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生動物

(在野外自然環境下生活繁衍的動物)

鎖定
野生動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野生動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泛指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以及軟體動物昆蟲類。狹義指除了魚類和無脊椎動物以外的上述各類動物,即包括獸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按照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密切聯繫程度,又可以將野生動物劃分為野外環境的野生動物和人工繁殖的野生動物。 [1] 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2]  [30] 
全世界的野生動物分為瀕危野生動物、有益野生動物、經濟野生動物和有害野生動物等四種 [3] 
野生動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社會上存在的食用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行為,既是一種社會陋習,也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4]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七)》規定了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陸生野生動物罪和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罪名。 [29]  自2023年5月1日起,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將正式施行。 [31] 
中文名
野生動物
外文名
Wildlife
定    義
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 [1] 
分    類
瀕危野生動物、有益野生動物、經濟野生動物和有害野生動物
代表物種
朱䴉、大熊貓
保護意義
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 [1] 

野生動物定義

生物學上的定義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實用手冊》一書中對野生動物在生物學層面做出了理論釋義。野生動物,國際上稱作為Wildlife。英文Wildlife一詞的字面含義為一切野生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但在一般情況下,Wildlife是特指野生動物的。野生動物的概念是人為規定的,沒有統一標準,它可以廣義泛指脊椎動物和無脊動物,也可以狹義地指高等的脊椎動物,包括哺乳類高等的脊椎動物,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和魚類,或指除魚類以外的其他四類高等脊椎動物。” [5] 
在不同國家對野生動物的定義都會存在着差別,“美國野生動物管理的創始人leopold在其著作《Game Management》一書中,把野生動物只是狹義的定義為大型狩獵動物。”但是隨着對野生動物認識的不斷深入,野生動物學家Bailey,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摒棄了之前的概念界定,即指野生動物是指那些“自由生活在他們有天然聯繫的環境中的脊椎動物”。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學權威馬建章院士和賈競教授認為,“凡生存在自由狀態下,或來源於自由狀態,雖經短期馴養但還沒有產生進化變異的各種動物,均稱為野生動物。” [5] 
法律上的定義
在法律規定上,各個國家或地區立法的目的不同,導致其對野生動物範圍的界定也不盡相同。如《智利民法典》中第六百零八條中對野生動物下了一個法律上的定義:“野生或者未馴化的動物着重強調其處於不受約束的狀態,獨立於人類之外而生存,比如野獸和魚等;家養的動物與之相反,其基本上都要依賴人類而生存,比如雞、羊等;馴化的動物是指雖然其天性是野生的,但是長期處於被養殖的狀態下,並且已經習慣了被人類控制的動物。馴化動物若習慣於被人類照顧或者控制的狀態,那麼其就適用於關於家養動物各方面的規定,相反若不再擁有這一習慣,那麼將其重新劃分到野生動物的範圍。” [5] 
我國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條對野生動物概念的界定是“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這一界定與我國學者在野生動物生物學上的定義是截然不同的,其明顯縮小了野生動物涵蓋範圍。我國環境法學專家學者常紀文教授認為可以籠統地將野生動物定義為以森林、草原等自然環境為依託而生存的未經人工馴化的動物,也包括用於科學研究或展覽目的但未經馴化的動物。 [5] 
美國在《瀕危物種法》上對野生動物的界定非常廣泛,也是意指全部的野生動物範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所規定的“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是指中國特產、稀有或者瀕於滅絕的及數量稀少、有滅絕危險的或者分佈地域狹窄有限的野生動物。對於瀕危的野生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也做出了較為細緻的劃分,即包括“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低危幾類,其中低危的又包括依賴保護、接近受危、需予關注、數據缺乏、未予評估等各類瀕危等級”。其中,我國在法律上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是按照保護名錄確定,納入保護名錄的即為“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 [5] 
國內、國際對野生動物的分類方法分歧意見較大,分類也較為複雜、説法較多,包括上文提到的脊椎動物類哺乳類、兩棲類、鳥類等,説法不一,各持己見。《中美野生動物法對“野生動物”的界定比較》中關於野生動物概念分類,指生活在天然自由狀態的雖然已經短期馴養但尚未在產生進化變異的各種動物,包括不限於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以及文昌魚珊瑚、軟體動物和昆蟲等,無論活體或死體,包括其任何身體部位和衍生物。該種分類,可以較為全面的涵蓋野生動物種類。 [5] 

