顯示)
- 人口密度
- 527.3 人/平方公里(2020年) [26]
目錄
韓國國名由來
編輯韓國國名源於古時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三韓”(辰韓、馬韓、弁韓),在中國東漢、三國時代,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如《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記載:“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
[5]
這是朝鮮半島政權被稱為“韓國”的最早記錄。此後朝鮮半島的許多政權雖然不以“韓”為國號,但仍以“韓”或“三韓”作為其別稱而沿襲下來。至1897年10月,朝鮮高宗建立大韓帝國,使“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國家的正式國名而登上歷史舞台。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於中國上海,雖然改變政體,但仍沿用“韓國”的國名。1948年8月15日起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名就被定為“大韓民國”,簡稱韓國。
韓國歷史沿革
編輯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韓帝國簽訂《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朝鮮半島。
1919年4月11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上海成立。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輾轉杭州、嘉興、鎮江、長沙、廣州、柳州、綦江等地,於1940年到達重慶。
[7]
如今的韓國政府以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的1919年作為“大韓民國”開國元年。
[8]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蘇軍隊分別進駐半島南北部。
1948年8月15日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李承晚出任首屆總統。
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此後長期執政。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煥發動政變,於1980年出任總統。
2021年7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在第68屆貿易和發展理事會會議中通過韓國地位變更案,正式將韓國認定為發達國家
[6]
。12月,韓國政府將啓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國內程序
[32]
。
韓國地理環境
編輯韓國區域位置
韓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總面積約10.329萬平方公里(佔朝鮮半島面積的45%)。
韓國地形地貌
山地佔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樣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錯分佈。低山和丘陵主要分佈在中部和東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太白山脈縱貫東海岸,構成半島南部地形的脊樑;其向黃海側伸出的幾條平行山脈組成低山丘陵地帶,有太白山脈、慶尚山脈、小白山脈等,其中雪嶽山、五台山等山峯以風景優美著稱。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脈最高峯為智異山,海拔1915米。漢拿山位於濟州島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韓國的第一高峯。古代相傳有神仙在漢拿山上生活,因此過去曾把漢拿山叫做瀛洲山,並且同金剛山、智異山一起被譽為三座神山。
韓國氣候特徵
韓國水系分佈
韓國最長的河流分別是洛東江和漢江,是半島南部地區兩條主要河流。洛東江長525千米,流入東海;漢江長514千米,流入黃海,是中部地區的重要水系。其他河流還有:錦江、蟾津江、臨津江等。韓國湖泊較少,最大的天然湖是位於濟州島漢拿山頂火山口的白鹿潭,海拔1850米,湖面直徑約300米,周長1公里,深約6米。最大的人工湖是昭陽湖,位於江原道春川市東北13公里處,1973年建成,面積6930萬平方米。此外還有一些面積較小的湖,如插橋湖、木津湖等。
韓國自然資源
編輯韓國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50多種。有開採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量不大。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
[3]
韓國行政區劃
編輯韓國政區
主詞條:韓國行政區劃
韓國全國劃分為1個特別市:首爾特別市;2個特別自治市(道):世宗特別自治市(2012年7月2日成立)
[9]
、濟州特別自治道;8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6個廣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3]
地域 | 名稱 | 韓國語 | 首府 | 人口 | 面積 | 二級政區 |
---|---|---|---|---|---|---|
江原 | 강원도 | 1,544,843 | 16,536 | 7市11郡 | ||
京畿 | 서울특별시 | 9,814,049 | 606 | 25區 | ||
인천광역시 | 2,953,883 | 958 | 8區2郡 | |||
경기도 | 12,975,716 | 10,136 | 27市4郡13區 | |||
忠清 | 충청북도 | 1,595,772 | 7,433 | 3市8郡2區 | ||
충청남도 | 2,122,220 | 8,590 | 6市9郡 | |||
세종특별자치시 | 捍率洞 | 300,332 | 465.23 | 無 | ||
대전광역시 | 1,494,878 | 540 | 5區 | |||
慶尚 | 경상북도 | 2,681,090 | 19,021 | 10市13郡2區 | ||
경상남도 | 3,377,483 | 10,518 | 10市10郡2區 | |||
대구광역시 | 2,469,617 | 886 | 7區1郡 | |||
울산광역시 | 南區 | 1,159,594 | 1,056 | 4區1郡 | ||
부산광역시 | 3,455,611 | 886 | 15區1郡 | |||
全羅 | 전라북도 | 1,844,639 | 8,047 | 6市8郡2區 | ||
전라남도 | 1,887,991 | 11,956 | 5市17郡 | |||
광주광역시 | 1,460,745 | 501 | 5區 | |||
濟州 | 제주특별자치도 | 663,526 | 1,846 |
韓國首都
主詞條:首爾
首爾(Seoul),人口約1000萬,面積605平方公里,年均氣温11.6℃。
[3]
韓國國家象徵
編輯韓國國旗
太極旗,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樸泳孝和金玉均聽取清朝使節馬建忠建議,在船上第一次繪製的,1883年被李熙正式採納為李氏朝鮮的國旗。1949年3月25日,韓國文教部審議委員會在確定它為大韓民國國旗時作了明確解釋:太極旗的橫豎比例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間為太極兩儀,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極的圓代表人民,圓內上下彎魚形兩儀,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陽和陰,象徵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條陽爻代表天、春、東、仁;右下角的坤即三條陰爻代表地、夏、西、義;右上角的坎即兩條陰爻夾一條陽爻代表水、秋、南、禮;左下角的離即兩條陽爻夾一條陰爻代表火、冬、北、智。整體圖案意味着一切都在一個無限的範圍內永恆運動、均衡和協調,象徵東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11]
[28]
韓國國徽
國徽中央為一朵盛開的木槿花。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徵着和平與純潔,黃色象徵着繁榮與昌盛。花朵的中央被一幅紅藍陰陽圖代替,它不僅是韓國文化的一個傳統象徵,而且在此代表着國家行政與大自然規律的和諧。一條白色飾帶環繞着木槿花,飾帶上縫着國名“大韓民國”四字。
韓國國歌
韓國的國歌是《愛國歌》。韓國最早創立的民間報刊《獨立新聞》曾於1896年時刊登了多版本的愛國歌歌詞,但當時“愛國歌”的旋律還未確定。後在大韓帝國時期,愛國歌的旋律被定為軍隊曲,稱大韓帝國愛國歌。1902年再經修改後大韓帝國愛國歌,被使用於國家的重要慶典上。大韓民國創立前愛國歌一直是依照蘇格蘭民謠“Auld Lang Syne”(中國稱《友誼地久天長》)的旋律而演唱的。但作曲家安益泰(1905年~1965年)深感不適合拿其它國家的名謠旋律來作自己國家的國歌曲,於是在1935年重新創作了國歌曲,立刻被當時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所採用。但直到1945年大韓民國成立前,國歌仍是以“Auld Lang Syne”版本為主。
