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都市

鎖定
宜都市,湖北省轄縣級市,由宜昌市代管,位於湖北省西南部, [41]  東隔長江與宜昌市猇亭區枝江市相望,東南鄰松滋市,西南、正西與五峯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交界,北與宜昌市點軍區接壤,區域面積1357平方千米。 [42]  宜都市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6.7℃。 [42]  截至2022年10月,宜都市轄1個街道、8個鎮、1個鄉,另有1個礦區; [39]  市人民政府駐地陸城街道 [40]  2022年,宜都市常住人口為35.8萬人,城鎮化率60.44%。 [48] 
宜都市,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城”“鄂西門户”之稱。 [33]  春秋戰國時期,縣境屬楚地。 [38]  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設縣制,名為夷道。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設宜都郡,取“宜於建都”之意。 [33]  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 [38]  宜都市是全國百強縣市 [1]  [4]  、國家園林城市 [2]  、國家森林城市 [5]  、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3]  、中國民間故事之鄉、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全國工業百強縣市 [6]  、全國創新型縣市 [7] 
2022年,宜都市生產總值為900.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6%,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7.9:53.3:38.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51665元。 [48] 
中文名
宜都市
外文名
Yidu
別    名
宜都
行政區劃代碼
420581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湖北省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西南部
面    積
1357 km²
下轄地區
轄1個街道、8個鎮、1個鄉,另有1個礦區(截至2022年10月)
政府駐地
陸城街道
電話區號
0717
郵政編碼
443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5.8 萬(2022年常住人口) [48] 
著名景點
三峽九鳳谷
楊守敬故居
梁山
正國民俗博物館
宋山森林公園 展開
火車站
枝城站
車牌代碼
鄂E
地區生產總值
900.33 億元(2022年) [48] 

宜都市歷史沿革

7000多年前,人類就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春秋戰國時期,縣境屬楚地。
秦代,縣域屬南郡。
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宜都已設有縣制,名夷道縣,治所在今陸城,隸屬南郡。西漢末年,曾更名為江南縣,不久複名夷道縣。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屬臨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治今陸城,轄夷道、西陵、佷山3縣,“宜都”始得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吳大將陸遜佔領宜都郡,獲取夷道、枝江、夷陵、秭歸等縣。時縣域屬吳。
三國時期,宜都郡屬吳荊州,轄秭歸、西陵、夷道、佷山4縣。
晉代,宜都郡屬荊州,轄夷道、佷山、夷陵3縣。東晉太和年間,夷道改名為西道縣,後仍復名夷道。
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析夷道縣置宜昌縣,宜都郡遂轄夷道、佷山、夷陵、宜昌4縣。西魏時,宜都郡屬柘州,轄巴山、夷道、歸化、夷陵4縣。南朝陳時,後梁與陳劃長江為界,將縣域分為江北夷道、江南夷道二縣。江北夷道縣屬後梁,江南夷道縣屬陳。陳天嘉元年(560年),江南夷道縣改為宜都縣。
隋朝,開皇七年(587年),廢宜都郡,宜都縣改為宜昌縣,先屬松州,後屬南郡。江北夷道仍名夷道縣,屬峽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夷道縣改屬夷陵郡。
唐代初年,縣域仍置宜昌、夷道2縣。武德二年(619年),改宜昌縣為宜都縣,屬江州。貞觀八年(634年),夷道縣併入宜都縣,屬荊州都督府峽州郡。
宋代,宜都縣屬荊湖北路峽州夷陵郡。
元代,宜都縣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山南江北道峽州路,隸屬河南行省。
明代,宜都縣屬湖廣佈政使司荊州府夷陵州。
清代,順治四年(1647年),宜都隸屬荊州府夷陵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屬荊州府。
民國初年,宜都縣屬湖北省荊南道。民國十年(1921年),屬荊宜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4區,有集鎮13個。民國二十一年(1930年),屬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9年7月,宜都縣解放,隸屬宜昌專區。
1955年2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枝江縣,將其所轄區域劃歸宜都縣管轄;同年11月,經宜都、長陽協商,報宜昌行署批准,以清江為界,將宜都縣紅花套區的柳津鄉和石門鄉的向溪鄉、黃吉鄉及蔡河鄉一部分地區劃歸長陽縣,將長陽的斗笠山劃歸宜都縣。
1962年10月22日,恢復枝江縣制,隸屬宜昌專區。
1987年11月30日,撤銷宜都縣,設立縣級枝城市,隸屬宜昌地區。
1998年6月11日,枝城市更名為宜都市。 [38] 

