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粵西

(廣東省的西部)

鎖定
粵西是廣東省西部沿海地區的簡稱。 [1]  粵西地區主要包括湛江茂名陽江3個地級市 [2]  ;另有一説粵西範圍包括湛江茂名陽江雲浮4個地級市 [27]  [4]  粵西地區的本土文化高涼文化為代表,發源於古代高涼郡高州府 [5]  ,也是雷州文化的重要載體 [6] 
截至2020年末,粵西3市常住人口為1575.82萬人。 [26]  2022年,粵西3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合計9152.20億元。 [25] 
中文名
粵西
外文名
West Kwongtung
所屬地區
廣東省
地理位置
廣東省西部
下轄地區
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 [3] 
氣候條件
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雷州半島熱帶季風氣候 [28] 
人口數量
1575.82 萬(粵西3市2020年末常住人口) [26] 
著名景點
湖光巖
中國第一灘
著名景點
海陵島
凌霄巖
機    場
湛江吳川機場陽江合山機場 [15] 
火車站
湛江西站茂名站陽江站
車牌代碼
粵G、粵K、粵Q
地區生產總值
8773.89 億元(2021年粵西3市) [25] 
著名人物
蔡廷鍇冼夫人丁穎劉華秋
高等學府
廣東海洋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醫科大學
港    口
湛江港茂名港陽江港

粵西發展歷史

粵西地形 粵西地形 [29]
  • 先秦、秦漢沿制
粵西先秦時期屬南越,當時聚居在廣東地區是被稱為“南越”(百越的一種)的少數民族,包括壯族畲族黎族等。 [42-43] 
公元前214年,秦平定嶺南後,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南海郡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湛江屬象郡,粵西有一部分屬桂林郡
漢分屬交州南海、蒼梧郡合浦郡。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立的高涼縣,隨後在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設立高涼郡 [13] 
  • 三國、晉、南朝、隋朝沿制
三國分屬南海蒼梧合浦高涼郡。南朝梁大通中(約公元528年)於高涼郡立高州 [13] 
唐朝設瀧州(今羅定)、新州(今新興縣)、春州(陽春)、銅州(陽江)、高州(茂名)、竇州(茂名)、勤州(陽江)、潘州(茂名)、辯州(茂名)、雷州(湛江),分為廣州、容州都護府轄地。
宋朝設瀧水縣(今羅定)、新興縣、陽江縣、陽春縣、電白縣高州信宜縣茂名縣、化州、海康縣遂溪縣徐聞縣
  • 元代沿制
明朝設羅定直隸州、東安縣、西寧縣新興縣、陽江縣、陽春縣、電白縣、信宜縣、茂名縣、化州縣、海康縣、遂溪縣、徐聞縣。
  • 清代沿制
清朝設羅定直隸州、東安縣、西寧縣、新興縣、陽江縣、陽春縣、電白縣、信宜縣、茂名縣、化州縣、吳川縣、石城縣(今廉江市)、海康縣、遂溪縣、徐聞縣。

粵西地理

粵西區域範圍

粵西包含三個地級市,下轄縣級行政區如下:
[3] 
粵西地區地圖 粵西地區地圖 [4]

粵西地形地貌

湛江市
湛江 湛江
海岸線長約2550公里,東海岸沿海有海成平原,外緣多沙泥灘,並有東海、南三和硇洲等島嶼。東海島有海堤與大陸相連。西海岸具高岸特徵,多砂堤、潟湖分佈。半島南部海岸港灣眾多,有紅樹林珊瑚灘。
鑑江是廣東省沿海河系中最大河流。鑑江流域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流域面積達9464平方公里,是廣東省第三大水系。鑑江發源於廣東茂名信宜市五大山的良安塘,流經信宜高州化州吳川等四縣市到吳川黃坡入南海,全長231公里。較大的支流有曹江羅江沙琅江(袂花江)、小東江等匯入幹流,分佈於茂名湛江地域,佔茂、湛兩市總面積的40%。在吳川,有“左江出文官,右江出武官”之説法。
茂名市
北部和東北部是雲開大山雲霧山天露山集結形成的山地,面積1300平方公里,佔陸地總面積的11.38%。信宜市境內的大田頂海拔高1704米,是粵西地區的第一高峯。
茂名市 茂名市
中部主要是丘陵和台地,丘陵面積7518平方公里,佔陸地面積65.85%;西南部是平原台地,總面積2607平方公里,佔陸地面積的22.77%。鑑江縱貫南北。
沿海迂迴海岸線220公里(電白區是茂名市唯一的沿海地區,海岸線都在電白),形成電白南海、博賀、爵山三大半島和水東、博賀、雞打(吉達)等港灣,沿岸一帶灘塗發育。
陽江市
西北部石灰岩峯羣百里延綿。境內遍佈奇峯石林,温泉秀水,茂林異石,幽巖古蹟。西部低山、高丘陵分佈,東南地形地貌
濱海丘陵地區,整個地貌由山區、丘陵區、河谷平原和海脊平原區等多種地貌單元組成。
雲浮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市內主要河流羅定江(又稱南江)、新興江均大致呈西南——東北流向。西部、西南部、東南部與鄰區、鄰市俱以山嶺為界,唯北部以西江為界。丘陵是雲浮市主要地貌,多沿山地邊緣發育,高丘陵海拔250至450米,低丘陵海拔100至250米。低丘陵坡度平緩,多為15至20度。在總面積中,山區面積佔60.5%,丘陵面積佔30.7%,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市。 [7] 