韓國國花
韓國人口民族
編輯2022年6月6日,韓國行政安全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底,韓國首爾市户籍登記人口為949.6887萬人。繼2016年跌破千萬人口關口後,時隔6年再度跌破950萬人,韓國再無千萬人口城市。
[38]
韓國政治
編輯韓國憲法
主詞條:大韓民國憲法
1948年,韓國公佈第一部憲法並按憲法原則建國。在建國後的幾個十年中,韓國對憲法進行了九次修訂。
韓國國會
韓國國會,立法機構。主要職能包括:審議各項法案;審議國家預決算;監察政府工作;批准對外條約以及同意宣戰或媾和、彈劾總統和主要政府官員、否決總統的緊急命令等。實行一院制,共300個議席,議員任期4年。第21屆國會2020年4月選出。國會設1名議長和2名副議長,由議員投票選舉產生,現任議長金振杓,副議長鄭宇澤、金榮珠。
[3]
[45]
韓國司法
韓國政府
設18部、5處、18廳,總統兼任政府首腦,國務總理輔助總統工作。現任總理韓德洙,2022年5月就任。現任內閣主要成員有: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秋慶鎬、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長官李宗昊、外交部長官樸振、統一部長官權寧世、法務部長官韓東勳、國防部長官李鍾燮、行政安全部長官李祥敏、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樸普均、農林畜產食品部長官鄭煌根、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李昌洋、環境部長官韓和真、僱傭勞動部長官李正植、女性家族部長官金賢淑、國土交通部長官元喜龍、海洋水產部長官趙承煥、中小風險企業部長官李永。
[3]
[45]
韓國政黨
共同民主黨:前身為金大中領導的新政治國民會議。1997年金大中當選總統,該黨成為執政黨。2003年分裂為開放國民黨和民主黨,2008年2月合併為統合民主黨,7月改名民主黨。2011年12月,民主黨與市民統合黨、韓國勞動組合總聯盟合併為民主統合黨。2013年5月改名民主黨。2014年3月與以安哲秀為代表的政治力量聯合組成新政治民主聯合黨。2015年12月改名共同民主黨。
國民力量黨::前身為1990年成立的民主自由黨,1995年改名為新韓國黨,1997年新韓國黨和韓國民主黨合併,改稱大國家黨。2012年2月改名為新國家黨,2016年12月該黨部分議員退黨,2017年2月更名為自由韓國黨。2020年2月更名為未來統合黨,同年9月更名為國民力量黨。2022年3月,該黨候選人尹錫悦贏得大選。
正未來黨:2018年2月,由國民之黨和正黨合併而來,成為韓國第三大黨,在國會擁有30個席位。
民主和平黨:2018年2月,由國民之黨部分成員脱黨組建,在國會擁有14個席位。
正義黨:前身為進步正義黨,2013年7月更名為正義黨,在國會擁有6個席位。
[3]
韓國政要
尹錫悦:總統。1960年出生,首爾大學法學系畢業,長期在檢察系統工作,2019年任檢察總長,2021年辭去檢察總長職務,6月宣佈參加總統選舉,7月加入國民力量黨,11月當選該黨總統候選人。2022年3月10日,當選韓國第20屆總統。5月10日就職,任期5年,不能連任。
[45]
韓悳洙:國務總理。
[37]
韓國歷任總統
姓名 | 任期 |
---|---|
1948年~1960年 | |
1960年~1961年 | |
1961年~1979年 | |
1979年~1980年 | |
1980年~1988年 | |
1988年~1993年 | |
1993年~1998年 | |
1998年~2003年 | |
2003年~2008年 | |
2008年~2013年 | |
朴槿惠(女) | 2013年~2017年 |
韓國總統官邸
韓國總統官邸青瓦台位於首爾鍾路區世宗路一號。這裏原來是高麗王朝的離宮,1426年朝鮮王朝建都漢城後,把它做為景福宮後園,修建了隆武堂、慶農齋和練武場等一些建築物,並開了一塊國王的親耕地。1927年日本入侵後毀掉五雲閣以外的所有建築,建立了朝鮮總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後變為軍政長官官邸。1948年8月大韓民國成立的同時,它成為總統官邸並改名為景武台。1960年4月19日推翻李承晚政權後,尹譜善當選總統併入主景武台。不久,因為尹譜善忌“武”字併為了同美國白宮相對應,給白牆藍瓦的這羣建築起名為青瓦台,所以也有人稱其為“藍宮”(Blue House)。青瓦台主樓為總統官邸,有總統辦公室、接見廳、會議室、居室,配樓有秘書室、警護室和迎賓樓等。
韓國第三大城市—仁川(27張)
韓國經濟
編輯韓國概況
20世紀60年代,韓國經濟開始起步。70年代以來,持續高速增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6年的10548美元,創造了“漢江奇蹟”。1996年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同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創始國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
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造船、汽車、電子、鋼鐵、紡織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業集團有三星、現代汽車、SK、LG等。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韓國經濟明顯下滑。韓國政府迅速採取包括大規模財政刺激等一系列政策,金融市場全面回暖,實體經濟企穩回升,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強,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率先走出谷底的國家。
2021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79萬億美元。
人均國民收入:3.5萬美元。
經濟增長率:4.3%。
貨幣名稱:韓元。
2022年經濟增長率:2.6%。
韓國鋼鐵工業
鋼鐵工業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為韓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巨大貢獻。60年代後期,隨着韓國經濟政策從生活消費品進口替代轉為發展重化工業,鋼鐵工業成為韓國六大戰略產業之一。1973年,以現代化的浦項鋼鐵第一期工程竣工為標誌,韓國鋼鐵工業進入了新的成長階段。70年代,在政府扶植下,韓國鋼鐵工業年復增長率達到了21.9%,韓國也邁入世界鋼鐵大國的行列。
韓國電子工業
20世紀70年代,韓國本土企業開始逐漸替代外資企業的主導地位,但在技術上仍然依靠國外,而且產品主要是出口美國和日本市場。20世紀80年代,韓國電子企業開始通過自主創新,推出自己的品牌產品。1992年,韓國公司已經控制了世界12.1%的記憶芯片市場。三星電子成為世界第五大DRAM生產商,並在1兆位和4兆位的DRAM生產方面世界領先。1998年,韓國已經控制了世界DRAM市場的三分之一,遠高於美國公司。1995年,韓國電子產品出口額達到436億美元,佔到韓國出口總額的35%。2006年,電子產品成為韓國最大宗出口商品,出口額達到1157億元。21世紀以來,韓國電子工業加快了國際化的步伐,陸續在歐美、東亞投資建設廠。韓國家電部門的海外產量已經超出了其國內的產量。韓國電子工業主要分佈在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龜尾電子工業團地和釜山地區。已經成為世界電子工業的強國。三星和LG的手機、數字電視、等離子電視、液晶顯示器等產品都是世界知名產品
韓國汽車工業
韓國汽車工業正式生產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的進口汽車零部件和半成品組裝,是世界汽車製造業的後起之秀。1962年,韓國製定了《汽車工業保護法》和《汽車工業培育五年計劃》,將汽車工業作為幼稚工業加以大力保護與培育。韓國出現了新國、新進、亞細亞、現代等汽車企業。這些韓國企業一般都是與歐美汽車公司合資建成,主要通過CKD(Completely Knock Down)的方式組裝進口汽車零部件和半成品。
20世紀70年代,韓國開始推行“汽車國產化政策”。在韓國第三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中,汽車工業成為朴正熙發展“重化工產業”的國家戰略產業之一。1974年,現代汽車自主研發出韓國第一個車型Pony。1976年,Pony轎車開始批量生產並出口南美,起亞和高麗通用生產的卡車出口到中東地區,開創了韓國汽車海外出口的先河。在隨後的幾年裏,韓國汽車業通過迅速改進產品質量,成為亞洲續日本之後第二個擁有自己汽車工業的國家。20世紀80年代後期,韓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主要的汽車生產國之一。1987年,韓國開始放開國內汽車市場,實行市場自由化。1995年,韓國汽車產量達到240萬輛,出口數量突破100萬輛大關,成為世界第5大汽車生產國
韓國造船業
