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舞龍

(民間習俗,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

鎖定
舞龍(loong dance),俗稱舞龍燈,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1]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 [3] 
舞龍是在龍文化的基礎上,以表現龍精神為載體而產生的 [4]  ;漢朝時人們舞龍求雨,龍舞既有禮儀性質,又是娛樂節目 [5]  。隨着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中國港澳台地區、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誌 [2]  。現代舞龍已走上了規範化、科學化、競技化、國際化的發展軌道,成為一項集娛樂、喜慶、競技和健身多種功能於一體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活動 [28] 
舞龍的最高組織機構為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1995年成立,總部位於中國北京 [6]  ;中國的舞龍官方組織為中國龍獅運動協會,1995年成立,總部位於中國北京 [7] 
中文名
舞龍
外文名
loong dance
別    名
舞龍燈
類    別
民間體育項目
起源時間
漢朝
起源地
中國
代表人物
陳弼連、冷明鋒、何健等
主要比賽
世界龍獅錦標賽、中國龍獅公開賽等

舞龍發展歷史

舞龍 舞龍
在原始社會,遠古先民常以自己的敬畏、感激、懼怕的物象作為圖騰。隨着民族的不斷融合,多種圖騰集合成為了“龍”,它象徵着神秘、恐怖和威力。隨着原始農業的出現。人們把偉大的天象尊崇為龍,在春耕時對着新年的第一道彩虹,唱起“二月二,龍抬頭”,期望並認定它會給天下帶來吉祥、歡樂和幸運。後來,祖先們把龍加以再包裝,定格為一個馬鬢、霞尾、狗爪、魚鱗而蛇身的無所不能的巨大神靈 [5]  。舞龍是在龍文化的基礎上,以表現龍精神為載體而產生的。在《周易·乾卦》中就有記載: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等 [4] 
商代,《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記載了先民作“土龍”求雨的風俗,這種求雨風俗曾被描述為“執物舞成龍的情形,他們身手相續,躍上伏下流動迴環” [8] 
舞龍 舞龍
西漢前期,出現了舞龍求雨的記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篇》中記載了在祭祀時如果日子不同,所舞之龍的顏色也就不同,而且舞者人數也不同 [5]  。西漢時期(前206年一8年),舞龍作為一種體育運動,已出現在中華民族友好交往的文娛生活中 [9] 
東漢時期,龍舞既有禮儀性質,又是娛樂節目,張衡在《西京賦》中描述的“魚龍曼延”之戲就是龍舞 [5] 
北朝時,龍舞被當時的統治者當成了保留節目 [5] 
隋朝,包括舞龍在內的演出曾有更為盛大的場面,隋代的元宵節之夜可以看到它與其他擬獸舞一起歡舞 [5] 
唐朝,舞龍已是逢年過節時常見的表現形式 [10]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各地龍獅運動協會的成立,各種中國國內國際比賽的舉辦,國家的提倡與有關人士的呼籲,使舞龍受到新的關注 [11] 
1992年,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組織舞龍技術專家、學者起草《全國舞龍競賽規則》 [12] 
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集中對舞龍進行挖掘整理 [13] 
1995年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批准,舞龍舞獅被列入中國全國正式比賽(四類)項目 [13] 
2017年2月28日,在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印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羣眾比賽項目競賽規程總則》中首次將舞龍運動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比賽當中,這為舞龍運動的發展創造了平台 [14] 
龍頭 龍頭

舞龍硬件要求

舞龍比賽場地

舞龍的競賽場地為邊長20米的正方形場地(特殊情況,最小面積不得小於邊長18米的正方形),要求地面平整、清潔。場地邊線寬0.05米,邊線內為比賽場地。邊線周圍至少有1米寬的無障礙區 [15] 

舞龍比賽器材

  • 龍珠
球體直徑不少於0.33米,杆高(含珠)不低於1.7米。
  • 龍頭
龍頭重量不得少於2.5千克。龍頭外形尺寸,寬不少於0.36米,高不少於0.6米,長不少於0.8米,杆高不低於1.25米,杆高不低於1.85米(含龍頭高)。
  • 龍身
以九節龍參賽。龍身為封閉式圓筒型,直徑不少於0.33米,全長不少於18米,龍身杆高(含龍身直徑)不低於1.6米,兩杆之間距離大致相等。
  • 夜光舞龍
以九節夜光龍參賽。夜光舞龍要求龍尾外形尺寸長0.75米,高度不少於0.55米。
  • 龍柱
抽籤舞龍需要用到龍柱4個,高2米,柱體寬0.1米,支柱架0.4米。
  • 其他
龍體、龍尾、龍珠的重量不限制。夜光舞龍要求龍體、龍尾、龍珠有夜光效果(杆除外)。凡器材不符合規定者,不準參加比賽。傳統項目以及少年組、兒童組競賽器材由主辦單位在競賽規程中規定 [15] 

