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醒獅

(舞獅的一種)

鎖定
醒獅,是廣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區民間對舞獅的一種暱稱,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醒獅是一種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漢族民俗文化 [19]  。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脱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着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產生了南獅、北獅之分 [20-21]  。醒獅原名為瑞獅,起源於廣東佛山,它在廣東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18] 
醒獅活動現流傳於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佈在廣州佛山深圳 [2]  等珠三角地區 [11]  ,以及遂溪等縣市 [1]  。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漢族民俗文化 [8]  ,廣東醒獅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江三角洲一帶的醒獅是廣東醒獅的主流代表 [13]  ,屬於廣府文化 [6-7]  [9] 
2006年,廣東醒獅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醒獅以獅頭為先,傳統醒獅獅頭的油彩以三國英雄人物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六位人物的粵劇臉譜為基礎,按照粵劇中的人物形象進行設計,不同顏色的臉譜配以不同的裝飾物。同時,按照粵劇角色分為文武兩種獅形,文獅以劉備獅為代表,武獅則以張飛獅、關羽獅為代表。 [3] 
中文名
醒獅
外文名
Dancing Lion
起    源
明代
地    區
廣東

醒獅發展歷史

醒獅表演 醒獅表演
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醒獅是一種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漢族民俗文化 [19]  。醒獅原名為瑞獅,起源於廣東佛山,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脱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着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產生了南獅、北獅之分 [20-21]  ,興盛於宋朝。後來,將“瑞獅”改名為“醒獅”,寓意醒獅醒國魂,擊鼓振精神。醒獅在廣東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18] 
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於南海縣。相關史料記載,廣東南海是南獅最早最正宗的發源地。明代初期,南海便有專門製作舞獅和鑼、鼓、鈸的能工巧匠。附近墟集、村落、逢年過節或遇到重大喜慶必定出動舞獅助興,成為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四鄉和相鄰郡縣多有到佛山採購獅子和鑼鼓,這使南海的舞獅技藝得到流傳和推廣 [15]  。明代南獅承襲獅舞藴武傳統,逐漸融入南拳功架。清代,習武者則以“寓武於舞”方式延續尚武傳統,進一步融南派武術於舞獅身法之中,促成“獅武合一”。晚清民國時期,廣東拳師既習拳又舞獅現象尤為普遍。 [11] 
南獅具有求吉辟邪功用,曾被稱為“瑞獅”。明人王洪的《觀燈賦》有“舞瑞獅於階隅”之句,1893年《點石齋畫報》記有“廣幫瑞獅”,“瑞獅”還是清末官窯生菜會的“迎祥之景”之一。“瑞獅”在粵語中與“睡獅”諧音,隨着1900年後“中國先睡後醒論”的廣泛傳播,逐漸被置換為“醒獅”。據《申報》記載,1917年女子工藝學校籌款會引入“廣幫北城候醒獅會”,目的是通過表演“睡獅猛醒”來“喚起同胞”。此後廣東的醒獅團陸續在上海“精武體育會十週紀念”“救濟工遊藝會”等展會慶典上出現,被賦予喚醒中國、喚起同胞的使命。自此,“醒獅”之名沿用。 [11] 
清代,不少廣東人移民海外,廣東醒獅隨粵籍移民向海外傳播並落地生根,一開始主要在華人社區內舞獅,漸漸地,醒獅表演成為當地多元文化的活動之一,盛行於世界各地 [21]  。在19和20世紀之交,國人逐漸接受以“雄獅”或者“醒獅”作為中國的象徵,“醒獅”也成為國人爭取民族自強的象徵,遠播海內外。從此,“有華人之處,必有醒獅”,這成為了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 。南獅頭上扎有一隻角,威猛粗獷,講究神似,鼓樂激昂,令人警醒。 [3-5] 
20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鄉鄉都有自己的醒獅隊,一年四季,開張慶典鑼鼓聲不斷,逢年過節,獅隊便上街採青、巡演。各鎮、鄉村羣眾性的獅藝普及也盛況空前。廣東醒獅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為廣東特有的民間舞品牌。醒獅活動也廣泛流傳於海外華人社區,成為海外同胞認祖歸宗的文化橋樑,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十分深遠。 [1]  現流傳於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佈在佛山、遂溪、廣州深圳 [2]  等縣市。
2006年,廣東醒獅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醒獅各地醒獅

