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粵劇

(中國漢族傳統戲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鎖定
粵劇(Cantonese Opera),又稱廣府戲、廣東大戲,流行於珠江三角洲等廣府民系聚居地,是廣東廣西粵方言區最大的劇種。 [32]  發源於佛山,以粵方言演唱,漢族傳統戲曲之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1]  [3]  粵劇形成於廣東,後傳入廣西香港澳門台灣,在東南亞和美洲各國有華僑居住的地方均有粵劇演出。隨着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東南亞等廣府華僑聚集地。 [34] 
粵劇源自南戲,是以明清時期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腔等諸腔為基礎,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 [29-30]  。清代咸豐、道光年間,廣東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為基本曲調,兼收高腔、崑腔及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用“戲棚官話”為基本語言,間雜以粵方言,逐漸形成粵劇。1912年前後,粵劇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廣州方言,表演體系日趨完善,開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調,並改假聲演唱為“平喉”演唱 [2] 
2003年開始,粵港澳三地政府將每年11月最後的一個星期日定為粵劇日,藉以擴闊觀眾層面,達到推廣及保存粵劇的目的。 [31]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36 [2]  。2009年10月2日,由廣東、香港和澳門聯合申報,粵劇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4]  [28] 
中文名
粵劇
外文名
Cantonese Opera
批准時間
2009年10月2日
遺產級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非遺編號
Ⅳ—36
申報國家
中國
別    稱
廣府戲、廣東大戲
流行地區
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台灣

粵劇歷史溯源

粵劇歷史起源

粵劇的形成時間,有以下四種觀點:
(1)形成於南宋。陳非儂在其《粵劇六十年》中指出:“南宋末期,南戲傳入廣東,成為最早的粵劇。”梁沛錦也認為:“從粵劇發展淵源來説是悠久而又深遠的,簡括地説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
(2)形成於明代中後期。賴伯疆、黃鏡明合著的《粵劇史》認為:佛山的瓊花會館建立於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是早期粵劇戲班的行會組織,“粵劇發展至此已經基本成為一個大劇種了”。
(3)形成於清代前期。王兆椿《從戲曲的地方性縱觀粵劇的形成與發展》一文,將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出現的“廣腔”看作粵劇歷史的第一階段。
(4)形成於清中葉或中葉以後。歐陽予倩在《試談粵劇》中認為,廣東的本地班和外江班並立的時候可以看作粵劇奠定基礎的時候。外江班逐漸退出廣東舞台是在清同治、光緒年間(1862年—1908年),歐陽予倩認為粵劇形成於清中葉以後。何國佳在《粵劇歷史年限之我見》中認為粵劇產生於清代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也有學者認為粵劇歷史應從清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李文茂起義(或稍前)算起的觀點,也屬於此列。粵劇的歷史始於唱梆子,約在清代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之後又吸收了二黃,成為“皮黃系統”的一員。

粵劇歷史發展

明代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廣州地區民間好尚戲曲,外來戲班演出頻繁,並有眾多本地子弟參加演唱,孕育了粵劇的種子。
清初出現被稱為“土優”的本地戲班及其演唱的“廣腔”,為粵劇的形成打下了基礎。清中葉至嘉慶、道光年間,粵劇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鑑,又相互競爭中逐漸形成。
清雍正五年(1727年),北京名伶張五,人稱攤手五,因躲避清遷的追捕,化裝易服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劇崑曲教授紅船子弟(粵伶以紅船為交通工具,“紅船子弟”便成為粵劇藝人的代稱),建立“瓊花會館”,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組織。
清中葉時,粵劇傳入雷南路地區,即高、雷、廉、瓊等下四府,故又稱“下四府”粵劇 [5] 
清咸豐年間,粵劇傳入廣西。
清光緒年間,粵劇的名稱出現。
1912年前後,粵劇演出基本上改用廣州方言 [2] 
辛亥革命後,粵劇受文明戲、話劇的影響,20年代以後又受西方現代電影藝術的影響,從而引進了時代歌曲和西方爵士音樂,除使用民族樂器演奏外,還使用了小提琴、電吉它、爵士鼓、小號等,並改“戲棚官話”為廣州方言——粵語演唱 [6] 
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不久,藝人積極挖掘優秀劇目、繼承粵劇傳統,在藝術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養了一批新藝人。
1953年,廣州粵劇團成立。
1956年,周恩來給予粵劇“南國紅豆”的稱號。
1958年,廣州地區9個粵劇大班合併成立了廣東粵劇院。
1960年,廣東粵劇學校及其湛江分校成立 [7] 
粵劇表演 粵劇表演

