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遊神

(模仿神明巡遊的傳統民俗活動)

鎖定
遊神(Youshen;又稱迎神、神像出巡等 [23]  )是指模仿神明巡遊的傳統民俗活動,通常集拜神祈禱、歡慶、宴客為一體,旨在酬神、消災和祈福。遊神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一帶,以閩、粵最盛,但各地版本不盡相同,如媽祖遊神、閩南六社遊神、海南儋州客家人遊神等。 [6]  [9]  [12]  [21]  [26] 
遊神活動通常選擇在新年等喜慶節日、或是諸神壽誕之日進行,屆時人們到神廟裏將行身神像請進神轎裏,然後抬出廟宇遊境,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 [6]  [11] 
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下,遊神活動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已逐漸成為民俗旅遊體驗的重要內容。 [23] 
中文名
遊神
外文名
Youshen [8] 
God-wandering [24] 
別    名
聖駕巡遊
別    名
遊老爺
營老爺
遊菩薩
菩薩行鄉 展開
別名
遊老爺
營老爺
遊菩薩
菩薩行鄉
迎年
抬神像
遊春
行香 收起
流行地區
閩台地區、潮汕地區、粵西地區

遊神活動起源

遊神源於豐富多元的民間信仰,其文化原型是古代帝王巡狩四方。《山海經·海外南經》中有“遊神”的記錄,其職責是為天帝視察一方。在中國民間信仰體系中,有“日遊神”“夜遊神”的角色,分別在白天、夜晚監察人間的善惡。 [21]  [23]  在遊神文化流行的不同地區,流傳有各式各樣的起源傳説。 [26] 
  • 閩台遊神文化
福建地區的“遊神”源於鄉民對神明保境安民的期許。福建依山傍海,自古以來自然災害頻發,洪水、乾旱、颱風、瘟疫都會對人們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人們為了抵抗“天災人禍”而不斷創造神明,加上福建地區的原住民是“閩越”族羣,歷來“好巫尚鬼”,有力推動福建民間信仰發展。 [19]  [23]  大量漢人(多來自福建的泉州和漳州),遷入台灣後,為台灣帶來了中原文明,移居的漢人與台灣當地族羣不斷融合、重組,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陣頭”藝術,其有跡可循的確切起始年代為: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據高拱幹纂《台灣府志》可知當時已有鶴、獅、昭君、婆姐、龍、馬等陣頭的存在。 [28]  [29-30] 
  • 潮汕遊神文化
潮汕遊神最初起源難以考證,明代潮州戲《荔鏡記》曾有描述潮州人遊神賽會的情景。至清代,“迎神賽會,一年且居其半,梨園婆娑,無日無之,放燈結綵,火樹銀花,舉國喧闐,晝夜無間也。”一些地方史志還把它作為社會習俗記載下來,《澄海縣誌》雲:“十一日夜起,各神廟街張燈、仕女遊,放花爆,打鞦韆,歌聲達旦。”“銀花火樹,舞榭歌台,魚龍曼衍之觀,蹋踘鞦韆之技,靡不畢具,而人樂從,通宵聚觀,至曉方散”。 [26] 
  • 粵西遊神文化
年例主要盛行於粵西地區,“遊神”是年例中的主要內容。 [1]  [24]  關於粵西“年例”民俗文化的起源,學界存在多種不同研究假設,但都沒有充足的史料作為一錘定音的佐證。一般認為,“年例”民俗文化由來已久,是以祭祀文化為核心,在歷史上北方人民南遷帶來的文化與原有本地土著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不斷髮展演化而來的。 [17] 

