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望鎮

(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轄鎮)

鎖定
博望鎮,隸屬於安徽馬鞍山博望區,地處博望區東部,東與江蘇南京溧水區石湫街道接壤,南和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隔湖相望,西鄰新市鎮,北接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5]  轄區總面積133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博望鎮户籍人口93547人。 [3] 
博望鎮始建於南朝梁。1984年11月,設立博望鎮建制。 [5]  截至2020年6月,博望鎮下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新城村。 [5] 
截至2019年末,博望鎮有工業企業906個,其中規模以上41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2個。 [3] 
中文名
博望鎮
行政區劃代碼
3405061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
地理位置
博望區東部
面    積
133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新城村
電話區號
0555
郵政編碼
2431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石臼湖風景區
橫山風景區
博望老街
車牌代碼
皖E
人    口
93547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博望鎮歷史沿革

博望鎮始建於南朝梁。
明代,設博望市。
清代,改為博望鎮。
民國後,設立區、鄉、所。
1950年2月,設博望區。
1961年4月,成立博望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鄉。
1984年11月,設立博望鎮建制。 [5] 

博望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博望鎮轄博望、新博2個居民委員會,長裕、三楊、東城、山寧、紅陽、新城、西城、新隴、新聯、濱湖、永合11個村民委員會。 [5] 
截至2020年6月,博望鎮下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新城村。 [5] 
區劃詳情
博望社區
濱湖村
新隴村
新城村
東城村
新博社區
西城村
永合村
長裕村
-
三楊村
紅陽村
新聯村
山寧村
-

博望鎮地理環境

博望鎮地處博望區東部,東與江蘇南京市溧水區石湫街道接壤,南和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隔湖相望,西鄰新市鎮,北接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5]  轄區總面積133平方千米。 [3] 

博望鎮地形地貌

博望鎮地處長江中下游河湖交匯地區,地勢北高南低,地貌類型以湖積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境內最高峯太陽拱位於橫山,海拔458.9米;最低點位於石臼湖北部沿岸,海拔5.4米。 [5] 

博望鎮水文

博望鎮境內河道屬水陽江水系。博望河起源於山寧村,由南向北入石臼湖,全長18千米。石臼湖位於境內南部,與高淳區、深水縣交界,面積約200平方千米。 [5] 

博望鎮自然災害

博望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災、雷擊等。旱災平均四年一遇,主要發生在6~10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2011年4~6月,造成4.5萬畝農作物、1.8萬畝養殖水面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0萬元。 [5] 

博望鎮自然資源

2011年,博望鎮境內有耕地面積6.5萬畝。 [5] 

博望鎮人口

2011年末,博望鎮轄區總人口8884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076人,城鎮化率20.3%。另有流動人口15000人。總人口中,男性47235人,佔53.2%;女性41606人,佔46.8%;14歲以下14339人,佔16.1%;15~64歲65839人,佔74.1%;65歲以上8827人,佔9.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88654人,佔99.79%;有苗族41人,彝族34人,回族22人,布依族20人,壯族16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68人。 [5] 
截至2019年末,博望鎮户籍人口93547人。 [3] 

博望鎮經濟

博望鎮綜述

2011年,博望鎮財政總收入3.1億元,比上年增長35.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800萬元,比上年增長37.9%。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645萬元,增值税18805萬元,企業所得税2956萬元,個人所得税1294萬元。 [5] 
截至2019年末,博望鎮有工業企業906個,其中規模以上41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2個。 [3] 

博望鎮農業

2011年,博望鎮農業總產值2.9億元,比上年增長18%。
2011年,博望鎮生產糧食4.9萬噸,其中水稻3.8萬噸,小麥1.1萬噸。
2011年,博望鎮生豬飼養量0.5萬頭,年末存欄0.3萬頭;家禽飼養量26.8萬羽。 [5] 

博望鎮工業

2011年,博望鎮有企業70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1家,職工627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5.2億元。銷售收入達到億元的企業16家。省級高新技術區1個。 [5] 

博望鎮商業

2011年末,博望鎮有商業網點1602個,職工4083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5.5億元。
2011年,博望鎮進出口總額474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6%;出口4290萬美元,主要出口產品有機牀、刃模具、食品機械等產品,銷往50多個國家和地區。 [5] 

博望鎮金融業

2011年末,博望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6.3億元,比上年增長14%。 [5] 

博望鎮交通運輸

2011年,博望鎮有314省道、新314省道過境,西距寧蕪鐵路41千米,北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5千米。鎮區道路總長度62千米,道路鋪裝面積90平方千米,城市橋樑11座,總長度3.3千米。 [5] 

博望鎮社會事業

博望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博望鎮有幼兒園24所,在園幼兒2596人,專任教師Hl人,小學2所,在校生5679人,專任教師2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552人,專任教師25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博望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010萬元,比上年增長10%,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比上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 [5] 

博望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博望鎮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產品檢測檢驗中心2家,金屬鍛造和熱處理中心1個,高新技術企業21家,省高新技術產品39個,省重點新產品7個,省名牌產品14個;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4項,安徽省火炬計劃項目2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13項,安徽省優秀技術改造項目和科技興貿行動專項各1項。 [5] 

博望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博望鎮有文化活動廣場1個,村文化活動室13個;農家書屋13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室13個。
2011年末,博望鎮有體育場地17處,體育團體4個。9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
1993年11月,博望鎮開通博望鎮有線電視台,後改為當塗縣廣播電視總站博望分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近1萬户,入户率60%。 [5] 

博望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博望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0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1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0.2億元。專業衞生人員145人,其中執業醫師70人,執業助理醫師30人,註冊護士4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萬人次。
2011年,博望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0208人,參合率100%。 [5] 

博望鎮社會保障

2011年,博望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46户,人數549人,支出126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92元,比上年增長8%;城市醫療救助2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76人次,共支出63萬元,比上年增長3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320户,人數1914人,支出360萬元,比上年增長40%,月人均157元,比上年增長60%。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5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社會福利費280萬元,比上年增長20%,社區服務設施13個,其中社區服務站2個。新增就業1195人,年末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89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11年度基金收入合計1009.57萬元,比2010年度增長36%。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8627人,參保率98.34%。 [5] 

博望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博望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點2200個,鄉村通郵率100%;徵訂報紙29萬份、期刊1.09萬冊,業務收入145萬元。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2000門,固定電話用户2.23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95.62%,移動電話用户0.93萬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23.21%,互聯網端口總數1.8萬個,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00萬元。 [5] 
  • 給排水
2011年末,博望鎮有自來水廠1座,供水能力1.2萬噸/日。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D600排水管道52000米。 [5] 
  • 供電
2011年末,博望鎮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座,年售電量累計完成2.26億千瓦時。 [5] 
  • 燃氣
2011年末,博望鎮有燃氣供氣站2座,天然氣普及率為6.25%,月平均用氣量為43028.34立方米。 [5]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博望鎮有公共廣場1處,面積2萬平方米,綠地2處,0.3萬平方米,花壇50個。 [5] 

博望鎮歷史文化

  • 名稱來歷
博望鎮地名因東晉時北方南陽郡博望縣僑置本地得名。 [5] 

博望鎮榮譽稱號

2019年9月11日,博望鎮入選“2018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 [1] 
2020年6月,博望鎮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 [2] 
2022年2月,入選安徽省衞生鄉鎮名單。 [6] 
2023年9月24日,入選“2023中國中部地區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排名第82。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