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珠江三角洲

鎖定
珠江三角洲,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明清時期稱為廣州府,是廣府文化的核心地帶和興盛之地,範圍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九個城市。 [143] 
珠三角9市總面積55368.7平方公里,佔比廣東省國土面積不到1/3,集聚了國內經濟第一大省53.35%的人口、79.67%的經濟總量。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帶動作用和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1-2] 
珠江三角洲是廣東省平原面積最大的地區。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對外開放的門户,輻射帶動華南華中西南發展的龍頭,是中國人口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城市羣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稱。 [3] 
世界銀行報告顯示,珠江三角洲已在2010年超越日本東京,成為世界人口和麪積最大的城市羣。如今,珠三角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正攜手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成為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2]  [4] 
2022年珠三角九市GDP合計達104681.82億元,佔廣東省的81.07%、全國的8.65%。 [198] 
中文名
珠江三角洲
外文名
Pearl River Delta
別    名
珠三角
行政區類別
都市圈、城市羣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地理位置
廣東省中南部
面    積
55368.7 km²
電話區號
020、0755、0752、0756等
郵政編碼
510000、516001等
氣候條件
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白雲山,西樵山,鼎湖山,萬綠湖,羅浮山,中山紀念堂,沙灣古鎮等
機    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珠海金灣機場
火車站
廣州站、廣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珠海站
車牌代碼
A、B、C、E、H、J、L、S、T、X、Y、Z
地區生產總值
86899.05 億元(2019年) [5] 
著名學府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

珠江三角洲歷史沿革

廣州
廣州(46張)
珠江三角洲舊稱粵江平原,簡稱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共同沖積成的大三角洲與東江沖積成的小三角洲的總稱,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現代珠江三角洲的滄海桑田之變在中國古籍上曾有詳細記載,並有言簡意深的見解,如“昔者五嶺以南皆大海耳,漸為洲島,漸成鄉井,民亦藩焉。”(馮奉初,1853,《順德縣誌》卷3)這不僅指出了珠江三角洲昔日為大海,而且概述了珠江三角洲形成和開發的基本過程。 [6] 
先秦時期,珠三角地區是一片大海,今珠三角中部、廣州部分地區(包括廣州市中山四路秦漢造船工場遺址)當時仍然處於被海水淹沒的河口灣 [6]  當時廣東地區居住的是被稱為“南越”的少數民族部落,他們主要分佈在粵西和粵東地區,即今天廣東地區壯族畲族的先民。 [7-8]  秦始皇統一嶺南時期,一支秦軍在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設立造船基地,專門建造了大量的船隻。其後,又在造船基地的基礎上修築番禺城,面積約0.05平方公里,從此開啓了廣州2200多年的建城歷史。 [145] 
秦統一嶺南後,廣東地區人口稀少,秦朝從中原遷來了數十萬移民,到公元2年,廣東人口有37.52萬人。秦漢時期,番禺城已成為中國南方重要的外貿口岸,但廣東經濟和人口分佈的重心仍在粵北西江流域。人口分佈的這種特徵與中原移民南遷廣東兩條路線有關:一是由湘桂走廊下西江,在高要、羅定等地定居,有的更南達雷州半島;二是經摺嶺的隘口順連江而下到達連縣、陽山等粵北一帶,形成漢代廣東的人口分佈以粵北山地人口最多,西江流域次之, [9]  而珠三角地區仍然是一片大海 [6] 
唐宋時期,珠三角經過長期的泥沙堆積,洲灘漸露,河網初具雛形。 [6]  唐代末年,中原內地戰亂頻繁,不少氏族為避戰禍和自然災害,紛紛經江西南安(大餘)越梅嶺南來,來到南雄珠璣巷居住數年或數十年,他們逐漸適應了嶺南地區氣候和生活習慣之後,才逐步南遷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其大片的荒灘並不斷增生的沼澤地成為南雄珠璣巷農業遷民的目的地。 [120-124]  宋統一後,珠三角築堤圍墾,糧食大增,促進了人口增長。北宋末年,北方漢人避亂大量南遷,至南宋時更甚,廣東接納了大量北方移民。據北宋《元豐九域志》記載,當時北方移民佔廣東總人户的39%之多,珠江三角洲已成長為又一個人口稠密區。元代,沿海人口迅速增加,珠江三角洲取代粵北成為廣東人口分佈的重心。 [9] 
明代廣東衞所屯兵分佈 明代廣東衞所屯兵分佈
明代初期,朝廷積極開發珠江三角洲,朱元璋在全國推行衞所屯田、寓兵於民的政策,大量軍士移民遷入廣東開墾土地, [6]  珠江三角洲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逐漸成為廣東的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廣州府人口居全省首位。 [9]  廣東衞所屯兵的主要任務是守衞廣東海岸線,同時與畲瑤等少數民族分散錯居。衞所軍屯如廣州左衞有石碁屯、官湧屯、沙湧屯;廣州右衞有譚義屯、周易屯、扶寧屯;廣州前衞有麻涌屯、大步屯、大東向屯;廣州後衞有大欖一屯、小欖二屯、小欖三屯。廣州左衞、右衞、前衞、後衞、南海衞、廣海衞基本上是每屯2240畝。洪武年間,新會的江門和香山的小欖、大欖、古鎮等地都有衞所軍士進行墾沙。明初,廣東衞所屯田總面積超70萬畝。 [10] 
清代,廣州十三行成為清帝國惟一合法的外貿特區,珠三角也成為了十八、十九世紀東方的世界貿易中心,直至鴉片戰爭為止,這個洋貨行獨攬中國外貿長達85年。通過十三行,中國向英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出口絲綢、瓷器等,維持了100年以上的貿易順差地位,其結果是全球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十三行也被譽為“金山珠海,天子南庫”。 [11-13]  廣州府的基本境域從元代開始一直穩定了七百多年。這一境域中的居民,長期處於同一中級行政區劃之中,民風、民俗融合,形成具有共同地域性文化特徵的廣府民系。 [14] 

珠江三角洲社會經濟

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是經靈渠桂江通道、瀟賀古道徐聞合浦出海,並一直綿延了近1000年。直到唐代(716年),張九齡鑿通大庚嶺道(梅關古道)以後,靈渠、瀟賀古道的通道作用才逐漸走向衰落。這時候,番禺(廣州)成為了嶺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開始了從海外經番禺(廣州)口岸進入中原的唐代海上絲綢之路時代 [146]  。廣州港口在中唐以後日趨繁盛,到了宋代,經廣州進出口的貨物以及舶腳的收入,始終都佔宋朝總數百分之七八十。同時,鄰近廣州的江西、福建各路商人和江南各地的商販雲集廣州。 [147] 
廣東在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 年)時,有人口七十八萬四千多。但當時廣州府生產的糧食不能自給,連廣州城和附近從事工商業的居民,部分口糧也得遠遠從廣西各州縣運來。這主要是:廣東省三江流域的谷底盆地或兩岸衝擊的平原,多是黏結的紅土或白泥,而珠江三角洲和韓江三角洲當時還未形成,初露水面的沙洲,既是漏水的沙泥混雜的土壤,又常被洪水或鹹潮淹浸,這都是不利於耕種的條件。至於境內的丘陵地帶和山區,卻又由於人口稀少,無力開發。
南宋以後,北方漢人因戰亂陸續南來廣東,他們被指定要經過南雄縣,先到政府設在珠璣巷的一個機構報到,領取憑照分赴珠江三角洲各縣安置。今天被稱為廣東省聚寶盆的珠江三角洲,便是由他們所開拓,也是廣東省大開發的開始。 [147] 

珠江三角洲農業開發

這些中原移民來到珠三角流域圍墾耕種,繁衍生息,他們帶來了中原、江南農耕水利豐富的生產經驗 [160]  ,始建於宋代的桑園圍開啓了珠江三角洲大規模農業開發的歷史 [148]  。桑園圍內“桑基魚塘”也應運而生,人民通過堤圍、河涌、竇閘灌排,開發窪地、河灘,改造水塘養魚,塘邊植桑養蠶。這樣,蠶沙餵魚,塘泥肥桑,形成良性生態循環。 [149] 
從清朝開始到20世紀20年代末的時期裏,廣東絲的出口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令桑基魚塘的規模及範圍突破了原有的格局,人民不斷圍墾造田。當地養蠶業更從唐宋時的每年五收發展到七收、八收,也創造出當年未必預期到的奇蹟--從桑園圍“一船蠶絲去”,到清代十三行“一船白銀回”,裕國通商,帆濟五洋。 [150-151] 
1873年,陳啓沅開辦了中國第一家機械繅絲廠,廣東繅絲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161]  。到1922年,全省桑地面積達187.2萬畝,生絲產量達6278噸,佔全國總產量三分之一 [162]  。沒有昔日的“桑基魚塘”,就不會有如今富饒的珠三角。珠三角地區現存的桑基魚塘包括佛山的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廣東蠶桑絲織文化技藝研學基地 [152-153]  、順德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163]  ;中山市三鄉鎮西山村的農場 [154] 廣東中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 [164]  ;江門鶴山古勞水鄉 [157]  ;東莞銀山濕地公園、東莞生態園 [155-156]  ;深圳寶安區的海上田園景區等。 [158] 
桑基魚塘

