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飄色

鎖定
飄色,是嶺南地區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於一體的傳統民俗藝術 [19]  飄色在我國不同地區又有抬閣、彩擎、高抬、彩架、扎(裝)故事等各種名稱。飄色起源於中原地區的迎神賽會活動,屬於社火表演藝術形式之一,直到現在依然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藝術形式,是廣府民俗藝術之一。 [22]   
“飄”是指脱離地面,盡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飾)是精心巧妙的偽裝。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裝飾華麗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勢的人物形象。飄色按照安放位置的不同,可分為水色、車色、船色等,主要以車色為主。表演者站在被稱為"色櫃"的小舞台上,以巡遊的形式表現民間傳説或神話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處就在於,演員們通過經過精心偽裝的鋼枝凌空而立,看不見的色梗支撐,利用巧妙的力學原理,營造出"飄"的效果。 [6-7]  [14]  [20-21] 
中文名
飄色
全    名
飄色巡遊藝術
起源時間
明末清初
屬    性
流動舞台上的戲劇造型藝術

飄色起源發展

飄色 飄色
飄色起源於中原地區的迎神賽會活動,後逐漸傳到東南沿海及西北地區,在清代盛行一時,流傳過程中與各地具體情況相結合,形成不同的特色。在嶺南,飄色起源於明末清初,屬於社火表演藝術形式之一,直到現在依然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藝術形式,是廣府民俗藝術之一。 [22] 
據説廣東飄色最早起源於明末清初珠海斗門乾務鎮,先後經歷了“轉色”、“板色”兩個階段。轉色就是在手推車中間安一個木鐵軸,上面再放一塊中間可以轉動的有孔的板子,一兩個扮成各種造型的人物(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這塊板子上。板色則讓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飾更為華麗,人物數量也增加到四個。 [17]   
飄色是廣東白話的稱謂,“飄”是指脱離地面,盡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飾)是精心巧妙的偽裝。飄色是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於一體的古老民間藝術。 [16]  飄色起源於民間,並流傳於民間,其發展凝聚了家鄉歷代民間藝人的心血和智慧。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裝飾華麗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勢的人物形象 [17]  經過不斷的傳承演變,後來,藝人們將高桌裝飾成亭台樓閣的樣式,給人以空中樓閣、雲裏霧裏的感覺,故更名為“抬閣”。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稱“台閣”。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抬閣藝人們的制“閣”手法不斷創新,“閣”也逐漸向高、峭、奇、險、美的方向發展。抬閣藝術已發展成為集戲劇與雜技為一體,集木藝、鐵藝、畫藝、扎藝、布藝等於一身的成熟的高台表藝術形式 [6-7]  [17] 

飄色主要亮點

以前的飄色,技術核心全集中於一條纖細的“色梗”上,因而飄色的變遷也很直觀地反映於此。飄色最大的亮點是“色仔”、“色女”,過去因為色梗製作的侷限,承受力不大,因此選上的色仔色女一般年紀比較小,尤其是位於上面的“飄”,大多是未滿1週歲的嬰孩,體重尚輕,對色梗的負擔較少。然而,隨着色梗製作技術的發達,承重侷限基本被打破,年齡較大的小孩也能輕鬆承載。不過,要想成為“色仔”、“色女”可不是那麼容易,他們裝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狀態都關乎整個活動的成敗,需要經過精挑細選、百裏挑一的,年齡在7至9歲,容貌俊俏,精靈乖巧,還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17] 
飄色的核心是色梗的製作,色梗是支撐“色仔”、“色女”的支架,一般用鋼枝製成,巧妙利用力學原理,做到“色台”重心力的平衡,以免翻枱,並巧妙地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藝術結構造形分佈。

