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陵牛歌

鎖定
銅陵牛歌是流行傳唱於安徽沿江江南的傳統民歌,屬於民間童歌。
始於何時,現已無法確切認定,但是從歷史上看,沿江江南是以農耕為主的。有耕就有牛,有牛就有牧,有牧就有牧童,有牧童就應該有牧歌。
古典詩詞中,關於牧童牧歌的記述很多。
這從一個側面表明,“牛歌”的歷史是很漫長的
中文名
銅陵牛歌
地    域
安徽沿江江南
所屬國家
中國
音樂種類
民間童歌

目錄

銅陵牛歌源流

農村放牛娃每天早上起身到山野湖灘去放牛,用歌聲邀約同伴,結隊前往。牛到牧場以後,牛兒吃草只要不走失就行了。
所以此時他們多互相對歌嬉戲,至傍晚就又以歌相約,同道回家。這就是説,放牛娃們與“牛歌”是早出晚歸、嬉憩勞作、融為一體的。“牛歌”既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更是情感的充分表述。
安徽銅陵有一個“順安三月三古廟會”,廟會上有一個牛市,這個牛市,在沿江江南一帶很有名氣,每至陽春三月,牛市開市期間,遠近農民,買牛賣牛的都前來趕會。
夕陽西下,日市收市的時候,集鎮不遠的放牛灘上,就有數不清的牛和放牛娃。放牛娃對歌,此起彼伏,匯成“牛歌”的海洋。新中國成立初,當地的基層文化站,遵照政府關於挖掘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民間文化藝術的指示,對“銅陵牛歌”進行了初步發掘(選詞記譜)。
1956年,又在“牛歌”流行的區域物色了兩名少年(男的叫江世林,時年只有十四歲,女的叫吳慕珍,時年十七歲),經過整理排練,參加了安慶地區的民間文藝會演,這是“銅陵牛歌”第一次登上城市的舞台。
不料一經演出,便獲得多種獎項,贏得一致好評。
次年又被選送參加安徽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更是一鳴驚人,獲很大成功。著名作曲家時樂蒙曾稱之為“中華民族人民的天才創造”。
大會評獎委員會評定,授予節目發掘獎、優秀節目獎、整理獎和演出獎。“銅陵牛歌”這顆長期被掩埋的藝術珍珠,一經拭去塵埃,果然光彩奪目。 [1] 

銅陵牛歌特色

“銅陵牛歌”的歌詞,特別是其中的對歌部分,多為不固定的即興問答,俗稱“見風掛牌”。這裏所説“見風”的“風”,就是指身邊事、眼前景。如“重打鑼鼓重開台,我出牛歌給你猜”“什麼團團團上天?什麼團團在水邊?什麼團團長街賣?什麼圓圓姐面前”等,天真機智,幽默逗趣,既是一種歌唱活動,也是一種智力遊戲,即問即答,反覆循環。基本上是大白話,“敷陳其事而直言之”。
其創作要求,實際上就是一條,那就是“簡潔精煉,合轍上口”。內容多是反映農耕時代男耕女織的樸素生活和放牛娃們天真無邪、自得其樂的童趣。悠然而不悠閒,嬉戲並不嬉鬧。
其曲調也是這樣,特點主要有三:一是在曲式結構上比較複雜,二是在調性對比上特點鮮明,三是在調式色彩上十分獨特。
其旋律最動聽、最具特色的,應該是其對比段的五聲角調式,因為五聲角調式的主音,缺少屬音的支持,無法分解和絃讓其旋律行進。
可“銅陵牛歌”的角調式,巧妙地克服了缺少屬音的弱點,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絕。由於方言的特點,“銅陵牛歌”的音域一般不寬,起伏較小,如第一、三兩段,呈示段和再現段,音域只有六度,顯得非常舒緩、悠揚。
對比段由於速度和節奏的變化,雖顯得活潑跳躍,但音域仍只在八度以內。
通篇旋律,除偶爾出現五度跳進外,多為三度以內的小跳或級進,體現了沿江江南人民那種安逸祥和平穩遞進的性格追求。
民歌是地方戲曲的源頭,民歌與地方戲曲總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銅陵牛歌”就與安徽的徽劇、黃梅戲等地方戲曲有着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黃梅戲《劉三姐》就曾將“銅陵牛歌”吸收改編為戲裏的主要唱段。比如深受“銅陵牛歌”影響的三姐與秀才對歌的唱腔,幾十年演唱至今。
反過來,徽劇的《小放牛》、黃梅戲的《打豬草》等戲裏的孩童形象,“銅陵牛歌”於舞台演出時,也有大量吸收。 [1] 

