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油

鎖定
江油市,四川省轄縣級市,由綿陽市代管,位於四川盆地北部、成渝經濟區北端。 [52]  地理位置處於北緯31°32′26″~32°19′18″、東經104°31′35″~105°17′30″之間。市境輪廓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條形狀,東西寬約48.4千米,南北長約86.6千米,面積2719平方千米。 [1]  江油市境氣候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夏熱冬暖,暑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步的特點。 [2]  2020年,江油市轄23個鄉鎮、1個辦事處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 [46]  [3]  市政府駐中壩街道。 [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油市常住人口為731343 [49]  [45]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於今雁門壩設置德陽縣。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於今平武縣南壩設置江油郡和江油縣,同時設置龍州於陰平縣治地。建置屢經興廢變遷,惟江油、彰明兩縣歷代沿襲了下來。1958年9月5日,國務院決定撤銷江油、彰明兩縣,合併設立江彰縣,縣治設中壩鎮。1959年4月30日,國務院批覆江彰縣更名為江油縣。1988年2月,國務院批覆撤銷江油縣,設立江油市(縣級),由省直轄綿陽市代管。 [5]  江油境內寶成鐵路縱貫全境,京昆高速公路貫穿南北,西成高鐵、成綿樂城際客專在江油市交匯。 [5]  江油市境內與李白有關的景點有隴西院、粉竹樓、洗墨池、磨針溪等。
2019年,江油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6.3億元、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7億元、增長9.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3億元、增長 11.4%。 [46] 
中文名
江油市
外文名
Jiangyou City
別    名
詩城
行政區劃代碼
510781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綿陽市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北部、成渝經濟區北端 [52] 
面    積
2719 km²
下轄地區
23個鄉鎮、1個街道
政府駐地
中壩街道北大街74號
電話區號
0816
郵政編碼
6217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李白紀念館
竇圌山
青蓮古鎮
太白碑林
養馬峽 展開
著名景點
李白紀念館
竇圌山
青蓮古鎮
太白碑林
養馬峽
觀霧山等 收起
火車站
江油站、江油北站、青蓮站
車牌代碼
川B
地區生產總值
456.3 億元(2019年)
人    口
73.13萬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江油歷史沿革

江油綜述

江油城市面貌
江油城市面貌(57張)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於今雁門壩設置德陽縣。
晉武帝泰始年間(265年~274年)自白沙戍(今湖南省湘陰縣北)移置漢昌縣(即後來的彰明縣)於今青蓮鎮,西晉懷帝永嘉年間(307~313年)於今小溪壩鎮僑置北陰平郡和陰平縣,東晉安帝隆安年間(397~401年)於今雁門壩設置新巴郡和新巴縣。
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於今平武縣南壩設置江油郡和江油縣,同時設置龍州於陰平縣治地。建置屢經興廢變遷,惟江油、彰明兩縣歷代沿襲了下來。
建國後,仍置江油、彰明兩縣。
1958年後合併為江彰縣,次年5月更名為江油縣。 [5] 

江油江油縣建置

江油縣名,沿襲三國蜀漢政權於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設置的“江由戍”。據明人曹學栓《蜀中名勝記》的解釋,“江由”之意為“江水所由矣”。因“由”、“油”相通,後世又將“江由”寫作“江油”。
江油縣、郡始建於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即梁武帝天監四年(505年)。北魏宣武帝任命時為漢中太守的梁朝降將夏侯道為平南將軍、豫州刺史,率兵人蜀,佔據梁州十四郡地,於今平武縣南壩設置江油縣,同時設置江油郡。北魏宣武帝正始五年(508年),梁復得其地,撤銷江油郡、縣。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秋,西魏佔領蜀地復置江油郡、縣,江油郡隸龍州。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撤江油郡,江油縣隸龍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龍州為平武郡,江油縣隸平武郡。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改平武郡為龍門郡,後又再改為西龍門郡。
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年),江油縣所隸之西龍門郡改名為西龍門州。貞觀元年(627年)西龍門州改為龍門州。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撤平武縣併入江油縣。武后垂拱年間(685~688年)江油縣隸正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正州為江油郡,江油縣隸江油郡。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江油郡改稱應靈郡;乾元元年(758年)應靈郡改稱龍州,江油縣隸龍州。
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龍州改稱政州,江油縣隸政州。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政州複稱龍州,江油縣隸龍州。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江油縣隨龍州遷治雍村(今大康鎮舊縣壩)。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江油縣人龍州。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夏政權復置江油縣於興教鎮,隸龍州宣慰司。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撤江油縣人梓潼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興教鎮為治地復置江油縣,隸劍州。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縣改隸龍安府。
順治十年(1653年)撤江油縣併入平武縣。康熙元年(1662年)於武都鎮復置江油縣,隸龍安府。
中華民國三年(1915年),江油縣隸西川道。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至6月,紅四方面軍進駐江油、彰明期間,建立濟時(駐雁門)、重華(駐重華)、彰明(駐彰明)三個縣蘇維埃政權和中壩市蘇維埃政權。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5年),江油縣隸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區(駐今劍閣縣)。
1949年12月22日,江油縣解放,隸劍閣專區。
1950年1月,在中壩鎮設立中壩市。因建市條件不具備,當月末即改建為江油縣第三區。
1951年5月,江油縣治由武都鎮遷中壩鎮。
1952年12月30日,劍閣專區更名為廣元專區。
1953年3月10日,撤廣元專區,江油縣改隸綿陽專區。
1958年9月5日,國務院決定撤銷江油、彰明兩縣,合併設立江彰縣,縣治設中壩鎮。
1959年4月30日,國務院批覆江彰縣更名為江油縣。 [7] 

江油彰明縣建置

晉武帝泰始年間(265~274年)自白沙戍(今湖南省湘陰縣北)移治漢昌縣僑置於今青蓮鎮盤江北岸,隸梓潼郡。
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年)漢昌縣遷治於讓水(今彰明鎮北江村橋院寺)。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漢昌縣改名為昌隆縣,遷治於孟津裏(今彰明鎮),隸金山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撤金山郡,昌隆縣隸潼州;開皇五年(585年)潼州改稱綿州,昌隆縣隸綿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綿州改稱金山郡,昌隆縣隸金山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金山郡複稱綿州,昌隆縣仍隸綿州。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分昌隆縣地置顯武、文義二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撤文義縣併入昌隆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改顯武縣為興聖縣。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因避廟諱改昌隆縣為昌明縣。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撤興聖縣併入昌明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綿州改稱巴西郡,昌明縣隸巴西郡。唐玄宗天寶年間(約748年前後)大水淹沒昌明縣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巴西郡又改稱綿州,昌明縣隸綿州。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遷讓水舊治。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年)又因避廟諱改名為彰明縣,復遷還縣治於孟津裏。
兩朝均沿襲彰明縣建置,隸綿州。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撤彰明縣併入綿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彰明縣,隸成都府。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隸龍安府。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撤彰明縣併入綿州。雍正六年(1728年)復置彰明縣,隸綿州。雍正九年(1731年)改隸龍安府。
中華民國初彰明縣隸西川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西川道撤銷,彰明縣改隸四川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隸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區(駐劍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改隸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駐綿陽)。
1949年12月23日,彰明縣解放,隸綿陽專區。
1958年9月5日國務院決定撤銷彰明、江油兩縣,合併設立江彰縣。
1959年4月30日,國務院批覆江彰縣更名為江油縣。 [8] 

