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長慶

(清末淮軍名將)

鎖定
吳長慶(1829年-1884年),字家善,號筱軒(一作小軒),安徽廬江人,清末淮軍名將。
吳長慶出身鄉紳家庭,太平天國起義波及安徽後,隨父吳廷香辦理團練,抵禦太平軍,累升都司。咸豐十一年(1861年)配合湘軍攻克重鎮三河,獲得兩江總督曾國藩的賞識,開始獨領一軍,所部稱“慶字營”或“慶軍”。同治元年(1862年)加入新成立的淮軍,繼而受劉秉璋指揮,衞上海、守廬江、克嘉興諸城,在太平天國起義被鎮壓後積功至記名總兵,又隨劉秉璋鎮壓捻軍起義,因功升記名提督。同治七年(1868年)以後,他代劉秉璋統領慶軍,駐紮江蘇。同治十三年(1874年)實授直隸正定鎮總兵、光緒六年(1880年)升浙江提督,均留駐江蘇。光緒六年(1880年)五月,進京陛見。同年冬,獲授廣東水師提督銜,移駐山東登州,幫辦海防。光緒八年(1882年)七月,他率麾下三千將士東渡朝鮮,鎮壓朝鮮壬午兵變,此後駐紮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
光緒十年(1884年)五月,吳長慶移駐金州,防備法國海軍來襲,一個月後病逝,享年五十六歲。清廷賜諡號“武壯”,為他修了五處祠堂,朝鮮亦建靖武祠以紀念他。影響中國近代史的重要人物袁世凱張謇都由他所統領的慶軍發跡。 [2] 
(概述圖為廬江武壯公祠中的吳長慶肖像 [36] 
本    名
吳長慶
家善
筱軒、小軒
所處時代
清末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廬江縣南鄉沙湖山
出生日期
1829年6月27日(道光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逝世日期
1884年7月13日(光緒十年閏五月二十一日)
主要成就
參與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起義
平息朝鮮壬午兵變
官    職
廣東水師提督
爵    位
三等輕車都尉
諡    號
武壯

吳長慶人物生平

吳長慶投筆從戎

吳長慶之父吳廷香(又作廷襄)為廬江岱鰲山一帶的著名鄉紳,曾為優貢生,併成為當地著名塾師。吳長慶生於道光九年五月二十六日(1829年6月27日)。他自幼聰穎,在父親開的私塾讀書,後來參加了幾次童子試,都落榜了。而且吳廷香見他體弱多病,也心生憐憫,不再要求他努力於科舉。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起義蔓延至安徽,吳廷香在知縣蔣竑的號召下,在鄉里組織團練武裝,預籌防堵。吳長慶隨父加入鄉勇團練,此後隨父反覆爭奪廬江。
咸豐四年(1854年)八月三十日,吳長慶隨父奪回廬江,太平軍繼而圍攻廬江,吳廷香困守危城,派吳長慶赴宿州向幫辦團練的安徽布政使袁甲三求救。袁甲三之子袁保恆以為“地當強敵,兵不能分”,而其侄袁保慶則認為“紳士力薄,孤城垂危,主救”,二人相持,使袁甲三舉棋不定。九月二十七日,太平軍克廬江,吳廷香戰死。
咸豐五年(1855年),清廷賜卹其家,賞給雲騎尉世職,由吳長慶襲爵。安徽巡撫福濟命吳長慶“繼父領鄉團”,參加對太平軍的圍剿。吳長慶“痛父殉難,誓志殺敵”,賣力參與對太平軍的鎮壓。 [1-2] 

