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

(廣東省轄地級市、省會)

鎖定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108] 廣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1]  截至2021年,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為7434.40平方千米 [2-3]  [165] 常住人口為1887.06萬人。 [158]  [326]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珠江下游、瀕臨南海,東連惠州市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順德區,北靠清遠市市區和佛岡縣韶關市新豐縣,南接東莞市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相望。 [335]  廣州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和,海洋性氣候特徵顯著。
廣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府文化的發祥地。廣州是中國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4]  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户城市 [109]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110]  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5-6]  [111] 
廣州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每年舉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 [7]  2017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居第二位;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居第三位。2018年,廣州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第一位,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居中國第三位。 [8-9] 
2021年,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28231.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1%。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06.41億元,同比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722.67億元,同比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0202.89億元,同比增長8.0%。 [224] 
中文名
廣州
外文名
Guangzhou
Canton
Kwangchow
別    名

花城
羊城
五羊城
行政區劃代碼
440100 [183]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
地理位置
中國華南地區,廣東省中南部,珠三角北部
面    積
7434.4 km²
下轄地區
11個市轄區
政府駐地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府前路1號
電話區號
020
郵政編碼
510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881.06 萬(2021年常住人口) [158] 
著名景點
花城廣場
廣州塔
白雲山
廣州市長隆旅遊度假區
沙面 展開
機    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穗港澳直升機機場
火車站
廣州站廣州東站廣州南站廣州北站
車牌代碼
粵A
地區生產總值
28231.97 億元(2021年) [224] 
市委書記
林克慶
市    長
郭永航 [209]  [228] 

廣州歷史沿革

廣州
廣州(53張)
廣州由秦漢起至明清2000多年間,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到唐朝時,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稱為“廣州通海夷道”,其航程從廣州起,經南海、印度洋,直駛巴士拉港,到達東非赤道以南海岸,這是16世紀以前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到唐宋時期,廣州已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東方大港,並首設全國第一個管理外貿事務的機構——市舶使;明清時期,廣州更是特殊開放的口岸,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曾是全國惟一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鴉片戰爭後,中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被迫開放廣州、上海、寧波、福州、廈門五個通商口岸,廣州一口通商的局面從此結束。 [112] 
廣州城市天際線
秦朝,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在秦末漢初與唐末,廣州曾經兩次出現過割據的小國,秦末期為南越國趙佗(秦的南海尉)自立為南越王,廣州成為南越王都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11年)。唐代末期劉巖(又名劉龔)據廣州稱帝, 國號南漢(公元917年至971年)以廣州作都城(當時稱興王府)。廣州地區自秦代(公元前214年)定為南海郡開始,歷代以來它的行政管轄地區,最小的範圍也據有現廣東省的中部與北部,最大的範圍包括現廣東、廣西的大部地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廣州地區設南海郡。 當時南海郡尉任囂在現中山四路舊倉巷附近修建城廓,稱為“任囂城”,廣州為郡治所在地。秦漢時南海郡行政管轄範圍北至觀坪石,東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積約14萬平方千米,後趙佗續任南海郡尉。秦朝為了鞏固在嶺南的統治,從中原遷居五十萬居民到嶺南。秦末漢初時,趙佗自立為南越武帝,並把管轄範圍擴展到雷洲半島與廣西、桂林地區,以及越南北部。
漢武帝於公元前111年平定了南越國後,把原趙佗割據地區劃分為九郡(後縮為七郡),廣州仍稱南海郡,歸屬交趾部後稱交州, 南海郡行政範圍縮小。交州治所在地曾移至廣西梧州,廣州城曾一度較前衰落。東漢末年,廣州屬於吳國,公元216年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公元226年並將交州改為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漢代廣州地區行政範圍面積約10.5萬平方千米。
廣州傳統嶺南建築
廣州傳統嶺南建築(74張)
晉代,廣州仍稱南海郡,為州治所在。但南海郡行政管轄範圍比漢代有所縮小, 已將東部梅縣、潮汕、惠陽等地區分出;晉代南海郡面積約4.6萬平方千米,南、北朝與隋代,廣州仍為州治,郡治所在,州郡範圍略有變化。
唐代,廣州稱為廣州都督府,是嶺南道的道治與都督府治所在地;廣州都督府行政界線南至寶安、中山,北至清遠, 西至四會;懷集,面積約4.2萬平方千米。唐末期劉巖在廣州稱帝, 號稱南漢國,廣州為興王府,並在廣州地區設置咸寧、常康二縣, 以模仿帝都長安。
公元970年,宋平南漢後,廢興王府仍稱為廣州(以後一直沿用廣州名稱),廣州為廣南東路路治地(簡稱廣東。廣東省之稱自此開始)。廣州行政區域範圍面積約4.3萬平方千米。元、明、清各朝代,廣州先後稱廣州路(元代),廣州府(明、清時),均為省治地(元代廣東省稱廣東道, 明代稱廣東布政司,清稱廣東省)。行政區域範圍雖有變化,但不大,直到清代廣州府行政區域面積約3.1萬平方千米。
解放前, 國民黨統治時,廣州定為市,仍為省會所在地。廣州市行政區域範圍較前各歷史時期大為縮少。 南至河南全島與芳村,東至車陂,北至白灰場,面積為248平方千米。解放後,廣州曾一度劃為直轄市,1954年全國行政區域調整時改為省轄市。 由於生產與城市發展,廣州行政區域經過多次擴展,現廣州市轄區面積達7434.4平方千米。
2010年,舉辦了廣州亞運會。2019年12月15日,榮登年度中國城市品牌前10強。 [11] 
2021年7月19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推進會上宣佈,經國務院批准,在廣州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181] 
2021年9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廣州被列為超大城市。 [192] 
2021年12月,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名單。 [218] 
廣州晨曦 廣州晨曦

廣州行政區劃

廣州管轄的城市總面積7434.4平方千米, [165]  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因合併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組成部分。老四區原指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但是區域調整之後,就採用老三區(老城區),指越秀、荔灣、海珠;新四區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237] 
廣州市行政區劃
市轄區
面積(k㎡)
郵政編碼
區政府駐地
行政代碼
33.80
510030
越華路183號
440104
59.10
510360
廣州市荔灣區芳村大道西2號 [12] 
440103
90.40
510220
廣州大道南999號
440105
96.33
510630
天府路1號
440106
795.79
510080
廣園中路238
440111
484.17
510700
香雪三路1號
440112
786.15
511400
清河東路319號
440113
970.04
510800
迎賓大道89號
440114
527.65
511400
鳳凰大道1號
440115
1616
511300
惠民路1號
440118
1974.50
510900
新城東路99號 [13] 
440117
注:各區面積參考《區域概況》各區人口參考《廣州市2010年第六次中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廣州市行政區劃圖 廣州市行政區劃圖

廣州地理環境

廣州位置境域

廣州市地處中國大陸南方,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範圍是東經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至23度56分。東連惠州市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順德區,北靠清遠市的市區和佛岡縣及韶關市的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隔海相望。 [358] 

廣州地形地貌

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34張)
廣州屬於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區,最高峯為北部從化市與龍門縣交界處的天堂頂,海拔為1210米;東北部為中低山地,有被稱為“市肺”的白雲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為沿海沖積平原,為珠江三角洲的組成部分。

廣州氣候

廣州圖書館
廣州圖書館(24張)
廣州地處珠江三角洲,瀕臨南海,海洋性氣候特徵顯著,海洋和大陸對廣州氣候都有明顯的影響。廣州市各地年平均氣温在21.5℃~22.2℃之間,雨水資源豐富,平均年降水量為1800多毫米,年降水日數在150天左右。 [358] 

廣州水文

廣州市地處南方豐水區,境內河流水系發達,大小河流(湧)眾多,水域面積廣闊,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22條,河寬5米以上的河流1368條,總長5597.36千米,河道密度0.75千米/平方千米,構成獨特的嶺南水鄉文化特色。 [358] 

廣州自然資源

廣州生物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
廣東科學中心(20張)
廣州栽培作物具有熱帶向亞熱帶過渡的鮮明特徵,是全國果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包括熱帶、亞熱帶和温帶三大類、41科、82屬、174種和變種,共500多個品種(其中荔枝就有55個主要品種),是荔枝、龍眼、黃皮、烏(白)欖等起源和類型形成的中心地帶。蔬菜以優質、多品種著稱,共有15類、127種、370多個品種。花卉包括鮮切花類(鮮切花、鮮切葉、鮮切枝)、盆栽植物類(盆栽類、盆景、花壇植物)、觀賞苗木、食用與藥用花卉、工業及其他用途花卉、草坪、種苗等七大類。傳統品種和近年引進、開發利用的新品種共3000多個。糧食、經濟作物、畜禽、水產和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且不乏名優特品種,其中增城絲苗米是廣州市第一個獲得地理標誌的保護品種。 [358] 

廣州礦藏資源

廣州市的地質構造相當複雜,有較好的成礦條件。已發現礦產47種(含亞種),礦產地820處,大中型礦區25處。主要礦產有建築用花崗岩、水泥用灰巖、陶瓷土、鉀、鈉長石、鹽礦、芒硝、霞石正長巖、螢石、大理岩、礦泉水和熱礦水等。區內能源礦產和有色金屬礦產十分短缺,呈零星分佈,規模較小,品位不穩定。 [358] 