江油江彰合縣後江油縣建置

1959年4月,國務院批覆江彰縣更名為江油縣後,江油縣仍隸綿陽專區。
1968年,江油縣隸由綿陽專區改名的綿陽地區。
1985年2月,江油縣隸撤銷綿陽地區後設立的綿陽市。
1988年2月,國務院批覆撤銷江油縣,設立江油市(縣級),由省直轄綿陽市代管。 [9] 
2022年11月25日,發起成立“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區縣文旅創意產業聯盟”。 [55] 
江油城區 江油城區

江油行政區劃

江油江油縣區劃沿革

唐代以前江油縣政區無考。
宋代江油縣政區為“五鄉,江油溪、都竹二鎮,乾陂一寨”(據《元豐九域志》)。
元代江油縣政區無考。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江油縣為“編户二里”(110户為一里,裏以下10户為一甲)。
清聖祖康熙元年(1662年)江油縣仍為“編户二里”。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版《江油縣誌》載:“編户為四鄉,日東、南、西、北,分為十甲。”東鄉轄第四、六、九甲,南鄉轄第三、五、十甲,鄉轄第二、八甲,北鄉轄第一、七甲。
江油市地圖
江油市地圖(2張)
民國初沿襲清制。民國三年(1915年)改四鄉為八區。第一區駐武都,第二區駐龍泉,第三區駐新安,第四區駐金龍,第五區駐中和,第六區駐統馭,第七區駐中壩,第八區駐雁門。民國十八年(1929年)設8個區,將原8個鄉調整為18個鄉。一區駐武都,轄武都、陽亭、大康3個鄉;二區駐龍泉,轄龍泉、雙河2鄉;三區駐新安,轄新安、石嶺2鄉;四區駐金龍,轄金龍、黎雅2鄉;五區駐中和,轄中和、雙板2鄉;六區駐統馭,轄統馭、星順2鄉;七區駐中壩,轄中壩(含永豐)、讓水、貫山3鄉;八區駐雁門,轄雁門、東興2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全縣設3個區,24個聯保,492個保,4926個甲。同年4月至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進駐江油,在境內建立了濟時(駐雁門場)、重華(駐重華場)兩個縣蘇維埃政權和中壩1個市蘇維埃政權,下轄7個區蘇維埃政權,30個鄉蘇維埃政權,220個村蘇維埃政權。
1949年12月22日江油解放後,1950年1月設武都、永豐、中壩、雙河4個區,3月設統馭區,7月又增設3個區,共計為8個區,改以序數命名如下:改武都區為第一區,永豐區為第二區,中壩區為第三區,第四區駐新安,第五區駐永平,第六區駐金龍,改統馭區為第七區,第八區駐澄水。同時,對部分鄉鎮的建置亦作了調整。5月,分雙河鄉區域新設金鳳鄉,分永平鄉區域新設新春鄉。7月,分統馭鄉和東興鄉區域新設重興鄉。9月,分永平鄉區域新設明水鄉。11月,分星順鄉飛地新設澄水鄉。12月,分新興鄉區域新設永興鄉。
1950年底,全縣解放前所有的3個區、4個鎮、17個鄉被調整為8個區、26個鄉。即:第一區轄武都、陽亭2鄉;第二區轄永豐、讓水、大康3鄉;第三區轄中壩城區19個保;第四區轄新安、貫山、石嶺3鄉;第五區轄雙河、永平、新興、新春、金鳳、明水、永興7鄉;第六區轄金龍、黎雅、中和3鄉;第七區轄統馭、東興、東安、雙板、重興5鄉;第八區轄雁門、澄水、星順3鄉。
1951年,結合“土地改革”對全縣政區再次作了較大的調整,廢除了保甲制,保改為村,甲改為居民小組。1月,分星順鄉地域新設六合鄉,分雁門鄉地域新設敬元、石元2鄉。2月,分大康鄉地域新設白水鄉,分貫山鄉地域新設義興鄉、清平鄉,分永平鄉地域新設新建鄉。3月,分武都鎮地域新設城塘鄉、北城鄉、大河鄉,分陽亭鄉地域新設安平鄉,撤銷永豐鄉,分設德勝、永順、永安3鄉,分第三區農村6個村地域新設金輪鄉,分讓水鄉地域新設含增、祥和2鄉,分東安鄉地域新設西安鄉,分黎雅鄉地域新設向陽、大安2鄉,改統馭鄉名為中興鄉,分中興鄉地域新設江青、金天2鄉,分金龍鄉地域新設龍鳳、仙鵝2鄉,分東興鄉地域新設雲集鄉,分中和鄉地域新設金鼎鄉。5月分新安鄉地域新設新平鄉。至此,全縣為8個區,53個鄉,4個居民委員會,343個村,2718個居民小組。
1951年8月,第八區區政府遷駐雁門場。
1952年3月,分雁門鄉地域新設松柏、會龍二鄉,分石元鄉地域新設仙坪、金山、二鄉,分敬元鄉地域新設小石、松板、沐水三鄉,分六合鄉地域新設楓順、新農二鄉,分澄水鄉地域新設安順鄉,分星順鄉飛地新設仁和鄉。
1953年1月,江油與梓潼、昭化兩縣調整了插花飛地,梓潼縣第三區所轄之重華鎮和文勝、青龍、青壽三鄉及第二區黎雅鄉所轄之瓦子埡劃歸江油,江油縣所轄之金龍、大安、仙鵝、龍鳳、黎雅、向陽、雙板、金天八鄉劃歸梓潼縣,江油縣所轄之金山鄉劃歸昭化縣,同時分重華鎮地域新設五星、銅星二鄉,分文勝鄉地域新設柏勝鄉,分青龍鄉地域新設明鏡鄉,分青壽鄉地域新設萬壽鄉,分雲集鄉地域新設五福鄉,新設瓦子鄉。4月,分新建鄉和星順鄉區域新設雙柏鄉。12月,撤銷新平鄉,行政區域分別劃人新安鄉和石嶺鄉。因行政區域調整的關係,同年1月,江油縣撤銷設在金龍的第六區,另將第六區設在青龍,新設駐重華的第九區,駐青壽的第十區,駐六合的第十一區,並對有關各區管轄的鄉作了調整。至1953年底,全縣為11個區、1個鎮、65個鄉、4個居民委員會、382個村,3054個組。
1954年5月,撤銷第十一區,原轄六合、楓順、松板3鄉改隸第八區,新農鄉改隸第六區,城關區(由第三區改名而成)所轄4個居民委員會改建成10個。7月,五福鄉、東興鄉(今劍閣縣東寶鄉)劃歸劍閣縣。
1955年3月,第一區、第二區合併為第一區,區公所設武都鎮。9月,撤第一、四、五區公所,分別建立武都區工作組、新安區工作組、永平區工作組代行其職能。10月,區名改序數命名為地名命名,第六區改名青龍區,第七區改名中興區,第八區改名雁門區,第九區改名重華區,第十區改名青壽區。11月,撤銷小石鄉,行政區域併入敬元鄉。12月,撤銷青龍區,原轄青龍鄉改隸青壽區;撤銷大河鄉,區域併入城塘鄉;撤銷安平鄉,區域併入北城鄉;撤銷白水鄉,區域併入大康鄉;撤銷永安、永順、德勝、金輪4鄉,合併設立永豐鄉;撒銷含增鄉,區域併入讓水鄉;撤銷重華鎮和星順、雙柏2鄉,合併設立重華鄉;撤銷萬壽鄉,區域併入青壽鄉;撤銷會龍、松柏2鄉,區域併入雁門鄉;撤銷清平鄉,區域併入貫山、新安、石嶺鄉;撤銷覺華鄉,區域併入重興鄉;撤銷瓦子鄉,區域併入中和、義興鄉;撤銷明水鄉,區域併入永平鄉;撤銷金鳳鄉,區域併入雙河鄉、陽亭鄉;撤銷新建鄉,區域併入新春鄉、銅星鄉;撤銷永興鄉,區域併入新興鄉、五星鄉;撤銷西安鄉,區域併入東安鄉;撤銷松板、沐水2鄉,區域併入敬元鄉;撤銷仙平鄉,區域併入石元、雁門鄉;撤銷仁和鄉、安順鄉,區域併入文勝鄉;撤銷澄水鄉,區域併入青龍鄉;撤銷新農鄉,區域併入六合鄉。全縣調整為5個區、33個鄉、1個鎮、284個村、10個居委會。 [10] 

