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川

(廣東省湛江市代管縣級市)

鎖定
吳川,廣東省轄縣級市,由湛江市代管,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東鄰茂名市電白區,南瀕南海,西接廉江市,西南連湛江市坡頭區,北與化州市、茂名市茂南區接壤,區域總面積858.1平方千米 [28]  。截至2019年,吳川市共轄5個街道、10個鎮, [1-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吳川常住人口為907354人。 [27] 
吳川地處粵西最大河流鑑江下游,市區三面環江,一面靠海,市(縣)境東西長53千米,南北寬45千米,地勢北高南低,鑑江干流自北向南由化州石寧入境,流經梅菉轉折吳陽沙角漩出南海,鑑江兩岸平原開闊,肥田沃野,地理位置水源充足,雨量充沛,是一座濱江臨海的城市。 [3] 
吳川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宋元嘉年間(424~453)始置平定縣(吳川縣前身),隸高涼郡;隋開皇九年(589)改置吳川縣。明洪武九年(1377)改屬高州府,清沿明制仍屬高州府,建置至今1400多年曆史 [29]  。吳川旅遊資源豐富,海岸線全長70.02千米,海灣多,既有礁石地貌,又有一望無垠的海沙,梅菉粵西有名的商埠古鎮之一,“東通廣肇,西達廉瓊,南連吳水,北控高城”。自古有“小佛山”之稱。 [4] 
2020年,吳川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278.4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5%。 [26] 
中文名
吳川
外文名
Wuchuan City
行政區劃代碼
440883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廣東省湛江市
地理位置
廣東省西南部、南海之濱
鑑江流域
面    積
858.1 km²
下轄地區
5個街道、10個鎮
政府駐地
梅菉街道文明路10號
電話區號
0759
郵政編碼
5245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907354 人(截至2020年) [26] 
著名景點
吉兆灣
吳川八景
機    場
湛江吳川機場
火車站
吳川站
車牌代碼
粵G
地區生產總值
278.47 億元(2020年) [26] 

吳川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代,吳川先民古越族人便在嶺南鑑江下游一帶繁衍生息。遠古至秦末吳川屬百越,在中原史籍記載中,嶺南盡皆“南蠻之地”,至秦軍南下始融入文明,但考古學界近年來研究發現,這一觀點是“歷史的誤會”,出土的大量文物實證表明,嶺南地區(包括吳川)在秦代之前已經存在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
漢元鼎六年(111年)十月,漢武劉徹遣伏波將軍路博德等平南越國,置九郡。該縣地屬九郡之一合浦郡的高涼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吳建高涼郡,又立高興郡,該縣地隨屬高興郡的高涼縣。東漢時期,吳川屬交州。
晉太康初年(282年),高涼郡、高興郡沿吳制。後撤高興併入高涼郡,該縣屬高涼郡的高涼縣。元嘉年間(424年-443年)宋(劉宋)置高涼郡平定(縣),為吳川縣前身。
隋開皇九年(589年)春,廢平定縣,改置吳川縣,吳川之名始見《隋書》。
唐武德五年(622年)七月,馮盎降唐,以其領地分設八州,吳川縣屬八州中之羅州。同年,設潘水縣(永徽元年廢),縣治在今博鋪鎮。
宋開寶五年(972年),廢羅州,吳川改隸辯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改辯州為化州,吳川隸屬化州。
元十五年(1278年),西道宣慰司遣管軍總管崔永、千户劉潭、王德用等招降雷、化、高三州,崔永等鎮守其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海北海南宣慰副使陳乾福降(盛志作二年誤)。同年化州路改為化州府,吳川屬化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化縣復改為化州,吳川與化州同屬高州府。
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入粵。宣統三年(1911年)九月二十三日,高州宣佈反正,成立都督府。
民國初年(1912年),廢府建道。民國二年(1913年),吳川屬廣東省高雷道,至民國34年(1945年)國民政府與法國簽訂《中國交收廣州灣租借專約》,在接收廣州灣後,宣佈廣州灣範圍劃設為湛江市,前屬吳川劃去的麻斜、坡頭、南三及硇洲、特呈、調順諸島,仍由湛江市管轄。
1950年,吳川隸屬廣東省南路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2年與梅茂縣合併為吳梅縣,1953年更名為吳川縣屬廣東省粵西區行政公署,1983年實行市領導縣體制,撤銷湛江地區分設湛江、茂名兩市,吳川縣屬湛江市,1994年5月報經民政部批覆同意撤吳川縣設立吳川縣級市,為廣東省直轄市,由湛江市代管。 [7] 