粵西自然資源

粵西沿海風情 粵西沿海風情
粵西地區自然資源優勢明顯,發展農業礦產開發海洋產業等都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中茂名市電白區的博賀港(茂名港博賀港區)為全國十大港口之一,是廣東省三大漁港之首,年海產品產量常年位居全省第一。湛江港是全國八大深水良港之一,對於粵西地區外引內聯,發展臨港經濟極為有利。粵西地區處於亞熱帶,是全國糖蔗橡膠劍麻等作物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荔枝香蕉龍眼和蔬菜生產和運輸基地,全省最大的花生南藥蠶桑松香、山地養雞基地。茂名是“中國最大的水果生產基地”。粵西近海原油儲藏量豐富,也擁有以建材為主的非金屬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是粵西地區亟待發掘的潛在優勢,水產品產量居全國之首,其中湛江市陽江市水產品總產量佔全省的26.9%。粵西地區積極開發資源,部分資源優勢已轉化為產業優勢。
茂名:已探明的礦藏近100種,潛在價值4000億元以上。油頁岩高嶺土儲量和質量居全國之首,玉石礦為全國三大玉礦之一,盛產全國唯一的“南方碧玉”,銀巖錫礦居全國第三,東坑金礦為廣東省第二,稀土、斑岩型錫礦、鈦礦等儲量均居全省首位。茂名是全國最大的石油化工生產基地之一,煉油生產能力達1350萬噸/年;也是全國最大的乙烯生產基地,生產能力達100萬噸/年。
湛江:海岸線綿長,港灣密佈,港口資源十分豐富。湛江逐步形成以湛江港為依託的國際原油、液化氧、液化氣、礦石等油類儲罐轉運中心和化工、礦石等進出口物資交易儲運中心。
陽江:依山傍海,旅遊資源豐富。山、海、泉、湖、林、洞遍佈全市,自然旅遊資源品種全、品位高、空間組合佳,在廣東省首屈一指。陽江核電站、陽西電廠、陽江抽水蓄能電站、海陵島風能發電等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省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陽江擁有“中國最佳生態旅遊城市”、“中國温泉之鄉”、“最佳休閒城市”等稱號。2006-2008年節能降耗取得重要進展,湛江、茂名、陽江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73%、3.68%和5.42%,大於全省3.47%的降幅。

粵西經濟

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以“東融西聯、南拓北優”的開發策略,科學規劃發展佈局,合理開發利用國土空間,構建“三核、四軸、兩屏”的國土開發格局和“三區、四帶”的產業空間佈局,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的發展格局。
(一)總體開發策略。
“東融西聯”——充分發揮東接珠三角、西臨環北部灣經濟區的區位優勢,積極推動與環北部灣經濟區和大西南地區的對接和合作,主動融入珠三角。
“南拓北優”——依託沿海岸線港口和海洋資源等優勢,充分利用海洋空間,進一步向南拓展發展空間,打造“海上粵西”,促進陸海協調發展;優化北部地區的自然環境,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適度推進適宜開發地區的建設。
(二)國土開發格局。
粵西內陸風情 粵西內陸風情
統籌考慮現有開發強度發展潛力,以三市中心城區為核心,以高速公路、鐵路等通道為區域開發主軸,以各類自然保護區為生態屏障,加快“湛茂陽”經濟圈發展,全力構建“三核、四軸、兩屏”的國土開發戰略格局。(圖:粵西三市國土開發戰略格局示意圖
“三核”——以湛江茂名陽江市的中心城區為核心區,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充分發揮輻射帶動效應,引領周邊地區加快發展。湛江市發展為全國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現代化港口城市生態型海灣城市、粵西地區的中心城市和環北部灣重要城市;茂名市發展為世界級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和特色現代農業基地;陽江市發展為全省新能源產業基地、重要產業承接地和現代濱海旅遊目的地
“四軸”——即以“徐聞—遂溪—湛江市城區—吳川茂南電白水東灣新城—陽西—陽江城南新區—陽東”為國土開發橫軸,“東海島—廉江”、“信宜高州—茂南”、“陽春—陽江高新區—海陵島”等為國土開發縱軸,沿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要道,以縣(市)城區為核心節點,輻射帶動周邊村鎮發展,形成“一橫三縱”的國土開發格局。
粵西經濟規劃圖 粵西經濟規劃圖
“兩屏”——即以大霧嶺自然保護區、雲霧山系、雲開大山鶴地水庫水源涵養區等為重點的北部森林生態屏障和南部海洋生態屏障,以保護自然生態生物多樣性為重點,利用生態優勢適度發展符合生態功能的適宜產業,實現經濟與自然協調發展。
以國土開發戰略格局為依據,以各類開發區和重點產業園區為依託,“點、塊、帶”有機結合,構建“三區、四帶”產業空間佈局,實現產業合理佈局,推進產業協調發展。
