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朝興

鎖定
金朝興(?-1382年),巢(今安徽巢湖)人,明朝開國將領。
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靠明太祖朱元璋,隨後參與了平定陳友諒張士誠和北伐元朝的戰爭。洪武三年(1370年),任秦王左相。洪武四年(1371年),隨傅友德征伐明夏。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為宣德侯。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平定雲南時去世,追封沂國公,諡武毅。
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平定雲南之功,令其子孫世襲侯爵。 [1]  嘉靖元年(1507年),明世宗為金朝興在雲南建廟,賜額“報功”。 [2] 
諡    號
武毅
所處時代
明朝初期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逝世日期
1382年
主要成就
平雲南、明夏
本    名
金朝興
爵    位
宣德侯→沂國公(追封)

金朝興人物生平

金朝興早期經歷

元朝末年,淮西戰亂,金朝興聚眾結寨自保,至正十五年(1355年)時,明太祖駐紮在和陽,欲圖渡過長江,俞通海等人帶着船隻前去投奔,金朝興也率領部下前去歸附明太祖, [3]  隨軍渡過長江,征伐各地,立下戰功。 [4] 
至正十七年(1356年)三月,任都先鋒,隨徐達攻克常州。 [5]  後任左翼副元帥,收復宜興。 [6] 
至正二十四年(1363年),參與平定武昌,升任龍驤衞指揮同知。 [7]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平定張士誠,改任鎮武衞指揮使。 [8] 

金朝興南征北戰

洪武二年(1369年),隨常遇春攻克大同,又改任大同衞指揮使,又隨李文忠攻克了東勝州,俘虜了元平章劉麟等十八人。 [9]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論功行賞,封為都督僉事,兼任秦王左相,沒多久又卸任都督府事,專門輔佐秦王。 [10] 
洪武四年(1371年),跟隨傅友德攻打明夏政權。 [11] 
洪武七年(1374年),統率軍隊打到黑城,俘虜元朝太尉盧伯顏、平章帖兒不花和省院等官二十五人。 [12]  接着跟從李文忠統領東道兵,攻取和林。 [13] 
洪武十一年(1378年),跟從沐英西征,收復納鄰七站地。 [14] 
洪武十二年(1379年),論功封為宣德侯,食祿二千石,世襲指揮使。 [14]  同年和西平侯沐英在東隴山之南川築城。 [15] 

金朝興不幸逝世

洪武十五年(1382年),跟從傅友德征討雲南,在臨安駐軍,降服元朝右丞兀卜台、元帥完者都、土酋楊政等人。金朝興安撫有方,軍民都很滿意,同年進軍會川,不幸逝世。 [14]  死後追封沂國公,諡武毅。

金朝興人物成就

金朝興作為明朝開國將領,參加了平定陳友諒、張士誠和北伐元朝、南征明夏的戰爭,在南征明夏時,俘虜元朝太尉盧伯顏、平章帖兒不花和省院等官二十五人,又隨李文忠攻取和林,為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洪武十五年(1382年),跟隨傅友德南征雲南時,安撫有方,降服元朝右丞兀卜台、元帥完者都、土酋楊政等人,為明朝疆域的統一作出了貢獻。 [16] 

金朝興親屬成員

  • 長子:金鎮,繼承侯爵,後坐胡惟庸案降職。 [17] 

金朝興人物評價

明史》:①朝興沉勇有智略,所至以偏師取勝,雖未為大帥,而功出諸將上。②諸將當草昧之際,上觀天命,委心明主,戰勝攻取,克建殊勳,皆一時之智勇也。及海內寧謐,乃名隸黨籍,或追論,或身坐,鮮有能自全者。圭裳之錫固足酬功,而礪帶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③朝興撫輯有方,軍民鹹悦。 [16] 
朱元璋:昔有聖君,定賞報功,維賢受之。朕觀古制,漢封最多,然侯之名,則同其食祿。世守者,各有等差焉。功有先後,業有巨微,所以食祿有等,以辨輕重也。諮爾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宣德候食祿二千石金朝興,前以平羌戎之功,特加侯爵,以貴爾身。今平定雲南,功勳昭著,是用使爾子子世世承襲食祿二千五百石。朕本疏愚,皆遵前代聖王之典禮。以券誓:若謀逆不宥,其若死子,免一死以報爾功。嗚呼,安不忘危,慎修為始。思相知之惟舊,念成功之多艱。垂訓後人,永延世祿,豈不偉歟,宜令金朝興准此。 [18] 

金朝興後世紀念

報功祠碑:現存於昆明市碑林博物館碑廊的砂石質碑,高2.1米,寬1.4米,文34行。直行楷書。是明代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雲南巡撫何孟春向皇帝奏請建立報功祠的奏議及朝廷批示的全文。內容主要記述明初傅友德及金朝興、梅思祖討平雲南的功績,對明軍在雲南的征戰記載詳細。 [19] 
後裔:川滇一帶現仍有金朝興廟,當地金氏有以金朝興為先祖,應是金朝興當年所帶的親族和子弟留下的後裔。 [18] 
墓址:安徽柘皋鎮西街曾有金朝興的衣冠冢,並有御賜石碑紀念金朝興。 [18] 
參考資料
  • 1.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十七年論平雲南功,改錫世侯券,增祿五百石。
  • 2.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嘉靖元年,命立傅友德、梅思祖及朝興廟於雲南,額曰“報功”。
  • 3.    《明史·俞通海傳》:太祖方駐師和陽,謀渡江,無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讚我也!”親往撫其軍。
  • 4.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金朝興,巢人。淮西亂,聚眾結寨自保。俞通海等既歸太祖,朝興亦帥眾來附。從渡江,征伐皆預,有功。
  • 5.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克常州,為都先鋒。
  • 6.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復宜興,為左翼副元帥。
  • 7.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平武昌,進龍驤衞指揮同知。
  • 8.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平吳,改鎮武衞指揮使。
  • 9.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攻克大同,改任大同衞指揮使。取東勝州,獲元平章劉麟等十八人。
  • 10.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論功為都督僉事兼秦王左相。未幾,解都督府事,專傅王。
  • 11.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四年從大軍伐蜀。
  • 12.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七年,統率軍隊打到黑城,俘虜元太尉盧伯顏、平章帖兒不花和省院等官二十五人。
  • 13.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七年帥師至黑城,獲元太尉盧伯顏、平章帖兒不花並省院等官二十五人。遂從李文忠分領東道兵,取和林,語具文忠傳。
  • 14.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十一年從沐英西征,收納鄰七站地。明年論功封宣德侯,祿二千石,世襲指揮使。十五年從傅友德徵雲南,駐師臨安,元右丞兀卜台、元帥完者都、土酋楊政等俱降,朝興撫輯有方,軍民鹹悦。進次會川卒。
  • 15.    全國百家網媒甘南行——走近臨潭新城  .華龍網[引用日期2015-12-13]
  • 16.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12-13]
  • 17.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長子鎮嗣封。二十三年追坐朝興胡惟庸黨,降鎮平壩衞指揮使。從徵有功,進都指揮使。其後世襲衞指揮使。
  • 18.    明代開國大將——金朝興  .皖江在線[引用日期2015-12-13]
  • 19.    《報功祠碑》追憶朱元璋平滇往事  .昆明日報[引用日期2015-12-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