野生動物分類

野生動物分瀕危野生動物、有益野生動物、經濟野生動物和有害野生動物等4種。 [3] 
我國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全國僅脊椎動物就達4400多種,約佔世界總數的10%以上。陸棲脊椎動物約為1900種,其中爬行類300餘種,鳥類1100多種,獸類400多種,約佔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種類的10%;淡水魚類近600種,海魚1500餘種,其種類也佔世界魚類種類的10%左右。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有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揚子鱷等珍稀動物100多種;有獼猴類經濟動物400多種。全世界鶴類共15種,我國就有9種;野生雞類276種,我國有56種。全世界在科學實驗方面有重要價值的靈長類動物,我國有16種之多。 [1] 

野生動物瀕危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熊貓
野生動物-熊貓(1張)
瀕危野生動物是指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物種,如大熊貓、白虎等。 [3]  從廣義上講,瀕危動物泛指珍貴、瀕危或稀有的野生動物。從野生動物管理學角度講,瀕危動物是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所列動物,以及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6] 
瀕危動物具有絕對性和相對性。絕對性是指,瀕危動物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野生種羣數量較少,存在滅絕的危險。相對性是指,某些瀕危動物野生種羣的絕對數量並不太少,但相對於同一類別的其他動物物種來説卻很少;或者某些瀕危動物雖然在局部地區的野生種羣數量很多,但在整個分佈區內的野生種羣數量卻很少。些國家或地區視為瀕危物種的野生動物,在另外一些國家或地區可能並不被視為瀕危動物。一些種類的瀕危動物在得到有效保護,其野生種羣數量明顯上升,不再有滅絕危險時;也可能退出瀕危動物的行列。 [6] 

野生動物有益野生動物

有益野生動物指那些有益於農、林、牧業,以及衞生、保健事業的野生動物,如肉食鳥類、蛙類、益蟲等 [3] 

野生動物經濟野生動物

經濟野生動物指那些經濟價值較高,可為漁業、狩獵業捕獲的動物 [3] 

野生動物有害野生動物

有害野生動物指害鼠和各種帶毒動物等 [3] 

野生動物代表物種

野生動物大熊貓

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id
大熊貓是食肉目熊貓科下的動物,體重約130—150公斤,成獸體長1.5—1.8米,肩高65—70釐米,尾長12—14釐米。體形似熊,但頭部寬而短,足底生毛。全身具黑白二色。雙耳、眼周及四肢均呈黑色,前肢的黑色毛在肩部中央相聯,形成一條黑色環帶。腹部灰白或暗棕色。毛粗有光澤,絨毛厚密。 [7] 
性怕嚴寒,又畏熱,能游泳,善爬樹,或卧息樹杈間。視、聽覺較遲鈍,嗅覺尚佳。不兇猛,自衞能力差。不合羣,單個或成對活動。以竹葉、竹筍及竹莖為主要食物。偶或食肉、骨等。多在春季交配,晚秋生仔,妊娠期約7個月。每次產1仔。初生幼仔全身白色,具長尾,與成體迥異。需月餘四肢與耳等才變或黑色。長尾隨體型增大而相對變短小。在繁殖期內雄獸間有爭偶現象。 [7] 
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之間的高山原始竹林中,多屬人跡罕至之處,無固定棲息地。 [7] 
大熊貓是我國特產的珍貴動物。活化石,是從食肉動物演化為食竹的特異種類。具有很大學術價值,是動物園中珍稀的一種展覽動物。人工飼養繁殖及人工授精繁殖實驗成功。 [7] 