遊神神明種類

各地遊神文化中信奉的神靈各具特色,信眾羣體規模和範圍大小不一,內容也不盡相同,但它們大多起源於民間自發,藴涵了樸素的民間信仰與追求,是構成中國傳統民俗的重要內容。 [26]  事實上,只要神明“應允”,都可以被人們請出廟宇進行巡遊。 [23] 
  • 閩地遊神文化
據統計,福建有上千種神明。 [21]  在福州民間,用敞篷大轎抬着的當地供奉神像有華光大帝白馬王、臨水陳太后和各村單獨供奉的主神,主神的部屬,如孩兒弟、七爺、八爺等,其中以福建遊神“世子天團”尤為出名。 [9-10]  [31] 
福建遊神“世子天團”
名稱
身份介紹
備註
五福大帝(五靈公)之振靈公趙光明的兒子
“世子”的本意是古代諸侯王的嗣子,即具有爵位承襲權的“神二代”。所以,“世子”系列是人們按照世俗的人倫關係而為神明“創造”的眷屬,是神明“人格化”的表徵。“世子”可被視作相應主神(其父輩)的“陪祀”神。
五福大帝(五靈公)之張元伯的大兒子
五福大帝(五靈公)之張元伯的二兒子
華光大帝的兒子
金龍太子(金槍太子)
南遊記》中玉帝的三兒子
參考資料: [23]  [33] 
文狀元、趙世子“神將”塔骨 文狀元、趙世子“神將”塔骨 [23]
  • 潮汕遊神文化
潮汕地區的遊神被稱為“營老爺”,其中“營”為潮州方言用詞,有“迴繞”和“畛域”的意思,“老爺”是一個鎮或村的守護神,潮汕各地的“老爺”名目眾多,大家所祀之神大多是在當地曾做出貢獻的有功之士。 [18]  [26] 
潮汕地區的神明數量尚未有全面的調查和統計,據不完全統計,潮汕地區共有 467 座廟宇(不包含佛寺、道觀和善堂),廟堂供奉的主神共有74位,其中供奉較多的神明有土地三山國王、天后(媽祖)、關公、雙忠公、風雨聖者、龍尾爺、花公花媽等。雖然這些神明不一定都被請去參加遊神活動,但潮汕地區信奉的神明眾多,被請去參加遊神活動的神明數量自然不在少數。其中,潮汕地區遊神活動中最常見的神明是“大老爺”,它是管一個鄉村或者若干個村莊的土地公的上級,而大老爺可以由不同神格的神明來擔任。 [26] 

遊神活動流程

遊神的具體過程總體上分三大環節:請神、遊神(巡遊)、送神迴鑾(老爺回堂)。 [23-24]  此外,不同地方的遊神活動中也會增設其他環節,如“迎燈”、“擺盅”等。 [24] 
  • 請神
請神出廟要先通過擲筊(又稱“卜杯”)來徵求神明的意願,具體做法是,由年長的尊者手持兩枚月牙形的筊杯向神明請示是否願意出廟巡遊。與此同時,人們已經做好了“遊神”的各項準備工作,蓄勢待發,只等神明“點頭”了。然後擲筊,若三次都出現了一正一反的“聖盃”,那麼大家就歡呼雀躍地請出神明,動作必須迅速而有序,據説人們跑得越快,神明越高興。若是出現兩正(平面朝上)的“笑杯”就要重新擲杯,出現兩反(凸面朝上)的“陰杯”,就表示神明不同意出廟巡遊。 [23-24] 
  • 遊神
“遊神”即巡遊。“遊神”開始前會進行“問神”的儀式,意思是徵求神靈的旨意,先從哪個方位開始巡遊。 [24]  “遊神”活動正式開始後,整個隊伍在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熱鬧氛圍中依序向前,一般由開道神“馬伕”手持馬鞭領路(龍海下宮村的遊神則由“掃帚娘子軍”為眾神明開路 [26]  ),馬伕模仿騎馬的姿勢來回跑跳,揮鞭掃除障礙,神明駕前仙童“孩兒弟”、腰挎寶劍的將軍緊隨其後,接着便是“世子天團”,他們邁着特有的步伐,表現出莊重而不失親和力的儀態,沿門逐疫,並接受民眾的香火敬奉。“遊神”沿途還有“保長公”“淨爐手”等重要角色,伴有鼓板、舞龍、舞獅、英歌舞等藝陣表演。 [23]  其中,當巡遊隊伍在其廟宇和信仰範圍內出巡時,稱之為“巡境”;當巡遊隊伍進入其它神祇廟宇的範圍時,稱之為“繞境”。 [9-10] 
注:在民間信仰和道教的用語中,“境”是指一方神祇所管轄的地方。 [9-10] 
  • 送神迴鑾
“遊神”結束後,便要“送神迴鑾”,同樣需要通過擲筊徵得神明的同意。若神明暫時不想回鑾,人們要抬着神轎在廟外一圈一圈地繞,直到擲筊獲得“聖盃”為止。若神明同意迴鑾,“保長”便拿着鞭子在前開道,馬伕緊隨其後,快速地奔跑開路,最後,由轎伕抬着神明“衝宮”,將神明送回廟宇原來的位置安坐。至此,整個“遊神”活動才算圓滿完成。 [23] 

