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簡稱“蘇”,古稱姑蘇、平江,是江蘇省轄地級市,Ⅰ型大城市
[185]
,地處江蘇省東南部、長三角中部,東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全市地勢低平,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太湖水面絕大部分在蘇州境內
[191]
,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657.3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蘇州市常住人口1274.83萬人。
[133]
目錄
蘇州歷史沿革
編輯商朝末年,中國西北地區姬姓周氏族首領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讓賢,從岐山下的周原,千里南奔,來到長江下游南岸的梅里,與當地居民結合,建立“勾吳之國”。公元前11世紀中葉,周滅商,實行分封制。周武王尋得已在吳地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孫周章,封其為諸侯。“勾吳”遂成為諸侯國,正式納入西周版圖。周簡王元年(公元前585年),壽夢繼位稱王,吳國始有確切紀年。從壽夢起,吳國國勢日盛,並開始與中原各國交往,躋身大國爭霸的行列。周靈王十二年(公元前560年),吳國君位傳至二十世孫諸樊,國都南遷。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吳地悉歸越國所有。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國滅越國,吳國、越國之地盡屬楚國。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黃歇被封於江東,吳地遂成為春申君封地。
戰國末年,秦國在其轄境行郡縣制。秦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俘楚王負芻,以長江以北楚國之地建楚郡;二十五年,王翦逐次攻取楚國在長江以南之地,遂將楚郡分為九江郡、鄣郡、會稽郡;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正式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吳地屬會稽郡,郡治在吳國故都(即今蘇州城址),並以郡治所在地設吳縣,為所轄二十六縣之首邑,吳縣之得名自此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項梁、項羽在吳縣起兵反秦。秦亡後,楚漢相爭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領梁、楚等九郡,會稽郡亦屬楚。
漢朝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攻滅項羽,漢將灌嬰乘勝過江,攻破吳縣,略定會稽。同年,劉邦封韓信為楚王,會稽等郡屬楚王封地。次年劉邦降韓信為淮陰侯,分其封地東部會稽等三郡五十二城改建荊國,以其從兄劉賈為荊王,領會稽郡,都吳;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反漢,殺劉賈,佔領荊國封地。次年劉邦平定英布之叛,廢荊國仍復為會稽郡。同年封劉濞為吳王,會稽郡遂屬吳國封地。文帝前元九年(公元前171年),鄣郡併入會稽郡,郡治一度由吳縣移至鄣郡(今浙江安吉縣與長興縣之間),7年後復治吳縣。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劉濞謀叛伏誅,廢吳國,復為會稽郡,領縣二十四,吳縣仍為首邑。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分全國為十三州部,每州設刺史一人。會稽郡屬揚州刺史。此時州尚不屬正式行政區域。王莽篡漢建新朝,改吳縣為泰德縣。王莽新朝覆滅後,東漢光武帝於建武元年(公元25年)復改泰德縣為吳縣。漢順帝時因會稽郡幅員遼闊,不便管理,遂於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析郡地東北部另置吳郡,西南部仍為會稽郡。新置吳郡領縣十三,吳縣為首邑,郡治在吳縣,而會稽郡治則徙往山陰(今浙江紹興)。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孫策部將朱治攻佔吳郡,入城領太守事,自此吳地一直屬三國孫吳政權。領縣十五,吳縣為首邑。孫皓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從吳郡中劃出陽羨、餘杭等五縣與丹陽郡的數縣另置吳興郡(今浙江湖州)。
西晉時期,吳郡、丹陽郡、吳興郡號稱“三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滅吳統一全國,分天下為十九州,吳郡屬揚州刺史。四年(公元283年)分吳縣之虞鄉置海虞縣(今常熟一帶)。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晉成帝封其弟司馬嶽為吳王,改吳郡為吳國,置內史行太守事。其後司馬嶽雖徙封琅琊王,但吳國之名卻一直延續到東晉末。
[10]
南朝劉宋武帝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廢吳國之名複稱吳郡。南朝曾在南方廣置僑州僑郡,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公元463年),以吳郡屬僑置南徐州。次年仍隸揚州。蕭梁天監六年(公元507年),析吳郡地置信義郡。大同年間(公元535——545年)置崑山縣,隸信義郡,大同六年(公元540年)改海虞縣為常熟縣,從此崑山、常熟二縣得名。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作亂攻陷郡城,改吳郡為吳州。次年又恢復原置。陳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割吳郡所屬海鹽、鹽官、前京縣置海寧郡;後又割錢唐、富陽、新城縣置錢塘郡;割建德、壽昌、桐廬等縣屬新安郡。吳郡轄地驟減,僅領吳、崑山、常熟、嘉興四縣。禎明元年(公元587年),析揚州地增置吳州,以原屬揚州的吳郡、錢塘郡等改隸吳州,於是吳州、吳郡、吳縣三級治所同駐一城。
