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文化

鎖定
生態文化是指以崇尚自然、保護環境、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為基本特徵,能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進,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生態文化的形成.意味着人類統治自然的價值觀念的根本轉變,這種轉變標誌着人類中心主義價值取向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價值取向的過渡。
中文名
生態文化
外文名
Ecological culture
目    的
實現可持續發展
起源時代
人類圖騰時代
內    涵
價值觀、人文文化、先進文化
特    徵
層次性、整體性、傳承性等

生態文化起源與發展

生態文化最早起源於人類圖騰時代,行至現代生態文明,歷經了漫長的歲月。圖騰是人類最早的文化現象,社會生產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對自然的無知是圖騰產生的基礎,他們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在原始社會,部落或公社被分成若干羣體或氏族,他們在採集生活物資的過程中,同自然界的動植物發生密切的關係,並用原始思維認識和理解生活實踐中的相關問題。他們認為自然界的某一植物或動物或虛擬的某一生物,同自身有着血緣親屬的關係,因此予以崇拜。世界各民族信仰的圖騰是多種多種的,有植物的、動物的,還有幾種結合在一起的綜合圖騰,比如中國人的圖騰一般為龍,俄羅斯則有熊圖騰的崇拜,印度人崇拜大象,日本的圖騰是菊花和櫻花,韓國和朝鮮人崇拜木槿等等。但任何圖騰都是原始人早期與自然關係的產物,是早期的自然環境在人類主觀意識上的反映。
原始社會之後,隨着人口逐步增加及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能力、改造能力的增強,原來的採集-狩獵文化已不能滿足人們生存的需要,中華民族開始進入農耕時代,在殷商時期就有了穩定的農業生產。這時人類社會由部落向民族形態演替,出現了風格各異、五彩繽紛的民族文化,但生態文化仍處於狹義的階段,當生態文化由狹義轉向廣義時,正是民族文化向科學文化轉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國產生的儒、道思想均是我國樸素的生態文化的體現。人們依靠自然、適時耕作的生產方式和觀念意識,導致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產生。
進入工業社會以後,隨着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苛求,工業生產開始飛速前進,從18世紀6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到工業經濟達到空前的規模,這時候的文化也稱為工業文化,隨之而來的資源危機、環境危機,使人類在享受社會進步的甜頭之後不得不面臨自己種下的可能毀滅人類文明的“苦果”:温室效應加劇、臭氧層耗損、酸雨現象、森林資源大量毀滅、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資源危機、環境污染、自然災害頻繁……擺在當代人類面前的一系列日益嚴重的問題,使人類從祖先那兒繼承下來的綠色意識開始猛醒,使人類必須創造出一種新的文明來挽救支撐人類的繼續存在並發展。這種新的文明就是生態文明,也稱為綠色文明,而支撐這種文明的文化,也被稱為生態文化。 [1] 

生態文化內涵

1、生態文化是一種價值觀,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和諧協調的精神力量。生態文化以文化的形式固化、傳承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優秀成果,它是人類思想認識和實踐經驗的總結。近代社會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僅關注人類的價值,漠視自然的價值,最終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自然資源枯竭、生態災難頻繁,嚴重阻礙人類社會的繼續發展,於是人類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把人類自身價值和自然本體價值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生態文化的基本價值觀。
2、生態文化是一種人文文化。生態文化把和諧、協調、秩序、穩定、多樣性以及適應等觀念納入自己的倫理體系,着眼於可持續發展,既關心人的價值和精神,也關心人類的長期生存和自然資源增值,體現了人類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度認識。
3、生態文化是一種先進文化。生態文化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念,是人類根據人與自然生態關係的需要和可能,最優化地解決人與自然關係問題所反映出來的思想、觀念、意識的總和。它包括人類為了解決所面臨的種種生態問題、環境問題、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維持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相處,求得人類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所必須採取的手段,以及保證這些手段順利實施的戰略、策略和制度。可以説,生態文化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集成,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態文化外延

1、生態文化將文化從人文社會科學範疇延伸至自然生態領域。生態文化要求人類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來探索人與自然的關係,不斷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理性認識環境容納量生態閾值、地球承載力、生態足跡等有關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量化指標,更新人口觀念,提高人口素質,合理開發資源,高效利用資源。
2、生態文化以系統觀為理論基礎,把自然、人、社會看作是一個辯證發展的整體,提倡人們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生態文化分析和研究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變動的規律性,只有在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的良性循環,才能使生態系統平衡地發展。
3、生態文化從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全局性出發,要求人類改變以住人與自然對立的觀念,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保意識,倡導綠色消費
4、生態文化作為處理人與自然生態關係的手段、工具、準則,在社會倫理價值上是中立的,可以為不同地區、種族、國家、階級共同擁有。為不同層次的價值主體同接受,它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是全球文化,沒有民族性、國民性、階級性。