廣州人口民族

2019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1530.59萬人,城鎮化率為86.46%。年末户籍人口953.72萬人,城鎮化率為79.90%;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3.98萬人,出生率14.86‰;死亡人口4.83萬人,死亡率5.14‰;自然增長人口9.15萬人,自然增長率9.72‰。户籍遷入人口21.05萬人,遷出人口4.30萬人,機械增長人口16.75萬人。 [2] 
《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2020年廣州市常住人口數量達18676605人,佔全省人口數量的14.82%,為全省首位。 [158] 
2021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1881.06萬人,城鎮化率為86.46%。年末户籍人口1011.53萬人,城鎮化率為80.81%;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1.80萬人,出生率11.82‰;死亡人口5.55萬人,死亡率5.56‰;自然增長人口6.25萬人,自然增長率6.26‰。户籍遷入人口24.16萬人,遷出人口4.03萬人,機械增長人口20.13萬人。 [232]  [234] 
2021年末,廣州常駐人口1887.06萬人,增長7.03萬人。 [326] 
少數民族
廣州外籍人士
廣州外籍人士(67張)
2015年,廣州有少數民族人口71.8萬人,分屬55個少數民族。其中,户籍少數民族人口8.8萬人,非户籍少數民族人口63萬人。
港澳台僑
廣州市“毗鄰港澳,華僑眾多”,是全國最大的僑鄉都市。2016年末,廣州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屬近400萬人。廣州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其中市內歸僑僑眷、僑港澳眷屬近160萬人,佔廣州市户籍人口20%,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近240萬人,分佈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分佈在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區。 [188]  [360] 
外籍人士
廣州作為對外貿易的窗口,外籍人士眾多,2013年,從廣州各個口岸入境出境的外國人達到520.6萬人次。截至2014年10月25日,在廣州居住的外國人為11.8萬人,其中亞洲人口為5.7萬人,歐美人口3.6萬人,非洲人口1.6萬人。

廣州政治

林克慶:廣州市委書記 [208] 
郭永航:廣州市市長 [209]  [228] 
王衍詩: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29] 
陳向新:廣州市委副書記 [207]  [325] 
譚萍:廣州市副市長 [202]  [228] 
張鋭: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205] 
李貽偉:廣州市政協主席 [226] 
王煥清:廣州市副市長 [228] 
江智濤:廣州市副市長 [228] 
陳勇:廣州市副市長
賴志鴻:廣州市副市長 [353] 

廣州經濟

廣州綜述

2020年,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19.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2.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8.08億元,增長9.8%;第二產業增加值6590.39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18140.64億元,增長2.3%。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1.15:26.34:72.51。第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8.7%和57.5%。2020年,八大新興產業合計實現增加值6757.15億元,比上年增長3.7%,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7.0%。民營經濟增加值10200.03億元,增長2.8%,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0.8%。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1.59億元,增長1.4%;其中,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分別佔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的75.4%、24.6%。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53.04億元,增長3.1%。其中,教育支出558.75億元,增長6.7%;衞生健康支出300.84億元,增長22.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7.79億元,增長17.5%。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2.6%,其中,消費品價格上升4.4%,服務項目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6%,其中,能源類下降7.0%,高技術類下降2.3%;輕工業下降0.1%,重工業下降0.8%;生產資料下降2.3%,生活資料上漲1.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4.8%,其中,燃料、動力類下降10.3%,黑色金屬材料類下降1.6%,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下降2.1%,化工原料類下降4.8%。 [164] 
2021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8231.97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06.41億元,同比增長5.5%,兩年平均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722.67億元,同比增長8.5%,兩年平均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0202.89億元,同比增長8.0%,兩年平均增長5.1%。 [227]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一季度,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751.84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1.71億元,同比增長0.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738.20億元,同比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961.93億元,同比增長3.5%。 [323] 

廣州第一產業

2020年,廣州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8.16千公頃,比上年增長6.5%;蔬菜種植面積150.97千公頃,比上年增長2.0%;花卉種植面積24.49千公頃,增長9.1%;甘蔗種植面積4.51千公頃,減少16.7%;油料種植面積4.48千公頃,減少14.0%。全年糧食產量14.22萬噸,增長7.8%;蔬菜產量403.64萬噸,增長4.8%;花卉產值57.08億元,增長17.7%;甘蔗產量55.31萬噸,減少15.7%;油料產量1.28萬噸,減少11.8%,園林水果產量79.25萬噸,增長23.3%。全年肉類總產量11.21萬噸,減少2.5%。其中,豬肉產量 3.10萬噸,減少1.9%;禽肉產量8.02萬噸,減少2.1%。全年水產品產量50.75萬噸,增長9.1%。其中,海水產品產量12.52萬噸,增長17.8 %;淡水產品產量38.23萬噸,增長6.5%。 [164] 
2021年,廣州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0.97億元,同比增長7.1%。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23千公頃,比上年增長3.8%;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46.64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9%;花卉種植面積22.63千公頃,增長3.5%;園林水果種植面積70.71千公頃,增長0.4%。 [227]  糧食產量15.08萬噸,增長6.0%;蔬菜及食用菌產量403.84萬噸,與上年持平;花卉產值66.98億元,增長27.0%;園林水果產量81.94萬噸,增長3.4%。 [227]  肉類總產量9.87萬噸,減少12.0%。其中,豬肉產量4.69萬噸,增長51.3%;禽肉產量5.09萬噸,減少36.5%。全年水產品產量51.51萬噸,增長1.7%。其中,海水產品產量14.20萬噸,增長14.4%;淡水產品產量37.31萬噸,下降2.5%。 [227] 

廣州第二產業

2020年,廣州全年工業增加值5722.52億元,比上年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其中,國有企業增長17.4%,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0.4%,股份制企業增長4.9%,股份合作制企業下降9.1%,集體企業下降13.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0.1%,重工業增長3.9%。全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3%,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16.6%,航空航天器製造業下降41.8%,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6.9%,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增長14.9%,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5.1%。全年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電子產品製造業和石油化工製造業三大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長3.7%,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51.4%。其中,汽車製造業增長3.8%,電子產品製造業增長3.6%,石油化工製造業增長3.4%。先進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0%,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9.7%,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24.3%,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業增長23.5%,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5.1%,先進輕紡製造業下降1.7%,新材料製造業增長5.2%,石油化工業下降0.5%。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5%,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9.4%。全年規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2%,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6.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8.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9.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7.2%,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6.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税總額1853.24億元,增長5.3%;實現利潤總額1432.52億元,增長6.5%。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1.7%;企業虧損面21.8%,上升8.0個百分點。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910.98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全年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資質的所有獨立核算建築業企業1639個,比上年增長24.5%。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957.07 億元,增長12.3%。 [164] 
2021年,廣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其中,國有企業增長10.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7.6%,股份制企業增長8.0%,股份合作制企業下降14.2%,集體企業下降12.6%。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6.4%,重工業增長8.4%。 [227]  2021年,廣州市全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5.7%,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23.1%,航空航天器製造業下降1.8%,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34.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4.5%,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16.9%。 [227]  2021年,廣州市全年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電子產品製造業和石油化工製造業三大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長6.0%,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50.3%。其中,汽車製造業增長4.4%,電子產品製造業增長13.5%,石油化工製造業下降2.0%。 [227]  2021年,廣州市先進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2%,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9.3%。其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30.4%,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業增長18.7%,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2.1%,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6.5%,新材料製造業增長5.0%,石油化工業下降0.4%。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5%,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8.6%。 [227]  2021年,廣州市全年規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7%,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9.6%,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35.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3.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1.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6.9%。 [227] 
2021年廣州市規模以上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發電量
億千瓦時
398.84
13.3
捲煙
億支
597.25
-0.1
營養、保健食品
3480.50
17.4
果汁和蔬菜汁類飲料
萬噸
30.75
37.9
化學藥品原藥
萬噸
2.39
-2.7
中成藥
萬噸
6.23
11.9
彩色電視機
萬部
612.96
-19.5
家用電冰箱
萬台
366.29
-15.1
房間空氣調節器
萬台
951.53
3.9
鋼材
萬噸
380.04
-1.8
汽車
萬輛
296.64
0.5
#轎車
萬輛
164.34
-0.9
#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
萬輛
106.82
-3.9
發動機
億千瓦
2.42
-14.5
民用鋼質船舶
萬載重噸
33.78
-28.7
發光二極管(LED)
億隻
90.23
42.8
光電子器件
億隻
93.60
40.2
液晶顯示屏
萬片
9323.64
4.8
移動通信基站設備
射頻模塊
6357
24.4
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制系統
萬台(套)
212.17
5.4
安全、自動化監控設備
萬台(套)
26.65
-24.6
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
萬對千米
92.25
30.2

