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東門

(合肥小東門)

鎖定
小東門,原名時雍門,位於合肥市長江中路與馬鞍山路交口附近,小東門內的街道變成了長江路。
中文名
小東門
地    址
合肥市長江中路與馬鞍山路
原    名
時雍門

小東門地理位置

安徽省合肥市長江中路與馬鞍山路交口附近。

小東門歷史變遷

小東門(2008年攝) 小東門(2008年攝)
如今,從小東門 [1]  可以一直通到大西門,但在過去,城門之間的道路是不能成為筆直一條的,那時候一個封建的説法是,城門之間筆直相通會有發生叛亂的危險。因此,前大街過了三孝口以後,往北邊拐了一下才到大西門。

小東門原叫做時雍門

在古代的合肥,威武門是主要的城門之一,不僅進城主要道路在此,軍隊出征時也會從此門出,地位與達官貴人進出的德勝門相當。城門上還有座高高的城樓——五鳳樓,是合肥城的制高點。但在合肥東邊,光有一個城門也是不夠的,另一座城門小東門或許因此而存在。畢竟多一個城門,無論是百姓進出城還是軍隊進出都方便了許多。但與大東門比起來,在地位上,小東門就顯得低了許多。從五里廟方向進入小東門,都是小路,沒有了大東門的氣派。
合肥小東門夜色 合肥小東門夜色
小東門原本叫做時雍門,可在走訪時發現,即使是解放前就生活在合肥的老人們,知道“時雍門”的人也極少。為什麼後來老百姓記住的都是“小東門”這個名字,而鮮有人知道“時雍門”這個名稱?安徽民俗學家牛耘説:“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可能因為在過去文盲很多(直到解放後才有成規模的掃盲行動),老百姓不識字啊,‘威武’兩個字複雜,‘雍’字就更難認,所以在老百姓口中叫到最後就變成了大東門和小東門。同樣,德勝門與南薰門被分別叫成了大南門和小南門。”
“大東門不大,小東門不小。”這是合肥老百姓口中流傳的俗語。這從側面證明了,兩座城門在規模上,實際相差不大。事實上,合肥的七座城門,在大小上,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小東門漸成政治中心

合肥小東門夜色 合肥小東門夜色
1938年,日軍佔領合肥後,把警備司令部設在了小東門洪家花園裏。隨軍的日本畫家對合肥的七座城門做了七幅水彩畫,在關於小東門的畫上,有文字註釋道:“這是從東門外側看到的景色,另有一張畫畫的是這張畫的盡頭的入口處。汽車原先應是從此畫的右邊的一扇關着的門進去,然後拐個彎再進入左邊的甕道。佔領了這兒以後,如畫所見把城牆的一段拆掉了,這是為了使視線不受阻撓,能清楚地看見汽車的進出而作的準備。”
合肥小東門夜色
合肥小東門夜色(2張)
據記載,合肥的7座城門均有內外兩道,之間為甕城。從此畫中可以清楚地看見被日軍扒開的一段外城牆,城牆豁口外左右兩邊的木製崗亭和外城門上站崗的士兵,橋上活動的三角柵欄和護城河外的鐵絲網、樁,構成緊張的戰時氣氛 [2] 
民國時,省政府主席李品仙的公館安置在洪家花園內,新中國成立後的省委,也設在了小東門這裏。小東門內的街道,漸漸也成了合肥一條重要的道路。由於省委坐落在此,省高院等單位都曾在此辦公。解放後的小東門可算作是合肥的政治中心。
到了新時代,小東門內的街道變成了長江路,更是成為合肥乃至安徽的第一路。小東門的地位也變得重要了起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