宜都市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宜都市轄1個街道、8個鎮、1個鄉:陸城街道紅花套鎮高壩洲鎮聶家河鎮松木坪鎮枝城鎮姚家店鎮五眼泉鎮王家畈鎮潘家灣土家族鄉,另有1個礦區:松宜礦區。 [39]  宜都市人民政府駐地陸城街道。 [40] 

宜都市地理環境

宜都市位置境域

宜都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 [41]  東隔長江與宜昌市猇亭區枝江市相望,東南鄰松滋市,西南、正西與五峯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交界,北與宜昌市點軍區接壤,地理座標在東經110°05‘-111°36',北緯30°05'-30°36'之間,區域面積1357平方千米。 [42] 

宜都市地形地貌

宜都市處於鄂西山地和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是一個丘陵起伏的半山區。最高點為五峯接壤的帽子尖,海拔1064.6米,最低點為枝城鎮的官洲,海拔僅38米。西南地勢高竣,羣山連綿,高程在250-800米之間,約佔總面積的40%。東部丘陵,海拔在50-250米,沿長江及清江出口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中部丘陵、沖溝與崗地交錯,但坡度較緩,形成平畈。 [42] 

宜都市氣候

宜都市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温16.7℃,一月最低平均氣温4.6℃,七月最低平均氣温28.1℃,無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235.4毫米,夏季多暴雨,主要災害性天氣為大暴雨強寒潮。 [42] 

宜都市水文

宜都市共有大小河流50餘條,長江自宜昌市猇亭區虎牙灘入境,由北向南流向洋溪入枝江市境,市內河段長45千米。清江自西從長陽入境,至城區流入長江,市內河段33千米為長流河。漁洋河(又名漢陽河)自五峯縣入境,流徑潘家灣、聶家河、五眼泉、姚家店四個鄉鎮,於五眼泉鎮和姚家店鎮交界處注入清江,為清江支流,市內河段60千米。除此以外,還有大溪河、九道河、松木坪陳家河、尖巖河、乾溝河等44條大小溪河。 [42] 

宜都市土壤

宜都市境內土壤共分為紅壤土類、黃壤土類、黃棕壤土類、石灰岩土類、紫色土類、潮土土類和水稻土土類7個土類,18個亞類,64個土屬和183個土種。 [8] 

宜都市自然資源

宜都市水資源

宜都市水資源年均總量8.23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8.192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3.1106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2116立方米/人。全市總供水量1.840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1.8183億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0.0219億立方米。 [8] 

宜都市土地資源

宜都市土地總面積135482.83公頃,其中西南山區面積63228.57公頃,佔46.67%;中部丘陵面積55926.18公頃,佔41.28%;沿江平原崗地面積16328.08公頃,佔12.05%。全市耕地面積22206.99公頃,佔60%耕地分佈在市域東北部的長江流清江下游和漁洋河沿岸平原、崗地。其中水田8753.73公頃,佔耕地的35.59%,主要分佈在市域緩丘陵和沿長江、清江、漁洋河地帶;旱地13379.22公頃,佔耕地60.08%,集中在市域的中部。林地72186.61公頃,主要分佈在市域的西南山區。 [8] 

宜都市植物資源

宜都市森林植被分區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清江流域低山丘陵樟、楠、栲、毛竹、松杉、柏木林小區,同時北亞熱帶落葉闊葉林在境內也廣有分佈。活立木總蓄積量256萬方,森林蓄積253萬方,森林覆蓋率64.12%。全市共有森林植物78科,192屬,479種,其中喬木415種,灌木58種,木質藤本6種。主要用材林樹種有馬尾松、杉木、栓皮棟等,主要經濟林樹種有柑橘、板栗、烏柏、油桐等,引進樹種12個。植物羣落為針葉林與闊葉林混交。境內水生植物共65種,隸屬26科47種。 [9] 