(三)產業空間佈局。
“三區”——即湛江臨港重化工業基地、茂名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和陽江能源產業基地。以湛江東海島為核心,以湛江灣、雷州灣沿岸地區的產業園區為重要的產業配套基地,加快發展鋼鐵石化產業,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重化產業基地;以茂名石化工業區博賀臨港工業區和河西工業城為載體,以水東港區博賀新港區等為支撐,促進石化產業集聚發展,把茂名打造為世界級的石化生產基地;以陽江核電等重大能源項目為依託,以陽江港等港口建設和岸線資源為支撐,積極穩妥發展核電產業鏈及其配套設備,把陽江建設成為新能源產業基地。
“四帶”——即現代港口物流產業帶、熱帶及南亞熱帶農產品產業帶、沿海海洋水產養殖加工產業帶和濱海休閒旅遊產業帶。以湛江港為中心樞紐,以茂名港和陽江港為支線港,充分利用深水良港優勢,積極發展港口物流項目,構建現代港口物流產業帶;沿“徐聞—遂溪—電白”、“化州—高州—信宜”、“陽西—陽春—陽東”等地區,建設糧食、甘蔗、水果、蔬菜、花卉、南藥等生產基地,構建熱帶及南亞熱帶農產品產業帶;沿粵西沿海岸線,打造國家級海洋漁業基地,構建沿海海洋水產養殖加工產業帶;沿海陵島至湛江徐聞的海岸線,打造國家級濱海休閒旅遊基地,構建濱海休閒旅遊產業帶。
專欄1 粵西三市重點發展地區
湛江市:
  1. 經國家或省批准設立的各類園區。
  2. 三大物流基地:以湛江港區和東海島為中心的化肥、煤炭、油品、礦石物流基地,以湛江雲廣物流區為中心的糖料物流基地,以湛江港區和新港糧油物流區為中心的糧食物流基地。
  3. 東海島新城及其南岸新港區。
  4. 遂溪、吳川、廉江、雷州和徐聞城區及近郊城鎮。
茂名市:
  1. 經國家或省批准設立的各類園區。
  2. 建設茂名電白水東灣新城,打造茂名新城區。
  3. 逐步東拓,建設電白區電城、博賀,打造臨港工業區;以博賀新港區為中心,建設華南油氣產品、化工產品、煤炭為主的交易、儲備、物流中心。
  4. 電白、高州、化州、信宜城區及近郊城鎮。
  5. 高州電白化州茂南為主打造世界級的荔枝、龍眼、羅非魚生產、加工基地。
  6. 建設化州楊梅物流園,依靠接近粵西國際機場的地域優勢發展成粵西最大的物流園,帶動化州GDP。
陽江市:
  1. 經國家或省批准設立的各類園區。
  2. 南部沿海的陽西、陽東和高新區。
  3. 海陵島大力發展海洋旅遊、生態旅遊休閒業。
  4. 陽春重點發展春城區及周邊地區,產業發展必須滿足環保要求,保證漠陽江水體不受污染。
專欄2 粵西三市重點保護地區
湛江市:
  1. 鑑江、九洲江、南渡河、袂花江、青年運河等生態廊道。
  2. 三嶺山森林公園、徐聞珊瑚礁省級自然保護區、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雷州珍稀水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湖光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
  3. 鶴地水庫、長青水庫、白水溝水庫、龍門水庫、大水橋水庫及其水源涵養區。
  4. 連片分佈的農田。
  5. 重要山體:東海島龍水嶺、雷州半島石卯嶺。
茂名市:
  1. 大霧嶺、雲開大山、雲霧山、浮山嶺等重要的區域綠地。
  2. 茂名森林公園、大霧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等。
  3. 鑑江、高州水庫、電白境內共青河、羅坑水庫及其水源涵養區。
  4. 連片分佈的農田。
  5. 電白沿海近岸海域紅樹林濕地。
陽江市:
  1. 漠陽江及其沿江區域,織篢河、洋邊河、大隆洞河、西山河、潭水河、那龍河等生態廊道。
  2. 天露山、雲霧山等區域綠地以及陽春國家地質公園、凌霄巖風景名勝區、花灘森林公園、陽春百湧省級自然保護區、陽春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海陵島風景名勝區等,陽西程村鎮大面積天然紅樹林羣落。
  3. 北河水庫、東湖水庫、江河水庫及其水源涵養區。
  4. 連片分佈的農田。
未來發展規劃
廣東把湛江打造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廣東省政府於2017年12月發佈了《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提出在城鎮化方面,廣東要形成以珠三角世界級灣區城市羣為引導、汕潮揭城市羣湛茂陽城市帶為支撐的世界級沿海都市帶。該《規劃》提出、把湛江定為副中心,陽江茂名等為地區性中心 [8] 
2017年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於印發北部灣城市羣發展規劃的通知。廣東省的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被列入規劃範圍,湛茂陽城鎮發展軸被納入重點建設。 [9] 
高州 高州
信宜 信宜
化州 化州
湛江 湛江
湛江 湛江
粵西 粵西

