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森林城市

鎖定
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態系統以森林植被為主體,城市生態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各項建設指標達到以下指標並經國家林業主管部門批准授牌的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極大地促進了森林資源增長,成為全社會辦林業的有效載體。2016年8月,國家林業局發佈關於《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批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公開徵集意見的通知。《辦法》指出,國家林業局批准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後,應當組織有關方面每3年進行復查。
2021年3月11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佈的《2020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城市達441個。
截至2024年1月,中國國家森林城市增至219個 [9]  [25-26] 
中文名
國家森林城市
外文名
national forest city
創辦時間
2004年
宗    旨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論    壇
中國城市森林論壇
主辦單位
國家林業局、全國綠化委員會
數    量
219個
總投入
800億元

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由來

國家森林城市獎項初衷

國家森林城市形象標識
國家森林城市形象標識(11張)
為積極倡導中國城市森林建設,激勵和肯定中國在城市森林建設中成就顯著的城市,為中國城市樹立生態建設典範,同時,每年舉辦一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
從2004年起,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啓動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定程序,並制定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和《“國家森林城市”申報辦法》。同時,每年舉辦一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為首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作出“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重要批示,成為中國城市森林論壇的宗旨,也成為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理念。
2004年以來,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先後授予貴陽瀋陽長沙國家森林城市稱號。2007年5月9日,在四川成都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上,河南省許昌市和四川省成都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浙江臨安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安徽池州市是安徽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市,該市82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林地面積達806.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8.21%,濕地面積佔全市面積的26%。據評估:全市森林和濕地服務功能價值近1000億元,森林單位面積價值是全國和全省的1.89倍和1.81倍。

國家森林城市首個城市

2004年11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貴陽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作為中國首座獲此殊榮的城市——貴陽,是一座羣山環繞、河網縱橫、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人居舒適的美麗城市。森林是貴陽市的標誌性景觀,也是它的綠色生態屏障,在改善市區生態環境,增強人民身體健康,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為貴陽贏得了“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並被定為“中國首座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中日環境合作示範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城市典範

2013年9月24日,在南京召開的2013年中國城市森林建設座談會上,國家林業局授予池州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池州市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生態經濟示範區、全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城市、第二批國家低碳試點城市、2012年中國特色休閒城市-山水休閒之都、首批生態安徽建設試點市之一,林業用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64.4%,森林覆蓋率達60%。長江干流揚子江水系橫貫全境,清溪河、堯渡河青通河秋浦河等穿城水系及平天湖濕地公園,齊山、萬羅山森林公園等濕地、森林資源富集。擁有九華山和牯牛降升金湖秋浦河源三個國家級森林和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以及貴池區老山、十八索、青陽盤台3處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佔國土面積的7.7%,位居全省首位。
2018年9月11日,根據《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LY/T2004—2012》等相關文件要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擬批准27個城市為國家森林城市,深圳是入圍城市之一。
深圳市森林覆蓋率達40.6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95平方米,全市共建成綠道2443公里、公園942個。深圳共新建自然公園11個、城市公園36個,建成開放9個濕地公園,華僑城濕地公園被列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方案

2005年8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瀋陽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瀋陽是中國典型的北方平原城市,也是重要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
受工業污染的影響,瀋陽一度被評定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自2001年起,瀋陽市提出“生態立市,建設森林城市”的戰略決策,經過大規模的城市綠化建設,在城市周邊、城市郊區與遠郊農村建設成以三條森林帶與446萬畝的四個綠洲為主體的環城生態圈。依託城市濱河、濱湖資源,形成樓水相映、山水相映、林水相依的城市森林景觀。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時,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65%,綠地率達35。9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城市郊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7%,形成了以林木為主,喬灌草搭配,分佈自然,結構合理,功能高效,景觀優美,特點鮮明的城市森林體系。

國家森林城市發展方向

遼寧大連市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開幕式上,洛陽等8個城市成為“國家森林城市”,至此,中國的“國家森林城市”總數達到30個。在這30個國家森林城市中,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那麼,洛陽市的森林城市建設有哪些特色?“創森”成功後,未來洛陽市森林城市建設如何發展?