吳長慶鏖戰太平軍

咸豐六年(1856年)八月,吳長慶率麾下團練配合江南提督和春克復廬江。 [3] 
咸豐七年(1857年)正月,太平軍攻廬江,吳長慶領兵與總兵鮑雲翥守城。吳長慶會合廬江城四門練紳,得壯丁數千名,擊退太平軍。當夜,一萬餘名太平軍從無為等縣趕到,清兵糧盡援絕,太平軍攻克廬江。八月,安徽巡撫福濟派吳長慶督帥舒城、合肥練勇,併力克舒城重鎮桃鎮,擊退上派太平軍援軍,毀太平軍三十餘壘,升吳長慶為守備。九月,吳長慶克復舒城。十一月,新任安徽巡撫翁同書以吳長慶辦團練有戰績,令其辦合肥東鄉團練,以保合肥。
咸豐八年(1858年)冬,吳長慶在合肥抵禦太平軍,因摧鋒力戰,護城有功,於次年賞戴藍翎。 [3] 
咸豐十年(1860年)正月,太平軍陳玉成部進攻合肥花子崗,合肥知縣英翰與外委解先亮、守備吳長慶大敗陳玉成部於花子崗小河灣。清廷賞加吳長慶都司銜,並賞換花翎。此時,曾國荃率師至皖,與太平軍大戰於安慶,聽到吳長慶戰績,上報其兄兩江總督曾國藩,曾國藩印象深刻,令他與王佔魁等收復廬江及三河鎮 [3] 
咸豐十一年(1861年)八月初一日,湘軍佔領安慶,接着揮師進攻三河鎮。吳長慶率部與劉銘傳、王純臣、潘鼎新、王佔魁等於十一月配合湘軍攻克重鎮三河。此役後,曾國藩給吳長慶贈“忠孝堅定,不可撓折”八字,並手書為令,以勵將士。這是吳長慶受曾國藩之命募營效命之始。吳長慶所部五百人稱“慶字營”,吳長慶為“慶字營”統領。
同治元年(1862年)春,淮軍正式成立,曾國藩安排李鴻章統領。吳長慶的“慶”字營成為淮軍十三營之一,隨後乘坐英國輪船開撥江蘇,支援被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圍攻的上海。三月二十九日,吳長慶抵達上海。五月二十一日,太平軍攻上海虹橋附近程學啓營,這是淮軍與太平軍初次交鋒。李鴻章以吳長慶為先鋒,率軍援助程學啓,與太平軍大戰於新橋,最終擊退太平軍。吳長慶因功被擢為遊擊,守金山衞。同年秋,曾國藩、李鴻章又令吳長慶、張樹聲等回籍招募新勇,吳長慶募勇二營,其軍始稱“慶軍”。 [3]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李秀成率十萬大軍由含山東關抵達巢縣,分三路進攻,一路赴廬州,一路圍草鞋嶺,一路攻廬江。曾國藩令吳長慶剛剛在廬江招募的兩營就近協守廬江,並令張樹聲等新招募的數營兵力守無為。整個三月,吳長慶、王佔魁、鄭海鰲等與李秀成反覆鏖戰,殲滅太平軍兩萬餘人,擒四百餘人,最終將其擊退。四月,吳長慶又率軍馳援上海。隨後,吳長慶所部三營(包括新募二營)被李鴻章交給自己的親信劉秉璋統帶,吳長慶深受劉秉璋器重,劉秉璋自己的軍隊叫親兵營,而吳長慶所部居於核心地位,所以又被稱為“親慶軍”。十一月,吳長慶隨劉秉璋開赴浙西作戰,由淞江之珠涇出發,攻嘉興府屬之楓涇、西塘,直逼嘉善。吳長慶身先士卒,力攻嘉善城外之張涇匯太平軍營壘,太平軍作戰失利,守將投降。隨後,吳長慶連克乍浦海鹽平湖海寧,遂被越級提拔為副將。隨後,吳長慶向太平軍重兵鎮守的嘉興府城發起進攻。程學啓攻城北,吳長慶攻城南。槍炮如雨,吳長慶左臂中彈丸,仍裹創督戰,勇丁有退逃者,吳長慶將其斬殺。於是士卒越過城壕,像螞蟻一樣攀附城牆,終於攻佔了嘉興城;而程學啓則沒有突破,並在攻城時中彈身亡。清廷嘉獎吳長慶,以總兵記名簡放,賞“力勇巴圖魯”之號。此後,吳長慶又攻克湖州、長興、廣德、漳州、漳浦、泗安等城。奉旨以總兵交軍機處記名,遇有提督、總兵缺出則優先候補。 [3]  [4] 

吳長慶圍剿捻軍

太平天國失敗後,吳長慶所部慶軍六營駐紮在江蘇蘇州一帶。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欽差大臣僧格林沁敗死曹州高樓寨,曾國藩奉旨督剿捻軍,奏調劉秉璋隨其襄辦軍務。吳長慶又率慶軍隨劉秉璋轉戰江蘇宿遷、河南內黃、滑縣、浚縣、山東臨邑、德州、直隸寧津等地。
同治五年(1866年)四月二十八日,捻軍張宗禹部轉戰至宿遷埠子鎮一帶,吳長慶與總兵王佔魁、況文榜各率所部,夜襲軍營壘,暫獲搶軍70餘名。五月一日黎明,復由舊河堤內外分路夾擊,殺捻軍甚眾。
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十一日,東捻軍轉戰至應山縣境,伏擊清軍楊鼎勳部,吳長慶率隊往援,殊死戰鬥,將東捻軍擊退。十二月,東捻軍領袖賴文光突破六塘河,南走至揚州被捕殺。東捻軍從此覆滅。
東捻軍失敗後,劉秉璋因病離營,其所統軍悉歸吳長慶統帶。李鴻章又令吳長慶接統步隊八營,馬隊三營(包括裁撤的“良”字四營),共十一營兵力,攻西捻軍。吳長慶率領慶軍在河南、直隸、山東等地堵截攻西捻軍。同治七年(1868年)五月,西捻軍突破李鴻章的防線,轉戰河南信陽、海豐等地,向南轉移。吳長慶飛赴吳橋攔截,重創捻軍,八月,西捻軍失敗。吳長慶以軍功賞穿黃馬褂,換“瑚敦(滿語,意為迅速)巴圖魯”名號,並正一品封典,不久又加提督銜。 [5] 