飄色觀賞特點

飄色藝術,主要是以色櫃為展示舞台,以人物造型為表現形式,以故事傳説為主要內容的古老的民間藝術,是中國南方地區的一種重要藝術形式。與飄色藝術形式相似的民間藝術又稱為抬閣、走閣、重閣、高台、彩架等。 [21] 
飄色外形的巧妙之處是人物的造型動作和組合在整個飄色活動中都由真人裝扮,並保持一個姿勢和動作不變。所有造型動作和組合均由鋼條鐵管焊接成造型需要的結構,人物的動作則依靠在這些起承受與支撐作用的鋼鐵框架上,這些框架因人肢體的結構而設計,當造型人物穿服裝時,其結構框架也被隱入服飾中,從外觀看,不留意是看不到支撐的鋼鐵結構的。過去的板色規模較小,皆因飄色都是穿梭於尋常巷陌裏表演,觀眾與飄色幾乎是貼身而過。由於深受百姓喜愛,發展至今,飄色巡遊的規模已經大了很多,都被安排在寬闊的大馬路上進行,從鄉村到城市,為更多觀眾欣賞提供方便。表演的內容更是琳琅滿目,與時俱進。 [17] 

飄色表演要求

員崗飄色 員崗飄色
高閣主枝高3~8米,主枝和架子不僅要堅固還要輕盈、巧妙,能承重又能滿足不同造型要求。同時高閣表演要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服飾品等遮掩架子,使觀看者看不到架身,如同表演者真的站在空中一樣。
抬閣表演時,為保證表演者的安全,架子上多見一些長長的飄帶,一為好看,二來可以通過這些飄帶維持平衡。而在“閣”旁,還可見伴隨修行者手持長叉,這些長叉除為表演者傳遞道具外,也用於維持架子平衡。
上閣表演者多為兒童,兒童體輕,可減輕抬閣者負擔,而且上閣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寵愛,“女孩上過裝,婆家不用相,男孩上過裝,媳婦隨便相”等俗語也説明這一點。
閣上表演者為3~5名兒童,上閣兒童略施粉黛,面色粉紅,在架子上做出多種動作,並結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點做出多種表情,活靈活現。
“抬閣”演出時,閣前有鑼鼓或秧歌隊,鑼鼓聲聲中歡快的秧歌扭起來,簇擁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抬閣”前行,十里八鄉的鄉親紛紛前來觀看,場面蔚為壯觀。
在2006年10月舉辦的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上,安陽縣抬閣表演隊榮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而安陽已成為“中國抬閣文化之鄉”。

飄色各地飄色

飄色廣州飄色

沙灣飄色 沙灣飄色
沙灣飄色是一種在歲時節令期間進行巡遊展演的傳統民間藝術活動形式。明末清初已有雛形,主要是在每年正月初三“北帝誕”祭祀活動期間抬着與北帝有關的人物造型巡遊。每逢酬神廟會,廣東各地的流浪藝人便裝扮成戲曲人物造型表演,叫做“賽色”或“彩色”。清中葉受中原一帶“色”藝術的影響,番禺員崗市橋一帶的“水色”、“馬色”傳到沙灣。沙灣飄色以色櫃為展示舞台,由4至8人抬一色櫃,色櫃上站立一個8至10歲的古裝兒童——即 “屏”,“屏”上再站立一至兩個2歲左右的古裝兒童——即“飄”。飄色是以“屏”和“飄”的扮相、姿態、服飾及道具有機結合組成造型,來表現某個故事、傳説、戲曲和風俗內容。色櫃、屏、飄用一根鋼枝(色梗)承載和連在一起,色梗藏在色櫃、屏、飄的服飾和道具內,給人懸空而立、凌空而起的藝術效果 [5] 
沙灣飄色有傳統色板逾200多種。除創作反映現實生活如“囊括七雄”、“為國爭光”、“青雲直上”等新板色外,還挖掘整理出72板色。其中愛國懲奸的有“精忠報國”、“護國庇民”、“馬上琵琶”等,鋤暴除霸、扶弱濟貧的有“三調芭蕉”、“飛劍伏魔”、“大鬧東海”等,反抗統治壓迫的有“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反抗封建禮教,追求美好婚姻,嚮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有“黛玉葬花”、“水浸金山”、“柳毅傳書”、“黃鶯驚夢”等;歌頌國泰民安,昇平盛世的有“梅開二度”、“竹報平安”、“喬松跨鶴”等。
廣州市番禺區員崗村的“飄色巡遊”有400多年的歷史,民國時期最為鼎盛,14板色,每一板都代表一個故事,包括丁山射雁、喜報春魁、雷震子救父、三藏取經、韓湘子得道、天女散花、蠄妑吐月、白猿偷燈、觀音渡蚌、左慈戲曹、牧羊龍女、三借芭蕉扇等。 [11-12] 
在傳統的北帝誕民俗節日,在廣州海珠區黃埔古村都會進行延續百年的“飄色”巡遊活動。“飄色”巡遊從廣州黃埔古村村口牌坊出發,最高處達4米高,整個黃埔古村牌坊處已堵得水泄不通,萬眾圍觀追隨。伴隨着鼓樂喧天,舞龍、飄色、放爆竹,巡遊隊伍要經過村子裏每一個姓氏的宗祠,歷時約3個小時。百裏挑一的3至8歲容貌俊俏、精靈乖巧的“色仔”、“色女”,站在被稱為“色櫃”的小舞台上,凌空而立,表現漢族民間傳説或神話故事的片段。 [13] 

