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西部沿海,緊鄰珠三角,扼粵西要衝。陽江是北部灣城市羣重要節點城市,粵港澳大灣區輻射粵西的戰略支點、產業拓展主選地和先進生產力延伸區
[61-62]
,著名濱海旅遊城市
[90]
。轄江城區、陽東區和陽西縣,代管陽春市,設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和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89]
。總面積為7955.9平方千米
[5]
。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為262.07萬人。
[79]
陽江源遠流長的高涼文化、海絲文化與漠陽文化等多種文化交相輝映,同時也受廣府文化影響。
[66]
[68-70]
[80-81]
陽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和補給站,曾是漢代、兩晉、南北朝古高涼郡治和隋時冼夫人幕府治所。陽江山海兼優、風光秀麗,擁有中國十大最美海島、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海陵島、以“國家地質公園”凌霄巖為代表的陽春山水和宋代古沉船“南海一號”。
[1]
目錄
陽江歷史沿革
編輯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合浦郡高涼縣,兩陽地區為高涼縣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吳國析合浦郡置高涼郡,高涼郡管安寧縣、思平縣,高涼郡治、安寧縣治皆在原陽江縣地,為原陽江縣地建縣、建郡之始。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設陽春郡並置陽春縣,為陽春縣得名之始。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設高州,下轄高涼郡、杜陵郡、宋康郡等郡,改安寧縣為高涼縣。高州州治、高涼郡治、高涼縣治皆在今江城,高州管轄今陽江市、恩平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
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在現陽江地新設陽江縣,為陽江縣得名之始。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改陽江縣為陽江直隸州,領陽春縣、開平縣、恩平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陽江直隸州改為直隸廳,陽春縣、開平縣、恩平縣歸肇慶府管。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陽江直隸廳改為直隸州,領陽春縣、恩平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陽江、陽春屬江門粵中專區。1953年改屬粵西行署。1956年改屬湛江專區。1958年冬,合陽江縣、陽春縣為兩陽縣。1961年復分為陽江縣、陽春縣。1983年9月陽江縣、陽春為江門市屬縣。
2014年10月20日,撤銷陽東縣,設立陽江市陽東區。
陽江行政區劃
編輯陽江於1988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陽江縣,建立陽江市,為地級市建制,轄陽西縣、陽東區和江城區,代管陽春市(縣級市),設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和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市共有10個街道辦事處,38個鎮,137個居民委員會和710個村民委員會。
[88]
陽江市人民政府駐地江城區東風二路60號。
縣(市、區)名稱 | 所轄鎮、街道數 | 所轄鎮、街道名稱 | 社區、村數 | |
8個街道 2個鎮 | 53個居委會 64個村委會 | |||
11個鎮 | 20個居委會 157個村委會 | |||
海陵區 | 1個鎮 | 閘坡鎮 | 6個居民委員會 20個村民委員會 | |
高新區 | 1個鎮 | 平岡鎮 | 1個居民委員會 22個村民委員會 | |
2個街道 15個鎮 | 40個居委會 309個村委會 | |||
8個鎮 | 17個居委會 138個村委會 | |||
全市合計 | 1個縣級市、1個縣、4個區、10個街道辦事處、 38個鎮(鄉)、137個居民委員會、710個村民委員會 |
參考資料來自
陽江地理環境
編輯陽江地理位置
商圈(2張)
陽江市屬亞熱帶氣候,海洋性氣候明顯。雨量充沛,降雨量分佈不均。夏秋季多台風、暴雨,全年基本無霜,北部山區偶有低温霜凍。年主導風向是東北風,夏季主導風向是東南風。年平均氣温22.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2438.3毫米。
陽江地形地貌
陽江市東部、西部和北部為羣山所環抱,南面瀕臨南海。東部的桐木山、爛頭嶺和紫羅山呈東北向西南方向展布。地形主要為低山丘陵地貌,台地有風化殼和基岩台地,分佈於低山丘陵區的前緣;次為漠陽江的沖積平原、濱海平原。陽春境內有石灰岩岩溶地貌,分佈於陽春盆地平原地帶。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佈在漠陽江中下游的陂面、春城、馬水、崗美、雙捷、白沙、城西、崗列、埠場和那龍河流域的合山、北慣、雅韶等沿江一帶,多為農田。海拔100~500米的丘陵主要沿325國道經北慣、合山、白沙、程村、織篢、儒洞等地分佈。陽春境內沿漠陽江中游、潭水河流域丘陵與台地相間出現。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大多數為燕山三期岩漿入侵活動形成的花崗岩,陽春境內部分為石灰岩。
[6]
陽江氣候
陽江市屬亞熱帶氣候,海洋性氣候明顯。雨量充沛,降雨量分佈不均。夏秋季多台風、暴雨,全年基本無霜,北部山區偶有低温霜凍。年主導風向是東北風,夏季主導風向是東南風。年平均氣温22.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2438.3毫米。
[7]
陽江水文
江城夜景(1張)
陽江自然資源
編輯陽江水資源