江油彰明縣區劃沿革

北宋《元豐九域志》載,彰明縣“二十鄉。龍飲、西流、興教、雙流、慶興、長江、天廚七鎮”。
清道光年間,“三水五壩凡八鄉”,即河中、河東、河西、青蓮、黃土、柳壩、漢昌、曉壩八鄉。光緒末年改為9鄉、20保。
民國三年(1915年)將9鄉改為9區。城廂鄉改為第一區,太平鄉改為第二區,高坪鄉改為第三區,大堰鄉改為第四區,香水鄉改為第五區,青蓮鄉改為第六區,雙河鄉改為第七區,仁興鄉改為第八區,興隆鄉改為第九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統一”,全縣設3區,14聯保,151保,1698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實行新縣制,廢聯保設鄉、鎮。撤第一、二區署,各設指導員,僅保留第三區署。城廂聯保更名為治城鎮,龍鳳聯保更名為新民鄉,龐家聯保改為河西鄉,曉壩、仁興二聯保合併為曉壩鄉,太平、三合、大堰、青蓮、西屏、香水、雙河、興隆、筒馬9個聯保改為鄉。全縣政區為1個區,1個鎮,12個鄉,151保,1698甲。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6月,彰明縣與鄰縣調整飛地,彰明縣第三區所轄之鄉全部劃出,區署亦撤銷。興隆、曉壩2鄉劃歸安縣,筒馬鄉劃歸羅江縣;安縣的復興、方水2鄉劃歸彰明縣;江油縣的興發場劃歸彰明縣,新設東興鄉。調整後政區為2個區,1個鎮,12鄉,158保,1642甲。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至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進駐彰明,在境內建立了彰明縣蘇維埃政權(駐彰明鎮),下轄4個區蘇維埃政權,7個鄉蘇維埃政權,57個村蘇維埃政權。
1950年3月,治城鎮改為治城鄉。10月,廢保甲,保改為村,甲改為小組。全縣劃為3個區,13個鄉,158村(含16個居委會)。
1953年3月分復興鄉區域設新生鄉。9月分三合鄉區域設環秀鄉,分大堰鄉區域設南河鄉,撤太平鄉設太平鎮、新場鄉。
1954年1月撤青蓮鄉設青蓮鎮、中心鄉。
1955年1月撤第二區,治城鄉、河西鄉劃歸第一區,西屏鄉、新民鄉劃歸第三區。8月撤第一、三區,鄉、鎮由縣直轄。
1956年1月,撤環秀鄉,區域併入三合鄉;撤南河鄉,區域併入大堰鄉;撤新生鄉,區域併入復興鄉。5月,江油縣的祥和鄉劃歸彰明縣。
1957年2月分治城鄉城區部分設城關鎮。全縣劃為城關、青蓮、太平3鎮,治城、河西、西屏、新民、中心、雙河、方水、復興、香水、新場、三合、大堰、東興、祥和14鄉計170村。 [11] 

江油江彰合縣後江油縣區劃沿革

1958年7月20日江油、彰明兩縣縣級機關合署辦公;9月5日國務院行文批准撤銷江油、彰明兩縣合併設立江彰縣;11月1日正式合併,建立江彰縣。
1958年8月,撤銷彰明縣的太平鎮併入江油縣城關鎮。9月,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改鄉為人民公社,改村為生產大隊,下設生產隊。同月,撤銷武都鎮、城塘鄉、北城鄉、陽亭鄉,合併設立紅旗公社,改永豐、讓水、東安、楓順、六合、重華、五星、銅星、青壽、東興、方水、新民、西屏、祥和14鄉為公社。10月,撤銷彰明縣的城關鎮和治城鄉,合併設立治城公社;撤銷青蓮鎮和中心鄉,合併設立青蓮公社;改雙河鄉,為雙河口公社,改大康、新安、石嶺、貫山、義興、中和、永平、新春、新興、中興、重興、雁門、石元、敬元、明鏡、雲集、青龍、三合、大堰、河西、雙河、香水、復興、文勝、柏勝、新場26個鄉為公社,改青壽區為馬角區。12月,撤銷新安區公所,由中共新安區委代行職能。
1959年2月,撤銷中興區,所轄中興、東安2公社改隸重華區,重興公社改隸馬角區。撤銷新場公社併入永豐公社,撤銷柏勝公社併入文勝公社,撤銷楓順公社併入六合公社,撤銷祥和公社併入西屏公社。三合、永豐2公社改隸城關區。撤銷城關區公所,由中共城關區委代行職能。復設中共青蓮區委,並代行區公所職能,轄青蓮、復興、新民、雙河、方水、香水、西屏7個公社。4月,復設中共治城區委,並代行區公所職能,轄治城、大堰、東興、河西4個公社。至此,全縣行政區劃為9個區、40個公社、1個鎮、415個大隊、1640個生產隊。
1960年1月,撤銷香水公社併入西屏公社。2月,新民公社改隸治城區。3月,撤銷武都區公所,由中共武都區委代行職能。11月,河西公社改隸城關區。
1961年4月,永豐公社分為永豐、城郊2個公社。5月,讓水公社改隸城關區,同時分為讓水、含增2個公社;文勝公社分為文勝、柏勝2個公社;撤銷紅旗公社,分設城塘、北城、陽亭3個公社;撤銷青壽公社,分設厚壩、青林口2個公社;六合公社分為六合、楓順2個公社;西屏公社分為西屏、香水2個公社;雙河公社更名為九嶺公社。8月,永平公社分為永平、金鳳2個公社。
1962年9月,恢復設立城關、武都、青蓮、治城、新安、永平6個區公所。至此,全縣為9個區、1個鎮、48個公社、12個居委會、504個大隊。
1964年9月,城關鎮從城關區劃出升為區級,直隸於縣。
1966年12月,馬角區、城關區、西屏公社、含增公社、金鳳公社、青龍公社、銅星公社、青林口公社、楓順公社、敬元公社分別改名為向陽區、城郊區、西坪公社、建設公社、金光公社、向陽公社、紅星公社、青林公社、豐收公社、新建公社。
1967年2月,永平區、復興公社、城塘公社、永平公社、中和公社、貫山公社、東安公社、文勝公社、柏勝公社分別改名為永勝區、八一公社、紅旗公社、永勝公社、戰旗公社、建山公社、東風公社、長勝公社、百勝公社。
1968年2月,雙河口公社改名為雙河公社。
1969年6月,長勝公社復更名為文勝公社。
1974年3月,重華區公所遷駐小溪壩。
1981年1月地名普查後實行地名標準化。城關鎮更名中壩鎮,向陽區更名馬角區,治城區更名彰明區,城郊區更名中壩區,城郊公社更名金輪公社,永豐公社更名德勝公社,建設公社更名含增公社,治城公社更名彰明公社,紅旗公社更名城塘公社,西坪公社更名西屏公社,建山公社更名貫山公社,義興公社更名義新公社,金光公社更名新鳳公社,五星公社更名小溪壩公社,紅星公社更名銅星公社,中興公社更名河口公社,東風公社更名東安公社,向陽公社更名馬角公社,青林公社更名青林口公社,新建公社更名敬元公社,豐收公社更名楓順公社,大隊亦改序數命名為以地名命名。
1983年底,改人民公社為鄉,改生產大隊為村,改生產隊為村民小組。
1984年11月,撤銷彰明鄉設立彰明鎮,撤銷青蓮鄉設立青蓮鎮,撤銷馬角鄉和明鏡鄉合併設立馬角鎮,撤銷小溪壩鄉設立小溪壩鎮,撤銷厚壩鄉設立厚壩鎮。12月,撤銷城塘鄉和陽亭鄉合併設立武都鎮,撤銷金輪鄉併入中壩鎮。至此,全縣為9個區、7個鎮、39個鄉、39個居委會、482個村、3436個組。至1987年底政區未變動。 [12] 
江油城區夜景 江油城區夜景
截至2019年,江油市轄3個街道、29個鎮、10個鄉, [3]  市政府駐中壩街道。 [4] 
2019年行政區劃

