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穎

(中國科學院院士、農業家)

鎖定
丁穎(1888年11月25日-1964年10月14日),男,字君穎,號竹銘,廣東高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主要奠基人,農業高等教育先驅。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院長。
1912年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1924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從事稻作科學研究、農業教育事業40餘年,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人民優秀的農業科學家”。2009年被授予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三農”模範人物榮譽稱號。 [2] 
中文名
丁穎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廣東茂名高州謝雞鎮 [6] 
出生日期
1888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
1964年10月14日
畢業院校
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東京帝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創立了水稻品種多型性理論
主要成就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丁穎(1888—1964),農學家 [1]  。廣東茂名人。1912年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1924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院長。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運用生態學觀點對稻種的起源、演變、稻種分類、稻作區域劃分、農家品種系統選育以及栽培技術等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將中國稻作區域劃分為地域分明、種性清楚的6個稻作帶,並指出温度是決定稻作分佈的最主要生態因子指標,對指導生產有重要作用在國際上首次將野生稻抗禦惡劣環境的種質轉育到栽培稻種中,育成的“中山1號”在生產上應用達半個世紀選育水稻優良品種60多個,創立了水稻品種多型性理論,為品種選育、良種繁育和品種提純復壯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

丁穎人物生平

丁穎 丁穎
1888年11月25日,生於廣東省高州縣(原茂名縣)謝雞鎮石塘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1906年,丁穎自私塾童蒙書館考上縣城的“洋學堂”——高州中學。入學後,他參加了“新高學社”,曾不時議論時政,立志“科學救國”。
1912年9月,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學習日語。
1914年6月,曾一度回國,後又於9月考取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學校繼續學習。
1919年畢業時,適逢國內掀起“五四”運動,東京留學生為聲援中國的學生運動上街遊行示威受到日本軍警的血腥鎮壓,氣憤之餘,不思久留,加之那時家境拮据,乃決定輟學回國。先後在高州中學、高州農校任教,後來改任廣東省教育廳督學。
1921年4月,第三次赴日,考進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攻讀農藝,成為該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學的中國留學生。
1924年,獲學士學位,時年36歲。為了出國深造,他前後奮鬥了11年。 [3] 
丁穎 丁穎
1927年,他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資積蓄補充經費之匱乏,在茂名縣公館圩籌建了中國第一個稻作專業研究機構——南路稻作育種場。隨後又用“賣青草”預售良種等辦法解決經費困難,先後又增設了石牌稻作試驗總場和虎門(沙田)、東江(梅州市梅縣區)、北江(韶關市曲江區)等試驗分場,旨在選育優良稻種,改進栽培技術,對發展華南糧食生產做出貢獻。
1938年,日軍侵入廣州,中山大學西遷雲南,丁穎冒着生命危險搶運稻種和甘薯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校方醖釀再次遷校到海南島時,丁穎為了維護教育事業和國家財產便毅然加入了地下黨領導的護校行列,反對遷校,並不顧身家安危出面保釋為此而被捕的同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丁穎受被任命為中山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農學院院長,並當選為廣東省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 [4] 
1945—1950年,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1957年丁穎院長訪問前蘇聯
1957年丁穎院長訪問前蘇聯(3張)
1956年,在他67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7年,丁穎出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首任院長,兼華南農學院院長。
1963年,他以75歲高齡,親自帶隊考察西北稻區,從張家口到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陝西等地。
1964年10月14日病逝於北京。 [4] 

丁穎主要成就

丁穎科研成績

  • 科研綜述
運用生態學觀點對稻種的起源、演變、稻種分類、稻作區域劃分、農家品種系統選育以及栽培技術等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將中國稻作區域劃分為地域分明、種性清楚的6個稻作帶,並指出温度是決定稻作分佈的最主要生態因子指標,對指導生產有重要作用在國際上首次將野生稻抗禦惡劣環境的種質轉育到栽培稻種中,育成的“中山1號”在生產上應用達半個世紀選育水稻優良品種60多個,創立了水稻品種多型性理論,為品種選育、良種繁育和品種提純復壯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 [1] 
  • 主要論著
丁穎教授一生撰寫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論文,這些論文已由農業出版社出版了《丁穎稻作論文選集》,其中《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中國水稻品種對光温反應特性的研究》、《水稻分櫱、幼穗發育的研究》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代表作:《廣東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之新種》(1933)、《水稻純系育種之理論與實施》(1936)、《水稻純系育種法的研討》(1944)、《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1957)、《中國水稻品種對光温條件反應特性研究》,《中國水稻栽培學》等。 [2] 
1
廣東稻作改良及將來米食自給之可能性
1933年
中華農學會報
2
廣東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之新種
1933年
中華農學會報
3
中國古來粳秈稻種栽培及分佈之探討與栽培稻種分類法預報
1949年
農藝專刊
4
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
1957年
農業學報
5
中國水稻栽培學
1961年
農業出版社
6
關於西北乾燥地區的水稻品種和栽培技術問題
1964年
7
中國水稻品種的生態類型及其與生產發展的關係
1964年
作物學報
8
丁穎稻作論文選集
1983年
農業出版社
9
水稻純系育種法研討
1983年
農業出版社
10
我國稻作區域的劃分
1983年
農業出版社
[3] 