陽江市降雨量為全國最高地區之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77億立方米,佔全省總降雨量的5.61%,但水資源計算面積7865平方千米(實際陸地面積7813.4平方千米,為水資源計算面積的99.34%),僅佔全省陸地面積的4.43%。陽江市河川徑流量豐富,多年平均徑流量達109億立方米,佔全省總徑流量的6.10%。陽江市水力資源理論藴藏量為67.7萬千瓦,其中集雨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水力資源為65.78萬千瓦,漠陽江水力資源60.814萬千瓦,佔全市水力資源的89.8%。陽春市水力資源藴藏量58.51萬千瓦,佔全市理論藴藏量的86.4%。
[11]
陽江土地資源
陽江市有耕地10.90萬公頃,主要分佈在中部沿江河兩岸及南部沿海區,這些區域排灌條件好,利於發展水稻生產,是糧食生產基地。江城區耕地分佈均勻,各鄉鎮均以耕地為主;陽東區耕地主要分佈在大溝、新洲、合山等鄉鎮;陽西縣耕地面積最少的是沙扒鎮,其他各鎮耕地分佈基本平衡;陽春市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春城、陂面、春灣、崗美、潭水、八甲等鎮,以衞國鎮耕地最少。
[12]
陽江礦產資源
截至2021年底,陽江共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39種,礦區102處,其中能源礦產2種,礦區12處;金屬礦產14種,礦區22處;非金屬礦產22種,礦區67處;水氣礦產1種,礦區1處。水泥用灰巖分佈主要集中於陽春盆地平原地帶,資源儲量豐富,有利於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利用;建築用石料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佈在南部沿海地區;金屬礦產集中分佈在陽春中部構造帶交匯處,位於吳川-四會金銅多金屬成礦帶,具有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找礦潛力較大,開發利用程度較低;地熱資源豐富,具有分佈廣、水量大和水質好等特點,擁有多處世界罕見的鹹水礦温泉,2008年獲“中國温泉之鄉”稱號,勘查與開發利用水平都比較低。
[13]
陽江動物資源
陽江水產資源
陽江市面臨南海,海岸線長,島嶼眾多,灘塗面積廣。內陸河流多,魚塘、水庫面積大,海洋水產資源和淡水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海洋水產資源中魚類有84科244種,蝦類有5科21種,蟹類有4科11種,頭足類有3科15種,貝類有20科77種,藻類有7科16種,其他海洋水產資源8科15種。淡水水產資源中魚類有14科51種,蝦蟹類有3科5種,貝類有5種,其他有3科10種。
[14]
陽江人口
編輯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262.07萬人,比上年增長0.6%,城鎮化率54.96%;全市户籍人口302.75萬人,增長0.23%,城鎮化率40.41%。全年出生人口1.93萬人,出生率7.42‰;死亡人口1.16萬人,死亡率4.45‰;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0.32萬人,自然增長率2.98‰。
[85]
全市少數民族總人口35108人,主要由陽春本地瑤族為主;1993年遷安江城區紅十月農場雲南苗族;1988年遷安陽東縣北慣鎮廣西瑤族、壯族和外來少數民族共39個民族成份組成,總人口35108人;户籍人口19641人(其中包括陽春市15369人,江城區1362人(高新區),陽東區1834人,海陵區253人,陽西823人),常住外來流動人口15467人,遍佈全市6個縣(市、區)的鄉鎮街道工廠。少數民族常住人口(含户籍人口)較多的分別是:瑤族13095人、壯族12610人、苗族5396人、黎族823人、侗族692人、土家族600人、回族415人、布依族363人、滿族264人、維吾爾族215人、蒙古族118人、藏族104人、彝族66人。
[86]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陽江市常住人口為2602959人。
[47]
全市常住人口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4218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1147人,增長7.48 %,年平均增長率為0.72%。
[49]
全市共有家庭户804747户,集體户30011户,家庭户人口為2454459人,集體户人口為148500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3.0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54人減少0.49人。
[49]
陽江政治
編輯市委書記:馮玲
市委副書記、市長:餘金富
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主任:李成都
市政府副市長:張磊、孫波、方小勇、黃寧、劉德偉、關天表、柯燕
市委常委、陽西縣委書記:孫波
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雷玉春
市委常委、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市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市委統戰部部長:張磊
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黨校(陽江行政學院)校長(院長):楊春濤
市委常委、陽江軍分區司令員:張春山
市委常委:楊驍婷、李成都、王兵、蔡鐵鷹
陽江經濟
編輯陽江綜述
2021年陽江市地區生產總值1515.86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4.4%;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9%。2021年陽江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8005元,增長7.7%。
[85]