隋朝建立後,變州、郡、縣三級製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滅陳後廢吳郡建置,以城西有姑蘇山之故,易吳州為蘇州,這是蘇州得名之始。下轄吳、崑山、常熟、烏程、長城縣(長興縣);十一年(公元591年),因反叛騷亂頻繁,危及蘇城安全,故楊素於蘇城西南橫山(七子山)與黃山之間另築城廓,州、縣治悉移新廓,今該處地名仍稱新郭。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復甦州為吳州;三年(公元607年)又改州縣製為郡縣制,吳州複稱吳郡。
[10]
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吳郡為蘇州;七年(公元624年)將隋代遷出的州、縣治遷回原址。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國為十道,蘇州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江南道為江南東、西二道,蘇州屬江南東道。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蘇州為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複稱蘇州,並改隸浙西道,節度使署也駐蘇城。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蘇州被升為江南地區唯一的雄州。光化元年(公元898年),蘇州成為吳越國的領地,改稱中吳府。後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吳越王錢鏐分吳縣南部地另置吳江縣,吳江建縣自此始。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錢鏐又奏請升中吳府為中吳軍,設節度使,領常、潤等州,直至宋初未有變易;同年,錢鏐在嘉興設置開元府,嘉興從此自蘇州分離出去,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
宋朝開寶八年(975年),吳越王錢弘俶改中吳軍為平江軍,隸江南道。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納土歸宋,恢復蘇州建置,轉屬兩浙路轉運使。政和三年(1113年)敕升蘇州為平江府,屬江南道浙西路,於是蘇州又有平江之稱。宣和五年(1123年)置浙西提舉司,建炎四年(1130年)置浙西提點刑獄司,治所均在平江城。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設江淮行省,置浙西路軍民宣撫司,次年即改宣撫司為平江路,屬江淮行省。十八年(公元1281年)昇平江路為達魯花赤(蒙語長官之意)總管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劃江而治,江南設江浙等處行中書省,蘇州屬之。元貞元年(1295年)升崑山、常熟、吳江、嘉定四縣為州。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張士誠入據平江,建大周政權,一度改稱隆平府,次年張士誠接受元朝封冊,復改為平江路。
清朝以後改南直隸為江南省,置左、右兩布政使。蘇州仍稱府,屬縣不變,隸右布政使。順治十八年(1661年)將右布政使自江寧移駐蘇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太倉州為直隸州。三年(1725年)分江南省為安徽、江蘇兩省,於是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治和長、元、吳三縣縣治同駐蘇州一城。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李秀成進駐蘇州,以蘇州為省會,建蘇福省,實行省、郡、縣三級制。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清軍攻陷蘇州,恢復建置如舊。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以太湖西山置靖湖廳,隸蘇州府。
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11月5日,蘇州宣佈獨立,原江蘇巡撫程德全自稱蘇軍都督,設都督府於蘇州。12月3日,改蘇軍都督為江蘇都督,實行軍民合治,稱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府所設蘇州。
[10]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蘇州府,復將長洲、元和二縣及太湖、靖湖二廳併入吳縣,同時將震澤縣併入吳江縣,昭文縣併入常熟縣,新陽縣併入崑山縣。從此,地名稱蘇州,建置稱吳縣。民國三年(1914年),實行省、道,縣官制,分一省為數道,於蘇、常之地設蘇常道,治所蘇州,吳縣屬之。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國民政府建都南京,江蘇省會遷至鎮江,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制。同年6月,成立蘇州市政籌備處。次年11月,縣、市分治,在蘇州市政籌備處基礎上,正式建立蘇州市。