野生動物黑斑蛙

Rana nigromaculataHallowell
黑斑蛙無尾目蛙科下屬動物,體長約為70—80毫米,雄蛙略小;皮膚不光滑,背面有一對較粗的背側褶;腹面皮膚光滑。雄蛙有一對頸側外聲囊;第一指基部有粗肥的灰色婚墊,滿布細小白疣。生活時顏色變異頗大,背面的基色為黃綠色或深綠或帶灰棕色,具有不規則的黑斑,背中央常有一條寬窄不一的淺色的縱脊線,由吻端直到肛部;北方的雌性標本多有深醬色或黑色者;背側褶處色較淺,為金黃、或黃,或淺棕色;四肢背面有黑色橫斑。
蝌蚪體形大,後肢5毫米時,全長達50—60毫米,體笨重,尾較細弱,尾端尖;蝌蚪呈灰綠色,尾部有斑紋。 [8] 
產卵季節頗長,自3月至6月在池塘內都可採到。 [8] 
黑斑蛙是我國最習見的一種蛙,常棲於池塘、水溝、或小河內。 [8] 

野生動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Temminck
梅花鹿是偶蹄目鹿科下屬動物,是一種中型的鹿,大於鹿、小於馬鹿。耳大直立。頸細長。軀幹並不粗大。四肢細長。尾短。臀部有明顯的白色塊斑。僅雄性有角,年老者角分四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叉與眉叉相距較遠。冬毛厚密慄棕色,白色斑點不顯。鼻面及頰部沙黃色。尾背面深棕色,尾下面及鼠蹊部白色。腹毛淡棕。夏毛薄,無絨毛。全身紅棕色,白色斑點顯著,在背脊兩旁及體側下緣的白斑排成兩縱行。尾上面變成黑色。 [9] 
晨昏活動較多。行動敏捷,嗅覺、聽覺發達。以青草、樹葉、嫩芽、樹皮、苔蘚等為食。交配期在8月底至10月,次年4—6月間產仔,每胎1仔,偶爾有2仔的。 [9] 
棲於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邊緣附近。冬季多在山地的南坡,春秋季多在曠野,夏季常在較密的林子裏,有時移至高山草原以避蚊蠅。 [9] 
梅花鹿茸為最名貴的藥品、鹿胎、肉、筋、尾、鹿鞭亦均可做藥用。解放後,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各省廣泛建場飼養,現已完全滿足國內鹿茸需求。 [9] 

野生動物大沙鼠

Rhombomys opimusLichtenstein
大沙鼠是齧齒目倉鼠科下屬動物,體長超過150毫米。耳短小,耳長不及後足之半。後足被密毛。尾粗大,幾乎接近體長,其上被密毛,自尾中段以後的毛較長。爪為暗黑色。頭和體背呈淡黃色。在體側、眼周、兩頰和耳後等處毛色較體背略淡。腹面毛污白色,微帶黃色,毛基部暗灰色。尾色與體背顏色顯然不同,大部為紅鏽色,後段上面雜有黑色毛:尾端長毛也為黑色。聽泡發達,不與顴弓的鱗骨突角相接觸。每個上門齒的前面有兩條縱溝。第三上臼齒內側和外側中部有一凹褶,將其咀嚼面分成不太明顯的兩葉。門齒孔狹長,向後延伸不達到臼齒列前緣。 [10] 
洞成羣,洞的構造複雜,食物是荒漠植物的柔軟部分,喜食瑣瑣錦雞兒駱駝刺等枝葉。白晝活動。不冬眠。每年可產三胎,每胎產5—7仔。 [10] 
生活在沙質荒漠,棲於固定、半固定沙丘,特別是生長瑣瑣、檉柳等灌木的沙丘上。 [10] 
對瑣瑣的破壞很嚴重,對固沙植物有害。破壞荒漠牧場。 [10] 