廣州第三產業

2020年,廣州全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1801.21億元,增長2.5%。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9392.62億元,增長1.9%。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下降22.1%,金融業增加值增長8.3%,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4.0%。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533.70億元,同比下降1.4%;利潤總額1280.76億元,同比下降18.0%。分行業看,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9.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下降9.3%,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下降1.6%,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下降32.5%。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303.65億元,比上年下降5.8%。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63643.22萬噸,增長1.5%;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4360.73萬噸,下降0.3%。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350.53萬國際標準箱,增長1.2%。全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4376.81萬人次,機場貨郵行吞吐量200.20萬噸,分別下降40.4%和21.4%。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1109.54億元,增長6.5%。其中,郵政業務收入745.43億元,增長8.6%;電信業務收入364.11億元,增長2.3%。快遞業務量76.16億件,同比增長20.0%;快遞業務收入694.07億元,增長9.2%。全年城市接待過夜旅遊人數4182.5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8.2%。其中,入境旅遊者209.73萬人次,下降76.7%;境內旅遊者3972.86萬人次,下降32.4%。在入境旅遊人數中,外國人46.99萬人次,下降86.4%;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162.74萬人次,下降70.6%。旅遊業總收入2679.07億元,下降39.9%。旅遊外匯收入14.59億美元,下降77.7%。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0%。其中,國有經濟投資增長16.3%;民間投資增長9.4%;港澳台、外商經濟投資下降6.9%。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3.4倍。第二產業完成投資下降1.1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11.8%。工業投資下降0.8%。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7%。高技術產業(製造業)投資比上年下降20.8%。房地產開發業完成投資3293.95億元,比上年增長6.2%。商品住宅開發投資2155.21億元,增長3.3%。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完成投資604.38億元,增長3.4%;90-144平方米住宅完成投資1302.63億元,下降1.5%;144平方米以上住宅完成投資248.19億元,增長37.7%。辦公樓完成投資405.88億元,增長23.8%;商業營業用房完成投資235.42億元,下降20.9%。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3.5%。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下降1.7%;住宿餐飲業零售額下降21.6%。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和個體户銷售商品分類中,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增長40.1%,汽車類零售額下降3.4%,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8.1%,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增長13.1%,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13.0%,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8.6%。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2.5%,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0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1.0%。全年商品進出口總值9530.06億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商品出口總值5427.67億元,增長3.2%;商品進口總值4102.39億元,下降13.6%。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325.28億元,比上年增加805.13億元。全年新籤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695個,比上年下降21.8%。外商直接投資合同外資金額1545.39億元,下降40.4%。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93.72億元,增長7.5%。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7798.81億元,比年初增加8667.61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65615.47億元,增加8913.72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54387.64億元,增加7284.33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3535.39億元,增加7379.61億元。年末全市共有境內上市公司117家,比上年末增長9.4%,市價總值19902.1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9.9%。各類企業通過證券市場籌集資金1975.65億元,同比下降65.5%,其中首次公開發行上市(IPO)9家,共計籌資人民幣62.99億元。全市共有證券公司4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4.13億元,淨利潤81.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8%和36.4%。證券分支機構350家,股票賬户數1981.18萬户,代理股票交易額118238.58億元,同比增長55.1%。期貨公司7家,全年代理期貨交易量8.90億手,同比增長58.7%,代理期貨交易額62.19萬億元,同比增長34.9%;營業收入18.39億元,同比增長26.6%;淨利潤4.83億元,同比增長77.7%。年末全市擁有保險法人機構5家,市場主體106家。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495.62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38.63億元,同比下降1.5%;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50.77億元,同比增長4.5%;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06.22億元,同比增長14.8%。保險賠款及給付支出454.86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224.02億元,同比增長29.9%;壽險業務賠付支出119.51億元,同比下降9.0%;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賠付支出111.33億元,同比增長90.0%。 [164] 
2021年,廣州市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3636.85億元,增長7.5%。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10860.02億元,增長9.0%。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11.3%,金融業增加值增長5.3%,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9.2%。 [227] 
2021年,廣州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612.77億元,同比增長18.2%;利潤總額1615.50億元,同比增長24.1%。分行業看,衞生和社會工作營業收入增長24.9%,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23.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21.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8.4%,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14.3%,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3.0%。 [227] 
2020年廣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 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貨物運輸總量
萬噸
92457.53
-4.9
鐵路
萬噸
1792.98
-14.8
公路
萬噸
46965.85
-2.6
水運
萬噸
42237.63
-6.8
民航
萬噸
117.39
-16.0
管道
萬噸
1343.68
-4.5
貨物運輸週轉量
億噸公里
21619.71
0.2
鐵路
億噸公里
22.88
-4.6
公路
億噸公里
658.16
-1.8
水運
億噸公里
20867.71
0.3
民航
億噸公里
65.61
-2.8
管道
億噸公里
5.36
8.7
2020年廣州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 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客運量
萬人次
32712.15
-34.4
鐵路
萬人次
8696.23
-40.2
公路
萬人次
18054.02
-29.6
水運
萬人次
5.89
-88.1
民航
萬人次
5956.01
-38.2
旅客運輸週轉量
億人公里
1257.31
-47.1
鐵路
億人公里
78.24
-40.9
公路
億人公里
180.62
-31.3
水運
億人公里
0.05
-89.6
民航
億人公里
998.41
-49.6
2020年廣州市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行 業
比上年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
10.0
第一產業
3.4倍
第二產業
-1.1
第三產業
11.8
農、林、牧、漁業
2.3倍
工業
-0.8
建築業
-7.5
批發和零售業
7.5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9.3
住宿和餐飲業
50.7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9.7
金融業
1.7倍
房地產業
10.8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80.1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78.9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25.7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1.6倍
教育
23.4
衞生和社會工作
44.3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85.0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22.2
2020年廣州市房地產開發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 標
單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房地產開發投資
億元
3293.95
6.2
其中:住宅
億元
2155.21
3.3
其中:90~144平方米
億元
1302.63
-1.5
房屋施工面積
萬平方米
11878.29
-0.9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6924.32
-3.3
房屋新開工面積
萬平方米
2620.61
18.0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405.67
-0.1
房屋竣工面積
萬平方米
1389.79
-52.1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923.91
-43.9
本年資金來源
億元
5337.13
6.7
其中:國內貸款
億元
1052.25
3.4
個人按揭貸款
億元
640.55
61.6
2020年廣州市商品進出口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指 標
絕對數(億元)
比上年增長(%)
商品進出口總值
9530.06
-4.8
出口值
5427.67
3.2
其中:一般貿易
2356.50
6.7
加工貿易
1156.89
-21.9
其中:機電產品
2700.64
0.6
高新技術產品
780.09
-6.3
進口值
4102.39
-13.6
其中:一般貿易
2537.22
-5.6
加工貿易
781.93
-22.7
其中:機電產品
1740.04
-24.8
高新技術產品
1073.25
-28.6
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
1325.28
-
2020年廣州市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商品名稱
單位
數量
比上年
增長(%)
金額
(億元)
比上年增長(%)
鋼材
萬噸
46
-2.7
46.31
1.3
紡織紗線、織物及其製品
-
-
278.76
53.2
服裝及衣着附件
-
-
485.18
-4.3
鞋靴
萬噸
23
6.0
132.44
9.8
傢俱及其零件
-
-
168.49
8.8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
-
-
75.32
14.9
貴金屬或包貴金屬的首飾
107
-31.4
140.42
-39.7
船舶
-
-
77.95
1.4
印刷電路
百萬塊
1435
4.3
64.30
-3.3
液晶顯示板
萬個
2181
-31.4
187.39
-28.8
箱包及類似容器
萬噸
21
-28.0
130.34
-24.9
2020年廣州市主要商品進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商品名稱
單位
數量
比上年增長(%)
金額 (億元)
比上年增長(%)
煤及褐煤
萬噸
1416
-6.0
48.53
-15.8
鑽石
千克
500
-30.2
96.91
-38.3
集成電路
百萬個
7410
26.2
197.68
-10.8
汽車零配件
-
-
209.96
-10.1
空載重量超過2噸的飛機
20
-45.9
113.29
-57.3
成品油
萬噸
75
-20.3
24.81
-36.3
初級形狀的塑料
萬噸
268
8.3
253.58
-5.0
液晶顯示板
萬個
9133
-15.9
143.71
-29.1
鋼材
萬噸
148
-19.1
82.35
-16.1
未鍛軋銅及銅材
萬噸
16
11.3
75.59
10.2
紡織紗線、織物及其製品
-
-
48.33
-6.5
2020年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國家和地區
出口總值(億元)
比上年增長(%)
進口總值(億元)
比上年增長(%)
香港地區
584.36
-19.7
30.76
-20.8
美國
698.07
0.8
335.21
-17.5
歐洲聯盟(27國)
727.88
11.1
683.37
-12.1
東盟(10國)
968.28
28.7
581.40
2.7
日本
194.60
-17.0
790.09
-17.8
韓國
120.13
10.4
448.68
-23.8
俄羅斯聯邦
77.17
-9.3
26.86
1.2倍
2020年廣州市分行業外商直接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行業名稱
合同外資金額(萬元)
比上年增長(%)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萬元)
比上年增長(%)
總 計
15453892
-40.4
4937180
7.5
農、林、牧、漁業
10588
-9.2
226
-
採礦業
285
-
-
-
製造業
2125768
1.6倍
820950
-27.0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11327
-91.2
70631
-
建築業
1814626
11.9倍
16254
24.4倍
批發和零售業
803531
-17.5
192536
-36.9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417314
5.2
411297
22.1
住宿和餐飲業
10998
-79.3
-
-
信息傳輸、軟件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467857
-50.2
270280
16.9
金融業
57055
-99.0
72414
-34.1
房地產業
1902057
-77.1
609835
-35.7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4847671
-5.7
1378524
9.0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2935995
-10.5
1085042
3.1倍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8538
-
-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13319
2.3倍
114
56.2
教育
1022
-68.1
-
-
衞生和社會工作
1088
-95.7
6000
29.6倍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24853
-50.4
3077
-8.6
2020年廣州地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及其比年初增長情況
指 標
年末數(億元)
比年初增長(%)
各項存款餘額
67798.81
14.7
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
23889.25
18.5
住户存款
21177.97
15.2
各項貸款餘額
54387.64
15.5
其中:境內住户貸款
20649.14
8.1
境內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32820.00
21.5

廣州社會事業

廣州教育事業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
廣州教育歷史始於西漢末年,三國時期,騎都尉虞翻曾在番禺虞苑辦學。南宋時期,設有書院。清朝時,設立府學宮,為廣州最高學府,而番禺與南海設有縣學宮。除此之外,民間自行籌辦義學與社學。
清末年間,洋務派同治三年在廣州開設同文館,以培養翻譯人才,大量教會學校也在此時成立,並在後來成立港澳分校,分別是培正、培道、培英、協和、真光。康有為光緒年間開辦萬木草堂以教授新學。當時書院林立,著名的有粵秀書院越華書院、聖心明德書院、羊城書院學海堂書院菊坡精舍應元書院廣雅書院番山書院蓮峯書院
廣州擁有82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總數達113.96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一;廣州集結了全省97%的國家重點學科、80%的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華南地區的科教中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華南分院落户廣州。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產學研基地已明確落户廣州。 [15]  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正式落户 [16] 香港科技大學將在廣州南沙建設分校區。
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95萬人,在校研究生11.24萬人,畢業生2.67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36.16萬人,在校生115.30萬人,畢業生29.00萬人。技工學校招生8.66萬人,在校生24.41萬人,畢業生7.36萬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6.35萬人,在校生18.10萬人,畢業生5.82萬人。普通中學招生18.47萬人,在校生52.62萬人,畢業生16.40萬人。普通小學招生21.09萬人,在校生110.47萬人,畢業生14.77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52.76萬人。 [14]  小學生數量超過北京、上海。 [17] 
截至2019年,廣州在校大學生總數達113.96萬人,在校大學生總量居全國第一。 [10] 
2020年,廣州本專科在校大學生達到130.71萬人,排名全國第一。 [160] 
2021年9月7日,廣州市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 [190] 
2021年11月,廣州市被評為首批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範區。 [210] 
2021年,廣州市研究生教育招生5.35萬人,在校研究生14.57萬人,畢業生3.38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42.40萬人,在校生141.26萬人,畢業生31.98萬人。技工學校招生8.85萬人,在校生26.92萬人,畢業生6.28萬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5.72萬人,在校生17.14萬人,畢業生5.79萬人。普通中學招生20.00萬人,在校生56.96萬人,畢業生16.61萬人。普通小學招生21.20萬人,在校生116.44萬人,畢業生15.96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63.32萬人。 [227] 
廣州基礎教育院校
著名小學
著名中學
廣州本科院校
校名
主管部門
備註
雙一流
雙一流
廣東省
雙一流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雙一流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廣東省特色高校提升計劃
公辦高校
廣東省教育廳
注:參考資料 [18]  [166]  [170]  [221]  [231] 
廣州大專院校
校名
主管部門
辦學層次/性質
中國民用航空局
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廣東省
大學專科
廣東省教育廳
大學專科(民辦)
注:參考資料《廣東省教育廳 - 普通高校》 [18]  [171-175]  [182] 