民國十九年(1930年)5月,江蘇省政府以緊縮開支為由,又撤銷蘇州的市級建置,復併入吳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江蘇省分區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作為省的派出機構,吳縣屬於第三區,區署設蘇州。同年十二月,第三區改稱無錫區,區署駐無錫。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無錫區改稱第二區,仍隸吳縣。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11月19日,蘇州淪陷。次年5月,日偽江蘇省政府在蘇州成立,管轄蘇南地區十六個淪陷縣城,吳縣屬之。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中國共產黨在蘇南東路地區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將東路地區先後劃分為三個級六個行政區,蘇州均隸屬於蘇南第一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9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衞會在常熟東塘市成立。次年2月,蘇州縣政府成立,蘇州縣人民自衞會撤銷。由於日偽殘酷清鄉,民主政權相繼撤銷。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7月,在蘇西北行政辦事處的基礎上,吳縣抗日民主政權恢復成立。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偽江蘇省消亡,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蘇州仍稱吳縣,隸屬江蘇省江南行署。後江南行署撤銷,又隸屬第二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直至解放。
[10]
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後,下設13個鎮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設東、南、西、北、中5個區公所;1950年5月各區公所撤銷,由公安部門接管。1951年11月初經蘇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決定按原區公所轄區建立東、南、西、北、中5個區。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1)蘇州市為省轄市。(2)設立蘇州專區。蘇州專區轄常熟市和常熟、吳縣、吳江、太倉、崑山、無錫、宜興、江陰、太湖辦事處(相當於縣)1市8縣1處,專署駐蘇州市。(3)設立松江專區。松江專區轄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嘉定、川沙、松江、寶山、嵊泗、上海10縣,專署駐松江。同年,太湖辦事處改為震澤縣,蘇州專區轄1市9縣。同年6月26日,嵊泗縣劃歸浙江省領導。1954年,常熟市改為省直轄市,並仍接受蘇州專署督導。1956年,將宜興縣劃歸鎮江專區,原轄鎮江專區的武進縣劃入蘇州專區,轄9縣。
蘇州城市建設(19張)
1960年,撤銷震澤縣,併入吳縣。1961年,設立沙洲縣(駐楊舍鎮)。1962年,蘇州市改為省轄市;原由無錫市領導的無錫縣劃入蘇州專區,轄8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蘇州地區的常熟、太倉、崑山、吳縣、吳江、沙洲縣劃歸蘇州市領導;常熟縣撤銷,改設常熟市;蘇州市共轄1市5縣4區(平江、金閶、滄浪和郊區)。1986年9月起,經國務院批准,先後撤銷沙洲、崑山、吳江、太倉(1993年)4縣,改設張家港、崑山、吳江、太倉4市。蘇州市共轄5市1縣4區。1993年,蘇州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
[11]
蘇州市標準地圖(2張)
蘇州行政區劃
編輯市(區)名稱 | 鎮(街道)名稱 | ||
市轄區 | 姑蘇區(320508) | 雙塔街道、滄浪街道、平江街道、蘇錦街道 虎丘街道、金閶街道、吳門橋街道、白洋灣街道 | |
虎丘區(320505) | 獅山街道、橫塘街道、楓橋街道、東渚街道 滸墅關鎮、通安鎮 | ||
吳中區(320506) | 長橋街道、城南街道、越溪街道、橫涇街道、郭巷街道、香山街道、太湖街道 甪直鎮、光福鎮、臨湖鎮、木瀆鎮、金庭鎮、東山鎮、胥口鎮 | ||
相城區(320507) | 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黃橋街道、北橋街道、北河涇街道、漕湖街道、澄陽街道 望亭鎮、黃埭鎮、渭塘鎮、陽澄湖鎮 | ||
吳江區(320509) | 松陵街道、江陵街道、橫扇街道、八坼街道 同裏鎮、黎裏鎮、平望鎮、盛澤鎮、震澤鎮、七都鎮、桃源鎮 | ||
斜塘街道、勝浦街道、唯亭街道、婁葑街道、金雞湖街道 | |||
代管縣級市 | 常熟市(320581) | 東南街道、碧溪街道、虞山街道、常福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 海虞鎮、辛莊鎮、尚湖鎮、梅李鎮、支塘鎮、董浜鎮、古裏鎮、沙家浜鎮 | |
張家港市(320582) | 金港街道、後塍街道、德積街道 楊舍鎮、錦豐鎮、塘橋鎮、樂餘鎮、南豐鎮、鳳凰鎮、大新鎮 | ||
崑山市(320583) | 玉山鎮、周莊鎮、周市鎮、錦溪鎮、巴城鎮、花橋鎮、陸家鎮、張浦鎮、千燈鎮、澱山湖鎮 | ||
太倉市(320585) | 婁東街道、陸渡街道 城廂鎮、沙溪鎮、瀏河鎮、浮橋鎮、璜涇鎮、雙鳳鎮 | ||
(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末) |
- | - |
蘇州地理環境
編輯蘇州位置境域
蘇州位於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之間,蘇州市區中心地理座標為北緯31°19’,東經120°37’。
