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岱鰲山

鎖定
岱鰲山位於樅陽、桐城、廬江三縣結合部,主體在樅陽縣麒麟鎮境內。東南走向,在綠蔭覆蓋、峯平坡緩的丘陵地帶突兀而起,它有九座山峯對着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勢削斷,巖峭如壁。有諸多天然溶洞飛渴求瀑,千種野生奇花珍草;石徑古道,水泉流繞。岱鰲山的美,在於峯奇石怪,如山石盆景園,素有“皖中小桂林”之美譽。其最高峯為龍王頂,海拔270米,宛如一頭巨鰲。 [1] 
中文名
岱鰲山
外文名
Adai AoShan
地理位置
安徽省樅陽縣麒麟鎮的山脈 [1] 
海    拔
280 m

岱鰲山山系概況

岱鰲山脈生成於白堊紀中晚期的地殼運動,緣於郯廬斷裂帶上的一次火山爆發,才形成今天的喀斯特地貌。 [1] 
東南走向,在綠蔭覆蓋、峯平坡緩的丘陵地帶突兀而起,它有九座山峯對着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勢削斷,巖峭如壁。
其最高峯為龍王頂,海拔270米,宛如一頭巨鰲。
凹西,有一列奇異的怪石,前為矯形,中為箱狀,後為人態,很像舊時閨秀出嫁的浩蕩隊列。神話説轎裏坐的是海龍王的十小姐,她因恨龍王將自己鍾愛的凡人石巴變成了石塊,便領着隨從永駐人間。
據説這十小姐心善,她身旁箱裏裝的是嫁衣。
窮人嫁女娶媳,向她借衣,有求必應。
而窮人也很講信用,隨借隨還。有一個財主見了眼紅,準備找小姐借嫁衣而不還。
正當他動手開箱取衣時,天空中一道閃電,一聲霹靂,箱蓋口被封死,從此再沒有人能借到衣服了。
傳説岱鰲山遠古時期是東海之艄,因秦始皇得神鞭興起,趕山填海,東海龍王十分着急。
與鴻鈞老祖商議後,派遣棲歇在海灘上的一頭巨鰲化成了一條山脈,即今日的岱鰲山。
岱鰲山因神化成,任憑秦始皇如何驅趕,總是巋然不動。秦王大怒,猛抽三鞭,山被打開了三個缺口,即今山東部的大凹口(又名大化口)、小凹口和山西部的楊眉山口。大凹口東,山分二峯,一高一矮,形如出土竹筍,鑽天而立,其高的一峯叫龍王頂,是岱鰲山的最高峯,峯之巔,矗立着一座寺廟,名曰龍王廟。
方圓數十里的鄉民,將它看作氣象預報台,民諺説:“龍王廟招雲,晴天要轉陰”。
由奇石向西越過一道山樑,便見一峽谷,谷西岸,有一山間小平地,修篁敝日,古樹參天,泉水叮咚,鳥語聲不絕於耳,環境清雅秀美。
傳説清康熙年間,有張氏三姊妹春遊岱鰲山,見此地山水秀美,誓不還家,便結茅而居,建成“小圍淨土庵”,吃齋修行。
逢十二強盜驚擾而節貞不屈,圓寂後就地葬於庵旁。她們的故事則在民間傳為佳話,清宰相張英聽説後命人查譜得知此三聖女原為其三世祖姑。於是,張氏三姊妹的十世孫,康、雍、乾三朝大學士張廷玉為其立祠,將“小圍淨土庵”擴建並更名為“三聖庵”,又名“三貞庵”。
雖經十年動亂中,但張廷玉及其弟兄所立的一塊巨型石碑依然保存完好,被破壞的庵堂現今已原址重建。
岱鰲山
岱鰲山(5張)
“三聖庵”西,有兩座形如獅子的山峯,一座叫姚家獅子山峯,一座叫尹家獅子峯,一雌一雄。相互依偎。東西南北,遠觀近看,兩座獅峯都形象逼真。獅峯上,怪石嶙峋,形真名切,誘人輾轉流連忘返。在姚家獅子峯一側,有一筲箕型谷地,人稱“龍王殿”。箕谷的三壁為奇巖怪石構成,後壁上的人形巨石,雄壯威武,酷似坐在龍椅上的海龍王。谷底正中有座墓冢,墓前立巨碑一塊,文曰“明中書舍人翠林姚公府君老大人之墓”。窮其根底,原來是“桐城派”大散文家姚鼐的始祖。又有傳説因葬此墳出清朝皇妃姚香姑,所以被稱作“香姑墳”。過楊眉山口,是一座像削去峯巔的山巒,名叫平頂山,又名谷林寨。這裏地形險要,歷史上屢有綠林好漢,在此安營紮寨。太平天國時期,李秀成的部隊也曾在此駐紮,各種痕跡依稀可辯,山腳下太平軍當年修建的萬人井更是恩澤民眾。