吳長慶駐紮江蘇

捻軍起義失敗後,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以宿遷、徐州、海州為要衝,蘇、皖、魯、豫交界“土匪出沒無常”,宜得良將有威信者守之,因而奏調吳長慶率所部鎮守徐州一帶。
同治八年(1869年)六月,淮軍中潘鼎新軍因爭餉譁變。變兵水陸數千人謀挾慶軍以據淮陽。曾國藩令吳長慶前往查辦。事後,吳長慶嚴格制止慶軍官兵與變兵接觸,迅速將鼎軍遣散,然後向曾國藩覆命。漕運總督張之萬上奏稱吳長慶在此次行動中“有條不紊,請予獎敍”,清廷允奏,賞加一級記錄兩次,以嘉其能。
同治九年(1870年),吳長慶移駐揚州。翌年,又移防江浦。在此期間,他督軍疏浚了揚州儀徵鹽河,興修水利,贏得了民間的稱讚。兩江總督沈葆楨奏稱其“號令嚴肅,所駐之處,官民有戀戀不捨之意”。
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日本侵擾台灣,吳長慶增募慶軍四營共二千餘人,籌辦江防,修造了江陰及江寧鵝鼻嘴、烏龍山、焦山等炮台。翌年八月十五日,因修炮台之功,吳長慶以記名提督實授直隸正定鎮總兵。沈葆楨挽留其留駐江蘇。在此期間,江蘇六合鄉民因漕糧苛重而聚城騷亂,沈葆楨命吳長慶前往處理,吳長慶於一大早單騎至六合縣城下,招見了聚眾主謀者,許以不死,令立即解散其眾。然後,吳長慶將民眾反映的漕額過重問題一一向沈葆楨陳述。沈葆楨接到吳長慶的呈文後,十分高興,對左右僚屬們説:“我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言論了,現在我終於聽到了吳長慶説出了這樣的話。”其後他就呈上了請減江寧五縣漕糧的奏摺。
光緒二年(1876年),吳長慶協助沈葆楨處理皖南教案
光緒四年(1878年),吳長慶奉沈葆楨之命,率部在江浦疏浚黑水河、四泉河、玉帶河,興修水利。他在駐防江浦三四年的時間裏,收蓄耕牛,重視農業生產,救濟饑民,還親自帶領軍隊捕捉蝗蟲,以滅蝗災之害。除此之外,他還廣泛羅致名士俊才進入自己的幕府,如張謇朱銘盤周家祿文廷式等。 [6] 

吳長慶北上東征

光緒六年(1880年)二月二十日,吳長慶升任浙江提督。署兩江總督吳元炳奏請讓吳長慶留駐江蘇,獲得准許。五月初四日,吳長慶到北京紫禁城覲見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並廣交朝臣,其後返回江浦駐地。同年九月初四日,清廷為預備中俄伊犁交涉萬一破裂而可能引發的戰爭,安排吳長慶幫辦山東海防。吳長慶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商量後,決定自己隨帶原部親兵六營前赴山東,剩下江防水陸六營仍留江蘇,由記名提督曹德慶接統,於九月十六日至十九日陸續啓程。十月二十二日,授廣東水師提督銜。 [7] 
吳長慶致朝鮮人金允植的信 吳長慶致朝鮮人金允植的信
光緒七年(1881年)正月,吳長慶正式率軍駐紮登州蓬萊閣。其時中俄伊犁交涉和平結束,但他仍不鬆懈於海防。其時,張之洞參劾山東四鎮總兵驕悍,營規不整,清政府命吳長慶查辦,隨後,四鎮皆歸吳長慶節制。吳長慶遂受命幫辦山東海防並節制山東全省軍務。吳長慶受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節制,李鴻章雖然是淮軍統帥,也是吳長慶的姻親,但吳長慶大部分時間都不在李鴻章的調度之下,因此並非李鴻章的嫡系人馬,甚至與之聲氣不合,在淮軍諸將中特立獨行。他在山東提出的一些軍事防禦計劃因得不到李鴻章的支持而難以實施。如李鴻章對吳長慶所提出的“換輪船、移大炮、借水雷”三策均表異議,認為陸軍不必使用輪船,也無需給教漁民用水雷。吳長慶為此向朝廷上書具呈,有人擔心,吳長慶説:“提鎮舊事得封奏,今方多故,天子宵旰以憂,吾忍負君哉!”李鴻章卻斥其多事。同年,曾對吳長慶有恩的袁保慶的養子袁世凱來率數十人來投奔吳長慶,吳長慶留下袁世凱,遣散其他人,其後委任袁世凱為幫辦營務處。 [7] 
光緒八年(1882年)六月,與山東隔海相望的屬國朝鮮發生內亂(壬午兵變),引發日本干涉。為了阻止日本對朝鮮的陰謀、加強中國對朝鮮的宗主權,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張樹聲決定派遣陸軍東征朝鮮,平定內亂,而其轄下的北洋防軍中的陸軍只有駐紮登州的吳長慶所部離朝鮮最近,所以這個任務非吳長慶莫屬。六月二十四日,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持張樹聲函,到登州慶軍軍營見吳長慶,要求吳長慶至天津議商對策。吳長慶帶着張謇等,於六月二十六日抵達天津,會晤張樹聲及朝鮮使者金允植等。二十九日返回登州,着手出兵動員。三十日,張樹聲奏請清廷,正式請求派吳長慶帶兵鎮壓朝鮮亂黨,得到批准。吳長慶於七月初四日先與丁汝昌一道,率二營四哨於登州開行。吳長慶以三哨與丁汝昌同坐“威遠”軍艦,以二營一哨分坐招商局“鎮東”“日新”“拱北”三船,並以“泰安”軍艦裝載糧械軍火,計二千餘人,其餘慶軍隨後跟進。七月初七日抵達朝鮮,停泊於仁川(日軍登陸處)南六七十里的南陽灣馬山浦。七月十日,吳長慶率軍北上,以袁世凱先行。七月十二日進駐漢城,他與馬建忠一起商議,於七月十三日成功誘捕亂首李昰應。七月十五日發兵往十里梨泰院一帶,剿滅亂黨。因戡定朝鮮內亂之功,清廷賞吳長慶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 [8] 

