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楊鎮

鎖定
石楊鎮,隸屬於安徽馬鞍山和縣,地處和縣北端,東與江蘇南京浦口區相連,東南接香泉鎮,南連西埠鎮,西鄰善厚鎮,西北與滁州全椒縣武崗鎮隔滁河相望。 [3]  轄區總面積164.8平方千米。 [4]  2019年末,石楊鎮户籍人口37979人。 [4] 
秦朝時期,屬烏江亭地,後屬烏江縣(淮南郡)。2005年12月,綽廟鄉合併石楊鎮。 [3]  截至2020年6月,石楊鎮下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和縣夾山關路40號。 [3] 
截至2019年末,石楊鎮有工業企業67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3個。 [4] 
中文名
石楊鎮
行政區劃代碼
340523109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
地理位置
和縣北端
面    積
164.8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和縣夾山關路40號
電話區號
0555
郵政編碼
238241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皖E
人    口
37979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石楊鎮歷史沿革

秦朝時期,屬烏江亭地,後屬烏江縣(淮南郡)。
明朝,屬烏江,為和州懷德鄉四九都、四十都轄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為金楊、高皇殿2鄉。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月,成立江和全行政辦事處,該地分設八大禁、翁壩、金城廟3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名金綽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成立石楊鄉。
1952年2月至1955年7月,石楊鄉屬香泉區。
1955年8月,又屬善厚區;同年10月,撤區並鄉,成立公社,石楊和高關合併成立高關公社。
1963年5月,撤銷公社,改設石楊區。
1969年4月,全縣撤區。
1970年12月,復為石楊區。
1992年2月,撤區並高關、金城、石楊3鄉合稱石楊鎮。
2005年12月,綽廟鄉合併石楊鎮。 [3] 

石楊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石楊鎮轄石楊、綽廟2個居民委員會,高關、花園、八禁、金城、新農村、鑄陸、裕民、幸福、中山9個村民委員會。 [3] 
截至2020年6月,石楊鎮下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和縣夾山關路40號。 [3] 
石楊鎮區劃詳情
石楊社區
金城村
花園村
裕民村
綽廟社區
新農村
八禁村
幸福村
高關村
鑄陸村
中山村
-

石楊鎮地理環境

石楊鎮位置境域

石楊鎮地處和縣北端,東與江蘇南京浦口區相連,東南接香泉鎮,南連西埠鎮,西鄰善厚鎮,西北與滁州全椒縣武崗鎮隔滁河相望。 [3]  轄區總面積164.8平方千米。 [4] 

石楊鎮自然資源

2011年,石楊鎮有耕地面積51700畝。 [3] 

石楊鎮人口

2011年末,石楊鎮轄區總人口4021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20人,城鎮化率7%。總人口中,男性20939人,佔52.1%;女性19277人,佔47.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53人。 [3] 
2019年末,石楊鎮户籍人口37979人。 [4] 

石楊鎮政治

政府領導
職務
姓名
工作分工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劉安剛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審計工作。
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馬興平
分管土地、林業、規劃建設、招標投標、徵遷工作;分工石楊社區。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1年12月,參考資料來源: [2] 

石楊鎮經濟

石楊鎮綜述

2011年,石楊鎮財政總收入2.4億元,比上年增長105%。 [3] 
截至2019年末,石楊鎮有工業企業67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3個。 [4] 

石楊鎮農業

2011年,石楊鎮生產糧食28200噸,其中水稻21700噸,小麥4785噸,油菜籽1994噸,棉花145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3055畝,產量2904噸。主要品種有芹菜、萵筍、大白菜、蘿蔔、毛豆、西紅柿等,其中芹菜260噸,葛筍345噸,蘿蔔306噸,毛豆298噸,西紅柿196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3700頭,年末存欄4006頭;羊出欄1965只,年末存欄1290只;家禽飼養量98萬羽。 [3] 

石楊鎮工業

2011年,石楊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工業企業6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5.2億元,比上年增長18.9%。 [3] 

石楊鎮金融業

2011年末,石楊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億元,比上年增長25%;各項貸款餘額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 [3] 

石楊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鎮區206省道和綽善、石關、西石縣道共4條主要道路,道路總長度5000米,均為水泥路面。境內206省道(滁蕪路)直穿南北,縣道(綽善路)橫穿東西。東接合寧高速公路,村村通砂石路、水泥路。2011年,建水運碼頭1.5千米,能常年停靠400噸位船舶,年吞吐量300萬噸,經內河32千米進入長江。 [3] 

石楊鎮社會事業

石楊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石楊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5個,文化團隊10多個;各類圖書室33個(包含學校圖書室),藏書近10萬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150多人;文化廣場1個,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
2011年末,石楊鎮有體育健身點13處,省優秀運動隊後備人才訓練基地1個,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7人。5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2%。
1996年7月建成石楊鎮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4310户。 [3] 

石楊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石楊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725人,專任教師33人;小學5所,初中2所,在校生293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3] 

石楊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石楊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病牀52張,固定資產總值54.8萬元。專業衞生人員86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13A,註冊護士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6萬人次。 [3] 