粵劇文化特徵

粵劇表演藝術

綜述
粵劇
粵劇(9張)
粵劇演員的表演工藝分為四大基本類別——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説話的聲調,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採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調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來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階來分類,也會以聲音特色來分類。大喉是使用粗獷聲音。同時,粵劇也會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獨特唱腔,例如來自福建的廣東南音、木魚、廣東的本地民謠粵謳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稱身段,即身體表演。當中包括手勢、台步、走位、關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須功、水發、抽象表演和傳統功架
念是指唸白,即念出台詞。用説話交代情節、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發、玩扇子、武刀弄槍、耍棍揮棒,舞動旗幟等等 [8] 
基礎表演
傳統粵劇的基礎表演程式,如“拉山”“雲手”等動作,都有自己的特點,保留着古拙、剛勁的藝術風格。在長期舞台藝術實踐中,前輩藝人創造了“大架”“十八羅漢架”“五更架”“鑼邊大滾花”“七槌頭”等表演程式組合,經過不斷的篩選、積澱和豐富,形成了鮮明的粵劇特點。隨着粵劇與京劇等劇種的藝術交流漸多,粵劇以海納百川的胸懷,不斷地吸收、借鑑、學習其它藝術形式為己所用,形成駁雜、多彩、全面的程式特點。
唱腔
粵劇為多聲腔劇種。其唱腔結構體制主要為板腔體,兼有曲牌體。其聲腔有梆子二黃高腔崑腔、專腔、歌謠、雜曲等。其中梆子、二黃為基本聲腔,習稱“梆黃”。
大腔,原用於高腔劇目中,並有“大腔首板”“大腔中板”“大腔四門”等板式之分。保留着一人清唱、眾人相合,鼓鑼間奏、不尚管絃,以及高亢、明麗的風格和特點。
崑腔,粵劇習稱“昆牌子”。早期的昆牌子,不少是從崑曲中直接吸收過來的。這些牌子,曲文大都出自崑曲原本。昆牌子詞格,多為長短句,也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但數量不多。粵劇中,今尚保留近百支高昆牌子,它們都有一定的曲詞和鑼鼓伴奏程式,但都已脱離了原來劇目而被單獨使用。原有牌名遺失較多,常以唱詞首句稱呼或套用其他牌名代之。其常用調式有商調、角調、羽調,均為五聲音階;宮調式為七聲音階。
梆子,其唱腔特點是以梆擊節,高亢激越。擊節之梆,也稱“柝古”,南方叫“木魚”。早期以梆(即“木魚”或稱“卜魚")、笛(嗩吶、竹笛)、二絃伴奏,稱為“梆笛組合”。打擊樂器用“大鑼鼓”,又稱“高邊鑼鼓"。
歌謠,粵劇歌謠體唱腔有“木魚”“龍舟”“南音”“粵謳”“板眼”“芙蓉”等 [9] 
演唱
粵劇演唱分平喉(男腔真嗓發聲)、子喉(女腔假嗓發音)、大喉(又稱“霸腔"“左撇”,男腔真嗓發聲,兼用假嗓)、玉帶左(又稱“平霸”,男腔真嗓發聲)。生、醜用平喉,花旦用子喉,小武、武生、花臉用大喉,末、婆用平喉。“武戲文做”的小武、武生多用玉帶左。平喉、子喉唱本腔(指各種板式、曲牌的基本曲調);大喉、玉帶左往往將本腔翻高四至五度行腔。“問字拶腔”是粵劇主要潤腔方法,行腔一要順乎詞意,二要講究字聲、語調,不求花哨,由此形成了粵曲的腔由字出、字隨腔落,調式變化與節奏變換自然、順暢之特點 [9] 
説白
粵劇説白的最初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直到民國早期,粵語才真正成為演出的基本語言。粵劇説白按照押韻與否可分為八種,押韻的包括詩白、口古、白欖及韻白,不押韻的有口白、鑼鼓白、引子白及浪裏白 [10] 
武打
把實用性和技擊性都十分強的少林武功,搬用到粵劇舞台上表演,是早期粵劇的表演特色。以實用性武技入戲,在其它地方劇種中較為少見。相對於以京劇為代表的,突出表演性和以身段美感為主的北派武打技巧,慣將傳統粵劇武戲技能稱為南派武技。這是粵劇表演藝術的重要特徵。其內容包括“打真軍”“六點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和“嘔真血”“玩肚”“耍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 [11] 
行當
鬚生坐車 鬚生坐車
粵劇原有末、生、旦、淨、醜、外、小夫、貼、雜等十大行當,後精簡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六大類。粵劇表演帶有質樸粗獷的特色,有單腳、滑索、運眼、小跳、拗腰等絕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靶子、手橋、少林拳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十分出色。粵劇化妝簡練,色彩濃豔,服裝多采用廣繡,精美華麗,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9] 
排場藝術
排場是傳統粵劇演出的主要藝術元素。它是傳統粵劇舞台程式動作的有機組合。早期粵劇“提綱戲”沒有完整規範的文字劇本,藝人只有掌握大量排場,方能應付當時粵劇的演出。傳統粵劇表演排場大致可分兩類:
〈1〉一般性的羣體表演排場。〈2〉敷衍具體戲劇情節需要的特定表演排場。粵劇排場有固定、規範的表演程式組合,有一定的表演特點,有具體的內容指向,有能夠被其它戲套用、仿用、借用的普遍的意義。當年的“提綱戲”往往就是由眾多的排場連綴而成。在長期的舞台實踐中,排場藝術不斷地有所創造、發展和豐富,也有部份遭到了淘汰 [11] 