珠江三角洲現代產業

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加工製造和出口基地,是世界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區之一,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家電等為主的企業羣和產業羣。珠江三角洲聚集了廣東省重要科技資源,是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研發基地,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帶,是國內乃至國際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生產基地。
2015年9月29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覆,包括廣州、珠海、佛山、惠州仲愷、東莞松山湖、中山火炬、江門和肇慶8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目標是把珠三角建設成為中國開放創新先行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協同創新示範區、創新創業生態區,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中心。 [21]  2016年珠三角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8880家。 [22] 
珠三角經濟區信息化綜合指數67.6%,高出全省3.3個百分點。珠江三角洲地區和深圳市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全國第一個linux公共技術支持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大珠三角”指原珠三角9個城市,加上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三地構成的區域是全省交通運輸最繁忙、最發達的地區,初步形成了以廣州為中心,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相配合,銜接港澳、溝通全省和全國的較為發達的綜合交通網絡。
1.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198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得以接受海外先進的技術、大量的資金和先進的經營管理方式。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富生機活力的地區之一。成為中國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輕工業基地、外貿出口基地。
2.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9個城市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
3.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15個城市(含2縣)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併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有制絲織食品造紙機械化工建築材料造船等工業,有南海明珠之稱。
4.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最重要的特點是外向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一半是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的,外貿出口總額佔全國的10%以上。不少企業的絕大部分產品供應國際市場。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基本途徑是從境外引進資金,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同時該地區有臨近港、澳面向東南亞的位置優勢,有僑鄉的優勢,有多優良海港的優勢和勞動力豐富等優勢,再加上國家為這裏制訂的優惠政策,使這裏成為吸引外商投資和外企落户的風水寶地
在珠三角的產業佈局中,珠江東岸憑藉深圳、東莞的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重要地位。自2014年起,廣東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如今,“珠西裝備”已將佛山、中山、江門等七市一區各西岸城市串在一起,成為珠三角另一重要引擎。 [199] 

珠江三角洲相關概念

香港 香港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最早由廣東省政府在1994年確立,其發展主要得益於鄰近香港香港一直是珠三角經濟區的主要投資來源,港商資金雄厚,一直扮演重領導角色。綜合實力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長三角。根據聯合國人居署發佈的《世界城市狀況報告》,以廣州香港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都市區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超級都會區。

珠江三角洲珠三角

“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10月8日,廣東省委在七屆三次全會上提出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珠三角”最初由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共9個城市。 [15] 

珠江三角洲大珠三角

“大珠三角”包括“廣佛肇+清遠”(廣州佛山肇慶+清遠+雲浮+韶關)、“深莞惠+汕尾、河源”(深圳東莞惠州+汕尾+河源)、“珠中江+陽江”(珠海中山江門+陽江)等三個新型都市區發展理念率先實現一體化。 [16] 

珠江三角洲粵港澳大灣區

澳門
澳門(11張)
2009年10月28日,粵港澳三地政府有關部門在澳門聯合發佈《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羣協調發展規劃研究》,提出構建珠江口灣區,粵港澳共建世界級城鎮羣。 [17]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按照規劃綱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聯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羣、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18]  粵港澳大灣區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並稱世界四大灣區。 [19] 

珠江三角洲珠三角東西岸

以珠江口為界、以廣州城區為中心,分為東西兩岸城市羣,西岸城市羣主要以澳門、中山、珠海、江門城區、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佛山城區、順德、番禺、花都、南海、三水、高明、肇慶城區、鼎湖、高要、四會、封開、懷集、德慶、廣寧組成。
東岸城市羣主要以香港、東莞、深圳城區、寶安、龍崗、龍華、坪山、惠州城區、惠陽、博羅、惠東、龍門、從化、增城組成。

珠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區域

泛珠江三角洲地區概念(即知名的“9+2”經濟地區概念)是2003年7月在國內正式提出來,“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鄰、經貿關係密切的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9省區,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泛珠三角”面積200.6萬平方公里。其中,9省區面積佔全國的20.9%,人口占全國的34.8%,GDP總值佔全國的33.3%。

珠江三角洲地理環境

珠江三角洲岸線變遷

根據珠江河口區域的地質、地貌和水文特徵,通常把東江的石龍、流溪河的江村、北江的蘆苞、西江的羚羊峽和潭江的石咀等地以下下游交織處稱為珠江三角洲,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1915年,W.Olivecrona根據埋藏牡蠣殼的分佈推論,西、北、東三江泥沙於海灣裏合力堆積成三角洲,並稱為廣州三角洲。 [6]  從新會、順德兩地地下黑色粘土層出土的鱷魚骨、貝殼及其C14年齡看,今三角洲中部在2500年前仍是河口灣。廣州市中山四路秦漢造船工場遺址河口灣相灰黑色粘土層之上的古船台枕木,其C14年齡為距今2190±90年,與其它出土文物年代可互為印證,故2200年前廣州部分仍處於河口灣。 [6] 
據班固《漢書》28卷地理志第8冊(公元54-92年間成書),鬱水(即西江)“ 東至四會縣入海”,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公元515-524年間成書)稱,浪水(即西江)“東至高要縣,為大水。” “又東至南海(郡)番禺縣西(今三水縣),分為二,其一南入於海,其一又東過縣東,南入於海。”東支分一漢流(今西南衝)“徑番禺城(今廣州市)下”,東支主流“又東徑懷化縣(今市橋台地附近),入於海。”即當時西江下游東支沿今潭州水道於沙灣入海,他引述東漢建安15年(公元210年)三國孫吳交州刺史步鷺到南海郡舊治(今廣州市)所見,這裏“負山帶海,博敞渺目,高則桑土,下則沃衍,林麓鳥獸,於何不有,海怪魚鱉,珍怪異物,千種萬類,不可勝記。”《三國志· 吳志· 陸凱傳》也説,“州治臨海,海流秋鹹。”大約六世紀裴淵《廣州記》載:“廣州東百里有村,號古鬥村(今黃埔港廟頭村一帶),自此出海,溟漠無際。”據《太平寰宇記》引述,東漢時(公元25-20年)海潮沿江直達清遠縣飛來峽(當時稱之為中宿峽),所以六世紀時,西、北江三角洲前沿當在婆仔峽-西樵山-市橋-黃埔一線,東江三角洲可能龜縮在石龍附近,獅子洋河口灣介於這兩個三角洲之間。 [6] 
唐宋時期,西江下游最老的防洪圍堤,是公元996年(宋至道二年)築於高要金利的香山咀到三鬥旱基(今金安圍),1054-1117年在西樵山周圍西、北江之間築成桑園圍,甘竹口外的新會縣天河圍棠下、順德縣勒流五七農場及桂州四基分別出土伴有唐宋文物的馬來鱷,順德縣逢簡檸檬基沖積平原下1.8米出土一批宋瓷和鐵製漁獵工具。唐宋以來,北江下游白泥水、古云東海相繼淤淺,主流集中今北江水道,同時西江過思賢滘的流量漸減,所以順德水道和潭州水道逐漸成為北江下游主流,而西江下游主流從馬口峽至甘竹口入海,十三世紀時西、北江三角洲的前緣是新會天河圍-順德縣桂州-番禺縣石樓一線。 [6]  這是宋代時珠璣巷南下移民湧入三角洲築堤開發的結果,海平面下降亦有影響。
明初,朝廷積極開發珠江三角洲,“命諸將分軍屯田。”東江三角洲方面,洪武26年(1393年)修築了三村基圍(東自石龍,西界塘嚇、洗沙、鶴田廈一線),使東江分派南北兩大支流的形勢確定下來。據李賢等纂《明一統志》(1461年)載,“明洪武初年,已在東村(靠近大步)、大小東向、大小亨、麻涌大步一帶屯田軍墾”。黃佐編《廣東通志》(1560年)指出,明初在市橋台地東邊和東南邊沿岸屯田,可見十四世紀末獅子洋已明顯收縮了。西、北江三角洲方面,甘竹口以上西、北江下游兩岸均亦築堤防洪。 [6] 
在明中葉以前,順德縣與香山縣“隔海相望”,香山縣因田少糧少,在灣頭部分遊積強盛,洲灘漸露,河網初具雛形。據黃佐《廣東通志》記載,“香山北海諸沙坦曰:獨子(今三角的獨子山)、石牌(小欖北的石排)、三洲(在張家邊)、海心(今港口)、分流(今南頭北)、大小插口(今三角、民眾一帶)”, “石歧海在城西北,接浮坪、海中多洲潭,種蘆漬泥成田,”在大小欖一帶屯田。據明末黃淳《新會縣誌》(1609年)記述,會城附郭之陽“漢為海,宋元為潮田,蘆葦荒莽。”會城“象山之下,昔為滄海,今則淤為沃壤,望不可極,崖門之內,猶然浩渺,歲受西(江)水,種荻積污”。明中葉以後,新會縣的外海、禮樂、茶坑、三江、睦洲一帶均已成陸。可見十七世紀初,甘竹口和五桂山之間已大片成陸,三角洲前沿為新會縣三江、大鰲-中山縣張家邊、港口、三角-番禺縣南沙一線。十九世紀中葉的海圖反映了獅子洋最後收束為一支縱向水道,三角洲前沿接近目前的位置。 [6] 