岱鰲山人文建設

岱鰲山 岱鰲山
山因石而奇,地以人而傑
世界著名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的故居,就在岱鰲山“雙獅嶺”的腳下麒麟鎮吳莊村民組,他幼時居住的十二間圓合的農村居房毀於文革時期,但房屋基腳至今尚存。他的祖父朱海門是晚清貢生,父親朱子香是晚清秀才,皆終生不仕,是當地有名的塾師。其弟朱光澄,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國後一直在台灣供職。
我國的著名法學家、我省最早的老黨員之一周新民的家鄉,就在岱鰲山的龍王頂腳下的陡崗村。岱鰲山的南面、平頂山下的陽和村,是我省著名的民主人士光升的出生地。
岱鰲山人傑地靈,解放前曾是新四軍、游擊隊戰鬥生活過的老區,更是劉鄧大軍戰鬥和進行革命活動的老區,革命烈士朱錦銘、李景堂就犧牲並葬在岱鰲山上。出過馬哲聰、張亮侯、黃大榮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清代貢生、知名學者吳廷香墓藏在岱鰲山之北麓。

岱鰲山自然景觀

岱鰲山龍王頂

大凹口東,分為兩座山峯,形如筍竹,鑽天而立,最高峯叫龍王頂,峯之巔建造一座廟宇,名“龍王廟”,現叫“龍天寺”。此峯氣勢宏大,猶如巨鰲之頭,翹首向上,吞雲吐霧,當地農民把它看做氣象報告,素有“龍王頂招雲,不是下雨就是轉陰”的諺語,登龍王頂之巔,俯視環山,猶如東海波濤翻滾,蜃樓煙樹,異徹神奇,亦猶如蓬萊仙境。山腳之下,廬江縣樂橋鎮、泥河鎮羅河鎮樅陽縣錢橋鎮麒麟鎮,五鎮風光盡收眼底,美妙風光猶如一幅美麗山河的風景畫卷。峯之左側是簸箕山谷,谷側峭立三座石壁,谷深百丈,中間石壁上,滋生出一塊人頭巨石。威武山峯之南,有三座小峯,形如馬鞍,故名“馬鞍寨”,明末農民起義軍曾在此安營紮寨,寨跡尚存。

岱鰲山傳説

岱鰲山有着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説。傳説中的岱鰲山遠古時期是東海之艄,後來地殼變動,棲息在海灘上的巨鰲便化成了岱鰲山。
傳説其後,秦始皇嬴政實施暴政,勞役百姓造萬里長城,觀音菩薩憐惜萬民,暗給勞工每人一根紅絲帶,百姓幹起活來就倍感輕鬆,秦始皇起疑,拷問百姓緣由,並逼迫交出所有紅絲帶,編成了“神鞭”用來趕山填海,所到之處無山不摧。秦始皇在岱鰲山連抽三鞭,岱鰲山因神化成,卻巋然不動,便留下了“三鞭子趕不動岱鰲山”的神奇傳説,但秦始皇的三鞭卻將岱鰲山打出了三個山口,即大凹口,小凹口和楊梅山口,三個山口把山脈分成四截。

