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文社會科學

鎖定
人文社會科學是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稱。
人文科學原指同人類利益有關的學問,有別於在中世紀教會中佔統治地位的神學。後來含義幾經演變,包括哲學、語言學、藝術學等。
社會科學是指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法學、教育學、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其任務是研究並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
中文名
人文社會科學
外文名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研究領域
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
研究對象
人類、人類社會
研究方法
實驗、社會調查
主要刊物
《社會科學》、《心理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概念

人文社會科學是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統稱,有時也被稱為哲學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文科等。作為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人文社會科學是一個界定模糊、爭議頗多的基本概念,其中涉及對認識活動、科學劃界標準與知識分類基本理論問題的理解。
人文科學,是以人類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澱的精神文化為對象的科學。社會科學則是一種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如果説人文科學主要研究人的觀念、精神、情感和價值,即人的主觀精神世界及其所積澱下來的精神文化的話,那麼社會科學更多地則是研究客觀的人類社會而外在於具體的個人及其主觀世界。前者常用意義分析和解釋學方法研究微觀領域的精神文化現象,其涵覆的科學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來的美學、宗教學、倫理學、文化學藝術學等。
後者則側重於運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宏觀的社會現象,其涵屬的科學主要有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等。概言之,人文科學是以人類的精神世界及其積澱的精神文化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主要運用意義分析和解釋的方法來研證人的觀念、精神、情感和價值等;社會科學是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更多的是引進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以及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特定社會的東西”,它除了要研究自然世界以外,還要研究社會世界。然而,由於“人”與“社會”在本質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即瑞士學者讓·皮亞傑所説的,儘管在理論上可以將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區別開來,而在實際中,“不可能對它們作出任何本質上的分別”,所謂的社會現象,主要“取決於人的一切特徵”,而人文科學在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會性的,因而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是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討論的。

人文社會科學特性

人文社會科學麪對的是有意義關係的事物
它既要研究共同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個殊性,它不但無法排除而且要研究偶然性、研究意義和價值,同時,它的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也並非像自然科學那樣是人與物之間不能溝通只能説明的單向度關係,而是人與人之間可以溝通理解的雙向互動關係。雖然它們從一開始就與自然科學、理論科學和獨立科學有着“扯不斷、理還亂”的情意結,甚至有着在“科學”層面上的某種同一性親緣關係,但是,這一切都並不否認其應時而生、發展壯大以及其對科學概念演變至今的豐富涵蓋所作的特殊貢獻。在研究方法上,人文社會科學借鑑和參照了自然科學的一些實證做法,但它又有着完全不同於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道路。在科學的發展史上,它與自然科學一道,共同支撐起完整的科學“大廈”,從而為人類科學事業的繁榮和昌明發揮着自身獨特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人文社會科學具有雙重屬性和雙重功能
雙重屬性係指科學性和價值性,雙重功能係指科學認識功能和意識形態功能。一方面,它必須從客觀事實出發,秉執科學的原理和法則,按照科學的邏輯和程序,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進行科學的認識和實踐,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以保持科學的理論品格,實現科學的認識功能。另一方面,它又以人類自身的文化現象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承擔意識形態功能。所謂人文社會科學的意識形態功能,是指其在堅持科學性的前提之下,自覺地維護一定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利益。如果説自然科學研究自然界,研究事物界必然的因果關係,研究普遍性和共性,排除偶然性、意義和價值的話,那麼人文社會科學則研究人界、人及其創造和表達,它不僅要尋求普遍的、共同的規律,而且也研究偶然性和特殊性,並具有價值性。概言之,人文社會科學既是事實科學又是價值科學,是客觀和主觀、真理和價值、事實和規範相匯通相統一的科學。