吳川行政區劃

吳川區劃沿革

1979年,吳川縣轄長岐、前進、覃巴、王村港、振文、樟鋪、吳陽、塘尾、塘㙍、板橋、黃坡、中山、蘭石、大山江、附城等15個公社和1個梅菉鎮,共381個大隊,1559條自然村。
1987年,撤銷公社,改為14個區、2個鎮。1987年又撤區改為15個鎮和1個鄉。
1988年,吳川轄16個鎮、173個管理區、1384個村(居)民委員會。16個鎮包括梅菉、博鋪、淺水、長岐、蘭石、覃巴、王村港、大山江、塘尾、吳陽、振文、樟鋪、板橋、塘㙍、黃坡和中山。
1996年,改梅菉鎮為街道。1997年新設海濱街道。2002年又把博鋪、大山江、塘尾3個鎮改為街道。
2003年,把板橋鎮併入塘㙍鎮,把中山鎮併入黃坡鎮。轄5個街道(梅菉、博鋪、海濱、塘尾、大山江)、12個鎮(蘭石、覃巴、吳陽、中山、黃坡、振文、樟鋪、板橋、塘綴、長岐、淺水、王村港),159個村委會、28個居委會。 [7] 

吳川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吳川市共轄5個街道、10個鎮,共計196個村、(社區),市人民政府駐梅菉街道 [1-2] 
街道
 吳川市標準地圖 吳川市標準地圖

吳川地理環境

吳川位置境域

吳川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地理座標位於北緯21°15′-21°39′,東經110°28′-110°58′,東鄰茂名電白區,西接湛江市坡頭區廉江市,南臨南海,北靠化州市。吳川境域東西最長53千米,南北最寬45千米,總面積858.1平方千米, [28]  距省會廣州公路里程366千米,距湛江市區50千米。 [1]  [3] 

吳川地形地貌

吳川市大部分地區屬鑑江下游沖積平原和半平原。全市地勢北高南低,緩緩向海傾斜,沒有明顯山脈。地形大致分為低丘、平原、台地和沙土四類。西北、東部是低丘陵地區,佔市總面積30%。山丘一般高20-30米,最高塘特思山(尖山嶺)海拔172米,淺水高羅大嶺海拔65米,塘綴鎮麗山(高山嶺)海拔56米。中、南部一片平原;海拔最低0.86米。台地10-20米,分佈於東南部和中部。沙土分佈於東南沿海一帶。 [3] 

吳川水文

吳川市江河縱橫交錯,粵西地區最大的河流鑑江起源於廣東省信宜市,自北向南流入吳川並貫穿全境,系鑑江的主流;其支流“袂花江”、“小東江”(又稱梅江)、“三丫江”分佈於市東北部;塘㙍河、板橋河、烏泥河分佈於市西南部。各條河流匯入鑑江,注入南海,形成了鑑東和鑑西兩大水網。鑑江在境內流長46.3千米,平均水位2.39米。
在江心島附近可以看到三江匯合的景象。所謂三江,指小東江、袂花江、三丫江匯合成鑑江。三丫江是小東江支流,小東江(又稱梅江)、袂花江(又稱沙琅江)是鑑江的支流,整個鑑江水系呈樹枝狀分佈,大至從北到南流經整個吳川。吳川八百多平方千米的領地絕大部分都屬於鑑江三角洲沖積平原。
鑑江入海口的多年平均徑流量約為88億立方米,鑑江水充沛,獨流入海,自成一系,每年有這八十多億立方的淡水。現今鑑江其實有三個出海口,除了是自然形成的出海口之外,其餘兩個出海口都是人工開鑿的,分別是博茂和塘尾分洪工程。 [3] 