江油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江油幅員面積2719平方千米,總人口86萬,轄23個鄉鎮、1個辦事處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2] 
江油行政區劃表
類別
名稱
統計用區劃代碼
類別
名稱
統計用區劃代碼
街道
中壩街道
510781006000
戰旗鎮
510781110000
楓順鄉
510781219000
雙河鎮
510781111000
太平鎮
510781101000
永勝鎮
510781112000
三合鎮
510781102000
小溪壩鎮
510781113000
含增鎮
510781103000
河口鎮
510781114000
青蓮鎮
510781104000
重華鎮
510781115000
彰明鎮
510781105000
厚壩鎮
510781116000
龍鳳鎮
510781106000
二郎廟鎮
510781117000
武都鎮
510781107000
馬角鎮
510781118000
大康鎮
510781108000
雁門鎮
510781119000
新安鎮
510781109000
西屏鎮
510781121000
大堰鎮
510781123000
方水鎮
510781125000
轄23個鄉鎮、1個辦事處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53] 

江油地理環境

江油位置境域

江油市東與劍閣縣梓潼縣接壤,南抵綿陽市涪城區遊仙區安州區,西與北川羌族自治縣毗鄰,北與平武縣青川縣連界。地理位置處於北緯31°32′26″~32°19′18″、東經104°31′35″~105°17′30″之間。市境輪廓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條形狀,東西寬約48.4千米,南北長約86.6千米,面積2719平方千米。 [1] 

江油地形地貌

江油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系山地,海拔一般800米~1500米,最高峯為楓順鄉與平武縣交界處的轎子頂,海拔2356米;東南部系丘陵和平壩,海拔一般500米~700米,最低點為龍鳳鎮飛鳳山麓涪江河谷,海拔462米。大地構造西北部屬東北—西南走向的龍門山—大巴山台緣褶斷帶,地面表現為岡巒重疊,坡陡溝深;東南部屬四川台坳,地貌表現為低矮的丘陵和大小不等的平壩。 [13] 
江油竇圌山 江油竇圌山

江油氣候

江油市境氣候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夏熱冬暖,暑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步的特點。年平均氣温15.9℃,降水量1113.21毫米,蒸發量926.7毫米,相對濕度81%,日照時數1277.1小時,年平均氣壓為95.35千帕,極端最高氣温37.5°C,極端最低氣温-6.8°C,最多風向東北風,年平均風速為0.9米/秒,無霜期為238天。因為雨熱同步,能保障對農作物的生長,在市境大部分地區可以滿足農作物兩熟的熱量要求。只是西北部山區有小部分地方只能滿足農作物一熟的熱量要求。 [2] 

江油水文

江油市境大小江河共150多條,除北部青江流域屬嘉陵江支流白龍江水系和嘉陵江。支流西河河源在雲集鄉境以外,其餘江河均屬嘉陵江支流涪江水系。市境涪江流域除涪江干流外,主要支流有平通河盤江潼江芙蓉溪、方水河五條,分佈在中部和南部,流域面積2194.4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80.7%。青江流域面積443.6平方千米,西河流域面積81.2平方千米,兩者共佔全市總面積的19.3%。
涪江:涪江古稱涪水,是長江支流嘉陵江右岸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雪寶頂(岷山主峯海拔5588米)北坡三壙水,到合川區城南匯入嘉陵江。河流全長670千米,流域面積36400平方千米。
盤江:盤江又名潛江、湔水、石密水、石泉河、鄧家河、通口河,是涪江江油市境河段匯入的最大支流。盤江發源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岷山伐子嶺,海拔約5000米,於北川羌族自治縣鄧家鄉岩羊灘海拔583米處進入江油市含增鎮,成為江油市和北川縣的界河,直到香水鎮元坪子,河道才完全進入江油市境,再東南流經西屏鎮、青蓮鎮,至青蓮鎮鏵嘴海拔489米處東注涪江,河流全長173千米,流域面積4520平方千米。
平通河:平通河又名小河、青漪江、廉水、讓水、雍村河、八家河,是涪江江油市境河段匯入的第二大支流。平通河發源於平武、松潘、北川3縣交界海拔3269米的六角頂東坡,自北川縣甘溪鄉長灘子海拔575米處流入江油市境,經大康、讓水、德勝等鄉,南流至河西鄉鄢家濠海拔506米處東注涪江。河流全長75千米,流域面積1341.9平方千米。
潼江:潼江又名梓江、梓潼水、五婦水、弛水、陰平河等,河名極多,分段而異。潼江是涪江的主要支流,發源於江油市境龍門山地,南流經梓潼、鹽亭兩縣,至射洪市龍寶鄉境西注涪江,全長296千米,流域面積5220平方千米。
芙蓉溪:芙蓉溪系涪江左岸小支流,共有兩源,西源為正源名杜家河,東源名戰旗河,兩源分別發源於新興、新安、雙河3鄉交界海拔825米的垮石巖南坡和東坡,杜家河與戰旗河南流至綿陽市市中區太平場鎮北面匯合後始名芙蓉溪,再南流至綿陽市區東面沈家壩注涪江。河流全長90.7千米,流域面積594.9平方千米。
方水河:方水河為涪江小支流,發源於安縣安昌鎮東北海拔1000米左右的李家廟子西側東坡,南流經倒灌洞、福田村轉向東流,再經黃土鎮東北民主村流入江油市境八一鄉,轉向東南流至方水鄉西林村海拔470米的馬家壩進入綿陽市市中區龍門鄉,一直流至石馬鄉羅家橋村河中脊西緣與青義鄉交界處南注涪江。河流全長31.5千米,流域面積127.5平方千米。
青江:青江又名西遊河,屬嘉陵江支流白龍江的支流下寺河(又名黃沙江)的支流。上源有兩支,南支系正源,發源於六合鄉西南龍池村紗帽巖北坡秦家院子,北支發源於楓順鄉西南小壩村轎子頂東坡,西源流至六合場西匯合後東北流,至河石壩與發源於青川縣朝陽鄉流經楓順鄉的五道河匯合,東北流至敬元鄉海拔690米的熊家溝口,匯合龍池河形成青江主河道,河面寬70~100米,流至千(缸)口轉向東南,流經雁門鄉與會龍河、柳壩河匯合,至石元鄉里園壩又轉向東北,經陰泉壩海拔583米處東流入廣元市市中區境,東流至竹園鄉黃沙村菜麻渠附近注入下寺河。河流全長46.7千米,流域面積625平方千米。 [14] 
江油市境淺層地下水主要分佈於江河兩岸平原和龍門山地灰巖出露地區,賦存良好;東南部丘陵地區分佈較少,且埋藏淺,流程短,少雨季節明顯減少,乾旱年份多幹涸。 [15] 