珠江三角洲地形地貌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2張)
珠三角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下游,瀕臨南海,東經112°45 '-113°50'、北緯21°31'-23°10',是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東江及其支流潭江、綏江、增江帶來的泥沙在珠江口河口灣內堆積而成的複合型三角洲,內有1/5的面積為星羅棋佈的丘陵、台地和殘丘。西部、北部和東部則是丘陵山地環繞,形成天然屏障。南部海岸線長達1059公里,島嶼眾多,珠江分八大口出海,形成相對閉合的“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三江匯合、八口分流”的獨特地形地貌。 [20] 

珠江三角洲氣候特點

珠三角大部分位於北迴歸線以南,地處南亞熱帶,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雨量充沛,熱量充足,雨熱同季。年日照為2000小時,四季分佈比較均勻。年平均氣温21.4-22.4℃,其中封開、德慶、廣寧、懷集、鶴山、惠東、博羅平均温度較低,深圳、珠海平均温度較高。年平均降雨量1600-2300毫米,受季風氣候影響,降雨量集中在4-9月。冬季盛行偏北風,天氣乾燥。夏季盛行西南和東南風,高温多雨。 [20]  [144] 

珠江三角洲水文條件

珠三角位於西江、北江、東江下游,包括西江、北江、東江和三角洲諸河4大水系,流域面積45萬平方公里。河網區面積9750平方公里,河網密度0.8公里/平方公里,主要河道有100多條、長度約1700公里,水道縱橫交錯,相互貫通。密集的河網帶來豐富的水資源,水資源總量3742億立方米,承接西江、北江、東江的過境水量合計為2941億立方米。三角洲流經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鳴門、虎跳門和崖口等八大口門,注入南中國海。 [20]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

珠三角土地總面積547.33萬公頃,其中,四周丘陵、山地和島嶼佔總面積30%。根據《廣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12)》,珠江三角洲地區土地利用結構以非建設用地為主,非建設用地(包括農用地和其他建設)464萬公頃、佔總面積的84.84%,其中林地面積278.49萬公頃,主要分佈於廣州、惠州、江門、肇慶四市;耕地面積78.30萬公頃,主要分佈於廣州、惠州、江門、肇慶四市;建設用地持續增長,城鄉建設用地及交通用地已達82.64萬公頃。 [20] 

珠江三角洲海洋資源

珠三角海岸帶長達1479公里,約佔廣東省海岸線的36%。擁有海島433個,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海島381個。全區具有優良的港口、漁業、油氣、海洋能和水資源以及沿岸海水、沙灘等旅遊資源。珠江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中華鱘的主要分佈區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唇魚的產卵場,磨刀門水道鰣魚鰻魚花鰻鱺和中華鱘等的主要洄游通道。同時該區是重要鳥類分佈區,包括廣州新造,深圳福田,珠海淇澳,佛山三水,江門新會、台山和恩平沿海及出海河口位於國際候鳥遷徙路線上。 [20] 

珠江三角洲動植物資源

珠三角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據初步調查,東南部以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代表,有維管植物(未包括苔蘚植物)1647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305種。西部以北峯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維管植物種類約1184種。北部以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代表,有維管植物1993種,獸類38種、爬行類20種、鳥類178種、蝶類85種、昆蟲681種。 [20] 

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

珠江三角洲廣州

廣州
廣州(2張)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户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廣州市總面積7434平方千米,轄11個市轄區,人口達到2015萬,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廣州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每年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廣州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1萬家,總量居全國前三; [23]  廣州集結了全省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員,在校大學生總量居全國第一。
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住户存款總額(居民儲蓄存款)、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國前三,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聯合國報告指出廣州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第一。2018年,廣州汽車產銷規模達到296.52萬輛,位居國內第二,產量佔全國10.6%。 [24]  廣州互聯網企業超過3000家,誕生了微信唯品會UC瀏覽器YY語音酷狗音樂網易虎牙直播等。廣州港口貨物吞吐量達6.13億噸,居華南第一位、全國第四位。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6974.32萬人次,穩居全國第三。2018年廣州市的快遞業務量累計達到50.64億件,全國排名第一,快遞業務收入累計達到479.75億元,全國排名第二。 [23] 
2008年12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廣州市要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優勢,增強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文化引領和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優化功能分區和產業佈局,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區一小時城市圈的核心。優先發展高端服務業,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增強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強化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户城市和區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強化廣州佛山同城效應,攜領珠江三角洲地區打造佈局合理、功能完善、聯繫緊密的城市羣。將廣州建設成為廣東宜居城鄉的“首善之區”,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

珠江三角洲深圳

深圳
深圳(3張)
深圳,又稱為“鵬城”,位於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國務院批准於1980年8月26日正式設立。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953平方千米。是中國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深圳與香港山水相連。在短短的30年裏,深圳從一個南疆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奇蹟。深圳是中國口岸最多和惟一擁有海陸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門户之一,有着強勁的經濟支撐與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深圳的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列內地城市第一。到2010年,深圳將建設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貿中心、運輸中心及旅遊勝地,將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性城市。
2008年12月7日,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認定為“設計之都”成為中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2010年8月26日是深圳特區建立30週年的日子,而且深圳舉辦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1年2月28日,經廣東省政府批准。深圳 與汕尾市汕尾市西部共建中國首個特別合作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深汕區已納入深圳板塊。
深圳作為全國房屋租賃業統計調查唯一試點城市,率先將房屋租賃業增加值等新興經濟業態納入GDP核算。深圳2016年新業態經濟增加值為1565.53億元,佔GDP的8.0%。其中,房屋租賃業增加值1037.39億元。深圳也是國家“研發支出計入GDP”唯一試點城市,就研發支出作為固定資本形式計入GDP核算進行試算。

珠江三角洲佛山

佛山 佛山
佛山,廣東省第三大城市,廣東獨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城市,粵劇的發源地,位於中國最具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之一的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地處亞太經濟發展活躍的東亞東南亞的交匯處,東倚廣州,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一。
與廣州地緣相連、歷史相承、文化同源,共同構建成“廣佛都市圈”,是“廣佛同城”“廣佛肇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
佛山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性也不亞於其他城市,成立了佛山新城中歐中心。2017年1月6日晚間,美的集團公告稱,公司完成要約收購庫卡集團股份的交割工作,並已全部支付完畢本次要約收購涉及的款項。
佛山文化底藴深厚,嶺南氣息濃郁,為嶺南文化興盛之地。佛山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全境,屬典型的三角洲河網地區。

珠江三角洲東莞

東莞
東莞(8張)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北接廣州,南連深圳。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1985年9月撤縣設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全市陸地面積2465平方千米。東莞經濟總量規模不斷擴大。製造業實力雄厚,產業體系齊全。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之一,製造業總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形成以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傢俱、玩具造紙及紙製品業、食品飲料、化工等八大產業為支柱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擁有全球500強企業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資者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諾基亞、雀巢美極、三星生益科技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
2016年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42家,總數達2028家,位居省內地級市首位。全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56653件和28559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7024件,同比增長52.46%,佔專利申請總量的30.05%,數量排全省第四位;發明專利授權量為3682件,同比增長31.74%,數量排全省第三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為876件,同比增長60.71%,排全省第三位。科技資源加快集聚,全市新增創新型研發機構1家,總數達32家,科技企業孵化載體達到59家,其中國家級11家;成功舉辦2016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全市目前引進省創新科研團隊立項總數達到26個,居全省第三;新引進11個市級創新科研團隊,總數達到27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科技金融結合得到加強,大力推進科技信貸、科技保險等工作,推動12家簽約銀行為東莞市655家企業發放貸款1017筆,貸款金額達44.62億元,推動39家企業購買科技保險,保額34億元,保費399.49萬元,申請保費補貼共114.56萬元,專利質押融資累計貸款1.22億元。