飄色珠海飄色

乾務飄色 乾務飄色
飄色,是斗門區乾務鎮的傳統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
明朝天啓年間,乾務鎮鄉民梁國棟江西彭澤縣令時為官清廉、嚴明,愛民如子,深得人民的愛戴與稱頌,被譽為“鐵面梁公”。後來,梁國棟深感明朝廷腐敗無能,自己壯志難酬,再加上思鄉心切,遂以母老為由,棄官回鄉。潛心鑽研琴、棋、書、畫。回鄉時,從江西省仿鑄“江西飄色”的關鍵部件¾¾三支色棍帶回家鄉乾務,分別交給乾東、乾西、乾北三村保管,並細心指導鄉民操作裝置。據《乾務鎮志》記載:飄色,是我鎮的傳統民間藝術。明天啓間(1625年),乾務鎮鄉民梁國棟任江西省彭澤縣令時,從江西省仿鑄“江西飄色”的要件色棍三支帶回家鄉乾務,並作裝置的指導。將三支色棍分別交與乾東、乾西、乾北保管,逢年值喜負責巡演。乾東是“喜鵲練梅”,乾西是“八仙鬧東海”,又名“蟛蟹過江”,乾北是“白蛇傳”,又名“仕林祭塔”。這三台飄色,不僅是乾務卓越的民間藝術,也是過去香山縣民間藝術代表之一。解放前,每年孟春季節及鄉中特大的慶喜日子,都舉行“匯色”巡演(三台飄色匯合一起遊行)助興。
珠海飄色乾務飄色)經過了興旺、沉寂到今天的再次發展,由原來留傳下來的三台增加到十二台,每台飄色均融入地方特色又各具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是珠海市富有特色的民間藝術。 [3] 