舞龍比賽規則

舞龍主要分類

舞龍技巧性高,表演形式豐富多彩。由於各地風俗民情的差異,民間流傳着形式各異的舞龍,如布龍、火龍、草龍、紗龍、飛龍、水龍、段龍、板凳龍等。較為常見的是,龍身用竹紮成節節相連的圓龍狀,外罩飾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十數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繡球逗引,龍頭作搶球狀,引導龍身遊走飛動,盤旋翻滾。期間鞭炮、鑼鼓聲烘托氣氛 [28]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前三批名錄名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後,第四批名錄名稱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龍舞(編號Ⅲ—4)被列入其中,類別為傳統舞蹈;截至2021年5月24日,國務院共公佈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龍舞43項 [29]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名稱
公佈時間
申報地區或單位
龍舞(銅梁龍舞)
2006(第一批)
重慶市
龍舞(湛江人龍舞)
廣東省湛江市
龍舞(汕尾滾地金龍)
廣東省汕尾市
龍舞(浦江板凳龍)
浙江省浦江縣
龍舞(長興百葉龍)
浙江省長興縣
龍舞(奉化布龍)
浙江省奉化市
龍舞(瀘州雨壇彩龍)
四川省瀘縣
龍舞(易縣擺字龍燈)
2008(第二批)
河北省易縣
龍舞(曲周龍燈)
河北省曲周縣
龍舞(金州龍舞)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
龍舞(舞草龍)
上海市松江區
龍舞(駱山大龍)
江蘇省溧水區
龍舞(蘭溪斷頭龍)
浙江省蘭溪市
龍舞(大田板燈龍)
福建省大田縣
龍舞(高龍)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
龍舞(汝城香火龍)
湖南省汝城縣
龍舞(九龍舞)
湖南省平江縣
龍舞(人龍舞)
廣東省佛山市
龍舞(荷塘紗龍)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
龍舞(埔寨火龍)
廣東省豐順縣
龍舞(醉龍)
廣東省中山市
龍舞(喬林煙花火龍)
廣東省揭陽市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
四川省雙流縣
龍舞(浦東繞龍燈)
2011(第三批)
上海市浦東新區
龍舞(直溪巨龍)
江蘇省金壇市
龍舞(碇步龍)
浙江省泰順縣
龍舞(開化香火草龍)
浙江省開化縣
龍舞(坎門花龍)
浙江省玉環縣
龍舞(龍燈扛閣)
山東省臨沂市
龍舞(火龍舞)
河南省孟州市
龍舞(三節龍)
湖北省雲夢縣
龍舞(地龍燈)
湖北省來鳳縣
龍舞(城步吊龍)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
龍舞(芷江孽龍)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
龍舞(香火龍)
廣東省南雄市
龍舞(六坊雲龍舞)
廣東省中山市
龍舞(鰲江劃大龍)
2014(第四批)
浙江省平陽縣
龍舞(手龍舞)
安徽省績溪縣
龍舞(潛江草把龍)
湖北省潛江市
龍舞(徽州板凳龍)
2021(第五批)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
龍舞(王貴武龍燈)
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
龍舞(闆闆龍燈)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
龍舞(安仁板凳龍)
四川省達州市
參考資料: [29] 