岱鰲山石碑嶺

岱鰲山 岱鰲山
山之北麓有平頂山,山上的風洞巖為岱鰲山第二峯,峯頂有一洞,蜃氣繚繞,深不可測,以耳朵聽洞內風聲呼嘯,拔蒿草投入洞中,旋即起舞,飄出洞外;洞前有一庵,名曰風洞庵,建於清康熙年間,院內有一株千年黃色牡丹,根壯枝茂,花團錦簇,每年春吸引不少遊客來此觀賞。
過大凹口,便是石碑嶺。嶺上一排石筍,酷似宮女出嫁的儀仗隊,怪石侍女前呼後擁,衣箱牀櫃,各樣俱全,流傳中這是東海龍王的十小姐與當地一個樸實農民愛情故事的見證。

岱鰲山三貞庵

由此西行,便有一道峽谷,谷內現出一片曠地,周圍四面高山環抱,古木參天,涓涓溪流,常年不斷,百鳥歡鳴,不絕於耳,四季如春,令人驚歎。這裏便是聞名省內外的佛教聖地——“三貞庵”,原名“小圍靜土庵”又名“三聖庵”,乃後清宰相張英的三氏祖姑,姐妹三人修行至此,三姐妹弘揚佛法廣施善行,圓寂後百姓為感其恩,將三人修成佛像,世代供奉。雍正年間,十世孫張廷玉重修廟宇,並親自作《重修三貞庵記》刻碑記載,留於庵內。近些年來,佛家弟子不斷擴建,廟宇氣勢宏大,聲名卓著,常年遊人不斷,庵內香火不絕。

岱鰲山國尖山峯

過母獅嶺便是國尖山峯,其峯坐落桐、廬、樅三縣之界,山底有一古廟叫“鴻鈞廟”,傳説當年鴻鈞老祖與東海龍王為談經論法,才讓巨鰲支撐起這座山。此廟過去一度荒廢,開發已具規模,山上奇石叢生,具有天然生態林園之美,此山與龍王頂東西呼應,彷佛鴻鈞老祖與東海龍王正在談經論法。
兩山之間,夾着一塊略有千畝的平地,就是姚家墓地,這裏是明代姚家用重金購買用來葬墳的墓地,風水好。緊靠山腳有一古墓,墓前立一石碑,刻“明中書舍人姚公翠林之墓”,據説此墓所葬乃清朝桐城派大散文家姚鼐的嫡祖,聞名古今的“姚氏香菇墳”亦葬於此。解放前這裏只許姚姓的家裏靈柩可以安葬於此,解放後因聞其風水,多年來這裏安葬的遺骨足有數十萬墳塋,每逢清明冬至上山掃墓的人羣,成千上萬,絡繹不絕。
岱鰲山之奇,不僅在於它有奇峯,亦在乎它的怪石,方圓數十里,勝過山石盆景園,素有“皖中小桂林”之美譽。整個山上,怪石嶙峋,或卧或立、或起或伏,有如人形,有如鳥狀,各類動物之行,應有盡有。從東往西,石洞石窟,石柱石筍,層出不窮。

岱鰲山十小姐

又名“石小姐”位於三貞庵東側,十座巨石依次排列,猶如十位美女,栩栩如生。寺廟對面的山上大猴石、小猴石、蛤蟆石、海龜石、牛頭石、油鹽石,各俱異樣,巧奪天工。亦有一線天、神仙屋、飛來石、登天缺諸景點。
有山就有水,有水才動人。岱鰲山森林密佈,生態環境優美,諸多溪流彙集于山腳之下,形成三座水庫,即曾莊水庫、江莊水庫和漢塘水庫,三座水庫被定為省級“小二型”水庫。方圓幾十裏的岱鰲風光濃縮於這三座水庫之中,羣山倒映,歎為觀止。庫中之水,清澈見底,有魚蝦漫遊,有龜鱉戲水。水温冬暖夏涼,即使百年不遇的乾旱,也從未有過乾枯,不僅保證了當地居民的農田灌溉和人畜飲水,而且是遊人垂釣的最好場所,此水煮粥而甘甜,煮飯而清香,更有一種奇聞,許多生了疑難雜症的病人,長期飲用後便能病癒,因此帶着一點迷信色彩,使進山到寺廟還願的香客越來越多。山下的村莊被譽為“長壽村”,村內八旬、九旬和百歲老人比比皆是,小夥子英俊瀟灑,姑娘美麗動人。
岱鰲山位於桐城、樅陽、廬江三縣交界之處,交通便利,四通發達,周邊連接有浮山、湯池温泉、周瑜墓、孔城老街桐城文廟等著名風景名勝和人文景點。