珠江三角洲珠海

珠海
珠海(12張)
珠海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位於中國廣東省南部,是一座著名的花園式海濱城市,東與香港水域相連,南與澳門陸地相接。珠海是中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2008年被國務院確立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市現轄香洲區、斗門區、金灣區,陸海總面積766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總面積163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達690公里,擁有146個海島,有“百島之市”的美稱。
珠海區位位置優越,東鄰香港,南與澳門陸路相接,是中國重要的口岸城市,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珠海金灣國際機場和華南第一深水港珠海港。隨着港珠澳大橋、廣珠城際輕軌、珠海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廣佛江珠城際輕軌、廣珠鐵路等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的興建,珠海將成為連接中國西南地區與港澳間的交通樞紐和珠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
為確保本身的高科技旅遊地位,珠海抑制重工業發展。珠海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2013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珠海綜合排名全國第一,屬國家頒佈的“幸福之城”,有“浪漫之城”的稱號。珠海按總工業輸出額計,主要工業依次為:電子及通訊設備電子儀器機械、辦公室儀器。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珠海從昔日一個經濟落後的邊陲小縣,一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一個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格局初具雛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珠海市作為中國的經濟特區,是外商投資的熱點地區之一。已有52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投資珠海,外商直接投資項目7303項。日本三菱、三井、伊藤忠松下、東芝、佳能、日通,美國埃克森美孚塞拉尼斯偉創力英國BP公司,德國戴姆勒克萊斯勒西門子法國家樂福,荷蘭的飛利浦等30多家著名跨國公司已落户珠海。

珠江三角洲惠州

惠州
惠州(5張)
惠州自南朝梁以後,特別是隋以後的千餘年間,先後為州(郡)、路、府、區、市等行政區的所在地,成為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所轄之地,“大海橫陳,羣山擁後”,東扼粵東咽喉,北控粵、贛要衝,水、陸拱衞廣州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素為兵家必爭之地。
惠州是東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處在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幷蓄,廣東漢劇、漁歌、山歌、舞龍、舞獅、舞春牛、瑤族的舞火狗等各種文化活動盛行,民間文化多姿多彩。 [25] 

珠江三角洲中山

中山
中山(3張)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行政管轄面積1800.14平方千米。市中心陸路北距廣州市區86公里,東南至澳門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中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發祥於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曾獲中國和諧之城,聯合國人居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

珠江三角洲江門

江門 江門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江門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少霜無雪、温和多雨、陽光充足。江門素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衞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以及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躋身“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之列。

珠江三角洲肇慶

肇慶 肇慶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全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48.91萬公頃,轄端州鼎湖高要3個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個縣,代管四會1個縣級市;設91個鎮、12個街道和1個民族鄉,共292個居民委員會、1255個村民委員會。全市户籍總人口為429.82萬人。2010年9月,國務院批准肇慶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2年10月27日,肇慶新區掛牌成立。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嶺南文化的發祥地,肇慶人文薈萃,古蹟林立。梅庵宋城牆七星巖摩岩石刻、悦城龍母祖廟德慶學宮等數十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區的七星巖,湖山一體、波光巖影,兼有陽朔之山、桂林之水形勝,素有“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和生物圈”生態定位研究站。
過境高速公路有二廣高速(通往二連浩特市和廣州市)、廣昆高速(通往昆明市和廣州市)和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通往江門市和廣州市);過境國道有G321線和G324線,省道有S118、S260、S349等12條線,西江內河航道總里程1225千米,通航里程698.8千米。三茂鐵路廣州至湛江)貫穿全境。2014年12月26日,肇慶市正式邁入“高鐵時代”。2015年9月22日,包括肇慶市在內的貴廣、南廣高鐵沿線13個城市在佛山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拉開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建設的大幕,肇慶市開始全面融入國家高鐵經濟網。2016年3月30日,廣佛肇城際軌道開通運營,直接引入廣州火車站。 [26] 

珠江三角洲交通

珠江三角洲鐵路

以下軌道交通資料不包括過度超前規劃、近期無法動工建設的交通項目。
國家幹線鐵路
區際幹線鐵路
區域貨運支線鐵路
城際客運專線鐵路
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廣深鐵路(途徑東莞)
廣州地鐵(含廣佛)
京港高鐵
廣珠城軌(途徑佛山、江門和中山)
廣惠城際鐵路(莞惠段建成、剩餘在建)
京九高鐵(在建)
廣汕鐵路(在建)
深汕高速鐵路(規劃)
廣清城際軌道(在建)
沿海鐵路(深惠段建成、深茂段在建)
廣湛高鐵(規劃)
京九支線龍汕鐵路
廣佛環線城際軌道(在建)
佛山地鐵(含廣佛)
贛廣高鐵(規劃)

貴廣高鐵
杭廣鐵路(規劃)

深汕高鐵(規劃)

廣佛江珠城際鐵路(規劃)

廣中珠澳高鐵(規劃)


澳門輕軌(在建)




珠海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在建)




珠海地鐵(規劃)
參考資料 [27] 

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

廣澳高速公路
瀋海高速公路
二廣高速公路
惠深沿海高速公路
廣惠高速公路
惠大疏港高速
從莞深高速公路
東新高速公路
佛清從高速公路
河惠莞高速公路

珠江三角洲機場


珠江三角洲港口

廣州黃埔港
廣州新沙港
廣州南沙港
深圳蛇口港
深圳鹽田港
東莞虎門港
香港內河碼頭
澳門貨櫃碼頭

珠江三角洲大型橋樑

澳氹大橋
珠江大橋(東橋+西橋)
東圃特大橋
龍穴島特大橋
崖門大橋
富灣大橋
蓮花山大橋
閲江大橋(建設中)
深中大橋(在建)
南沙大橋(虎門二橋)
北江大橋

珠江三角洲民族

孫中山像 孫中山像
珠江三角洲以漢族廣府民系為主,主要是自唐宋時期開始由粵北南雄珠璣巷陸續南遷到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中原江南氏族所形成,因此珠璣巷也被稱為廣府人的故居,廣府人是廣州府人的簡稱。從珠璣巷遷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達180多個,其後裔繁衍達7000多萬人,分佈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清遠、三水、佛岡、新興、高要、高明、佛山、南海、番禺、順德、廣州、花都、從化、中山、珠海、新會、江門、台山、開平、鶴山、恩平、東莞、增城、龍門、寶安、深圳、博羅、惠陽等28個市、縣,668個鄉(鎮)、村,以及香港、澳門和海外華人社區。 [120-124] 
珠三角的許多名人望族都把珠璣巷稱為“七百年前桑梓鄉”。明代嘉靖《廣東省志》引《南雄府圖經》説:“嶺上古有珠璣巷……今南海衣冠多其子孫。”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吾廣故家望旅其鄉從南雄珠璣巷而來”。清《廣東通志》雲:“珠璣在南雄府保昌縣沙水寺前,相傳廣州梁儲霍韜諸望族,俱發源於此”。乾隆《南雄府志》説:“廣州故家巨族,多由此遷居。”自北宋後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多年間,中原江南氏族由珠璣巷陸續南遷的有130多次,南遷廣州府諸縣的移民家族有797支之多。近代,廣府民系湧現了孫中山康有為梁啓超等一批傑出人物。 [120-124] 
而珠三角除了廣府人外,雜居在這一地區的漢族居民還有客家人、疍家人,少數民族有回族和滿族。 [14]  客家人是唐宋時期遷入贛閩粵三角區的漢人與當地的畲族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一個具有獨特的客家方言系統、文化習俗和情感心態穩定的漢族支系, [28-30]  珠三角的客家人主要是在清代時期自贛閩粵三角地帶遷入。 [31-33]  對於疍家人的來歷,學術界一直沒有定論,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疍家人是原居於陸地的漢人。 [118]  回族是唐宋時期落籍的阿拉伯穆斯林後裔。 [34]  滿族是清代時期的八旗駐防軍後裔。 [35-36] 

珠江三角洲廣府名人

廣府名人
科學工程界
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中國航空之父馮如、中國革命空軍之父楊仙逸、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中國照相機之父鄒伯奇、中國近代建築之父梁思成、中國防疫事業創始人伍連德、中國飛艇設計第一人謝纘泰、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何炳林、中國微波之父林為幹、中國光纖之父趙梓森、植物學家陳煥鏞、歷史學家陳垣
軍政界
宋代:抗金名臣崔與之、吏部侍郎李昴英、禮部侍郎馮元、監察御史郭閶、狀元張鎮孫、抗元將領熊飛李用陳大震鍾玉巖陳天覺梁杞馬南寶 [201] 
明代:內閣首輔梁儲、尚書湛若水、禮部尚書霍韜、吏部尚書方獻夫、禮部尚書黃士俊、户部尚書李待問、户部尚書張泰、禮部尚書何維柏、刑部尚書徐兆魁、禮部尚書李孫宸、工部尚書陳紹儒、僉都御史龐尚鵬、浙江按察使周新、抗清名將袁崇煥、嶺南三忠陳邦彥陳子壯張家玉、副都御史羅亨信、抗清將領黎遂球陳策、兵部侍郎黃衷、禮部侍郎王應華陳璉、東莞伯何真、狀元倫文敍 [202] 
清代:四川總督駱秉章、軍機大臣戴鴻慈、閩浙總督何璟、水師提督鄭紹忠、浙江提督張其光、潮州鎮總兵鄧安邦、福建船政大臣黎兆棠、民族英雄鄧世昌、兩江總督莊有恭、四川總督曾望顏、安徽巡撫鄧華熙、湖南巡撫吳榮光、廣西巡撫劉其昌、廣西巡撫黃槐森、吉林巡撫陳昭常、清末大臣張蔭桓、外交官張蔭棠鄭藻如梁誠、外務部尚書梁敦彥、外交家容閎、禮部侍郎李文田、清華大學創始人唐國安、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狀元梁耀樞、廣東水師提督何長清 [203-204] 
民國:國父孫中山、中華民國開國元勳徐紹楨、內閣總理唐紹儀、外交家伍廷芳、國務總理梁士詒、國民政府主席胡漢民、國務總理王寵惠、陸軍總司令餘漢謀、海軍總長程璧光李章達潘達微鄧蔭南陸皓東楊鶴齡陳少白尢列李紀堂程奎光史堅如李沛基馮自由朱執信傅秉常孫科鄭潤琦吳鐵城俞鴻鈞譚平山陳友仁劉紀文葉恭綽關賡麟龍建章陳景華朱卓文司徒美堂張惠長楊官宇 [205] 
傑出女性
中國第一位女西醫張竹君、中國貧兒教育開創者徐宗漢徐慕蘭、女權運動先驅何香凝中國舞蹈之母戴愛蓮、中國第一位女律師鄭毓秀、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朱慕飛、二戰女飛行員李月英、中國女飛行家李霞卿張瑞芬、中國空軍第一位女軍官鄭漢英、中國電影第一位女演員嚴珊珊、中國"電影皇后"胡蝶、著名電影演員阮玲玉、粵劇名伶紅線女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加拿大總督伍冰枝