吳川氣候

吳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高温多雨。據氣象部門統計資料(1963年-2000年)分析,多年平均日照總計為2008.2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5%;最冷月1月平均氣温15.7℃,最熱月7月平均氣温28℃;平均相對濕度為85%;平均氣温攝氏22.5℃,夏季平均27.8℃,冬季平均17.9℃。年均降雨量為1597.8毫米。
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冬季以偏東北風為主,夏季多從海洋吹來温暖濕潤的東南風。氣候宜人,春秋温暖,夏季較熱,冬季無霜雪,全年陽光充足,四季常青,一片南國風光。由於吳川面臨南海,地處低緯,受太平洋颱風影響較大,歷史上自然災害頻繁。在1980年以後,出現大的自然災害不多,影響不斷縮小。本地平均每年受3-4個颱風影響,影響時間從5月到11月,以7、8、9三個月為最。

吳川自然資源

吳川生物資源

吳川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生物資源共有285科782種;農作物資源共有37科97種,主要有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魚類資源有95科238種,其中海洋魚類資源77科175個品種,主要有:馬鮫、鰵魚、黃花、石斑、海蜇、海蔘、對蝦、青蟹、花蟹、沙螺等;淡水魚類資源計有18科63個品種,主要有鱅魚、鯇魚、 青魚、鯪魚等四大家魚,還有鯉魚、羅非魚、塘蝨魚、木魚、鯰魚、黃鱔、泥鰍等品種;吳川森林樹種共有42科77屬119種,其中鄉土種51個、引種68個,2000年,全市共有森林面積276329畝,森林以桉、木麻黃為當家樹種。 [4] 
禾花雀 禾花雀
龍眼 龍眼
花生 花生
糖蔗 糖蔗
香蕉 香蕉
海蜇 海蜇

吳川礦產資源

吳川礦產資源有花崗石、石墨礦、鈦鐵礦、玻璃砂、黃金礦、鋯英石、磷礦、褐鐵礦、白土泥等品種,吳川礦產品種不多,但品位較高,石墨平均品位5.62%,含碳量為5.71%,玻璃砂含硅量為98.6%,鈦品位位於全國第三。 [4] 

吳川水資源

吳川境內河流縱橫交錯,鑑江橫貫南北,袂花江、梅江、三丫江、塘河、板橋河、烏泥河等江河均流入鑑江,匯合出海,每年過境水量達55.5億立方米。 [4] 

吳川人口

吳川風貌
吳川風貌(8張)
截至2019年,吳川市常住人口為122.9萬人,户籍人口為97.61萬人。 [8]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吳川常住人口為907354人。 [27] 

吳川政治

吳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偉 [30]  、黃理 [31] 

吳川經濟

吳川綜述

202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278.4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3億元,比上年增長1.3%,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3%;第二產業增加值85.04億元,比上年增長2.7%,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34%;第三產業增加值156.13億元,比上年增長2.7%,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7%。三次產業結構為13.4:30.5:56.1,第一產業所佔比重比上年上升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佔比重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26] 

吳川第一產業

2020年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6.40萬畝,比上年增長4.7 %;糖蔗種植面積0.75萬畝,增長2.5 %;花生種植面積 9.13 萬畝,增長1.2 %;蔬菜種植面積 10.28萬畝,增長1 %。全年糧食產量16.88萬噸,比上年增長0.93%;糖蔗產量3.93萬噸,增長5.40 %;蔬菜產量15.82 萬噸,增長4.10 %;園林水果總產量8.5 0 萬噸,下降1.0 %。全年肉類總產量 5.06 萬噸,比上年下降 3.08 %。其中,豬肉產量 1.96 萬噸,下降18.38%;牛肉產量0.05萬噸,增長3.42 %;羊肉產量0.0095萬噸,增長6.74 %;禽肉產量3.02萬噸,增長10.17 %。全年全市水產品產量9.49 萬噸,增長3.14 %。其中,海水產品 3.44 萬噸,增長4.43 %;淡水產品 6.05萬噸,增長2.42 %。 [26] 

吳川第二產業

202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22.5%,重工業下降25.7%;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增長0.1%,股份制企業增長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37.5%,其他經濟類型下降10.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增長0.1%,民營企業增長6.8%;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181.1%,中型企業下降4.1%,小型企業下降17%,微型企業下降22.3%。 [26] 
2020年,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38.84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23家,實現總產值270.8億元,比上年增長10.0%;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425.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9.4%。 [26] 