國家森林城市特色

少見的北方山水林城
洛陽市河流、水系眾多,城市跨河而建,僅流經市區的景觀水系就達60多公里,水域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這樣豐富的水資源,在北方城市中是比較少見的。”王聯合説,因此,與其它北方森林城市相比,洛陽市是名副其實的“水韻城市”。
除了“水韻城市”外,洛陽市“牡丹花城”、“千年帝都”、“文化名城”的特色也十分明顯。王聯合説,圍繞這些城市特色,洛陽市相繼建設了洛浦公園及濕地公園、周山公園等大型公園。同時,城郊森林公園面積和各類牡丹園的面積還在不斷擴大。全市城郊森林公園面積已達5萬餘畝。
王聯合説,這些公園的背後都有相應的主題文化支撐,以上都是洛陽市森林城市建設的特色。城市區的公園全部免費開放,市民可最大限度享受森林城市建設的成果。

國家森林城市方向

將在城市區推廣立體綠化
家住東風小區的張女士由於行動不便,每天只能在凱瑞。君臨廣場停車場上的“公園”活動,由於她家緊鄰王府井百貨、新都匯等商業區,該廣場的一片綠地,成了張女士最好的活動場所。這片綠地比較特別,下層是停車場,上層是“公園”,樹木都長在屋頂。
“這個‘空中花園’是洛陽市商業區綠化的一個典範,是以後洛陽市綠化的發展方向。”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説,未來,城市區綠化將給市民帶來更多的綠意,雖然城市區可用來綠化的土地較少,但洛陽市將盡可能要求有條件的樓宇做屋頂綠化,在停車場、立交橋等地大力推廣立體綠化。
另外,為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洛陽市將對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進行大規模綠化,未來,城市出入口綠化帶的寬度都將在100米以上,道路兩邊可視範圍內的荒山也將全部採用景觀樹綠化,進出社區的道路將會成城市景觀大道。
池州市
池州市(3張)
規劃:將新增6.25萬畝“森林氧吧
洛陽市森林覆蓋率達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平方米,這一數據仍在不斷上升。根據《洛陽市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在“十二五”期間,洛陽市森林覆蓋率將按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至2015年,洛陽市森林覆蓋率將達50%以上,林木覆蓋率達55%以上。
在十二五期間,洛陽市將建設城郊森林6.26萬畝,至2015年,洛陽市城郊森林面積有望達到18萬畝以上。這些城郊森林,不僅給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閒娛樂的去處,也使市區的空氣得到有效淨化。18萬畝的“森林氧吧”,每天將會釋放出0.55萬噸氧氣,這麼多氧氣可供全市人呼吸兩天。

國家森林城市歷史發展

中國城市森林論壇是中國城市生態和城市森林建設方面最高級別的論壇,從2004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宗旨是“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由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組織評定的“國家森林城市”,最終都會在這個論壇上揭曉。
2004年11月,首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貴陽舉行;2005年8月,第二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瀋陽舉行;2006年10月,第三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長沙舉行;2007年5月,第四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成都舉行;2008年11月,第五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廣州舉行;2009年5月,第六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杭州舉行;2010年4月,第七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武漢舉行。
2011年6月18日,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大連棒棰島賓館隆重開幕,遼寧省大連市、吉林省琿春市、江蘇省揚州市、浙江省龍泉市、河南省洛陽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四川省瀘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這八個城市正式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1年10月14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決定授予南寧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至此,全國共有8個省會城市獲此殊榮。 [10] 
2012年7月9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遼寧省鞍山市、江蘇省徐州市、浙江省衢州市、浙江省麗水市、河南省三門峽市湖北宜昌市、湖南省益陽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重慶永川區10座城市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至此,全國已有41個城市獲此殊榮。 [1] 
2013年9月24日,第十屆中國城市森林建設座談會在南京市舉辦,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決定,授予江蘇省南京市等17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4年9月25日,山東淄博召開的中國城市森林建設座談會上獲悉,淄博、合肥等17個城市獲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的“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 
2015年11月25日,第十二屆中國城市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在安徽省宣城市舉辦,河北石家莊市等21個城市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城市”。 [3-4] 
2016年9月19日,在延安市召開的2016中國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決定授予22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5] 
2017年10月10日,在河北承德市召開的2017中國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決定授予河北省承德市等19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6]  至此,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6] 
2018年10月15日,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行的2018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決定授予北京市平谷區等27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至此,全國共有165個城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2] 
2018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湖南省湘潭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9年11月15日,2019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在河南信陽召開。會上授予北京延慶區、河南省信陽市等28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中國國家森林城市增至194個。
2021年3月11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佈的《2020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城市達441個,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8平方米。 [7] 
2022年11月3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北京市石景山區門頭溝區通州區懷柔區密雲區,河北省邢台市、邯鄲市,遼寧省遼陽市,江蘇省連雲港市,安徽省滁州市,山東省濱州市,河南省開封市,廣東省韶關市、陽江市、茂名市,重慶市涪陵區北碚區大足區梁平區四川達州市,貴州六盤水市、銅仁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陝西咸陽市,甘肅平涼市,西藏自治區林芝市26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2022年11月,國家森林城市增至219個。 [8] 
2024年1月5日,國家林草局召開授予北京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新聞發佈會。會上公佈,截至2024年1月5日,全國共建成國家森林城市219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現了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的全覆蓋。 [27] 