吳長慶卒于軍中

平定朝鮮內亂後,張謇代吳長慶擬《朝鮮善後六策》,主張對朝鮮援漢玄菟、樂浪郡例,廢為郡縣;或援周例,置監國;或置重兵,守其海口而改革其內政;或令其自改而練新軍,聯合東三省為一氣,同時三道出師,規復琉球。此時李鴻章已奪情起復,對此不以為然,斥為多事,不予上報,但此六策流傳外界,導致清流派批判李鴻章外交軟弱,令李鴻章難堪,並有御史奏請慈禧太后對朝鮮問題“宸衷獨斷”之語,李鴻章對吳長慶更加不滿。李鴻章又想讓自己的幕僚馬建忠來統領慶軍,命吳長慶迴天津。張謇等力勸吳長慶引退,並請求解除本職駐京。吳長慶最初也同意了,後經袁保齡周馥等從中斡旋,一面勸吳長慶勿辭,一面勸李鴻章勿免其職,李鴻章才罷手。
由於朝鮮與日本締結《濟物浦條約》,規定日本也有權駐兵朝鮮,所以吳長慶繼續屯駐朝鮮,將所統六營分為中、正、副、左、後、前營。其中他坐鎮漢城東部光熙門內的下都監,部將黃仕林駐南壇、吳兆有駐東別營、張光前駐焰硝廳、袁世凱駐三軍府。此後,清廷內部雖多次有分期撤軍之議,但終因顧忌日本以及朝鮮的請求而被擱置。光緒九年(1883年)九月,吳長慶又“奏密陳駐防朝鮮情形”,並請求來京覲見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清廷擔心朝鮮安危,不便此時讓吳長慶離開朝鮮赴京覲見。此事被李鴻章偵知,非常生氣,派人提醒吳長慶説:“你的軍隊,仍歸北洋大臣管轄,提鎮雖有單銜奏事之權,但只限於謝恩、慶賀諸事。”適逢中法戰爭爆發,吳長慶奏請赴越南前線。浙江巡撫劉秉璋四次上奏,請求將駐紮朝鮮的慶軍抽調到浙江佈防,由於李鴻章的阻攔,吳長慶終未能被調赴浙江。
光緒十年(1884年)春,有情報稱法國軍艦將直抵京津。三月二十六日,通政使參議延茂奏請調吳長慶一軍移扎金州,清廷指示李鴻章奏明辦理。正好吳長慶從朝鮮來津,李鴻章與之籌議駐朝慶軍抽撤之法,決定吳長慶率親兵前營、中營、正營移防國內,親兵左營、後營、慶副營仍留駐朝鮮。五月十一日,吳長慶率三營慶軍由朝鮮乘坐商輪駛金州劉家屯一帶佈防駐紮。然而此時吳長慶已身患重病,李鴻章為他請假,將病因歸咎於他“久戍朝鮮,積勞致疾”。據説袁世凱投靠李鴻章並舉報吳長慶在海防教練中各項開支不清,也是造成吳長慶病重的原因之一。李鴻章在為吳長慶請假剛滿一個月的閏五月二十一日(7月13日),吳長慶病逝於金州軍營,臨終時口述遺折:“第值此強鄰環伺,醜虜窺邊,和議難成,後患方熾,不能馳驅戮力捐軀,宣命疆場,而遽先犬馬填溝壑,不及見廓清四夷之一日,是可悲爾!死如有知,誓為厲鬼,殺賊以報君父。”李鴻章疏請優恤,於是清廷賜諡號“武壯”,並以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名義頒賜祭文。朝鮮亦派禮曹參判沈相薰來金州弔唁。 [9] 