廣州科學技術

廣州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世界級) 廣州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世界級)
2017年,廣州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家以上,增量僅次於北京,總數超過8700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441件,同比增長48.7%;發明專利授權量9345件,同比增長21.9%。廣州硬科技發展指數居全國前三位。 [14] 
截至2022年6月底,廣州市有效商標註冊量205萬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40件,地理標誌商標13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1件,集體商標25件。 [340] 
截至2022年6月,廣州市商標質押融資額達2.48億元,出質商標127件,主要分佈在第一、第三產業。 [338] 
廣州城市形象LOGO 廣州城市形象LOGO
2019年末,全市縣級及以上國有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186家。全市在穗院士人數51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2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2人,以及國外、境外機構獲評院士7人。國家重點實驗室20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37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65家。國家級孵化器36家,國家級孵化器培育單位31家。全市累計有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2174家。國家級、省級大學科技園8個。 [14] 
廣州是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龍頭城市,集結了全省70%的科技人員和95%的博士。截至2017年4月,在廣州工作的諾貝爾獎獲得者6人、兩院院士77人,“萬人計劃”專家95人。廣州市共有新型研發機構28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813家(國家級18家,省級548家),各級重點實驗室337家(國家級17家,省級196家),數量均居全省第一。科技創新獲國家、省科技獎勵佔全省過半。並建成華南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集羣。廣州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曾經獲得全球超級計算機六連冠。中國和新加坡合作在廣州設立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落户廣州。美國斯坦福國際研究院在廣州設研究院。
2021年,廣州市專利授權18.9萬件,增長21.6%;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4萬件,增長60.0%。 [227] 

廣州文化事業

  • 場館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自助圖書館1315個,其中實現通借通還的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自助圖書館747個。2021年,全市圖書館覆蓋率達100%。全市13個區級以上圖書館均達到國家一級館水平,全市公共圖書館建築面積54.83萬平方米,館藏總量3070.70萬冊(件)。2022年9月,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正式印發《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22-2026)》。 [366] 
2019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事業單位)7個,文化館13個,文化站169個,公共圖書館14間,國家綜合檔案館13個,博物館和紀念館31個。 [14] 
廣州主要文化場館
-
2021年末,廣州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事業單位)11個,文化館216個,公共圖書館(不含分館)14間。博物館和紀念館74個(其中博物館66家 [334]  ),國家綜合檔案館13個。全市有廣播電台2座,電視台3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 [227] 
  • 傳媒
2019年末,全市有廣播電台2座,電視台3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 [14] 
電台、電視台
報業
-

廣州通信事業

廣州是中國三大通信樞紐、互聯網交換中心和互聯網國際出入口之一,國際出口帶寬超2000G,是中國內地最大的互聯網出口,國際局電路可直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基本形成通達全球的網絡架構。4G用户約915.8萬户,規模全國第一 [19]  。基本實現了光纖鋪設到小區及部分商廈,並建立了寬帶數據、交互式視頻等業務平台。廣州市話程控化、市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均居中國省會城市之首。2018年5月,中國移動在廣州等五個城市開展外場測試,每個城市建設超過100個5G基站。 [20]  2019年6月,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開通運行。 [21]  首批5G商用城市。 [22] 
2021年12月20日,廣州打造全國首個5G專網+E-BLOCK智慧園區。 [217] 
2021年12月,在5G和千兆光網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供給能力、用户發展狀況和應用創新水平等方面都達標,獲評為“千兆城市”。 [219] 

廣州醫療衞生

廣州是中國三大醫療中心之一。 [23]  2019年末,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衞生機構(不含村衞生室)4162個,其中,醫院269個,婦幼保健機構12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7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7個,衞生監督機構14個。全市擁有牀位10.02萬張,增長5.3%,其中,醫院牀位9.11萬張,增長5.9%。全市各類衞生技術人員16.81萬人,增長7.4%;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87萬人,註冊護士7.78萬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衞生技術人員1486人,衞生監督機構衞生技術人員437人。 [14] 
2020年11月,入選國家醫療保障局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 [24] 
2021年末,廣州市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不含村衞生室)4878個,其中,醫院291個,婦幼保健機構12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7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6個,衞生監督機構14個。全市擁有牀位10.65萬張,增長4.8%,其中,醫院牀位9.71萬張,增長4.4%。全市各類衞生技術人員18.77萬人,增長5.5%;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62萬人,註冊護士8.80萬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衞生技術人員1507人,衞生監督機構衞生技術人員416人。全市共有社區衞生服務機構331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牀位0.26萬張,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衞生技術人員1.34萬人;鎮衞生院32個,鎮衞生院牀位0.23萬張,鎮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0.49萬人。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總數5.74萬例,死亡128人;發病率307.51/10萬,死亡率0.69/10萬。全市各類醫療衞生機構向社會提供診療服務1.44億人次,提供住院服務328.8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4.7%和17.2%。 [227] 
廣州三級甲等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海軍醫院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二一醫院
廣州市婦嬰醫院
廣州腫瘤醫院
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廣州南方醫院
廣州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
-
參考資料 [23]  [178-179]  [212-213]  [215-216]  [220]  [327] 

廣州婚俗改革

2021年4月7日,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實驗時間為期三年。 [106] 

廣州對口合作

2022年6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其中明確,龍巖市(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廣州市、梅州市(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廣州市建立對口合作關係。 [329] 

廣州體育事業

2018年11月,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25]  2019年舉辦國際級、國家級單項比賽51次,開展各級各類大型全民健身活動賽事1184項次。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41.25億元,籌集公益金10.66億元。 [14] 
截至2021年9月,全市體育場地共計35335個,面積達3898.85萬平方米,農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100%。 [196] 
2021年,廣州市舉辦國際級、國家級單項比賽16場次。我市破亞洲紀錄1人次1項,破全國紀錄1人次1項,運動員共4人次獲得4項世界冠軍,104人次獲得62項全國冠軍。全年開展各級各類大型全民健身活動賽事371項次,64.50萬人次參加各級各類大型全民健身活動。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44.01億元,同比增長38.0%。 [227] 
2022年6月24日,2022中國帆船城市超級聯賽在衢江舉行啓航儀式,廣州帆船代表隊參賽。 [332] 
廣州主要體育場館
-
廣州運動賽事
名稱
時間
圖片
1987年
2010年廣州亞運會 2010年廣州亞運會
2001年
2007年
2007年
第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2010年
2010年

廣州城市體檢

2022年7月4日,入選住建部公佈的2022年城市體檢樣本城市名單,將採取城市自體檢、第三方體檢和社會滿意度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城市體檢。 [337] 

廣州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末,廣州全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達824.95萬人,其中離退休人員為115.31萬人。
據披露,截至2021年末,廣州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人數)864.33萬人(女性430.16萬人),其中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人數)824.95萬人(女性409.81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39.57萬人(女性75.98萬人);失業保險715.71萬人(女性325.67萬人);工傷保險729.23萬人(女性317.51萬人)。
截至2021年末,全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為115.31萬人;2021年進行年度待遇調整後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提高到3834元。
2021年,全市按月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8.04萬人,2021年12月起失業保險金標準由1890元月調整為2070元月。
2021年,全市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人數1.72萬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人均61719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87.67萬元,人月均傷殘津貼5939元。
社保基金收支情況方面,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040.38億元,基金支出562.24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42.62億元,基金支出57.43億元,年末累計結餘130.31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31.9億元,基金支出46.38億元,年末累計結餘151.69億元。工傷保險基金收入9.84億元,基金支出11.78億元(其中工傷預防費支出356.6萬元),年末累計結餘35.19億元。
截至2021年末,全市社會保障卡累計持卡人數1679萬人,常住人口持卡率達90%。 [347] 
2022年11月17日,被確定為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在該地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參加個人養老 [362] 

廣州志願服務

截至2022年8月,廣州市註冊志願者433.8萬人,註冊志願服務組織及團體1.86萬個,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時長近5800萬小時,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348] 

廣州民生工程

截至2022年5月底,廣州市累計完成加裝電梯規劃審批12997台,累計建成10759台。在規劃審批方面,截至2022年7月底,廣州市累計完成加裝電梯規劃審批13493台,惠及逾100萬居民。 [354] 

廣州交通運輸

廣州公路

廣州公路
國道
105國道
106國道
324國道
205國道
-
-
-
高速公路
廣惠高速公路
廣佛高速公路
廣三高速公路
珠三角外環高速公路
北二環高速公路
新國際機場高速公路

廣州鐵路

廣州鐵路
鐵道線路
武廣客運專線
火車站
-
歷史上的火車站:大沙頭站(廣九火車站),舊廣州南站(黃沙站)

廣州航空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機場,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空中絲綢之路”重要國際航空樞紐。飛行4F級。已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和大洋洲地區的第一門户樞紐。開通國際航線149條,通達亞、非、歐、北美和大洋洲五大洲共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4月26日,二號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 [26]  ,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使用需求。201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7338.61萬人次,機場貨郵行吞吐量254.85萬噸,分別增長5.2%和2.2%。 [14] 
廣州空港綜合保税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空港綜合保税區。

廣州航運

廣州港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2019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2687.31萬噸,增長12.6%;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4401.03萬噸,增長7.4%。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323.62萬國際標準箱,增長6.0%。 [14] 
廣州港已開通了87條國際航線、105條內貿航線。馬士基、達飛、地中海等全球前21名船運巨頭均在廣州港開展業務,現已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蓮花山港、南沙港、廣州開發區穗港碼頭和增城新塘港已開通往返香港的客、貨輪,花都區開通往返香港的貨輪。廣州內河與100多條河道相連接。 [27] 