舞龍競賽類別

  • 自選套路
舞龍 舞龍
舞龍運動大部分是在行進動態中完成“龍”的遊弋、起伏、翻滾、騰越、纏絞、穿插等動作,利用人體多種姿態將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糅於舞龍技巧之中,或動或靜,組成優美形象的龍的雕塑,展現龍的精氣神韻 [16] 
套路編排要內容豐富,構思巧妙,結構新穎,風格別緻。舞龍技巧難度、創新動作符合龍的盤、遊、翻、滾、穿、騰、纏、戲等形態,舞龍動作與動作之間要有機聯繫。動作與伴奏音樂和諧配合、完整統一。整個套路既要有觀賞價值,又要有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作用 [16] 
  • 規定套路
規定套路是根據舞龍技術發展的方向,所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舞龍基礎動作和技巧動作,經過精心編排的套路;其動作規格、順序、方向、行動路線均不得改變,比賽時使用大會提供的公用龍具,參加規定套路比賽的隊員與自選套路一致,不得替換;比賽不得替換龍頭隊員 [17] 
  • 傳統項目
傳統舞龍項目豐富多彩、種類繁多,體現了各個地域舞龍的不同特點,極具民族文化內涵,形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運動項目。傳統項目的編排,要具有繼承和發揚傳統體育文化,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和文化需求,發揮強身健體的價值和作用 [18] 
  • 技能項目
抽籤項目
抽籤項目是指在臨場比賽前,抽取規定動作籤,即時編成組合,完成規定數量,計算用時多少,是檢驗舞龍隊專項技術組合能力、基本技能以及素質的一種競賽項目 [19] 
競速項目
競速項目是運動隊用嫺熟的技術,規範的標準,以最快的速度,在規定的場地內,完成規定的舞龍競賽內容與動作數量;是檢驗舞龍隊專項技術、身體素質和舞龍技能水平的一種競賽項目 [20] 
障礙項目
障礙項目是指參賽隊以嫺熟技術,舞龍隊用舞龍動作中的遊、翻、騰、穿等形式,繞過、穿過或躍過場內所設障礙物,通過場內所設計的器材和障礙物,完成特定競賽內容的一種競賽項目 [21] 

舞龍人員要求

參賽人員包括運動隊的領隊、教練員、運動員。每支舞龍隊人數不超過13人,其中領隊1人,教練員1人,運動員11人,以上包括替換隊員和伴奏隊員 [21] 

舞龍動作分類

舞龍動作按動作的形態特徵可分為8字舞龍動作、游龍動作、穿騰動作、翻滾動作和組圖造型動作;按動作的難易的分為基本動作和難度動作 [22] 
形態特徵
基本動作
難度動作
8字舞龍動作
原地快速8字舞龍;行進快速8字舞龍;單跪舞龍;套頭舞龍;擱腳舞龍;扯旗舞龍;靠背舞龍;橫移(跑)步舞龍;雙杆舞龍(4次以上);靠背蹬腿舞龍;坐背舞龍;站背舞龍;跪步行進快舞龍;抱腰舞龍;繞身舞龍;雙人換位舞龍;快舞龍磨轉;連續拋接龍頭橫移(跑)步舞龍;跳龍接一蹲一躺快舞龍;屈膝躺腿舞龍
跳龍接搖船快舞龍;跳龍接直躺快舞龍;依次滾翻接單跪快舞龍;掛腰舞龍(2人、3人、4人組合);站肩舞龍;直體躺肩(或躺腿)舞龍;滾地行進舞龍;單手撐地快舞龍;K式舞龍(3人一組);站腿舞龍;靠背蹬腿舞龍(3人一組)
游龍動作
快速曲線起伏行進;快速順逆連續跑圓場;起伏行進;單側起伏小圓場;直線(曲線、圓場)行進越障礙;快速矮步跑圓場越障礙(矮步2周以上);快速跑斜圓場;騎肩雙杆起伏行進
站肩雙杆行進(6次以上)
穿騰動作
穿龍尾;越龍尾;首尾穿(越)肚;龍穿身;龍脱衣;龍戲尾;連續騰越行進;騰身穿尾;穿尾越龍身;卧龍飛騰;穿八五節;首(尾)穿花纏身行進
速連續穿越行進(3次以上);連續穿越騰越行進(各2次以上)
翻滾動作
龍翻身;快速逆(順)向跳龍行進(2次以上);連續游龍跳龍(2次以上);大立圓螺旋行進(3次以上);雙杆斜盤跳龍(3次以上)
快速連續斜盤跳龍(3次以上);快速連續螺旋跳龍(4次以上);快速連續螺旋跳龍磨轉(6次以上);快速左右螺旋跳龍(左右各3次以上);快速連續磨盤跳龍(3次以上);快速連續首尾跳龍(4次以上);連續起伏跳龍行進(3次以上)
組圖造型動作
龍門造型;塔盤造型;尾盤造型;曲線造型;龍出宮造型;蝴蝶盤花造型;組字造型;龍舟造型;螺絲結頂造型;卧(垛)龍造型;龍尾高翹尋珠、追珠造型;龍翻身接滾翻成造型;單臂側手翻接滾翻成造型
大橫8字花慢行進(成型4次以上);坐肩後仰成平盤起伏旋轉(2周以上);站肩高塔造型自轉一週;首尾站肩盤柱造型;龍頭站肩立柱平盤起伏圓場2周以上
參考資料: [22] 