遊神藝術鑑賞

遊神活動內容多樣、各具特色,有的場面熱烈,活動內容豐富,沿途伴隨有鑼鼓嗩吶神偶舞獅舞龍飄色、標旗、遊燈、八音雜技及樂隊演奏等豐富多彩藝陣表演,也有的形式簡約,如福建延祥村的農曆“六月六”習俗,莊稼人會扛着菩薩在田間走一圈。 [6-7]  [12]  [16]  其中的道具、音樂等元素普遍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24] 
  • 塔骨神像
塔骨(又稱“大神尪” [25]  )神像主要分為“頭筒”和“骨架”等部分。頭筒用樟木雕刻製作,身體骨架則用竹篾編織而成。每年到了遊神季,就把頭筒和竹骨架拼裝在一起,而後穿衣服、戴盔帽,迎神時人鑽入竹骨架內,用肩膀扛着神像行走。 [20] 
《中華舞蹈志:福建卷》:塔骨內部結構示意圖 《中華舞蹈志:福建卷》:塔骨內部結構示意圖
相比需要轎抬的軟身神像(裝有關節、四肢可活動的坐像),塔骨神像大多屬於主神的隨從部下,神職較低,也更容易與人親近。外出遊神時,塔骨通常成對出現,作為主神的配角在一旁護駕。 [20] 
  • 八音鑼鼓
年例習俗中的遊神活動離不開八音(也稱八音鑼鼓)相隨。粵西八音是流行於廣東西部地區,以嗩吶為主奏樂器,可奏可唱的一種綜合性的民間器樂樂種。它有多種演奏形式,樂隊編制靈活,根據不同場合,有相對固定的演奏曲目和程式。粵西八音班是存在於廣東西部地區,由五六人至約20餘人組成,專事演奏八音、粵樂,演唱粵曲、清唱小粵劇的民間樂班,常年為當地的傳統節日、民間信仰儀式、喜慶典禮等活動提供無償或有償服務。 [24] 

遊神特色代表

  • 媽祖遊神
媽祖遊神在福建湄洲和仙遊、廣東雷州、廣西來賓良塘和台灣的一些地方都非常盛行。各地關於媽祖的傳説非常多,其遊神內容也不盡相同,但場面遊都十分隆重。媽祖神轎是整個隊伍當中最重要的象徵物,遊行時,媽祖戴玉佩金,非常榮耀。每當遊媽祖神時,圍觀的人都爭擁上前摸神像或者鑾轎,以求得來年好運。 [26]  [27] 
  • 台灣“陣頭”
“陣頭”藝術是迎神賽會中,信徒酬謝神明恩典或廟宇間交陪(禮尚往來)不可或缺的禮儀。 [28]  陣頭一般分為武陣和文陣,武陣是指在建醮活動時,護衞神轎併為神明辦差事的陣頭,而以鑼鼓配樂的陣頭或宗教色彩較濃厚的陣頭就是“文陣”。 [32] 
台灣的“陣頭”藝術概分表
文陣
武陣
開鑼鼓陣、大燈車、國樂團、樂隊、報馬、哨角、巡牌、藝閣、車鼓弄、歌仔陣、蜈蚣陣、南管、北管、國樂、西樂
官眾首、五毒神、五靈聖將、打八將、八家將、什家將、十二駕司、二十四司、十三太保、十三金甲戰帥、宋太祖、千里眼、順風耳、宋江虎爺陣、神轎班、神將團、神童團、濟公團、宋江陣、獅陣、升龍陣、十二婆祖、仙姑陣、花和尚弄尼姑、俏老爺、駛犁歌、美女蛤仔陣、公背婆、踩高蹺、鬥牛陣、車鼓陣、大鼓陣、跳鼓陣、百鶴陣、護衞聖將、山地舞
參考資料: [28]  [32] 