野生動物生存現狀

野生動物狀況

野生動物標本
野生動物標本(1張)
據估計物種總數可能介於500萬—1500萬種。物種滅絕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如鳥類和哺乳類,現今的絕滅率大約是過去地質時期的平均滅絕率的100—1000倍,並且該滅絕率還會繼續提高。 [11]  科學家估計,地球上大約有1400萬種動植物物種,其中有170萬種和人類關係密切。全球每年有25000多種動植物從地球上消失。10年前,全球平均每4天才有一種動物絕跡;而今天,平均每4個小時就有一種動物在地球上消失。動物滅絕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快。 [1] 
2010年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指出物種瀕危程度加劇。野生高等植物瀕危比例達15%—20%。野生動物瀕危程度不斷加劇,233種脊椎動物面臨滅絕,約44%的野生動物呈數量下降趨勢,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羣下降趨勢明顯。 [12] 
世界自然基金會2016年10月公佈的報告顯示,受人類活動影響,全球野生動物數量自1970年以來已鋭減58%。 [13]  有研究指出,生物滅絕已經加快了速度,連獵豹、獅子、長頸鹿這樣的常見野生動物也陷入了生存危機。研究中提供了威脅野生物種的重要數據,繪製出了27600種生物種類和數量下降的分佈圖。其中,研究人員專門針對177種哺乳動梳理出了1900年至2015年間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他們所觀測的這些哺乳動物已經失去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原始棲息地。包括犀牛、猩猩、大猩猩以及大型貓科動物等在內的40%的哺乳動物,的活動區域僅為它們原有棲息地的20%或者更小。研究顯示,包括獵豹、獅子以及長頸鹿在內的數種哺乳動物“在一二十年前還相對安全,然而處於瀕危狀態。” [13] 
由多個保護動物組織所組成的“零滅絕聯盟”(Alliance for Zero Extinction)(該組織是由13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國際組織聯合發起的,包括倫敦動物學會、保護國際、美國鳥類保護協會等。)最新公佈了一份“瀕危物種”報告,指出位於全球595個地點的近800種動物即將絕種,當中包括中國的揚子鱷、非洲的馬達加斯加狐猴和美國象牙喙啄木鳥,而素有“生態晴雨表”之稱的兩棲動物佔了其中的1/3。有專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們將要與這些動物徹底“説再見”。(這些地點都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的瀕危物種最後棲息地。並沒有對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進行仔細研究,因此這794個物種只包括鳥類、哺乳動物、兩棲動物、松柏目植物和一些爬行動物。) [14] 
在這份瀕危物種的名單上,墨西哥位列榜首,有63個瀕危物種地點,其次是哥倫比亞、巴西和秘魯。在“零滅絕聯盟”列出的名單中,拉美的瀕危物種地點比其他地區高的原因,一個是該地區本身物種極具多樣性,再有就是動物生存的環境破壞嚴重。 [14] 

野生動物減少原因

野生動物減少的主要原因有:失去棲息地、人類過度消耗、環境污染、物種入侵、感染疾病以及偷獵活動。 [13] 
棲息地喪失
2010年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指出部分生態系統功能不斷退化。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內陸淡水生態系統受到威脅,部分重要濕地退化。海洋及海岸帶物種及其棲息地不斷喪失,海洋漁業資源減少。遺傳資源不斷喪失和流失。一些農作物野生近緣種的生存環境遭受破壞,棲息地喪失,野生稻原有分佈點中的60%—70%已經消失或萎縮。部分珍貴和特有的農作物、林木、花卉、畜、禽、魚等種質資源流失嚴重。一些地方傳統和稀有品種資源喪失。 [12] 
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在未來的幾十年將成為生物滅絕的主要威脅因素。由於氣温升高,天氣模式變化,一些動物——比如最著名的北極熊——已經減少。 [13]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Peter Soroye團隊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導致各大洲大黃蜂普遍減少。相關論文於2020年2月7日發表在《科學》上。氣候變化可能會增加物種滅絕的風險,因為温度和降水開始超過物種歷史上的耐受度。利用北美和歐洲66種大黃蜂物種的長期數據,他們測試了這種現象是否改變了大黃蜂物種滅絕或定居的可能性。氣温升高的頻率越來越高,可以預測物種的局部滅絕風險,定居在新地區的概率以及物種豐富度的變化。效應與土地用途的變化無關。據悉,温度升高的頻率超過了歷史上觀察到的容限,這有助於解釋大黃蜂物種的普遍減少。這種現象也可能更普遍地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15] 
野生動物貿易
麋鹿 麋鹿
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現代人類生存對野生動物的依賴程度下降。但是,野生動物作為藥材、食品、裝飾品、狩獵紀念品、工藝品、毛皮羽製品、寵物等的需求卻在增加。因貿易而過度開發野生動物資源,是野生動物物種瀕危的原因之一。對野生動物資源進行商業性開發。商業性開發指的是為了商業盈利目的而對野生動物資源進行的大規模開發,其原動力是為了進行貿易,因為野生動物貿易有利可圖。 [1] 
野生動物貿易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正在加速物種滅絕。在全球超過31500種陸生鳥類、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和鱗狀爬行動物中,約有18%(N=5579)在全球交易。交易的物種在在系統發育上是屬於嚴格保護的,並且交易的熱點集中在生物多樣的熱帶地區。 [16] 
研究人員預測,由於野生動物的系統進化替代和性狀與當前交易的物種相似,未來的貿易將影響多達3196種其他物種,共計8775種物種因貿易而瀕臨滅絕。這些評估強調需要制定戰略計劃,以積極主動而非被動的政策來打擊貿易;這尤其重要,因為隨着人類繼續在生命樹上收穫和進行貿易,物種可以迅速從安全變為瀕危。 [16] 