珠江三角洲廣府文化

珠三角以漢族廣府文化為主體,主要由唐宋時期開始經粵北南雄珠璣巷遷入的中原江南移民文化所形成,珠璣巷是中華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轉地,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被譽為“中華文化驛站,天下廣府根源”。 [120-124]  廣府文化傳承了漢文化的精髓,在嶺南文化中影響力最大,在各個領域中常被作為廣東漢文化的代表。珠三角自明代廣州府設立以來,經濟發達、商貿繁榮、文教鼎盛。 [159] 

珠江三角洲建築

祠堂
廣府祠堂廣泛分佈於今天粵港澳大灣區廣府民系聚居的區域,宋朝時,大量北方人為躲避戰亂,越過大庾嶺進入嶺南,在珠璣巷暫時落腳後,南下珠江三角洲,開村居住。這些“聚族而居”的村莊,一般會按姓氏系別修纂族譜,如果條件許可,還會修建祠堂。明代頒佈《聖諭六條》,要求百姓“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弟”,並逐漸放寬了民間立祠的限制。通過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的廣府人極力修譜建祠,成為助推器。由此,廣府地區出現了建祠的第一個高峯。 [172] 
明末清初,戰爭頻繁,廣府祠堂的興建陷入低谷。廣州“一口通商”後,經濟迅速恢復,積累了大量的宗族財產,廣府迎來歷史上的第二個立祠和修繕祠堂的高峯期。人們利用裝飾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圖案來傳達和睦、孝道、倫理、忠勇等家國思想。另一個是出現了以陳家祠為代表的“合族祠”,以原貢院附近的大小馬站、流水井、越華路、廣衞街等處分佈最為集中,比如何家祠、朱家祠、趙家祠等。 [172] 
廣州就有1300多座祠堂,如廣州錢崗村廣裕祠,是南宋末年丞相陸秀夫後人為紀念陸秀夫而建的廣府家族祠堂,它記載了廣府人的祖先從中原一路南遷的艱辛與輝煌 [173]  。深圳鳳凰古村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後裔聚居的廣府村落,村中文氏宗祠的建築裝飾精緻繁複 [174-175]  。江門市新會區慈溪村是南宋趙氏皇族村,保存眾多廣府祠堂 [176]  。珠海市斗門區南門村也是南宋趙氏皇族後裔聚居的廣府村落,保存有趙氏祖祠菉猗堂及建築羣 [177]  。東莞市長安鎮上沙村是孫中山先祖故居,是廣府村落,保留有孫氏宗祠 [184]  。中山市南朗鎮左步村雙壯孫公祠是孫中山的祖祠,也是廣府建築的典型代表。 [185] 
鑊耳屋
廣府民居風格在南宋以後逐步建立起來,至清中葉已經相當成熟。主要代表形式是佈局整齊的梳式佈局村落和三間兩廊式的合院,鑊耳式的山牆此起彼伏,形成蔚為壯觀的廣府民居特色。 [75]  鑊耳屋是珠三角傳統廣府民居的典型代表,屋子的山牆砌成鑊耳狀,故稱“鑊耳屋”。 [76] 
廣府民居延續了中原民居青磚黛瓦的建築風格,又融合了江南民居的特點,鑊耳式山牆在江南稱為觀音兜。鑊耳屋建築特點是瓦頂建龍船脊和山牆築鑊耳頂,用於壓頂擋風。一般為磚木結構,青磚(麻石)砌牆,階磚鋪地,紅、白石板鋪天井。鑊耳的山牆可擋風入巷,讓風通過門、窗流入屋內;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蔓延和侵入。鑊耳屋牆頭嵌以磚雕,飾以花蟲鳥獸,人物傳説等彩畫,屋頂和四周的龍、牛、水草。鑊耳屋三間兩廊式的佈局是中國傳統四合院的延續,只是因特殊的歷史、地理條件而發生了變化。 [77-85] 
旗杆石
旗杆石(3張)
在明清時期的廣府民居中,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鄉紳才有資格在屋頂豎起鑊耳封火山牆,體現出一種激勵讀書入仕,光宗耀祖的內涵,後來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按照傳説和習俗,鑊耳屋的修造必須遵循祠規、族譜所擬定的標準、樣式、尺寸。有功名、有官位、有名望的家族才能依照品級高低、財富多寡建立高低不一的鑊耳牆,否則即為名不副實。鑊耳屋的封火牆又稱“鰲頭牆”,是為“獨佔鰲頭”;前高後低,層遞而上,是為“步步高昇”;天井兩側兩排廂房,俗稱“雙登帶”;行列之間,以青石板路鋪就,一路向上,是為“青雲直上”。凡家人或族人考中了功名,必在宗祠門口豎立大旗,青史留名,光宗耀祖。用來豎大旗的旗杆石則被認為是古代進士、舉人的“榮譽證書”。 [77-87] 
現存的廣府建築羣有番禺學宮陳白沙祠陳家祠碧江金樓佛山祖廟雙壯孫公祠資政大夫祠廬江書院萬木草堂青雲書院錦綸會館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黃埔古港大旗頭古村坑貝古村塱頭古村南社古村鰲台書院阮埇村羅格孔家村碧江村黃埔南灣村等等。深圳的廣府建築有鳳凰古村元勳舊址綺雲書室南頭古城平湖老圍思月書院王大中丞祠黃思銘公世祠曾氏大宗祠、沙井江氏大宗祠、大沖鄭氏宗祠、大沖大王古廟、清湖廖氏宗祠、壆崗陳氏大宗祠、辛養陳氏大宗祠、皇崗莊氏宗祠等等。近代,江門開平地區出現了開平碉樓等的僑鄉建築。 [88] 

珠江三角洲科舉

明代廣東進士府際分佈 明代廣東進士府際分佈
廣州府歷代鄉貢進士總人數為1283人,其中番禺為260人,佔20.3%;南海357人,佔27.8%;順德238人,佔18.6%; 東莞193人,佔15.0% [168]  ;江門231人 [169]  ;香山(中山、珠海)138人 [170]  。廣東歷史上一共出過9位文狀元和5位武狀元,其中順德、南海各出了3位狀元,而且都是2位文狀元和1位武狀元,番禺也出了2位文狀元,分別為簡文會張鎮孫倫文敍黃士俊莊有恭梁耀樞朱可貞姚大寧 [171] 
明代初期,廣東人文興起,才賢大起,明中葉之後,開始直追中原,尤其是嘉靖、萬曆,科舉有出色表現,珠三角地區核心區域的廣州府更是領先於全省。明代,廣東考中進士共855人,其中廣州府有462人,佔全省進士總數的55% [37]  。清代,廣東考中進士共965人,其中廣州府有570人,佔總數的59%。 [38] 

珠江三角洲語言

由於珠三角的廣府人主要是自唐宋時期開始遷入,因此今天珠三角的粵方言保存了唐宋時期的中原音韻,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漢語普遍存在的”入聲”。北宋初年出版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官方權威發音韻律書《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裏面標註的文字發音與現今的粵語高度吻合,因此大量的唐詩宋詞現在只有用粵語來讀,才能符合詩詞基本的“韻律美”,國學大師南懷謹先生認為粵語是唐代國語。元朝時期,元政府以大都(北京)話為基礎,編制了《中原音韻》,藉以取代原來的《廣韻》,將入聲分派到其他三聲,導致北方話聲母結構迥異於古漢語,無入聲、無濁音,粵語吳語等方言成了古漢語的孑遺。 [39-40] 