吳川第三產業

2020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2%,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0.0%,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5.9%。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下降1.3%。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4%。 [26] 
全年實現批發業銷售額45.51億元,比上年下降2.6%;零售業銷售額127.23億元,比上年下降7.2%;住宿業營業額1.37億元,比上年下降36.2%;餐飲業營業額17.49億元,比上年下降18.1;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比上年下降8.7%。 [26] 

吳川交通運輸

樞紐:吳川境內水、陸、空立體化交通方便,境內有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河港和海港、機場等運輸樞紐。
航空:湛江新國際機場(在建)。湛江新國際機場的建設計劃於2015年初已獲中國民航總局正式批准,湛江與省機場集團和茂名市三方密切合作,正式立項,並開展徵地拆遷。選址湛江吳川市塘綴鎮合山村,距瀋海高速塘綴收費站約3千米。 [9] 
鐵路:茂湛高速鐵路中間站吳川火車站和越行站塘綴站,屆時將連接廣東西部沿海高速鐵路
公路:國道325線 [10]  橫貫吳川東西全境,瀋海高速公路和汕湛高速公路從該市經過和交匯。省道S373線、S285線和S286線分別經過該市。
港口:吳川市境西10餘千米可達南方大港湛江港和湛江西廳機場,境北10餘千米有水東港;境內有可直航港澳的國家二級裝卸口岸黃坡港,博茂港將擴建成為萬噸級泊位的漁商兩用港口。黃坡港是國家二級裝卸口岸,是吳川市水上運輸貨物的集散地之一。沙角漩港可進出100噸以上的船隻。還有4個漁港:王村港、吉兆港、沙田港、博茂港。
截至2019年,吳川市交通事業完成投資18.8億元,湛江國際機場啓動建設,省道544線、286線路面改造工程啓動建設。新(續)建沙美大橋等橋樑5座,實現自然村硬化公路通達率100%,整治“暢返不暢”農村公路64.3千米。 [5] 

吳川社會事業

吳川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吳川市特殊教育學校第二校區、清源小學擴建全面完成,建成吳川市廣大實驗學校、省實附中金沙學校2所民辦學校,完成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工作,全市共有各類學校共計194所,在校生約14.4萬人。 [5-6] 

吳川社會保障

截至2019年,吳川市實現8883户23606人脱貧退出,脱貧退出率97.6%;16個省定貧困村100%達到出列標準。6213名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納入兜底保障,5181名貧困學子享受教育補貼,全額資助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完成65户農村危房改造。扶持貧困户發展生產項目827個,引導自主發展產業扶貧項目3024個。扶貧協作工作帶動廣西三江縣36個貧困村、34321名貧困人口順利脱貧。 [5] 

吳川醫療衞生

截至2019年,吳川市人民醫院成為粵西地區首家通過國家胸痛中心認證的縣級醫院,建成中醫館17間,市人民醫院、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遷建等項目啓動建設。 [5] 

吳川文明建設

截至2019年,吳川市“三舊”改造項目改造面積203.2畝。補種城區綠化1.2萬平方米,拆除城區違建面積3.1萬平方米。全面完成自然村村莊規劃編制和“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建成雨污分流管網1983.9千米、污水終端處理設施107座,無害化衞生户廁普及率98.9%,成功創建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7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成投產。實施農田建設項目5個。成功創建湛江市文明村46個。 [5] 

吳川歷史文化

吳川粵劇

粵西是粵劇演出重鎮,粵劇文化藝術在粵西大地上有着雄厚的羣眾基礎。吳川當地每年的粵劇演出便高達8000場次,觀眾累計逾千萬人次。粵劇文化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粵西得到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 [11]  吳川是南派粵劇的發源地,抗日戰爭期間,廣州淪陷後,大批粵劇藝人逃亡至湛江及廣西等地,使粵西地區成為了粵劇的主要舞台,特別是吳川成為了粵劇的風水寶地。每到“年例”或“誕期”,幾乎每個社區、每條村莊都有粵劇演出。吳川的“春班”吸引了來自全省的上百個粵劇團前來演出,被稱為“粵劇風水寶地”,推動了吳川“南派粵劇”的發展。 [12] 