粵西歷史文化

高涼文化是粵西的文化核心。在歷史上,茂名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茂名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策源地之一,為茂名開闢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5] 
  • 俚僚文化
俚人是東漢末年至唐初活躍於廣東、特別是粵西(含粵西南)的土著民族,俚人來源於先秦時期南越先民。在高州城郊亞公山遺址中出土的陶器樣式,明顯迥異於同時期的漢人器物。一件“內耳釜”為廣東首次發現。器耳置於口沿內側,看來是用以防止篝火燒斷吊繩。根據過去的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古代廣東也是鑄造和使用銅鼓的主要地區之一,屬於古高涼地的茂名市是出土銅鼓最多的地方。 [31] 
俚人就是壯族的先民 [32-33]  ,因為壯族先民喜歡唱山歌,歌中有“嘹嘹”之聲,所以也被稱為“僚人”、“俚僚” [35-36]  。今天廣東的壯族主要分佈在連山、懷集、廉江、信宜、化州、羅定等縣(自治縣、市)。 [34] 
  • 冼夫人崇拜
冼夫人 冼夫人
冼夫人是南北朝時期粵西地區俚人領袖,冼夫人23歲被推為俚族首領。在位60多年,歷經梁、陳、隋三代,她始終堅持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聯盟的治邦思想,各民族都歸服於她。她所管轄的地域東至陽江陽春,西至廣西部分,南至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在冼夫人德威兼備的治理下,當時各族人民極少遭到戰亂和經濟掠奪,社會安定,生產蒸蒸日上,市場繁榮,人民生活富裕,周總理評價其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23]  。1400多年來,冼夫人一直受到粵西地區民間的敬仰和崇拜,與冼夫人有關的歷代文物遺蹟,都得到民間自覺的保護。歷代為奉祀冼夫人而修建的冼太廟,遍及茂名、雷州半島、海南島乃至東南亞,僅高州境內就有冼太廟200多座。在高州、電白、陽春等市縣,保存着冼夫人墓、冼太廟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
高州城冼太廟位於高州城區人民路。據記載,該廟始建於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在明、清兩代曾先後重修。整座廟宇建築面積達800餘平方米,磚木結構,紅牆綠瓦,斗拱飛檐,運用彩繪、堆塑、雕刻等藝術形式進行裝飾,顯得精緻而華麗,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風貌。主體建築分前殿、中殿、正殿三進。正殿為穿鬥式樑架結構,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廟的頂脊有灰塑雙龍戲珠等飾物。廟內《冼夫人記》碑、《恭謁冼夫人廟書》碑等碑刻保存完好。廟中有清同治年間的玉香爐,晚清駐美國、古巴秘魯三國大使陳蘭彬和工部左侍郎楊頤等人為該廟撰寫的楹聯等,以及多幅明清珍貴石碑記等。它們與一批當代書畫家墨寶,多幅精緻木刻、石刻,一起形成了富有特色和文化含量的冼廟景觀。 [12] 
  • 年例
做年例 做年例
年例起源於1400多年前民眾對冼夫人的敬重愛戴,廣請冼夫人赴宴慶豐收的“慶典儀式”。每當春節一過,各族民眾紛紛敬請冼夫人到他們那裏舉行慶祝活動。冼夫人一到,萬千羣眾興高采烈,又是大擺筵席,又是文娛表演,敬天敬地敬夫人,場面隆重。這就是“年例”的起源,也説明了為什麼“年例大(隆重的意思)過”年的原因 [23]  。地處鑑江流域的粵西地區以茂名電白最為著名,年例之風一般在鄉村舉辦居多,舊時,年例一般維持三天以上.第一天叫“起年例”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後一天叫“年例尾”。
⒈“起年例”:
以雞、豬肉、魚做成一副“三牲”,擺在一起供神,稱謂“擺醮”。敬神、祭祖、祭禮社稷是起年例的主要流程.在過去被視為“年例”的重頭戲。晚上還會有許多其它的節目,如木偶戲,舞獅,儺戲,放煙花等等。
⒉“正年例”:
電白沙琅三月三 電白沙琅三月三
早上遊神,如果村子很大,神就要從早都晚不停地巡門,繞着村子,敲打鑼鼓,驅趕過去的不如意,祈禱好運的降臨,保佑村民的平安。遊神過後便開始準備筵席,這天主人,還會邀請諸多朋好友,開懷暢飲,看大戲、看木偶戲、看飄色熱鬧非凡。
⒊“年例尾”:
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敬神,火燒紙,神回廟,晚上巡遊,白花燈遊、舞獅、舞龍,年例也就此結束。
年例更是讓人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愜意和休閒,過完年例之後,人們也才會慢慢從喜慶中帶着祝福開始一年新的工作。年例是當地獨有的,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至於慶祝的形式,也表現出了鄉村人的淳樸、厚道、熱情、樂觀的精神狀態
  • 高涼菜
高涼菜屬於粵西菜式源頭之一,具有悠久歷史,高涼是古代嶺南一個極為重要的古郡縣,乃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合浦郡時五個屬縣之一,今陽江、陽春、電白、茂名、高州、信宜、化州、吳川皆其屬地。高涼地區悠久的歷史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培育了燦爛的飲食文化,別具一格的高涼菜系也是構成嶺南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涼菜追求極致的原汁原味。高涼菜的原料新鮮,多以粗料精製,講求原汁原味。為了保持原料的原味,高涼菜在烹飪上多以白焯、水煮、煎的方法為主,並少放調料務求帶出材料最原始的風味,令食客有越清淡越滋味的返璞歸真感覺,其味道可以用清、鮮、香、嫩四字概括,這與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又有着區別 [19-20]  。高涼菜“十大名菜”包括山姜頭焗乳鴿鎮隆楊桃鴨、世文金豬、益盛鹽焗雞、香煎墨魚餅、川芌白芷蒸水庫魚頭隔水蒸雞、電白蠔炸鱔炸、白灼水東芥鎮隆魚古。“十大名小吃”包括古法淮山糕播揚灰水籺、簸箕炊化州糖水、柴槍粉、薯包籺化州牛雜食慣嘴粉、霞洞豆餅、高州豆芽粉 [21-22] 
  • 年籺
在粵西茂名,家家户户都有做年籺賀歲的習俗,每年春節前夕,各式各樣的年籺便粉墨登場。特別是大年初一當天,按茂名各地的舊俗,每家每户不能殺生,餓了就吃年籺充飢,到了大年初二才開始宰雞殺鴨,大快朵頤。茂名年籺是一種傳統的以糯米做成的小吃,有田艾籺、壽桃籺、菜包籺、糖心餈等各種製法,年籺餡分甜、鹹兩類,甜的往往以糖、艾葉末、椰絲、木瓜絲為料,鹹的則多以蝦仁、花生、綠豆等為主。 [30] 
