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鳳陽民歌

鎖定
鳳陽民歌,安徽省鳳陽縣地方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在明嘉靖萬曆年間,周朝俊的《紅梅記》傳奇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記錄鳳陽民歌。從明朝中葉到清末,風陽花鼓的出現帶動了鳳陽民歌的發展。 [1]  鳳陽花鼓中的鳳陽歌是鳳陽民歌組成部分。鳳陽民歌分為生活民歌、情歌、時政歌、勞動歌幾大類,計有300首之多。
2011年5月23日,鳳陽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40。 [2] 
中文名
鳳陽民歌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安徽省滁州市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140

鳳陽民歌歷史淵源

鳳陽民歌表演
鳳陽民歌表演(5張)
明代初期的移民文化的影響下,鳳陽花鼓中的鳳陽歌則作為鳳陽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一直廣為流傳。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周朝俊的《紅梅記》傳奇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了鳳陽民歌,成為人們研究鳳陽民歌的重要依據。
明初以後,鳳陽民歌隨着移民四處賣藝求生傳播到全國各地,尤以江南、北京、山西為多。據史料記載,除新疆、西藏外,中國其他地區都飄蕩過鳳陽民歌的旋律。 [3] 
明朝中葉以後,鳳陽民歌除在當地流傳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鳳陽民歌隨着《鳳陽花鼓》到處流傳,尤以江南、北京、山西為多。
清末以後,時常流傳的鳳陽民歌達300多首。二十世紀初,鳳陽民歌是當時步入唱片的民間藝術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有10多首曲目被灌成唱片。其中周旋演唱的歌曲《鳳陽花鼓》為主。
1935年,鳳陽民歌《新鳳陽歌》作為電影《大路》的插曲,由黎莉莉演唱。1949年前後,為配合當地中心工作,鳳陽人民創作了大量的為時政服務的新民歌,如:《五罵蔣介石》《土改號子》《送郎參軍》《五更治淮》等曲目,起到很大的宣傳鼓動作用。 [2] 

鳳陽民歌基本特徵

鳳陽民歌唱腔基調

鳳陽民歌唱腔獨特、音域寬廣、音韻純樸、渾厚、高亢、抑揚跌宕,婉轉動聽,基調韻味和鳳陽花鼓戲味調是一個母體。歌詞內容比較豐富,以反映青年男女愛情和反封建的題材較多。歌詞在創作手法上,比較浪漫,不拘一格,粗獷,詼諧,帶着濃郁的鄉土風味;歌詞節奏嚴緊,讀之鏗鏘入口,唱之韻律感很強。 [4] 

鳳陽民歌表演形式

解放前在春節期間,有一些集鎮和較大的村莊,總是有一些愛好者和老玩友,自行相聚,自編、自導、自演、自我娛樂。但是從未見女子參加演出,演女角色的,都是男扮女裝,身着彩色女服,用彩色綢帶,湊簇成大花球,冠頂在頭上,臉上簡單的塗一些姻脂粉,配合打擊樂器,在廣場平地進行演唱。根據歌詞內容,有的是獨唱,有的是男女對唱。 [4] 

鳳陽民歌代表作品

鳳陽民歌代表作品有《五罵蔣介石》《土改號子》《送郎參軍》《五更治淮》《紅梅記》《打菜薹》《送郎》《二姑娘倒貼》《鳳陽花鼓》《鮮花調》《茉莉花》《十杯酒》《土改歌子》《打離婚》《楊姑娘上吊》《姑娘吵架》等。 [2-3] 

鳳陽民歌傳承保護

鳳陽民歌傳承價值

鳳陽民歌 鳳陽民歌
鳳陽民歌的歷史價值在於:它以生動樸實的形式內容反映了不同時期人民羣眾的生活情境、理想和追求,成為活態的珍貴音樂史資料。自明朝中葉,鳳陽民歌隨《鳳陽花鼓》流傳到其他地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 
鳳陽民歌具有廣泛的平民性,它所表達的內容是勞動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是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由於鳳陽民歌極大的傳播範圍,它也影響了中國一批曲種的腔調,同時也具有社會和藝術價值。 [3] 

鳳陽民歌傳承現狀

鳳陽民歌作為淮河流域民間文化藝術瑰寶,隨着城市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受到嚴重衝擊與挑戰,原生態鳳陽民歌已經趨向衰亡。尤其是隨着一些老一輩傳承人相繼離世,大量鳳陽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方法瀕臨失傳。 [5] 

鳳陽民歌傳承人物

編號
姓名
性別
民族
類別
級別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5-2160
漢族
傳統音樂
國家級
Ⅱ-140
鳳陽民歌
安徽省滁州市 [2] 

鳳陽民歌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鳳陽縣文化館獲得“鳳陽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鳳陽民歌”項目保護單位鳳陽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9] 

鳳陽民歌社會影響

電影插曲
1935年,鳳陽民歌《新鳳陽歌》作為電影《大路》的插曲,由黎莉莉演唱,引起強烈反響。 [3] 
展演活動
2018年9月12日,安徽省鳳陽縣老年人體育協會主辦的“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鳳陽酒廠建廠60週年文體項目展演周”活動,用鳳陽花鼓、鳳陽民歌演唱等形式歌頌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祖國取得的成就。 [7] 
2017年6月11日,安徽鳳陽縣委、縣政府,安徽科技學院共同主辦的《中都鼓韻》在合肥安徽大劇院舉行,展演融合了鳳陽花鼓、鳳陽民歌等多種表現形式。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