岱鰲山獅山

再往西行,就是聞名遐邇的公、母獅山了。公獅子巍然屹立,氣勢宏偉,母獅回首翹望,情意綿綿,一雄一雌,雙獅起舞,前呼後逐,不管遠景近景,兩隻獅子皆活靈活現。這裏流傳着許多美妙動人的民間傳説。公母獅之下有一“鳳凰山”,這裏是美學家朱光潛祖父朱海門的墓地,山下有一“鳳凰池”(現改建成漢塘水庫),這裏是朱光潛青少年時晨讀和把鈎垂釣的地方。

岱鰲山老虎洞

位於龍王嶺西側,前洞大後洞小,洞石上有虎爪印痕,洞內可容數十人,上山放牛的人們下雨天常到此洞避雨,放牛的孩子們也經常鑽進此洞嬉玩。
岱鰲山 岱鰲山

岱鰲山仙女巖

形如婀娜多姿的仙女,峭壁上有一蓮花洞,洞內流水潺潺,冬暖夏涼,石壁上鐘乳石恰似盛開的蓮花,千姿百態,潔白如玉,嬌媚動人。

岱鰲山石婆嶺

西北的石婆嶺,嶺上矗立三座人形巨石,高約數丈,被雲霧裹繞,充滿幾分神秘,人稱石公、石婆、石小姐,是婀娜多姿的岱鰲山最為亮麗的一道風景。

岱鰲山生態環境

岱鰲山不僅風光秀麗,景色怡人,宛如畫卷,而且還有得天獨厚的具備原生態的自然環境
相傳李秀成的太平軍路過此地,把劫掠來的財寶藏在山上一個很隱蔽的山洞裏,價值無法計數,但無人找到洞口。早年有些幸運的山民就撿到散落的銀塊、碎金。而在這片土地下藴藏量驚人硫鐵礦,可供中國開採一百年,幾乎可以説是中國最大的鐵礦牀了。
春天可觀賞漫山遍野的紅杜鵑,感受竹林小道、鳥語花香;夏季感受蟬鳴蛙叫,涓涓泉水,小橋流水人家;秋季漫山紅葉,碩果掛滿枝頭,金黃色的桂花,飄香千里;冬季銀裝素裹,冰凌懸掛石巖邊緣,登山、觀水、賞梅花。難怪“清末四公子”之一、祖籍當地的名人吳寶初(淮軍骨幹將領吳長慶之子)當年踏遊岱鰲山時,便賦詩曰:“常恐好詩人不識,詩心山色共爭奇。誰知路絕雲深處,猶有好山詩不知。”
山中覆蓋着各種樹木,種類繁多,亦遍佈各種中草藥,譬如何首烏麥冬沙蔘桔梗半枝蓮蒲公英等幾百餘種,隨手可得。山中有野生的黃花菜蜜棗、毛慄、野柿馬齒莧等,這是自然恩賜岱鰲山的原生態綠色食品。林中生存着各種野生動物,如野兔野雞野鴨狼、狐狸野豬、獾等等,池中有野生的各種魚類、鱉、蝦、蟹、泥鰍、鱔等等,當地農民捕獲作為招待來賓的美食。
當地農民利用這自然條件飼養土雞、土鴨、鵝、本地豬、兔、羊、牛等,種植桃、杏、梨、李、枇杷柿子等果木,岱鰲山一帶盛產花生、山芋、土豆、黃豆、蕎麥芝麻蘿蔔土人蔘)、小麥、葫蘆冬瓜等等作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