舞龍評分標準

類別
評分項
分值
要求
自選套路
動作規格
5分
人體姿勢正確,龍的形態飽滿,技術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規範,配合協調,圓滿完成套路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出現與規格要求不符,每出現一次輕微失誤扣0.1分,每出現一次明顯失誤扣0.2分,每出現一次嚴重失誤扣0.3分。
藝術表現
3分
運動員精神飽滿,神態演示豐富逼真,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編排結構合理,情節生動,主題鮮明,動作新穎;龍飾、服飾製作精良,器材設計獨特,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音樂伴奏與舞龍動作緊密配合,協調一致,風格獨特,樂曲完整,很好地烘托舞龍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動作難度
2分
舞龍自選套路難度動作要求10個(含創新難度),完成套路難度動作要求給予1.5分,每少1個扣0.1分。
超出難度動作要求10個以上者,每超出一個難度動作,加0.05分,超出兩個難度動作加0.1分,依此類推,最高加0.5分 [16] 
規定套路
動作規格
7分
人體姿勢正確,龍的形態飽滿,技術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規範,配合協調,圓滿完成套路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出現與規格要求不符,每出現一次輕微失誤扣0.1分;每出現一次明顯失誤扣0.2分;每出現一次嚴重失誤扣0.3分。
藝術表現
3分
運動員精神飽滿,神態演示豐富逼真,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結構嚴謹,佈局合理,動作連貫,配合默契,規定動作順序、方位、路線正確,龍飾、服飾製作精良,符合規則要求,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音樂伴奏與舞龍動作緊密配合,協調一致,節奏清晰,樂曲完整,很好地烘托舞龍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16] 
傳統項目
禮儀
1分
臨場精神飽滿、禮貌大方,進退場禮儀規範,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主題
1分
凡符合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能表現傳統民俗基本規律、邏輯、程序,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形態
1分
形態動作完美,技術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規範,配合協調,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神態
1分
神態豐富、演示逼真,精神飽滿,展示所舞之物的精氣神韻,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音樂
1分
音樂伴奏與動作和諧一致,節奏分明,風格獨特,具有典型傳統樣式並烘托舞龍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特色
1分
民俗特色濃郁,傳統藝術風格突出,樣式獨特,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編排
1分
編排巧妙,結構緊湊,佈局合理,充分利用器材配合主題展現所舞之物的各種形態,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效果
1分
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現場表演效果顯著,氣氛較好,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技巧
1分
表現完美,動作嫺熟,能夠通過一定的技巧動作合理地展示主題,並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服裝器材
1分
服裝具有一定的特色,款式色彩與器材搭配協調,器材設計構思巧妙並符合主題需要,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18] 
夜光舞龍
動作規格
5分
形態動作完美無缺,龍的造型飽滿,技術方法合理,配合協調,圓滿完成套路全部動作給予滿分。
出現與規格要求不符,每出現一次輕微失誤扣0.1分;每出現一次明顯失誤扣0.2分;每出現一次嚴重失誤扣0.3分。
藝術表現
3分
運動員精神飽滿,神態演示豐富逼真,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凡符合編排要求,主題鮮明,結構合理,情節生動,動作新穎,龍飾、服飾製作精良,器材設計符合要求,造型別致,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音樂伴奏與舞龍動作緊密配合,協調一致,風格獨特,樂曲完整,很好地烘托舞龍氣氛,視完成情況給予0.5~1分。
動作難度
2分
夜光舞龍難度動作要求10個,完成套路難度動作要求給予1.5分,每少1個扣0.1分。
超出難度動作要求10個以上者,每超出一個難度動作,加0.05分,超出兩個難度動作加0.1分(依此類推),最高加0.5分 [18] 