人文科學具有滯後性或後起性
19世紀,實證主義的科學哲學家孔德,按照研究方法將科學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經歷描劃為神學、形而上學和實證三個階段,並藉以指出,數學稱得上是所有科學的皇后,最為嚴密完整,物理學已達到實證水平,生物學已進入形而上學階段,而社會學則還處於神學階段。當今世界雖然早已不是孔德所處的時代,人文社會科學更是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但無論研究手段方法還是研究成果水平,都還滯後於自然科學。愛因斯坦在分析物理學與實在的關係時,也曾對科學理論層次性作過一段精闢的闡述。他指出,科學理論可以分為三級體系,第一級體系是由科學用到的全部原始概念,即那些同感覺經驗直接聯繫的概念以及聯繫這些概念的命題所組成的經驗知識體系,這種體系的組合還帶有較大的隨便性,屬於低等級低水平的體系。第二級體系是由第一級體系中的原始概念和原始關係按照一定的邏輯規則推導出來的數目較少的概念和關係的一般理論知識體系,這一級體系的建構具有較高的邏輯統一性。第三級體系是由第二級體系中的少數基本概念和關係按照嚴密的邏輯規則推導出來的科學公理體系,它在更深的層次上更加集約和概括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和全部,因而離現象世界也更遠。任何一門科學,從初建到成熟,大致都要經歷這三個階段,由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躍升,沿着歸納的路線,屬於粗放型的經驗科學形成過程;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躍升,沿着演繹的路線,屬於成熟型的理論科學的形成過程。相對而言,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絕大多數還大致處於前者水平,而自然科學中的絕大部分研究則已達及後者的高度。
所以人文社會科學是以人、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與自然科學相比,它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質和社會品性: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觀性,既具有事實性又具有價值性,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功利性(或者説既具有認識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意識形態的功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個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論性又具有規範性,既具有基礎性又具有應用性,既具有實證性又具有實地性,等等。可以説,綜合性是其作為科學之最根本的特性。

人文社會科學發展過程

人與動物的分野是以意識的出現與主客體的分化為開端的,這也是認識與實踐活動展開的前提。不過在漫長的史前時期,由於人類智力提升緩慢,加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與生活規模狹小,先民們對自然、社會以及自身的認識狹隘、膚淺,長期停留在感性經驗層次,所積累起來的知識大多直接源於生產與生活經驗。如關於日月星辰運行週期、所獵取動物的生活習性、人的生老病死、圖騰崇拜與祭祀儀式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主要是通過血緣氏族公社內部的世代口頭傳承方式積累起來的,多是零散的、常識性的、經驗性的感性認識成果,其中包含着日後眾多學科的萌芽。
原始社會末期,隨着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逐步出現了物質生活資料的剩餘,為腦力勞動體力勞動的分工創造了條件。進入階級社會以來,腦力勞動者羣體的形成加快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進程,尤其是文字符號的發明使認識活動發生了質變,改變了以往知識的記錄與交流方式,使知識流量與總量累積速度明顯加快。一般認為:“人文學科起源於西塞羅提出的培養雄辯家的教育綱領,而後成為古典教育基本綱領,而後又轉變成中世紀基督教基礎教育。”這一時期產生了許多著述與文藝作品,形成了天文、曆法、力學、醫學、軍事、哲學、歷史、文學等較為系統的具體知識體系,出現了近代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雛形。其中,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的個別門類發育相對成熟。作為人類精神表現的組成部分,早期的自然科學也帶有濃厚的人文學科色彩。必須指出,這些早期知識與我們如今所理解的知識之間尚有較大差異:
——成熟程度不同。前者在深度與廣度上遠遠落後於後者,知識的系統性、理論性、科學性程度相對較低。
——學科內容與邊界不同。前者往往是多門知識渾然一體,尚未完全分化。如古代哲學對客觀世界進行一種百科全書式的研究,藴涵着許多學科的萌芽;天文學中既有天象規律的體察,又有占卜吉凶、指導日常生活的神秘規則等。
——研究方法不同。前者多以直觀、猜測、思辨為主,後者多以實驗、假説、經驗歸納、數理演繹為主。
