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公办高校
Yang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收藏
0有用+1
0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Yangjiang Polytechnic),简称为阳江职院,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阳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全日制专科层次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 [4]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16年创办的阳江县立师范学校,后发展为阳江师范学校;2001年,阳江师范学校和阳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阳江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阳江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4]
截至2023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58.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6亿元人。 [11]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10系2部,开设高职招生专业38个,专升本协同育人专业3个。截至2024年12月底,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700多人,教职员工601人,高级职称136人,双师型教师312人。 [26]
创办时间
2001年
主管部门
广东省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
Yangjiang Polytechnic
简    称
阳江职院、YJPT
所在地
广东省阳江市
创办时间
2001年
办学性质
公办高校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主管部门
广东省
高职专业
38个(2025年1月)
院系设置
10系2部(2025年1月)
校    训
崇德远志、精艺博才
校庆日
11月25日
地    址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东山路213号
院校代码
12771
知名校友
关山月许章衡
占地面积
585000 m²(截至2023年1月)
教师人数
601人(截至2024年12月底)
学生人数
10700多人(截至2024年12月底)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学校前身

  • 阳江师范学校
19婆棵她16年,探断阳江县师范学校建立,校址在考棚。 [1]翌年5月,省教育厅批准备案,学制五年,招新生一班,以后每隔一年招一班。 [2]
1922年,学校并入阳江县立中学校。 [1]
19拜迎狼46年,设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建在南关庙前 [1],当年即招一年制简师科一班和三年制简师班一班,次年迁至县城南郊南关庙为校址。 [2]
1952年,改名阳江县师范学校 [1],开始招一年制师训班。 [2]
1954年,迁至朗星南陈家祠 [1],招在职教师轮训班,学校划入粤西专区管辖。此后师范成为区、县共管的学校。 [2]
1955年秋,阳春县师范学校并归阳江县师范学校。
1958年冬,迁至东门头原阳江县一中校址。 [1]
1965年灶雅燥,于仙湖北畔建新校,一年级已搬往新校上课。 [1]此后把全日制的师范学校办成半农半读的师范学校。 [2]
1966年,全校迁往合山那龙。 [1]
1969年春,班级减少,迁到两阳中学西区。 [1]
1971年复,迁回陈家祠,旋又迁回两中西区。是年秋,迁往合山原阳江县五七干尝放校。 [1]
1973年夏,复迁回两中西区。 [1]9月,县委再次决定师范迁到合山镇阳江县示范农场。 [2]
1981年,阳江师范又划入湛江地区管辖,学校成区、县共管的单位。 [2]
  • 阳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1960年,阳江师范学校设函授部,附属于阳江师范。 [1]
1982年,独立建现校,名阳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1]
1988年,改阳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1]
  • 阳江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1992年3月,学校改名为阳江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开设专业有财会、民用建筑、农业经济管理、牧畜兽医、水产养殖等。 [3]
  • 阳江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1990年5月,阳江市第三中学改为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询道。 [3]
1993年2月,阳江市职业石塔中学并入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3]
1994年5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在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的基础上成立阳江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暂采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独立管理”的办法,待条件成熟后再独立设置。同年6月10日,市政府批复同意成立阳江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3]

合并组建

2001年,阳江师范学校、阳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阳江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阳江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为大专层次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22]
2悼叠颂讲009年4月,学校因办学条件不达标被教育部列入限制招生(黄牌)名单。 [32]
2021年11月,学校入选第一批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基地。 [28]
2022年9月,学校入选省域高水平高等仔巴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培育单位,成为广东省“双高建设”学校之一。 [8]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10系2部,开设高职招生专业38个,专升本协同育人专业3个。 [26]
专业设置
系(部)
专业
中文系
小学语文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现代文秘
外语系
小学英语教育、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
数学系
数学教育
机电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
财经系
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务管理
食品与环境工程系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工程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护理、药学
信息工程系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动漫制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
艺术与设计系
音乐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广告设计与制作
旅游管理系
旅游管理(含研学旅行方向)、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体育系
体育教育、体育保健与康复
思政教学部
-
继续教育部 [12] [29]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底,学校有教职员工601人,高级职称136人,双师型教师312人。 [26]
截至2023年1月,学院有教职员工612人,专任教师523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132人,高职称专任教师比重为25.23%;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数301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7.55%;双师素质型专任教师比为50.48%;有2个广东省级教学团队。 [11]
优秀教师及团队
类别
名单
广东省级教学团队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等 [13]
广东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周霞 [14]、谭建辉、陈伟荣等 [15]
南粤优秀教师
李星梅 [16]、岑长庆 [17]、陈婉转 [18]、罗玉葵 [19]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1月,拥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 [26]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8个广东省级实训基地、2个广东省级公共实训中心;建成广东省高校优质课程1门,建设广东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2个。 [11]
教学建设
类别
名称
广东省级重点专业
电子商务、小学英语教育
广东省级品牌专业
电子商务、新闻采编与制作
广东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机电一体化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市场营销、小学英语教育
广东省高校优质课程
基础会计与实务 [11]
广东省级实训基地
食品营养广东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等 [23]
广东省级公共实训中心
海洋渔业环境监测及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公共实训中心、商贸类人才营销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25]
  • 教学成果
2022年,学校在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获省赛银奖1项,铜奖1项。 [11]
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双结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27]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月,学校与企业共建了3所附属学校和1个附属幼儿园,与广东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阳江十八子等行业、区域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主办和协助参与开展了45个非学历社会培训项目,共计5222人次,共540学时。 [11]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2019至2024年,学校建成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1个校企共建院士工作站和1个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广东高校工程技术中心 [11],建有海洋河口渔业研究院。 [7]
主要科研平台
类别
名单
校企共建院士工作站
林浩然院士工作站 [11]
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广东稻花禾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 [20]
广东省工程技术中心
广东省特色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1]
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植物组织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4]

科研成果

2019至2024年,学校获得市厅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存有效专利授权195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国外发明专利7件),省级科研立项113项,主编专著150余本。 [26]
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天然蛋白质多功能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2015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炼油低浓度污水生物高效处理与循环冷却水回用技术
202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石化高盐高浓度污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深远海网箱养殖工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卵形鲳鲹深水网箱深远海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9年广东省动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优质紫色甘薯广子薯1号和广紫薯2号示范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2020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卵形鲳鲹深远海网箱养殖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
2020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11]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5月,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内共有藏书近17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0余万册,电子图书115万余册,报刊合订本1万余册,随书光盘2000余张。阅览室订有报刊近200种。 [10]

校园文化

播报
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院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图案,图案的中央部分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英文名称首字母“Y”、书籍及螺母的切面为基础,形成似人的立体空间图案,寓意书籍是知识的阶梯,学校是知识的摇篮。圆周上部为学校校训,圆周两侧的枝叶,寓意学校枝繁叶茂,蓬勃发展。圆中学校名称以海水的蓝色(蓝色80%)为背景,突出学校身处海滨城市的特征。 [4]

精神文化

  • 校训
崇德远志、精艺博才 [4]
  •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11月25日。 [4]

行政管理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5月)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陈永强 [30-31]
党委副书记
梁荣选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林良康
党委委员、副院长
高进、刘和平、熊大红
纪委副书记
刘德翻 [9]

知名校友

播报
编辑
优秀校友
姓名
备注
中国当代国画艺术大师、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云南艺术学院雕塑和国画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画家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关山月艺术基金会顾问 [26]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获得荣誉
全省2021-2022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奖团体奖 [5]
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6]

地图信息

播报
编辑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