陽江工業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1.24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9.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11.1%,股份制企業增長26.7%。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0.5%,重工業增長26.4%。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11.6%,中型企業增長33.4%,小微型企業增長22.1%。
[85]
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增長55.0%,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8%。其中,先進裝備製造業比上年增長65.5%,新材料製造業增長64.6%,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6.2%,石油化工業增長30.6%,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製造業增長3.8%,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23.3%。
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7%,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0%。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30.6%,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9.5%,汽車製造業增長26.3%,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08.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6.8%。
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8.2%,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2.8%。其中,紡織服裝業下降16.8%,食品飲料業增長4.7%,傢俱製造業增長17.4%,建築材料增長4.2%,金屬製品業下降48.4%,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27.0%。
2021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172個,同比增長20.3%;總承包或專業承包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24.08億元,增長3.3%。建築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73.78萬平方米,下降11.4%。其中,新開工面積123.05萬平方米,下降18.1%;房屋竣工面積124.91萬平方米,下降3.7%。
陽江農業
2021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20.93億元,比上年增長3.6%。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1萬畝,增長0.3%;油料種植面積30.37萬畝,增長1.9%;蔬菜種植面積81.86萬畝,增長3.6%。
2021全年糧食產量63.1萬噸,與上年持平;油料產量4.8萬噸,增長2.7%;蔬菜產量93.07萬噸,增長4.9%;水果產量40.09萬噸,增長5.1%。
2021全年肉類總產量25.64萬噸,同比增長17.5%,其中豬肉產量20.54萬噸,同比增長28.2%,禽肉產量4.6萬噸,同比下降11.6%。
2021全年漁業產值189.22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全年水產品產量120.42萬噸,增長1.3%,其中海水產品產量109.55萬噸,增長1.4%,淡水產品產量10.86萬噸,增長0.9%。
陽江固定資產投資
2021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37.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72.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8%。工業投資增長72.4%,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2.1%。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6.7%,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1.6%,其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0.5%。
[85]
房地產開發投資104.29億元,比上年下降20.3%,其中商品房住宅投資89.51億元,下降21.6%。商品房銷售面積354.06萬平方米,下降1.3%,其中住宅332.08萬平方米,增長1.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271.71萬平方米,增長13.2%,其中住宅174.83萬平方米,增長19.6%。
[85]
陽江社會消費品
2021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2.71億元,比上年增長7.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73.19億元,增長6.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9.52億元,增長7.5%。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429.99億元,增長6.0%;餐飲收入52.72億元,增長16.0%。按規模分,限額以上零售額119.26億元,增長6.8%;限額以下零售額363.45億元,增長7.0%。