珠江三角洲學術

陳獻章 陳獻章
宋代,廣東開始設立書院,有26所。廣東第一間略具規模的書院是廣州禺山書院,建於南宋嘉定(1208-1224)年間,遺址位於當時廣州府學背後(今日越秀區中山四路附近),宋代廣州地區設立的書院不多,除禺山書院外,只有番山書院和濂溪書院兩間,而佛山有6所書院。元代,在廣州地區創立的書院,記於史籍的只有蘿崗玉巖書院一間。 [140-141]  南宋時期,名臣崔與之與弟子李昴英在廣州創立了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是當時嶺南學術的主流學派,菊坡學派在思想上重仁治,重君,重才觀,李昴英便是菊坡學派培養的嶺南歷史上第一位探花。 [41] 
明代,廣東書院漸漸興盛,書院總數已位居全國第三,出現了陳獻章湛若水等大儒,極大改變了宋元時期廣東書院的落後狀況,成為全國重要的學術中心。 [142]  廣東大儒陳獻章提出了以“自然為宗”“學貴自得”的哲學主張,打破程朱理學沉悶和僵化的模式,開啓明代心學先河,創立了“江門學派” ,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為表彰其在學術上的重大貢獻,明朝於萬曆十三年(1585)將陳獻章從祀孔廟,他成為嶺南地區唯一一位從祀孔廟的大儒,也是明朝從祀孔廟的四人之一。 [42-46]  湛若水在繼承陳獻章學説的基礎上,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提出“格物為體認天理”與“為學先須認仁,仁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理念,創立了“甘泉學派”,成理學的一大門派,與王陽明的“陽明學”被時人並稱為“王湛之學”。湛若水在全國各地創辦書院近40所,弟子多達數千人,遍佈大江南北,促進了明代心學的發展與繁榮。 [47-48] 
清代,廣州的書院發展空前,學堂書院不僅數量眾多,形式齊全,而且分佈集中。當時,省級的粵秀書院越華書院與府級的羊城書院並稱“廣東三大書院”,堪稱清前期廣東教育的中心,而縣級的西湖書院禺山書院同樣不遑多讓,其後在粵秀山的學海堂菊坡精舍廣雅書院更掀起了廣東書院的改革風氣。 [140]  1820年阮元督粵,創辦學海堂,推動廣東漢學的發展,廣東也一躍而成為全國樸學研究的重地,出現了陳澧、朱次琦等著名學者。 [142]  清代,廣州形成了以陳澧為代表的“東塾學派”,陳澧是位通曉天文地理、樂律算術、駢文填詞的嶺南大儒,是廣東樸學的代表人物。錢穆評陳澧為“晚清次於曾國藩的第二號人物,學術史上主漢宋兼採,力主新式學風” ,其學術影響一直持續到民國。 [49-50]  同時佛山也出現了以朱次琦簡朝亮康有為為代表的“九江學派”,他們提出經學與史學結合,以及強化史學的獨立。 [51] 
鴉片戰爭後,鄭觀應康有為梁啓超容閎等力主變法強國和教育改革,提倡西學,主張興辦學校。康有為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培養維新變法人才,研究維新變法理論,其門生有梁啓超陳千秋徐勤麥孟華韓文舉梁朝傑曹泰、王覺任、陳和澤、林奎等,世稱康門“十大弟子”。 [52] 

珠江三角洲文學

屈大均 屈大均
宋代之前,廣東的文學中心一直位於粵北地區。從宋代開始,珠三角地區逐漸取代粵北成為嶺南文學中心,崔與之李昴英是當時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宋詞之始。 [54-55]  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多位青年詩人在廣州南園創立南園詩社,代表人物有孫蕡黃哲、王佐、李德、趙介,人稱“南園前五子”,他們開創了嶺南詩壇新局面,形成“嶺南詩派”,成為明初中國詩壇五大流派之一,嶺南詩派已與其他四大詩派並駕齊驅。 [53] 
嘉靖年間,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李時行五人因追慕“前五先生” 而重結南園詩社,被尊稱為“南園後五子”。明末,在陳子壯的發起下,黎遂球、曾道唯、高齎明、謝長文、區懷年、蘇興裔、梁佑逵等12人,再結南園詩社,復興南粵詩壇,稱“南園後勁”。明代珠三角的文學家還有倫文敍黎貞黃衷陳邦彥鄺露等。
清代,珠三角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和“嶺南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包括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程可則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張維屏李晚芳等,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近代,珠三角地區仍保持宋元以來的中心地位,出現了康有為梁啓超吳趼人黃節梁鼎芬羅癭公等人物。據統計,從西漢到近代,廣東境內有籍貫可考的、有文集行世的文學家近1800人,其中珠三角地區就有1405人,佔總數的78.1%。 [54-56] 

珠江三角洲書法

湛若水 湛若水
宋代,珠三角的書法家有李昴英崔與之,現存南山題名石刻就是出於李昴英之手書。從明代開始,珠三角湧現出較知名的書法家及其作品。陳獻章是當時廣東的大書法家,門下弟子甚眾,自成一格,形成“白沙書派”,開嶺南書法之先河,“白沙書派”代表人物有湛若水、趙善鳴、鄧翹、蕭文明等。明代中葉的代表人物有黎民表黎民衷黎民懷三兄弟。
明末至清代是嶺南書壇的興盛時期,代表人物有王應華鄺露陳子壯屈大均陳恭尹、彭睿、蘇珥黎簡吳榮光等。鴉片戰爭後,嶺南書法代表人物有蘇引壽蘇仁山蘇六朋朱次琦陳澧李文田康有為梁啓超、崔斯哲、江孔殷、張柏楨等。李文田自創具有嶺南特色的碑派書法,對廣東及整個嶺南書壇作出重要貢獻。民國時期的嶺南書法名家輩出,有王秋湄、葉恭綽胡漢民林直勉容庚商承祚等。在帖學書法上的名家有潘飛聲程景宣商衍鎏桂坫等。 [66] 

珠江三角洲繪畫

高劍父 高劍父
廣東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主要以珠三角為代表。明代南海林良是宮廷中最傑出的水墨花鳥畫家,是明代院體花鳥畫的代表人物,也是明代水墨寫意畫派的開創者,在明代院體畫中獨樹一幟,對後世畫壇,包括宮廷畫家、職業畫家、文人畫家均產生重大的影響。 [57-59]  東莞張穆著稱畫馬,新會高儼擅長山水,順德黎簡詩書畫皆絕,順德蘇六朋蘇仁山尤擅人物,番禺居巢居廉工花卉草蟲,重視取法自然,創造了“撞水”“撞彩”技法。明清的代表人物還有顏宗何浩張譽謝蘭生羅天池張如芝陳璞等。
清代,隨着廣州國際貿易繁榮,洋畫家也來此謀生,並收徒授業,培養出第一批中國油畫家,代表人物有史貝霖關喬昌關聯昌等,史貝霖是“中國最早的油畫家”。 [60]  19世紀30年代後,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來華傳授水粉畫技法,大大提升了廣州“外銷畫”水準,關喬昌即為其高徒,關喬昌的《老人頭像》曾入選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展,是最早在歐洲畫展上亮相的中國畫家。 [61-62]  近代,珠三角更誕生了“中國油畫之父”——李鐵夫,以及司徒喬羅工柳黃新波等著名畫家。 [63] 
20世紀初,在珠三角產生了“嶺南畫派”,其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峯陳樹人主張以倡導藝術革命,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着重寫生,多畫中國南方風物和風光,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豔,學者甚眾,它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為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之一。 [61]  代表人物有黎雄才、關山月方人定趙少昂楊善深高劍僧何香凝盧傳遠李撫虹容大塊黃獨峯司徒奇趙崇正何磊黎葛民黃幻吾何漆園黃少強、陳凝丹等。 [64]  此外還出現了馮潤芝關蕙農等知名的月份牌畫家,馮潤芝的弟子有羅叔重鄧芬黃鼎蘋馬慈航等。 [65] 