  • 元宵
吳川元宵農曆正月十四至十七日,廣東湛江吳川梅菉街道(鎮)區的大街小巷、張燈結綵,遊人如潮,好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元宵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栩栩如生的泥塑和電動彩塑,有竹木搭造高高聳立的五級牌樓和花塔,有五光十色的花橋,有浩浩蕩蕩的大遊行。遊行時鑼鼓喧天,舞火龍舞獅子舞貔貅舞二真舞六將、踩十番、吹長笛,玩陶鼓,有各式各樣的彩車、“地色”和精彩巧妙的“飄色”,還有多姿多彩的花簇隊、彩旗隊、儀仗隊和武術隊,全城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尤其是飄色、泥塑、花橋,被為譽為“吳川三絕”,吸引萬千海內外人士前來觀賞。
  • 潘茂名傳説
潘茂名傳説始於兩晉時期,他一生懸壺濟世,終身行醫為民,消除瘟疫,恩澤黎庶。以潘茂名的姓設州名置縣,用以紀念潘茂名對粵西人民之恩德,且一直沿用至近代。潘茂名最終成為故事、詩賦、小説、傳奇、戲曲以及電影、電視、連環畫等各種文藝形式的題材。當地民眾為了紀念潘茂名之恩德,還出現了眾多以潘茂名傳説為主題的碑記、遺蹟、壁畫、銅像和廟宇建築。 [39] 
  • 劉三姐傳説
劉三姐是廣西壯族歌仙,廣東的雲浮、陽江、清遠、肇慶、梅州、湛江、茂名等地都有劉三妹的傳説。清乾隆《陽江縣誌》載:六月村落中,各建小棚,延巫女歌舞其上,名曰跳禾樓,用以祈年。俗傳跳禾樓即效劉三媽(劉三妹)故事。聞此神為牧牛女得道者,各處多有其廟。在電白,稱劉三妹為劉三姑、劉三媽、劉三太的都有,奉祀的廟宇也不少。浮山下的這座劉三妹廟,便記入清光緒《電白縣誌》:“劉三太廟,一在縣西七十五里浮山下牛籠嶺坡……”。茂名市內的高州馬貴石門、根子浮山、電白霞垌、化州平定、信宜北界、金垌等地有歌仙劉三姐傳唱山歌的古蹟、歌書、山歌台等。 [37-38] 
  • 山歌
高州山歌被譽為“廣東第二大山歌”,內容豐富,用高州白話傳唱,曲調多種,形式獨特,即興性強,分佈地域廣,甚至影響粵西地區山歌。“高州山歌”不論文化層次高低,不論老少,皆能即編即唱。“高州山歌”調有採茶調紅淚怨調、金塘調、茂北調等。高州山歌結構為七言四句的“四句頭”韻文體,運用比興雙關、借喻等修辭手法,語言生動活潑。“高州山歌”中的“放牛山歌”高亢悠揚;“敍事山歌”低沉婉轉;“愛情山歌”抒情動聽;“諷刺山歌”詼諧辛辣;“勞動山歌”節奏明快。高州山歌是高州人民的民間音樂的瑰寶,幾百年來,“高州山歌墟”一直活躍在民間,為廣大人民羣眾所喜愛。 [24] 
陽江山歌是一種民間口頭説唱藝術,源自當地民間祭祀中的唱説過程,是當地人民在生活、勞動中不斷吸收中原文化,特別是唐詩、宋詞和元曲等藝術形式,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民間音樂形式,經祖祖輩輩心口相傳下來。現主要流行於陽江地區,尤以陽西的織篢、溪頭、上洋、程村一帶為盛。陽江人在日常生活、勞動中,或遇傳統節日,或迎親娶嫁、老人生日、小孩滿月、男女求愛、喬遷新居以及奔喪哭喪等,都會用唱山歌的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訴求。 [18] 
  • 飄色
飄色 飄色
飄色是中國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所謂飄色,是由三至四人推着一張長約二米、寬約一米,高約零點八米的台,台上凌空飄起造型各異的人物或動物,僅靠一根看不見的梗支撐,猶如騰雲駕霧般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樣巧奪天工的畫面令人稱奇歎服。
信宜鎮隆獨有的十八人大型高難度飄色,以其飄體龐大、氣勢磅礴和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被中國民俗專家讚譽為中國民間民俗藝術一絕。吳川飄色,吳川黃坡的四鄉八村常常舉行遊神賽會,出現了表現戲劇片斷的化裝巡行,俗稱地色,引人注目。
  • 木偶戲
木偶戲(電白觀珠) 木偶戲(電白觀珠)
茂名市的高州、化州、信宜、電白木偶戲其風格頗具粵西地方特色,其獨特古樸的唱腔,表演使許多觀眾流連忘返。演出時,藝人坐在幕後戲箱上,一手操縱木偶,一手敲打擊樂,一邊動作一邊伴唱,角色唱造吹打均由演出者一人全面操縱,藝人要使出渾身解數,兩手一面操縱木偶,一邊擊鼓鳴金,還模仿利用各人物不同聲調去説唱。
木偶戲的唱腔已形成“木偶腔”獨成一派,均採用山歌曲調演變而成,曲詞採用七字句十字句的韻文組合成句。
  • 八音
八音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的最古老樂種之一,屬民間音樂。八音至少早在宋代就出現。因使用8 類樂器而得名,即:弦(二胡)、琴(月琴揚琴三絃)、笛(嗩吶)、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等. 演出時由兩人也有多人抬着一架綵綢、花串、球穗、圖案等裝飾的鑼鼓亭,按打擊樂、管絃樂的順序,邊行邊演奏,曲調高昂洪亮,演奏時週而復始,旋律歡快,氣氛熱烈而流暢。其樂曲因場合不同而異。茂名地區的羣眾喜歡在歡慶的節日請八音鑼鼓助慶,八音鑼鼓奏起,整個村莊完全沉浸在喜慶歡樂的氣氛中。做年例遊神,自然少不了八音鑼鼓,它那歡快激昂的節奏振奮人心,使人對神肅然起敬。
  • 春牛舞
源於明代,盛行於晚清,流傳於今羅定市分界等鎮和信宜新圖地區(茶山、安莪、硃砂、旺砂、貴子、洪冠、平塘合水等鄉鎮)。春牛圖仿製模型,先以樹枝和竹篾紮好軀架、四肢尾巴和頭角,然後粘糊紙張或布料,再略加裝飾點綴而成,舞春牛時,兩人鑽入布制的牛身內,一人握住牛頭,左右上下襬動,後面一人拱背搖動 牛尾。這種鄉土氣息濃郁的春牛舞,人們滿懷深情地讚頌和他們一起辛勤勞作的耕牛,充分表現人對這“農家寶貝”的愛憐,對未來生活的祈求和期望。
  • 做醮
羅定雲浮、信宜北部年初九、年初十有做醮的習俗,村民聚集於有神靈的山坡或草坪或田野上。該處有事前用竹排柵搭起架,其四面與中央掛上五長串鞭炮直垂地面。請有膽量、有雜技本領的師父“上刀山過火海。”做醮高潮,最為熱鬧的是搶炮。此時,五長串鞭炮齊鳴,驚天動地。鞭炮一完,立即有一個炮圈(鋼或鐵做的)飛起,男子漢即爭搶炮圈。誰搶到炮圈,要回到廟堂跪拜菩薩,燒了鞭炮後才算勝利者。
  • 押舟
押舟,亦稱“壓舟趕鬼”,是流行於粵西地區(特別是吳川一帶)的民間習俗活動,該民俗活動一般於正月十五元宵夜舉行,該民俗傳統已流傳了近四百年。所謂“押舟”,就是道公先用竹扎做一條長約2米的紙船,由兩個人扛着,收集村民投放到船裏的如頭毛、雞毛一類的東西(這些東西被稱為邪魔惡煞),最後由菩薩“押”到某些地方燒掉。至此,年例才算結束。該習俗目的是寄寓驅邪避惡、保佑平安的集體活動,依照傳統,每年元宵節各村都會村舉辦押舟活動。
  • 上軍坡