經過以基督教文化為主體的漫長中世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在歐洲萌發。為了推翻封建主義生產關係,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向落後的封建貴族勢力發起了全面進攻。他們首先在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中找到了反對宗教神學和封建統治的武器,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了以復興古典文化為標誌的“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高揚“人文主義”旗幟,提倡人性,反對神性;崇尚理性,反對神啓;鼓吹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對中世紀的禁慾主義矇昧主義。這就極大地促進了以人自身為核心的人文學科的分化發展。與此同時,自然科學各學科相繼從自然哲學中分化獨立出來,進入了全面快速發展時期,並且為認識人文社會現象提供了新的模式、方法和工具。19世紀中葉以來,研究具體社會運動的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門類相繼發育成熟,又從哲學及其他人文學科中分離出來,取得了獨立的學科地位。除國家研究院和大學提供的少數職位外,人文學者與社會科學家的職業角色社會分化逐步加快,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社會建制開始形成。至此,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相互促進、彼此交織的大科學體系開始形成。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由奴隸制發展到封建制的國家,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直奉行重農抑商、重道輕器、重文輕技、貴德賤藝的基本國策,因而,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封建文化的倫理特質明顯,藴涵着豐厚深邃的人文思想。“人文”一詞最早見於《易經》:“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早在春秋時代就形成了文史哲渾然一體的學術傳統,人文學科相對發達,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處於古代文化的核心地位。然而,作為一門統一性學科的名稱,“人文學科”是20世紀初才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此後這一稱謂才為學術界所認同。這一狀況是與古代科學技術的被壓抑地位和社會科學發育遲緩密切相關,從而使先哲們難以意識到人文學科與其他知識門類之間的差異。雖然明初以前,我國科學技術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農學、醫學、天文學、算學等自然科學體系,產生了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等技術發明,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古代科學技術一直處於文化支流地位,近代以來陷於停滯,日漸衰落。嚴格意義上的近代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基本上是從西方移植的。西學東漸始於明末清初歐洲傳教士在我國的文化傳播活動,後受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影響和古代人文傳統的抑制,中西文化交流受阻。西方社會科學從清末嚴復等人的譯介才開始大量引入,加上派往歐、美、日等地留學生的歸國傳揚,更由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推動,現代社會科學逐步在我國發展起來。
對科學概念的兩種理解
吳鵬森等概括指出:“現在世界各國對科學的理解大體上有兩種:一是英美的科學概念,認為科學應是具有高度的邏輯嚴密性的實證知識體系,它必須同時滿足如下兩個條件:(a)具有儘可能的嚴密的邏輯性,最好是能公理化;其次是能運用數學模型,至少也要有一個能自圓其説的理論體系。(b)能夠直接接受觀察和實驗的檢驗。二是德國的科學概念,認為科學就是指一切體系化的知識。人們對事物進行系統的研究後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不管它是否體現出像自然科學那樣的規律性,都應該屬於科學的範疇。按照英美的理解,只有自然科學屬於嚴格意義上的科學,社會科學勉強可以算科學,而人文方面則不能看成是科學。因此,英美等國把所有的學科分為三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人文學只能是學問,是一門學科,不能稱之為科學。但按德國的理解,則人文科學也應當屬於科學。德國人把所有科學只分為兩類:自然科學和精神科學(文化科學)。顯然,這裏的精神科學或文化科學包括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吳本人傾向於德國傳統的理解,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構成,人文科學是以人類的精神世界及其積澱的精神文化為對象的科學。
魏鏞認為:“關於人類知識的區分,有很多不同的分類法。最普通的分法是把人類知識分成四類:即以物理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物理科學,以生物和生命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生物科學,以人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科學,和以人類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為研究對象的人文學。在以上四類知識中,人文學通常都只當作一種學科,而不當作一種科學。因為人文學科中的宗教、哲學、藝術、音樂、戲劇、文學等學問都是包含很濃厚的主觀性的成分,着重於評價性的敍述和特殊性的表現。”這是一種以認識對象特點為依據的劃分方式,它將我們所理解的自然科學一分為二,物理科學就是無機的自然科學,生物科學就是有機的自然科學;而將我們所理解的人文社會科學也一分為二,社會科學可當作科學,人文學只是學科類概念,並不當作一種科學。魏的知識劃分及對人文學科的理解與英美傳統接近。上述英美傳統與德國傳統以及吳、魏二人的看法是這一問題上的主流觀點,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對人文學科的理解上。