韓國是世界造船強國。早在1962年,韓國就頒佈了《造船工業獎勵法》以鼓勵造船業的發展。第二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期間,韓國造船業主要是開始建造出口船隻,進入國際市場,為後來的起飛打下初步的基礎,但發展規模並不大。20世紀70年代,重工業成為韓國第三個五年經濟計劃的發展重點。造船業與機械、化工等工業被作為戰略行業發展。1973年,蔚山船廠建成,成為韓國造船工業起飛的標誌。在此期間,玉浦船廠(現大宇造船工業公司玉浦造船廠)和高麗船廠(現三星重工巨濟船廠)開始動工興建。大韓船廠也新添了一座15萬噸級船塢。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韓國造船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981年,韓國造船能力上升到400萬噸,產量達到107.2萬噸,能力和產量僅次於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設備自給率水平也迅速提高。
第五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期間,國際船舶市場嚴重惡化,韓國造船業規模沒有多大擴展,但產品水平、生產效率、材料自給率都有較大的提高。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國際船舶市場好轉,韓國造船業進入新的提高期。1994年,韓國政府取消了對韓國船廠產能限制。韓國造船企業紛紛擴充以提高國際競爭能力。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一些韓國造船企業倒閉。危機過後,韓國在1999年的造船訂單量達到了1184萬噸,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韓國在油船、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船(LNG)、浮式生產儲油船、高速和超大型船以及豪華遊輪等都居世界領先地位。其中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和STX造船海洋是世界前四大造船廠。
韓國製造業
韓國製造業作為韓國經濟的主導產業經歷了1962~1971年的勞動密集型產業,1972~1981年的資本密集型重化工業,1982~1991年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的結構轉換與升級。韓國在鋼鐵、造船、汽車、半導體及數碼產品等製造業有着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多數產品擁有自主品牌,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在不斷提高。
鋼鐵工業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為韓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巨大貢獻。韓國均鋼鐵消費量居世界第一位。從1980年代後期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韓國的鋼鐵工業主要是生產棒型鋼、鋼筋、線材等低附加值產品。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韓國鋼鐵企業致力於發展新技術,船用鋼板、汽車用鋼板等高附加值產品增長加快,低附加值產品開始出現負增長,韓國主要的鋼鐵生產商有浦項鋼鐵、現代鋼鐵、東國制鋼等,其中浦項鋼鐵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也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鋼鐵製造商。
韓國是世界造船強國,很長一段時間也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國。全球船廠前十強中韓國佔有七席,包攬前六位,其中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和STX造船海洋是世界前四大造船廠。韓國在建造高附加值船舶方面有顯著優勢。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是現代重工業的長項;在海洋勘探船方面,三星重工業則獨佔鰲頭,佔有世界市場60%的份額;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是世界大型油船的主要生產商,世界約有10%的大型油船由大宇公司出產。2007年5月,韓國獨自建造出第一艘宙斯盾驅逐艦“世宗大王級驅逐艦”,使韓國成為繼美國、日本、西班牙、挪威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宙斯盾驅逐艦的國家。
汽車製造業是韓國另一個支柱產業。2014年,韓國汽車產量為452萬輛,佔全球汽車總產量的5%。自2005年以來,韓國已經起連續10年蟬聯世界第五大汽車生產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是韓國最大,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商。韓國汽車是世界汽車製造業的後起之秀,現代汽車從1975年推出自己設計的第一款汽車到全球累計銷售5000萬輛的業績只用了38年,而豐田達到這一數字用了超過50年的時間。汽車配件產業在韓國也頗具規模。2012年韓國三大輪胎製造商韓泰輪胎、錦湖輪胎、耐克森輪胎在全球輪胎75強排名中分別列第8、第11和第23位。
韓國是世界電子產品的佼佼者,內存、液晶顯示器及等離子顯示屏等平面顯示裝置和移動電話都在世界市場中具領導地位。世界知名的韓國電子產品製造商有三星、LG、SK等,其中三星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公司。
韓國服務業
韓國農業
韓國旅遊業
韓國旅遊業較為發達。近年來,韓政府將旅遊業確定為戰略產業,積極鼓勵和發展旅遊業,通過對外宣傳“韓流”文化、簡化熱點旅遊地區入境手續、完善國內旅遊市場、改善國內旅遊硬件設施、提升相關服務水平,吸引國外遊客。據韓方統計,2019年訪韓外國遊客1700餘萬人次,創歷史最高。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訪韓外國遊客175.1餘萬人次。
[3]
[43]
韓國金融業
韓國的金融業由韓國的中央銀行韓國銀行和韓國銀行金融機構構成。韓國銀行作為中央銀行負責執行韓國貨幣政策併發行韓國流通貨幣韓圓。除韓國銀行外,韓國還有數個政策性銀行比如產業銀行、中小企業銀行、水產協會銀行等。韓國的主要全國性商業銀行包括韓亞銀行、國民銀行、友利銀行、新韓銀行等。其中新韓銀行創立於1897年,是韓國曆史上第一家商業銀行,而國民銀行是韓國最大的銀行。
韓國交易所(簡稱KRX)是韓國的證券交易所,總部設在韓國釜山廣域市。2005年由原韓國證券交易所(KSE)、韓國期貨交易所(KOFEX)和韓國創業板市場(KOSDAQ)合併而成,其主要指數為韓國綜合股價指數。韓國交易所的證券期貨及其它衍生產品交易量位居世界首位。2010年,韓國交易所衍生產品合約交易量為37.52億手,佔全世界交易量的16.8%。據世界交易所聯盟2008年的統計,韓國創業板市場KOSDAQ的成交量及換手率僅次於美國納斯達克,其上市公司總市值位居世界第四。
韓國財政金融
韓國對外貿易
2017年外貿總額10521億美元,貿易收支順差953億美元,增長6.6%。其中,出口5737億美元,增長15.8%;進口4784億美元,增長17.8%。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關係,中國、美國、日本是韓國三大主要貿易伙伴國。
主要進口產品有原油、半導體、天然氣、石油製品、半導體零部件、鋼板、煤炭、通訊器材、電纜等。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有線無線通訊器材、船舶、石油製品、平板液晶顯示器、個人電腦、影視器材等。
[3]
2021年12月13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關税廳(海關)13日表示,截至當天上午11點36分,韓國該年出口已超過2018年的出口額歷史紀錄(6049億美元),預計全年出口將超過6400億美元。
[31]
2022年外貿總額1.42萬億美元,貿易逆差472.3億美元。其中,出口6839.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1%;進口7311.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8.9%。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關係,中國、美國、日本是韓國前三大貿易伙伴國。
[43]
主要進口產品有原油、半導體、天然氣、石油製品、半導體零部件、鋼板、煤炭、通訊器材、電纜等。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有線無線通訊器材、船舶、石油製品、平板液晶顯示器、個人電腦、影視器材等。
[3]
韓國外國資本
韓國經濟團體
大韓商工會議所:1948年7月正式成立。是韓國最大的民間經濟團體,現有正式會員企業5.5萬家,在韓國內有71家分支機構。主要職能是:調查瞭解企業情況,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作為民間團體,對國內生產、物價等進行統計調查;組織、領導會員企業的技工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負責與國外經濟團體的交流與合作;負責發放原產地證明等。1992年8月成立韓中民間經濟協議會,在北京設有代表處。會長崔泰源。