[85]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4.2%,飲料類下降11.1%,煙酒類下降18.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7.9%,化妝品類下降11.2%,日用品類下降8.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9.2%,中西藥品類下降31.4%,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52.1%,金銀珠寶類增長4.0%,傢俱類增長46.4%,通訊器材類增長2.8%,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76.9%,汽車類增長6.6%,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8.1%。
[85]
陽江服務業
服務業進一步復甦。1-11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61.93億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在三大電信運營商帶動下,全市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0.47億元,同比增長5.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交通運輸、文體娛行業降幅收窄,全市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28.33億元,下降3.7%,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下降50.0%,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2.7個百分點。
[3]
陽江財政收支
財政收入由負轉正。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70億元,增長2.2%,比前三季度提高3.8個百分點,實現扭負為正。其中,税收收入47.75億元,下降1.3%,税收收入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2.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0.19億元,增長3.2%,其中民生類支出189.65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為75.8%。全市組織税收收入(全口徑) 162.49億元,下降0.9%。
[3]
陽江金融
金融市場保持穩定。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639.46億元,增長10.3%,其中住户存款1102.18億元,增長12.8%;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353.97億元,增長15.4%。其中,信貸投入聚焦實體經濟,全市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餘額402.83億元,增長25.0%。
[3]
陽江外貿
外貿市場持續向好。全年進出口總額191.7億元,同比增長26.3%,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5.8個百分點。其中,進口總額49.1億元,增長41.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0個百分點;出口總額142.6億元,增長21.8%,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6.8個百分點。
[3]
陽江運輸
貨物運輸穩步恢復。全年完成貨運量6233.46萬噸,同比下降9.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6個百分點;貨物週轉量41.78億噸千米,下降4.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1個百分點;完成客運量531.61萬人,下降66.7%;旅客週轉量4.13億人千米,下降62.3%;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3349.77萬噸,增長3.6%。
[3]
陽江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1元,同比名義增長5.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11元,名義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2元,名義增長9.0%。
[3]
陽江消費價格
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漲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0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7.8%;衣着下降0.4%;居住下降2.2%;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1%;交通和通信下降2.7%;教育文化和娛樂下降0.4%;醫療保健上漲1.2%;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0%。
[3]
陽江社會事業
編輯陽江教育事業
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2張)
中學 | 初中 | |
高中 | ||
職業中學 | 陽東區第一職業技術學校、陽西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
大學 | 專科 | |
本科 |
陽江科學技術
陽江文化事業
截至2019年末,陽江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公有制)1個,文化館5個,文化站47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5個,博物館4個。全市有廣播電台3座,電視台4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8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67%,廣播電視混合人口覆蓋率99.88%。新聞、出版等事業健康發展。