銅陵牛歌作品影響

“銅陵牛歌”發掘以後,首先在該縣的老洲鄉進行傳唱試點。這個鄉是1958年即聞名的全國“文化之鄉”。這裏有一個美麗的大草灘,面積千畝以上。綠草茵茵,牧童橫騎牛背,相互對歌,你來我往,此起彼伏。江南秀色融合於旋律之中,表現於歌聲之外,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老洲鄉的試點,立即帶動了全縣乃至更廣大地區演唱《銅陵牛歌》的熱潮。羣眾性的演唱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
“銅陵牛歌”發掘傳唱成功,深受羣眾歡迎的事實,大大端正了某些幹部輕視民間傳統文化的片面認識,有力地推動了沿江江南民歌的搶救挖掘工作。經過不斷的努力,特別是1963年之後,當地曾經多次開展了大範圍的民歌普查。據不完全統計,僅銅陵地區就挖掘蒐集了200多首,經過整理鑑定,較為完整並具有地方風味的約50餘首。主要是小調、山歌、號子和歌舞曲,內容包括革命歷史、情歌、生產勞動和民俗活動等幾方面。如在“銅陵牛歌”傳唱的影響下,當地65歲的老農何本奎將他在十餘歲時與當時已60多歲的陸道安老人學習並傳承下來的太平軍民歌《十字歌》挖掘出來:“一字寫來一橫長,廣西出了個小天王,蓋世無雙,屯兵養馬千千萬,要與清朝動刀槍,皇帝要推翻。”此歌20段歌詞,保存完整,曲調樸實流暢,極具歷史價值。還有《當兵歌》(也稱《壯丁歌》)是一首敍述被抓壯丁悲苦生活的民歌,12段歌詞,曲調悽婉悱惻,十分感人。情歌小調方面,如流行於沿江山區的情歌《我倆有心怕什麼》:“露灑辣椒亮晶晶,哥哥見妹不作聲,想説話,慢吞吞,未開口,轉過身,邊走邊望一樣的心。”把一個初戀少女且顧且盼、欲説還羞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旋律更是生動傳神,娓娓動聽。《條條絲線系妹心》這首情歌以輕柔詠歎旋律唱道:“一條絲線牽過河,哥買梳子妹梳着,千萬絲線數不清,條條絲線系妹心。”將情人思念的情感表現得雋永含蓄,分寸得體。
在“銅陵牛歌”的發掘傳唱的影響下,還有大量的勞動號子被挖掘整理出來,如“抗旱號子”“大鋨號子”“搬運號子”“舂米號子”“大夯號子”等等,由於這些號子民歌一般都是在負荷比較沉重的體力勞動中用以協調動作、調劑精神的,所以其節奏與勞動程序有着直接的關係,通常都是一領眾和、旋律跌宕起伏、氣勢壯闊雄渾。
“銅陵牛歌”在發掘整理過程中豐富了配樂、化裝,由曠野走上了舞台。這給一些偶然仍在活動、但長期不被重視、得不到積極傳承的民俗類演唱節目,起到了一定的示範和帶頭作用。如沿江江南每年中秋節,對上年度的新婚夫婦進行“送秋”,即送去“秋實”,預祝“早生貴子”。其形式是運用象徵性的道具(如“芋頭子”),燃紅燭,唱“送秋歌”,熱情而富有喜慶氣氛。但這“送秋歌”中卻夾雜着一些粗俗的東西。在“銅陵牛歌”的示範影響下,“送秋歌”只稍加整理,即“錦上添花”,不僅會演獲獎,而且在羣眾中也大大熱乎起來。其他如“挑花籃”“竹馬燈”“幫歌”“門歌”等也都得到進一步的挖掘和提高。
總之,“銅陵牛歌”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不僅對沿江江南一帶傳統文化的發掘工作產生了較好的推動作用,同時,經出版社和有關媒體的宣傳介紹,在全國音樂領域也有一定的影響。1959年“銅陵牛歌”就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編入《安徽民間音樂》第二輯。1962年,上海戲曲學校吳歌老師將其選編進該校的《民族音樂簡譜視唱教材》,並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此後,“銅陵牛歌”便成為省、市、縣文藝團體的保留節目和許多廣播電台(包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音樂選播節目。
經過十年動亂,至1978年安徽省首屆“民族民間唱法會演”時,省歌舞團帶頭獻演了“銅陵牛歌”。“銅陵牛歌”的傳承和發展工作,重又活躍起來。1985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音樂詞典》設“牛歌”詞條,以“銅陵牛歌”為例,並摘舉歌譜。1992年,銅陵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將“銅陵牛歌”收入新編《銅陵縣地方誌》,2006年,“銅陵牛歌”被列為首批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5月又成為安徽省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項目。
沿江江南,山川秀美,人情淳樸,廣大勞動人民不僅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豐富的精神財富。“銅陵牛歌”就是銅陵人民特別是農家孩子創造並口耳相傳留下來的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珍珠。 [1] 
《銅陵牛歌》表演 《銅陵牛歌》表演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