遊神文化傳播

  • 日本橫濱市中華街遊神
媽祖祭
2007年3月17日,日本橫濱中華街舉行落成後的首次“媽祖祭”。媽祖廟內的儀式過後,在橫濱中華街街區內舉行了頗具傳統特色和聲勢的媽祖神輦大巡遊。為數眾多的華僑華人趕來參加這一當地僑界的祭祀盛事。中華街上以餐飲業為主的店家,紛紛在店頭沿街擺上供奉媽祖的香火瓜果等供品。不少虔誠的媽祖信者還當街列陣,跪迎媽祖神輦,以祈求平安多福。 [3]  [14-15] 
日本橫濱中華街媽祖廟
關帝廟慶典遊行
2011年7月23日至25日,日本神奈川縣橫濱為慶祝中華街關帝廟落成150週年舉辦盛大彩妝遊行。遊行隊伍中,象徵着關羽神體的造像高達3米,端坐在山車之上,眾人拉起山車,由中華街出發,徐徐向元町購物街開進。 [2]  [4] 
橫濱關帝廟
  • 馬來西亞柔佛古廟遊神
潮汕先賢在開墾拓荒的同時,也將潮汕地區的文化傳統帶到了新山,並在當地建起了一座有着濃郁潮汕色彩的廟宇——柔佛古廟。每年農曆正月二十,當地華人都會舉行盛大的古廟廟會。經過一百多年的不斷融合和創新,廟會已發展成每年數十萬人蔘與的華人盛會,同時也成為集中展示中華傳統民間藝術的舞台。2012年,“柔佛古廟百年遊神”被評為馬來西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13] 
  • 福建猴嶼民俗文化節
由美國猴嶼民俗文化中心舉辦的民俗文化節,是費城華埠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動之一。該文化節是福建猴嶼地區春節後的傳統祈福儀式,旨在紀念保護猴嶼地區的祖先張氏將軍,同時弘揚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增強華裔影響力。 [5] 

遊神社會評價

作為一種“活的傳統”,遊神是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都很關注的田野研究課題,它不僅是地方民眾祈請神佑的重要儀式,也是維繫宗族共同體凝聚的情感紐帶。近年來,雖然個別地區的遊神文化已經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罩,但在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中,它仍然是被污名化的“封建迷信”。而且伴隨城市建設的擴張,遊神文化依賴的鄉村社羣逐漸解體,其生存空間也在日益萎縮。(澎湃新聞 評) [20] 
福建“遊神”中的神明這樣“接地氣”,恰恰體現了當地這項民間文化生命力十足,人們認為神和人一樣,也有世俗的愛好和需求,所以在這個時代,他們也會看電影、喝奶茶、注重外貌。但無論如何,“遊神”的核心基因不能更改,那就是趨吉納福,弘揚神明的優秀品德與文化精神,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只有“與時俱進”,契合時代的需要、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的精神追求,傳統文化才有生命力。(温州大學華僑學院甌江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應用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遊紅霞 評) [23] 

遊神主要事件

2024年2月19日,有網友發佈視頻稱,在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舉行的遊神活動中,一男子扮演成“趙世子”的模樣,大搖大擺走在神像巡遊隊伍前。其間有馬伕扮演者朝着他揮舞道具鞭子,示意其離開,但他仍無動於衷;2月20日,cos福建遊神“趙世子”男網紅髮視頻道歉。 [22]  網紅最大的問題在於缺少對神明的敬畏和對地方民俗文化的尊重。在體驗民俗與尊重當地文化之間達到平衡的基本原則是:文明觀禮,遵守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不冒犯公序良俗,不挑戰禁忌法則。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