人文學科還是人文科學
人文學科的英文詞humanities源出於拉丁文humanists,意即人性、教養。原指與人類利益有關的學問,如對拉丁文、希臘文古典文學的研究,後泛指對社會現象和文化藝術的研究。而人文科學的德文詞Geisteswissenschaften的意思既包括社會科學,也包括人文學科,相當於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人文社會科學。在我國翻譯的西方文獻中,英文humanities一詞有時被翻譯成人文科學,有時也被翻譯為人文學科,即使在同一段落中,這兩種譯法也常常並行。這表明在譯者心目中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是同義詞,可以不加區別的混同使用。可以認為,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都以人類精神生活為研究對象,都是對人類思想、文化、價值和精神表現的探究,目的在於為人類構建一個意義世界和精神家園,使心靈和生命有所歸依。在漢語言中,“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的詞源意義是有區別的,前者直接就是人類精神文化活動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如音樂、美術、戲劇、宗教、詩歌、神話、語言等作品以及創作規範與技能等方面的知識。後者則是關於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體驗與思考,是對人類精神文化現象的本質、內在聯繫、社會功能、發展規律等方面的認識成果的系統化、理論化,如音樂學、美術學、戲劇學、宗教學、文學、神話學、語言學等。實際上,前者(人文學科)形成於先,後者(人文科學)發展在後;前者是後者展開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深化,二者雖各有側重,但也很難截然區分。
但須指出,用“人文學科”還是用“人文科學”來稱呼這一知識集合體,並非只是文字遊戲,而是涉及如何看待和評價這一知識形態的重大問題。“人文學科”的稱謂一方面側重於這一知識體系的特殊性與傳統形態,與科學各異其趣;另一方面認為該知識體系發育雖歷史悠久,卻仍不成熟,與“科學”標準尚有較大差距。不過使用這一稱謂時,應看到這一知識體系的科學化趨勢。“人文科學”的稱謂則側重於這一知識體系的最新發展和某些學科的相對成熟性,認為該知識體系的發育日漸成熟,已具備了“科學知識”的基本特徵。但應注意,人們在這樣使用這一稱謂時,“科學”一詞已經比習見的意義更泛化了。
從該領域知識發育整體看,我們傾向使用“人文學科”稱謂。因為,在使用這一稱謂時,不應忽視該知識體系發展的歷史狀況。這一知識體系的發展,與一般公認的“科學”標準(可檢驗性、解釋性、內在完備性、預見性)尚有較大差距。而且,該知識領域還有一些重要的不能以“科學”來涵蓋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古老而常新的,也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以“人文學科”稱之,比較嚴謹,也比較切合該學科羣的發展實際。
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是研究社會現象的科學。19世紀下半葉以來,人們仿效自然科學模式,借鑑自然科學方法,研究日趨複雜的社會現象,形成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教育學等現代意義上的社會科學。社會科學從多側面、多視角對人類社會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力圖通過對人類社會的結構、機制、變遷、動因等層面的深入研究,把握社會本質和發展規律,更好地建設和管理社會。與“人文學科”相比,社會科學的科學性較強;而與自然科學相比,社會科學的科學性較弱。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知識領域的科學性依次遞增。
無法把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截然分開。人一開始就是社會的人,人類精神文化活動就是在社會場景中展開的,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社會現象又源於人類精神活動的創造。人文現象與社會現象都是由人、人的活動以及活動的產物構成的,這就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內在統一性。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個社會生活整體,它們從不同的側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同一社會生活,因而,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正是這種水乳交融的緊密聯繫,構成了二者內在的親緣性與統一性,成為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一體化的客觀基礎。