吳長慶主要影響

吳長慶鎮壓起義

吳長慶在青年時代隨父辦團練,抵禦太平軍,屢次在合肥一帶擊退太平軍。咸豐十一年(1861年)在攻克三河之役中受到曾國藩的賞識,開始獨領一營,稱“慶字營”。翌年加入新成立的淮軍,參加保衞上海和廬江的戰鬥,取得勝利。同治二年(1863年)起,其部隊歸李鴻章親信劉秉璋統帶,稱“親慶軍”,簡稱慶軍(正式稱呼仍為“親兵”)。在劉秉璋的指揮下,吳長慶攻克嘉慶等浙江諸城,掃平太平軍,接着又平定東捻軍。東捻軍平定後,劉秉璋離營,吳長慶統領慶軍繼續掃蕩西捻軍,到同治七年(1868年)終於鎮壓了捻軍起義。 [3]  [5] 
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吳長慶培養了大批慶軍將領,如曹德慶張光前吳兆有黃仕林班廣盛倪祥福葉志超楊岐珍等,使慶軍成為當時清軍中戰鬥力較強的一支部隊。吳長慶死後,駐紮金州和吳淞口兩處的慶軍分別由黃仕林和曹德慶、班廣盛接統,光緒末全部裁撤。 [11] 

吳長慶鎮守朝鮮

光緒八年(1882年),吳長慶受署理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張樹聲之命,揮師三千,東渡朝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朝鮮壬午兵變,逮捕亂首李昰應並將其移送中國關押,迎回被李昰應趕走的朝鮮王妃閔氏(明成皇后),然後駐守朝鮮。吳長慶在朝鮮展開了如下一些活動:
  • 訓練朝鮮新軍。壬午兵變後,朝鮮曾向李鴻章請求訓練新軍。光緒八年(1882年)九月二十三日,吳長慶奉李鴻章之命,委任袁世凱、朱先民、何增珠等負責在朝鮮練兵,他們選拔壯丁1000人,稱“新建親軍”,分左右兩營,訓練他們使用新式武器。一個月後,吳長慶在春塘台檢閲了這支新軍,朝鮮國王亦讚賞“練之有法”。而且鑑於朝鮮新經內亂,國小民貧,練兵經費五千四百兩由淮軍支應所籌發,也就是對朝鮮的無償支援。 [13] 
  • 指導朝鮮外交。吳長慶注意到朝鮮“不嫺外務”,因此對朝鮮的外交也多有指導。 [38]  光緒九年(1883年),朝鮮與英、德改訂條約,朝鮮官員閔泳翊將此情況彙報吳長慶,吳長慶在筆談中提醒朝鮮在議約時要聲明自己是中國屬國,強調英、日等國“將去此邦(指朝鮮)之翼,而便其他日之陰謀”,要朝鮮在談判時多加留心。 [39]  其後又批評朝鮮國王過分接近美國的舉動。 [41] 
  • 改良朝鮮農業。吳長慶在朝鮮時,為了提高朝鮮的農耕水平,從家鄉調集很多木匠,並帶去犁、耙等農具。 [32]  直到離開朝鮮時,他還向送行的朝鮮官員囑託製造並推廣水車。 [40] 
  • 改革朝鮮科舉。吳長慶發現朝鮮科舉之法很粗疏,選不出真才實學的人才,便建議朝鮮國王改革科舉,效法清朝,首場制藝,然後策論,朝鮮國王加以仿行,稱“賢良科”,舉行了兩屆,錄取四十人。但吳長慶離開朝鮮以後就停止這種科舉。 [42] 
  • 維護華僑利益。吳長慶從山東赴朝鮮時,帶了約40名中國商人來到朝鮮,成為最早一批朝鮮華商。《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締結後,華商蜂擁而至,初步形成了朝鮮半島華人羣體。吳長慶還積極保護華商權益,因此被認為是朝鮮半島華僑的奠基人。 [13]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吳長慶有力維護並加強了中國對朝鮮的宗主權,保護朝鮮免受日本侵略,遏制了日本的擴張,穩定了朝鮮半島的局勢,從而確保東三省門户的安全。 [12-13] 

吳長慶歷史評價

  • 慈禧太后:聞卿向來辦事認真,不愧忠良之裔。 [14] 
  • 曾國藩:忠孝堅定,不可撓折。 [15] 
  • 李鴻章:方今時勢多艱,將材難得,如吳長慶者可為干城腹心之選,報國丹忱,齎恨入地,悼痛曷任! [16] 
  • 左宗棠:吳長慶秉性忠亮,才識超羣,實極一時之選。此次辦理朝鮮軍務,已見一斑,而吳長慶仍欲然不自足。臣接閲其事前事後諸函,意度閎遠,迥異儕偶,常嘆為不可及。聞其前在江南料理軍務,將士翕然稱服,毫無異詞。現開朱家山、赤山湖一帶水利,該提督毅然自任,不以畏難自阻,適因調赴山東,未竟其役。臣蒞任之初,該提督猶以巨工未就引為私憾。昨得其朝鮮來書,猶以為言。其關懷大局如此,尤令人欽佩。嘗謂該提督在右職中為特出之才,即文職中之公忠體國者亦罕其比。 [17] 
  • 沈葆楨:該總兵胸有智略,潔己愛民,實為防營中不可少之員。 [18] 
  • 寶廷:中興名將,吾見多矣,未見有氣度高朗若吳筱軒者。異時國家有事,建功者必斯人也。 [19] 
  • 張佩綸:吳長慶為人似以謀略見長,亦好以文雅緣飾,恐馳騖功利,與時變化,難於持久,若令其長駐朝鮮,度該提督必不能鋭然自任。 [43] 
  • 趙爾巽:吳長慶戰績雖亞諸人,朝鮮定亂,能弭大變。 [20] 
  • 劉體智:①淮軍將領,無不倚文忠(李鴻章)為重,惟武壯(吳長慶)獨自立異,結交朝貴以為攀援,羅致文人以通聲氣,然終不能至方面。 [21]  ②豫軍之張勤果(張曜),淮軍之吳武壯,結交詞人墨客,頗受虛譽而能得溢美之辭。 [22] 
  • 李熙:非徒中國也失良將,為我國事,亦切愴衋矣……其立朝三十餘年,奔走壁壘,必多費心用力,而雖臨陣之時,手不釋卷,且去留之地,秋毫不犯,可謂今世罕有之人也。 [23] 
  • 金炳國:(吳長慶)為我國事,無論鉅細,靡不容極,勤勞且多矣……此是儒將,而御下兼以恩威,故我國人亦皆趨仰矣。 [23] 