宜都市動物資源

宜都市有獸綱重點保護動物4目10科16種,代表物種有斑羚、大靈貓、花面狸、赤腹松鼠、野豬等,佔全省重點保護42個物種的38%。16種獸類中受國家II級保護的有4種,省級保護的有12種;鳥綱重點保護動物10目20科35種,代表物種有白鶴、鴛鴦、大小杜鵑、紅嘴相思鳥、家燕等,佔全省重點保護151種的23%,35種鳥類中,屬國家I級保護的有自鶴1種,II級保護的有6種,省級保護的有28種;兩棲爬行綱重點保護物種3目5科11種,代表物種有中華大蟾蜍、烏梢蛇、銀環蛇、麗紋龍蜥等,佔湖北省重點保護42種的26%。 [9] 

宜都市礦產資源

宜都市已發現礦種有5大類23種,礦牀(點)109處。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種12種,礦牀32個,包括大型礦牀4處,佔3.7%,中型礦牀14個,佔12.8%,小型礦牀14個,佔12.8%,零星礦點77個,佔70.7%。已查明資源總68687萬噸,非金屬62505萬噸,佔91%。全市礦產資源潛在總價值172.4億元,人均潛在總值4.47萬元。水泥石灰岩、煤、方解石、重晶石、建築石料等礦產,是宜都市主要開發利用的礦產。 [8] 

宜都市人口

2022年,宜都市户籍總人口為378462人,居民總户數為147725户。在户籍總人口中,城鎮人口193102人,鄉村人口185360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1.0%、49.0%;男性190303人,女性188159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0.3%、49.7%;18歲以下人口為47174人,佔12.5%;18—34歲人口62002人,佔16.4%;35—59歲人口163099人,佔43.1%;60歲及以上人口106187人,佔28.1%。 [48] 
2022年,宜都市常住人口為35.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44%。 [48] 
2022年,宜都市人口變動中,出生1537人,出生率為3.86‰;死亡3610人,死亡率為9.07‰;全年人口機械變動情況為:遷入258人,遷出1044人。 [48] 

宜都市經濟

宜都市綜述

  • 生產值
2022年,宜都市生產總值為900.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8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479.93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349.52億元,增長2.7%。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7.9:53.3:38.8。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3.0%、-1.0%、9.4%、-2.0%、4.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51665元。 [48] 
  •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宜都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同比增長24.4%。在全部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3.2%;第二產業佔比為64.0%;第三產業佔比為32.7%。按投資用途分,建安工程佔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69.3%,設備購置佔比為29.1%,其他投資佔比為1.7%。 [48] 
  • 財政
2022年,宜都市完成財政總收入37.56億元,比上年增長27.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52億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可比增長21.1%。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8.23億元,可比增長2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20億元,增長22.1%。 [48] 

宜都市第一產業

2022年,宜都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1.50億元,同比增長4.4%(按現價計算)。其中,農業73.57億元,同比增長2.1%;林業5.46億元,同比增長9.6%;牧業31.17億元,同比增長9.0%;漁業3.28億元,同比增長17.8%;農業專業及輔助性活動8.01億元,同比增長12.5%。農、林、牧、漁及農業服務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所佔比例分別為60.6%、4.5%、25.7%、2.7%、6.6%。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4.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2%。 [48] 
2022年,宜都市糧食播面32.00萬畝,糧食總產量9.69萬噸,糧食總面積同比增長0.07%,糧食總產量同比下降1.83%。 主要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油料13.40萬畝,同比增長4.81%;蔬菜9.66萬畝,同比增長1.46%;至年末,茶葉、水果種植面積分別為13.02萬畝、32.76萬畝。 [48] 
2022年,宜都市水產品產量6850噸,淡水養殖面積為1.45萬畝。化肥施用量(實物)4.10萬噸,化肥折純量1.45萬噸。 [48] 
2022年,宜都市地方財政用於農林水等支出7.19億元,比上年增長25%。 [48] 

宜都市第二產業

2022年,宜都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5家,全年累計完成工業產值1321.49億元,同比增長2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6%(管理權限)。 [48] 
2022年,宜都市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46.66億元,同比增長19.5%;營業成本834.17億元,同比增長18.2%;利潤總額92.59億元,同比增長30.1%;虧損企業虧損額為2.46億元。 [48] 
2022年,宜都市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38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產值70.11億元,同比增長18.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為309.26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為235.81萬平方米。 [48] 