吳川媽祖文化節

吳川市梅菉街道漳洲街舉辦“媽祖文化節”,紀念媽祖誕辰1058週年,弘揚媽祖文化。由該街發起組織的民間藝術巡遊活動,梅菉當地的多家飄色團隊參與表演,還有“梅菉姑姐”隊伍及彩車、女子威風鑼鼓隊、八音班等加盟助陣,沿着梅菉老街熱熱鬧鬧地巡遊。漳洲街居民每年都會延襲祖上的習俗,在媽祖誕辰之際舉行祭典媽祖儀式等系列活動,村中老幼婦孺及外出務工人士均一起參加,積極倡導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無私奉獻精神。 [13] 

吳川做齋頭

新年期間,吳川各地鄉村都有擺齋頭酒的習俗。擺齋頭酒俗稱“做齋頭”,一般都是在年初幾至正月十五之間按抽籤排期而做。“做齋頭”是很榮耀的事情,各家各户都爭着做。每村“做齋頭”一般都是以户為單位,有些村莊是按輩分和年紀來輪候的,有些村莊是統一抽籤而定,一般每年只有幾人多的也只有十數人能排得上(由初幾至正月十五之間每人安排一天),村裏人多的話,可能一輩子也只有一次“做齋頭”的機會,有的齋頭排期已排至幾十年,甚至過百年。 [14] 

吳川方言

古代南粵吳川境地的古越人,講當地古越語,融合了來自中原的雅語(吳川話包含了古中原雅語成分,用吳川話讀古詩較押韻)。在歷史長河中經融合演化後所使用的語言為古越語和閩南語的特殊混合型語言,即現今全國獨有的方言-吳川話。吳川話以吳陽鎮口音為代表口音。語言學系譜:漢藏語系-漢語族-粵語支-吳化方言。吳化方言屬於粵語方言九大片區之一。吳川話覆蓋範圍為鑑江中下游流域及周邊,包括吳川和坡頭、南三地區。 [8] 