上軍坡是雷州半島元宵年例習俗,也是鬧元宵的最高潮。元宵十五那天,各坊各境的獅龍隊、長龍隊、八音鑼鼓、飄色彩車等,一齊趕往集中地,之後按順序巡遊。所到之處,均燃放鞭炮,祈求富貴平安。巡遊後,所有隊伍都直奔軍坡集合,爬刀山、跳儺戲、雷劇、儺戲、人龍舞姑娘歌舞鷹雄,法師登壇,頌經作法,祈求上天,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法事完畢,銃炮、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八音合奏,熱鬧非凡。
  • 梁鎮南將軍府炮會
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石望鎮交崗村位於粵西陽春市北部,古稱銅陵垌,孕育了一代民族英雄——梁鎮南將軍。為表彰梁鎮南為民族團結、為國家長治久安立下的顯赫功勞,朝廷賜封他為“二品殿前虎賁將軍”。弘治七年二月初二,梁鎮南將軍告老還鄉,村民舉行儀式熱烈歡迎將軍榮歸故里,一連鳴放五枚鐵銃大炮,二月初二炮會習俗由此誕生。 [44] 
  • 六雙花燈
六雙花燈製作
六雙花燈製作(4張)
信宜市鎮隆六雙傳統花燈是高涼文化與廣府文化的文化產物,明朝中期在粵西地區開始盛傳,而是當地形成遊花燈特色的活動也接近400年,六雙花燈在2013年獲得廣東省第二屆花燈文化節【金獎】,信宜市鎮隆六雙花燈主要結構由燈蓋與花籃組成。
燈蓋和花籃之間用鐵絲相連,在遊燈過程中可以隨風擺動,加上色彩鮮明的圖案,花籃周邊配上村民自制的花條,看上去簡潔大方,又不乏豔麗。尤其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婀娜多姿。燈身部分,由村民書法家為各家各户寫上新年的祝福,每一筆、每一畫,每一盞燈都滲透着人們美好的新年祝願。
  • 高州角雕
高州角雕起源於南北朝時期,那被譽為“嶺南聖母”的冼太夫人的時代。南朝時,冼夫人曾命高涼境內的能工巧匠將犀角刻製成手杖進貢陳後主。到了明清時期,又有高州藝人用犀牛角雕刻酒杯、水盂等藝術品,後來因犀牛角價高難得,高州犀牛角雕業日漸衰落。到了民國時期,高州一些雕刻手工藝術家開始用普通的黑白牛角,雕刻成印章盒、梳子等日用品。
新中國成立後,高州角雕民間藝術發展很快,經過探索,總結出角雕工藝的基本技法,用刀既剛又柔,剛柔相濟,形成了高州角雕一套完整的刀法技巧。並突破了明清藝人囿於酒杯器皿題材和純實用框框,創造出觀賞與實用結合的一批工藝品。高州角雕在1979年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獲廣東省輕工系統“名牌產品”稱號,被北京博物館徵集收藏。 [14] 
  • 陽江刀剪
陽江刀剪文化,是廣東眾多地域特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歷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就在陽江地區屯兵制作兵器。清《馮氏族譜》載:“馮大將軍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鵝眉錦大刀納於冢中”。馮大將軍即冼夫人孫子馮盎,公元646年病死葬於陽江北山。這“八十二角鵝眉錦大刀”,就是指刀面層層疊疊的浪紋尖角。可見古代陽江人就已掌握波紋鋼冶煉技術。並經歷過隋唐、清朝、上世紀40年代和80年代等輝煌時期。 [16-17] 
  • 跳花棚
跳花棚俗稱“跳棚”,流傳於廣東省化州市官橋鎮長尾公、卷塘尾等村,是民間“儺祭”活動中的舞蹈。相傳,跳花棚從明朝末年起在化州代代傳承,一直延續至今。每當秋收後,村民便在草坪、土地廟或祖廟前搭棚準備儺祭。在舉行跳棚儺祭活動前4天,在儺舞老藝人的帶領、指導下,先在村中挑選16週歲以上的男子集中教練吟唱和舞蹈。 [40] 
  • 禾樓舞
粵西化州市的跳禾樓,相傳明末清初從廣西傳入,並在民間衍化為起源於歌仙劉三妹的傳説:當地青年牛哥與雲遊至此的劉三妹相愛,一起用歌聲驅除了蟲害,奪得了豐收,村民為紀念歌仙,每於農曆六、七月插秧完畢,便擇吉日在曬穀場搭起禾樓,唱起禾樓歌,跳起禾樓舞。現主要分佈於化州那務、播揚等鎮。 [41] 
  • 高州木刻畫
高州木刻畫源起唐朝,唐末就有民間藝人刻印紅紙墨印年畫門神,如鯉魚躍龍門、福祿壽星、天姬送子等。高州木刻畫是在木板上作畫,然後用雕刻刀去掉畫稿裏不需要的部分,版面上留下部分凸起,把這個凸版做模,用紙印刷出來,就成了高州木刻畫。 [41] 
  • 信宜竹編
信宜市屬於山區,林木竹藤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當地盛產各類竹編器具等,據《信宜縣誌》記載,信宜竹器編織已有一百多年曆史,清代當地已有竹編加工業。信宜竹編的產品主要是各種生活用具,如米篩、簸箕、谷籮、雞鴨籠、竹籃等。如今,信宜市所轄各鄉鎮仍有編織。 [41] 
  • 化橘紅中藥文化
相傳,化橘紅自漢代時開始種植,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在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下逐漸進化而成。明萬曆《高州府志》載“化橘紅唯化州獨有”,更被李時珍編入《本草綱目》,明清時期曾被列為宮廷貢品。現化橘紅主要在化州的河西、官橋、中垌、合江、那務、平定、文樓、江湖、林塵等一帶種植。 [41] 
  • 電白沉香製作技藝
電白沉香製作技藝是指沉香的傳統制作技藝,包括種香、理香、採香、辨香、制香、入藥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香農辨別香樹含結香的數量和質量再收採;收採後用利刀砍去樹幹腐朽部分陰乾,再剔除不含香脂的白色輕浮木質,留下黑色堅重木質,摘取優質油脂(沉香)。根據沉香的品質、形狀通過手工製作成沉香雕刻、沉香珠鏈、沉香線香、沉香精油、沉香皂、沉香酒、沉香茶等名貴工藝品、化工日用品、食品或藥品原料等。電白香農和加工沉香產品的工匠代代薪火相傳,培育了不少沉香傳承人,形成了電白沉香製作技藝。 [39] 
  • 化州拖羅餅製作技藝
拖羅餅是化州地區著名的小吃和土特產,是當地民眾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主要貢品。化州拖羅餅製作技藝源遠流長,系化州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其製作工藝流程比較複雜,全手工製作,色香味美,外觀色澤金黃,形似明月,口感皮脆餡香,令人叫絕。 [41] 
  • 緬茄雕刻
緬茄雕刻是微雕藝術,融匯了美術、雕刻、文學、民間工藝製作等元素,是一種精美的、珍稀的藝術品,是高州緬茄雕刻藝人幾百年來探索積累的一種獨特而精湛的工藝。 [41] 
  • 陽春根雕
地處粵西南的陽春市,境內屬喀斯特地貌,植物繁多,林木茂盛,為根雕藝術提供了豐富物質資源。清代當地已流行根雕日用品、祭品和造型藝術品,民間稱之為“木影”。後不斷傳承發展,至20世紀四、五十年代,陽春根雕已形成多品種系列,並分佈全境,綿延至今。 [45] 