江油自然資源

江油水資源

江油市境水資源理論總量年平均112.27億立方米。其中,河流入境客水89.61億立方米,佔79.82%;地表徑流18.76億立方米,佔16.71%;地下水3.9億立方米,佔3.47%。河流入境客水以涪江流量最大,年平均49.39億立方米,佔客水徑流總量的55.12%;盤江次之,年平均32.82億立方米,佔36.62%;平通河較小,年平均7.4億立方米,僅佔8.25%。地表徑流的分佈以西北部山地及山前地帶最豐富,年平均8.8億立方米,佔全市地表徑流總量的46.7%;潼江河源與盤江以南次之,且面積較小,年平均6.93億立方米,佔36.8%;江彰平原適中,且面積最小,而年平均仍有1.23億立方米,佔6.5%;東南部芙蓉溪流域及潼江主河道兩岸地表徑流量最小,且面積亦較小,年平均僅有1.87億立方米,佔10%。地下水賦存的分佈亦以西北部山地及山前地帶最豐富,賦存量達2.5億立方米,佔全市地下水賦存總量的64.1%;其次為中壩平原,賦存量仍達0.4億立方米,佔10.3%;東南部丘陵地區雖然面積大,但地下水賦存量僅為1億立方米,佔25.6%。 [16] 

江油土地資源

根據1999年《江油縣誌記載》:江油市幅員廣大,境內山嶺起伏,丘陵交錯,平壩集中,土地資源比較豐富。根據80年代初土地資源概查和經緯儀6個實測樣點計算,全市土地面積共有407.98萬畝,人均佔有5.4畝。
江油市境土地資源的利用,可以分為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居民點用地、工礦用地、道路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難利用土地等十大類。
全市宜耕地118.69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29.09%,其中:稻田68.77萬畝,佔宜耕地總面積的57.94%;旱地49.91萬畝(包括地面坡度超過25度的陡坡地10.65萬畝),佔宜耕地總面積的42.05%;田土地埂佔地10.97萬畝,佔宜耕地總面積的9.2%。
全市園地7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72%。其中:果園地4.26萬畝,佔宜園地總面積的60.9%;桑園地0.7萬畝,佔10%;茶園地1.83萬畝,佔26.1%;其他園地0.21萬畝,佔3%。
全市林業用地193.86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47.44%。其中:有林地73.98萬畝,佔林業用地面積的38.23%;灌木林地80.39萬畝,佔33.79%;未成林的造林地4.44萬畝,佔2.3%;疏林地5.16萬畝,佔2.67%。此外,還有宜林荒地和其他用地44.56萬畝,佔23.01%。
全市疏林草地和草地89.72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22%。其中:疏林草地62.46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5.3%;草山草坡27.26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7%。
全市水域面積29.93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5.9%。其中:河流佔地9.63萬畝,佔水域總面積的40.2%;已建水庫佔地2.78萬畝,佔11.6%;已建塘堰佔地6.86萬畝,佔28.7%;已建溝渠佔地3.85萬畝,佔16.1%;堤壩水工建築用地0.81萬畝,佔3.4%。
全市其他方面用地共19.44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4.8%。其中:工礦用地2.58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0.6%;道路用地10.52萬畝(包括鐵路用地1.57萬畝、公路用地3.32萬畝、農村道路用地5.63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6%;城鎮和農村居民點用地6.26萬畝(包括城鎮用地1.02萬畝、名勝古蹟和療養區用地0.1萬畝、農村居民點用地5.23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6%。
全市尚有難於利用的土地53.9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3.1%。其中:裸岩石礫地37.3萬畝,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9.1%;難於利用的草地10.93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7%;其他難於利用的土地5.62萬畝,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3%。
上述土地資源利用分類數字,因系概查故不可能與實際開發利用的情況完全吻合,特別是宜耕地和宜林地的面積均與實際開發的農耕地和森林面積有較大的距離。 [17] 
江油市地圖
江油市地形圖 江油市地形圖
江油市衞星圖 江油市衞星圖
江油市電子地圖 江油市電子地圖

江油植物資源

江油市境內共有植物106科、217屬、(中藥材未分“屬”)628種。野生木本植物63科、125屬、177種,中藥材7科、189種,栽培果樹10科、16屬、158種,栽培作物26科、76屬、104種。
江油市境內草本植被種屬眾多,僅可用牧草就有50餘科146種。其中:禾本科有白茅鐵線草、光明草、香茅筋骨草、牛筋草、蘆葦、金竹、毛竹、露水草、莖草、五節芸、龍鬚草、稗根苗草等;莎草科有羊鬍子草山稗子香附子、三茅草等;豆科有野豌豆馬棘(菜麻稍)、爬山豆根、苦蔘、雞眼草、田唣角等;其他雜類牧草尚有洋艾蒿、款冬花綿茵陳、紅陳艾、水馬蹄草、對角茶、免針草、刺蓋草、小山蘿蔔、大力子、苦買菜、蒲公英等;還有蕨箕、威靈仙野棉花等少數幾種有毒植物。
江油市境內森林主要樹種:針葉樹有尾松和華山松,其次為柏樹杉樹闊葉樹種屬繁多,主要為櫟類,其他硬闊葉樹種還有樟樹楠木等,軟闊葉樹種主要有榿木楓香桉樹喜樹等。 [18] 

