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捻軍起義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

鎖定
捻軍起義是爆發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
19世紀初開始活動於皖、魯、豫一帶。所謂“捻”,即農村迎神賽會時要搓捻子燃油,因此得名。他們活動分散,每一股稱為一捻,少則幾人、幾十人;多者不過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數越多,“居者為民,出者為捻”,多是一些生路艱難的農民羣眾。
捻軍的鬥爭自1853年開始,堅持了16年的英勇鬥爭,在北方大地沉重打擊了清朝腐朽統治,體現了中國人民英勇戰鬥的革命精神。 [1] 
中文名
捻軍起義
外文名
The Nien rebellion
發生時間
1852年(清咸豐二年)--1864
發生地點
安徽省雉河集(今安徽渦陽)
參加方
皖北 蘇魯豫三省部分地區農民
領    袖
張樂行

目錄

捻軍起義背景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中國北方就有捻子活動。1852年(咸豐二年),安徽淮北地區的渦陽、蒙城、亳縣一帶遭到大旱,入捻的農民逐漸增多。19世紀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東、江蘇等省部分地區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以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活出路。
1851年(咸豐元年)至1868(同治七年)爆發於黃河淮河流域,由捻黨轉化而來的農民起義軍的反清戰爭。在皖、豫、魯、蘇、鄂交界地區,形成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並逐步由分散、零星的鬥爭趨向聯合。
清政府雖然一直嚴禁結捻,但是由於捻黨是分散零星的武裝活動,所以還沒有把它視為大患。 [1] 
捻軍起義 捻軍起義

