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涼文化

鎖定
高涼文化,又稱高陽文化。屬於廣府文化中的一個亞區(分支) [24]  是廣東粵西地區的本土文化的代表 [4] 嶺南本土歷史文化之一。在秦漢之後,高州土著民族便與南遷的中原漢人雜處,交融成漢俚文化。到了唐代,高州對外文化範圍從國內擴大到東南亞一帶,又促進了越漢文化的交流,再加上嶺南文化、客家文化、閩南文化等雜糅,嬗變成獨有的高涼文化。 [23] 
高涼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擁有獨具特色的文化習俗,如年例木偶戲(鬼戲)等。古代高州府一直都是粵西政治、文化、經濟、軍事中心,近代又是中華民國廣東南路行政區區府所在地。宋代時,市舶司曾由廣州搬至高州府電白縣(時縣治在今高州長坡 [19]  ),高州府地區的海外貿易因此興盛,大批高州人前往外地、外國做生意,並且在外地建有精美的高州會館。高州的九街十二巷,主要建於清末民初,擁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高涼文化始於高涼大地。高涼之名,最早始於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立的高涼縣,隨後在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設立高涼郡,至南朝梁中大通(約公元528年)於高涼郡立高州。自高涼縣起,歷高涼郡,高州,至明清時期高州府,歷時二千餘年,鑑江流域與漠陽江流域承傳了高涼文明。 [1-3] 
中文名
高涼文化
別    名
高涼文明
流    域
鑑江流域與漠陽江流域
地    區
恩平陽江陽春電白茂名高州信宜化州吳川廉江以及湛江桂東南海南等部分地區
發源地
高涼郡高州府
特    色
好心文化 [12]  [18] 
非物質文化遺產
年例潘茂名傳説冼夫人信俗 [12-13] 
性    質
廣府文化亞區 [24] 

高涼文化起源

高涼名字起源:
據《讀史方輿紀要》載:“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羣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 自古以來,是南粵名山。西漢至南朝時藉助於這座名山的稱呼,在山下建立郡縣,取名高涼郡(縣)。
注:高涼山即今廣東茂名高州市曹江鎮銀塘管理區的高涼嶺
高涼文化始於高涼大地。高涼之至早者,始於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立之高涼縣,隨後在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設立高涼郡,至南朝梁大通中(約公元528年)於高涼郡立高州。自高涼縣起,歷高涼郡,高州,至明清之高州府,歷時二千餘年,承傳了漠江流域與鑑江流域之高涼文明,為高涼文化精華薈萃之聖地。 [1] 
高涼,是古代嶺南一個極為重要的古郡縣。它是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設合浦郡時所置,是合浦郡五個屬縣之一,縣治址在今高州長坡一帶。今之恩平、陽江、陽春、電白、茂名、高州、信宜、化州、吳川皆其屬地。
古高涼郡·地理位置 古高涼郡·地理位置

高涼文化精神內核

茂名的“好心文化”脱胎於西晉潘茂名“濟世有奇訣,救人須用心”,提煉於南北朝時期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18] 
冼夫人是南北朝時期高涼(今茂名)人,又稱冼太夫人和嶺南聖母。冼夫人一生歷經梁、陳、隋三個朝代,始終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隋書·譙國夫人傳》記載,冼夫人晚年告誡子孫:“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 [17]  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從梁、陳到初唐歷史動盪時期,冼夫人家族就廣開門路,與南海沿岸各國開展海上貿易往來,是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歷史繼承與推動者。如今,冼太廟在全球有兩千多座,遍佈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泰國等國家。 [12]  [16] 