粵西地方語言

粵西地緣結構示意圖 粵西地緣結構示意圖
詳見詞條:粵語黎話涯話
粵西集廣東粵、閩、客等漢族民系於一身,因此方言甚多,有粵語、黎話、客家語等。如今的粵西各方言族羣則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形態,一些方言區交接帶和商品經濟發達地區形成了二言區或多言區--居民可通用多種方言。

粵西粵方言

粵西 粵西
粵方言在粵西俗稱“白話”,粵西是高陽民系吳化民系羅廣民系,加上省府大環境的影響,故粵語在粵西佔有主導地位,使用人口1200萬以上。並不斷向其它方言滲透,使説粵語的人口不斷增多,以高涼文化為代表。一些方言交界處和商品經濟較發達的城鎮還成為雙語區和多語區,居民可以同時説幾種方言。粵西粵語可分為高陽片、吳化片、羅廣片三個分片。
茂名白話(屬於粵語高陽片):茂名市茂南區的絕大部分地區,電白區部分地區;
信宜話(又稱信宜白話,屬於粵語高陽片): 茂名信宜市的大部分地區;
陽江話(屬於粵語高陽片):陽江市陽東區陽西縣全境及陽春市的部分地區;
陽春話(又稱陽春白話,屬於粵語高陽片):陽江陽春市的絕大部分地區;
高州話(又稱高州白話,屬於粵語高陽片):茂名高州市的大部分地區,茂名其餘縣市、湛江吳川市、廉江市的部分地區(廉江白話);
吳川話(屬於粵語吳化片):湛江吳川市的絕大部分地區、坡頭區全境,南三島、廉江市的部分地區;
化州話(又稱化州白話,屬於粵語吳化片):茂名化州市的大部分地區;
湛江話(又稱湛江白話,屬於粵語高陽片):湛江市赤坎區霞山區的大部分地區,麻章區遂溪縣徐聞縣的部分地區,雷州市的部分農場。

粵西閩南語

雷州話(屬閩南語系),在雷州半島稱:“雷話、雷州話”,茂名、吳川稱:“東話”、“黎話”。
主要分佈在湛江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和麻章區、茂名市的電白區,湛江市的赤坎區霞山區廉江市,陽江市的陽西縣等部分地區亦有分佈,使用人口約600萬。
海話(屬閩南語系),主要分佈在陽江市陽西縣儒洞鎮上洋鎮福湖一帶以及茂名市電白區東南沿海城鎮,使用人數較少。

粵西客家話

涯話(屬客家話系),主要分佈在湛江市的廉江,茂名市的高州、信宜、電白,陽江陽春市、茂名化州市、湛江遂溪縣、雷州市、徐聞縣等部分地區亦有分佈。

粵西其他

另外,粵西還分佈有舊時正話電城鎮境內)等古代流傳下來的方言。

粵西交通航空

粵西國際機場:是粵西地區共享的區域性樞紐機場,機場的輻射範圍由湛江地區擴展為包括茂名、陽江在內的粵西地區及廣西的臨近地區,拓寬更廣的輻射空間,提速湛江“東拓、北延”對接茂名“南擴”的“一體化”戰略佈局。粵西各市建立航空快線大巴線路可以快速直達該機場。 [10] 
陽江合山機場:位於陽江合山鎮,為小型民用航空機場,可起降支線客機。為國內首條低空商業民用航行珠海——陽江——羅定線,中點機場。

粵西旅遊景點

粵西茂名

茂名 茂名
茂名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自然山水與人文古蹟相輝映,粵西風情濃郁,地方特色鮮明,一些資源在省內甚至國內有比較優勢,發展旅遊業的條件得天獨厚。
茂名在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土著民族繁衍生息。夏商時期始稱百越族。茂名大地歷經千年的風雨剝蝕,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高州的冼太廟、觀山寺寶光塔長坡舊城、信宜的鎮隆古書院羣、化州的孔廟、電白的鐘鼓樓、冼太故里、中國第一灘放雞島、浪漫海岸、浮山嶺莊山御水古温泉、茂南的恐龍蛋化石人文景觀引人入勝,文化底藴豐厚。
茂名,在歷史上還出過不少名人,如冼太夫人、唐代重臣高力士、嶺南著名才子陳鑑等都是茂名人。大部分古蹟都被開發成景點,供遊人參觀遊覽。
茂名旅遊景點介紹如下:
電白景點·放雞島(4A)·霞洞浮山嶺(4A,建設中)·電城莊山·熱水温泉(4A)·羅坑水庫 ·龍頭山海灣樂園(4A)·明代鐘鼓樓·石柱·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景區(4A) ·錦蓋山風景區·水東西湖公園·水東東湖公園·博賀港·虎頭山旅遊度假區·珍稀植物園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觀察點) ·菠蘿山森林公園 ·中國第一灘旅遊度假區(4A).水東灣紅樹林景區.浪漫海岸景區(4A)、水東忠良街(3A)等
信宜景點·大仁山·玉都公園·西江温泉·石印·葉氏故居·中宮旅遊度假區·天馬山生態旅遊區 ·餘錫三武顯公祠·鎮隆竇州古城·廖氏祖居·敕書樓·佛子嶺·天然寶庫—白雞嶺·虎跳峽風景旅遊區 ·半月岩·梅崗公園·文湖晴波·太華山·大霧嶺·一河兩岸 ·甲門峽漂流·龍玄峽漂流·信宜奇景九寨溝·白馬坪户外高山穿越·貴子户外高山穿越
化州景點:化州孔廟、廣墾熱帶農業公園(4A)、麗山勝景南山寺中火嶂龍王山六皇山)、名教倒流灣自然風景旅遊區、那務時代温泉、橘州生態公園下郭遊樂園
茂名全市共有星級飯店33家;旅行社15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家;旅遊景點17個,其中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國家AAA級旅遊區4家,國家AAAA級旅遊區旅遊區7家,購物商場10家;大小出租車1000多輛,全行業從業人員30000多人,旅遊接待體系初步形成,可滿足遊客“行、住、吃、遊、購、娛”等方面的需要。

粵西湛江

藍色濱海遊
湛江 湛江
海濱風光:中國大陸最南端極點---徐聞燈樓角湛江港灣湛江軍民堤金沙灣,赤坎金沙灣海濱浴場湛江海灣大橋海上城市(船), 湛江海濱公園觀海長廊霞山觀海長廊,赤坎金沙灣觀海長廊),霞山漁人碼頭(打造中)等。
海島傾情:湛江沿海島嶼30多個(不含沙洲、礁石),海島岸線總長780公里。有中國第五大海島,廣東第一大島-----東海島,廣東第二大島---南三島,火山島---硇洲島(盛產龍蝦鮑魚),海上漁村----特呈島調順島新寮島北莉島羅鬥沙新沙島三墩島等。
漁港公園港灣鐘樓附近經常有新人流連忘返。
湖光巖,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萬象鷺鳥家園,湛江三嶺山省級森林公園,南亞熱帶作物植物園,徐聞神州木蘭園,·湛江金鹿園 ,湛江紅葉--法國枇杷
藍月灣温泉,鶴地水庫 ·赤坎水庫.赤坎南橋河.赤坎北橋河,雷州龍門瀑布徐聞響水潭瀑布等 。
大型主題熱帶風情園林公園:南橋公園北橋公園海田公園南國熱帶花園,赤坎金沙灣觀海長廊,中澳友誼花園綠塘河濕地公園,湛江海濱公園,漁港公園 ,霞湖公園霞山綠苑,(規劃建設中的)-銀帆公園濱湖公園等 。
紅土文化風情遊
燈塔:硇洲燈塔(世界僅有的二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與倫敦燈塔和好望角燈塔並稱世界著名的三大燈塔),中國大陸最南端的燈塔--滘尾角燈塔