舞龍扣分細則

定方
類別
扣分分數
扣分情況
裁判員扣分
輕微失誤
每次扣0.1分
龍體輕微打折
龍體運動與人體動作輕微脱節
人體造型動作不到位
躺地、起立時有附加支撐
組圖造型轉換不夠緊湊,解脱不夠利索
靜態造型,龍體不飽滿、形象不逼真
明顯失誤
每次扣0.2分
龍體運動各節速度不統一,出現塌肚或脱節現象
龍體運動幅度不統一,出現不合理的擦地
隊員失誤相撞、碰踩龍身、龍杆,龍體出現短暫停頓
隊員上肩、上腿、擱腳、騎肩、疊背、滾背、掛腰等技術動作失誤或滑落
龍體運動由動到靜、由靜到動轉換鬆散
快舞龍時力量不足、速度不快
單一動作次數不足
嚴重失誤
每次扣0.3分
動作失誤,龍體出現不合理打結
運動員動作失誤倒地
運動員動作失誤脱把
其他失誤
每次扣0.2分
器材落地
扣0.3分
器材損壞
每件扣0.1分
服飾掉地
每次扣0.1分
教練員以信號、叫喊等方式提醒本隊場上隊員
裁判長扣分
出界
每人每次扣0.1分
運動員出界或踩線,
時間
扣0.1分
不足或超出規定時間1秒至15秒
扣0.2分
不足或超出規定時間15.1秒至30秒,依此類推
規定套路漏做、添加、改變動作
每出現一次扣0.3分
凡是出現漏做動作、增加動作和改變動作順序、路線、方向
重做
不予扣分
運動隊因客觀原因,造成比賽套路中斷,可重做一次
扣1分
運動員受傷、器材損壞、伴奏音樂等主觀原因造成比賽套路中斷,經裁判長許可,可申請重做,安排於該賽次最後一場
參考資料: [23] 
類別
判定方
懲罰
扣分項目
抽籤舞龍
臨場裁判員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隊員相撞、落地、附加支撐等
器材折斷、脱把等
龍飾、服飾掉地等
碰踩龍體、龍體打結等
單個動作次數不夠
改變組合動作順序
踩邊線出界
碰倒場地內標誌杆
與技術要求不符者
裁判長
給予警告
第一次起跑犯規
取消比賽資格
第二次起跑犯規
不予評分
參賽隊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參賽隊沒有造型起始動作開始比賽者
漏做一組動作
任何一次沒有繞場地內標誌杆者 [24] 
競速舞龍
臨場裁判員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少做動作規定次數
隊員倒地、脱靶、龍體打結
器材落地、飾物掉地
踩邊線出界
撞倒標誌杆
龍體嚴重塌肚或重疊
裁判長
不予評分
參賽隊沒有完成規定競賽內容(漏做動作),中途退場者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沒有繞過標誌杆)
給予警告
第一次起跑犯規
取消比賽資格
第二次起跑犯規 [25] 
障礙舞龍
臨場裁判員
每出現一次增加5秒
龍飾、服飾掉地,隊員相撞、落地等
器材折斷、脱把、龍體打結等
標誌障礙物碰倒、移動等
少繞、少穿、少越障礙物等
單個動作次數不夠等
裁判長
給予警告
第一次起跑犯規
取消比賽資格
第二次起跑犯規
不予評分
參賽隊沒有完成整個比賽內容,中途退場者
參賽隊少做一組比賽內容
參賽隊未按規定路線完成競賽內容 [26] 

舞龍評分方法

裁判員評分
舞龍比賽屬技能類、表現性,由裁判員評分的競分性集體競賽項目。
裁判員臨場評分有5人評分制、7人評分制、9人評分制三種方法(均設1名值班裁判員)。
評分裁判員根據運動隊臨場發揮的技術水平,根據舞龍規則評分標準,在各類錯誤中減去相應扣分,所剩部分即為該隊得分。
應得分的確定
(一)5名或7名裁判員評分時,取中間3個有效分的平均值,即為該運動隊的應得分。
(二)9名裁判員評分時,取中間5個有效分的平均值,即為該運動隊的應得分。
(三)應得分只取小數點後兩位(小數點後第三位數不作四捨五入)。
有效分之間的差數規定
(一)當應得分在9.5分和9.5分以上時,差數不得超過0.2分。
(二)當應得分在9分以上和9.5分以下時,差數不得超過0.3分。
(三)當應得分在9分以下時,差數不得超過0.5分。第二十八條基準分的使用
當評分裁判員有效分之間的差數出現不符合規則規定時,裁判長判定的分數即為基準分。將基準分與其最接近的兩個(或四個)有效分相加除以3(或除以5),即為該隊應得分。
最後得分
裁判長依據規則,從運動隊應得分數中扣除“裁判長扣分”所規定的應扣分,即為該隊最後得分 [23] 

舞龍重要賽事

國際賽事
世界龍獅錦標賽
-
地區賽事
亞洲龍獅錦標賽
-
中國賽事
中華龍獅大賽
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
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
全國健身龍舞公開賽
中國龍獅公開賽
-
參考資料: [27] 