國家森林城市城市名單

國家森林城市2004年

城市
地區
貴陽市 [11] 
貴州省

國家森林城市2005年

城市
地區
遼寧省

國家森林城市2006年

城市
地區
湖南省

國家森林城市2007年

城市
地區
四川省
內蒙古自治區
河南省
臨安市(杭州市臨安區) [13] 
浙江省

國家森林城市2008年

城市
地區
廣東省
河南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國家森林城市2009年

城市
地區
浙江省
山東省
陝西省
江蘇省

國家森林城市2010年

城市
地區
湖北省
內蒙古自治區
遼寧省
浙江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四川省
貴州省

國家森林城市2011年

城市
地區
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
吉林省
江蘇省
麗水市龍泉市
浙江省
河南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四川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國家森林城市2012年

城市
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
遼寧省
江蘇省
浙江省
浙江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重慶市

國家森林城市2013年

城市
地區
江蘇省
山西省
內蒙古自治區
遼寧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山東省
河南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四川省
雲南省
石嘴山 [18] 
寧夏回族自治區

國家森林城市2014年

城市
地區
山東省
河北省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四川省

國家森林城市2015年

城市
地區
河北省
內蒙古自治區
遼寧省
浙江省
金華市義烏市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東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雲南省
西寧 [20] 
青海省

國家森林城市2016年

城市
地區
吉林省
黑龍江省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東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四川省
陝西省

國家森林城市2017年

城市
地區
河北省
吉林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東省
萊蕪市(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四川省
雲南省
陝西省

國家森林城市2018年

城市
地區
北京市
河北省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九江市武寧縣
贛州市崇義縣
山東省
棗莊市滕州市
濟寧市鄒城市
濟寧市曲阜市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重慶市
湖南省

國家森林城市2019年

城市
地區
北京市
河北省
吉林省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山東省
河南省
湖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四川省
雲南省
陝西省

國家森林城市2022年

城市
地區
北京市
河北省
遼寧省
江蘇省
安徽省
山東省
河南省
廣東省
重慶市
四川省
貴州省
陝西省
甘肅省
西藏自治區

國家森林城市2024年

城市
地區
北京市
北京 [25] 

國家森林城市相關措施

  • 創建標準
各項建設指標達到國家林業局規定的標準並經國家林業主管部門批准授牌的城市。
  • 組織領導
(一)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林業、綠化的方針、政策、法規;
(二)政府高度重視、大力開展城市森林建設,創建工作指導思想明確,組織機構健全,政策措施有力;
(三)在城市森林建設中,創造出富有特色的建設模式和成功經驗,對全國有示範、推動作用;
(四)把城市森林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其建設資金有保障並納入政府公共財政預算
  • 資源管理
(一)城市森林建設有長期穩固的科技支撐;
(二)城市森林建設工作有明確的管理機構;
(三)城市森林資源管理檔案完整、規範,圖件齊備。