吳長慶軼事典故

吳長慶受恩英翰

咸豐九年(1859年),滿人英翰出任合肥知縣。當時合肥各團練之間頗有矛盾,一次,吳長慶與劉銘傳、張樹聲意見不合,發生械鬥,吳長慶人單力孤,被劉、張擒獲,用繩索縛於柱子上。英翰知道後,立即派人説情,劉、張俱不同意放人,並説:“一定要縣令親自來説個明白才能放。”英翰便親自前往説情,吳長慶才被釋放。從此吳長慶對英翰終身執弟子禮。當時英翰之母覺羅氏也隨住軍營,吳長慶侍奉尊敬猶如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有一次覺羅氏當着英翰的面,指着吳長慶説:“這個孩子真是把我當成他的母親一樣看待。”當時與太平軍戰鬥頻繁,也很激烈,每次兩人外出作戰,等到戰鬥結束後回來,覺羅氏總是對他們問長問短,多方安慰,並告誡以大義為重,為國家出力。吳長慶隨英翰達數月之久。英翰身體肥碩,吳長慶身材清瘦。空餘時間,兩人談到天下多故,人事不可測,假如兩人能存一人,就奉養對方的母親。後來英翰當了安徽巡撫,吳長慶在江浙領兵,返鄉探親時都會會晤英翰及覺羅氏,談笑風生。吳長慶與英翰的交往達二十多年,英翰死後,吳長慶歲時饋問其家室不絕,感其救命之恩。 [24-25] 

吳長慶儒將風雅

吳長慶“好讀書,愛士,時稱儒將”。 [20]  即使立功拜將,也不忘自己過去的學業,每天寫一篇文章,熟讀經史,尤其嗜讀《春秋》,在軍營手不釋卷,輯有《經史粹語》一書。他曾表達對三國時期陸遜以大將還鄉後舉秀才之事的羨慕,希望自己也能有朝一日辭官應鄉試 [26]  他還愛讀《周易》,以來知德為宗,年輕時為自己算卦,先得明夷之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再得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到了朝鮮後,他感慨:“朝鮮箕子之卦,吾其終於此乎?” [27]  他的幕客也多為飽學之士,互相切磋學問,因此兩江總督沈葆楨在參觀吳長慶的軍營後感慨:“刁斗與書聲相雜,可謂君子營矣!” [28] 

吳長慶治軍嚴明

吳長慶率部攻破嘉興城後,獲太平軍儲貨千萬,吳長慶絲毫不取。攻克平湖後,太平軍丟下銀錢、玉帛十餘屋,其他將領爭着搶奪,吳長慶也絲毫不取。他的內弟俞某也在慶軍效力,因為貪贓枉法犯了死罪,其他人都説吳長慶不會殺了他,結果吳長慶真就殺了他。後來吳長慶到了朝鮮,亦授權袁世凱處決違法亂紀的士兵。 [29] 

吳長慶吳李過節

據劉秉璋之子劉體智記載,吳長慶在打下嘉興、湖州後擢為副將,李鴻章曾笑着對劉秉璋説:“君部下庸者亦得戴紅頂耶?”吳長慶因為這句話終身恨李鴻章。 [30]  廬江當地有傳説稱吳長慶從朝鮮回北京,先見慈禧太后,然後才見李鴻章,被李鴻章踹了幾腳,於是被氣死。雖然此事不屬實,但也反映出吳、李之間的不和。 [31] 

吳長慶駐朝逸事

吳長慶在朝鮮期間,十分喜愛朝鮮的高麗紙,將十餘擔高麗紙帶回故鄉,分贈家鄉師友,當地文士以得到吳長慶所贈的高麗紙為榮。解放後,收藏於他府上的高麗紙被整擔整擔地挑走。這些高麗紙主要用於寫對聯條屏。此外,他還將瓷制長腰形的水缸朝鮮水缸帶到家鄉,並將朝鮮的許多奇花異木移植到家裏。他離開朝鮮時,朝鮮國王還曾送給他小金牛、小金犁、小金耙、小金石磙組成的一套金制農具,工藝十分精美,堪稱國寶。解放前夕被一名國民黨士兵搶走。 [32] 
據説朝鮮有一種青魚,破壞莊稼嚴重,人民無可奈何。吳長慶到了朝鮮後,幫助朝鮮人民捕魚除害,莊稼不再遭殃。此魚味極腥,朝鮮人不敢食用,吳長慶捕獲此魚後,用他從中國帶來的生薑烹煮,味道鮮美,朝鮮人也覺得很好吃。 [32] 
吳長慶在朝鮮有一次赴宴,見桌上放着一道猴頭,不知從何下手。他出門小解時遇到一名中國伙伕,將他拉到廊廡,詢問竅門。回到宴席後,他將兩筷插入猴頭雙耳,砰然張開,菜顯於外,在座朝鮮人士無不佩服。 [32] 