高涼文化代表人物

高涼文化源遠流長,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高涼大地這塊沃土孕育了西晉嶺南道教先驅潘茂名,誕生了歷梁、陳、隋三朝維護國家一統的巾幗英雄冼夫人,有參與貞觀之治雄鎮嶺南的大唐開國公馮盎,有輔弼開元盛世的千秋忠宦高力士,有平亂守土智勇雙全理政安民的好官孔鏞,有統軍殺倭興學重教文武雙全的知府吳國倫,有愛民如子兩袖清風的循吏胡國綱,有才華橫溢潔身自好的狀元林召棠,有身經百戰轉戰萬里名動天京的太平天國女帥蘇三娘,有民國廣東省長張錦芳楊永泰林雲陔李漢魂,有中國稻作學之父丁穎院士,有東方馬蒂斯丁衍庸畫家,更有當代活雷鋒朱伯儒將軍等。 [1] 

高涼文化代表文化

高涼文化冼夫人信俗

冼夫人信俗早已有之,明嘉靖《重修譙國冼氏廟碑》中即有相關記載,清康熙《茂名縣誌》中有“十一月二十四日冼夫人誕辰,正日及前後數日,演戲、祭奠,城市鄉落有廟之處皆然”記載。冼夫人信俗主要分佈粵西地區,並流傳至海南,輻射到東南亞地區,而尤以高州、電白、化州等地為盛。 [13] 
冼夫人生於古高涼,歷經梁、陳、隋三朝,是嶺南地區傑出的政治領袖,一生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保障嶺南地區安定。冼夫人信俗以崇奉和頌揚冼夫人的愛國、愛民、立德為核心,以冼太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廟會祭祀儀式、日常信仰習俗和傳説故事等為主要表現形式。冼夫人信俗的祭祀儀式分官方祭祀和民間祭祀兩種,其中官方祭祀規格固定,儀式繁雜。民間祭祀以各地冼太廟舉行的廟會祭祀活動為主,如高州冼太廟和舊城冼太廟的“冼太誕慶典”,電白的“冼夫人誕辰節”、高州火神廟的“擺醮”、水上社“太平醮”等,而在茂名城鄉廣泛流傳的“年例”遊神中,冼夫人更是不可或缺的神祇。 [13] 
冼夫人信俗已經融入嶺南地方社會生活當中,從歷代民眾為冼夫人“立廟以祀”,到以冼夫人的功績、懿德、韜略、愛國愛民等為主題的詩詞楹聯、文藝作品;從冼太廟的各種儀式活動,到以冼夫人信仰為載體的祭祀慶典,已經形成了一種融政治思想、歷史文化、民間信仰與習俗為一體的獨特文化體系,對嶺南民俗文化發展與變遷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對於促進國家統一、民族融合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力。 [13] 

高涼文化潘茂名文化

潘茂名一生懸壺濟世,醫術高明,深受高涼百姓愛戴。為紀念他,人們用他的姓名命地名,隋代用其名命名茂名縣,唐代命名為潘州,今天廣東茂名市因之而來。唐昭宗時期劉恂在《嶺表錄異》記載:“潘州,昔有方士潘茂於此昇仙,遂以名郡。”。宋代全國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明代《廣東通志》《高州府志》都有記載,茂名縣、潘州的命名來自潘茂名。潘茂名留下許多事蹟,以撲滅瘟疫造福百姓的流傳廣泛,其大醫精誠、救濟蒼生的精神為後世稱頌。 [15] 
茂名在1000多年的本土文化發展中,逐步形成“潘茂名文化”,包括:粵西道教醫術、道教金丹術、“內丹”理論、道教的道場(齋醮、法事)、年例主祭禮俗、“濟世救民”的思想、“無為、虛靜、守拙”的人生觀、“拜潘仙”信俗、潘茂名誕辰紀念日等內容。 [20] 