江油動物資源

江油市境內主要脊椎動物中哺乳綱野生動物共有:松鼠、鼯鼠、鼴鼠、家鼠、黃鼬、獼猴、、野兔、、野豬、豹、熊、、鹿、毛冠鹿、斑羚、靈貓、金貓、刺蝟等二十餘種;飼養動物共有、牛、羊、家兔、馬、驢、、狗、等十餘種;鳥綱中野禽共有白鷺、斑鳩、家燕、麻雀、鷹、雉雞、雀鷹(鷂子)、鳶遊隼、(野鴨)、豆雁、秧雞、杜鵑、翠鳥、啄木鳥、貓頭鷹、烏鴉、喜鵲、畫眉、八哥、黃鶯、白頭翁、山雀、金絲雀、紅腹錦雞等七十餘種;家禽主要有等數種;爬蟲綱主要有蜥蜴壁虎等野生種屬;兩棲綱主要有大鯢蟾蜍等野生種屬;魚綱中野生魚類共有鰻鱺(青、白鱔)、(沙泥鰍、泥鰍)、(鯰巴郎)、、鮡、鱖、黃鱔、烏鱧等四十餘種;養殖魚類共有、鯉、草魚青魚等10餘種。
江油市境內主要無脊椎動物中節肢動物昆蟲綱裏包括危害農作物的主要害蟲有水稻螟、稻苞蟲粘蟲稻蝗、葉蟬、蚜蟲、麥圓蜘蛛、麥水蠅、麥稈蠅、螻蛄、金針蟲、玉米螟、地老慮、高粱蚜、菜青蟲、猿葉蟲等三十餘種,以及害蟲天敵金小蜂赤眼蜂姬蜂、黑卵蜂寄蠅、螳螂、蜻蜓、瓢蟲、草蛉、胡蜂、土蜂、黑蜂等二十餘種;此外還有米象、豌豆象、螞蟻、馬蜂、天牛、蟬、、螢、、蚊、蝴蝶、蛾等多種昆蟲,以及人工養殖的蜜蜂;節肢動物甲殼綱有水蚤等,蛛形綱有多種蜘蛛,多足綱有地蜈蚣蚰蜓約安巨馬陸等;其他常見的低等動物還有軟體動物門的河蚌田螺釘螺蝸牛等,以及環形動物門的蚯蚓水蛭 [19] 

江油人口

2018年,江油市户籍總人口86.49萬人,鄉村人口52.05萬人,城鎮人口34.45萬人;男性人口43.85萬人,女性人口42.64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3:10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8.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38%,同比提高1.27個百分點。全市出生人口8044人,二孩生育率43.87%;人口出生率9.18‰,死亡率7.72‰,人口自然增長率1.46‰。 [6]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油市常住人口為73.13萬人。 [45] 

江油政治

江油市委委員、常委、書記:元承軍 [20] 
江油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建軍 [21] 

江油經濟

2018年,江油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28.03億元,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25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64.74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216.04億元,增長10.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0:38.5:50.5,第一、二產業佔比同比分別回落0.9和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比提升1.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4.7%、41.6%和53.7%,拉動GDP增長0.4、3.8和5.0個百分點。人均GDP達54264元,增加5722元,增長9.6%。
2018年,江油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64.96億元,增長9.3%,佔GDP比重為61.9%,提升0.1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拉動GDP增長5.7個百分點,高於公有制經濟2.2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5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32.67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118.75億元,增長9.9%。非公有制工業實現增加值113.99億元,增長9.7%。其中: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57.37億元,增長9.3%。
截至2018年,江油市共實施各類投資項目28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1.11億元,增長14.6%。按投資構成分:工業投資59.35億元,下降7.2%;技改投資52.25億元,下降10.7%;房地產開發投資26.0億元,增長73.7%。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7.2億元,增長55.7%;第二產業投資59.53億元,下降7.1%;第三產業投資124.39億元,增長26.8%;民間投資105.03億元,增長38%,佔投資比重為55%,同比提升8.2個百分點。 [6] 
2019年,江油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6.3億元、增長 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7億元、增長9.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3億元、增長 1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169元、增長8.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21元、增長10.2%。 [46] 
江油城區 江油城區

江油第一產業

2018年,江油市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83.38億元,增長3.9%。其中:農業產值46.93億元,增長4.5%,佔總產值比重56.3%;牧業產值28.02億元,增長2.4%,佔總產值比重33.6%。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48.5億元,增長3.9%。
截至2018年,江油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取得註冊商標65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179個;家庭農場共取得註冊商標12個,產品有機認證4個,綠色產品認證12個,無公害產品認證8個,農產品包裝序列8個,農產品包裝樣式17個。
截至2018年,江油市投資812.4萬元,完成朝天小流域治理13.70平方千米和水土保持異地治理7處;投資990萬元,實施新春、銅星水土流失治理20.21平方千米;投資958.23萬元,在八一、東興等五個鄉鎮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0.465萬畝。建成糧油高產示範片10個、面積9.5萬畝。推廣農機具519台,新增農機動力5427KW;建成機耕道39.94千米、泵站20處;完成55處受災提灌站技改與恢復工作。在貫山鎮建成5000畝水稻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示範區,新建高標準農田2.86萬畝。新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14座,全市共有冷藏、烘乾等農產品初加工設施341座,冷藏能力達21521噸/日,烘乾能力達1295噸/日,冷凍能力達523.6噸/日。 [6] 

江油第二產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户,達到240户,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467.22億元、增長17.9%;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1.5%。江虹線纜、重鑫特冶等5户企業獲得省級高成長型中小企業認定。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3户,總數達到28户,完成產值104.7億元,增長12.4%;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户,總數達到33户,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61億元,增長19%。規模工業企業利税總額增長10%以上。工業化率為32.4%。規模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7.67億元,增長19.1%。
截至2018年,江油市實現利潤總額24.35億元,增長33.0%;利潤率5.3%。利税總額40.29億元,增長23.0%;利税率8.8%。
截至2018年,江油市工業總產值過億元的企業119户,完成產值411.29億元,佔總產值比重88%,產值過5億元的企業19户,完成總產值182.65億元;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4户,完成總產值81.78億元。
截至2018年,江油市冶金機械、建材、食品醫藥和能源業為主的支柱產業分別完成總產值176.3億元、76.92億元、52.38億元和21.07億元,佔總產值比重分別為37.7%、16.5%、11.2%和4.5%,四大支柱產業產值佔比69.9%。
截至2018年,江油市資質內總專包建築企業48個,完成建築業總產值93.53億元,增長25.2%;建築業增加值26.33億元,增長5.8%。商品房施工面積311.11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00.92萬平方米。 [6] 

江油第三產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6億元,增長12.1%。城鎮實現零售額77.28億元,增長12.2%;鄉村實現零售額90.32億元,增長11.9%;城鎮增長快於鄉村0.3個百分點。實現餐飲收入30.41億元,增長11.6%;實現商品零售137.19億元,增長12.1%。190户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4億元,增長17.0%,快於全部社消零增速4.9個百分點,佔社消零總額的比重18.3%。
截至2018年,江油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907.82萬人次,增長23.3%;實現旅遊總收入118.54億元,增長21%。
截至2018年,江油市簽約項目45個,工業項目34個,協議引資685.1億元。國內省外項目到位資金111.62億元,增長22.4%。
截至2018年,江油市實現財政總收入63.34億元,增長25.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8億元,增長9.1%。財政總支出75.79億元,增長16.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89億元,增長15.2%。財政八項支出增長25%。
截至2018年,江油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22.22億元,增加35.22億元,增長7.2%。個人存款餘額382.4億元,增加35.07億元,增長10.1%;各項貸款餘額263.56億元,增加38.97億元,增長17.4%。
截至2018年,江油市各類保險保費收入5.5億元,下降1.8%。人身保險4.2億元,下降2.3%;財產保險1.3億元,增長4.8%。兩類保險賠款及給付支出3.2億元,增長14.3%。 [6] 