粵劇舞台美術

化妝
粵劇裝扮 粵劇裝扮
粵劇習慣將演員的面部化妝稱為“妝身”。它包括各表演行當的妝身,以及“開面”和麪譜。早期粵劇戲班演員妝身相對較為簡單,只用烏煙按自己眉眼勾畫,雙頰塗紅粉,小武演員要表演火爆武戲場面時,則採用“不貼色”,運用氣功,使臉面瞬間變紅、變白、變青,以此表現人物情緒。20世紀20年代,粵劇學習京劇的化妝方法,為修飾演員的面型,生腳將勒人字形的水紗改勒圓形,旦腳貼片子;花面開面使用面布,在耳邊加插雙翅,一些較常使用的面譜,如“關公面”“包公面”等,改按京劇臉譜勾畫。但在旦腳頭飾方面,粵劇趨務時尚,為與當時的“膠片”戲服相配,使用了“正鳳”“側鳳”“片子石”等頭飾。因各地方劇種之間的相互學習、借鑑、交流,現時化妝的總體樣式已趨於大致相同 [12] 
戲服
《帝女花》中長平公主的戲服 《帝女花》中長平公主的戲服
粵劇早期的戲服並非如其它劇種一樣以明代衣冠作為戲裝,而是自成一格,男女角色的戲服樣式均是廣繡企領長袍,闊口、中袖,此種裝扮與當時生活裝束相近,在舞台表演時寬鬆自由、不受拘束。其後,粵劇戲班借鑑京劇的戲服和裝扮,使戲服更好地成為表演程式和技藝的依託。例如由於引進了水袖,就必然帶來舞動水袖的水袖功,腰扎“板帶”,就要熟習踢板帶的技巧,這樣就將戲服和表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在引進京劇服裝的同時,也保留了傳統粵劇的部分特色,如來自人和木偶同台的“陰陽班”中武場角色的戲裝“鬼衣大帶”等 [12] 
20世紀30年代,粵劇戲班在激烈的競爭中,一度流行單純追求華麗的“珠筒”“膠片”戲服,有的甚至在戲服上裝小燈泡,把幾十斤重的金屬片釘在袍甲之上,以招徠觀眾。然而這些束縛表演,違背藝術規律的舉措不可能持久,後來逐漸被淘汰。
傳統戲曲服裝是類型化服裝,依據演員的行當及角色類型而選用,向有“寧穿破莫穿錯”的戲諺。部份演員憑個人的感覺和觀眾喜好而選用戲服,曾經出現“寶玉裝”“情侶裝”“木蘭扣”等有個性色彩的戲服。隨着戲曲舞台追求人物個性化的潮流,粵劇戲服也逐漸擺脱類型化的羈絆,向類型化與個性化相結合的方向發展。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營院團每創作新劇目均專設“服裝設計”,專為具體劇目、具體角色、具體場次而設置特型戲服。這些大都以歷史背景和戲劇內容為出發點,努力突出戲服的“個性”,豐富了粵劇戲服的樣式和種類。從類型重複轉向樣式創造,是粵劇戲服在藝術觀念和實踐上的突破 [12] 
粵劇戲服鮮明的特色在於其“廣繡”工藝。它構圖飽滿、花紋繁褥、圖案生動,裝飾性強,色彩濃豔,色塊對比強烈,與粵劇舞台所洋溢的熱烈明快的嶺南地域文化特色相互協調 [12] 
頭飾
粵劇《帝女花》所用的頭飾 粵劇《帝女花》所用的頭飾
粵劇髮飾之特色主要是片子、頭套、髮髻、飾物,並有系統地上片子、戴頭套及插頭飾飾物。不同種類頭套、髮髻、髮辮、發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製作方式、配戴及保養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頭飾,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頭飾種類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貴妃配戴的頭飾也有正鳳和鳳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並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實男角亦有頭飾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類。