飄色中山飄色

黃圃飄色
黃圃飄色(1張)
中山飄色這一民間藝術源遠流長。作為中山北部的重鎮黃圃,其民間藝術的代表作----飄色,源於何時,曾有多種説法。從飄色的屬性來講,由於元明時期大量南(海)番(順)德等地氏族徒遷至黃圃,而其時的大黃圃包括了現番禺的很多地方,其中沙灣亦屬大黃圃,因此有“黃圃飄色源於沙灣飄色”之説。就現有史料記載,黃圃飄色巡遊在清晚期頗為活躍,到光緒及民間期間是鼎盛時期。尤其是三社坊、古鼓坊、靈會坊三坊的民間藝人在清光緒年間發起,每隔三年舉辦一次盛大的飄色巡遊,俗稱“三坊飄色”。時間定在農曆三月三日,一連三天。由於農曆三月為雨水季節,因而又有“黃圃飄色,雨水滴滴”之説 。
任何民間藝術的發展沿襲,都與社會發展有密切聯繫,黃圃飄色,因歷史的原因,隨着破“四舊”等影響,於1961年開始逐漸沉埋。“國逢盛世萬事興”,1994年開始,黃圃的經濟發展了,黃圃飄色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奇苑喜獲新生併發出絢麗的異彩。黃圃鎮政府大力支持民間藝術的發展牽頭向社會各界捐資,建起了中山市首間古色古香的飄色館。之後,每年的重大節日及傳統節日期間,黃圃飄色都以其新的面貌出現在中山的大地上。飄色的板數也越來越多,內容也越變越新。並於1997年3月成立了“黃圃民間飄色藝術協會”。
黃圃飄色,主要由色櫃、色心、色腳、色梗、色扛等組成。傳統的飄色多用二歲到十二三歲的小孩作“色心”,以扮成如“三國演義”、“水滸傳”、“八大仙”等的民間故事、歷史典故中的人物,或佛、道神像等。這“色心”比較講究,一般只選用體重較輕的小童扮演,以達到“飄”的作用。因此黃圃飄色形成了色彩豔麗、色心妖俏、講究力學、色梗幼細、造型大方、裝置奇妙、內容含蓄、玲瓏飄逸的地方特色。由於黃圃飄色的出色表現,1998年在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創建活動中,黃圃鎮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飄色藝術之鄉。 [1]  2005年,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黃圃鎮為“中國(黃圃)飄色之鄉”。
流傳在廣東省中山南朗鎮崖口村的南朗崖口飄色又稱“出會景”、“梟色”,它源於唐代耍菩薩的祭祀習俗,後逐漸發展成現在的表現樣式,每年農曆五月初六龍王誕時,崖口村都要舉行飄色表演。 崖口飄色多采用民間傳説故事為表現題材,而以最具當地特色的“鞦韆色”為重要組成部分,在下的演員稱為“色腳”,在上的演員稱為“色芯”。出巡時“色腳”、“色芯”不用固定在“色梗”上,可隨鞦韆上下飄動,還可以隨時更換。崖口飄色絢麗多彩,靈動飄逸,故事性強,動作富於節奏感。除此以外,出巡時所用的頭牌、羅傘和彩旗上均選用精緻的粵繡,這成為崖口飄色的另一個重要特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崖口飄色曾先後到香港、澳門表演,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998年,中山慈善萬人行新民俗活動創辦,崖口飄色由此得到新的發展。

飄色台山飄色

台山浮石飄色 台山浮石飄色
台山斗山鎮浮石村建村於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之久。浮石村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藴積澱深厚,因而享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民間藝術浮石村(飄色)之鄉”“廣東省古村落”等美譽。同時,也是著名的南宋皇族村。村裏有一座北帝廟,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浮石村便會舉行飄色巡遊,前有旌旗、羅傘、鑼鼓、瑞獅、色標開道,後有八仙賀壽、八音管絃相隨,隊伍龐大,古色古香,由北帝廟出發,環遊浮石全村,再回到北帝廟中,以祈求人口平安、五穀豐登,六畜旺相,形成一種特定特色的歲時節令廟會。 [8] 
台山浮石飄色是一種具有傳統特色的民間造型藝術,它始於明末清初,在廣東省台山市的浮石村一帶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每台飄色以兩個俗稱“色仔”的八到十歲兒童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説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櫃”抬着出遊。站在色櫃面上凌空而起的色仔稱為“上色”,也叫作“飄”;坐在色櫃面上的色仔稱為“下色”,也叫z“屏”。“飄”與“屏”互相輝映,靠一條“色梗”即精心鍛造的纖細鋼枝支撐,構成完美的飄色整體。飄色的迷人之處在於“飄”,色仔左足立於一根桃枝上,右足擺動,身體凌空,若無憑依,令人稱奇。
台山浮石飄色的造型內容有“趙子龍攔江截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呂布貂蟬”、“平貴別窯”、“穆桂英掛帥”、“楊金花爭帥印”、“木蘭從軍”、“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每年農曆三月三的北帝誕日,台山浮石村的村民便組成遊行隊伍,部分人抬着北帝塑像在前行進,而以頭牌、色標、羅傘、飄色、舞龍、舞獅、高蹺、八仙、八音鑼鼓等後隨,遍遊全村十坊。1996年浮石村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1999年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 [9] 