丁穎人才培養

丁穎辦農業教育,倡導理論聯繫實際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不同層次的教師和科技人才。他尊重人才,愛護人才,任人唯賢。華南農學院是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與廣西大學農學院(部分)共同組成的。在他的領導下,三校師生不分彼此,融洽相處,教師隊伍穩定,教學質量逐年提高。這是他調動知識分子積極性的成功範例,也使同行晚輩深受感召。“學農、愛農、務農”是丁穎經常對師生進行教育的一句名言,也是他身體力行的座右銘。他的言傳身教,對青年學生鞏固專業思想,樹立深入基層、艱苦樸素、踏實工作的作風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4] 

丁穎榮譽表彰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中國水稻品種對光温反應特性的研究》《水稻分櫱、幼穗發育的研究》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2009年被授予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三農”模範人物榮譽稱號。 [3] 

丁穎社會任職

丁穎還是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屆代表,廣東省政協第一、二、三屆副主席。他曾先後代表國家赴蘇聯、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緬甸等國考察和進行學術交流。1957年他主持有中、蘇、越3國學者參加的武漢水稻科學技術會議;1964年出席了北京科學討論會。他曾受聘為柏林民主德國農業科學院、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通訊院士,捷克斯洛伐克農業科學院榮譽院士。 [4] 

丁穎個人生活

邊角磨損的皮包、磨花表面的懷錶 邊角磨損的皮包、磨花表面的懷錶
在華南農學院工作期間,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常到他家去拜訪,徵詢發展廣東農業生產的意見,見他生活簡陋,提出要為他另建新居,以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他堅決謝絕。解放前他的女兒希望考上公立中學以減輕家庭負擔,該校校長是他的學生,但他就是不答應寫介紹信。建國後另一個女兒報考華南農學院,差2分未上錄取分數線,他堅持一視同仁,不予特殊照顧。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他毅然送兩個女兒參軍。
丁穎教授銅像 丁穎教授銅像
丁穎一貫生活樸素,勤儉節約。抗戰期間以紅米營養價值高、蘿蔔乾維生素含量豐富為由,教誨孩子們過着清茶淡飯的生活。每當桌上丟落飯粒,就成為他們開展“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話題。他愛惜公物已成習慣,在實驗地發現丟下一把鐮刀、一根麻繩都要一一拾起來送倉庫,甚至連一些舊紙、信封也要收拾起來再用。中山大學遷校到粵北期間,他是農學院院長,經常夾着鼓鼓囊囊的公文包來往於農學院與校本部之間的山區。一次遭到土匪攔路打劫,廣東省政府為此給他賠償損失,他分文不留,如數交給農學院購買獸藥為農民防治牛瘟。他的清廉作風和為農民造福的高貴品德,使匪徒亦受感動,自覺把搶劫之衣物附上道歉信寄還給他。1948年,後輩集款購買一隻懷錶和一支自來水筆祝他60歲誕辰,他一直使用到1964年去世,成為他身上貴重的遺物。

丁穎人物評價

在數十年的科研路上,他身體力行地體現着矢志為民、務實求真、身教以德、敬業樂羣的精神,並實現了自己“為農夫温飽盡責盡力”的誓言,無愧為蜚聲國內外農業科技界的“中國稻作之父”。 [2] 中國農科院評)
中國人民優秀的農業科學家。 [2] 周恩來評)

丁穎後世紀念

丁穎教授在試驗田裏
丁穎教授在試驗田裏(2張)
在他誕辰一百週年之時,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分別舉行了紀念大會和丁穎學術討論會。華南農業大學成立了丁穎科學基金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首次用科學家的名字設立“丁穎科技獎”,華南農業大學修建了“丁穎教授紀念室”和丁穎塑像。
丁穎(半身)銅像一座安放於華南農業大學校史展覽館三樓丁穎紀念館,一座安放於廣州白雲山和黃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 [5] 
丁穎紀念館是學校為紀念丁穎院士,在百年校慶前專門裝修設立的。此外,華南農業大學為繼承和發揚丁穎精神,多次舉行丁穎教授逝世紀念活動和學術報告會,專門設立了丁穎科學基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