宜都市第三產業

  • 房地產
2022年,宜都市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投資26.8億元,同比增長7.1%;全年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含現房和期房)56.54萬平方米,同比上升13.0%,其中住宅54.1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7%;商品房銷售額27.17億元,同比上升21.6%,其中住宅25.6億元,同比上升17.2%。 [48] 
  • 郵電
2022年末,宜都市電話用户數為38.48萬户;全年累計訂銷報紙、雜誌482.35萬份;累計完成郵電業務營業收入24817萬元(郵政分公司數據不在縣級統計)。 [48] 
  • 旅遊業
2022年,宜都市旅遊服務企業共接待遊客463.9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性收入53.86億元。 [48] 
  • 國內外貿易
2022年,宜都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63億元,同比增長4.1%。按規模分,限上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56.01億元,佔比達32.4%,其中限上法人單位完成39.20億元,同比增長38.5%。 [48] 
2022年,宜都市實現進出口總額61.21億元,同比增長49.2%。 [48] 
2022年,宜都市實際利用外資400萬美元。 [48] 
  • 金融
2022年,宜都市金融機構年末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25.19億元,比年初增加52.12億元,其中,住户存款餘額320.09億元,比年初增加44.43億元。金融機構年末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為343.75億元,比年初增加51.69億元,其中,金融機構住户貸款餘額66.48億元,比年初增加6.77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277.27億元,比年初增加44.92億元。 [48] 

宜都市交通運輸

宜都市交通便捷,屬於三峽宜昌半小時經濟圈。貫穿南北的焦柳鐵路及兩江航道,滬蓉高速、三峽翻壩高速架起連接外界的快速通道,宜華、陸漁一級路、宜張、宜嶽高速宜都段建成通車,水路空立體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33] 
2022年末,宜都市公路里程到達數為3642.92公里,其中,等級公路3632.30公里。 [48] 

宜都市社會事業

宜都市教育事業

2022年末,宜都市有各類學校34所,在校學生30411人,在編在崗教職工2599人,其中:小學在校學生16680人,初中在校學生7676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3814人。全市適齡兒童入學率10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為100.0%;中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91%。全市各類學校校舍面積有51.41萬平方米,其中教室、圖書閲覽室、室內體育用房、心理輔導室、其他公共教學用房面積有19.25萬平方米,佔37.4%。 [48] 

宜都市科學技術

2022年,宜都市各類事業單位擁有專業技術人員4548人(在編口徑)。全年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43.18億元,同比增長24.4%(可比增速)。 [48] 

宜都市文化事業

2022年,宜都市有文化館指導的館辦文藝團體1個、鄉鎮文化服務中心10個、羣眾業餘文藝團體171個,有村(社區)文化活動室145個,館藏圖書56.97萬冊(公共圖書館20萬冊,鄉鎮文化中心36.97萬冊。 [48] 
2022年,宜都市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為100%,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為100%。 [48] 

宜都市體育事業

2022年,宜都市舉辦體育比賽、全民健身活動26次,參加活動1萬餘人次。全年獲得省以上運動獎牌34塊,其中金牌13塊。 [48] 

宜都市醫療衞生

2022年,宜都市有衞生機構244個,牀位2530張,執業(助理)醫師1962人。 [48] 

宜都市人民生活

2022年,宜都市城鎮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7942元,同比增長7.7%。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705元,同比增長4.3%;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1.5%。農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86元,同比增長8.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021元,同比增長9.0;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1.2%。 [48] 

宜都市社會保障

2022年,宜都市有278723人蔘加了基本養老保險,其中140211名職工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企業職工127076人,機關事業單位13135人),138512人蔘加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52435名職工參加了失業保險,其中有617名職工享受了失業保險待遇,全年發放失業保險金129萬元;54203名職工參加了工傷保險。職工各項保險待遇支付率和社會化發放率為100%。全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6.69萬人。 [48] 
2022年,宜都市有884户、1305人享受城市低保,有3321户、6010人享受農村低保。農村社會救助總人數9684人。年末各類收養性單位25個,牀位2920張,收養各類人員1024人。 [48] 

