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戰略決策

(運籌學術語)

鎖定
戰略決策是關係企業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的決策。是非程序化的、帶有風險性的決策。涉及企業發展方向、經營方針、經營目標、產品發展、技術改造、市場開發、企業轉向、人力資源開發等事關企業生存的重大問題。因此,在決策中要注意依靠集體的智慧,要進行嚴格的可行性論證。在進行戰略決策時必須注意:(1) 充分考慮企業的經營環境因素(包括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科技因素、法律因素和社會因素等)。(2) 結合企業內部條件 (包括:人力、物力、財力、自然條件、技術專利、商標信譽等經營資源條件,企業的生產能力、技術能力、銷售能力、競爭能力、適應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等),進行認真分析研究。 [1] 
中文名
戰略決策
外文名
strategic decision
戰略決策模型
SWOT模型、GE矩陣等
三要素
戰略背景、戰略內容、戰略過程
意    義
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
學    科
運籌學

戰略決策簡介

戰略決策 戰略決策
戰略決策是戰略管理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其起着承前啓後的樞紐作用。戰略決策依據戰略分析階段所提供的決策信息,包括行業機會、競爭格局、企業能力等方面。戰略決策要綜合各項信息確定企業戰略及相關方案。戰略實施則是更詳細地分解展開各項戰略部署,實現戰略決策意圖和目標。
戰略決策階段可分為戰略定位決策、戰略指標決策、業務戰略決策三個步驟。
戰略決策思路指企業在戰略決策時的出發點,其與戰略分析十分密切,戰略決策思路類型很多。
傳統戰略決策模型主要有:SWOT模型,除SWOT模型外,還有其他模型可同時用於戰略分析和戰略決策,如波士頓矩陣GE矩陣 [2] 

戰略決策三要素

戰略決策三要素是指在戰略制定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三個影響戰略決策的因素,即戰略背景、戰略內容、戰略過程。
戰略背景是指戰略執行和發展的環境;
戰略內容是指戰略決策包括的主要活動;
戰略過程是指當戰略面對富於變化的環境時,各項活動之間是如何聯繫的;
戰略背景、戰略內容和戰略過程三個要素共同決定了一個戰略決策。 [2] 

戰略決策步驟

戰略決策戰略定位決策

戰略決策階段首要任務是戰略定位問題,相當於制定“做什麼”的公司戰略,重點包括市場範圍S定位和產品門類P定位,二者密切聯繫,組合形成一定的SP戰略單元。戰略定位依據戰略分析階段所分析的不同SP戰略單元的行業盈利性變化規律、競爭格局和企業自身能力。 [2] 

戰略決策戰略指標決策

在企業戰略定位決策之後,企業需要確定各SP戰略單元的戰略指標目標值,重點包括淨利潤指標、企業資本收益率目標、資本投入目標、市場份額目標、資本產出目標等。
企業要對不同SP戰略單元相關指標值進行綜合分析,包括不同戰略單元淨利潤的構成比重,資本量的比重,相對競爭力比較等,以優化調整各戰略單元的戰略目標,促進整體經營最優化。
企業在戰略指標決策時往往要受企業自身資源狀況的約束,要綜合權衡不同戰略單元的機會和資源投入,要考慮資源獲得的渠道以及投入的策略,要結合市場類型分析,如對大筆投資而言還要考慮自身決策對行業整體的影響。 [2] 

戰略決策業務戰略決策

在戰略定位決策和戰略指標決策基礎上,企業需要制定保障指標實現的相關業務戰略。重點包括提高企業資本收益率的業務戰略,如成本領先戰略、質量領先戰略;提高可投入資本量的業務戰略,如融資戰略、併購戰略等;提高市場份額的業務戰略,如低價戰略、渠道戰略等;提高資本產出的業務戰略,如精益生產戰略、流程再造戰略、信息化戰略等。提高淨利潤的目標依賴於以上各項業務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業務戰略決策需要業務職能領域的專業分析,此處的分析不同於戰略管理循環中的戰略分析,其分析內容要為廣泛和靈活。對業務戰略決策要有其自身的目標和行動方案,對業務戰略實施所制定的具體保障措施可不列為業務戰略決策的內容,可作為戰略實施階段的內容。 [2] 