吳川特產

美食名稱
簡介
圖示
吳川八寶飯於1922年在吳川梅菉鎮創制的。參照宮廷八寶飯,根據吳川的物產條件,結合當地羣眾的口味習慣,創制出吳川風味的八寶飯,按吳川的風俗習慣,多數宴席都要上八寶飯。
吳川炒粉以“坡尾炒粉”最出名。坡尾人炒粉的鑊並不用完整的鑊,而是先去掉兩個鑊耳,再把鑊沿削小,戲稱“爛鑊”。據説爛鑊炒粉火勻、火旺、粉香,有“鑊氣”。炒粉時,先把鑊燒旺,下花生油,再下豬油,放蒜子爆香,再下粉絲猛火急炒,接着下醬油、白糖、味精,攪勻後再慢火炒至黃色,最後撒下葱花或芫荽,即可上碟食用。爛鑊炒粉是吳川美食第一大名片,享“吳川第一炒”之美譽。
吳陽沙螺
吳川地處海濱,水產品極其豐富,其中沙螺、海蜇和芷寮蟹蜚聲遐邇。沙螺,學名為尖紫蛤,又名西施舌,吳陽沙螺在清朝為貢品,因產於鑑江河與海水交匯地方,鹹淡水交融,其肉雪白清脆。
芷寮蟹,因其產於芷寮海域而得名,芷寮村位於鑑江出海口,水中浮游生物多,蟹體肉質嫩美,頂部膏結如子,有“米蟹”之稱,每年農曆二月為最佳,故有“正月沙螺二月蟹,不羨山珍羨海鮮”的名句。
吳陽海蜇
海蜇,原名水母,吳川人俗稱海蜇為“撈”,吳陽沿海的海蜇最為出名。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加工後的產品,稱傘部者為海蜇皮,稱腕部者為海蜇頭。
粉皮經濟、美味可口,但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此項純手工作坊技藝幾乎失傳。現今粉皮食品成了廣大百姓的早餐消夜的首選和至愛。它的吃法多種多樣:可撈,可湯煮,可炒。吳川的粉皮,當數塘尾市場的粉皮最有歷史,把成塊的粉皮捲成卷條狀,切段,澆上醬油、芝麻等便可食。
吳川蟛蜞汁清香可口,消滯化積,是當地人極喜愛的佐餐醬品小食,吳川蟛蜞主要繁殖於吳陽的芷寮、限口和黃坡、中山沿海一帶的灘塗或毗接的水稻潮田中。
田艾米乙(音):每年春耕的田野上長滿灰綠色的田艾,一般採摘頂部田艾芯,然後曬乾製成田艾絨,用煮好的田艾絨紅糖水和米粉搓成皮,然後包上白糖、花生、椰絲等做成甜味的田艾米乙,香味的則用新鮮蝦仔、生葱、瘦肉等作餡。吳川田艾米乙尤以黃坡出名。還有番薯餅、蝦餅也非常美味。
蛤蔞飯的原料叫蛤蔞葉,用蛤蔞葉來做蛤蔞飯,洗乾淨後切(剁)碎,再用雞油和着炒。
紫蘇飯,清香可口,紫蘇,能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於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紫蘇葉是一種在吳川地區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
黃坡鎮位於鑑江平原,具有製作蒜頭特厚的天候。醃製的蒜頭選用黃坡鎮出產的優質白蒜,去掉鬚根,放置大缸內,倒入濃醋、鹽,浸三四天,然後撈起另置缸內放淡醋、紅糖、白糖浸十幾二十天。成品呈灰綠色,有光澤,蒜辣醋香撲鼻。
吳川麻通
吳川糖果生產中的獨特名優產品,成品粗如甘蔗,長7~8公分,中空充滿泡沫,入口鬆脆香甜,是糖果中佳品。麻通的製作,在吳川已有一百多年曆史,但其製作技術長期秘傳,直至60年代才公開。
燒乳豬是吳川各喜慶場合的常用菜品。一般的製法是以重約五公斤的乳豬,放入特製燒烤叉撐開,放入烤爐烤成。如果燒烤時用慢火,燒出的乳豬豬皮光滑,稱之為光皮。亦可以用猛火燒烤,其間在豬皮塗上油,令豬皮成充滿氣泡的金黃色,即為“麻皮乳豬”。乳豬的特點包括皮薄脆肉鬆嫩、骨香酥。
狗肉是馳名粵西的風味食品,吳川的瓦窯煲狗肉,更以其獨特的香滑味濃而壓倒同行。吳川瓦窯煲狗肉歷史悠久。俗話説:“狗肉滾三滾,神仙企唔穩。”
吳川長岐鎮蘇村種植的番薯尤為出名,是吳川特產之一。蘇村的地理環境獨特,這裏的土壤屬粘質土,含各種微量元素,其中土壤裏各種鈣化合物含量很高,加上有光照,雨量充足,番薯高產而且味道獨特。
蘭石禾花雀
蘭石鎮境內江河縱橫交錯,適宜鳥類覓食和棲息。作為粵西聞名遐邇的禾花雀棲息地,每年秋風吹起,大批禾花雀等候鳥由北向南紛飛而來。為了保護莊稼,村民就張網捕捉。在急劇擴展的市場需求下,禾花雀儼然成了“蘭石名片”。

吳川風景名勝

吳川吳川八景

吳川市是一個瀕海小城,海濱旅遊資源豐富,傳統景區有吉兆灣,吳陽金海岸。吳川八景一般指“吳川古八景”,包括一覽憑高、麗山樵唱、延華弄月、極浦漁歸、文翁聳翠、東海朝陽、限門飛雪和通駟垂虹。隨着歷史變遷,滄海桑田,環境的變遷,“漁翁撒網”、“通駟垂虹”、“延華弄月”、“限門飛雪”、“一覽憑高”等這些景點,如今不少景點依稀可辨或者僅僅留下遺址。吳川古八景概況如下:
一覽憑高:位於吳陽中學(為吳川學宮之聖殿所在地),古代有一小山,山上長滿蓬蒿,山底部周寬六丈,高不到兩丈,登上山頂,朝東南可望見大海帆影,於西北可見江流如帶,後因吳陽中學擴建新教學樓需而平整。
麗山樵唱位於塘綴鎮麗山嶺,山幽林密,人多樵牧其間,樵唱牧歌,繚繞山中,天氣晴朗時,歌聲傳播更遠。由40裏外的吳陽鎮向西北遠望。
延華弄月:位於吳陽城裏村,在吳川學宮旁,有延華池,延華井。池水清澈可鑑,當月亮正空之時,俯視池水,風光雲影,幻成奇觀。
極浦漁歸:位於吳陽黃李村,始建於南宋年間。它地處江口,常有舟船停泊,漁艇縱橫。每當夕陽西下漁船歸來之時,燈光點點,晝夜皆商賈雲集,買魚沽酒,擊掉謳歌。
文翁聳翠:位於吳陽文翁嶺,俗稱“漁翁撒網”,高近十米,嶺巔四周長滿茸茸茅草,嶺上往東遠眺,即見滔滔南海,西即一望田丘,形如網狀,更有帶泥丸小丘陵,佈列周圍,又如網泡,因而得名。為李族始祖李穆公、鄉賢李凌雲之墓地。
東海朝陽:位於吳陽金海岸,當天將破曉時,一輪如盆紅日從彩錦般的波浪中冉冉升起,若浮若沉。
限門飛雪:位於吳陽限門海域,乃鑑江出口及通往湛江之內河口與南海交匯處,為吳川乘船到湛江或遠洋的必經之道。該海域險狹,水流急湍且兩旁有礁石,故稱限門。
通駟垂虹位於塘尾街道邱屋村,原有橋名垂虹,是吳陽至梅錄的主要通道。因長年有車馬來往,故又名通駟橋。橋下水雖不深,但終年不涸且澄如鏡。