[3]
韓國貿易協會:成立於1946年。有會員企業8.6萬家。主要職能是:研究韓國的貿易政策,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貿易諮詢和信息服務,促進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合作,代培貿易專業人員。多次協助中方在韓舉辦貿易展,並組織韓企業赴華考察,組派採購團,在北京設有國際事務支部。會長具滋烈。
[3]
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成立於1961年。由製造業、貿易、金融、建設等各行業67個團體、韓國具有代表性的431家大企業及4個名譽會員組成。主要職能是:代表大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協助會員企業加強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國外企業的聯繫;研究交流經營理論和經營方法;調查研究國內外經濟動向;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繫,組織會員企業開展各項公益事業。設有中國委員會,2003年5月成立全經聯中國論壇。會長許昌秀。
[3]
中小企業中央會:成立於1962年。由中小企業行業協會組成,2006年改用現名,有500多家註冊會員企業。主要職能是:維護中小企業利益,代表中小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議;通過下屬行業組織指導中小企業發展,開展中小企業經營研究,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和諮詢;管理赴韓外國勞工事務。會長金基文。
[3]
韓國文化
編輯韓國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是源於中國文化。韓國人素以喜愛音樂和舞蹈而著稱。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韓國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宮廷舞為中心,多姿多彩。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古代中國,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等5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韓國語言
主詞條:韓語
韓國在19世紀前借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完成《訓民正音》,仿照漢字外型創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諺文。由於當時朝鮮上層階級的官員貴族們和正式書籍文本仍然使用漢文,諺文在數世紀間未能成為正式文字。諺文因多在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朝鮮人羣中使用,而被兩班抵制。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朝鮮被日本吞併後,諺文方逐步成為主要書寫工具。二戰結束,朝韓分裂後,韓國一度廢除漢字(國語純化運動),但由於拼音文字所產生的諸多不便,後又恢復漢字基礎教育以分辨同音詞匯的不同意義。
韓國的語言中10%左右是朝鮮語固有詞,69%左右是漢語的變音,還有10%是英語的變音,剩下的則是其他語言的變音。韓語與朝鮮語基本相同,但在發音和外來語以及部分語法及單詞的用法上稍有不同,其中在發音和外來語上表現尤為突出。因為政治原因,朝鮮半島在內戰後南北長期分裂,使得南北語言也出現差異,主要口音和用詞方面。
韓國宗教
韓國服飾
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裏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寬鬆;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
韓國飲食
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麪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泡菜(發酵的辣白菜)、海鮮醬(鹽漬海產品)、豆醬(發酵的黃豆)等各種發酵保存食品,以營養價值和特別的味道而聞名。
韓國飲食包括每天重複的日常飲食,一生中必經的舉行儀式時擺的食品,祈求豐年和豐漁時擺的豐年祭與豐漁祭食品,祈禱部落平安而擺的部落祭食品,還有悼念過世的人而擺的祭祀食品等。同時也隨季節的不同利用當時的食物做季節美食。
韓國節日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元旦:1月1日。
獨立紀念日:3月1日。
佛誕日:陰曆四月初八。
顯忠日:6月6日。
制憲節:7月17日。
光復節:8月15日,紀念從日本殖民統治下光復(1945年)和大韓民國建國(1948年)。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開天節:10月3日,傳説中古朝鮮的建國日。
韓文節:10月9日,為紀念《訓民正音》頒佈而設立。
韓國軍事
編輯韓國武裝力量正式名稱“大韓民國國軍”。
2012年,韓軍總兵力為69萬,其中陸軍56萬,海軍6.7萬,空軍6.3萬。預備役304萬。美國在韓國約有2.8萬駐軍。 軍隊的指揮系統分為平時與戰時兩種體制。平時的指揮架構是由韓國總統擔任最高統帥,聯合參謀主席轄三軍指揮官向總統負責。在戰時與駐韓美軍並肩作戰,美軍與韓國部隊均由“美韓聯軍司令部”負責指揮。1953年5月16日簽定停戰協定後,朝鮮戰爭結束,南北兩韓隔着38度線分治,韓國隨即在美國協助下重建,在1980年代後經濟獲得高度的發展。面對朝鮮軍事威脅,韓國也投注龐大資源發展軍備。
韓國軍事武力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衞和特別是防禦朝鮮軍事威脅,但人道救援和災害救濟亦是其任務之一。積極參加聯合國事務,曾在1993年派遣一批工兵部隊參加索馬里的聯合國維和任務,此外,非洲、東帝汶、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亦曾派駐兵力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實行義務兵役制。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服役期為18個月,空軍為21個月,海軍為20個月。總統為三軍最高統帥。韓國實行義務兵役制,總兵力55.5萬人,其中陸軍42萬,海軍7萬,空軍6.5萬。預備役310萬。2023年國防預算約57萬億韓元,較上年增長4.4%。
[3]
[43]
韓國交通
編輯韓國鐵路
韓國公路
韓國水運
韓國空運
韓國開通國內航線21條,國際航線350條(其中外國航空公司航線210條),現有8個國際機場:仁川國際機場、金浦國際機場、濟州國際機場、金海國際機場、清州國際機場、大邱國際機場、襄陽國際機場、務安國際機場
[2-3]
。
韓國社會
編輯韓國科技
20世紀中葉,由於日佔和朝鮮戰爭,韓國科技幾乎一片空白。進入60年代,韓國開始倡導“科技立國”,1966年成立了韓國首個綜合性科研機構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經過對本國科技的培育與扶植,20世紀80年代,韓國實現了從技術引進到技術創新的跨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衝擊韓國經濟。執政的金大中政府為應對危機,將發展高科技信息產業確定為國家戰略。2003年,韓國開始實施“第二次科技立國”戰略。2006年,韓國已經在半導體、手機、液晶顯示器、互聯網普及率和造船業的競爭力在IMD科技競爭力排名中世界第一,技術競爭力世界第六,科學競爭力世界第7。在彭博社《2015年全球創新力排名》以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康奈爾大學和英士國際商學院聯合發佈的《2015年環球創新指數排名》中,韓國分別位居榜首和第十一位。
20世紀90年代,韓國開始成為世界半導體存儲技術的領跑者,半導體也開始發展成為韓國最具競爭力和主導產業之一。1994年、1996年和2001年,韓國分別在世界上率先研發出256M、1G和4G的DRAM。2014年四季度,韓國在世界半導體DRAM市場的份額超過了70%,創下歷史新高。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是世界最大的兩個DRAM生產商。2015年,三星電子又在世界率先開發出256GB V-Nand半導體。
發展以寬帶為代表的網絡通訊技術是韓國的國家戰略之一。韓國網速全球最快,寬帶普及率世界第一。美國《財富》2011年報道説,2010年韓國網速為14Mbps,是全球平均網速(1.9Mbps)的約7倍,而美國50個州中網速最快的特拉華州(7.1Mbps)也只有韓國的一半水準,證明韓國在網絡硬件環境方面的領先地位。韓國是OECD成員中首個無線寬帶普及率達到100%的國家。2013年6月,在距離4G網絡商用還不足兩年時間,新一代LTE-A網絡開始在韓國商用,使韓國移動網絡進入4.5G時代。2013年5月12日,三星電子宣佈已率先開發出基於5G核心技術的移動傳輸網絡,使韓國5G技術上也佔得先機。2013年,韓國政府宣佈實施“吉咖韓國”戰略。該戰略計劃到2020年使韓國無線寬帶傳輸速度達到每秒1吉咖字節以上。