廣州市內交通

公交
【主詞條:廣州公交
廣州公交車有市區巴士(含夜線)、廣州BRT、城際巴士、機場專線、大學城專線(廣字頭、大學城字頭)、華南樓巴、旅遊線、高峯專線、科學城專線、商務線、地鐵接駁線等路線;其中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五個郊區有自己的公交系統,另蘿崗K01、K02為免費巴士。
有軌電車
廣州海珠有軌電車已經開通,增城有軌電車試驗段一、二號線規劃2016年開通運營。 [28]  廣州大學城有軌電車規劃2017年開通運營。2020年7月1日,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示範段提前開通。 [29] 
無軌電車
廣州市內居民多稱“電車”,於1960年通車運營,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座有無軌電車系統的城市。線路共14條。
公共自行車
2010年6月22日開通了廣州公共自行車服務。
渡輪
大沙頭碼頭、太平通津、太古倉、大阪倉碼頭、中山碼頭等。
水上巴士
廣州首條水上巴士線於2007年開始運營,該線串起芳村碼頭西堤碼頭天字碼頭、中山碼頭四大碼頭。
地鐵
【主詞條:廣州地鐵
廣州地鐵1號線於1997年6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使廣州成為中國內地第四座 、廣東省首座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截至2021年9月28日,廣州地鐵運營里程為589.4千米,位列中國內地第三名 [198] 
2019年,廣州地鐵全年累計運客33.06億人次,日均客流量首次突破900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量達1156.94萬人次。截至2021年9月,廣州地鐵共有15條運營線路(1號線-21號線、廣佛線及APM線),線網運營總里程589.4公里,共290座車站。 [30-31]  [198] 
廣州地鐵
已開通
-
-
建設中
廣州地鐵3號線東延段
廣州地鐵5號線東延段
廣州地鐵7號線二期
廣州地鐵13號線二期
廣州地鐵14號線二期
廣州地鐵18號線一期工程後通段
廣州地鐵22號線後通段
規劃中
參考資料來源 [32-34]  [167]  [197]  [235]  [342]  [350-352] 

廣州歷史文化

  • 綜述
廣州是國務院頒佈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揭開廣州人文史的初頁。廣州又稱為羊城、穗城。傳説古代有5位仙人,騎五色羊,羊銜穀穗,降臨廣州,把穀穗贈與百姓,祝願這裏“永無饑荒”。如今,越秀公園的五羊雕像已成為廣州的象徵。
廣州自秦漢至明清2000多年間,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漢武帝時期,中國船隊從廣州出發,遠航至東南亞和南亞諸國通商貿易,東漢時期航線更遠達波斯灣。唐代,廣州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東方大港,也是當時世界最長的海路航線“廣州通海夷道”的起點,中央王朝首先委派專門管理對外貿易的官員市舶使到廣州。宋代,在廣州首設全國第一個管理外貿機構市舶司。明清時期,廣州更是特殊開放的口岸,一段較長時間曾是全國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
廣州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在近代史上有三元里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抗英鬥爭、孫中山領導的反對封建統治的“三·二九”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廣州既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又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民羣眾進行革命鬥爭的英雄城市。 [336] 

廣州人文

廣州文化主要是屬於嶺南文化的“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次之。 [359]  廣府文化廣府民系的文化,是指珠三角廣州府地區使用粵方言的漢族居民的文化。 [140]  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

廣州非遺

截至2021年7月,全市共有市級非遺代表作118項(人類非遺項目2項、國家級項目21項、省級項目81項),非遺傳承人208名(國家級12名、省級79名),非遺傳承基地47個。 [177] 
廣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類
項目名稱
傳統音樂
傳統舞蹈
廣東醒獅-沙坑醒獅
傳統戲劇
曲藝
傳統美術
廣州灰塑
傳統技藝
涼茶製作技藝
傳統醫藥
民俗

廣州學派

南宋時期,南宋名臣崔與之與弟子李昴英在廣州創立了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是當時嶺南學術的主流學派,他們強調的是經世致用的學問。李昴英是嶺南歷史上第一位探花,其重要門生有張鎮孫陳大震李春叟、何文季等。明代,湛若水在繼承陳白沙學説的基礎上,創立了“甘泉學派”。清代,廣州形成了以陳澧為代表的“東塾學派”,其著作《漢儒通義》論證了漢學宋學門户之見是毫無依據的,主張打破門户之見;《東塾讀書記》更傳到日本,成為日本高等學校治漢學專業的必讀書。鴉片戰爭後,康有為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培養維新變法人才以變法強國,培育了一大批思想進步鋭意創新的社會精英,為辛亥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

廣州文學

東漢,廣州漢議郎學者楊孚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異物志》,是廣東最早著書立説的學者。宋代,珠三角成為嶺南文學中心,廣州的崔與之李昴英是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宋詞之始。明代,廣州以南園前五子南園後五子詩社為代表的文人社團盛行。 [35-38]  清代,廣州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和“嶺南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使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 [39] 

廣州民俗

迎春花市 迎春花市
廣州迎春花市在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里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

廣州語言

廣州本地居民以講廣州話(粵語廣府片)為主,因為廣州是廣府民系的核心地帶,廣府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廣府民系佔廣州本地人口近八成。 [359]  廣州方言,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方言之一。廣義的廣州方言又稱“廣府話”、“白話”,屬粵方言廣府片,是粵語的代表方言,通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和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狹義的廣州方言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
客家方言主要分佈在增城區、花都區、從化區、白雲區等區,天河區、越秀區、番禺區亦有客家古村落分佈。 [359]  其中增城區客家話居民約佔全區户籍人口的40%左右;花都區客家話人口約佔全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從化區客家話人口約佔全區總人口20%;白雲區客家話人口約佔全區總人口7%左右等。 [40-45]  [161-162] 

廣州繪畫

1910年廣州規劃圖 1910年廣州規劃圖
嶺南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廣州有林良顏宗何浩張譽黎簡謝蘭生羅天池居巢居廉蘇六朋陳璞等。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峯陳樹人均為番禺人。他們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着重寫生,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豔,學者甚眾,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為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之一。另外通草畫是19世紀起源於廣州的一種繪畫藝術。

廣州音樂

明清時期是嶺南古琴藝術的興盛期,著名曲目有《碧澗流泉》、《水東遊》、《雙鶴聽泉》、《漁樵問答》、《鷗鷺忘機》、《平沙落雁》、《烏夜啼》等。 [46]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一帶產生了廣東音樂,創作出《平湖秋月》、《楊翠喜》、《旱天雷》、《倒垂簾》、《雨打芭蕉》、《步步高》、《蕉石鳴琴》、《賽龍奪錦》等著名樂曲。20世紀40年代後,不少廣東音樂名曲更成為了國宴、迎賓音樂而被譽為“國樂”。番禺區沙灣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 [47-48]  廣東音樂嶺南畫派粵劇並稱為“嶺南三秀”。

廣州戲曲

粵劇 粵劇
粵劇,源自南戲,廣泛流傳於廣東、港澳和海外華人社區。粵劇藝人在廣州黃沙成立八和會館,此後廣州逐漸成為粵劇活動的中心之一,在廣州的粵劇著名劇目有《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雙仙拜月亭》、《再世紅梅記》、《蝶影紅梨記》、《香羅冢》、《紅了櫻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紅》等。廣州歷來的粵劇劇團有覺先聲劇團、廣東省粵劇團、廣州粵劇團廣州紅豆粵劇團等等。

廣州工藝

“三雕一彩一繡”是廣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主要代表,即廣州象牙雕刻廣州玉雕廣州木雕廣彩廣繡廣雕還包括廣州欖雕石雕磚雕骨雕貝雕等。 [49]  廣彩是廣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藝品,已有300多年曆史。作為外銷瓷,廣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有“世界官窯”之稱,歐洲許多國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廣彩瓷品。 [50]  廣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成為朝廷貢品,到明代中期已揚名海外,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有收藏,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繡的優秀作品。 [51] 

廣州建築

鑊耳屋 鑊耳屋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分佈於大珠江三角洲、粵西地區,因其在屋的兩邊牆上築起兩個像鑊耳一樣的擋風牆而得名。鑊耳屋象徵着官帽兩耳,具“獨佔鰲頭”之意。在明清時期,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鄉紳方能採用,後來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 [52] 
西關大屋是清末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興建的具嶺南特色的廣州傳統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主要分佈在多寶路寶華路龍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 [53]  清末至民國時期,廣州還出現了東山洋房石室聖心大教堂沙面租界等的歐陸風情建築,以及從新加坡香港等英屬殖民地傳入的騎樓建築。
2022年7月5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佈廣州市歷史建築名單,根據公佈內容,廣州市第一至七批共828處歷史建築。 [339] 

廣州園林

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是主要指狹義的廣府園林。在建築形式上,嶺南園林有比較鮮明的特色:一是體型輕盈、通透、樸實,體量較小。二是裝修精美、華麗,大量運用木雕、磚雕、陶瓷、灰塑等民間工藝、門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細刻,再鑲上套色玻璃做成紋樣圖案。三是佈局形式和局部構件受西方建築文化的影響。 [54]  廣州現存的清代古典式嶺南園林餘蔭山房,是嶺南四大園林之一。

廣州宗教

廣州宗教歷史源遠流長。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除道教屬中國本土宗教外,其餘的均由國外傳入。傳入廣州市時間最早的是佛教(255年),其次是道教(306年),伊斯蘭教於唐初傳入,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別在明末、清初傳入廣州。廣州宗教文化底藴深厚。至2014年末,廣州市依法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有81個,信教羣眾118萬人。在廣州舊中軸線上分佈了五大宗教近10間重點寺觀教堂。

廣州飲食

廣州菜
廣州菜(27張)
廣州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廣州菜粵菜的主體和代表,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口味上以清、鮮、嫩、滑、爽、香、脆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
廣州著名的菜點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白灼蝦幹炒牛河廣東早茶等。廣州特色小吃有蘿蔔牛腩牛雜雲吞麪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腸粉豬腸粉荷葉包飯缽仔糕雞仔餅等。廣州飲食業由“四園”為代表,分別為東園酒家、南園酒家、西園酒家和北園酒家,再輔以諸如廣州酒家泮溪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字號。