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

國家林業局2007年3月15日公佈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指標如下: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體現以人為本,全面推進中國城市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城市生態建設,創造良好人居環境,弘揚城市綠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構建和諧城市的重要載體。
  • 組織領導
(一)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林業、綠化的方針、政策、法規;
  • 管理制度
(一)認真編制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予以實施。城市森林建設按照規劃嚴格實施,能按期完成年度建設任務,並有相應的檢查考核制度
(二)相關法規和管理制度配套齊全,執法嚴格有效,無嚴重非法侵佔林地、破壞森林和樹木事件,近三年沒有發生破壞綠化成果案件;
(三)城市森林建設有長期穩固的科技支撐;
  • 森林建設
(一)綜合指標
(二)覆蓋率
(三)森林生態網絡
(四)森林健康
(五)公共休閒
(六)生態文化
(七)鄉村綠化
四、考核檢查
五、解釋和修訂
臨沂市
臨沂市(11張)
本指標由國家林業局負責解釋,並適時修訂完善。

國家森林城市指標説明

⒈森林覆蓋率:是指以行政區域為單位森林面積與土地面積百分比。森林面積,包括鬱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面積和竹林地面積、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面積、農田林網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蓋面積。
⒉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指在城市建成區的綠化覆蓋面積建成區面積的百分比。綠化覆蓋面積是指城市中喬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積
⒊建成區綠地率:指在城市建成區的園林綠地面積佔建成區面積的百分比。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指在城市建成區的公共綠地面積與相應範圍城市人口之比。按照世界衞生組織推薦的國際大都市生態環境主要綠化標準為綠化覆蓋率>40%,人均綠地面積40—60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0平方米。
⒌鄉土樹種:指該地區有天然分佈的樹種。根據城市綠化的特點,對於一些引種期長、生長良好、已經經過該地區極端温度環境條件考驗,達到引種成功標準的樹種,也可以作為鄉土樹種使用。
⒍城市森林自然度:是對區域內森林資源接近地帶性頂級羣落(或原生鄉土植物羣落)的測度,可用公式表示為:
(i=Ⅰ,Ⅱ……Ⅴ)
式中:N為區域森林自然度; 為區域內自然度等級為i的森林資源面積; 為區域內自然度等級為i的森林資源權重。一般根據森林羣落類型或種羣結構特徵位於次生演替中的階段劃分等級。
⒎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的劃分以秦嶺淮河界線。

國家森林城市森林建設

國家森林城市綜合指標

⒈編制實施的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科學合理,有具體的階段發展目標和配套的建設工程
⒉城市森林建設理念切合實際,自然與人文相結合,歷史文化與城市現代化建設相交融,城市森林佈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觀優美;
⒊以鄉土樹種為主,通過喬、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營造各種類型的森林和以樹木為主體的綠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為主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
⒋按照城市衞生、安全、防災、環保等要求建設防護綠地,城市周邊、城市組團之間、城市功能分區和過渡區建有綠化隔離林帶樹種選擇、配置合理,緩解城市熱島、渾濁效應等效果顯著;
⒌江、河、湖等城市水系網絡的連通度高,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護完好,功能完善,水源涵養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水質不斷改善;
⒍提倡綠化建設節水、節能,注重節約建設與管護成本。

國家森林城市覆蓋率

⒈城市森林覆蓋率南方城市達到40%以上,北方城市達到30%以上;
⒉城市建成區(包括下轄區市縣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綠地率達到33%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5平方米以上;
⒊城市郊區森林覆蓋率因立地條件而異,山區應達到60%以上,丘陵區應達到40%以上,平原區應達到20%以上(南方平原應達到15%以上);
⒋積極開展建築物、屋頂、牆面、立交橋等立體綠化

國家森林城市生態網絡

⒈連接重點生態區的骨幹河流、道路的綠化帶達到一定寬度,建有貫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態廊道
⒉江、河、湖、海等水體沿岸注重自然生態保護,水岸綠化率達80%以上。在不影響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採用近自然的水岸綠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風光帶;
⒊公路、鐵路等道路綠化注重與周邊自然、人文景觀的結合與協調,綠化率達80%以上,形成綠色通道網絡;
⒋城市郊區農田林網建設按照國家要求達標。

國家森林城市森林健康

⒈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保護區及重要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得到合理保育;
⒉城市森林建設樹種豐富,森林植物以鄉土樹種為主,植物生長和羣落髮育正常,鄉土樹種數量占城市綠化樹種使用數量的80%以上;
⒊城市森林的自然度應不低於0.5;
⒋注重綠地土壤環境改善與保護,城市綠地和各類露土地表覆蓋措施到位,綠地地表不露土;
⒌科學栽植、管護樹木。