飄色信宜飄色

廣東省茂名市信宜鎮隆明珠飄色團板色 廣東省茂名市信宜鎮隆明珠飄色團板色
每逢元宵佳節或重大喜慶活動,在廣東茂名市信宜市鎮隆鎮大街小巷,都會舉行飄色巡遊,吸引了四鄰八鄉村民前來觀看,就連旅居海外鄉親也回鄉一睹為快。
信宜鎮隆飄色又稱裝色,其歷史起源有不同的説法,民間相傳飄色在當地流傳近三百年,也有一説認為,粵西地區的飄色多源自太平天國末年,當時政府禁演粵劇,民間藝人改以粵劇造型巡遊的形式,後逐漸發展為“馬色”、“水色”和“飄色”等類型,人像造型也由泥塑演化為真人扮演。信宜鎮隆飄色活動多以鎮隆鎮為中心,輻射附近的水口、東鎮、北界、丁堡等鄉鎮,其影響遍及粵西地區。 [15] 
飄色是中國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所謂飄色,是由三至四人推着一張長約二米、寬約一米,高約零點八米的色台,色台上凌空飄起造型各異的人物或動物,僅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猶如騰雲駕霧般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樣巧奪天工的畫面令人稱奇歎服。信宜鎮隆獨有的十八人大型高難度飄色,以其飄體龐大、氣勢磅礴和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被中國民俗專家讚譽為中國民間民俗藝術一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土生土長的鎮隆青年劉天一,在父輩的薰陶下十分喜愛飄色這門民間藝術,決心將其發揚光大。在其父親及老藝人陳維才、馮英生的指導下,劉天一開始參與飄色製作,並組建了鎮隆明珠飄色團義務為鄉親們演出。二00五年,劉天一與他的明珠飄色團,以《普天同慶》、《幡桃仙景》、《鳳凰展翅》三板飄色參加廣東省首屆飄色大賽,就小試牛刀,喜獲一等獎。
二00六年,為了參加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劉天一打破飄色的製作傳統,創作出長寬至七米、高六米,凌空飛出十八人的大型飄色《歡樂神州》。鎮隆十八飄甫一在廣州亮相,就以其恢宏大氣、技藝高超而獲得滿堂喝彩,在來自全國十六個省二十八支飄色隊伍中脱穎而出,勇奪此次展演的最高獎“中國民間藝術山花獎”。在場的權威民間藝術專家一致認為,鎮隆十八飄代表着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堪稱中國民俗一絕。 [2]  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日前公佈,粵西信宜鎮隆飄色榜上有名