廣州風景名勝

廣州旅遊景點
廣州旅遊景點(16張)
廣州旅遊資源豐富,截止2021年7月,廣州共有68個A級旅遊景區,其中5A級景區2家、4A級景區28家、3A級景區37家、2A級景區1家。 [169]  其中以花城廣場廣州塔白雲山長隆旅遊度假區珠江夜遊陳家祠寶墨園沙面聖心大教堂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越秀公園南越王博物館中山紀念堂黃埔軍校南沙濕地公園百萬葵園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從化温泉九龍湖度假區等景點最為盛名。
廣州的文物古蹟眾多,截至2010年,已公佈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3處。南越王墓光孝寺六榕寺懷聖寺等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此外,還有始建於隋朝的南海神廟,明朝的五仙觀鎮海樓蓮花塔,清朝的陳家祠餘蔭山房等。近代革命歷史紀念地有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中山紀念堂洪秀全故居等。 [55]  廣州傳統有波羅誕廟會廣府廟會等節日。
2019年,廣州接待過夜旅遊人數6773.1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7%。其中,入境旅遊者899.43萬人次,下降0.1%;境內旅遊者5873.72萬人次,增長4.3%。在入境旅遊人數中,外國人346.28萬人次,增長1.8%;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553.15萬人次,下降1.3%。旅遊業總收入4454.59億元,增長11.1%。旅遊外匯收入65.30億美元,增長0.7%。 [14] 
廣州國家級景區
5A級
-
-
4A級
黃花崗公園
-
-
3A級
2A級
-
-
-
-
參考資料來源 [56]  [333] 
廣州主要景點
分類
名稱
人文歷史
駱秉章光祿大夫家廟
宗教古蹟
廣州大佛寺
-
革命歷史
-
自然風光
-
主題公園

商圈
天河路商圈
藝術創意園
289藝術PARK
-
-
酒吧街
沿江路酒吧街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
環市路酒吧街
白鵝潭酒吧街
旋轉餐廳
廣州塔旋轉餐廳
廣州花園酒店旋轉餐廳
愛羣大廈旋轉餐廳
-
廣州五星級酒店
廣州花園酒店(白金五星)
廣州建國酒店(天倫萬怡大酒店)
鉑爾曼大酒店
廣州君悦酒店
南沙大酒店
-
參考資料來源 [57] 

廣州著名人物

綜述
廣州歷代名人輩出,代代相傳。秦朝任囂,漢朝趙佗,晉朝葛洪,唐朝慧能,明朝湛若水,清朝學者屈大均、阮元,禁煙領袖林則徐,農民起義領袖洪秀全,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思想政治家康有為、梁啓超,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推翻幾千年封建統治的孫中山等。 [336] 
楊孚
楊孚,字孝元,東漢初年南海郡番禺人,曾任議郎之職。楊孚學識淵博,為官清廉,任上建議整頓吏治,要以廉為標準,以孝治天下,被皇帝所採納;他著有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南裔異物志》,是史家公認的嶺南第一位著書立説的學者。 [115] 
崔與之
崔與之,廣東增城人,南宋名臣。勤政愛民、清正廉潔、政績斐然,淮東、四川抗金,穩固邊防。開創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他文學造詣精深,詞風雅健,有“粵詞之祖”之稱。諡號“清獻”,與諡號“文獻”的唐代名相張九齡,合稱“二獻”。 [116]  [118] 
李昴英
李昴英,字俊明,人稱“李探花”,廣東番禺人,南宋名臣、學者。古代科舉考試中的第一位廣東籍探花,為官廉直,不畏強權,多次彈劾權臣賈似道、丁大全,後進太常卿右史、兼權吏部右告侍郎,升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加中大夫,封番禺開國男爵。 [117] 
陳大震
陳大震,字希聲,南宋廣州番禺人。宋理宗時進士,歷官博羅主簿、長樂知縣、廣濟縣令、權知雷州、朝奉大夫。一生為官公正,剛直清廉,恪守禮法,修身齊家。他處事果斷,判案數百,全無冤案,被百姓稱為“神判”。 [119] 
鍾玉巖
鍾玉巖,名啓初,字聖德,號玉巖,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出生於廣東花縣赤坭,八歲時隨父遷居番禺蘿崗。開禧元年(1205年)中甲科進士,他愛民如子。他講學授徒的玉巖書院是廣州早期的著名書院,又是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書院。 [120] 
湛若水
湛若水,字元明,廣東增城新塘鎮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因居於廣東增城縣甘泉都,學者稱為甘泉先生。他是大儒陳獻章之弟子。他一生仕學兩優,官曆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且壽長九十有五,構建了富於嶺南特色的、博大精深的心學體系,與王陽明心學比肩而立,而著述尤為豐富,對明代儒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21-122] 
周新
周新,明代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人,世居廣州城南高第裏。洪武年間以諸生身份進入太學,授大理寺評事,歷任監察御史、浙江按察使等職,他為官清廉,以“善於斷獄”著稱。永樂十一年(1413年),因遭權貴陷害而被明成祖誤殺。周新疾惡如仇、鐵面無私、耿直敢言,人稱“冷麪寒鐵公”,死後被明成祖封為浙江都城隍。 [123] 
黃衷
黃衷,明代廣東南海(今廣州)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户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獲旨嘉獎。官至兵部右侍郎。著作有《海語》、《矩洲集》等。 [153-154] 
陳子壯
陳子壯,字集生,號秋濤,廣東南海縣(今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鎮沙貝村)人,明末抗清將領。萬曆四十七年(1619)探花,官至禮部右侍郎。南明永曆帝任命為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督廣東、福建、江西、湖廣軍事。與弟、長子傾家募兵,慷慨赴難。在廣州與順德陳邦彥、東莞張家玉聯兵抗清,在歷史上被稱為“明末嶺南三忠”。 [124-125] 
黎遂球
黎遂球,字美周,廣東番禺人,明末廣東著名詩人。詩名遠播江南,並被封為牡丹狀元。清軍鐵蹄逼近江西,黎遂球慨然從戎,被任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兩廣水陸義師支援贛州的南明軍隊,清軍攻入贛州城區,他率數百義兵與之巷戰,身中三箭犧牲,終年45歲。 [126-127] 
屈大均
屈大均,廣東番禺人,出生於明清鼎革之際,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著名詩人、學者,被稱為明末清初詩壇“嶺南三大家”之第一人。早年參加反清的武裝鬥爭,後奔走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聯絡同道,屢次計謀義舉。晚年隱居沙亭故里,以筆墨為利刃,著書立説,終身不仕清廷。 [128] 
駱秉章
駱秉章,清廣東廣州府花縣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進士,被選充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掌撰記。後歷任侍講學士、御史、湖北按察使、湖南巡撫、四川總督等職。駱秉章一生清廉,被譽為“晚清第一清官”,和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等人並稱“晚清八大名臣”,是著名的軍事家、書法家。
莊有恭
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清代廣東番禺人。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侍讀學士、中丞、光祿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太子少保,江蘇、浙江、湖北和福建巡撫等職。莊有恭一生以“勤政愛民,清廉自勵”作為為官之道,深受百姓讚許。
鄧世昌
鄧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原籍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廣州市海珠區),清末海軍傑出愛國將領、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諡壯節公,追封為太子少保銜。
陳澧
陳澧,字蘭甫,廣東番禺人,世稱東塾先生,道光十二年(1832)舉人,是位通曉天文地理、樂律算術、駢文填詞的嶺南大儒。是廣東近代學術史上的重要人物,開創東塾學派 [129-130] 
張維屏
張維屏,字子樹,號南山,又號松心子,廣東番禺人(今廣州),愛國詩人。張維屏一生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先後在湖北、江西擔任州縣地方官。他勤政愛民、為官清廉,贏得了“盡心民事,深洽輿情”之美譽。 [131] 
許應鑅
許應鑅,原名應麟,字昌言,號星台,清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舉人,咸豐三年(1853年)進士。歷任廣饒九南兵備道兼九江關監督、江蘇按察使、江蘇布政使、浙江巡撫等職。許應鑅一生“清介自持”,清正廉明,在任江蘇按察使期間平反百餘件冤案,被老百姓譽為“許青天”。
詹天佑
詹天佑,廣東南海人。1872年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學班,1878年考入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鐵路專業。1881年回國,1888年在當時的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修建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1909年建成通車。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 [134] 
梁誠
梁誠,廣州人,第四批留美幼童之一,留學歸國後先後任中國駐美國、秘魯、西班牙、古巴、墨西哥、德國公使。梁誠知悉美國超額索取庚子賠款,通過多方交涉,最終收回近一半庚子賠款,這筆款項支持了逾千名學生赴美留學。梁誠設立的遊美肄業館,後改稱“清華學堂”,即清華大學前身,他也因此被稱為“清華之父”。
梁鼎芬
梁鼎芬,廣東番禺人,晚清學者、藏書家,被稱為“嶺南近代四家”之一。光緒六年(1880年)中進士,曾主講兩湖書院、南京鐘山書院,並做過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
居巢
居巢,字梅生,號梅巢,廣東番禺人,有多方面的文化修養,能詩詞、書法,長於國畫,工花草、草蟲,還善山水、人物,突破起前人而成為一代畫家,是嶺南派的先驅,高劍父兄弟、陳樹人等皆出其門下。 [132] 
居廉
居廉,廣東省番禺縣隔山鄉(今屬廣州市海珠區)人,字士剛,號古泉、隔山樵子、羅湖散人。居廉是中國近代嶺南地區著名的國畫畫家,善畫花鳥、草蟲及人物,尤以寫生見長。和其從兄居巢並稱“二居”。 [133] 
洪秀全
洪秀全,廣東花縣人,客家人,清末農民起義領袖。 [137] 
徐紹楨
徐紹楨,廣東番禺人。1894年中舉,後出任廣西布政使幕僚。1900年起曾任道員、總兵、新軍第九鎮統制、江北提督等職。辛亥革命時被舉為江浙聯軍總司令。清帝退位後改任南京衞戍總督。1917年擁護孫中山護法,出任廣州軍政府衞戍總司令。1921年任廣州政府參軍長。1923年2月任廣東省省長,後調任內政部長。
葉恭綽
葉恭綽,廣東番禺人。清末舉人,京師大學堂化學館畢業,留學日本。1912年後任交通部總長,兼理交通銀行、交通大學。1920年,任交通大學校長。1923年應孫中山召,任廣東軍政府財政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常委,中央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常委,北京中國畫院院長。 [141] 
胡漢民
胡漢民,原名衍鴻,字展堂,廣東番禺人。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1901年中舉人。1902年赴日本留學,1905年9月加入同盟會,任《民報》主編,從此成為孫中山主要助手之一。曾先後在南京臨時政府、中華革命黨、廣東非常大總統府及國民黨政府中擔任要職。 [135] 
朱執信
朱執信,中國民主革命家。1885年10月生於廣東番禺(今廣州)。在東京,朱執信結識了孫中山和許多留學革命青年。1905年7月,加入中國革命同盟會,從此,年僅20歲的朱執信跟隨孫中山,“以身許國”,在宣傳革命理論、領導武裝鬥爭這兩條戰線上展開了頑強的鬥爭。 [136] 
許崇智
許崇智,廣東番禺人。1906年加入同盟會。1914年參加中華革命黨,任軍務部長。1915年回國,任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參謀長。袁歿後,經上海南下廣州,參加護法運動。1918年2月任援閩粵軍第二支隊司令。1921年參加援桂戰爭和北伐。陳炯明叛變後,奉命回廣州重建軍政府。1924年春,任建國粵軍總司令。
高劍父
高劍父,廣東番禺人。1906年赴日本留學,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1914年流亡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參護法運動,支持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孫中山逝世後,全力倡導新國畫運動,1924年在廣州創辦春睡畫院。曾任中山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與高奇峯陳樹人創建嶺南畫派,並稱“嶺南三傑”。
高奇峯
高奇峯,廣東番禺人,劍父五弟。自幼隨劍父學居亷國畫。1907年到日本深造,並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在上海主持審美書館。與劍父、樹人一起,成為嶺南派創始人之一。1925年執教於嶺南大學。1933年代表我國籌備在德國舉行的中國藝術展覽,途中病逝於上海,年僅44歲。 [142] 
陳樹人
陳樹人,廣州番禺人,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著名的政治活動家。陳早年師從居廉學畫。1905年加入同盟會,留學日本京都美術學院。後參加國民黨改組工作,曾接任孫中山首任的華僑局局長職務。1947年定居廣州,專心畫藝。 [143] 
張竹君
張竹君,清末民初廣東番禺(今廣州)人,出生於廣州西關官宦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西醫,開國內女界創辦醫院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後,在上海發起成立中國赤十字會,任會長,赴前線救治傷員,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南丁格爾”。 [144-146] 
伍觀淇
伍觀淇,字庸伯,廣東番禺縣南浦村(今廣州市白雲區神山鎮南浦鄉)人。抗戰期間,曾任第七戰區第四挺進縱隊司令,伍觀淇游擊隊頑強的抵抗,戰鬥持續了11天,此為廣東抗戰史上光榮的一頁——江高阻擊戰。 [155-156] 
楊新倫
楊新倫(1898—1990),字克定,號振玉琴齋主人,廣東番禺鴉湖鄉人(今白雲區人和鎮鴉湖村人),廣東古琴研究會創會會長,原廣州精武體育會名譽會長,著名古琴家、武術家,嶺南琴派一代宗師。 [157] 
吳大猷
吳大猷(1907年9月29日—2000年),出生於廣東番禺(廣州),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原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曾就讀南開中學。楊振寧、李政道是他的學生。被譽為中國物理學之父。 [138] 
何炳林
何炳林(1918-2007年),廣東番禺沙灣人。中共黨員,著名化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被譽為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 [139] 
馬萬祺
馬萬祺,1919年10月生,廣東廣州人,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的愛國人士,澳門工商界知名人士,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九、十、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會長,澳門中華總商會永遠會長,澳門大華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151-152] 
何賢
何賢(1908―1983年),廣東番禺人,澳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之父。1941年遷居澳門,次年到大豐銀號任司理,被澳葡政府委為“華人代表”。1947年被舉為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1950年連任理事長直到去世。曾任全國人大代表,多次受到毛澤東、劉少奇 、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接見。 [149-150] 
李霞卿
李霞卿,生於1912年,廣東番禺人,民國著名影星、女飛行員。 [147-148] 