宜都市環境保護

2022年,宜都市完成植樹造林1.96萬畝,零星植樹176萬株。森林蓄積量為444.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46.38%(與2021年相比,園地從森林口徑剔除)。 [48] 

宜都市歷史文化

宜都市地名由來

宜都地名的含義一説是宜都地理位置重要,“宜於建都”。認為宜都地處楚蜀咽喉,當荊益要衝,古稱楚之西塞、西楚門户,乃兵家必爭之古戰場。一説是“宜都”是由“夷城”、“夷都”演變而來。素有“楚蜀咽喉,鄂西門户”之稱。 [45] 

宜都市城市標誌

宜都市城市標誌是2008年3月7日在宜都市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8次會議上審議通過的,如下圖所示。
宜都市城市城市標誌 宜都市城市城市標誌
宜都市城市標誌的主體圖形是以“宜都”二字的漢語拼音首字母小寫“y”“d”為基本設計元素,將兩者進行連筆設計處理,有機地形成了以下主體圖形含義:
(一)一隻沖天而起、展翅高飛的鳥兒的形象圖形,代表了宜都“守信敬業、融合厲行”的城市精神,同時也寓意宜都已進入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文化繁榮的良好發展時期及作為湖北省縣市社會經濟發展領頭雁的良好風貌。
(二)兩條曲線相交形態代表了長江與清江相匯宜都——體現了獨特的地理區位與濱江城市特點,暗喻宜都在社會全面發展過程中緊緊與時代融合、共進。
(三)兩線將方形標誌外形分割成不規則的三部分,在平面空間裏自上而下配以不同顏色象徵:藍色代表藍天,寓意宜都的循環經濟;綠色代表自然,寓意宜都山川秀美;黃色代表價值,寓意宜都是投資創業的黃金寶地。整體構成了一幅和諧優美的畫卷,寓意宜都市宜商、宜居、宜業的良好社會、生態環境。
(四)揚起的“翅膀”或翻騰的“浪花”形態也暗示了宜都澎湃、強勁、持續的發展動力,是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弄潮者。
(五)主體圖形後的背景圖形是以綠色為主體的水墨暈紋,有山水宜都,人文彙集之意,象徵宜都秀美的自然景觀、深厚的人文內涵及社會可持續發展態勢,配合展翅騰飛的白鳥或兩江交匯、中流擊水壯景的主體象徵圖形,形成一幅優美激越的風情畫面,也暗示了“水匯兩江秀,業聚宜都興”的城市風貌。 [43] 

宜都市市樹

2000年10月13日,宜都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4會議決定命名香樟為宜都市市樹。 [44] 

宜都市市花

2000年10月13日,宜都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4會議決定命名紫薇為宜都市市花。 [44] 

宜都市文物

城背溪遺址
城背溪遺址,位於宜都市紅花套鎮吳家崗村五組,核心區面積36.7畝,文化層厚約2米,屬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列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城背溪遺址 城背溪遺址

宜都市風景名勝

名稱
簡介
照片
三峽九鳳谷
三峽九鳳谷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宜都市五眼泉鎮,佔地3.7平方千米,是集四季花海、峽谷溯溪、高空滑索、棧道幽徑、兒童探索樂園及主體活動等眾多娛樂項目於一體的宜都首家準4A級綜合性主體生態旅遊區。
楊守敬故居位於宜都市陸城鄰蘇巷30號,是1986年宜都市人民政府為紀念楊守敬,報經中宣部、湖北省委宣傳部批准建立的。2000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被省政府推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梁山
梁山,佛、道兩教共居一山,有中國“南武當“之稱。海拔920米,方圓8平方千米,山勢雄奇,山麓有佛教觀音禪寺,山頂為道觀金頂。
正國民俗博物館
正國民俗博物館位於宜都市陸城城區西南部紅春社區內。整個建築為清代徽派井院式結構,高低錯落。博物館共分為十五個展廳及一個精品展館。共收藏萬餘件民俗文物,登記的藏品數共有1800件,其中一級文物有2件、二級文物10件、三級文物20件、一般文物1768件。
宋山森林公園
宋山森林公園位於宜都市高壩洲鎮宋山衝,宜華一級路與高壩洲電廠專用公路接線即到。國家AAA級景區,省級森林公園。景區有千年垂枝銀杏、百年桂花、十萬松濤林、百畝“方向竹”、名剎法泉寺。
奧陶紀石林景區
奧陶紀石林景區,國家AAA級景區,位於宜都市潘家灣鄉,相距古潮音洞與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均在20千米左右,是中國國內發現的分佈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距今5億年的奧陶紀石林景觀。
楊守敬書院
楊守敬書院地處宜都市五眼泉鎮石門村。楊守敬書院建築採用了中國傳統古書院的形制,保留了古書院最基本的講學、藏書、祭祀功能。
古潮音洞度假山寨
古潮音洞度假山寨,國家AAA級景區。地處宜都市聶家河鎮。古潮音洞又名謝家洞,分別因洞中神奇潮音和明末謝氏家族在洞中躲避李自成起義軍追剿而得名。該洞為灰質白沙岩層結構,成洞於寒武紀,距今約5億3千萬年。