珠江三角洲音樂

蕭友梅 蕭友梅
嶺南古琴從宋代傳入珠三角,南宋末年,金元入侵中原,南宋皇帝被迫南遷至廣東岡州崖山,中原琴藝也在岡州留下一批琴譜,相傳《古岡遺譜》就是在當時遺留下來的古琴譜。明代時,著名琴人輩出,有陳獻章、鄺露陳子壯陳子升等。清代,嶺南琴派聲名漸顯,創始人是清代道光年間的廣東新會人黃景星。琴譜和琴學論著方面有黃景星的《悟雪山房琴譜》、何斌襄的《琴學匯成》、朱啓連的《鄂公祠説琴》、容慶瑞和林芝仙合編的《琴瑟合譜》等。著名曲目有《碧澗流泉》《水東遊》《雙鶴聽泉》《漁樵問答》《鷗鷺忘機》《平沙落雁》《烏夜啼》《神化引》等。 [67] 
近代,珠三角誕生了“中國現代音樂之父”——蕭友梅 [68]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產生了廣東音樂,是流行於珠江三角洲廣府方言區的傳統絲竹樂 [165]  ,其前身主要是粵劇過場音樂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約在二十世紀初期,發展成為獨立演奏的器樂曲。 [69]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間,是廣東音樂的興盛時期,湧現了嚴老烈丘鶴儔和人稱“何氏三傑”的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等名家,以及“四大天王”的呂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等音樂人才,創作出《彩雲追月》《平湖秋月》《柳浪聞鶯》《月圓曲》《旱天雷》《賽龍奪錦》《步步高》《倒垂簾》《娛樂昇平》《雨打芭蕉》《楊翠喜》《雙聲恨》等著名樂曲。 [167] 
20世紀20年代,旅居上海的呂文成等廣東音樂人除了創作樂曲外,還灌錄了大量唱片,廣東音樂開始在全國流行。二三十年代之後,東北、西北、廣西、天津、上海等地紛紛成立廣東音樂社團;60年代起,中國各地音樂社團或專業的文藝團體都有上演廣東音樂;美洲、澳大利亞、東南亞或歐洲等凡有廣東僑民的地方也多有演出。 [69-70]  20世紀40年代後,不少廣東音樂名曲更成為了國宴、迎賓音樂而被譽為“國樂”。廣州番禺區沙灣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 [71-72] 

珠江三角洲商業

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5張)
粵商(即廣東商人)與晉商徽商並稱為中國明清時期的“三大商幫”,稱雄商界數百年,以珠三角廣府商幫作為代表 [73]  。明清時期,廣府商人足跡遍佈全國,他們所建立的廣東會館嶺南會館廣肇會館粵東會館在全國的地域分佈相當廣泛,以今天的省份地域來看,以北京、上海、江蘇、四川及廣西分佈的數量最多,其他如江西、福建、湖南、山東、東北、湖北、陝西、河南、安徽、浙江、台灣、甘肅、雲南等省也都有數量不等的分佈。 [74] 
1685年,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貿專業團體--廣州十三行應運而生。1757年,廣州十三行成為清帝國惟一合法的外貿特區,這個洋貨行獨攬中國外貿長達85年,十三行商人也成為近代以前中國最富有的商人羣體,代表人物有盧觀恆梁經國吳健彰等。 [11] 
廣東商人在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的近代史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鴉片戰爭後,廣東人追隨洋商的腳步來到上海 [166]  ,粵商也成為近代上海最大的商幫之一,其中以廣州府的香山縣南海縣的商人為主。他們積極參與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在上海創辦了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積極投身於中國早期工業化的建設熱潮中,開辦航運、電報等新興行業,開礦山、造機器,幾乎參與了中國近代新型工業絕大部分項目的投資、運營,是近代中國工商社會名副其實的開拓者 [200]  。代表人物有唐廷樞徐潤鄭觀應梁炎卿陳啓沅薛廣森唐翹卿徐榮村馬應彪郭樂簡照南簡玉階冼冠生盧根羅明佑唐廷桂莫仕揚鄭翼之李煜堂方舉贊鄭伯昭陳炳謙曾煥堂蔡昌李敏周等。

珠江三角洲園林

清暉園
清暉園(35張)
嶺南園林主要指珠三角的廣府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三大流派之一。清代是中國園林建設的鼎盛期,基本上形成了北京、江南、珠江三角洲三個中心。 [89-90]  珠三角很多致仕的官員和文人雅士回鄉後都建造私家園林,主要是為了修身養性、頤養天年,閒暇時邀約一幫文人雅士吟詩作畫。 [91] 
如順德清暉園原為明代狀元黃士俊的府邸,後再由清代大良進士龍應時龍廷槐龍元任家族陸續建成; [92]  番禺餘蔭山房是清代舉人鄔彬所建,他被咸豐皇帝誥授為通奉大夫,官至從二品; [93]  東莞可園的創建人張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他金石書畫、琴棋詩賦樣樣精通; [94]  佛山梁園的主人梁藹如官至內閣中書,同時也是清代嶺南的書畫名家; [95]  廣州聽松園的主人是晚清愛國詩人張維屏,曾任湖北黃梅縣知縣、江西南康府知府;杏林莊園主鄧大林是清道光進士,曾在山東任知縣,是一位詩人、畫家;六松園是潘有為為父親修建的頤養天年的園林,他是乾隆年間的進士;康園是康有為的祖父康贊修置辦的產業,康有為小時候曾在園中的小蓬仙館讀書,1887年他在康園完成《人類公理》一書。 [91] 
在18至19世紀初期,廣州海珠區、西關一帶曾湧現出眾多由十三行商人興建的規模宏大、雍容華麗的私家園林,包括潘家花園、伍家花園海山仙館在內的眾多名園,被稱為“行商庭園”。它們不僅是嶺南園林的巔峯之作,還引發了清代時期歐洲各國模仿“中國式”園林的盛況,使中國式園林在歐洲風靡了近百年。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州舊花地仍是園林星羅棋佈之地,大小園林至少有30多處,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留芳、醉觀、紉香、羣芳、新長春、翠林、餘香圃、合記等八大名園。隨着十三行退出歷史舞台,行商園林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96-97]  現存的清代嶺南四大園林分別是清暉園餘蔭山房梁園可園,其他著名園林還有寶墨園、嶺南和園粵暉園等。

珠江三角洲戲曲

粵劇 粵劇
粵劇(Cantonese Opera),又稱“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是以粵方言演唱,漢族傳統戲曲劇種之一。粵劇源自南戲,源流可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間,是以明清時期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腔等諸腔為基礎,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中國南方一大劇種,其唱腔屬皮黃系統板腔體。粵劇形成於廣東,後傳入廣西、香港、澳門,在東南亞和美洲各國有華僑居住的地方均有粵劇演出。 [99-100]  粵劇於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1] 
粵劇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出現形成之初,用民族樂器伴奏,以戲棚官話演唱。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清雍正五年間,北京名伶張五,人稱攤手五,因躲避清廷的追捕,化裝易服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劇崑曲教授紅船子弟(粵伶以紅船為交通工具,“紅船子弟”便成為粵劇藝人的代稱),建立“瓊花會館”,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組織,佛山遂被稱為粵劇的故鄉。其時佛山多迎神賽會,逢神誕必要上演粵劇,清代有一首竹枝詞描寫了這一盛況:“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年,萬人圍住看瓊花”。
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粵劇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辛亥革命後,粵劇受文明戲、話劇的影響,20年代以後又受西方現代電影藝術的影響,從而引進了時代歌曲和西方爵士音樂 ,除使用民族樂器演奏外,還使用了小提琴、電吉它、爵士鼓、小號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在演出風格上基本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或稱“落鄉班”)兩大派系。 [99-100]  深圳的粵劇流行於羅湖、福田、南頭、蛇口、西鄉、福永、沙井、松崗、公明、光明、平湖和大鵬等粵語地區。 [102] 
粵曲是流行於廣東的粵語方言區並流傳到香港、澳門、東南亞和美洲的粵籍華僑聚居地,採用粵語方言表演的曲藝品種。約形成於清代中葉。表演形式為一至二人站唱,另有多人分持高胡、揚琴、琵琶、橫簫、長喉管、二絃、提琴(一種廣東本地的民間樂器)、短喉管、月琴等專司伴奏。後來還出現過“説唱”、“彈唱”和“表演唱”等演出方式。唱腔音樂極為豐富,大致分為自成系統的7個類別:1.梆子;2.二簧;3.牌子曲;4.吸收龍舟、木魚、南音、粵謳等的曲調;5.【送情郎】、【剪剪花】、【玉美人】等小曲;6.辛亥革命後新創編梆簧雜曲;7.填詞演唱的廣東民間器樂曲,即“廣東音樂”,如【昭君怨】、【雨打芭蕉】、【雙聲恨】、【柳搖金】等。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19] 