石楊鎮社會保障

石楊鎮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48户,人數240人,支出6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42户,人數1696人,支出185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84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58人。發放救災救濟款23萬元,開展城鄉醫療救助工作,發放救助款5.4萬元。 [3] 

石楊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石楊鎮有郵政局1個。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6萬門,固定電話用户8000户,移動電話用户6000户,寬帶接入用户2000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500萬元。 [3] 
  • 給排水
2011年末,石楊鎮有自來水廠1座,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磚砌排水管道4000米。 [3] 
  • 供電
2011年末,石楊鎮有500千伏變電所1座。 [3]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石楊鎮有休閒廣場綠地1500平方米,政府綠地及道路綠化帶500平方米。 [3] 

石楊鎮歷史文化

  • 名稱來歷
石楊鎮地名因位於高楊之鄉,山巷之口,石頭又多,故名楊石巷,後改名石楊。 [3] 
石楊鎮

石楊鎮著名人物

  • 胡業桃
胡業桃 胡業桃
胡業桃(1949~197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模範共青團員,海軍航空兵戰士。安徽省和縣石楊鎮人。1969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70年1月25日在戰備施工中,不顧危險援救戰友,觸電犧牲。根據他生前意願,所在部隊黨委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時追記一等功,同年11月2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追授“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 憨山大師
憨山大師 憨山大師
憨山(1546~1623年),俗家名蔡德清,和縣石楊鎮蔡淺村人。與蓮池紫柏藕益在歷史上並稱明代“四大高僧”。著有《觀楞伽經》八卷,《欏伽經、法華經通義》《法華主節》二卷、《華嚴經綱要》八十卷等。

石楊鎮名勝古蹟

  • 張嬰洞
張嬰洞,位於和縣石楊鎮高關村烏石山下迢迢谷中,谷長5千米。北達如方山麓,南通掉尖山山峽,俗稱“黑凹”。此洞石孔嵌豁,一山皆空,漢時,張嬰隱藏於此,故稱“張嬰洞”。
據傳,唐代張氲亦隱居於此。洞中有石盎、石琴。洞頂石縫中產黃精(中草藥),大如拳頭。唐玄宗李隆基曾召見他,拜官不受,還山。某年,洪州(今南昌)發生大疫。有狂道士賣藥,得者必愈。唐玄宗聽説後,笑道:“這賣藥老道,一定是張氲”。後唐玄宗又三次召見,他都不去。直至唐代天寶末年(756年),尸解。
明代和州戴重曾至此遊覽,並作《至迢迢谷》詩:“豺虎縱橫未解圍,間關猶得返荊扉。雨來晚澗村多哭,月滿秋峯鳥不歸。聊復荷鋤看豆落,敢曾沽酒問雞肥,良朋殄瘁身將老,欲就山林事轉違”。
  • 氣象樹
氣象樹在石楊鎮高關行政村的山坳裏,有一棵功能奇特的"氣象樹"。樹高約10米,主幹粗矮,凹凸不平,樹圍3米多,樹冠四展如傘,覆蓋面積100多平方米,已有400多年曆史。當地農民稱它"朴樹",林業技術人員確定是榆樹科屬,叫"小葉榆"。
  • 如方山
如方山,舊名“六合山”,位於和縣石楊鎮夾山關水庫北端,距縣城25千米,海拔315米。為全縣最高之山,綿亙十里。東晉隆安初(397—401年),甘肅涼州寶雲和尚,嘗遊天竺、大夏諸國,通梵文、譯佛經,他晚年從江南來六合山幽棲以終。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年),宋孝武帝劉駿登山時,如金陵之方山,故名如方山。天監年間(502—519年),梁武帝蕭衍登此山,以望六合,亦名六合山。宋代和州巡檢賀鑄在《登如方山》詩中寫道:“楚郊十月尚聞蟬,傍道黃花亦可憐,特上西山最高處,長安應在夕陽邊。”山上曾建有一座昭明院,院內有塔,名“六祖塔”且有寺,名“六墳寺”。梁昭明太子蕭統曾在院內讀書。
石揚鎮 石揚鎮
明代詩人戴重在《昭明院》一詩中寫道:“蕭家藏經寺,亦有讀書枱,竹柘滴空青,白雲招手來”。西嶺聖石嶙峋,名“獅子巖”,巖下有一石潭,深七丈餘,此潭叫“金牛井”。西南山麓陡峭處,有一石巖叫“釣魚台”。相傳,山下是一片白水,姜太公曾在陡壁上垂釣,故叫“釣魚台”。山下有夾山關,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和州知州楊繼芳在《夾山關》詩中寫道:“常道出門好,逢山眼倍青。峯多紅日障,路曲白雲停。倦烏歸深樹,流泉入草亭。野人眠正穩,遊子為誰醒。”如方山古蹟甚多,均毀於日軍炮火。新中國成立後,和縣人民政府在如方山辦起國營林場。

石楊鎮榮譽稱號

2021年9月,石楊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