[15]
陽江體育事業
陽江醫療衞生
截至2019年末,陽江市共有各類衞生計生機構(含村衞生室)1778個,其中,醫院61間,衞生院39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61個,婦幼保健院4間,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個,衞生監督所(中心)4個,村衞生室1234間,診所321間。全市各類衞生機構年末實有牀位15546張,增加1346張。其中,醫院12348張,衞生院1960張,婦幼保健院971張,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151張。全市衞生機構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6634人,增加20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738人,註冊護士7171人。
[15]
陽江社會保障
截至2019年末,陽江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53.88萬人,同比增長5.3%。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0.67萬人,增長4.6%。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41.77萬人,下降0.05%。參加工傷保險33.50萬人,增長10.8%。參加失業保險18.88萬人,增長7.3%。參加生育保險22.63萬人,增長6.2%。
截至2019年末,陽江市共有養老院25家(其中公辦3家,民辦22家),設置牀位數5280張,年末在院人數2380人;福利院5家,設置牀位數866張,年末在院人數196人;敬老院44家,設置牀位數2412張,年末在院人數993人;救助站2家,設置牀位數152張,救助1617人次。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鞏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擴大,年末享受低保救助的困難羣眾6.37萬人,其中,城鎮0.97萬人,農村5.41萬人。城鎮社區服務和農村服務網絡日趨完善。
[15]
陽江交通運輸
編輯2019年,陽江市貨物運輸總量11337萬噸,同比增長3.5%。貨物運輸週轉量1058689萬噸千米,增長2.9%。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594萬人,增長0.8%。旅客運輸週轉量109642萬人千米,增長2.1%。港口貨物吞吐量3235萬噸,增長23.2%。
[15]
陽江公路
國道興隆—陽江公路(G234線)陽江段,由現有省道369線羅陽至春灣段、省道113線春灣至春城段、省道277線組成;
國道廣州—南寧公路(G325線)陽江段,由現有的國道325線那龍至江城創業路路口段、縣道592創業路路口至塘坪段、縣道599線塘坪至輪水段、鄉道235線、省道113線春城至長塘段組成;
國道丹東—東興公路(G228線)陽江段,由現有的縣道596線、省道365線三山至市區段和國道325線市區至儒洞段組成;
G15瀋陽—海口高速公路:貫穿陽東區、江城區、陽西縣
S14汕頭—湛江高速公路:貫穿陽春市
S26中山—陽春高速公路
[26]
陽江鐵路
陽江港口
陽江航空
陽江合山機場。2020年12月12日,“珠海蓮洲-陽江合山”短途運輸航線成功首航,“珠海蓮洲-陽江合山”短途運輸航線開通後,珠海到陽江僅需30分鐘,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
[56]
陽江歷史文化
編輯陽江文化是嶺南地域文化的一部分,高涼是古代嶺南一個極為重要的古郡縣,乃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合浦郡時五個屬縣之一,今陽江為其屬地,高涼地區歷史悠久
[71]
,高涼文化為粵西地區的本土文化代表
[72]
,陽江的代表文化是高涼文化
[68-70]
,同時又屬於高陽廣府文化亞區。
[66]
陽江方言
陽江地區的方言,主要有陽江話和陽春白話兩種,都屬粵方言高陽片中的一種次方言。陽江話以陽江市區的陽江話為代表,據老一輩的人説,陽江話又以陽江城三鋪街的話最為正宗。陽春白話以陽春市區的春城白話為代表。在陽春白話中,又分為以春城白話為代表的春中白話,以雙滘白話為代表的春西白話,以崗美白話為代表的春南白話,以春灣白話為代表的春北白話。以上這些都屬粵方言。
粵方言以外,在陽江地區還有屬閩南方言的陽江海話和屬客家方言的涯話。還有屬苗瑤語族瑤語支中一種叫“勉語”的瑤語次方言。陽江海話以陽西縣儒洞鎮的海話為代表。涯話又分為以陽西縣塘口涯話為代表的陽江涯話和以陽春市三甲涯話為代表的陽春涯話。陽春瑤語(勉語)又分為以陽春市永寧鎮橫垌(原名黃鱔垌)趙姓瑤民講的過山瑤語和以陽春市永寧鎮鐵垌麥姓瑤民講的排瑤語兩種。
陽江陽江山歌
陽江山歌歷史悠久,陽江山歌是一種民間口頭説唱藝術,源自當地民間祭祀中的唱説過程,是當地人民在生活、勞動中不斷吸收中原文化,特別是唐詩、宋詞和元曲等藝術形式,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民間音樂形式,經祖祖輩輩心口相傳下來。現主要流行於陽江地區,尤以陽西的織篢、溪頭、上洋、程村一帶為盛。陽江人在日常生活、勞動中,或遇傳統節日,或迎親娶嫁、老人生日、小孩滿月、男女求愛、喬遷新居以及奔喪哭喪等,都會用唱山歌的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訴求。
[73]
陽江冼夫人馮盎將軍文化公園
冼夫人、馮盎將軍文化公園位於陽江市中心以西約20千米羅琴山脈的月亮嶺下,緊靠325國道。公園佔地300多畝,建築面積11700多平方米,集人文景觀、旅遊文化、國防教育、廉政教育基地於一體。被本地民俗學者譽為一座高涼文化的大觀園,成為陽江文化名片。
[69]
陽江陽江刀剪