在這個問題上,皮亞傑有很深刻的見解:“在人們通常所稱的‘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質上的區別,因為顯而易見,社會現象取決於人的一切特徵,其中包括心理生理過程。反過來説,人文科學在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會性的。只有當人們能夠在人的身上分辨出哪些是屬於他生活的特定社會的東西,哪些是構成普遍人性的東西時,這種區分才有意義。……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人們接受這樣的觀點,即‘人性’還帶有從屬於特定社會的要求,以致人們越來越傾向於不再在所謂社會科學與所謂‘人文’科學之間作任何區分了。”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把相對於自然科學而言的知識領域,即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統稱為人文社會科學,有時也簡稱為社會科學。這裏的“人文社會科學”是在承認人文現象與社會現象、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之間差異的前提下學科融合的產物,這一趨勢充分體現了學科綜合的時代特徵。本報告就是以人文社會科學為對象,力圖從人類認識與實踐的高度,對人文社會科學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作進一步整體性思考,鳥瞰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狀況。
人文社會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
應當指出,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學術界多用“人文社會科學”一詞,而行政管理部門多用“哲學社會科學”一詞,二者可以通用。毋庸諱言,有時這二者間的差異並非只是字面上的,而是表現在內涵的取捨上。“哲學社會科學”的稱謂是基於哲學的抽象性、統攝性和基礎地位,把哲學從兩類科學認識即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抽取出來。這裏一般設定,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説,是高度抽象的意識形態,對人類認識和實踐活動具有規範和指導作用,與社會科學研究關係更是特別密切。因此,將“哲學”與“社會科學”並行並統稱為“哲學社會科學”。但應看到,社會科學並不能涵蓋人文學科,哲學學科本身的涵蓋面也是較窄的,一般不包括除哲學之外的其他人文學科。相對而言,人文社會科學的外延則較廣泛,幾乎涵蓋了除自然科學之外的所有知識門類,哲學作為它的一個子集也被納入其中,學問探究的色彩較濃。

人文社會科學概念比較

人文社會科學是相對於自然科學而言的知識體系。當然,兩者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發展規律的揭示,相互滲透、相互轉化,具有內在相關性、相似性和統一性。其發展趨勢將如馬克思所説:“自然科學往後將包括關於人的科學,正像關於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科學。” 但根源於人類精神活動與社會活動的特殊性,人文社會科學具有與自然科學不同的特點,這也是應該仔細分析的,認識兩者之間的差異有助於瞭解它們的特點。
——從研究對象角度看
人文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技術現象的差異是造成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差異的根源。自然現象具有不依賴於主體而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性和普遍性,科學研究活動中的主客體界線分明,具有較強的實證性;即使涉及人,也是把人作為沒有意志的客體看待的,如醫學、心理學、人類學視野中的人。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具有主觀自為性和個別性,其中充滿複雜的隨機因素的作用,不具備重複性;研究對象本身又是由有意志、有目的和有學習能力的人的活動構成的,涉及變量眾多、關係複雜,貫穿着人的主觀因素和自覺目的,認識活動中的主客體界線模糊;即使涉及自然物,也是用以再現社會關係與人類精神,如詩人眼中的玫瑰花表示愛情,經濟學家眼中的商品體現着勞動價值、生產關係等。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大多與時代背景無直接關係,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關,多帶有強烈的時代背景色彩。只有把研究對象置於具體時代背景之中,才能揭示研究對象的本質。總之,與自然現象和技術現象的自在性、同質性確定性價值中立性、客觀性等特點相比,人文社會現象具有人為性、異質性不確定性價值與事實的統一性、主客相關性等特點,從而形成了人文社會科學的諸多特色。
——從研究方法角度看
自然科學是以實證、説明為主導的理性方法,而人文學科更多地使用內省、想象、體驗、直覺等非理性方法。(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可以互相補充,因為它們在探究和解釋世界的方式上存在根本區別,它們屬於不同的思維能力,使用不同的概念,並用不同的語言形式進行表達。科學是理性的產物,使用事實、規律、原因等概念,並通過客觀語言溝通信息;人文學科是想象的產物,使用現象與實在、命運與自由意志等概念並用感情性和目的性的語言表達。《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760頁。
人文社會世界的主體性、個別性、獨特性、豐富性特徵,要求認識主體具備把握意義世界的主觀感悟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形成與個體的生活經歷、生命體驗密切相關,人文社會科學的認識活動因而帶有個體性與差異性特點。因此,一些哲學家認為解釋學能夠提供適合人文社會科學的客觀性的方法論。(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區別在於其分析和解釋的方向;科學從多樣性和特殊性走向統一性、一致性、簡單性和必然性;相反,人文學科則突出獨特性、意外性、複雜性和創造性。同上。