[19]
東傍上海,南接浙江嘉興、湖州,西抱太湖與無錫相鄰,北與南通隔江相望,總面積8657.32平方千米。全市地勢低平,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太湖水面絕大部分在蘇州境內,河流、湖泊、灘塗面積佔全市土地面積的36.6%,是著名的江南水鄉。
[141]
蘇州地形地貌
蘇州地勢低平,平原佔總面積的55%。蘇州分別隸屬於兩個一級的自然地理區: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區和太湖平原地區,分屬於4個二級自然區:沿江平原沙洲區、蘇錫平原區、太湖及湖濱丘陵區、陽澄澱泖低地區。地貌特徵以平緩平原為上,全市的地勢低平,自西向東緩慢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陽澄湖和吳江一帶僅2米左右。
[20]
低山丘陵零星散佈,一般高100~350米,分佈在西部山區和太湖諸島,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2米),還有南陽山(338米)、西洞庭山縹緲峯(336米)、東洞庭山莫里峯(293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靈巖山(182米)、漁洋山(171米)、虞山(262米)、潭山(252米)等。
蘇州氣候
蘇州水文
蘇州古城境內河港交錯,湖蕩密佈,最著名的湖泊有位於西隅的太湖和漕湖;東有澱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陽澄湖、金雞湖、獨墅湖;長江及京杭運河貫穿市區之北。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東進澱泖後,經黃浦江入江;運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盛澤;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黃浦江東泄入江,由此形成蘇州市的三大水系。
蘇州自然資源
編輯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2019年平均氣温17.5℃,降水量1216.2毫米。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然條件優越。蘇州地區河網密佈,周圍是全國著名的水稻高產區,農業發達,有“水鄉澤國”、“天下糧倉”、“魚米之鄉”之稱。有宋以來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林果等。低窪塘田較多,出產蓮藕、芡實、茭白等水生作物。特產有鴨血糯、白蒜、柑橘、枇杷、板栗、梅子、桂花、碧螺春茶等。長江刀魚、陽澄湖大閘蟹和太湖三白(白魚、銀魚、白蝦)等為著名水產品。
[21]
蘇州人口
編輯截至2020年11月1日,蘇州市常住人口為12748262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45989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288372人,增長21.88%,年平均增長率為2.0%。
[2]
[22]
地區 | 人口數 |
---|---|
蘇州市 | 12748262 |
1545023 | |
1388972 | |
891055 | |
924083 | |
832499 | |
1133927 | |
1432044 | |
1677050 | |
831113 | |
2092496 |
蘇州經濟
編輯蘇州綜述
截至2019年,蘇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235.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5.6%。分產業看,2019年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96.70億元、9130.18億元、9908.92億元,增速分別為-6.5%、5.1%和6.3%。
[9]
初步核算,2020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17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6.4億元,比上年下降2.0%;第二產業增加值9385.6億元,比上年增長3.4%;第三產業增加值10588.5億元,比上年增長3.5%。
[145]
2021年,蘇州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71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9.7億元,下降0.8%;第二產業增加值10872.8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11655.8億元,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0.8:47.9:51.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7.75萬元,比上年增長8.1%。
[166]
蘇州第一產業
2021年,蘇州市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0.8%。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208.0千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24.0千公頃,蔬菜播種面積65.9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90.4萬噸,比上年增長1.7%,其中夏糧產量22.9萬噸,增長6.3%;秋糧產量67.4萬噸,增長0.3%。年末生豬存欄23.3萬頭,比上年增長102.9%,全年生豬出欄10.9萬頭,增長18.8%。主要農產品中,豬肉產量0.8萬噸,增長13.8%;蔬菜產量199.6萬噸,下降1.7%;水產品產量14.3萬噸,下降12.5%。