江油社會事業

江油科學技術

截至2018年,江油市爭取省重大研發項目9項,無償項目資金859萬元;科技企業孵化器入孵企業178户,通過科技部火炬中心認定入庫企業89户。皇龍破碎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成功轉化科技成果68項,實現技術合同交易13項、合同交易金額8029萬元;六合鍛造、德華皮革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企業。全市發明專利申請256件、專利授權489件、技術合同交易登記8029萬元。 [6] 

江油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有各類學校169所,在校學生8.96萬人,專任教師4692人。幼兒園83所,在園幼兒1.99萬人;小學61所,在校學生3.67萬人,專任教師2113人。初中18所,在校學生1.21萬人,專任教師1388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學生1.37萬人,專任教師862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4474人,專任教師224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33人,專任教師20人。 [6] 

江油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有劇場1個,公園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3個,國家級AAAA景區5個,國家級AAA景區1個,圖書館1個,藏書22萬冊,博物館2個,文物保護單位37個,有電影院7個,鄉鎮廣播電視站14個,廣播綜合覆蓋率100%,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6] 

江油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承辦全國女子足球甲級聯賽主場全部賽事、亞足聯女足日“女孩足球節、省第十三屆青少年乒乓球公開賽;2017年峨嵋傳奇-“海燈武術杯”C3國際職業搏擊聯賽;2017年“李白故里杯”全國象棋公開賽等大型賽事。女子足球、武術套路、拳擊、曲棍球和舉重項目在省十三屆運動會上,榮獲1金1銀7銅,取得團體總分331.5分的優異成績。 [6] 

江油郵電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實現郵電業務總收入6.02億元,增長4.0%。固定電話用户18.43萬户,移動電話用户99.26萬户,互聯網用户24.88萬户。 [6] 

江油醫療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共有醫療衞生機構675個,醫院21個、鄉鎮衞生院40個、社區衞生服務站19個、診所193個、村衞生站398個、其他醫療衞生機構4個;共有醫院病牀位7223張;衞生機構從業人員7195人,其中醫院、衞生院技術人員4888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291人,註冊護師、護士2584人。全年醫院門診人次449.73萬人次。 [6] 

江油人民生活

截至2018年,江油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62元,增長8.0%。工資性收入19186元,經營淨收入4701元,財產淨收入3148元,轉移淨收入6228元。人均消費支出21905元,增長7.4%。食品支出7589元,居住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支出分別增長4.0%、10.9%、14.4%。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4.6%。 [6] 
截至2018年,江油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73元,增長9.2%,工資性收入6915元,經營淨收入6782元,財產淨收入793元,轉移淨收入258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518元,增長9.2%。食品支出5211元,居住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醫療保健支出分別增長14.9%、3.7%、11.5%。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8.5%。 [6] 

江油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江油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5.45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3.09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8.12萬人,工傷險人數6.23萬人,生育險人數5.81萬人,失業險人數4.33萬人。全市擁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機構26家,牀位3485張。社會福利院1個,牀位550張,社區服務設施75個。
截至2018年,江油市全年累計發放低保金4947萬元。累計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1302.2萬元,政策範圍內住院自負費用救助比例達75%;下撥臨時生活救助資金500萬元,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502.62萬元,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567.98萬元。落實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678.98萬元,完成290張農村公辦養老機構牀位提升;為12966名60週歲以上的散居特困、低收入殘疾、計生特扶對象以及高齡困難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6] 

江油交通運輸

江油火車站 江油火車站
2018年,江油市境內公路通車裏程2580.41千米,其中等級公路1869.8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80千米)。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7.92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5.5%,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180輛,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為98%,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6] 
江油市區位獨特,位於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兩大戰略交匯點、全國“兩橫三縱”城市格局“包昆通道”發展軸、四川北向出川主通道。距省會成都140千米,綿陽市區35千米;至綿陽機場只需30分鐘,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烏魯木齊等30多個城市。西成高鐵、成綿樂城際客專在江油交匯,境內從南至北依次設青蓮、江油、江油北(厚壩)三個高鐵站,成為全國設高鐵站最多的縣級市之一,成功融入“成都1小時、重慶2小時、西安3小時經濟圈”,可實現”7小時進京”;寶成鐵路縱貫全境,鐵路客貨運十分方便。京昆高速公路貫穿南北,設6個進出口和1個開放式綜合服務區。綿九高速(江油段)加速推進,建成後將成為川西北重要進出通道,到九寨溝僅需2小時車程。“一環七射”城區快速通道網、“兩縱五橫”市域骨架公路網基本建成。 [22] 

江油歷史文化

江油民俗文化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
江油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11項,其中國家級1項:“青林口高抬戲”;四川省級2項:“霧山石刻”、“重華煙火架”;綿陽市級8項:“李白民間故事”、“中壩附子栽培及炮製工藝”、“煉硝工藝”、“中壩口蘑醬油釀造工藝”、“圌山廟會”、“武都桂花齋米花糖製作工藝”、“哪吒故事及民俗”、“川北薅草鑼鼓”。 [23] 

江油青林口高抬戲

青林口高抬戲指流傳、活躍於川西北地區江油青林口古鎮的一種民間喬妝戲表演,又稱作“飄色”或“抬閣”。每年農曆二月初一,青林口古鎮都要舉辦傳統廟會,當地這一習俗已沿襲多年,每年這個時候都要扎高台、唱大戲。
清乾隆年間,青林口古鎮便有了高抬戲這一表演樣式。高抬戲表演的特點在於不需要舞台戲樓,是用傳統藝術綁紮手段將民間傳説中的故事物化為鮮活的藝術形象並以戲劇片段的形式定格於高台之上,再以人力將其托起以供觀瞻。
高抬戲在人物造型基本上採用民間傳統年畫的“構圖”方式,造型十分誇張,特別是巧設“機關”將劇中人物“懸於空中”,造成角色與角色之間若即若離,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衝擊,看起來飄然若仙,充滿了浪漫色彩。 [24] 

江油重華煙火架

“煙火架”,亦稱“煙火架兒”,又名“煙花架兒”,或稱“焰火架”。是集爆竹、禮花、戲劇人物造型等於一體的民間傳統工藝品。主要用於壽誕、婚慶、道場、節日、廟會和重大慶典活動,以聲、色、動感烘托氛圍。因夜間燃放時懸掛於木架上,故名。煙火架的主體呈桶狀,規格可大可小,一般直徑在60—85釐米,高50—75釐米不等。底部和頂部為竹編,裏面可分為6層、7層、8層、、9層最高為13層。“煙火架”根據不同規格,整個燃放過程在10—30分鐘左右。 [25] 

江油風景名勝

江油李白故居-隴西院

青蓮故居
青蓮故居(2張)
隴西院位於青蓮鎮東南面,背倚天寶山,面對涪、磐二江交匯處,故宅為李客舉家遷移青蓮後所建。據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縣舊宅碑並序》記載:“先生舊宅在青蓮鄉,後往縣北戴天山讀書,今舊宅已為浮圖者居之”。這是因為李白後代並未回故居居住,這座空院便成為和尚居住的廟宇。取名“隴西院”,是因為李白祖籍在隴西,李白自稱“隴西布衣”。由於是李白住過的地方,歷代都在重建擴建,雖屢廢而屢興,現存建築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而建,1962年公佈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6] 