《紅樓夢》中賈寶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據《香江梨園:粵劇文武生羅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為太子或年輕將領作用的。冠頂作雲龍吞珠圖紋,加上大紅球纓,插上雉雞尾的則是軍中的主將 [13] 
舞台用品
粵劇戲班把道具、盔頭、須口、靴鞋、把子等舞台用具分放在特製的木箱內,概稱“雜箱”。箱內物品,種類繁多。與其它劇種相較,部份名雖異,但物相同,如盔頭類之福儒巾,京劇稱文生巾;道具類之鬥倌,京劇稱喜神;粵劇的枱圍椅褡,京劇稱桌圍椅帔;它們的樣式和功能都完全一樣。有些是名雖同,但物各異,如粵劇的水火棍,就取代了京劇的玉棍、盤龍棍、笞棍等幾種不同樣式的舞台演出所用木棍的功能作用。有部份是傳統粵劇特有的,最能體現粵劇特色的物品,如須口類的五色須,靴鞋類的廣東蹺,道具類的“雷公翼”“日月牌”等。所有這些舞台用品,都是為了配合表演藝術而產生和存在的。當某項表演技藝退化了,在舞台消失了,其相應物品也隨之被淘汰了。例如表演南派武技“打真軍”所需要與之相配的“鋼刀”“扎嘴”“插仔”等把子,就是其中一例。現時粵劇雜箱的所有舞台用品,無論是製作材料、樣式、功能,都與京劇大致相同 [12] 
表演場所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粵劇戲棚場景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粵劇戲棚場景
粵劇習慣將舞台佈景的崗位和人員,統稱為“畫部”。早期粵劇多在農村搭戲棚演出,和其它劇種一樣,都是以一桌兩椅變化組合成象徵性的舞台景物,尚無“佈景”可言。20世紀初,粵劇進入城市,開始由廣場藝術向劇場藝術過渡,從而對粵劇舞台佈景提出了變革的要求。這個時候的佈景,還只是一種單純裝飾性的畫景和擺設。隨着劇目內容和表演風格的變異,演出越來越需要舞台環境的配合,在當時志士班進行戲劇改良的推動和影響下,向話劇學習,裝配寫實性佈景,動用大畫、軟畫、硬景等不同搭配,組合成點示戲劇具體環境的不同場景,這種佈景方法和風格,從此一直在沿用。20世紀30年代,在商業競爭的市場背景下,粵劇曾在廣州、香港、澳門等大城市的劇場演出中一度出現運用聲、光、電和機械技術製作的“機關佈景”。當中,有與劇情結合較好者,起到了烘托氣氛,增強舞台表現力的作用,但更多出於標奇立異,招徠觀眾,成了背離戲曲藝術規律的景物堆砌。新中國成立後,粵劇的佈景在粵劇界“淨化舞台”的實踐中得到了改進,並沿着民族化的方向不斷髮展。劇場開始構建了天幕、底幕、大幕、二道幕、“弗拉”“雞翼”等組成的鏡框式舞台;還出現了民間圖案裝飾的台框裝置;舞美工作者創作了大量具有中國水墨畫風格的軟幕布景;又借鑑吸收了線網貼布畫技術和幻燈新技術,使粵劇舞台形成了遠景、中景、近景融為一體的立體佈景。隨着導演制度和舞台美術設計制度的建立,粵劇舞台的佈景更趨向於創意化、風格化,與戲劇整體風格的協調亦更為緊密。舞台美術設計和製作程序也更進一步規範化,較有規模的粵劇院團還設立了舞台工廠,粵劇舞台美術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12] 