韓國是世界核能的後起之秀。2007年,韓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自行研發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韓國核電一直保持着很高的運行效率,核電廠容量因子、平均功率損失率、非計劃停堆率等指標世界領先。2009年底,韓國力壓美國、法國等世界老牌核電出口國,成功贏得阿聯酋價值200億美元的四座輕水核反應堆核電站建設合同,成為世界上第六個核電站出口國。此外,韓國還致力於發展比核裂變能量更大,而且近乎零污染的核聚變發電技術。1995年,韓國投資3090億韓圓(25億人民幣)建造了世界上首一個採用新型超導磁體材料產生磁場的全超導聚變裝置KSTAR。2010年11月8日,KSTAR首次成功實現了等離子體約束狀態的H模式。這是世界首次用超導熱核實驗裝置實現H模式,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項目的進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價值。
網絡通訊
早在金大中政府時期,韓國就把發展以寬帶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提升為國家戰略。從1999年開始,韓國定期提出發展寬帶的政策。韓國已是世界上網絡通訊發達的國家之一,網速全球最快,寬帶普及率世界第一。美國《財富》2011年報道説,2010年韓國網速每秒流量為14Mbps,是全球平均網速(1.9Mbps)的約7倍,而美國50個州中網速最快的特拉華州(7.1Mbps)也只有韓國的一半水平,證明韓國在網絡硬件環境方面的領先地位。
韓國是OECD成員中首個無線寬帶普及率達到100%的國家。2013年6月,在距離4G網絡商用還不足兩年時間,新一代LTE-A網絡開始在韓國商用,使韓國移動網絡進入4.5G時代。2013年5月12日,三星電子宣佈已率先開發出基於5G核心技術的移動傳輸網絡,使韓國5G技術上也佔得先機。2013年,韓國政府宣佈實施“吉咖韓國”戰略。該戰略計劃到2020年使韓國無線寬帶傳輸速度達到每秒1吉咖字節以上。
韓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政府數字化。續政府1.0版(單純提供信息)和2.0版(限制性的公開和參與)後,朴槿惠政府提出了實現政府3.0版本的目標。政府3.0版是通過移動技術和大數據為國民提供差異化一對多的行政服務,使社會民主化得到更深的提高。朴槿惠指出,政府3.0時代不僅僅意味着政府信息的公開,而意味着政府工作從過去以國家為中心的工作方式向以國民為本的工作理念的全面轉型。
航天業
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是韓國從事航天科研的主要機構。1992年8月11日,韓國第一顆科學實驗衞星“韓國星1號”進入太陽同步軌道,成為世界航天俱樂部的第22個成員。自1992年起,韓國已連續成功開發了8顆人造衞星。出於防止朝鮮半島軍備競賽的考慮,韓國的盟友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試圖阻止韓國發展自主的導彈和火箭技術。因此韓國與俄國合作發展航天技術。2008年4月,俄國成功將韓國首位宇航員李素妍送至國際空間站。 2013年1月,經過兩次失敗後,韓國與俄國共同研製的羅老號運載火箭成功將科學衞星送至指定軌道,使韓國成為世界上第10個能發射衞星的國家。
韓國首架國產超音速戰鬥機“制空號”(F-5E/F)由大韓航空研製,於1982年9月9日首飛成功。進入21世紀以來,韓國的航空產業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9年7月,韓國首次研製出國產運輸直升機“Surion”。2011年,首次開發出“無人智能飛機”。同年5月,韓國航空宇宙產業基於T-50超音速教練機研製的輕型攻擊機FA-50首飛成功。T-50超音速教練機出口至印度尼西亞,也使韓國成為世界上第六個出口超音速飛機的國家。
機器人
由於韓國人力資源的短缺,機器人的發展在韓國非常受重視。韓國政府計劃在2018年以前,使韓國成為世界三大機器人強國之一。2010年韓國公佈了《服務型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將服務型機器人列為發展的重點,韓國政府還計劃到2020年前使機器人的普及率在韓國達到一户一個。在韓國政府的大力扶植下,機器人飛行員、機器人獄警、機器人教師等紛紛在韓國問世。
韓國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居世界第三位。截至2013年,韓國製造業機器人出廠台數已排名世界第4位。韓國在納米級搬運機器人系統和高密度革新制造工程用機器人領域已經掌握了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2013年,韓國全南大學細菌機器人研究所研發出世界上首個可治療癌症的納米機器人(“體內醫生”),可對大腸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等高發性癌症進行診斷和治療。韓國現代機器人、羅普伺達機器人、東部機器人、鬥星機器人和阿爾帕機器人是韓國最具影響力的五大機器人廠商,其中現代機器人在韓國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
生物技術
早在1983年,韓國就頒佈實施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生物技術促進法案》。在過去的幾十年內,韓國先後出台和啓動了“國家研究實驗室(NAL)計劃”(1999年)、“21世紀前沿研發項目”(2000年)、“Bio-Star計劃”(2003年)、“促進生物產業,新藥研發,器官工程和生物芯片發展項目”(2003年)等支持生物科技發展的計劃和項目。據統計,自1994年以來韓國政府對生物技術的投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到2005年累計投資達到4.3萬億韓元。
生物醫藥是韓國生物技術領域最重要的構成,韓國60%左右的生物技術公司為生物製藥企業。2003年,Factive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可,成為韓國第一個獲得國際認可的新藥。此後,隨着諸多新藥研發成功並投入生產,韓國已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藥。韓國的發酵科技是韓國生物技術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領域,涉及氨基酸、酶製劑、抗生素等多個產業。其中氨基酸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達20%。2005年首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從辛辣甘藍泡菜中成功提取了一種可以治療禽流感和其他雞的疾病的發酵芽胞桿菌。為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韓國非常重視生物柴油的發展。2004年10月,韓國修訂了《石油及石油替代燃料事業法》並制定了生物柴油質量標準。韓國實施較嚴格的生物燃料和燃料效率規定。在生物製品方面,韓國自主研發的生物製品已經從最初的功能性食品逐漸轉變為生物醫藥類和生物診療類製品,擁有一批自主研發世界品牌。另外,首爾大學已於2005年和2007年成功克隆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史納比和兩隻瀕危物種的狼。
2021年12月29日,韓國製藥生物工程協會和生物製藥業界發佈的數據顯示,韓國2021年生物製藥企業技術出口共計32單,累計合同規模達13.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08.4億元),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33]
顯示技術
韓國教育
韓國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全國各類大專院校數以千計。國立首爾大學是一所的綜合類院校,和延世大學、高麗大學並稱韓國S.K.Y.,寓意撐起韓國高等教育的一片天;另外,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浦項工科大學和成均館大學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聲譽。
[18-21]
韓國社保
韓國自1960年以來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的社會保障法規。在全斗煥執政期間(1980~1988年),“福利國家”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來。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韓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起步較晚,有待進一步完善,但韓國建立起福利國家所用的時間卻是很短的。韓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公共救濟和社會福利服務三方面。