戰略決策模型

SWOT模型,(也稱TOWS分析法、道斯矩陣)即態勢分析法,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韋裏克提出,經常被用於企業戰略制定、競爭對手分析等場合。在現在的戰略規劃報告裏,SWOT分析應該算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工具。來自於麥肯錫諮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業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因此,SWOT分析實際上是將對企業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組織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通過SWOT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除SWOT模型外,還有其他模型可同時用於戰略分析和戰略決策,如波士頓矩陣GE矩陣 [3] 
波士頓矩陣(BCG Matrix)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諮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等。制定公司層戰略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就是BCG矩陣。該方法是由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ConsultingGroup,BCG)在上世紀70年代初開發的。BCG矩陣將組織的每一個戰略事業單位(SBUs)標在一種2維的矩陣圖上,從而顯示出哪個SBUs提供高額的潛在收益,以及哪個SBUs是組織資源的漏斗。BCG矩陣的發明者、波士頓公司的創立者布魯斯認為“公司若要取得成功,就必須擁有增長率和市場分額各不相同的產品組合。組合的構成取決於現金流量的平衡。”如此看來,BCG的實質是為了通過業務的優化組合實現企業的現金流量平衡。
BCG矩陣區分出4種業務組合 [2] 

戰略決策問題型業務

(QuestionMarks,指高增長、低市場份額)
處在這個領域中的是一些投機性產品,帶有較大的風險。這些產品可能利潤率很高,但佔有的市場份額很小。這往往是一個公司的新業務,為發展問題業務,公司必須建立工廠,增加設備和人員,以便跟上迅速發展的市場,並超過競爭對手,這些意味着大量的資金投入。“問題”非常貼切地描述了公司對待這類業務的態度,因為這時公司必須慎重回答“是否繼續投資,發展該業務?”這個問題。只有那些符合企業發展長遠目標、企業具有資源優勢、能夠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業務才得到肯定的回答。得到肯定回答的問題型業務適合於採用戰略框架中提到的增長戰略,目的是擴大SBUs的市場份額,甚至不惜放棄近期收入來達到這一目標,因為要問題型要發展成為明星型業務,其市場份額必須有較大的增長。得到否定回答的問題型業務則適合採用收縮戰略。如何選擇問題型業務是用BCG矩陣制定戰略的重中之重也是難點,這關乎企業未來的發展。對於增長戰略中各種業務增長方案來確定優先次序,BCG也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權衡選擇ROI相對高然後需要投入的資源佔的寬度不太多的方案。 [2] 

戰略決策明星型業務

(stars,指高增長、高市場份額)
這個領域中的產品處於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並且佔有支配地位的市場份額,但也許會或也許不會產生正現金流量,這取決於新工廠、設備和產品開發對投資的需要量。明星型業務是由問題型業務繼續投資發展起來的,可以視為高速成長市場中的領導者,它將成為公司未來的現金牛業務。但這並不意味着明星業務一定可以給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因為市場還在高速成長,企業必須繼續投資,以保持與市場同步增長,並擊退競爭對手。企業如果沒有明星業務,就失去了希望,但羣星閃爍也可能會閃花企業高層管理者的眼睛,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這時必須具備識別行星和恆星的能力,將企業有限的資源投入在能夠發展成為現金牛的恆星上。同樣的,明星型業務要發展成為現金牛業務適合於採用增長戰略。 [2] 

戰略決策現金牛業務

(Cashcows,指低增長、高市場份額)
處在這個領域中的產品產生大量的現金,但未來的增長前景是有限的。這是成熟市場中的領導者,它是企業現金的來源。由於市場已經成熟,企業不必大量投資來擴展市場規模,同時作為市場中的領導者,該業務享有規模經濟和高邊際利潤的優勢,因而給企業帶來大量現金流。企業往往用現金牛業務來支付帳款並支持其他三種需大量現金的業務。現金牛業務適合採用戰略框架中提到的穩定戰略,目的是保持SBUs的市場份額。 [2] 