粵劇樂隊樂器

沙的 沙的
粵劇樂隊舊稱“棚面”,早期基本沿襲“外江班”的文武場體制,由5人組成,稱“五架頭”。樂隊分為左、右場。左場操二絃兼吹嗩吶,二場操月琴兼吹橫簫;右場司鼓,中場司大鈸兼操二絃,還有大鑼手。另外,還有一種專為堂會、廟會、紅白喜事、遊行、迎送等場合演奏的樂隊,稱為“八音班”,以簫、笛(大、小嗩吶)、月琴、提琴、板鼓、鑼、鈸等樂器組成,有時也作為粵劇和粵曲歌班的伴奏樂隊。“本地班”形成後,粵劇樂隊逐漸豐富,分工也漸細緻。此外,受聲腔流變的影響,主奏樂器與組合方式也出現過幾次較大的變化 [9] 

粵劇代表劇目

粵劇《帝女花》
粵劇《帝女花》(2張)
粵劇的傳統劇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進士》《五登科》等所謂“江湖十八本”,後又出現《黃花山》《西河會》《雙結緣》《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和《蘇武牧羊》《黛玉葬花》等“大排場十八本”。其他代表性劇目還有《白金龍》《火燒阿房宮》《平貴別窯》《寶蓮燈》《羅成寫書》《鳳儀亭》等 [2] 
雷州半島主要演出劇目是江湖十八本,如《三度梅》《七賢眷》《雪中炭》《七狀紙》《黃花山》等。下四府粵劇班在繼承、保留傳統劇目之同時,也有所創新,形成劇本結構和表演上地方特色。如《李槐賣箭》《秦香蓮》《賀壽》《搜寶鏡》《千斤重》《盲公打靶》《花雲帶箭》《包公鍘侄》等 [5] 
廣西粵劇藝術工作者除了演出《胡不歸》《荊軻刺秦王》《紅娘》《蝴蝶杯》《白蛇傳》等傳統劇目外,還改編演出了《東王楊秀清》《關漢卿》等歷史劇。在各革命鬥爭歷史時期,還曾創編了《紅顏逃難》《大地洪峯》等宣傳抗日和民主革命思想的現代粵劇 [6] 

粵劇分佈地區

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 [14]  、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
粵劇流行於廣東,後傳入廣西、台灣、香港、澳門。在東南亞和美洲各國有華僑居住的地方均有粵劇演出 [6] 

