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茂名

(嶺南仁醫、嶺南道教的先驅)

鎖定
潘茂名,粵西地區俗稱“潘仙”,一個被後世仙化的著名人物。 [1]  大約在西晉太熙元年(290)農曆三月二十四日出生,西晉永嘉年間(307—313)的處士。
今屬廣東茂名高州根子鎮人,世居浮山嶺附近的山村,相傳在今浮山嶺半山腰的亞盤村。傳説東晉寧康元年(373)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黃昏時分,潘茂名逝世,享年83歲。 [1] 
隋開皇十八年(598)設立茂名縣,是以潘茂名之名命縣名,用以紀念潘茂名對粵西人民之恩德。
唐貞觀八年(634)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潘州。如今的茂名市名字也因之而來。中國以道士之姓設州、以名設縣、以名命名地級市,唯潘茂名一人。 [1] 
中文名
潘茂名
外文名
panmaoming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290年
逝世日期
373年
職    業
藥師、道士
主要成就
潘茂名的文化思想(嶺南潘茂名文化)
出生地
西晉高涼郡(今廣東省茂名高州市)
信    仰
中國道教
代表作品
潘茂名籤語一百條
所處時代
晉代

潘茂名生平事蹟

潘茂名年少時喜好遊玩,心想遊歷神州大地,“欲瞻中國之盛”。西晉永嘉年間,他束裝起行,一路往東北而去。經過新都(今浙江淳安縣)石室,邂逅道士對弈,拜道士為師,學習煉丹和養生之法。後有郭道士入山,談起當時南北分裂未能一統的形勢,潘茂名辭別道士,背起行裝來到東吳。在建康(今南京),潘茂名拜謁求教於茅山道士張玄賓。潘茂名學成歸來後,穿越嶺南,經高郡主山(今高州城東一帶的羣山)時,見此地峯巒起伏、葱鬱青翠、遠離塵世,便選擇在此隱居修煉。後來地方屢次大旱,潘茂名心繫蒼生,帶領鄉民前往龍湫巖祈雨,解除旱災。
“朝汲泉於此山,暮洗術於鑑水,採丹田之芝,煮白石之髓,嚼瑤筍之芽,餐碧奈之蕊,勤洗伐而脱塵凡,取精華而去渣滓”,潘茂名終於煉成“大還丹”“小還丹”等,用此神效丹藥,在粵西地區救治百姓,驅除瘟疫。相傳潘茂名還用沉香煉丹製藥,至今,潘茂名的萬應靈丹方法仍在民間留傳。相傳潘茂名在高城西的觀山修行20多年,白天上山採藥,晚上修道煉丹。“東坡燒火,西山觀煙”的傳説和“觀山”之名均由此來。潘茂名不僅是嶺南道教的先驅,他還像神農氏一樣遍嘗百草,一生懸壺濟世、救死扶傷,深得百姓愛戴,受到當時朝廷稱賞,為世代傳頌。
相距約1700年,歷史上已沒有完整的潘茂名傳記資料,許多文獻是零星式記述。但權威的地方誌有記載,這是一個真實鮮活的人物。懸壺濟世、煉丹製藥、驅瘟除瘴、救治百姓、普濟眾生,貫穿他80多年的傳奇生涯。因其人格魅力及精湛醫術、道教文化影響後世,成為粵西傳奇人物。 [4] 