吳川古蹟

吳川,文物古蹟頗多。有聞名遐邇的吳川八景,有新石器時代梧山嶺貝丘遺址,有晉代茂山書院,有唐朝吳陽古船、止寮港遺址,有宋朝梅菉祖廟、極浦亭,有明朝吳川縣遺址、吳川學宮、雙峯塔、巷門寨東炮台遺址,有清朝狀元林召棠故居、吳川縣城南門、陳蘭彬故居,還有民國名將李漢魂故居、張炎將軍故居等。
文物古蹟
簡介
圖示
坐落在吳陽鎮中街內,始建於1241~1252年間(南宋淳祜年間),是解元李凌雲隱居講學之所。極浦亭原建築為亭制,經明、清多次重修,現存建築屬清代祠堂式形制,總面積485平方米。極浦亭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多次重修,仍保存清代建築風貌。
是唐宋至民國的近千年間的中國南方大港,縣誌記載:“此地富庶曾為六邑之最。”故有“金芷寮,銀赤坎”之説。芷寮港遺址位於吳陽街南端,在芷寮村與橋頭村兩地交錯點上,芷寮元末成港,明代最盛,清代衰落。
位於梅菉頭村西南邊,始建於宋代,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838年(道光十八年)迭修。經修葺後,現基本完好。廟為三進四合院式佈局,硬山頂,穿鬥式樑架結構。前進兩廊捲棚頂,為琉璃瓦面,多柱支撐。門額刻有“梅麓祖廟”四字。
位於吳川博鋪鎮,由晉代王浚創建,距今1700多年,原來是王浚藏書的地方,陳蘭彬書“茂山書院”額,歷為名士隱居,著述、教學育人之所。
坐落於吳陽中學內,始建於元朝,為主簿唐必達和教諭吳仲元所建。原有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由戟門、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尊經閣五座建築物組成。歷經明、清兩朝多次重修,屬宮殿式建築、磚瓦木柱結構。現僅存學宮大成殿,殿面寬20.3米,進深12米,前檐深1.5米,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失修。
梧山嶺貝丘遺址,在吳川市長歧鎮黎屋村南梧山嶺西坡。初步鑑定為距今五千至一萬前,文物普查隊1983年發現,1984-1986年試掘。遺址面積350多平方米。文化層高1.3米。含大量蜆、螺殼。出土陶器主要是釜、罐、紋飾有繩紋、籃紋和石器。這些證明了吳川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生息。
古代遺址
塘尾鎮東隅村南蛇嶺東漢生活遺址,王村港碌西村北的大兜嶺南朝村落遺址,王村港譚尚村南的奴嶺東晉村落遺址,吳陽鎮那良村的宋代貝丘遺址,吳陽鎮白沙絲茅嶺下的宋代村落遺址,長岐嶺頭村下廟嶺宋代窯址,王村港譚尚村奴嶺北端的南朝古墓,王村港碌西村北的大烏嶺南朝墓羣,黃坡鎮那羅嶺尾村背東北的那拉嶺隋唐墓羣,覃巴鎮沙田村南的大墩塘宋墓羣,梅菉鎮解放路烈士紀念園門前清代陶棺墓。
雙峯塔
坐落在吳陽鎮文塔村,公元1599年(明代萬曆二十七年),吳川縣令周應鰲於江海迥流處建此風水塔,又因特思山、麗山遠揖塔前,故名“雙峯塔”。塔為平面八角形,七層仿樓閣式磚樓,高23.15米,首層直徑9.8米。塔身為壁內折上式,各層設假平台,塔基為石板雕花裝飾,塔邊稜角處嵌有石雕託塔力士,形象古樸,姿態各異。200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5] 
黃坡鎮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魁星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頭上還有兩隻角,整個彷彿是鬼的造型。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筆,稱硃筆,意為用筆點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隻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腳下踩着海中的一條大鰲魚(一種大龜)的頭部,意為“獨佔鰲頭”,左腳擺出揚起後踢的樣子以求在造形上呼應“”字右下的一筆大彎勾,腳上是北斗七星,見圖如見字。古時候,各地都有魁星樓,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在科舉中榜上有名。
南城門又名永和門,位於吳陽鎮城裏村南路口,建於公元1394年(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原為土城;公元1340年(永樂元年)改用磚砌建成;公元1478年(成化十四年)用巨磚建成城牆,設四城門。1938年為避免日本飛機尋找轟炸目標,吳川縣長劉應時下令拆城,南城門因當時來不及拆毀而保留下來。是吳川歷史的見證。
位於吳川塘綴鎮圩內,建於公元1880年(清光緒六年),為七券拱柱式磚砌建橋樑。橋長25米,原面寬3米,兩側石欄杆;橋高3米多,七孔,各寬3米。橋墩兩端呈錐形,各出欄杆1米左右,存宋代船拼浮橋遺風。
位於在吳陽鎮霞街村,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一廳兩房,磚木結構,建築面積111平方米,佔地面積191平方米;為吳川文物保護單位。 [16] 
坐落在黃坡鎮黃坡村,建於公元1875年(清代光緒元年),二進磚木四合院式結構,面積420平方米。1983年公佈為吳川縣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5] 
坐落於黃坡鎮嶺頭村,建於抗戰時期,佔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有多間建築,主間設有勤園、儉園,配有值班室、涼亭、花園等,貫通布衣一巷、二巷,規模較大,整齊美觀。當地人亦稱“伯豪園”。
坐落在吳川市塘綴鎮樟山村。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炎為革命烈士;1984年,張炎故居被定為吳川縣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定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  [17] 