戰略決策瘦狗型業務

(Dogs,指低增長、低市場份額)
這個剩下的領域中的產品既不能產生大量的現金,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現金,這些產品沒有希望改進其績效。一般情況下,這類業務常常是微利甚至是虧損的,瘦狗型業務存在的原因更多的是由於感情上的因素,雖然一直微利經營,但象人養了多年的狗一樣戀戀不捨而不忍放棄。其實,瘦狗型業務通常要佔用很多資源,如資金、管理部門的時間等,多數時候是得不償失的。瘦狗型業務適合採用戰略框架中提到的收縮戰略,目的在於出售或清算業務,以便把資源轉移到更有利的領域。
Why BCG Matrix?BCG矩陣的精髓在於把戰略規劃和資本預算緊密結合了起來,把一個複雜的企業行為用兩個重要的衡量指標來分為四種類型,用四個相對簡單的分析來應對複雜的戰略問題。該矩陣幫助多種經營的公司確定哪些產品宜於投資,宜於操縱哪些產品以獲取利潤,宜於從業務組合中剔除哪些產品,從而使業務組合達到最佳經營成效。
GE矩陣(GE Matrix/Mckinsey Matrix)GE矩陣法又稱通用電器公司法、麥肯錫矩陣、九盒矩陣法、行業吸引力矩陣。説到GE矩陣就一定要結合BCG矩陣一起比較討論,因為GE矩陣可以説是為了克服BCG矩陣缺點所開發出來的。由於基本假設和很多侷限性都和BCG矩陣相同,最大的改善就在於用了更多的指標來衡量兩個維度。針對波士頓矩陣所存在的很多問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於70年代開發了新的投資組合分析方法——GE矩陣。相信很多人都聽過GE多元化的故事了,如果非“數一數二”的SBUs都要脱離GE的航母,GE就是用這個矩陣的。GE矩陣相比BCG矩陣,GE矩陣也提供了產業吸引力和業務實力之間的類似比較,但不象BCG矩陣用市場增長率來衡量吸引力,用相對市場份額來衡量實力,只是單一指標;而GE矩陣使用數量更多的因素來衡量這兩個變量,縱軸用多個指標反應產業吸引力,橫軸用多個指標反應企業競爭地位,同時增加了中間等級。也由於GE矩陣使用多個因素,可以通過增減某些因素或改變它們的重點所在,很容易地使GE矩陣適應經理的具體意向或某產業特殊性的要求。 [2] 

戰略決策典型思路比較

戰略決策資源導向型

企業資源類型多種多樣,資源導向型決策思路即先看企業擁有什麼資源,再分析資源可投入行業的機會,由此進行決策。如企業擁有大量閒置土地,其往往會尋求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如果房地產機會好,會選擇進入房地產行業。企業擁有客户資源,往往會為客户提供其他類型產品或服務,以獲得更多賺錢機會。
資源導向型決策思路,優點是善於利用企業資源,但缺點是企業容易臃腫肥胖,會因資源過於分散而使主業不清晰不強大,使企業在各個戰線上競爭不利,甚至導致企業過早死亡。資源導向型決策需要真正認清企業的資源,否則若過高估計自己的資源和能力,所做決策往往出現自己難以控制的局面。當前人們對TCL國際化戰略的關注度很高,國際化出師不利往往有多方面原因,對自身國際化運作能力過高估計而準備不充分是TCL當前被動的重要原因。 [2] 

戰略決策機會導向型

機會導向型決策思路即先看外部機會,再組織資源抓住機會,其成功的基礎依賴於對機會的準確判斷。網絡經濟開始之初,網絡風險投資十分火熱,其成為機會至上型決策最流行的行業,在眾多失敗者中誕生了少數成功精英,機會導向型思路讓一批平凡人變得不平凡。
機會導向型的弊端常是缺乏資源情況下決策,有時往往能輸起第一次,卻輸不起第二次。機會導向型有的企業是什麼機會都想抓,結果往往是什麼都抓得不牢或甚至沒抓住。有時對機會看不準又怕錯失,結果企業資源過於分散,難以形成強勢主業,各競爭領域均為配角。看來機會至上型要把握好度,不能無視機會,也不能什麼行業都淺嘗轍止。 [2] 

戰略決策攀比跟風型

攀比跟風型決策思路在中國企業中大量存在,當前在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中都大量存在。同行其他企業搞起多元化上了什麼產品賺了錢,自己不根據新時期情況做認真分析,就投機式跟風進入,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如前幾年家電企業掀起的造車運動,一些民營企業的鍊鋼衝動,結果許多企業為此項決策付出慘痛代價。
一些企業經營行為過去受外界或同行的影響,如別的企業都搞起國際化、搞起多元化,自己不跟流行趨勢就怕被視為落伍,結果不根據自身實際也選擇了國際化、多元化。結果別人能做成的事自己並沒能力做成功,弄得企業陷入國際化或多元化的被動。
攀比跟風型失敗的關鍵還是自己不善於分析把握機會。如果能真正洞察到機會,比別人慢半拍也是種大智慧,別的企業可能是烈士,自己企業成為英雄。如對一些新興技術機會的分析把握上,如VCD的萬燕被稱為先驅,而其他跟進者成為後起之秀。 [2] 