捻軍起義過程

捻軍是在捻黨(“捻”系皖北方言,為一支一股之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捻黨組織產生於19世紀初(清嘉慶年間),是一種分散的農民小集團。1851年(清咸豐元年),淮河流域捻黨不斷起義。1853年,太平軍北伐經過黃、淮流域,捻黨起義全面展開,小股的捻黨武裝鬥爭逐步匯合為大規模的捻軍武裝起義。
起義以皖北為中心,遍佈豫東南、魯西南、蘇北、鄂北地區,主要有張樂行、龔得樹、蘇添福、韓奇峯、侯士偉、王貫三、李昭壽、任乾、李大喜等10多支。但初期的捻軍“居則為民,出則為捻”,各自為戰,互不統屬。1855年秋天,各路捻軍首領聚集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會盟,推張樂行為盟主,稱大漢永王(一作大漢明命王),統一號令,頒發佈告,發佈《行軍條例》,確立軍事紀律,建立五旗軍制。此後,捻軍開始聯合作戰,但仍以“打糧”奪取生活資料為主要目的,尚無明確的戰略目標。捻軍各部以淮北為根據地,四面出擊,隊伍有一定的發展。1856年,河南、安徽等省清軍向淮北捻軍基地進攻。捻軍被迫由進攻作戰轉入防禦作戰,雉河集數度失守。為了擺脱被動局面,1857年春,張樂行率捻軍主力渡淮河南下,佔領三河尖(今河南固始東北)。時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正自安徽桐城北上舒城、六安一帶作戰。張樂行派龔得樹自三河尖南下,迎接北上的太平軍,3月,兩軍會師。太平軍在捻軍配合下,攻佔霍丘,交予捻軍駐守。此後,捻軍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聯合作戰,但聽封而不聽調,時分時合。不久,因太平軍撤離,捻軍單獨抗擊清軍的圍攻,被迫轉入守勢,三河尖、霍丘、正陽關(今安徽壽縣西南)等地先後失守;又因內部發生矛盾,大批捻軍北歸,淮南捻軍兵力大減。
1858年5月,六安失守,張樂行遂率軍北上,於6月連克懷遠、臨淮、鳳陽,控制了淮河中游,切斷了清軍的水上交通。此後,捻軍又南下淮南,配合太平軍作戰,佔定遠,援安慶。1861年秋,太平天國戰略要地安慶失守,捻軍失去依託,難以立足,張樂行乃於是年12月率捻軍從定遠撤退,北歸潁上,淮南戰事結束。當捻軍主力南下之後,留在淮北的捻軍堅持鬥爭,後隨着淮南捻軍大批北歸,力量得到恢復壯大。各部捻軍依託圩寨抗擊清軍圍攻,保衞根據地,又採取東西並進方針,以流動作戰方式,進攻河南、山東、蘇北,擴大捻軍區域。在河南,孫葵心部、劉玉淵部於1859~1860年先後取得舞陽北舞渡、太康馬埠、汝陽(今汝南)野豬岡等殲滅戰的勝利,推動了豫東南陳大喜、張鳳林部捻軍起義。在山東,捻軍轉戰數十州縣,直達海濱。在蘇北,張宗禹部於1860年襲佔重鎮清江浦。1860年冬,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清廷急調蒙古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由直隸(約今河北)南下攻捻。捻軍在山東機動靈活地與清軍周旋,捕捉戰機。次年春,先後在鉅野羊山集、菏澤李家莊、汶上楊柳集三敗僧格林沁。但淮北捻軍根據地卻日漸縮小。1862年(同治元年)5月太平天國重鎮廬州(今合肥)失守,清廷調集安徽、河南等地清軍,由僧格林沁統一調遣,對淮北捻軍南北夾擊。捻軍兵力分散,各自依託圩寨消極防守,被動挨打,抵擋不住清軍進攻。1863年3月,雉河集失守,張樂行等2萬多將士先後殉難,淮北根據地喪失。
雉河集之戰失敗後,張宗禹等率突圍出去的捻軍轉戰於河南、湖北,並一度進入淮北奪回雉河集;任化邦率部活動於山東各地。由於豫東南捻軍陳大喜部和其他農民起義武裝加入,力量得到一定的恢復。1864年7月,太平天國天京(今南京)陷落,活動於鄂、豫、皖邊界地區的捻軍和太平軍餘部遭清軍圍追堵截,損失慘重。1864年12月,張宗禹、任化邦等率捻軍進入豫南,與遵王賴文光所統太平軍餘部合併整編,組成了一支集中統一的捻軍部隊,賴文光被推為全軍統帥。整編後的捻軍逐步發展到10萬餘人,仍沿用五旗軍制,易步為騎,增強機動能力,作戰方式以快速流動、設伏圍攻見長。捻軍與清軍角逐於河南、山東,在快速流動中調動敵人,尋找戰機,在河南鄧州、南陽、魯山等地多次擊敗跟蹤追擊的僧格林沁軍。1865年5月,在山東菏澤高樓寨之戰中,取得一舉擊斃僧格林沁、殲敵7000餘人的輝煌勝利。但戰後決策遲緩,未能進一步擴大戰果。其後,兩江總督、欽差大臣曾國藩奉命督辦直、魯、豫三省軍務,調集湘軍、淮軍,採取重點設防、以靜制動的方略,變單純尾追為迎頭截擊與跟蹤追擊相結合。賴文光、張宗禹率捻軍時分時合,在清軍圈定的重點防區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往返穿插,流動遊擊。1866年夏,曾國藩又改取“聚兵防河”的方針。9月,捻軍在河南開封蘆花岡,擊潰豫軍,突破其沙河、賈魯河防線,突入山東境內。捻軍在山東搶渡運河未成,隨即折回河南。由於清軍的“圍剿”,捻軍長期處於流動遊擊之中,沒有立腳的基地,得不到友軍的配合、支援,戰略上極其被動。賴文光深感“獨力難持,孤軍難立”,為了擺脱清軍的圍攻,遂於1866年10月在河南分兵:張宗禹率一部進軍陝西,聯絡回民起義軍,為西捻軍;賴文光率一部在中原堅持鬥爭,為東捻軍。是年12月,賴文光率東捻軍3萬餘人,放棄進入山東運河東部地區的努力,經河南入湖北,準備佔領荊襄之地,相機入川。在鍾祥羅家集、安陸楊家河連獲兩捷,殲清軍數千人。但搶渡漢水未成,1867年2月尹隆河之戰又先勝後敗,傷亡將士1.8萬餘人,遭受嚴重挫折。而後數次搶渡漢水均為清軍所阻,被迫放棄入川、入陝計劃。6月,再入山東。時接替曾國藩負責“剿捻”的欽差大臣李鴻章採取“扼地兜剿”的方針,調集皖、豫、鄂、蘇、直、魯等省清軍,重兵防守黃河、運河、膠萊河。捻軍衝破清軍運河防線,卻又誤入膠萊絕地。在近150千米的地段,百營清軍築長牆、挖壕溝,分段防守,捻軍左衝右突,轉戰月餘,才於8月中旬突破膠萊河防線,但仍未能跳出李鴻章的河防包圍圈,連戰皆敗,終於1868年1月在江蘇揚州境敗滅。1866年11月,張宗禹率西捻軍3萬餘人進入陝西,次年1月,在西安東郊設伏,取得十里坡之戰的勝利,一舉圍殲湘軍3000餘人。隨後在回民起義軍的配合下,轉戰渭水南北,打破陝甘總督左宗棠“分扼要隘,佈置關鎖”的長圍戰略,突進陝北。1867年底,張宗禹得知東捻軍處境危艱,遂率西捻軍由陝北渡黃河入山西,經豫北長驅冀中平原。但東捻軍已敗滅,西捻軍“進失所援,退無所歸”,遭到10餘萬清軍的圍追堵截。1868年4月,南下山東,重蹈東捻軍覆轍,陷入河防之圍,數次搶渡運河未成,連戰不利,損失嚴重。8月,在山東茌平徒駭河邊全軍覆沒。至此,捻軍起義戰爭基本結束。

捻軍起義影響

捻軍起義戰爭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湖北、陝西、山西、直隸八省,隊伍發展到數十萬人,消滅大量清軍和團練,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統治。 [2] 

捻軍起義評價

捻軍在作戰中充分發揮騎兵的特長,採用流動戰術,積極製造和捕捉戰機,創造了不少成功的戰例。但是,起義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和鬥爭目標;組織渙散,分合無常,始終沒有形成一個集中統一、堅強有力的領導集團;對根據地建設重視不夠;長於野戰而不善於攻堅,消極防守,被動挨打,終於失敗。 [2] 
參考資料
  • 1.    捻軍起義  .安徽省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9-05]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