高涼文化年例

年例是粵西鑑江、羅江流域村落中集敬神、酬神、祭祀、祈禱、歡慶、宴客為一體的民俗活動,清代時已十分流行。據《光緒重修茂名縣誌》記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曆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茂名及其所轄縣(市、區)城鄉、村落,大都盛行做年例,各地年例日期多承襲舊例,集中於每年農曆正月起至二月底。年例一般分為“起年例”、“正年例”和“年例尾”三個階段,歷時一天或三天不等,其活動豐富多彩,各地略有不同。年例的公共費用一般由宗族或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出面邀各家各户出錢資,而遊神隊伍則是年例之前由村民通過抽籤等方式組成的,有的負責擔彩旗,有的負責抬鼓、敲鑼,還有村中孩子拿着自制的火炬跟隨隊伍,其中以抬菩薩的村民被認為是幸運兒,來年將得到菩薩的保佑。
“遊地界”和“擺宗台”是年例活動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環節。遊神多自正年例的早上開始,巡遊隊伍從廟宇出發,巡遊的神祗根據各地供奉的神靈,有風、雨、雷、電、水、火,以及財神、灶神、土地神等道教諸神,也有關帝、康王、華光、冼太夫人等地方諸神;巡遊隊伍有彩旗、香爐、菩薩、道士、紙船、炮手、長號、嗩吶、鏘、鑼鼓等相隨,沿途各家燃放鞭炮以迎神,而另有若干供神祗駐足、人們瞻拜的“擺宗台”,彙集了周邊各家各户奉祀的供品,待各家拜祭、道士祭祀後,方可繼續行進至下一個“擺宗台”地點。 [9] 

高涼文化山歌

高州山歌被譽為“廣東第二大山歌”,內容豐富,用高州白話傳唱,曲調多種,形式獨特,即興性強,分佈地域廣,甚至影響粵西地區山歌。“高州山歌”不論文化層次高低,不論老少,皆能即編即唱。“高州山歌”調有采茶調、紅淚怨調、金塘調、茂北調等。高州山歌結構為七言四句的“四句頭”韻文體,運用比興、雙關、借喻等修辭手法,語言生動活潑。“高州山歌”中的“放牛山歌”高亢悠揚;“敍事山歌”低沉婉轉;“愛情山歌”抒情動聽;“諷刺山歌”詼諧辛辣;“勞動山歌”節奏明快。高州山歌是高州人民的民間音樂的瑰寶,幾百年來,“高州山歌墟”一直活躍在民間,為廣大人民羣眾所喜愛。 [10] 
陽江山歌是一種民間口頭説唱藝術,源自當地民間祭祀中的唱説過程,是當地人民在生活、勞動中不斷吸收中原文化,特別是唐詩、宋詞和元曲等藝術形式,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民間音樂形式,經祖祖輩輩心口相傳下來。現主要流行於陽江地區,尤以陽西的織篢、溪頭、上洋、程村一帶為盛。陽江人在日常生活、勞動中,或遇傳統節日,或迎親娶嫁、老人生日、小孩滿月、男女求愛、喬遷新居以及奔喪哭喪等,都會用唱山歌的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訴求。 [11] 

高涼文化高州木偶戲

民間稱之為“傀戲”,興起年代:明朝萬曆年間,特點:彙集雕刻、服裝、表演、劇本、音樂諸元素;木偶藝人更是集唱、做、念、打和奏樂於一身,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批准時間:2005年。高州木偶戲從歷史學、社會學、民俗學、美學、戲劇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被稱為南國藝術“南國奇葩”“百年古傀儡,時代新經典”,廣受外界關注,多次被省文化廳選定在國內外進行文化交流,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2010年,高州木偶戲在上海世博會“廣東活動周”展演;2011年,在“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演出,2016年12月,參加省文化廳組織的台灣文化交流演出;2017年,高州木偶戲作為茂名的文化名片參加“魅力中國城”競演節目,吸引了全國電視觀眾的眼球。 [14] 

高涼文化高州八音鑼鼓

在高州,八音鑼鼓叫“八音班”,在廳堂表演時也有人稱“華堂班”,是一種以打擊樂演奏為主的民間藝術,明末清初自閩南傳入高州地區。由於樂班的組成人員不多,道具簡易輕便,流動性強,易於演出而活躍於高州的鎮村,是當地羣眾所喜聞樂見的一種簡易巡遊、演出活動,是高州年例等節慶活動中所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22] 