國家森林城市公共休閒

⒈建成區內建有多處以各類公園、公共綠地為主的休閒綠地,多數市民出門平均500米有休閒綠地;
⒉城市郊區建有森林公園等各類生態旅遊休閒場所,基本滿足本市居民日常休閒遊憩需求。

國家森林城市生態文化

⒈生態科普宣傳設施完善,建有2處以上森林或濕地等生態科普知識教育基地或場所;
⒉認真組織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建立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80%以上;
⒊廣泛開展城市綠地認建、認養、認管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參與綠化活動,並建有各類紀念林基地。
⒋每年舉辦各類生態科普活動3次以上;
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市民知曉率達90%以上,市民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支持率達80%以上;
⒍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嚴格規範,措施到位。

國家森林城市鄉村綠化

⒈採取生態經濟型、生態景觀型、生態園林型等多種模式開展鄉村綠化,鄉村綠化面積逐年增加;
⒉郊區觀光、採摘、休閒等多種形式的鄉村旅遊和林木種苗、花卉等特色生態產業健康發展。

國家森林城市考核標準

(一)森林城市建設是對這個城市市域範圍進行的城鄉一體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城市所轄的區市縣均作為森林城市建設的考核範圍(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城市可限市區和郊區);
(二)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以後,對城市所轄的區市縣不再另外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三) 國家林業局對“國家森林城市”進行動態考核,在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3年後組織專家進行復查,複查不合格將提出警告,5年後複查仍不合格,取消其“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國家森林城市深遠意義

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態系統以森林植被為主體,城市生態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各項建設指標達到以下並經國家林業主管部門批准授牌的城市。
是全面推進中國城市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
(1)創建城市森林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主要措施;
(2)城市森林是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建設;
(3)城市森林建設是增加城市綠色GDP的有效途徑;
(4)城市森林有利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國家森林城市爭議與批評

  • 與“國家園林城市”概念接近
“國家森林城市”的評選,和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評選的“國家園林城市”概念接近,標準重疊,而後者的評選肇始於1992年。
  • 未經過國務院批准
“國家森林城市”評選活動一出,其合理性就遭到詬病。質疑之一就是,該評選並未經過國務院批准。
2011年,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負責人答人民日報、新華社記者問時表示:為有效遏制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過多過濫,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2006年至2009年間,全國共清查出各種評比達標表彰項目148405個,保留4218個項目,總撤銷率為97.16%。
協調小組要求“嚴格按照公佈的項目名稱和週期組織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並特別説明,審批權限不得擅自下放或者變相下放。中央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團的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由黨中央、國務院負責審批。
在2011年5月4日,該協調小組還向社會公示了《中央機關等單位評比達標表彰保留項目名錄》,據本刊記者查詢,此名錄中,住建部的“國家園林城市”在冊,而國家林業局在冊的7個項目中,並無“國家森林城市”一項。
  • 不尊重科學
兩院院士、中國規劃學會理事長周幹峙的觀點也很乾脆:“森林城市”的概念是中國的獨創,荒唐得讓人恥笑。“對於‘森林城市’這個問題,很顯然是沒有現實可能性的。隨着土地政策的收縮,別説在城市市區內搞森林建設是不可能的,就算在城市郊區都將變得不可能了。”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在接受《南都週刊》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不管涉嫌山寨的“國家森林城市”還是“合法”的“國家園林城市”,這樣的評選都是荒唐的,“是不尊重中國地理氣候的反科學、反智的行為,對公眾的城市觀念造成巨大誤導”。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認為,中國土地資源極為緊張,為了創園、“創森”,把農田、濕地改造成綠地、森林,是極大的浪費,也會破壞生態平衡。加之中國各地地理氣候差異很大,“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評選標準,許多指標很落後、不合理,尤其是一刀切,片面地追求高綠地率。
  • 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為迎合評比,城市出現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等問題。有些地方為達到“森林城市”的林木覆蓋標準,將原有的花草植被破壞,進行大規模的大樹移植,不僅成本高,成活率也偏低。
此外,要申報各種“城市名片”,就得接受不同部門的評審,彼此間沒有一個相應的協調機制,這導致了一個城市申報多種稱號、打造多種“生態名片”成為普遍現象,耗費了地方政府的大量資源和精力。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