潘茂名歷史文獻

最早關於潘茂名的古籍在唐代。《四庫全書》的唐代《北户錄》記載,“往高涼,程次青山鎮。……後一歲自潘州迴路,歷仙虛。”唐末崔龜從圖注“仙虛”雲:“潘茂真人燒丹之處,南人呼巿為虛,今三日一虛。”所謂“虛”指嶺南集市的稱謂。
潘州的仙虛因潘茂真人燒丹得名。唐昭宗時期廣州司馬劉恂的《嶺表錄異》可能最早將潘茂與潘州得名聯繫,今通行版本為魯迅校勘,“潘州,昔有方士潘茂於此昇仙,遂以名郡。”
北宋陵州知州樂史撰寫《太平寰宇記》,屬於全國地理總志。其援引《嶺表錄異》雲:“按《嶺表記》:潘州因道士潘茂昇仙,遂以姓名為郡縣之稱。”《太平寰宇記》:“唐武德四年平嶺表,於縣置南宕州,後改為潘州,仍改縣為茂名,以道士潘茂姓名為縣也。”南宋王象之編纂《輿地紀勝》,這是南宋中期地理總志,記載茂名縣得名史記——茂名縣:在州西南十五里。《圖經》雲:縣本西甌、駱越地,秦屬桂林郡,漢屬合浦郡
晉道士潘茂古於東山採藥煉丹,於西山昇仙,鎮南大將軍馮遊請於二山間築城,遂以道士姓名建潘州、茂名縣。晉代永嘉年間偶遇道士弈棋情節在宋代《輿地紀勝》已出現。在唐宋古籍開始出現的“潘茂”、“潘茂古”,都是指“潘茂名”。
明清時期古籍文獻關於潘茂名記載不少,明代嘉靖年間《廣東通志》稱,茂嶺“世傳潘茂煉丹其上,故名”。《大明一統名勝志》《郡縣釋名》都沿襲這種説法。
清代阮元監編修《廣東通志》、明代萬曆年間曹知遇等纂修《高州府志》、清代《光緒重修茂名縣誌》都有潘茂名記載。
清初潘茂名被列入中國神仙系統,當時《歷代神仙演義》對潘茂名記載。
清代光緒年間廣西河池知州譚應祥組織人員編寫《潘仙全書》,較為系統地介紹潘茂名情況。記錄潘茂名外出求學於新都、建康,拜謁求教於茅山道士張玄賓的記錄。《茂名縣誌·人物誌》《茂名縣誌稿》有記載。
潘茂名故事插畫 潘茂名故事插畫
宋代全國性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陵州知州樂史撰寫)記載:“潘茂名煉丹之水,味甚香美,煎茶試之,與諸水異。高力士奏取其水歸朝。”
明代萬曆年間曹知遇等纂修《高州府志》記載:“晉永嘉中,有潘茂名者,入山遇道士弈棋,立觀久之。道士曰:子亦識此否?對曰:入猶蛇竇,出似雁行。
道士可其説。因語之曰:子頂骨貫生門,命輪齊日月,腦血未減,心影不偏,修煉則可輕舉。授予黃精不死之方,遂於東山煉丹而飛昇。”
廣東通志》(清代阮元監編修)對仙人潘茂名有記載。
高州掛榜嶺亦稱茂嶺,也留有潘茂名的遺蹟。清代乾隆年間《高州府志》記載:“世傳潘茂名煉丹於此,草木鬱茂,四時不凋。”
清代《光緒重修茂名縣誌·卷七人物下》記載:“潘茂名潘州人永嘉中入山二道士弈棋⋯⋯”
清代光緒年間,廣西河池知州譚應祥曾組織人員編寫《潘仙全書》,全書約兩萬字,較為系統地介紹了潘茂名的有關情況,現國內僅保存一冊殘缺孤本。
《茂名縣誌·人物誌》記載:“潘茂名者邑之潘坡村人。晉永嘉末處士(約公元310年),莫知其生卒始末。”
《茂名縣誌稿》(民國編)載:“潘茂名者,邑之潘坡村人。晉永嘉末處士。”
《高州府志》和《茂名縣誌》均有《觀山懷潘仙詩》。 [1] 
潘茂名研究與綜述》是國內第一部全面研究潘茂名歷史文化的著作,由廖君編著, [3] 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本書圖文並茂,資料詳實,考證科學,彌補了我國全面研究潘茂名的空白。 [3] 