吳長慶主要作品

吳長慶有《和方子箴都轉夏韻》《登泰山絕頂》《病起謝張醫》《贈閔台鎬》四首詩傳世。此外在巢湖姥山島上的文峯塔有其親筆所題的“中立不倚”四字。 [33]  [44] 

吳長慶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生卒
備註
父親
吳廷香
1806-1854
譜名良臣,曾中舉人,後組織團練抵抗太平軍,兵敗身亡,追贈四品卿銜
母親
吳張氏
1806-1870
誥封太夫人
妻子
吳俞氏
1830-1858
無子女
吳王氏
1833-1911
同鄉淮軍將領王佔魁之妹,生三子三女
兒子
吳怡孫
?-?
早夭
吳保德
1863-1915
一生淡泊仕途、放浪形骸,拒絕袁世凱的任命,其子吳炎世中國同盟會會員
1869-1913
陳三立譚嗣同丁惠康合稱“清末四公子”,女吳亞男、吳弱男加入同盟會,吳弱男嫁章士釗
女兒
吳保華
1856-1913
嫁署理淮揚道劉鍾麟長子劉翰翔
吳保善
1865-1897
嫁候補道李藴章之子李經鈺(李鴻章的侄子)
吳保蘭
1878-1959
嫁四川總督劉秉璋之子劉體信
以上內容來源 [10] 

吳長慶後世紀念

  • 墓葬
吳長慶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泥河鎮沙崗村,佔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該墓依山而建,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氣勢恢宏,環境優美。 [34] 
  • 故居
吳長慶故居位於廬江縣泥河鎮勝崗村沙湖村民組,始建於同治二年(1864年),現存門樓一幢5間(長22.9米寬8.7米高約6米)。 [35] 
  • 祠堂
清政府在吳長慶的家鄉廬江以及他立功和駐紮過的浙江嘉興、江蘇浦口、河南內黃、山東蓬萊建立祠堂。其中只有廬江武壯公祠和浦口吳武壯公祠的部分建築保留至今。另外,朝鮮亦曾修建靖武祠以奉祀吳長慶。 [37] 
廬江吳武壯公祠 廬江吳武壯公祠 [45]