陽江刀剪文化,是廣東眾多地域特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歷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就在陽江地區屯兵制作兵器。清《馮氏族譜》載:“馮大將軍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鵝眉錦大刀納於冢中”。馮大將軍即冼夫人孫子馮盎,公元646年病死葬於陽江北山。這“八十二角鵝眉錦大刀”,就是指刀面層層疊疊的浪紋尖角。可見古代陽江人就已掌握波紋鋼冶煉技術。並經歷過隋唐、清朝、上世紀40年代和80年代等輝煌時期。
[74-75]
陽江陽江漆器
陽江於明末清初開始生產漆器,陽江漆器已有300多年曆史,是中國廣東傳統工藝品,具有嶺南特色,一直廣泛應用於日用品、傢俱、禮器和藝術品製作,曾一度暢銷海內外。明清時期,陽江漆器已成為普通家庭必備品,漆皮箱、漆皮枕頭、漆花木屐、漆梳妝枱、漆器暖水壺是當時嫁妝五大件。據《陽江縣誌》記載,晚清時,陽江的漆皮箱、漆皮枕已馳名中外。2006年5月,陽江漆器髹飾技藝入選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6]
陽江陽江風箏
陽江風箏是“南鷂”最具代表性的風箏,陽江是“南鷂”的發祥地之一。據史料記載,在南北朝時,陽江已有紙鷂。後來民間形成重陽節放風箏習俗,長盛不衰。至清代及民國時期,羣眾放風箏已十分普遍。據《陽江縣誌》(清·嘉慶十七年版、清·道光二年版)等文獻記載,陽江風箏製作技藝歷史悠久,技藝古樸精湛,流傳於整個陽江地區,經民間藝人代代傳承,一直延續至今。陽江風箏最顯著的特點是純手工製作,歷代陽江風箏製作藝人一直遵循嚴格的程序和方法制作風箏,並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流派都具有其獨特的規格尺寸和工藝絕技。
[77-78]
陽江廣府文化
陽江具有濃厚的粵劇文化積澱。20世紀50年代,陽江縣粵劇團和陽春縣粵劇團成立。20世紀七八十年代,陽江縣粵劇二團成立。
[48]
醒獅是廣府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嶺南傳統的年俗文化,在陽江,逢年過節也素有醒獅鬧春的傳統,在穿街過巷的熱鬧中,陽江少林學校結合地方教育特色,積極傳承非遺傳統文化,將舞龍舞獅、武術等課程納入體育課。
[91-92]
陽江民俗
中國南海(陽江)開漁節 | 陽江風箏節 | 陽江龍舟節 | 陽江山歌節 |
陽江地名由來
陽江之名來源於“漠陽江”,而漠陽江起名又源於“莫陽”,陽江最早叫“莫陽”,陽江古時候屬於古越,居住的多是越人。古越語中,“牛”為“莫”,(陽江如今稱“牛”還叫“牛麼”);“羊”越語為“陽”,和太陽的“陽”。“莫陽”就是牛羊的意思,這説明古代的陽江曾是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江邊現有一村,叫牛場村。這條江在莫陽,故此叫漠陽江。中國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曰陰,山南水北曰陽,陽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陽江。古代“青”、“春”謂之東,陽春在江東邊,所以名叫陽春。
陽江風景名勝
編輯陽江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擁有海灘、海島、山林、濕地、温泉等自然資源,還擁有古村落、古港口、“南海I號”博物館等文化資源。截至2021年陽江市共有3A級以上旅遊景區12家,分別是:陽江市海陵島海上絲路旅遊區(5A)、陽江市凌霄巖景區(4A)、陽江市陽西鹹水礦温泉景區(4A)、陽江市春灣風景區(3A)、陽江市陽東區東平鎮大澳漁家文化村(3A)、陽江十八子集團工業旅遊示範點(3A)、陽江市冼夫人馮盎將軍文化公園(3A)、陽江市陽西縣沙扒灣海天旅遊度假邨(3A)、陽江市福興休閒園(3A)、陽江市漆藝院(3A)、北洛秘境景區(3A)、敏捷黃金海岸景區(3A)。紅色旅遊景點主要有中共陽江縣支部舊址文昌宮、陽春市崗美鎮潭簕紅色展館、陽江許氏宗祠、陽江烈士陵園、陽東區新洲鎮表竹村等。
[82-83]
陽江著名人物
編輯陽江近代有“嶺南八子”之一的南國詩人、書法家阮退之,現代有著名國畫大師關山月,新中國電影音樂的奠基人、新四軍軍歌作曲者何士德,“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著名畫家黃安仁、蘇天賜、陳醉,語言學家黃伯榮等文化名人。當代金魚國畫藝術大家葉秀炯、著名詩人、書法家、漠陽才子謝紹禎、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業斌、南方日報報業集團總經理鍾廣明,亞洲情歌王子鄭源、馮珊珊、鄭東等。
姓名 | 身份 | 籍貫 | 姓名 | 身份 | 籍貫 |
---|---|---|---|---|---|
嶺南畫派一代宗師 | 江城 | 阮退之 | 詩人 | 江城 | |
書法大師 | 江城 | 書法家 | 江城平岡 | ||
音樂家 | 江城 | 詩人 | - | ||
油畫大師 | 江城 | 工藝美術師 | - | ||
中科院院士 | 江城 | 作家 | - | ||
書法家 | 江城 | 博士生導師 | - | ||
語言學家 | - | ||||
美術家 | 陽西 | ||||
詩人 | 陽西 | 歌手 | 陽西 | ||
革命烈士 | 陽西 | 歌手 | - | ||
政要,經濟學教授 | 陽西 | 作家 | - | ||
書畫家 | 陽西 | 雕塑家 | - | ||
書畫家 | - | 歌手 | - | ||
歌手 | - | 男中音歌唱家 | - | ||
學者畫家 | - | 民間文藝家 | - | ||
女子游泳運動員 | - | - | |||
黃雲
[35]
| 書法家,廣西顧委主任 | 陽春春城 | 才女 | 今陽春崗美 | |
歷史學家 | - | 中科院研究員 | 江城崗列 | ||
武榜眼 | 今陽春崗美 | 官員,作家 | 原籍陽春春城 | ||
官員 | 今陽春崗美 | 文學家 | 陽春春城 | ||
修辭學家 | 陽春雙滘 | 中央候補委員 | 陽春 | ||
演員 | 陽春 | 深圳大學原黨委書記 | 陽春潭水 |
陽江城市榮譽
編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37]
| 國家園林城市
[38]
|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39-40]
| |
國家衞生城市
[43]
| |||
- 參考資料
-
- 1. 陽江概覽-陽江概況-陽江新聞網 .陽江新聞網.2013-09-27[引用日期2020-12-20]
- 2. 陽江市地方誌辦公室.陽江年鑑·2017.河南:中州古藉出版社,2017.11.