高涼文化禾樓舞

粵西化州市的跳禾樓,相傳明末清初從廣西傳入,並在民間衍化為起源於歌仙劉三妹的傳説:當地青年牛哥與雲遊至此的劉三妹相愛,一起用歌聲驅除了蟲害,奪得了豐收,村民為紀念歌仙,每於農曆六、七月插秧完畢,便擇吉日在曬穀場搭起禾樓,唱起禾樓歌,跳起禾樓舞。現主要分佈於化州那務、播揚等鎮。 [22] 

高涼文化高州木刻畫

高州木刻畫源起唐朝,唐末就有民間藝人刻印紅紙墨印年畫門神,如鯉魚躍龍門、福祿壽星、天姬送子等。高州木刻畫是在木板上作畫,然後用雕刻刀去掉畫稿裏不需要的部分,版面上留下部分凸起,把這個凸版做模,用紙印刷出來,就成了高州木刻畫。 [22] 

高涼文化信宜竹編

信宜市屬於山區,林木竹藤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當地盛產各類竹編器具等,據《信宜縣誌》記載,信宜竹器編織已有一百多年曆史,清代當地已有竹編加工業。信宜竹編的產品主要是各種生活用具,如米篩、簸箕、谷籮、雞鴨籠、竹籃等。如今,信宜市所轄各鄉鎮仍有編織。 [22] 

高涼文化化橘紅中藥文化

相傳,化橘紅自漢代時開始種植,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在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下逐漸進化而成。明萬曆《高州府志》載“化橘紅唯化州獨有”,更被李時珍編入《本草綱目》,明清時期曾被列為宮廷貢品。現化橘紅主要在化州的河西、官橋、中垌、合江、那務、平定、文樓、江湖、林塵等一帶種植。 [22] 

高涼文化高涼菜系

高涼菜屬於粵西菜式源頭之一,具有悠久歷史,高涼是古代嶺南一個極為重要的古郡縣,乃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合浦郡時五個屬縣之一,今陽江、陽春、電白、茂名、高州、信宜、化州、吳川皆其屬地。高涼地區悠久的歷史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培育了燦爛的飲食文化,別具一格的高涼菜系也是構成嶺南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涼菜追求極致的原汁原味。高涼菜的原料新鮮,多以粗料精製,講求原汁原味。為了保持原料的原味,高涼菜在烹飪上多以白焯、水煮、煎的方法為主,並少放調料務求帶出材料最原始的風味,令食客有越清淡越滋味的返璞歸真感覺,其味道可以用清、鮮、香、嫩四字概括,這與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又有着區別 [5-6]  。高涼菜“十大名菜”包括山姜頭焗乳鴿、鎮隆楊桃鴨、世文金豬、益盛鹽焗雞、香煎墨魚餅、川芌白芷蒸水庫魚頭、隔水蒸雞、電白蠔炸鱔炸、白灼水東芥、鎮隆魚古。“十大名小吃”包括古法淮山糕、播揚灰水籺、簸箕炊、化州糖水、柴槍粉、薯包籺、化州牛雜、食慣嘴粉、霞洞豆餅、高州豆芽粉。 [7-8] 

高涼文化年籺

在粵西茂名,家家户户都有做年籺賀歲的習俗,每年春節前夕,各式各樣的年籺便粉墨登場。特別是大年初一當天,按茂名各地的舊俗,每家每户不能殺生,餓了就吃年籺充飢,到了大年初二才開始宰雞殺鴨,大快朵頤。茂名年籺是一種傳統的以糯米做成的小吃,有田艾籺、壽桃籺、菜包籺、糖心餈等各種製法,年籺餡分甜、鹹兩類,甜的往往以糖、艾葉末、椰絲、木瓜絲為料,鹹的則多以蝦仁、花生、綠豆等為主。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