珠江三角洲民俗

珠三角廣府地區的節俗有迎春花市飄色生菜會醒獅、鰲魚舞、黃閣麒麟舞、市橋水色佛山秋色魚燈乞巧、中秋燈會、元宵燈會、重陽登高、龍舟北帝誕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盂蘭節、觀音開庫、賣身節等。 [189] 
迎春花市是廣府地區春節前夕規模最大的一項傳統民俗,流行於珠三角以及香港、澳門等地 [133-134]  。宋朝人過年時會在餐桌上擺放一種叫“百事吉”的利市——將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個盤子裏,是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 [186]  。粵方言“橘”“桔”與“吉”是同音字,廣府人家新春期間家家户户都會在家裏擺放一些桔盆,還會在年桔樹上掛些“利是”封,寓意來年如意吉祥 [187]  。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當時廣州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為花木產區,搭起一排排展賣鮮花鮮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人們稱之為“花街” [188]  。迎春花市已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32] 
醒獅 醒獅
醒獅,屬於中國舞獅中的南獅。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脱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着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出現在廣東南海縣(今佛山),現流傳於華南地區及海外華人社區。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 [103]  深圳舞獅主要在西部如寶安、沙井等地區,“松崗七星獅舞”於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4] 
飄色 飄色
飄色屬於社火表演藝術形式之一,起源於中原地區的迎神賽會活動,後逐漸傳到東南沿海。 [135]  廣東飄色起源於明末清初,直到現在依然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藝術形式。北方有社火,南方有飄色,只是叫法不同,飄色出巡就是社火巡遊。飄色巡遊時,由若干人推着數座色板,每一塊色板上裝飾着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着,凌空而立,飄然欲飛,故而叫飄色。飄色最大的亮點就是“色仔”、“色女”,他們身穿華裝豔服,扮相俊俏,飄逸靈動,不時向遊客揮手,“萌”化眾人,成為鏡頭捕捉的對象。 [129-131]  珠三角的飄色包括番禺沙灣飄色、珠海乾務飄色、中山黃圃飄色、南朗崖口飄色、台山浮石飄色等。 [135-139] 
扒龍舟是漢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起源於江浙地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習俗,也是漢族龍圖騰文化的代表之一。 [105-108]  廣州扒龍舟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廣州早期賽龍舟只是一種宮庭活動,南漢後主劉龔(958-971年在位)當年在廣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農曆端午節舉行龍舟競渡。到了明、清兩代,是廣州龍舟競渡的鼎盛期。 [109]  順德、中山、東莞、江門等地的龍舟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 [110-113]  。深圳“松崗賽龍舟”被列入第二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為紀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194]  。珠三角地區有把龍舟埋藏於河底保存的風俗,稱為“藏龍”,埋藏龍舟的地方稱為“龍船竇”,每逢端午節前把龍舟挖起,修復後進行賽龍舟。 [114-116]  這種風俗與江蘇無錫地區的風俗十分相似,無錫的龍船在每年比賽之後都將船底鑿穿,用麻布包着沉放在相應的河道中,只將龍尾露出水面,等到下次比賽時再撈起修理,沉放龍船的河道統稱為“龍船浜”。 [117] 

珠江三角洲信仰

南海神
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
隋開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下詔建四海神廟祭四海,在廣州建南海神廟,而火神祝融也正式被尊任為南海神廟供奉的“海神” [190-191]  。宋代的廣州扶胥港比唐代更為繁華,進出口商品比唐代更為豐富多樣,税額的收入也多。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下詔封南海神為“洪聖廣利王”,廣東民間從此以“洪聖王”作為“南海神”的另一稱謂。 [192] 
民間對傳説中掌管南海的洪聖王自然尊崇有加,除了在南海神廟的官方祀典外,民間亦形成了各種各樣、形式莊嚴的祭祀活動和大量的南海神“離宮”洪聖王廟。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就有二百多座“洪聖王廟”,實際就是南海神廟 [192-193] 洪聖誕又稱南海神誕波羅誕,誕期是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是民間為慶祝南海神祝融誕辰而舉行的迎神賽會活動。 [191] 
北帝
佛山祖廟 佛山祖廟
北帝又稱玄武、真武大帝,是廣府人最崇拜的神祇之一 [178]  。北宋以來,玄武崇拜日盛,尤其是北宋邊患頻繁,作為北方主神的玄武,其崇拜得到官方支持。在這種背景下,隨着中原人口大量南向遷移,玄武崇拜也就跟着來到了嶺南。明朝初期,燕王朱棣認為皇權的獲得,是因為北帝的庇擴,把北帝祭祀列為國家大典,北帝信仰也因此進一步遍及全國。 [179-180] 
北帝崇拜自明代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民間信仰的主流之一,北帝祀典上升成為官方禮制,不僅供奉北帝的祠廟遍及各鄉,而且村民的家中也普遍供奉着北帝的神位。明清以來,供奉北帝的佛山祖廟因其“惟我獨尊”的最高地位,成為一個集政權、族權和神權於一體的官祠廟宇。佛山祖廟和北帝崇拜在珠江三角洲、港澳及東南亞地區有着相當廣泛的影響。至清代乾嘉年間,北帝崇拜漸達到了全盛時期,以至兩廣總督吉慶都親謁祖廟並題聯,北帝的地位也蓋過了佛教諸神。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是北帝誕日,漢族民間慶賀活動規模盛大。 [125-128] 

珠江三角洲武術

詠春拳也是廣府文化代表之一 [195] 粵劇裏有一個祖師爺,叫張五,他是湖北人,京劇修為很高,又稱張五為昆,崑曲的昆,就是説京劇崑曲都難不倒他。清雍正年間,他南下佛山,組織瓊花會館,粵劇因此得到發展。他是天地會的人,但他不僅戲劇上很厲害,還是一個武林高手,一隻攤手(詠春的基本動作)獨步武林。所以粵劇的祖師是攤手,詠春拳的祖師也是攤手,後來詠春拳宗師葉問把詠春傳到全世界 [196]  。詠春拳主要分佈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順德、禪城、高明、三水五區,現已廣泛傳播於廣東、廣西、福建、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以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新加坡、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 [197] 

珠江三角洲飲食

廣府菜即廣州府菜 [181]  ,是粵菜的代表,源自中原。集南海菜、番禺菜、東莞菜、順德菜、中山菜、五邑菜、深圳等地方風味的特色 [225-226]  ,兼京、蘇、揚、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在烹調上以炒、爆為主,兼有燴、煎、烤,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鹹、鮮)之説。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具有清、鮮、爽、嫩、滑等特色,“五滋”“六味”俱佳,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 [182-183] 
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順德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稱號。著名的廣州菜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脆皮燒肉蒜香骨白灼蝦、幹炒牛河、廣東早茶老火靚湯羅漢齋廣州文昌雞、煲仔飯等。 [98] 
食盆菜是廣府人的傳統習俗,是珠三角地區極具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和傳統 [227-228]  。文獻記載,南宋祥興元年(1278年),南宋朝廷敗退廣東,楊太后與弟弟攜同當時皇帝途經東莞、香港一帶。其中,大部分將士來到長安烏沙村。所到之處,人民紛紛前往,勤王將士多達20萬人。缺少盛菜的碗碟,沿海百姓就巧用木盆,將三五家做的菜餚盛在一起,層層疊放、互相滲透、香氣四溢,深受皇帝和將士的喜愛。從那時候起,吃盆菜的習俗就在廣東沿海一帶流傳開來。 [229] 

珠江三角洲非物質文化遺產

珠江三角洲客家文化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山區少數民族特徵的漢族分支族羣,從西晉永嘉之亂開始,中原漢族居民大舉南遷,其中部分人抵達粵贛閩三地交界處,與當地畲、瑤等民族土著居民雜處,互通婚姻,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 [206] 
廣州深圳佛山江門等地區的客家人主要是在清代時期遷入 [207-210]  。清初,清廷兩次下令“禁海”遷界,造成沿海地區百業蕭條,田園荒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廢止“遷海令”,全面實施“復界招墾”,下令招民復業、獎勵墾荒。其時粵閩贛邊山區的客家人正患“人多田少”“土狹民瘠”,廣東北江、韓江流域的客家人大批湧入,自此開啓了客家人奔赴濱海的歷史。 [208] 

珠江三角洲山歌

客家人善鬥歌、對歌,幾百年來,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一直保留着用客家方言演唱客家山歌的傳統,男女歌手觸景生情,即興演唱,對答如流。江門鶴山客家人把“劉三姐”奉為歌仙,升入神格。為了紀念劉三姐,他們在鶴城崑崙山大崑山頂建了一座劉三姐廟,立了一塊歌仙石,每年正月十八從晚上八點開始,城西村周圍16條村的客家人都會聚集在此,通宵達旦地唱山歌、對山歌,並供上貢品,在劉三姐廟前祈福,以求來年平平安安,五穀豐登,整個祈福儀式直至第二天早上八點才結束 [210] 
珠三角地區的客家山歌有廣州客家山歌深圳客家山歌、中山白口蓮山歌、東莞清溪客家山歌、肇慶廣寧山歌 [211-215]  。客家文化和疍家文化相互交流、借鑑、融合,是白口蓮山歌的顯著特徵。大多用鹹水歌曲調、客家話來演唱。歌唱的即興性很強,有采茶調、嘆情、唱花、唱情、順口溜等形式。2007年,白口蓮山歌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項目。 [223-224] 

珠江三角洲客家圍屋

一座圍壟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壘,屋內卧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倉庫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廣州崗埔圍壟屋營造為客家傳統形制,從建築投影來看,像一個龜背,寓意子孫繁衍、健康長壽。圍壟屋還融合了廣府建築的裝飾特色,屋脊為龍船脊,屋正面山牆為鑊耳封火山牆,龍船脊吸納了廣府文化,鑊耳山牆則代表了族人鼓勵子孫好讀書出功名的願望。 [216] 
深圳吉坑世居是典型的龍崗客家圍屋,主體建築中最後方有一座望樓,樓上有鑊耳牆。這種鑊耳牆也叫“官帽牆”,原是廣府建築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後來在深圳客家建築中也多有應用。 [217] 
客家圍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