潘茂名文物遺蹟

大部分在高州市、電白區、茂名高新區,部分在惠州市羅浮山、浙江淳安縣、江蘇句容市、南京市、廣西桂林市、北流市。西山、東山、潘仙坡、觀山寺建築羣、思前井、荖園、金玉二井、升真觀、玉泉庵、潘仙殿、呂祖殿、潘仙亭、潘仙祠、潘仙觀、石船等遺址在高州城區。根子超世寺、亞盤村(潘坡村)在根子鎮,燈心塘超世寺、浮山石船在霞洞鎮。紀念潘茂名弟子林真人的雨公山廟現改建潘茂名紀念公園,在茂名高新區。
南宋廣西轉運使朱希顏將兩屏茂名縣產玉石饋贈副宰相洪邁,相傳由潘茂名煉丹遺下丹劑凝結而成,《方輿勝覽》稱之為樹石屏,洪邁《高州石屏記》被刻在桂林灕江龍隱巖。潘茂名外出長期修煉的“新都石室”,據考證很可能在淳安縣梓桐鎮的尹山,屬江蘇句容。相傳潘茂名與葛洪當年論道煉丹的青蒿園、洗藥池丹灶遺址在惠州羅浮山。葛洪在東晉鹹康年間出任勾漏縣令,潘茂名與他在勾漏洞煉丹遺址在廣西北流
我市主要潘茂名遺址保存下來,潘仙祠在高州冼太廟旁邊,受到良好保護。思前井泉水清澈,現有圍牆並建柵欄門。
根子超世寺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潘茂名故居遺址重建。荖園、金玉二井、升真觀已經消失,只有遺址。潘仙坡已在車水馬龍的鬧市區,觀山書法石碑羣掩沒在泥土之中。長坡鎮的龍湫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炸石被毀,山洞倒塌文物古蹟無存。
冼太廟內的潘仙像 冼太廟內的潘仙像
粵西地區道教遺蹟眾多,多處遺留與潘茂名有關的詩詞、地名、建築、遺址、遺物、遺蹟等。 [1] 
明代萬曆年間,高州知府張邦伊作詩詠潘茂名,《潘坡丹灶》:地有東郊勝,溪山信可誇。偶來因問俗,何意覓仙家。洞倚千尋古,爐蒸五尺霞。至今流水上,時或見桃花。“潘坡丹灶”,是高州古八景之一。
升真觀,高州觀山最早道教建築物。據《觀山古蹟補錄》記載:“分藩陶正中重修觀山寺序雲:高郡城西半里曰觀山,相傳晉潘於此飛昇,舊有升真觀,因此得名。明萬曆初觀廢。”
觀山寺,明代萬曆十七年(1589)由高州知府張邦伊在升真觀遺址建立觀山寺,以奉潘仙像。觀山又名仙山。1985年觀山寺被拆除,在原址新建仿古建築
玉泉庵(含潘仙殿、呂祖殿),清代嘉慶十三年(1808),巡道馬書欣著文證實為嶺西道毛達齋倡建,雍正十年(1732)建成,其中呂祖殿在乾隆二十年(1755)竣工。潘仙殿專奉潘茂名,呂祖殿主奉呂洞賓,現存遺址。
浮山嶺超世寺 浮山嶺超世寺
潘仙祠,清代嘉慶年間《茂名縣誌》記載,在高州城內冼太廟東,據説潘茂名曾在這裏煉丹。由明代知府孔鏞於成化元年(1465)建成。有仙坡記,又有仙蹟亭,為明代崇禎元年(1628)茂名知縣胥學韶建立。崇禎十年(1637)高州知府姚繼舜擴建其亭,闢其為坡。
現亭子已圮,後來在遺址修建潘仙祠,祠的走廊與冼太廟相通。現為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清代河北燕人、雷州參將潘拱宸作詩《遊觀山有懷潘仙》:“官閒偷與海鷗盟,偶掛雕弓傍石行。松頂鶴巢深樹見,江心漁艇暮煙橫。舊山人去花應落,古寺雨來潮欲生。學道何年逢鼻祖,雲峯招手過西城。”
石船,相傳“潘茂名所乘,仙去棄此”。明代萬曆年《高州府志》記載,“後千有餘年,孔鏞來守高涼”,遇此仙人潘茂名於筆架山,創建潘仙亭,以資紀異。並賦《石船丹灶》:“共説丹砂可駐顏,仙翁何不久人間。石船蘚合年年在,丹灶雲封日日閒。亭宇已成新歲月,乾坤猶自舊江山。我來欲問長生訣,遼鶴何時海上還。”清初“嶺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載:“高州潘仙坡有一石船。中污,兩端微起若荷華葉。長八尺有半,廣四尺。又有石篙一,在雲爐洞,長二丈許。”相傳為潘茂名真人遺物。著有《石船銘》雲:“至人餐石,以剛為柔。至人乘石,以沉為浮。風將氣御,水以神遊。芙蕖一瓣,泛泛如舟。虛無之滓,為爾長留。”屈大均又有《後高涼曲》詠潘仙石船,“不見仙人駕石船,鑑江秋水正連天。
石篙撐折三千丈,愁絕蓬萊路渺然。”石船經過多年風吹雨打,面目漸起變化。後被當地託兒所埋在地下,在建新樓時挖起破碎。
現僅存一塊碎片,長約二尺,寬一尺餘,置於冼夫人廟門階前。歷代不少文人騷客,對石船丹灶留有吟詠。明代鄭阜義詩:“仙家雞犬去無存,丹灶空餘火不。
萬古靈蹤何處覓,淡煙荒草暗孤村。短棹孤帆遠遠開,潘仙何處問蓬萊。”
思乾井,在高州城東。據傳潘茂名在提煉丹膏時,對煉丹之水要求講究,用清純龍泉水。潘茂名在草藥種植園(今高州城東門外附近),開鑿一口水井,專做煉丹之用。潘茂名逝世後古井保留下來,後人稱“思前井”。
潘仙觀,在高州城區南關街小觀山。2004年建成,為明清風格仿古四合院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北倚青山,面朝鑑江,與大觀山隔江相望,攬抱瀛洲島。建築宏偉壯觀,莊嚴肅穆。
門樓古雅,坊額鐫刻“潘仙觀”三個大字及浮雕圖案。兩柱對聯氣象萬千,“恬倚榜山萬丈靈光連北斗;雅朝鑑水千秋道氣貫瀛台”。天井中間有潘仙池,潘仙騎鶴賜福。殿前兩柱為雙龍戲珠雕塑。
雄偉的大殿,穿鬥式樑架結構,正殿安置為三清祖師雕像,兩邊殿堂為潘仙、冼太雕像。正殿內牆壁雕塑有六十甲子太師浮圖,栩栩如生。正殿與門樓之間兩邊有廊道仿古建築。潘仙觀是粵西頗有影響的道觀。
超世寺,與浮山冼太廟為鄰,位於浮山嶺半山腰。寺廟面積200多平方米,是在潘茂名故居遺址上修建的紀念性建築。據説也是當年潘茂名的修煉地。 [1] 