吳長慶史料索引

  • 《清史稿 卷四百十六 列傳二百三》 [20] 
  • 《張季子九錄·文錄》卷十三,《清建威將軍廣東水師提督三等輕車都尉世襲雲騎尉瑚敦巴圖魯諡壯武吳公行狀》
參考資料
  • 1.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7—27頁
  • 2.    何磊、徐博東.《吳長慶》,《清代人物傳稿》下編第7卷: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0—94頁
  • 3.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27—42頁
  • 4.    樊百川.《淮軍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4頁
  • 5.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42—43頁
  • 6.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43—70頁
  • 7.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70—77、159—160頁
  • 8.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100—127頁
  • 9.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160—170、257—273頁
  • 10.    夏冬波..:,2007年:第160—170、257—273頁.《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4—5、246—248、286—296頁
  • 11.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77—79頁
  • 12.    夏冬波.吳長慶與朝鮮“壬午兵變”[J].江淮文史,2005(05):133-142.
  • 13.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140—151頁
  • 14.    《續修廬州府志》(光緒十一年刻本)卷四十八,第21頁。
  • 15.    張謇.《張謇全集》6: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第50頁
  • 16.    李鴻章.《李鴻章全集》10: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96—497頁
  • 17.    左宗棠.《左宗棠全集 奏稿八》:嶽麓書社,2014年:第170—171頁
  • 18.    沈葆楨.《沈文肅公政書》: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107頁
  • 19.    易宗夔.《新世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0—161頁
  • 20.    《清史稿 卷四百十六 列傳二百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28]
  • 21.    劉體智:《異辭錄》卷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28]
  • 22.    劉體智:《異辭錄》卷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28]
  • 23.    《承政院日記》,光緒十年六月二十一日條  .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9-28]
  • 24.    張謇:《張季子九錄·文錄》卷九,《代吳軍門壽薩爾圖母宗室太夫人八十序》:薩爾圖太夫人烏魯木齊都統諡果敏公若子恭部郎之母,而長慶母之猶母者也。方咸豐癸、甲、乙、丙之間,寇氛碭駭,奔突中原,郡縣幾無完宇。廬州當江淮四塞之衝,伏莽並時蠢應,豪率如林,角立而爭雄長。執法之吏,莫敢誰何。果敏公以知縣令合肥,奉太夫人阸䧢之官,布朝廷威信,植良擊暴,以一身搘拄其間。長慶於時亦奉母闢亂,而以大吏檄團練鄉兵,與公相左右。挈空言煦嫗之卒,而嬰梟傑讎難之鋒,出入險阻,依賴為性命,雖布衣昆弟不翅也。太夫人與吾母故未嘗一日相見,而長慶侍太夫人久。太夫人嘗從頌顧長慶而名果敏公曰:“是子心母我。”長慶他日與果敏公時時分出擊賊,歸或見太夫人。太夫人拊而慰之,必益勤勤閔免以大義。長慶隨果敏公數月,公豐頤碩腹,而長慶體貌甚臞,暇嘗相與言天下多故,人事不可知,吾兩人幸一存者,吾母、若母其猶有子也。……於是先帝嘉公之績大有造於皖也,命公為巡撫,而益昭蘇燾育,休息其人民。長慶於時以湘鄉曾侯命,隨今大學士李公典兵江浙,歲間歸裏,因起居太夫人,感曩時事,稱説以為笑樂。太夫人則益誡果敏公、長慶忠敬詳孫,終始於功名。
  • 25.    徐珂:《清稗類鈔》五十三,義俠類二:英果敏公翰初作令於皖,吳武壯公長慶方以末弁為果敏所器,倚之如左右手。時劉壯肅公銘傳、張勇烈公樹聲方各結團自保,武壯偶與之有違言。互鬥而敗,被獲,乃縛武壯於柱。果敏遣人往説之,壯肅、勇烈皆不可,曰:“必縣令自至,而乃可釋也。”果敏如其言,始得釋,武壯以是終身執弟子禮。果敏身後,歲時饋問不絕。
  • 26.    《續修廬州府志》(光緒十一年刻本)卷四十八:功成後不忘故業,日作一文,諸經史無不通貫而易與,《春秋》尤深嗜。軍務旁午,手不釋卷,輯有《經史粹語》。嘗羨陸遜以大將還鄉舉秀才事,思舍官應鄉試,其好學之肫篤如此。
  • 27.    張謇:《張季子九錄·文錄》卷十三,《清建威將軍廣東水師提督三等輕車都尉世襲雲騎尉瑚敦巴圖魯諡壯武吳公行狀》:為學喜讀經,臨事必用經術辨析。其研理則自《中庸》下逮宋儒之書,靡不窮索。其治《易》宗來氏,有所得,必端書累帙,塗乙轉寫。少時嘗筮卦得明夷之初九,再筮得六五,及至朝鮮,慨然曰:“朝鮮箕子之卦,吾其終於此乎?”
  • 28.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55頁
  • 29.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195、250、327頁
  • 30.    劉體智:《異辭錄》卷一:吳武壯初從解(先亮)練入淮軍,隸先文莊(劉秉璋)部下。先文莊素識其封翁(吳廷香),倚為腹心,緩急可恃。軍中輒予以重任,升階較速而最早,甫克嘉、湖二府,保案擢副將。李文忠哂曰:“君部下庸者亦得戴紅頂耶?”武壯終身以為恨。
  • 31.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261頁
  • 32.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224、328—331頁
  • 33.    夏冬波.《淮軍名將吳長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207—208、218頁
  • 34.    廬江淮軍將領吳長慶墓疑遭盜挖 為縣級文保單位(圖)  .安徽網[引用日期2022-09-28]
  • 35.    關於淮軍將領吳長慶故居重修與保護的建議  .廬江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9-28]
  • 36.    吳武壯公祠 “慶字營”首領的建功之所  .市場星報[引用日期2022-09-28]
  • 37.    夏冬波,餘斌.關於淮軍名將吳長慶的三個問題[J].巢湖學院學報,2013,15(04):1-7.
  • 38.    《承政院日記》,光緒八年十一月十八日條  .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9-29]
  • 39.    葉渡,魏三綱.新發現《吳長慶、閔泳翊等筆談卷》[J].韓國學論文集,1994(02):72-83.
  • 40.    《承政院日記》,光緒十年二月初八日條  .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9-29]
  • 41.    尹致昊.《尹致昊日記》一: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1971年:第30—31頁
  • 42.    黃玹:《梅泉野錄》卷一:吳長慶以我國科舉之法甚滷略,無以得真才實學,勸上更其法,略仿中國,首場制藝,次策論,剋日設圍,名曰賢良科,先試京中之士,選十人,排比四色,依舊統科而已。癸未春,廣其制,聚八域舉人凡二百人,考官取三十,上親臨面試取十人,及長慶歸而遂廢不行。
  • 43.    張佩綸.《澗於集》: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35頁
  • 44.    金衡圭:《青又日錄》,癸未二月二十一日:得見吳長慶送詩於閔輔國台鎬,其詩曰“霸業雄圖跡已磨,徵人猶唱大風歌。可憐鳥盡弓藏處,猛士當時問幾何”四句,而閔台鎬和答詩未見雲。
  • 45.    吳武壯公祠  .廬江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9-2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