社會福利服務主要以社會化的老年人福利、兒童福利、婦女福利和殘疾人福利等為主。老人福利針對65週歲以上沒有養老金的老人,主要是政府建設老人福利設施和減免公共費用。兒童福利針對18週歲以下孤兒和監護人無能力撫養的兒童,主要是設立有兒童諮詢所、嬰幼兒設施、職業輔導設施等。婦女福利主要通過婦女諮詢所、母子保護設施、婦女職業輔導設施、女性會館等婦女福利設施對婦女提供福利和教育。依照《殘疾人福利法》、《殘疾人僱傭促進法》和《特殊教育振興法》三部保障殘疾人福利的法律,韓國政府通過設立殘疾人福利設施、特殊學校為殘疾人提供福利,併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便利。
韓國體育
韓國舉辦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2002年與日本一起舉辦了韓日世界盃、同年釜山舉辦了亞洲運動會,仁川於2014年舉辦第十七屆亞洲運動會
[22]
,光州於2015年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平昌於2018年舉辦冬季奧運會,是繼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之後,第七個舉辦奧運會、冬奧會、世界盃三大賽的國家。
韓國媒體
新聞出版業發達。共有新聞機構230多家,從業人員4萬多人。報社120多家,雜誌種類繁多。《朝鮮日報》(1920年3月創刊)、《中央日報》(1965年9月創刊)、《東亞日報》(1920年4月創刊)是三大全國性韓文日報。
通訊社:聯合通訊社,1980年由合同通訊社和東洋通訊社合併而成,1999年兼併內外通訊社。該通訊社在北京、華盛頓、紐約、洛杉磯、東京、巴黎、倫敦、曼谷、莫斯科等地設有分社,同40多家外國通訊社簽有新聞交換協定或合作協議。
有10家全國性廣播公司,另有地方廣播公司59家,有線廣播公司81家。
韓國廣播公司(KBS):1927年開始試播,自1953年開始對外廣播。政府控股廣播公司,擁有全國性廣播網,用韓、英、漢、法、日等11種語言播音。電視台成立於1961年12月。自1996年7月起開通多頻道衞星電視節目,主要以數字信號播放。
文化廣播公司(MBC):1961年12月開辦,擁有全國性廣播網。電視台成立於1969年8月,在各大城市有衞星轉播站。
韓國防疫
2021年1月11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致辭中説,政府將確保所有人按順序免費接種新冠疫苗,他還保證疫苗接種工作將於2月份開始。文在寅向那些因為房價飆升而陷入困境的人道歉,並承諾將採取各種措施增加新房供應。
[23]
2022年4月18日起,韓國全面解除公眾聚集場所營業限時以及私人聚會、活動和集會限員等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但是政府仍將維持佩戴口罩義務,將在觀察解除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兩週內的疫情形勢後再研究是否取消室外佩戴口罩義務。
[35]
韓國外交
編輯韓國韓朝關係
朝鮮戰爭停戰後,朝鮮半島長期處於政治對立、軍事對峙、經濟隔絕狀態。1990年9月至1991年12月,朝韓先後舉行5次總理會談,簽署《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及交流合作協議書》,發表《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朝韓關係有所改善。此後受金日成逝世及朝核等問題影響,朝韓關係趨冷。
1998至2008年,韓國金大中和盧武鉉兩任政府分別奉行對朝“陽光政策”及“和平與繁榮政策”,推進南北和解合作。2000年6月和2007年10月,金大中、盧武鉉分別訪朝,同金正日舉行首腦會晤,發表《南北共同宣言》和《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其間朝韓舉行多次官方會談和一系列民間交流活動,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2008年至2016年李明博、朴槿惠任韓國總統期間,南北關係時有起伏。2014年2月雙方舉行高級別會談和離散親屬會面。2015年8月和10月,雙方先後舉行高級別磋商和離散親屬會面。2016年2月韓方關閉開城工業園。
2018年朝韓關係取得積極進展。1月,雙方重啓板門店熱線、西海軍事熱線,舉行高級別會談。2月,朝方派金永南、金與正出席韓國平昌冬奧會開幕式,派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統戰部部長金英哲出席閉幕式。韓國國家安保室長鄭義溶、國家情報院院長徐薰作為文在寅總統特使訪朝,會見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4月,金正恩委員長同文在寅總統在板門店舉行首次領導人會晤,發表《板門店宣言》。5月雙方再次會晤。9月,文在寅訪朝,雙方第三次會晤,簽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9月,韓朝共同聯絡辦事處正式成立。10月,雙方舉行第10次北南將軍級軍事會談和山林領域合作會議。12月,朝韓軍方對非軍事區內試點拆除哨所情況進行互查。同月,朝韓在板門店舉行東西部鐵路公路對接項目開工儀式。2019年1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發表新年賀詞,表明進一步發展朝韓關係意願,韓方對此表示歡迎。
[3]
當地時間2021年10月19日下午,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繼續發佈消息稱,朝鮮當天上午10時17分左右在其咸鏡南道新浦一帶海上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導彈。韓軍方表示,經分析朝鮮疑似進行了短程潛射彈道導彈的發射。針對朝鮮再次發射導彈的行為,總統府青瓦台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常委會緊急會議,呼籲朝鮮應為半島和平展現對話姿態。
[29]
韓國外交政策
二次大戰後,韓國長期以對美外交為主。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推行門户開放政策。1988年盧泰愚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北方外交”,發展與社會主義國家關係。其後歷屆政府均推行積極外交政策,近年來基本形成了以韓美同盟為基軸、加強美、中、日、俄四大國外交、積極參與地區與國際事務的多層次、全方位外交格局。
韓國對外關係
- 與中國的關係
中韓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來,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在各個領域都取得快速發展。政治上,兩國領導人經常互訪或在國際多邊活動中會晤,增進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動了兩國關係發展。經濟上,兩國互利合作不斷深化,互為重要貿易伙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活躍。兩國在地區及國際事務中保持密切協調與合作。
[24]
一、政治關係及高層互訪
建交以來,兩國政治關係進展順利。1998年韓國總統金大中訪華,雙方宣佈建立面向21世紀的中韓合作伙伴關係。2003年韓國總統盧武鉉訪華,雙方宣佈建立中韓全面合作伙伴關係。2008年5月韓國總統李明博訪華,雙方宣佈建立中韓戰略合作伙伴關係。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訪韓,雙方宣佈中韓努力成為實現共同發展的夥伴、致力地區和平的夥伴、攜手振興亞洲的夥伴、促進世界繁榮的夥伴。2017年12月,韓國總統文在寅訪華,雙方就推動中韓關係改善發展、加強在朝鮮半島等國際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合作深入交換意見,達成許多重要共識。
[24]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4年11月,朴槿惠總統來華出席APEC領導人會議。
2015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韓。
2015年9月,朴槿惠總統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
2015年10月,李克強總理赴韓出席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2016年6月,韓國國務總理黃教安訪華並出席第十屆夏季達沃斯論壇。
2016年9月,朴槿惠總統來華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峯會。
2017年5月,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特使李海瓚訪華。
2017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德國柏林同文在寅總統舉行首次會晤。
2017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文在寅總統。
2017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菲律賓馬尼拉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會見文在寅總統。