戰略決策被逼無奈型

被逼無奈型往往由多種原因造成。有些企業不關心外部變化,只知低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結果當行業衰敗時企業才被逼想出路。有時被逼無奈是企業受種種情況限制難以做出壯士斷腕的決策,比如退出成本過高等,企業只好選擇熬下去等轉機。
有時對外部機會誰都説不清,企業只好押寶隨命了,沒押對只好無奈轉型緊追了。如四五年前開始的彩電行業傳統顯像管彩電出路問題,平板彩電是趨勢,但究竟要多久才是主角,企業一時都難以説清。著名彩電企業長虹認為此過渡期要用約十年左右時間,結果在資源分配上重背投而輕平板,結果平板電視三年後就快速成長,背投產品一時輝煌卻迅速衰落,企業被迫調整方向將資源重點轉向平板彩電。與之對比,海信較早認定了平板電視的前景,雖曾嘗試背投又因某原因較早放棄背投,投全力於平板彩電,結果平板行業機會如期而至,海信成為彩電升級中的大贏家。
戰略決策四種典型思路中,資源導向型和機會導向型均各有利弊,企業要結合自身靈活應用。攀比跟風型與被逼無奈型均是企業應予以反思改進的。 [2] 

戰略決策專業研究

戰略決策課程案例

當今世界,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國內外政治經濟凸現出新的發展態勢。面臨當前金融危機、股市樓市變局,企業該如何應對?管理者的成長必須超前於社會的發展;管理者的思考必須超前於社會的認知。如何從容面對市場競爭,怎樣才能輕鬆應對企業管理?客觀形勢要求業界精英們不斷改造自己的思維、豐富自己的思想以適應前所未有的挑戰。
主要內容:
1.如何深層次理解企業戰略管理
戰略------針對相對較長時間對全局的決策
戰略具有指導性、全局性、長遠性、競爭性、系統性、風險性的特點
2.管理者的心智模式研究
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影響着決定公司業績的不同類型的戰略決策
思想――行動――習慣――性格――命運
3.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
競爭優勢是一系列要素或能力,它使得公司一直比對手業績要好
核心競爭力,是有價值的、稀缺的、無可替代的,且是難以模仿的
4.當前形勢下,如何進行戰略規劃
面對當今天多變的經濟環境,利用多種分析工具,解決企業戰略規劃問題
5.現階段企業競爭戰略的選擇
借鑑中外企業成功與失敗戰略案例,明確戰略意義 ,選擇適應企業發展的戰略管理模式 [2] 

戰略決策專家

賴偉民,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企業商學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大學《企業戰略》課題組組長,中國企業聯合會特聘專家,清華大學客座教授。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經濟管理領域的研究與實踐,主持和參與了《GSP系統開發》、《動態經濟模型研究》、《製藥版ERP的開發與研究》等多個省級、國家級項目。近期發表的《浦東機場怎麼回事》、《當危機見底,我們如何佈局》、《後危機時代的機遇與戰略選擇》等文在國內經濟學界有較大影響。
賴教授曾經在多家知名企業任高管,有豐富的企業管理實戰經驗。訪問調研了數千家企業,建立了大量的研究模型。並且擔任多家企業的管理顧問,實際操刀企業的戰略規劃、營銷策劃和制度建設。多年來,賴偉民教授一直擔任北京大學總裁班、清華大學總裁班主講教授,全國財務總監人力資源總監市場總監職業經理人職業資格認證培訓班的主講專家,並多次在國家銀河培訓工程、國家653培訓工程及各類大型論壇、研討會擔任主講嘉賓。賴教授在全國演講授課數千場,學識淵博,實戰經驗豐富。全國各地十萬餘名學員在現場接受過賴教授的思想,大量企業家因為參加了賴教授的課程,使自己的企業走出困境,實現財富倍增。賴教授善於把創新性理論思想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和大家一起完成把管理思想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實踐的蜕變過程。 [2]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財經大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12月
  • 2.    顧乃康.企業多樣化經營的戰略決策[J].外國經濟與管理, 1998 (10) :22-25
  • 3.    李興旺.SWOT戰略決策模型的改進與應用[J].管理科學, 2001 , 14 (2)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