飄色吳川飄色

吳川飄色
吳川飄色(14張)
從民間藝術普遍的歷史源頭和飄色活動的全過程看,早期吳川飄色與‘遊神賽會’有關,是民眾祈求保平安、賜豐年的祭神求福活動。”據《吳川縣誌》及梅嶺社區居委會檔案記載:清末吳川黃坡各村有舉行遊神賽色的習俗,他與父親陳趣珩一同設計出《哪吒出世》飄色,轟動全縣。 [21] 
吳川飄色造型獨特,藝術形式多樣,飄色人物靠一根隱蔽着的“色梗” 鋼筋支撐。一板飄色, 在櫃枱的小舞台上或坐或立的稱為“屏” , 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稱為“飄”,造型人物的年齡一般為6至12歲的兒童, 飄色內容多為歷史故事、神話故事, 近年也有現代題材的內容。一板飄色由過去的一“ 屏”一“飄”發展到現在的一“屏”多"飄”,一“屏”十多“飄”,甚至多“屏”多“飄”。一板飄色就像一座活動的小舞台。 [18]  吳川飄色以兒童喬裝各種人物,站或坐在“色板”上面,在遊行時手舞足蹈,飄飄如仙,驚險美妙,被譽為“隱蔽藝術”和“東方飄遊藝術”。 [4]  素有民間藝術之鄉美譽的吳川民間藝術以其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技藝精湛而聞名遐邇,尤其是始於清代的吳川飄色,堪稱南國民間藝術的一株絢麗的奇葩。清末,吳川黃坡的四鄉八村常常舉行遊神賽會,出現了表現戲劇片斷的化裝遊行,俗稱地色,引人注目。吳川飄色的傳承譜系主要有黃坡譜系、梅菉頭譜系、梅嶺譜系、隔塘譜系。 [18] 
吳川飄色起源於民間,紮根於民間,流傳於民間。特別是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日吳川市元宵節時,吳川飄色巡遊隊伍長達數里,場面極為壯觀。觀眾常常多達100多萬。吳川飄色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和民俗的感染力。吳川飄色不僅在本地廣泛開展活動,還先後到過茂名市、中山市、江門市、深圳市、廣州市、海南省海口市、雲南潞西等地參加文化活動的展演。1992和1997年兩次晉京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2003年9月,吳川飄色造型赴京參加中國首屆文物仿製品暨民間工藝品展,榮獲金獎,被專家學者譽為“獨具中國嶺南民間藝術風格”。2005年,吳川飄色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4]  2000年, 國家文化部命名吳川市梅菉鎮為“中國民間(飄色)藝術之鄉”。

飄色雷州飄色

雷州飄色(雷州人稱為“仿飾”)歷史悠久,造型新穎奇異,色彩斑斕,爭豔鬥奇,聞名遐邇。飄色上的造型人物通常由一至五個男女小孩裝扮。他們在節日的彩車上凌空坐在經過巧妙設計的鐵木安裝的支架上,濃妝厚彩,服飾華麗,手執仿真道具,裝扮着通常由大人扮演的角色。嬌小的身形,稚嫩的雙眸在遊行隊伍中四處顧盼,童真畢現,實在逗人喜愛。雷州飄色成為雷州民間藝術一絕。 [23] 

飄色香港飄色

香港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萬人空巷。香港長洲舉辦盛大的“太平清醮飄色巡遊”及“搶包山”兩個節慶氣氛濃厚的活動。飄色是始於明末清初流傳的民間傳統藝術,由小孩裝扮成民間故事人物,以立體舞台的形式遊行表演。由於舞台的特殊設計,站在其上的小孩,恍如站在刀尖、杆頂,甚至凌空浮起;鄉民合力抬着前行,使舞台上下微動,更顯“飄”的特色。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太平清醮又名包山節,是長洲島別具地方特色的節日,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前後舉行。飄色巡遊是節慶的高潮,由潮州鑼鼓、舞獅隊、彩旗隊、飄色隊等組成,巡遊隊伍多達幾千人。2007年香港長洲太平清醮飄色隊伍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慈禧”、“華山聖母”和“梁山伯與祝英台”飄色外,亦有時事主題,包括諷刺教院風波的“大石壓死蟹”、穿上綠色旗袍的“羅太”、奧運風帆金牌選手李麗珊香港迴歸十週年,以及奧運馬術項目為主題的飄色。

飄色傳承保護

2022年4月29日,飄色(吉水偶色)被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項目編號Ⅹ-1。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