2017年12月,文在寅總統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201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分別出席平昌冬奧會開、閉幕。
2018年3月,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楊潔篪同志應韓國政府邀請訪韓。
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日本東京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期間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
2018年8月、9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出席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聯大期間會見韓國外長康京和。
2018年11月,習近平主席和文在寅總統在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會晤。
[24]
二、經濟合作與貿易關係
中韓建交後,雙邊經貿合作穩步、健康、快速發展。
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韓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國。
據中方統計,2022年中韓貿易額為3622.9億美元,同比增長0.1%。其中,中方進口額1996.7億美元,同比減少6.5%;出口額1626.2億美元,同比增長9.5%。
2012年5月中韓啓動自由貿易協定政府間談判。2014年11月雙方宣佈完成實質性談判並簽署有關諒解備忘錄。2015年6月雙方正式簽署協定,同年12月20日協定正式生效。2017年12月文在寅總統訪華期間,雙方宣佈啓動協定第二階段談判,至今已進行九輪。
2014年7月中韓宣佈在韓國先行建立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機制,在韓國首爾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選擇在首爾的中國交通銀行作為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同年11月該清算行業務啓動。2015年3月韓國正式加入亞投行。2016年6月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在中國正式啓動。2017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續簽本幣互換協議,協議延長3年,規模為3600億元人民幣。2020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續簽本幣互換協議,協議有效期延長至5年,規模擴大至4000億元人民幣。
[24]
[42]
三、其他領域的關係
兩國科技、文化、教育、司法部門及不少地方政府之間均建立了友好交往與合作關係。中國在韓國釜山、光州、濟州設有總領事館,韓國在中國上海、青島、廣州、瀋陽、成都、西安、武漢和香港設有總領事館,在大連設有領事辦公室。兩國主要城市之間有約60條定期客運航線,每週近1200個班次。中國天津、青島、大連、煙台、威海與韓國仁川、釜山、平澤等地有定期客貨輪航線。
2021年,中韓人員往來45.19萬人次,其中韓國來華13.55萬人次,我內地居民赴韓31.64萬人次。韓國有23家孔子學院和5家孔子課堂。
中韓軍事交往穩步開展,兩國在駐對方使館均設立了武官處。中韓軍方保持高層交往,就艦艇互訪、軍事留學生、災害救援、反恐、聯合國維和行動等保持交流合作。
兩國在文學、藝術、體育、教育、衞生、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等領域交流發展迅速。
四、重要雙邊協議
- 《中韓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992年)
- 《中韓政府貿易協定》(1992年)
- 《中韓關於在中國上海和韓國釜山互設總領事館的換文》(1992年)
- 《中韓關於韓國在青島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1993年)
- 《中韓政府文化合作協定》 (1994年)
- 《中韓關於韓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保留總領事館的換文》(1995年)
- 《中韓聯合公報》(1998年)
- 《中韓關於簡化簽證手續和頒發多次簽證的協定》(1998年)
- 《中韓關於韓國在廣州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00年)
- 《中韓漁業協定》(2000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2000年)
- 《中韓關於韓國駐華使館領事部駐瀋陽辦公室升格為總領事館的換文》(2002年)
- 《中韓聯合聲明》(2003年)
- 《中韓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2003年)
- 《中韓關於韓國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04年)
- 《中韓就設立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駐光州領事辦公室的換文》(2004年)
- 《中韓聯合公報》(2005年)
- 《中韓關於韓國在西安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06年)
- 《中韓聯合聲明》(2008年)
- 《中韓聯合公報》(2008年)
- 《中韓關於韓國在武漢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09年)
- 《中韓聯合新聞公報》(2012年)
- 《中韓關於中國在濟州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12年)
- 《中韓面向未來聯合聲明》(2013年)
- 《中韓聯合聲明》(2014年)
- 《中韓領事協定》(2014年)
-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2015年) [24]
- 同美國的關係
韓美1949年1月建交。1953年10月韓美簽署《韓美共同防禦條約》,確立軍事同盟關係。目前美國在韓國有2.85萬駐軍,掌握韓軍戰時指揮權,對韓國負有安全防衞義務。2017年6月,文在寅總統訪美。11月,特朗普總統訪韓。2018年2月,美國副總統彭斯參加平昌冬奧會開幕式,美國總統顧問伊萬卡·特朗普參加平昌冬奧會閉幕式。2018年5月、9月,文在寅總統兩次訪美。11月,文在寅總統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同彭斯副總統會晤。2019年4月,文在寅總統訪美。6月,特朗普總統訪韓。9月,文在寅總統赴美出席第74屆聯大會議,並同特朗普總統會晤。2021年1月,文在寅總統致電祝賀拜登就任美國總統。2021年2月,文在寅總統同拜登總統通電話。5月,文在寅總統訪美同拜登總統會談。2022年3月,尹錫悦當選總統同拜登總統通電話。2022年5月,拜登總統訪韓。6月,尹錫悦總統出席北約領導人峯會,同拜登總統舉行雙邊會晤,韓美日三國首腦舉行會談。8月,美國務院眾議長佩洛西訪韓。9月,尹錫悦總統赴美出席聯大,期間同拜登總統簡短交談。同月,哈里斯副總統訪韓。11月,尹錫悦總統出席東亞系列峯會,同拜登總統舉行雙邊會晤,韓美日三國首腦舉行會談。
- 同日本的關係
韓日1965年建交。兩國在各領域有着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但歷史等問題仍是干擾兩國關係的因素。2017年5月,文在寅總統特使訪問日本。7月,文在寅總統在德國漢堡同安倍晉三首相會晤。2018年2月,安倍晉三首相赴韓出席平昌冬奧會開幕式,文在寅總統同其會晤。5月,文在寅總統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期間同安倍晉三首相會晤。2019年7月,日本對3種半導體核心原料加強對韓出口管制。8月,日本決定將韓國剔除出享受出口管理優惠待遇的國家“白名單”。10月,韓國總理李洛淵赴日參加新天皇即位慶典,同安倍晉三首相會晤。11月,文在寅總統同安倍晉三首相在東亞系列峯會期間會晤。12月,文在寅總統來華出席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期間同安倍晉三首相會晤。2020年9月,文在寅總統同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通電話並互致信函。2022年3月,尹錫悦當選總統同岸田文雄首相通電話。7月,韓國外長樸振訪日,同日本外相林芳正舉行會晤,拜會岸田文雄首相。9月,韓德洙總理率團訪日,出席安倍晉三前首相國葬,並同岸田文雄首相會晤。10月,尹錫悦總統同岸田文雄首相通電話。11月,尹錫悦總統出席東亞系列峯會,同岸田文雄首相舉行雙邊會晤。
- 同俄羅斯的關係