——從研究手段角度看
自然科學通常使用實驗手段,在人為控制條件下,使研究對象得到簡化、純化和強化,使對象的屬性及其變化過程重複出現,從而觀察和認識研究對象,達到客觀統一的認識。而人文社會科學很難使用實驗方法,即使社會科學研究中採用的“試驗”、“試點”,也總是隨時間、地點和具體對象而改變,很難做到研究對象的簡化和純化,也不可能使研究對象的屬性重複出現,與自然科學研究中的實驗大相徑庭。此外,數學方法是自然科學研究中普遍使用的基本方法。但由於人文社會科學現象的複雜性,至今只有經濟學、社會學等個別社會科學門類,採用數學方法作為輔助研究手段。至於人文現象,更難以量化和納入數學模型,很少有采用數學方法進行研究的成功案例。
——從研究目的角度看
自然科學主要是在認識論框架下展開的,目的在於揭示自然界的本質與物質運動的規律,追求認識的真理性,試圖規範和指導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造福人類。工具理性維度構成自然科學的核心,價值理性維度多在自然科學視野之外。人文社會科學主要是在價值論框架下展開的,目的在於通過對人類文化與社會本質、發展規律的研究,豐富人類精神世界,提升生活質量,指導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兼具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人文社會科學不僅有助於營造一個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和諧環境,而且注重探討與人類生存、發展、幸福有關的價值與意義。“如果人文科學想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它們就必須關心價值。這種關心是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最明顯的區別。”
——從學科屬性角度看
自然科學具有客觀性和真理性,忽視價值判斷,可為任何階級、民族和國家服務。自然科學內部不同學派之間的爭論,多是基於認識差異上的學術爭論,一般不涉及階級偏見。而在人文社會科學活動中,認識者往往既是認知主體,又是被認知的客體。作為主體,他能認識客體與自己;作為客體,他是人生意義的產生者、民族文化的承擔者、社會活動的參與者、自我認識的歷史存在。人文社會科學是真理性、價值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多屬社會意識形態,往往程度不一地打上階級或民族的烙印,難以毫無差別地為一切階級、民族和國家服務。因此,人文社會科學比自然科學更多地受到統治階級的干預和控制。正如貝爾納所説:“社會科學的落後主要不是由於研究對象具有一些內在差別或僅僅是複雜性,而是由於統治集團的強大的社會壓力在阻止着對社會基本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總是從屬於一定的階級、民族和國家等利益集團,與人文社會現象之間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利害關係,研究成果往往透着各自的知識背景、價值觀、民族文化傳統,帶有階級傾向性。如歷史的“輝格”解釋等。這也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一種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卻並存着多種哲學、歷史學、法學的原因。
此外,自然科學研究以集體勞動為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以個體勞動為主。自然科學的時代性較弱,繼承性較強;人文社會科學的時代性較強,繼承性較弱。自然科學體現的是一種以探索、求實、批判、創新為核心的科學精神;人文社會科學體現的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價值理想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終極目的的人文精神。如此等等。總之,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許多方面都存在着差異,這裏遠未窮盡它們之間的差別,正是這些差異使人文社會科學成為與自然科學相區別的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

人文社會科學結構探討

在分析科學所呈現的主要形相時指出:“科學可作為一種建制;一種方法;一種累積的知識傳統;一種維持或發展生產的主要因素;以及構成我們的諸信仰和對宇宙和人類的諸態度的最強大勢力之一。”在這裏,貝爾納是把社會科學作為科學的一個重要領域來看待的,也就是説社會科學也具有上述形相。事實上,由於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內在相關性,人文社會科學也呈現出上述主要形相,只是各形相的強弱不一而已。把握了這些形相也就形成了對人文社會科學的整體理解。這裏着重從知識體系的角度對人文社會科學加以分析。
人們對人文社會科學體系結構的認識源於知識分類的思想。知識分類本質上是以人類知識為對象的認識活動,本身即屬人文社會科學範疇,價值取向和主觀色彩強烈,所以各種分類之間常有爭論。
曾將春秋時代末期的教育科目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開設了禮、樂、射、御、書、數等課程;
亞里士多德則將當時的知識分為三類
1、理論的知識,即研究人類純認識活動的學問,包括數學、自然科學,後被稱為形而上學第一哲學
2、實踐的知識,即研究人類行為的學問,包括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戰略學、修辭學等。
3、創造的知識,即研究人類製作活動的學問,如詩學等。邏輯學既不是理論的知識,也不是實踐的知識,而是一切知識的工具。此後,隨着認識與實踐活動的發展,對知識分類的探索就從來沒有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