野生動物保護

野生動物受保護類別

我國對受保護的野生動物,按照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子有”性,將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分為兩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野生動物分為一類保護動物和二類保護動物,在不同的保護類別中又將野生動物分為獸類、兩棲爬行動物和鳥類。 [17] 
我國有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98種、國家二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308種,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1591種以及昆蟲120屬所有種等都納入保護範圍。 [18]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40條補充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與保護野生動物有關的國際條約與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也就是説,我國簽訂的有關野生動物的國際公約中保護的物種,也同樣屬於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 [1] 

野生動物保護現狀

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列出的640個世界性瀕危物種中,中國約佔總數的1/4,其中高等野生動物就有118種。保護野生動物迫在眉睫。 [1] 
野生動物攜帶病菌
野生動物攜帶病菌(7張)
我國保護野生動物的現狀是:一方面,很多善良的人們自發地行動起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保護野生動物;另一方面,各種破壞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分子也大有人在,而且已經使全國1/5的野生動物面臨生存危機。 [1] 
近年來,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方面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在一些地方食用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問題突出,形成了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買方市場”。對於為食用或者其他非法用途而購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是否屬於犯罪行為,是否追究刑事責任,還存在模糊認識,需要予以明確。二是,一些不法分子明知是非法狩獵的野生動物而坐地收贓,形成非法狩獵活動的背後推手。對這種行為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如何追究刑事責任不明確。加強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方面。 [4] 

野生動物保護價值

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是億萬年生命進化的結果,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現代醫學、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等很多領域的研究,都離不開對野生動物的研究。野生動物在科學領域的貢獻是難以推算的。達爾文就是通過對世界各地野生動物、植物的觀測研究和歷史資料的綜合分析,創立了自然選擇學説,並於1859年發表了著名的《物種起源》一書。拉馬克也曾以長頸鹿、鼴鼠及各種鳥類為例,並進行研究,於1809年提出了“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這兩個有影響的進化論原則,類似事例不勝枚舉。 [1] 
野生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與自然界的關係十分密切,“牽一髮而動全身”。野生動物既是人類生存環境的組成構件,又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前者是指野生動物的生態功效,後者指野生動物的實用價值。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野生動物是消費者,是生態系統食物鏈中的環節,野生動物通過種間的相互作用維繫着生物圈的生物多樣性。 [1] 
同時,野生動物的價值也取決於人們的視角,即人們自身的利益。不同階段,野生動物的生態環境價值與實用價值的相對重要性不同。野生動物具有廣泛的用途,既可以食用和藥用,還可以作為工業的原料、醫學研究的實驗對象以及家畜和家禽改良種質的來源。野生動物還在考古、環境監測、仿生學以及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人類作為進化最高等的有智慧的生物,應該學會善待物種,有責任去保護而不是去滅絕它們。 [1] 