粵劇傳承保護

粵劇傳承價值

粵劇廣泛吸收廣東音樂廣繡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藝術形式,充分體現了廣府民系羣落的地域文化傳統,輻射範圍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華人中具有文化凝聚力 [15] 
粵劇善於向其他劇種和時尚藝術學習,因而表現出高度的開放性,成為時尚潮流的劇種之一。無論其開放靈活的表演,還是豐富優美的唱腔、舞美,都顯現出敢立戲劇潮頭的先鋒姿態。正因為如此,粵劇的戲劇風格既有傳統戲劇的風采,又輕快流暢、靈活善變 [10] 

粵劇傳承狀況

面對現代都市文化的猛烈衝擊,粵劇的生存空間已大為收縮,處於瀕危狀態,必須儘快投入力量對之進行保護 [2] 

粵劇傳承人物

國家級粵劇傳承人
編號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民族
批次
申報地區
02—0529
1927年12月
第二批
廣東省廣州市 [16] 
04—1635
1930年06月
漢族
第四批
廣東省文化廳 [17] 
05—2345
漢族
第五批
廣東省廣州市 [18] 
05—2344
1949年
漢族
第五批
廣東省文化廳 [19] 
02—0528
第二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20] 
05—2346
漢族
第五批
廣東省吳川市 [21] 
05—2347
壯族
第五批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22] 

粵劇保護措施

2003年開始,粵港澳三地政府將每年11月最後的一個星期日定為粵劇日,藉以擴闊觀眾層面,達到推廣及保存粵劇的目的 [31] 
2015年,開始組織開展粵劇普查並編纂出版普查報告。保存了上百個粵劇演出影音珍品、近500個經典劇本及一批做工精美的歷屆戲服、頭飾珍品;建立了粵劇音像檔案及多媒體數據庫,數字化處理圖片上萬張、視頻近300套、粵劇劇目劇本2000多個;出版《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年)》(粵劇卷)《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粵藝春秋人物訪談錄》《粵劇臉譜選集》等書籍;拍攝《粵劇傳統古腔、大調及牌子示範教材》及古腔例戲《玉皇登殿》《香花山大賀壽》等;開展“粵劇往事——名人名家口述粵劇歷史”“粵劇老藝人口述史”“佛山粵劇六十年口述歷史工程”“紅線女藝術工程”等項目 [23] 
201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 [23] 
2017年,以廣東省省長令的形式頒佈《廣東省粵劇保護傳承規定》。同時,廣州、佛山等地結合實際,制定並實施《廣州市進一步振興粵劇事業工作方案》《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促進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佛山市粵劇曲藝傳承發展計劃(2017—2020年)》等 [23] 
2018年12月,教育部認定華南理工大學粵劇傳承基地和星海音樂學院粵劇傳承基地為第一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24] 
2019年10月,設立了省級粵劇粵曲文化(荔灣)生態保護實驗區 [23]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佛山粵劇傳習所(佛山市粵劇院)、廣東粵劇院、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吳川市粵劇南派藝術傳承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南寧市戲劇院、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粵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5]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粵劇”項目保護單位廣東粵劇院、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佛山粵劇傳習所(佛山粵劇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吳川市粵劇南派藝術傳承中心、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南寧市戲劇院、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33] 

粵劇社會影響

粵劇榮譽表彰

1956年,《搜書院》由粵劇藝術宗師馬師曾與紅線女共同主演,在北京大眾劇場演出,為粵劇贏得“南國紅豆”美譽 [26] 

粵劇社會活動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週上,粵劇參與其中。 [27] 
2019年6月7日至6月10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在廣州舉行。其中“看見·非遺”大型非遺新媒體展演活動,通過裸眼3D、動漫主持、全息聲場等全新技術,展現粵劇等非遺 [23] 
2019年7月11日至13日,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廣東日”活動在北京延慶世園會園區舉辦。在“廣東日”開幕式、特色文化展演活動現場、南粵園現場展示展演、中國館廣東展廳中,展現粵劇等廣東特色的非遺項目、節目和元素 [23] 

粵劇衍生作品

2019年11月24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此物最相思——《粵劇表演藝術大全》首發式在廣州大劇院舉行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