- 3. 2020年陽江市經濟運行簡況 .陽江市統計局.2021-01-24[引用日期2021-02-05]
- 4. 陽江建置沿革 .陽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0-22]
- 5. 地理氣候 .陽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0-22]
- 6. 陽江市地方編纂委員會.陽江市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09:44-48.
- 7. 地理氣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1-10]
- 8. 陽江市地方編纂委員會.陽江市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09:59.
- 9. 自然資源 .陽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0-22]
- 10. 生態環境部公佈2019年統籌強化監督(第一階段)黑臭水體專項排查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19-07-05]
- 11. 陽江市地方編纂委員會.陽江市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09:60.
- 12. 陽江市地方編纂委員會.陽江市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09:70.
- 13. 礦產資源 .陽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0-22]
- 14. 陽江市地方編纂委員會.陽江市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09:83.
- 15. 陽江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統計信息網[引用日期2020-03-29]
- 16. 王光聖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05]
- 17. 陳然 -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05]
- 18. 吳定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05]
- 19. 黃鋭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05]
- 20. 孫波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27]
- 21. 李勇毅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05]
- 22. 趙小偉 -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05]
- 23. 張磊 -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0-05]
- 24. 領導之窗 .中國陽江[引用日期2019-01-12]
- 25. 陽江開展國省道路網升級 普通國道增至4條 .陽江新聞網.2016-01-04[引用日期2020-10-28]
- 26. 中山至陽春高速公路開平至陽春段臨時使用林地項目審批同意書(江自然資〔2020〕377號) .江門市人民政府.2020-05-29[引用日期2020-10-28]
- 27. 廣湛高鐵先期開工段開工 .中國日報.2019-09-30[引用日期2020-10-28]
- 28. 深茂鐵路先行段五月動工 江門段設6站 .東方網.2014-4-29[引用日期2014-05-01]
- 29. 關於大力發展沿海臨港工業的建議 .陽江市政協網.2013-12-17[引用日期2014-05-01]
- 30. 首頁>走進陽江>人文歷史>民俗風情 陽江地區粵方言和它的變化 .陽江市人民政府.2014-09-11[引用日期2020-10-27]
- 31. 陽江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陽江市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9:1162.
- 32. 人文歷史 .陽江政府網[引用日期2018-11-15]
- 33. 陽江名人 .陽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0-22]
- 34.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隆重舉行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長官聯絡辦公室.2014-12-20[引用日期2017-03-06]
- 35. 當前位置:首頁 >> 走進陽江 >> 人文歷史 >> 城市名片 >> 陽江名人2 .陽江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18-11-15]
- 36. 快馬陽江的幸福蝶變 .網易[引用日期2018-10-22]
- 37. 韶關清遠陽江優秀旅遊城市 我國將評比最佳旅遊城市 .新浪[引用日期2018-10-22]
- 38.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命名2013年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的通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引用日期2018-10-22]
- 39. 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10-22]
- 40.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41. 廣東陽江入選“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網易[引用日期2018-10-22]
- 42. 潮州陽江加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行列 .網易[引用日期2018-10-22]
- 43. 全國愛衞會關於命名2015-2017週期國家衞生城市(區)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引用日期2018-10-22]
- 44. 讀城識幸福——“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杭州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20]
- 45.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05]
- 46. 林道平任陽江市委書記,王勝任揭陽市委書記,焦蘭生另有任用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47. 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1](第二號) ——地區人口情況 .澎湃新聞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6-23]
- 48. 陽江粵劇傳承路在何方? .陽江要聞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7-02]
- 49. 統計公報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陽江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一號) .陽江市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1-07-27]
- 50. 七十二年前陽江圍殲戰:浴血奮戰殲敵4萬解放陽江 .陽江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9-19]