江油李白故居—粉竹樓

隴西院
隴西院(2張)
粉竹樓位於青蓮鎮北的太華山麓,為李白胞妹李月圓的故居。山門前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立《重修粉竹樓記》碑,其中記載:“粉竹樓者,李青蓮先生為其妹月圓所築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絕,迨兵燹後,廟宇傾圮,基址猶存。”可見此處為唐代遺物。相傳李月圓年青時,為了代哥哥李白盡孝,雖許配人家,卻“留而未去”。後來李白便為她建了繡樓於此。月圓常與女友張雪娥在這裏居住,日日以琴棋書畫自娛。晨昏之時,便將洗臉後的脂粉水潑於樓下的叢竹之上,時間一長,竹上便覆了一層白粉,於是後人便將此樓稱為“粉竹樓”。1962年公佈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6] 

江油李白故居—洗墨池

在粉竹樓東面約500米的一片竹林農舍中有洗墨池,傳説是李白兄妹題詩寫字後涮洗筆硯處。池水豐盈,綠中帶黑,酷似墨染。池底有泉水冒出,時而有水泡浮起,狀如蒲花,故又名蒲花井。(或曰井邊曾有一顆蒲樹而名)傳説飲了此井的水,便得太白之遺墨,可以耳聰目明,文思敏捷。 [26] 

江油李白故居—磨針溪

天寶山下有小溪自北向南蜿蜒流過,傳説李白幼年時見一老嫗在此以鐵杵磨針,受到感悟而奮發學習,因此將這條小溪叫磨針溪。 [26] 

江油大匡山

海登武館
海登武館(1張)
大匡山位於江油市大康鎮西南部下莊壩村,東距江油市區約18千米。山上有大明寺遺址,原為唐代古剎,始建於唐貞觀年間,也就是李白隱居讀書處。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立在匡山上的《敕賜中和大明寺住持記碑》(現藏江油李白紀念館)雲:“太白舊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昔貞觀中,始祖師法雲,不知姓氏,號長眉僧……卜基創止宅……唐第七主玄宗朝,翰林學士李白字太白,少為當縣小吏,後止此山,讀書於喬松滴翠之平有十載。”此碑中也記了青年李白離開隱居讀書的大匡山寫的《別匡山》詩:“曉峯如畫參差碧,藤影搖風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看雲客依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27] 

江油小匡山

佛爺洞後山
佛爺洞後山(2張)
小匡山又名李白讀書枱。在江油市區西7千米,青蓮與大匡山之間,平通河西岸。是李白的青蓮老家去大匡山的必經之地,《彰明縣誌》(同治版)記載:“小匡山(彰明)縣西三十里。亦名讀書枱。孤峯秀拔,宛如文筆。李白嘗讀書於此。”傳説李白曾在此挑燈夜讀,一直讀到天明,周圍幾十裏都能看到山上的燈光,故又名“點燈山”。李白後來入了翰林院,於是人們便把李白讀書的點燈山叫“翰林山”,還在山上建太白祠。後經多次興廢,有光緒十四年重建太白讀書枱的兩塊石碑和山頂一座用來焚燒字紙的惜字宮。惜字宮實際上就是一座小石塔,上刻有一副對聯:“倒筆寫天,氣貫星斗;舉杯邀月,詩驚鬼神。”這既是寫惜字宮、小匡山,又與寫詩仙李白精神的贊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了。 [28] 

江油海燈武館

西遊記拍攝基地
西遊記拍攝基地(2張)
海燈法師武館位於江油市昌明河畔,毗鄰太白公園,與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建築風格古樸,集仿古軒、室、亭、榭、迴廊和演武廳、練武場於一館,佈局謹嚴。 [29] 

江油老君山硝洞遺址羣

老君山硝洞遺址羣,位於江油市重華鎮境內,擁有大興洞、朝陽洞等硝洞遺址20餘處,洞深幾百米至幾千米不等,煉硝留下的硝渣、廢料等堆積如山、保存了古代制硝工藝流程原貌,經專家考察認定為古人大規模煉硝遺址。200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0] 

江油乾元山·金光洞

乾元山金光洞
乾元山金光洞(4張)
金光洞位於江油市含增鎮境內的乾元山,山勢跌宕、威武奇險;金光洞又名太乙洞、天倉洞,相傳為太乙真人(道教最高神祇元始天尊門下、哪吒的師傅)修煉洞府、哪吒參師學道之地,洞內有宋元以前道教像數十尊。洞中深不可測,有暗河和億萬年前就存在的銀白蝦。 [31] 

江油翠屏山·哪吒殿

翠屏山哪吒殿位於江油市東北三合鎮境內,相傳為哪吒太子自刎後剔骨還肉,託夢給母親建廟接受香火的地方。現有恢復重建的迎仙堂和哪吒殿,保存有清代嘉慶年間《培修翠屏山石梯碑記》、同治年間《翠屏山道會萬信明老真人墓誌》等碑石,以及“麒麟送書”、“高山流水”、“弄玉吹簫”、“福祿壽喜”四幅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石刻浮雕和一些燒製於清代同治年間、刻有“同治流年”字樣的火磚。 [32] 

江油竇圌山

竇圌山 竇圌山
竇圌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其奇特的山峯、驚險的鐵索、古老的廟宇吸引着中外來客。擁有西南地區首家滑翔傘基地,夏季平均氣温為21.7℃,是得天獨厚的天然避暑勝地。 [33] 
竇圌山 竇圌山
景區內植被茂密,風光秀麗,當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人們呼喚綠色的時候,一片城市裏的森林就顯得彌足珍貴。在四川省江油市,就有一個被人們稱為"森林氧吧"天然避暑勝地的國家地質公園——竇圌山景區。整座山峯巖體裸露,丹赤如霞,三峯矗立,似一道畫屏,屬典型的礫岩丹霞地貌。自麓至頂約5千米許,行道迂迴盤旋,林木蒼翠,景色秀麗。 [33] 
山中有十大旅遊區域,二十八個景點,博大幽深。其中雲巖寺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管理單位。飛天藏具有八百多年曆史,舉世無雙;圌嶺鐵索飛渡堪稱神州一絕;高空滑翔驚險刺激;載人索道安全舒適;觀峯坪景區開闊舒適;中國曆代皇帝長廊223尊圓雕石刻居全國之最。 [33] 

江油地方特產

江油中壩醬油

產自於四川江油,據史書記載,川北中壩,自古為釀醬之鄉,其品味之冠以北門清香園為屬。1985年經中國食品雜誌社審定,載入《中國名食百科》史冊;同年經四川省經委推薦,國家計經委批准,選入《中國土特名產辭典》。1989年獲部、省雙優桂冠。
1997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食品名牌產品”稱號。

江油江油附子

江油附子產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為著名川產地道藥材。《藥物出產辨》稱附子“產四川龍安府江油縣”。江油附子為江油特產,栽培歷史有1300多年,炮製歷史亦逾千年。 [34]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江油附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3月23日起對江油附子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江油榮譽稱號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35] 
2020年6月29日,入選四川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 [36]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37] 
2020年8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38] 
2020年9月,入選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市、區)名單。 [39] 
2020年9月22日,入選“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名單。 [40] 
2020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41] 
2020年12月22日,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42] 
2021年3月18日,入選四川省第四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名單。 [43]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44] 
2021年8月,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47] 
2021年8月26日,入選第三批天府旅遊名縣公示名單。 [48] 
2021年9月,入選“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50] 
2021年,江油市被命名為四川省生態園林城市。 [51] 
2022年8月,入選壹城智庫“2022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排名第86。 [5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