廣州城市榮譽

廣州榮譽
中國衞生城市
中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國際可持續交通獎
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城市
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範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世界一線城市 [60]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第3 [61] 
國家衞生城市 [62] 
全球城市競爭力第34 [63]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第三位(國家重要中心) [9] 
中國法治政府評估第3 [64] 
全球科研城市50強 [65]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66] 
城市產業競爭力全國第4 [67] 
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綜合第4 [68]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69]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第4 [70] 
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 [71] 
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第5 [72] 
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 [73] 
市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74] 
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75]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 [76] 
關注森林活動20週年突出貢獻單位 [77]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78]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第3 [79]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第18 [80] 
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第4 [81] 
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第9位 [82]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位列第5 [83] 
新時代中國繁榮城市榮譽 [84] 
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第5名 [85] 
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第7位 [86] 
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年度城市) [87] 
中國“數字一線城市”排名第七 [88]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第4 [89] 
全球城市500強榜單排名第50名 [90] 
綜合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 [91] 
“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 [92] 
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 [93] 
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綜合排名第四 [94] 
2019年國家衞生城市 [95] 
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96]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97]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 [98] 
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 [98]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99] 
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100]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101] 
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 [102] 
“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示範市縣村鎮” [103] 
2020年度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 [105] 
世界遊客最嚮往的中國城市榜單前三名 [113] 
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雙智”)協同發展首批示範城市 [114] 
“2020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前十名 [159] 
“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 [163] 
第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城市 [168] 
2021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176] 
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 [180] 
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 [185]  [204] 
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 [186]  [199] 
瀾湄旅遊城市合作聯盟的首批中方城市 [104] 
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 [189] 
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 [193] 
超大城市(按城區人口數排序) [194] 
SDG相關研究產出份額增加最快城市-第四名 [195] 
“2020中國外貿競爭力百強城市”排名第四 [201] 
文化和旅遊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地區 [214] 
2021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 [222] 
2021科技創新百強市 [223] 
“十四五”期間首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 [225] 
2021年中國城市海外短視頻平台影響力前十名 [230] 
全國首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 [233] 
“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四 [236] 
數字人民幣第三批試點城市 [238] 
“2021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評估”位列第一檔 [304]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324]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328] 
2021年廣東醫改十大創新典型 [330]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 [331] 
擬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 [340] 
《2022福布斯中國·消費活力城市》榜單第四名 [341] 
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城市 [343] 
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344] 
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 [346] 
2022年8月,廣州市(行政執法數據公開制度)被命名為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 [345] 
入選“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會員”名單 [355] 
2022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名單 [356] 
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 [357] 
2022世界智慧城市大會·中國區出行大獎 [361] 
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 [363] 
2022年自然指數第10位 [364] 
“科研城市100強”全球第10位 [365] 