宜都市地方特產

名稱
簡介
照片
土老憨蜜柑
土老憨蜜柑是應用無公害生產規程,採用物理、生物技術防蟲治病、控水增糖、完熟採收等方法生產的一種蜜柚,具有果型端正、皮薄光滑、色鮮汁多、肉嫩味濃的特點。
土老憨系列乾菜
“土老憨”幹醃、臘菜以生長在宜都王畈松樂山、綠竹溪、將軍山奧陶紀原始石林等地區的野生植物、農家生豬為主要原料,通過細採、揀選、自然晾曬、中草藥煙燻等原始程序並採用傳統民間手工工藝精製而成。 [10] 

宜都市著名人物

王永彬(1792-1869年),字宜山,枝城鎮石門坎人,晚清學者。
賀炳炎(1913-1960年),生於宜都市松木坪江家灣村,在戰爭年代失去了右臂,人稱獨臂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
楊守敬(1839-1915年),中國近代歷史地理學家、版本目錄學家、藏書家、金石學家、書法家。
曹廷傑(1850-1926年)譜名楚訓,字彝卿,祖籍宜都縣,後遷居江北高殿寺(今屬枝江),愛國學者。
朱語今(1916-1988年),本名朱裕,五眼泉鎮麒麟山人,編輯出版家,中國青年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創建者之一。
李啓斌(1936-2003年),生於宜都市高壩洲鎮,天文學家。

宜都市榮譽稱號

獲評時間
榮譽稱號
2000年5月
中國民間故事之鄉
2005年10月
全國文化先進縣市
2006年12月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11] 
2007年9月
全國政務公開工作先進縣市 [12] 
2008年9月
2005-2007年度國家園林城市 [13] 
2009年9月
中國十佳休閒宜居生態城市 [14] 
2009年12月
2009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市 [15] 
2009年12月
2007-2008年度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16] 
2010年4月
中國產業發展能力百強縣市 [17] 
2012年3月
2011年度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
2012年12月
湖北省森林城市
2013年1月
湖北省創業先進城市
2016年11月
2016年度全國科學發展百強縣市
2017年11月
全國文明城市 [18] 
2018年10月
2018年國家森林城市 [5]  [19] 
2019年7月
2019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 [20] 
2019年11月
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 [37] 
2019年12月
2019年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縣(市) [21]  、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22]  、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2020年1月
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51 [23] 
2020年5月
2020年全國百強縣
2020年6月
入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24] 
2020年7月28日
2020年賽迪百強縣
2020年9月29日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5] 
2020年11月13日
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榜單 [26] 
2020年11月
2020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 [27] 
2020年11月
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8] 
2020年12月
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2021年1月
2018-2020週期國家衞生城市(區) [29] 
2021年1月
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30] 
2021年4月
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31] 
2021年
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32] 
2021年8月
2021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 [34] 
2021年9月
2021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35] 
2021年9月
2021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35] 
2021年9月
2021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35] 
2022年7月
2022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 [36] 
2022年12月
2022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46] 
2023年7月
2023賽迪百強縣 [47] 
2023年9月
入選“新華指數·高質量發展百強縣(2023)”,排名第71 [49] 
2023年10月
被命名為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50] 
2023年12月
2023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51 [51] 
2023年12月
入選2023年稷夏全國縣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第60。 [5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