潘茂名文化思想

潘茂名早期屬於道教的丹鼎派。丹鼎派又稱“金丹道教”,丹鼎派是對鍊金丹各道派的通稱,最早由古代黃老道家發展而來。丹鼎派分外丹與內丹。
外丹,指用爐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藥物,以配製可服食的金丹,盛行於隋唐前;內丹,大體上指把人的身體當成“爐鼎”,以自身精、氣為藥物,為神氣相交結成之物,宋元以後取代外丹,流行至今。
丹鼎派從追求“長生不老”出發,推動了我國古代化學冶煉、氣功養生學的發展。
高州潘仙觀 高州潘仙觀
潘茂名的煉丹術,發展了早期粵西地區的道家醫學,他重視道教的“外丹”。主張用鉛汞配以其他藥物做原料,放在爐火中燒成丹藥,有“點化”“服食”兩種。丹藥是中藥藥劑種類的一個分支,興於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術士們開創的成果。
現代醫藥學發現,鉛、汞作為煉丹常用原料,卻是一種有毒金屬,過量服食使人致死。但是,在約1700年前落後的粵西地區,潘茂名等道士是無從知曉的。
潘茂名相信“習靜虛無之説,煉丹上升之旨” 。其道家的思想出自“清靜”“心印”二經。他認為,上藥三品,包括神、氣、精。他強調“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等,這些都是道教的“內丹”理論。
他們認為,人是天地與陰陽沖和之氣體造成,表現在精、神、氣三方面,精為天,氣為地,神為精氣的化合。心神動搖,精氣散死,反之則長壽。這些觀點與中華傳統養生理論有相通之處。
茂名晚期也受到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影響,相傳存下籤語一百條,內容大體分為三類:
一是以“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為其教派的基本宗旨。潘茂名宣揚的“無為、虛靜、守拙”,與老子思想相合,是典型的“貴虛”自我無為主義。
二是篤信陰陽五行,宣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心為和”的老子觀點。
三是宣揚“以民為本”“濟世救民”的思想。
綜觀潘茂名的道教思想,繼承和發展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理論和思想,也有不少觀點具有初步的唯物主義,但籤文夾雜一些唯心主義迷信的成分,這些要去其糟粕,傳承其精華要義。
潘茂名逝世約150年後,冼夫人誕生,其後逐漸形成冼夫人文化。來源於古老的儺文化、粵西祭祀、冼夫人文化的“年例”,在千年傳承中注入道教元素。幾乎所有的年例祭祀、擺宗、遊神等環節,都由道士主持或參與。茂名在1000多年的本土文化發展中,逐步形成“潘茂名文化”。 [1] 
潘茂名與“好心茂名”精神的關係。清代古籍《潘仙全書》,在流傳下來的潘仙籤語第七十數發現,“濟世有奇訣,救人須用心。三天曾紀錄,四海盡知名。”這是指救人濟世的奇訣在於用心,只要做到這點,就能天下揚名。今年6月在紀錄片《潘茂名》劇本研討會期間,潘茂名文化專家廖君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建功、中國作協《中國作家》原主編王山、廣東省作協副主席張梅、著名作家張慧謀、著名考古學家邱立誠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教授盧誠、茂名市社科聯主席郭億萬、茂名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確、茂名市紀委宣傳部長何火權、陳朝暉、張均紹、周澤明、吳超君、劉佩斯、薑桂義等權威學者專家,集中研究探討,最後統一明確觀點:“好心茂名”精神最初來源潘茂名,《潘仙全書》的“濟世有奇訣,救人須用心”是充分的歷史文獻依據。 [2] 
潘茂名文化的概念、內容。2019年3月在紀念茂名建市60週年叢書《點贊茂名精選集》,茂名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潘茂名文化”的概念、內涵。“潘茂名文化”是千百年來人民尊崇、信仰潘茂名過程中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一種嶺南區域性文化。
後世對潘茂名的紀念、研究和發展,涉及範圍主要在粵西地區,其內容包括:“好心茂名”精神的啓元、粵西道教醫術、道教金丹術、“內丹”及中醫藥理論、道教的道場(齋醮、法事)、年例主祭禮俗、“濟世救民”的思想、“無為、虛靜、守拙”的人生觀、“拜潘仙”信俗、潘茂名誕辰紀念日、潘茂名中醫藥傳承與技藝製作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