廣州廣州之最

全國第一支採取地(市)建團模式組建的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廣東陸軍預備役步兵第一團 [240] 
全國最長的城市高架路——人民路和六二三路高架路 [241] 
改革開放後全國第一個綜合性大型體育設施——廣州天河體育中心 [242] 
全國第一個牛仔布紡織企業集團——牛仔布紡織企業集團 [243] 
全國率先實行骨灰撒海——1988年4月,廣州便在全國率先實行骨灰撒向大海的殯葬改革。 [239] 
全國第一個骨灰植樹還林集中安葬點——1988年,廣州市民政局會同園林局在白雲山畔開闢了“思園”骨灰樹葬區。 [239] 
全國第一個針織品企業集團——廣州針織品企業集團 [244] 
全國最大的縣級體育場館——番禺縣英東體育場館 [245] 
全國首次舉辦大規模婦女運動會——廣州市首屆婦女運動會 [246] 
全國第一個採用招標方式成片改造的舊城區——廣州市東風街 [247] 
全國第一家百萬創匯俱樂部——百萬創匯俱樂部 [248] 
全國首座“智能報刊朗讀亭”——廣州報刊亭 [249] 
全國容量最大的城市人口基本信息數據庫——廣州市人口基本信息檢索子系統第二版 [250] 
全國第一部地方性成人教育法規——《廣州市職工教育管理條例》 [251] 
國內首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8.5代oled面板生產線 [252] 
全國勞動模範比率最高的小煤店——紅山煤店 [253] 
全國赴港演出場次最多的藝術團體——廣州雜技團 [254] 
全國最大的天然式鳥籠——白雲山鳴春谷鳥籠 [255] 
全國省會城市中第一個全面實施住房制度改革——《廣州市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256] 
全國第一個市級社會科學基金會——廣州市社會科學基金會 [257] 
全國第一家非政府民調機構——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258] 
全國技術設備最先進的水泥廠——珠江水泥廠 [259] 
全國第一個亞熱帶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260] 
全國首次民辦民評領導幹部活動——“廣州地區十大傑出公僕”評選活動 [261] 
全國第一條新式遊覽觀光索道——白雲山索道 [262] 
全國第一家心臟瓣膜生產企業——廣州太平洋生物醫學制品有限公司 [263] 
全國規模最大的110應急聯動中心——廣州市公安局110電話報警服務枱 [264] 
全國最早與企業界合辦的文學期刊——《廣州文藝》 [265] 
全國最早的商品住宅小區——東湖新村 [266] 
全國第一種被列入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的中成藥——華佗再造丸 [267] 
全國首家開發性花卉科研機構——廣州花卉研究中心 [268] 
全國第一家現代化啤酒企業——廣州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 [269] 
全國第一個加入世界遊樂組織的遊樂園——東方樂園 [270] 
全國第一家信息交易所——南方市場信息中心信息交易所 [271] 
世界最高大的北迴歸線標誌塔——從化北迴歸線標誌塔 [272] 
全國第一部地方性經濟合同管理法規——《廣州市經濟合同管理規定》 [273] 
全國首個在北京召開的城市社會發展戰略討論會——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討論會 [274] 
全國第一所由女性創辦的民辦弱智學校——廣州至靈學校 [275] 
全國第一家由中國人自主經營管理的白金五星級酒店——花園酒店 [276] 
全國最早成立女廠長(經理)聯誼會——廣州市女廠長(經理)聯誼會 [277] 
全國最大的易拉罐生產企業——廣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 [278] 
全國最大的內陸型出入境口岸——廣九直通車站 [279] 
全國最早取得外貿經營權的工業品貿易中心——廣州工業品貿易中心 [280] 
全國最早集中辦理涉外政務的機構——廣州市外經貿事務總彙 [281] 
全國第一部反映個體經濟的電影——《雅馬哈魚檔》 [282] 
全國率先使用現代化的通信設備——無線電腦數字顯示傳呼機 [283] 
全國第一個實行經濟自立的醫藥研究所——廣州市醫藥工業研究所 [284] 
全國第一支企業與體委合辦的運動隊——廣州白雲足球隊 [285] 
中國戲曲藝人首次個人演唱會——紅線女粵曲獨唱會 [286] 
全國首創機器人審批商事登記——廣州市“人工智能+機器人”(air)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系統 [287] 
一線城市首個“中國製造2025”試點方案——《廣州市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實施方案》 [288] 
全國地方政府第一家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廣州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 [289] 
全國最大機器人展——2017中國(廣州)國際數控機牀展覽會 [290] 
全國第一個城市消費者組織——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 [291] 
全球第一款可載客的無人駕駛飛機——億航184自動駕駛載人低空飛行器 [292] 
全國第一家民辦股份制醫院——廣州益壽醫院 [293] 
全國發行量最大的醫學科普刊物——《家庭醫生》雜誌 [294] 
全國最大半潛船——“新光華”號半潛船 [295] 
全國首創海關證照郵政速遞——《報關單位註冊登記證書》 [296] 
影響力全球業界第一——第120屆廣交會 [297] 
亞洲最大耙吸式挖泥船——“浚洋1” [298] 
國內首次舉辦大型集體婚禮——首屆廣州國際集體婚禮 [299] 
國家首個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田——中新廣州知識城 [300] 
地鐵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廣州地鐵“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 [301] 
全國最大內貿車滾裝船——“玉衡先鋒”輪 [302] 
國內首款伴隨式税務機器人——“税小悦” [303] 
國內首家會展經濟創業孵化器——多維眾創空間 [305] 
全國首艘全國產深海潛水器母船——“探索一號”輪 [306] 
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紙——廣州奧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7] 
全國首個跨境電商商品質量溯源體系——南沙自貿區 [308] 
國內最大汽車滾裝碼頭——海嘉汽車碼頭 [309] 
全國第一個獲國際金獎的園林——芳華園 [310] 
全國首家自貿區法院——廣東自由貿易區南沙片區人民法院 [311] 
珠三角首個大型純電動公交車充電站——潭村公交車場充電站 [312] 
華南首家航空俱樂部——展卓航空俱樂部 [313] 
全國第一座四層雙環互通式立交橋——區莊立交橋 [314] 
新中國第一部地方年鑑——《廣州經濟年鑑》 [315] 
全國最大的自升式海上鑽井平台——“華海一號” [316] 
全國首例智能機器人服務——廣州南站 [317] 
全國最早的家務勞動服務公司——荔灣區家務勞動服務公司 [318] 
全國最大的地下商場——南方大廈地下商場 [319] 
中國首個英國金融培訓中心——英國金融培訓中心 [320] 
全國第一家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的五星級賓館——白天鵝賓館 [321] 
全國第一家報道和研究婚姻家庭問題的綜合性月刊——《家庭》雜誌 [322] 

廣州對外交流

廣州領事機構

截至2021年12月30日,各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達到66個 [349]  ,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廣州是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的創始會員。
外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一覽表
序列
國名/設館日期
總領事姓名
領區
1
美國 1979.08.31
Lisa K. Heller
粵桂閩瓊
2
日本 1980.03.01
Kamei Keiji
粵桂閩瓊
3
泰國 1989.02.12
暫無
粵瓊
4
波蘭 1989.07.22
Adam Bralczyk
粵桂瓊
5
澳大利亞 1992.12.09
Michael Edwin Sadleir
粵桂閩瓊湘
6
越南 1993.01.18
Vu Viet Anh
7
馬來西亞 1993.10.24
Beh Ching Chye
粵閩瓊贛湘
8
德國 1995.11.07
Jan Rudolph
粵桂閩瓊
9
英國 1997.01.14
Joanne Hawley
粵桂湘閩瓊贛
10
法國 1997.04.24
Sylvain Mathias Christian Fourriere
粵桂閩瓊
11
菲律賓 1997.05.23
Marshall Louis M.Alferez
粵桂湘瓊
12
荷蘭 1997.09.15
Michiel Pieter Jan Bierkens
粵桂閩瓊
13
加拿大 1997.11.20
Philippe Rheault
粵桂閩瓊湘贛
14
柬埔寨 1998.07.01
Phin Vicheawadhana
粵閩
15
丹麥 1998.09.23
Anja Villefrance
粵桂閩瓊黔滇
16
意大利 1998.11.04
Lucia Pasqualini
粵桂閩瓊湘贛
17
韓國 2001.08.28
Han Jae Heuk
粵桂閩瓊
18
印度尼西亞 2002.12.12
暫無
粵桂閩瓊
19
瑞士 2005.10.10
Jean Philippe Praz
粵桂閩瓊湘贛
20
比利時 2005.12.20
Luc Ferdy G.Truyens
粵閩瓊滇桂
21
新加坡 2006.04.13
Loh Tuck Keat
粵瓊湘桂滇黔
22
古巴 2006.11.08
Denisse Llamos Infante
粵桂瓊
23
俄羅斯 2007.04.05
Chernousov Alexandr
粵閩瓊滇贛桂
24
新西蘭 2007.04.26
Rebekah Joy Mawson
粵桂湘閩瓊
25
希臘 2007.05.15
Martinos Mandalidis
粵閩湘桂瓊黔滇
26
印度 2007.10.18
Shambhulingappa Hakki
粵閩湘瓊滇川桂
27
奧地利 2007.11.25
Birgitt Murr
粵瓊湘桂
28
挪威 2008.02.18
Araldsen Hege
粵閩瓊桂
29
科威特 2008.02.21
Khalifa M KH H ALKhorafi
粵閩瓊桂
30
墨西哥 2008.04.25
Carlos Ignacio Giralt Cabrales
粵瓊閩湘贛桂
31
巴基斯坦 2008.06.27
Diyar Khan
粵閩湘瓊桂
32
以色列 2009.03.22
Peleg Pablo Lewi
粵閩瓊桂
33
西班牙 2009.06.14
Eduardo Aznar Campos
粵閩湘桂瓊
34
阿根廷 2009.07.21
Rafael Enrique Gonzalez Aleman
粵閩瓊桂
35
厄瓜多爾 2009.09.08
Edwin Asdrubal Martinez Bedon
粵閩贛湘桂瓊
36
巴西 2010.04.15
Frederico Salomao Duque Estrada Meyer
粵瓊桂閩湘黔滇
37
智利 2010.12.29
Rodolfo Alberto Montecinos Mac-Adoo
粵瓊桂閩
38
馬裏 2011.07.18
暫無
粵閩瓊桂
39
烏干達 2011.08.15
暫無
粵閩瓊桂
40
伊朗 2011.12.23
Hosseinali Darvishi Motevalli
粵閩湘桂
41
土耳其 2012.01.12
Mehmet Kurtulus Aykan
粵閩瓊桂
42
斯里蘭卡 2012.03.27
Tapaswarage Priyangika Dharmasena
粵閩瓊桂贛
43
烏克蘭 2012.05.30
Dmytro Kamkov
粵黔瓊湘桂
44
老撾 2013.09.23
Vanhpheng Saisomphou
粵瓊贛閩
45
秘魯 2013.10.02
Ruben Espinoza Raymondi
粵桂黔瓊滇湘
46
吉爾吉斯斯坦 2014.04.08
Ergeshov Khomeni
粵閩贛湘瓊桂
47
尼日利亞 2014.07.09
Ahmed Shettima
粵桂瓊
48
科特迪瓦 2014.07.12
Kouame Konan
粵閩瓊贛桂
49
剛果(布) 2014.08.15
Ebolo Emmanuel
粵瓊閩桂
50
哥倫比亞 2014.12.12
Hernan Vargas Martin
粵桂黔滇瓊
51
安哥拉 2015.11.06
Judite Albino Da Costa
粵閩瓊桂
52
卡塔爾 2015.11.10
Ghanem Mohamed Th. A. Al-Maadeed
粵桂閩瓊
53
阿聯酋 2016.06.15
Rahma Abdulrahman Alshamsi
粵桂瓊
54
贊比亞 2016.06.28
暫無
粵閩瓊桂
55
沙特阿拉伯 2017.01.01
Abdullah Zafer H.Bin Abiyah
粵閩桂瓊
56
塞內加爾 2017.03.06
Adama Dieye
粵閩桂瓊
57
尼泊爾2017.04.25
Harisharan Pudasaini
粵桂閩瓊
58
蘇丹2017.05.15
暫無
粵贛閩湘黔滇浙桂
59
葡萄牙2017.07.17
Ana Paula Ferreira de Meneses Cordeiro
粵湘瓊閩桂
60
白俄羅斯2017.12.29
Andrei Popov
粵湘瓊黔桂
61
烏拉圭2018.03.26
Fernando Martin Abal Baru
粵閩黔瓊桂湘
62
委內瑞拉2018.10.26
Chery Jabour
粵閩湘贛瓊桂
63
加納2019.03.04
Peter Manu Owusu
粵閩瓊桂
64
巴拿馬2019.04.01
Yamileth Ye Li
粵閩瓊黔湘桂
65
烏茲別克斯坦2020.10.27
暫無
粵閩湘瓊桂
66
匈牙利2021.12.01
Peter Varfi
粵贛閩瓊
以上參考 [349] 

廣州友好城市

截至2021年11月,廣州市已與66個國家的100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 [203]  [206] 
廣州友好城市
城市
國家
城市
國家
阿聯酋
印尼

廣州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1月24日,廣州共有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34個。
廣州國內外友好交流城市
城市
國家
城市
國家
吉爾吉斯
剛果(金)
參考資料來源: [184]  [191]  [200]  [203]  [20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