粵西陽江

陽春凌霄巖
陽江 陽江
凌霄巖是省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南國第一洞府”。洞內童乳石千姿百態,神奇變幻,加上旅遊部門用彩燈裝點後,更顯得七彩繽紛,維妙維肖。
玉溪三洞原名三洞天,古名甘婪水,離凌霄巖約2公里,由漠陽江上游——甘婪水穿破三個大石山溶洞而成,總長3公里。洞內泛舟,清泉叮咚,溪水清瑩如玉,故又名玉溪三洞。玉溪三洞內石鐘乳琳琅滿目。
十里銀灘位於海陵島中部,佔地總面積6000畝,三面環山,海岸線長達16.5公里,金色長灘,一望無際,流雪湧翠十分壯觀,十里銀灘現已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
陽江市閘坡大角灣位於海陵島閘坡鎮東南,三面羣峯環抱,面向浩瀚南海,灘長2.5公里,寬100米,因狀似牛角,故名“大角灣”,是海陵島最知名的景點。
陽春石林因山之巍峨,峯之險峻令很多遊客流連忘返。
陽江馬尾島
馬尾島沙灘平緩潔淨,沙質柔細。大洲上的古燈塔是遠航漁船的夜海明燈;小洲上靈日靈廟裏的偶像是漁民的保護神。這裏水質清澈,水靜如鏡,水底平坦,是國內罕有的靜浪區。
陽春通天蠟燭
通天蠟燭位於春灣鎮的後側,是立於湖水中的一根石柱,因形如巨燭,故得名。
保護單位。

粵西知名人物

馮寶(507-557),字君珍,號元善(一説字柱石,號廷臣),漢族,高州良德(今高州縣境東北部)人。在父親馮融的説服下,娶俚人大首領冼氏女為妻,即後來的冼夫人。馮冼聯姻,促進了嶺南民族大融合,大團結,可謂是民族融洽的典範。
冼夫人(522-602),俚族,梁朝高涼郡人(今茂名市電白區電城鎮山兜村人)。中國六世紀南方俚人中傑出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林召棠(1786-1872年)字愛封,號市南,高州府茂名縣人(今廣東吳川)。林公17歲為秀才,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癸未科狀元及第。皇帝閲其卷末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筆誤偏旁,非關學問。”授職翰林院修撰。道光十一年,任陝甘正主考官;道光十三年,受聘肇慶府端溪書院主講,連續15年,弘揚文化;後回鄉寄廬於金蓮庵,終老泉林。 [11] 
六祖慧能雕像 六祖慧能雕像
關山月,1912-2000年,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人,人民藝術家,我國當代著名中國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藝術大師。
陳璸(1665-1718年),字文煥,號眉川,廣東海康(今屬雷州市)人[1]。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進士,知福建古田縣疏議廢加耗、懲貪官、禁濫刑、置社倉、糶積穀、崇節儉、興書院、飭武備等。任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等。居官清廉,勵精圖治,布衣素食。累官福建巡撫、浙閩總督。清廉卓絕,聖祖稱為“苦行老僧”。康熙三十九年任古田知縣,又調到台灣主政。
謝申(1898年-1990年),茂名電白人。長期從事土壤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系土壤學家。著有《廄肥概説》、《糧食增產與土壤調查》等。
潘茂名(永嘉年間),魏晉人(今茂名)。方士,治《易》明《詩》。茂名的地名因之而來。
高力士684年-762年 唐代,茂名人。 著名宦官
黃十九 ?-1278 宋代,茂名電白人。 精忠報國,壯烈犧牲,敕封他為“忠烈侯”
丁穎 1888-1964 近現代,茂名人。 著名的農業科學家、水稻專家,中國現代稻作科學奠基人
甘子釗 1938年- 近現代,茂名人。 著名科學家
李孝式  近現代,茂名人。 著名的僑領和實業家,歷任馬來西亞政府交通、鐵道、財政部長等職
江可伯 1926- 近現代,茂名人。 香港安達國際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興旺證券公司董事長
丁衍庸1903-1978近現代,茂名人。 世界名畫家之一,有“東方的馬蒂斯”之稱
歐豪年,茂名人。  台灣畫壇第一人
林礪儒1889-1977近現代,茂名人。 中國著名教育家
鄭洪   近現代,茂名人。 美國科學院高級研究員、美國太空署高級研究員、麻省工學院教授
李勁鋒   近現代,茂名人。 劍橋大學核工程研究生,劍橋大學先進光電與電子研究中心博士,鋼琴家
古巨基 1972年8月18日- 當代,祖籍茂名人。 香港粵語流行曲歌手、演員、主持人
葉玉卿 1967年2月12日- 當代 ,茂名人。香港電影明星
許智明 1964年2月- 當代,茂名人。 中聯石油化工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嘉浩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羅偉聰 1992年3月14日-當代,茂名電白人。2013年出道參演作品《神鵰俠侶》,2014年參演作品《奪寶傳奇》。
鍾嘉欣   當代,茂名人。 香港演員,TVB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旗下藝員
劉傑夫   當代,茂名人。 深圳市歐舒特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國文   當代,茂名電白人。 香港華寶集團董事局主席
林英樂   當代,茂名電白人。 集美集團主席,號稱亞洲新一代賭王
王勇   當代,茂名電白人。 有“緬甸賭王”、“廣東老二”之稱
崔真基   當代,茂名電白人。 廣東正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李灝1926年12月- 近現代,茂名電白人。 現任深圳市政府高級顧問,原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副省長、深圳市委書記,曾在1992年全程陪同鄧小平同志南巡。
陳光宗   當代,茂名電白人。 系著名書畫家關山月、吳子復黃篤維、李雲的入室弟子
弦子 1986年4月22- 當代,茂名人。 流行歌手
楊義   當代,茂名電白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黎樂民   當代,茂名電白人。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
林頤   當代,茂名電白人。 著名主持人
盧炳輝   當代,茂名人。 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永正 1941.12- 當代,茂名人。 中國書協第四、五屆副主席
蔡金存   當代,茂名市鰲頭鎮人。 集詩、書、畫、印、音樂創作等於一身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