野生動物保護措施

我們需要做的,是達成共識並採取行動,控制持續惡化的物種滅絕趨勢。比如,拒絕買賣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製品,嚴厲打擊非法獵捕行為,轉變生產方式等。 [19] 
  • 市場監管
市場監管總局始終對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的打擊非常重視,在疫情發生後進一步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組織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各地的農貿市場和電商平台加大監測力度。同時對社會公眾倡導健康飲食消費。二是會同有關部門發出《公告》,要求疫情期間禁止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三是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四是要求對非法交易行為簡化執法程序,頂格處罰,從重從快從嚴打擊。五是要求食品經營者不得采購、經營、使用野生動物肉類及其製品,不得提供所謂的“野味”。六是加大對電商平台的監測和監管,對涉及野生動物交易的廣告加強專項檢測。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總局的要求採取了多項措施,比如有的在農貿市場和大中型超市實施“駐場值守”,有的出台了野生動物市場監管的指導手冊或者工作指引。
  • 其他措施
建立動物自然保護區
小熊貓 小熊貓
我國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達1.18萬處,包括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2750個自然保護區、3548個森林公園、1051個風景名勝區、898個國家級濕地公園、650個地質公園等,佔國土陸域面積的18%(已提前實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的到2020年達到17%的目標。)、領海面積的4.6%。超過世界平均水平。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和86%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都在保護地中得到保護。大熊貓瀕危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一些保護區內消失多年的金錢豹梅花鹿、錦雞等物種重新出現。 [20]  這些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對於保護我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制定各類保護法律法規
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難以恢復性。為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1979年刑法規定了非法狩獵罪,明確規定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珍禽、珍獸或者其他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予以刑事處罰。 [4]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第一款規定以外的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22] 
我國還有《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進出口專項法規》、《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特許獵捕證核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核發》、《毛皮野生動物(獸類)馴養繁育利用技術管理暫行規定》和《陸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禁止非法獵捕、殺害、出售和收購受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產品。 [17] 
中國動物園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半壁江山,保存着許多中國特有動物和外來動物物種遺傳資源。人們在動物園、水族館開展了瀕危動物的易地保護。現代動物園擴大面積,營造生境後,將發展為野生動物物種保護中心。 [23] 
加強野生動物的繁育、恢復
我國是世界上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有大熊貓、白鰭豚、中華鱘等100多種特有珍稀動物。為此,我國做了大量的拯救工作,在黑龍江、北京、雲南、四川、湖北等地建立了不同類型的救護中心,如黑龍江貓科動物繁育中心、陝西省洋縣朱鸚保護觀察和繁殖研究中心。 [21] 
我國的動物園為保護中國生物多樣性作出了貢獻。據20世紀90年代統計,中國動物園養殖了200多種瀕危動物。在人工繁育華南虎、大熊貓、朱䴉Nipponia nippon)、金絲猴黑葉猴Presbytis francoisi)等珍稀瀕危動物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一些動物園在園外建立繁育基地,如上海動物園、北京動物園等。在動物園飼養種羣的基礎之上,建立了一批大型瀕危動物繁育基地,如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廣西黑葉猴繁殖研究基地、上海扭角羚Budorcas taxicolor)繁育研究基地和瀋陽珍稀鶴類繁育研究基地等,這些瀕危物種繁育基地是我國瀕危物種繁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3] 
加強野生動物的移地保護
我國在保護野生動物野外自然棲息地的同時,加強野生動物的移地保護,即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繁殖保護,積極開展科普教育和科學研究,搶救了一批瀕於滅絕的野生動物。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策略,當某一物種減少到1000只以下時,必須建立該物種的人工飼養的種羣進行保護,輔助其繁衍。 [21] 
加強對遊客的管理和引導,倡導文明觀賞動物
,可採取的方法有:在醒目位置設立警示標牌,如:“禁止投餵動物”;在珍奇種類的獸舍外增加密網;隨時注意觀察遊客,及時制止不文明行為等。在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同時,還要儘量減少野生動物對遊客及當地居民生命財產的危害。 [21] 
保護野生動物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不干擾野生動物的自由生活;不撿拾野禽蛋;文明觀賞籠養野生動物;提倡觀鳥,反對關鳥。 [24] 
  • 專項執法
2020年2月26日,國家林草局進行了專門研究,部署一系列措施,嚴厲打擊亂捕濫獵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活動,取締非法野生動物市場、淨化網絡空間,全面整頓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利用從業機構,依法清理許可證件和文書,一律停止受理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經營野生動物活動的申請,嚴格規範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活動的審批行為。同時,部署加強配套法律法規的建設,推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錄》調整進度,修訂“三有”動物名錄,完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利用、標識管理等配套的管理辦法和技術標準。同時,還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廣泛開展保護宣傳教育,積極發動社會團體、志願者、公眾以各種形式參與到保護行動中來,樹立生態文明新風尚,形成共同保護的良好局面。
對於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近年來,公安機關持續開展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專項行動,僅在2019年開展的專項行動中,就立案1.3萬起,偵破了一大批大案要案,剷除了一大批犯罪團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公安部及時下發緊急通知,部署各地公安機關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深入摸排線索、開展破案攻堅,現已立案偵辦涉野生動物刑事案件776起,查處行政案件1804起,打擊處理2556人,收繳野生動物8.8萬頭(只),聯合有關部門清理檢查集貿市場、餐飲等場所29.3萬處。通過集中打擊,涉野生動物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在偵案件大多數是過去發生的,新發案件已明顯減少。但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提到的,受非法利益的驅使,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等犯罪活動在一些地方仍有發生,打擊整治工作任重道遠。下一步,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嚴厲打擊涉野生動物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5] 
  • 社會監督
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離不開社會各界的監督。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全國12315平台為社會公眾提供統一的投訴舉報服務。疫情發生後,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發揮全國12315投訴舉報平台的作用。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也緊急抽調力量,堅持應急處置,全力保障訴求渠道的暢通,對野生動物交易問題線索優先處理、從嚴查處,在分流、受理、處理和反饋等各個環節全線提速。截至2020年2月26日,全國12315平台共核查涉及野生動物交易的舉報341件,立案27件,採取行政強制措施4件,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違法行為。12315這個渠道,是我們查處野生動物違法問題的重要來源。我們歡迎社會各界發現有違法違規交易野生動物的,繼續通過12315熱線電話或者平台進行舉報,我們將及時受理、認真處理,嚴懲違法違規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 [25] 