生態文化特徵

生態文化層次性

與人類歷史上所有成功的文化一樣,生態文化也具有其特定的層次性,即由表及裏表現為生態文化的物質表層、形式淺層、體制中層、觀念深層。
1、生態文化的物質表層。生態文化的物質表層,是指承載着生態文化內涵的物質實體。這類物質實體通過人類感官而逐漸影響個體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從而使生態文化得以深人人心。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綠色建材生態建築等.都是這類物質實體,它們通過經濟社會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傳播着它們自身所承載的生態文化內涵。
2、生態文化的形式淺層。透過物質表層,便是生態文化的形式淺層,即承載着生態文化內涵的儀式、形式、過程等。近30多年來轟轟烈烈的中國生態農業運動,在物質表層提供了大量的生態農業產品,在形式淺層同時也有效地傳播着生態與環保的信息和觀念;近20年來迅速發展的中國休閒農業,以承載鄉村旅遊的形式來傳播傳統農耕文化和現代生態文化,喚醒人們的生態文化意識;各類生態文化節慶活動、迴歸自然的休閒旅遊、藴含生態文化內涵的媒體宣傳等,增加大眾對自然的親切感和依賴感,構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總體氛圍。
3、生態文化的體制中層。生態文化的體制中層,是指國家、地區、部門或經濟實體,為了弘揚生態文化、保護生態環境而制定的承載生態文化內涵的各類約束性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規定、紀律等以及與之相應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用以規範公眾的行為,傳播生態文化。
4、生態文化的觀念深層。生態文化的觀念深層屬於“形而上”的範疇。剝開生態文化的表層、淺層和中層。進入到生態文化的深層或核心層,就是體現生態文化的價值觀和行為理念,以及受這種價值觀和行為理念所支配的行為方式。受支配的具體行為方式和抽象的觀念、準則、規範、心理狀態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所以,生態文化的傳播,必須立足於改變公民的價值觀念、行為理念和具體的規範、準則及心理狀態。

生態文化整體性

雖説生態文化表現出其特定的層次性,但生態文化的四個層次並不是孤立存在、獨立發揮作用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綜合地顯現其功能。生態文化整體性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社會的總體氛圍和公民的道德意識,若社會的總體氛圍和絕大部分公民的道德意識都高度認同生態文化,説明生態文化已深入人心.表明生態文化已成為一種主流文化。
《易經.繫辭》有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簡單講,形而下就是指具體的、感性的事物。形而上則是指抽象的觀念、規範、原則。從生態文化的四個層次來看,生態文化的觀念深層作為一種形而上者之“道”,支配着個體的行為方式。對於個體而言,這種“道”的形成,需要依賴物質表層的感官刺激、形式淺層的情操陶冶、體制中層的約束性管理和先覺者的引導。在這種“道”的形成過程中,個體逐步接納生態文化的價值觀和行為理念,使其受價值觀和行為理念支配的行為方式都能體現生態文化的內涵,從而形成承載生態文化的特有的行為模式。接納了生態文化價值觀以後,個體的行為模式必然受其生態價值觀和行為理念支配,從而自覺地形成符合生態價值觀的行為模式。併為生態文化的體制中層、形式淺層、物質表層建設做貢獻。

生態文化傳承性

生態文化的傳承性是文化具有傳承性的重要表現形式。人類為了繁衍和生存,前輩們把自己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不斷地傳授給新的一代。從而形成人類文化的傳承性。可以説,當今的生態文化的很多內容都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衍生而來,是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我國生態文化遺產極其豐富,早在先秦時期,各種典籍就有原始生態文化的內容,如《禮記·月令》記載:“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我國各民族的傳統行為裏,孕育着博大精深的自然生態文化因素。這些傳統文化思想,通過代際交流世代傳承紮根於民間,有的以宗教形式或圖騰崇拜根植於鄉民觀念深層;有的以約定俗成或鄉規民約形成體制中層的自發監控機制;有的以鄉風民俗或傳統節慶活動流傳於村野,形成形式淺層的樸素生態倫理;更多的是各種自然遺產和人文景觀,以物質表層方式傳承傳統的樸素生態文化。這些傳統的生態文化,在歷史的大潮中代代相傳,不斷創新,不斷豐富內涵,雖然在現代經濟生活的衝擊下有所毀損。但其思想內核對現代生態文化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生態文化的建設中,一定要注重生態文化傳統的再教育和政策誘導,讓紮根於老百姓中的生態文化傳統發揚光大。

生態文化多樣性

生態文化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協調發展,在這個系統中的“人”和“自然”都是多樣化的,從而使生態文化表現出多樣性特徵,這種多樣性具體表現為地域多樣性、人本多樣性和時序多樣性。
1、地域多樣性。由於地球表面氣候差異和地質結構、地理環境的差異,帶來了與之相適應的生態環境多樣性,不同地域的人類為了實現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協調發展,從而使生態文化也表現出豐富的地域多樣性。生態文化是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某種推演和表現,而人類與自然關係的發生、發展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中進行的。不同的地域的自然生態系統也存在差異性,自然產生帶有區域環境特色的思想意識,創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態文化。
2、人本多樣性。地球上各個區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存在着傳統思想和經濟文化的差異,決定了民族文化具有多樣性,這種因人類在不同文化基礎上進化發育而成的多樣化生態文化,就是生態文化的人本多樣性。
3、時序多樣性。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同階段的生態文化,從而形成生態文化的時序多樣性。也就是説,不同時代或階段的生態文化,其內涵和外延可能是不同的,這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生態文化必須顧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不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不同時序階段的生態文化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其二是生態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取決於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水平,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與自然發生關係的方式、方法、手段和工具,從而形成生態文化的時代性。 [2] 
參考資料
  • 1.    李甲亮主編.大學生綠色教育導論: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5.07
  • 2.    高志強,郭麗君著.學校生態學引論:經濟管理出版社,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