舞龍代表人物

陳弼連,是綵帶龍運動的熱情踐行者和推廣者,他不僅自己熱衷於舞龍,還組建了一支舞龍團隊,義務教授“綵帶龍舞”陳弼連還積極參與上海市各個區的活動。他帶領團隊在松江、嘉定、浦東和徐匯等地進行表演和交流,向更多人傳遞舞龍的文化和魅力 [30] 
冷明鋒,銅梁龍藝術團競技舞龍隊隊員,籍貫為重慶市銅梁區。冷明鋒從7歲上小學一年級時開始,“週一到週五,每天練習一個小時舞龍,在2023年時參加2023年中華龍獅大賽銅梁站 [31] 
何健,曲靖市麒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俗技藝舞龍傳承人,1984年出生,2006年從成都體育學院畢業回到曲靖後,便來到曲靖市麒麟區第七中學擔任體育教師,並組建了學校的舞龍隊。2019年,何健被確立為曲靖市麒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俗技藝舞龍傳承人 [32] 

舞龍組織機構

世界性及地區性龍獅運動協會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
亞洲龍獅運動聯合會

世界各國龍獅運動協會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
美國龍獅總會
美國龍獅運動協會
印尼龍獅運動聯合會
新加坡武術龍獅總會
-
中國各省龍獅運動協會
天津市龍獅運動協會
內蒙古自治區龍獅運動協會
上海市龍獅協會
江蘇省龍獅運動協會
河南省龍獅龍舟運動協會
廣西龍獅運動協會
浙江省龍獅運動協會
福建省龍獅運動協會
江西省龍獅運動協會
山東省龍獅運動協會
湖南省龍獅運動協會
廣東省龍獅運動協會
海南省龍獅運動協會
四川省龍獅運動協會
陝西省民俗體育協會
甘肅省龍獅運動協會
-
-
參考資料: [33] 
參考資料
  • 1.    舞龍  .成都文藝網[引用日期2020-01-01]
  • 2.    異彩紛呈秀年俗歡歡喜喜過大年  .蚌埠市監察委員會[引用日期2019-03-04]
  • 3.    關於重新公佈我國正式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的通知  .國家體育總局[引用日期2024-02-23]
  • 4.    王國志,楊敢峯.從時代變遷看舞龍運動的演變特徵[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11):54-58.DOI:10.15930/j.cnki.wtxb.2016.11.008.
  • 5.    劉飛舟著. 龍獅運動的理論解讀[M].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07:2-4.
  • 6.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4-02-23]
  • 7.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章程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4-02-23]
  • 8.    舒顏開,劉少英.從舞龍運動的演進歷程看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現代化[J].體育文化導刊,2006(07):89-91.
  • 9.    段全偉.中國龍獅運動的歷史文化探源及其國際傳播[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26(5):109-111
  • 10.    資料回眸:舞龍的來由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4-02-23]
  • 11.    劉飛舟著. 龍獅運動的理論解讀[M].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07:56.
  • 12.    彭響.全運會視角下我國舞龍運動發展研究[D].湖南師範大學,2019.
  • 13.    薛源,王瑜.從舞龍舞獅競賽規則的演變看競技龍獅運動的發展[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29(03):124-126.
  • 14.    彭響,雷軍蓉.機遇與挑戰:舞龍運動納入全運會的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8,(03):39-43.
  • 15.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12.
  • 16.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17-19.
  • 17.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59-63.
  • 18.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20-22.
  • 19.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24.
  • 20.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29.
  • 21.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34-35.
  • 22.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13-16.
  • 23.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43-46.
  • 24.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27-28.
  • 25.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33-34.
  • 26.    國際龍獅運動聯合會審定.國際舞龍南獅北獅競賽規則、裁判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09:40-41.
  • 27.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關於2024年賽事活動推介招標的公告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4-02-23]
  • 28.    舞龍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4-02-23]
  • 29.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非遺[引用日期2024-02-23]
  • 30.    “舞龍達人”陳弼連:堅持一年,肩周炎、頸椎病好了  .上海觀察[引用日期2024-02-23]
  • 31.    17歲舞龍少年 學習龍舞已10年——2023年中華龍獅大賽銅梁站側記  .百家號 重慶日報[引用日期2024-02-23]
  • 32.    舞動人生!曲靖舞龍人何健的“痴情守藝”  .百家號 開屏客户端[引用日期2024-02-23]
  • 33.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關於收取2023年度會員單位會費的通知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4-02-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