韓國與前蘇聯1990年9月建交。前蘇聯解體後,韓國與俄羅斯繼續保持外交關係。2017年5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7月,文在寅總統和普京總統在德國漢堡會晤。9月,文在寅總統訪俄,同普京總統會晤。2018年6月,文在寅總統訪俄,同普京會晤。9月,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訪問赴俄羅斯,會見普京總統,出席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10月,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瓦倫緹娜·伊萬諾夫娃·馬特維延科訪問韓國,會見文在寅總統。2018年11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2019年6月,韓國外交部長官康京和在莫斯科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談。2020年9月,文在寅總統同普京總統就韓俄建交30週年通電話並互致賀電。2021年,韓國自俄進口額為173.5億美元,對俄出口額為99.8億美元,韓方逆差73.3億美元。
[3]
韓國旅遊
編輯韓國主要旅遊點有首爾景福宮、德壽宮、昌慶宮、昌德宮、國立博物館、國立國樂院、世宗文化會館、湖巖美術館、南山塔、國立現代美術館、江華島、民俗村、板門店 、慶州、濟州島、雪嶽山等。韓國第一大島濟州島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島上的瀑布、海灘、浴場、綠樹紅花等自然風光,韓國最高峯——海拔1950米的漢拿山也屹立於此。
截至2011年10月,韓國擁有9處世界文化遺產和1處世界自然遺產,被收錄進世界遺產的韓國文化遺產包括:首爾宗廟(1995年)、海印寺(1995年)、佛國寺和石窟庵(1995年)、水原華城(1997年)、昌德宮(1997年)、慶州歷史遺址區(2000年),高敞,和順,江華支石墓遺址(2000年),朝鮮王陵40座(2009年),安東河回村。濟州火山島和熔岩洞窟於2007年被登載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參考資料
-
- 1. 韓國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啓示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9-08-19]
- 2. 韓國簡介 .青瓦台官網[引用日期2017-02-25]
- 3. 韓國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20-10-24]
- 4. 韓國GDP、人口 .世界銀行[引用日期2018-07-09]
- 5. 《三國志·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 .國學原典[引用日期2019-03-31]
- 6. 晉升發達國家,韓國有喜有憂 .環球網.2021-07-06[引用日期2021-07-07]
- 7. 揭秘: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為什麼會在重慶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4-18]
- 8. 韓修改“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紀念日 成立地在上海 .人民網-國際頻道[引用日期2019-04-16]
- 9. 韓國新行政首都成立與首爾並用 遠離軍事分界線 .騰訊網.2012-07-02[引用日期2012-07-02]
- 10. 韓國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網站.2018-3-14[引用日期2018-12-01]
- 11. 李鶴飛主編. 中韓文化概述[M]. 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 2019.04.35頁
- 12. 宗教 .KBS[引用日期2015-07-24]
- 13. 韓國中央選委會確認:文在寅當選新一屆總統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5-10]
- 14. 世界各國製造業增加值 .快易理財網.2019-10-16[引用日期2019-10-16]
- 15. 世界各國服務業增加值 .快易理財網.2019-10-16[引用日期2019-10-16]
- 16. 世界各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 .快易理財網.2019-10-16[引用日期2019-10-16]
- 17. 歐盟公佈“避税天堂”黑名單引爭議,無歐盟成員國被批虛偽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2-07]
- 18.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2020 .U.S.News & WORLD REPORT EDUCATION[引用日期2020-04-15]
- 19.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2020 .QS TOP UNIVERSITIES[引用日期2020-04-15]
- 20.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引用日期2020-04-15]
- 21.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9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引用日期2020-04-15]
- 22. 第十七屆亞洲運動會在韓國仁川開幕 .新浪網.2014-09-19[引用日期2014-09-23]
- 23. 文在寅為房價飆升道歉,承諾給韓國人免費接種新冠疫苗 - 原創 - 海外網 .海外網[引用日期2021-01-13]
- 24. 中國同韓國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19-03-31]
- 25. 李松,張士閃主編;張剛,朱以青副主編.節日研究 第5輯 節日與傳播專輯:泰山出版社,2012.06:第256頁
- 26. Population Density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引用日期2021-05-26]
- 27. 聯合國認定,韓國轉為發達國家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7-11]
- 28. 古健青.《中國方術辭典》: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118頁
- 29. 朝鮮疑似發射潛射導彈 韓國呼籲朝方展現對話姿態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1-10-19]
- 30. 文在寅:中美韓朝原則上同意宣佈結束朝鮮戰爭 .環球時報[引用日期2021-12-13]
- 31. 韓國全年出口額創新高,今年或超6400億美元|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1-12-13]
- 32. 日媒:韓將啓動加入CPTPP申請程序 憂被排擠出巨大經濟圈 .參考消息[引用日期2021-12-14]
- 33. 韓生物製藥技術出口額創新高 .光明科技[引用日期2021-12-31]
- 34. 韓國第20屆總統尹錫悦正式就職 .央視新聞.2022-05-10[引用日期2022-05-10]
- 35. 韓國今起解除保持社交距離措施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4-18]
- 36. 韓國家情報院:韓國正式加入北約網絡防禦中心,成首個加入的亞洲國家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2-05-06]
- 37. 尹錫悦任命韓悳洙為韓國新政府國務總理|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2-05-21]
- 38. 韓國再無千萬人口城市,首都户籍登記人口跌破950萬 .極目新聞[引用日期2022-06-07]
- 39. 韓候任總統官邸選址外長公館 此前外交部曾感到為難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08-09]
- 40. 全球疫情快報:德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7.3萬 .京報網[引用日期2022-10-01]
- 41. 韓國成功申辦2027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每日經濟新聞.2022-11-12[引用日期2022-11-12]
- 42. 雙邊關係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2-09]
- 43. 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2-09]
- 44. 政企合力,韓國確保顯示技術領先|科技創新世界潮 .科技日報.2023-05-08[引用日期2023-05-08]
- 45. 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5-1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