醒獅表演 醒獅表演
過去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武館均附設有“獅子會”,教練拳術與舞獅,所以説,舞獅也是與武術相連。當今舞獅的技藝發展很快,為表現醒獅的威、猛、勇,為了讓舞獅表演更為緊張刺激,遂發展出一些特技動作,大受歡迎,成為南獅發展的一大特色及主流。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 “雞公獅 ”,廣州、佛山的 “大頭獅 ”,高鶴、中山的 “鴨嘴獅 ”,東莞的 “麒麟獅”等。佛山的龍獅運動走在國內和國際發展的前列,歷屆比賽成績也相當好。佛山南獅有“獅王之王”之美譽。佛山的傳統“三星”“七星”獅,技藝精湛,神、形、態俱美,是難得的民間文化藝術。鶴山獅形象兇猛,獅頭和獅身大都以黑色為多 [10]  。深圳“松崗七星獅”成名於民國初年,分為黑、黃、白、紅色醒獅,各色醒獅各有獨道之入,在松崗等地流傳至少已有一百多年。
深圳舞獅子大多數集中在羅湖、福田、南山、寶安和光明等地的廣府民系地區,比較著名的隊伍有寶安區松崗街道七星醒獅隊、西鄉街道上川(上合村古稱)黃連勝醒獅隊、福永街道懷德醒獅隊與橋頭醒獅隊、新安街道河東醒獅隊、松崗沙浦圍醒獅隊,公明街道塘尾、玉律、上村、合水口、薯田埔醒獅隊,南山區醒獅隊,福田區下沙醒獅隊,大鵬新區葵涌官湖與葵豐村舞獅隊和大鵬舞獅隊。其中,松崗七星醒獅舞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福永(懷德)醒獅舞、上川黃連勝醒獅舞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南山醒獅舞列入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大鵬獅舞列入大鵬新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12] 
醒獅活動在香港歷史悠久,常見於節日、神誕、慶典、開光等場合。早期多以黃、紅、黑為主色,代表三國時代劉備、關羽、張飛三位人物,但時至今日有了很多不同顏色的‘獅子。紅色和金色“獅子”,多用於店鋪開張,寓意金銀滿屋、鴻運當頭。 [17] 
醒獅在澳門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醒獅是一項全民運動,從五六歲的小孩到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都會參與。醒獅是喜慶的象徵,在新年、中秋或者大型集會開幕等,都會有醒獅表演,有醒獅表演就有喜事發生,醒獅可以帶給人們幸運和吉祥。 [16] 

醒獅特色

醒獅獅頭 醒獅獅頭
醒獅以獅頭為先,傳統醒獅獅頭的油彩以三國英雄人物劉關張趙馬黃六位人物的粵劇臉譜為基礎,按照粵劇中的人物形象進行設計,不同顏色的臉譜配以不同的裝飾物。同時,按照粵劇角色分為文武兩種獅形,文獅以劉備獅為代表,武獅則以張飛獅、關羽獅為代表。 [14] 
醒獅是舞獅文化之一,優秀的傳統民俗舞蹈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或店鋪開業,民間都以舞獅前來助興。廣東人會在剛開業的店鋪門前掛一根生菜,意為生財,醒獅會站起來來摘生菜。
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文化活動。表演時,鑼鼓擂響,舞獅人先打一陣南拳,這稱為“開樁”,然後由兩人扮演一頭獅子耍舞,另一人頭戴笑面“大頭佛”,手執大葵扇引獅登場。
舞獅人動作多以南拳馬步為主,獅子動作有“睜眼”“洗須”“舔身”“抖毛”等。
主要套路有“採青”“高台飲水”“獅子吐球”“踩梅花樁”等。其中“採青”是醒獅的精髓,有起、承、轉、合等過程,具戲劇性和故事性。“採青”歷經變化,派生出多種套路,廣泛流傳。
醒獅在表演上從傳統的地獅逐步發展到凳獅,由凳獅又發展到高台獅、高竿獅,由高竿獅又發展到樁獅。樁獅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如增加了走鋼絲、騰空跳等表演類。
最高的樁接近3米,跨度最大達3.7米,充分體現了“新、高、難、險”的特色,被譽為“中華一絕”。
廣州市的沙坑醒獅的道具造型特點是:獅頭額高而窄,眼大而能轉動,口闊帶筆,背寬、鼻塌、面頰飽滿,牙齒能隱能露。表演分文獅、舞獅和少獅三大類。
通過在地面或樁陣上騰、挪、閃、撲、迴旋、飛躍等高難度動作演繹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表現獅子的威猛與剛勁。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