- 51. 市委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0-25]
- 52. 餘金富任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 .陽江廣播電視台[引用日期2021-10-25]
- 53. 時隔6個月,廣東陽江市委書記再度調整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1-11-07]
- 54. 餘金富當選陽江市人民政府市長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1-20]
- 55. 陽江市新一屆市委領導班子集體亮相 .九派新聞[引用日期2021-12-25]
- 56. “珠海蓮洲-陽江合山”短途運輸航線成功首航 .珠海航空城(機場)集團.2020-12-16[引用日期2022-01-01]
- 57. 馮玲當選陽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餘金富當選市人民政府市長 .馮玲當選陽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餘金富當選市人民政府市長[引用日期2022-01-14]
- 58. 陽江市紀委新一屆領導班子產生 李成都當選市紀委書記 .澎湃[引用日期2022-01-14]
- 59. 2021年陽江市經濟運行簡況 .陽江市統計局.2022-01-28[引用日期2022-01-30]
- 60.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 發展規劃》的通知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1-09-29[引用日期2022-01-30]
- 61.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的通知 .廣東省人民政府.2017-12-05[引用日期2022-01-30]
- 62.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廣東省人民政府.2021-12-20[引用日期2022-01-30]
- 63. 廣東省A級旅遊景區名錄(截止到2021年3月31日)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2021-04-29[引用日期2022-01-30]
- 64. 國務院關於同意在鄂爾多斯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國函〔2022〕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11]
- 65. 國家衞生城鎮複審,重慶14個區縣通過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2-15]
- 66. 獨特的嶺南方言——陽江話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4-27]
- 67.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揭曉:成都、杭州、寧波等入選 .瞭望東方週刊.2021-12-30[引用日期2022-04-30]
- 68. 整合民俗資源 弘揚高涼文化 .南方網[引用日期2022-05-02]
- 69. 陽江文化名片:高涼文化大觀園 .搜狐[引用日期2022-05-02]
- 70. 瞭解高涼文化 參觀種養項目 .陽江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5-02]
- 71. 茂名十大高涼菜即將出爐!期待你們的參與!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5-02]
- 72. 高涼文化產業進出口達33.7億元 .新浪[引用日期2022-05-02]
- 73. 陽江山歌 .廣東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5-02]
- 74. 千年工藝與海絲貿易共造刀具傳奇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05-02]
- 75. 熱烈祝賀第四屆中國(陽江)國際刀剪博覽會開幕 .新浪[引用日期2022-05-02]
- 76. 領略陽江漆器穿越300年的藝術之美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5-02]
- 77. “陽江非遺知多少”—— 陽江風箏 .陽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引用日期2022-05-02]
- 78. 陽江風箏:傳承中創新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5-02]
- 79. 統計公報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5-15]
- 80. 文化強省開新局特別報道|陽江:煥發海絲名城特色魅力 讓漠陽文化連通世界 .南方網.2022-02-11[引用日期2022-06-03]
- 81. 陽江市領導調研市文藝工作 推動漠陽文化蓬勃發展 .陽江廣播電視台.2022-05-07[引用日期2022-06-03]
- 82. 旅遊景點 .陽江市人民政府.2021-03-18[引用日期2022-06-09]
- 83. 紅色旅遊景點 .陽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6-09]
- 84. 新華社分享頁 .新華社[引用日期2022-06-13]
- 85. 統計公報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2022-03-29[引用日期2022-06-18]
- 86. 人口民族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2022-03-28[引用日期2022-06-18]
- 87. 地理氣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2022-02-09[引用日期2022-06-18]
- 88. 行政區劃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2021-12-01[引用日期2022-06-18]
- 89. 行政區劃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陽江市人民政府.2021-12-01[引用日期2022-07-12]
- 90. 發展規劃 .陽江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2018-07-23[引用日期2022-08-20]
- 91. 海外華裔夏令營學生觀看醒獅表演 體驗廣府文化 .中國僑網[引用日期2022-09-14]
- 92. 陽江少年“雄獅”出圈!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9-14]
- 93. “國家森林城市”增至219個,北京又有5區上榜 .其他.2022-11-03
- 94. 廣東河源首次記錄到中華穿山甲“帶崽出行”畫面 .人民網.2022-11-12
- 95. 廣東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公佈 .科技日報.2022-11-23[引用日期2022-11-23]
- 96. [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查詢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11-25]
- 97. “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結果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12-2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