野生動物管理規定

2020年12月24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的《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公佈,意見提出依法嚴厲打擊以食用或者其他目的非法購買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意見規定,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以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定罪處罰。 [26]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七)》規定了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陸生野生動物罪和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罪名。取消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罪名。 [29] 
自2023年5月1日起,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將正式施行。修訂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共計5章64條。 [31] 

野生動物注意事項

吃野生動物不安全
專家表示,很多野生動物中都存在大量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有可能危及人類健康的隱患。濫食野生動物不僅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而且會對野生動物資源和整個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從而引起整個生物鏈的崩潰。 [18] 
吃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不一定安全
“野生動物”這一概念,不僅指自然狀態下的野生動物,還包括人工繁育的除家畜家禽之外的所有動物。因此,同樣是一種動物,如果捕食自然野生狀態下的就可能觸犯法律,但如果是人工養殖的則沒有問題。 [18] 
據統計,我國以供應食品、毛皮、藥用原料、科研試材為目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種類約100種。 [18] 
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仍面臨檢疫等現實問題。馮德進説,蛇是後來發展起來的產業,當地沒有檢疫部門受理,更沒有檢疫標準,發不了檢疫合格證。他還透露,進入市場的大部分野生動物也都沒有檢疫標準,如竹鼠等。 [18] 
動物疫病防控是農業農村部門的職責。但由於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情況複雜,防疫檢疫在實際操作中很難監管到位。 [18] 
檢疫缺失的現實下,的確很難説,用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是安全的。 [18] 
相關法規
竹鼠 竹鼠
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是造成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現象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亂捕濫獵的野生動物銷往餐館酒店,用於製作菜餚、食品後經營牟利,不僅對野生動物種羣造成嚴重破壞,敗壞了社會風氣,並且由於許多野生動物常常攜帶各種疫源疫病,濫食野生動物的行為還成為公共衞生安全的重大隱患,對此社會各界反映強烈。一些地方的立法也規定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黑龍江、河北、福建、廣西、河南等地方法規,都有類似的規定,如賓館、飯店、酒樓、招待所和個體飲食攤點等,不得使用陸生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名稱或者別稱製作菜譜招徠顧客。 [27]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三十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禁止為食用非法購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本法條是對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和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的生產、經營行為,以及為食用目的非法購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作出的禁止性規定。)從法律層面嚴厲打擊濫食野生動物的行為。 [27] 
2020年1月24日,另有14位院士及5位業內專家聯名呼籲全面禁食野生動物。而在市場方面,相關監管部門和銷售平台對野生動物的售賣監管也進一步做出了行動。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