吳川著名人物

吳川,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既有騷人墨客,也有仁人志士。正是:千年古鎮一狀元(林召棠),百年外交兩使者(陳蘭彬劉華秋),戎馬愛國三將軍(張炎李漢魂張世德),乾隆賜匾王者師(麥國樹)。吳川歷史上計有狀元一名,進士十八名,翰林二名,欽賜翰林三名,舉人一百六十六名。他們之中有位列尚書、御史、道台、知府、知州、知縣、教諭等職,多達數百人且大都政聲卓著、清正廉明。
如宋代進士鞠杲、林廷、南宋解元林永霞街始祖)、李屋巷始祖李凌雲,被尊為“劉猛將軍”的元江淮指揮使劉承忠,明代名醫、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林懷蘭,明進士林廷獻武進士易傅伯,舉人吳懋清,粵東七才子之一林聯桂;清瓊州督撫彭玉將軍,綽號劏狗六爹麥為儀,“振威將軍”彭子衡,清江南全省提督曾秉忠,提督曾敏行,名標儒林傳之吳懋清,清代詩翁李文泰,清朝武官有十四總兵,兩提督;還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龐雄等。

吳川榮譽稱號

2005年,吳川市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羽絨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羽絨之鄉”。 [18] 
2007年被國家輕工業部授予“中國塑料鞋之鄉”。 [19] 
2008年被廣東省授予“廣東詩詞之鄉”。 [20] 
2010年9月20日,中國烹飪協會正式將首個“中國月餅之鄉”牌匾授予吳川市。 [21] 
2014年9月2日,中國建築協會向吳川頒發了“中國建築裝飾之鄉”牌匾。 [22]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3] 
2020年12月,被授予”廣東省雙擁模範城(縣)“榮譽稱號。 [24]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名單”。 [2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