2021年,蘇州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動態全覆蓋,新增現代農業園區6.67千公頃,建成高標準蔬菜基地10個,美麗生態牧場10家。積極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69.4%,累計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8個,年末擁有農產品地理標誌15個。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均集體可支配收入達1127萬元。崑山玉山鎮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5個村莊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166]
蘇州第二產業
2021年,蘇州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元,達41308.1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分行業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汽車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六大行業產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0.8%、22.7%、19.2%、26.3%、19.9%和28.5%。分規模看,大型企業產值17276.9億元,比上年增長14.3%;中型企業產值10007.9億元,增長20.1%;小微型企業產值14023.3億元,增長18.8%。年產值規模超百億元的企業數量達38家,比上年末增加8家。百強企業實現產值14035.2億元,增長19.4%。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1386.8億元,比上年增長24.8%;民營企業產值16461.1億元,增長19.0%;外商及港澳台企業產值23651.9億元,增長15.5%。
2021年,蘇州市全市制造業新興產業實現產值22307.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4.0%。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四大創新產業集羣產值比上年增長17.1%,其中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前沿新材料、創新藥物產值分別增長24.6%、15.5%、34.3%和20.5%。集成電路、電子元件、3D打印設備、傳感器、工業機器人等高技術產品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38.4%、28.3%、68.5%、30.2%和44.8%。
2021年,蘇州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税總額3363.0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利潤總額2716.6億元,增長21.9%。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35.4萬元/人,比上年增長18.1%。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9.2%,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2021年,蘇州市全市實現建築業總產值3119.6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建築安裝工程產值3089.8億元,增長8.4%;竣工產值2215.6億元,比上年增長13.8%,竣工率達71.0%。全年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6435.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0.1%,其中新開工面積4577.5萬平方米,下降1.8%。建築業全員勞動生產率40.1萬元/人。建築業企業在外省完成建築業產值878.2億元,比上年增長3.2%。
[166]
蘇州第三產業
2021年,蘇州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8314.0億元,增長17.2%;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717.3億元,增長17.8%。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413.2億元,增長17.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18.2億元,增長13.6%。
2021年,蘇州市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石油及製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16.1%、34.8%、34.1%、19.7%和29.5%。汽車類商品零售額963.3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75.8億元,增長126.9%,新能源汽車零售額佔汽車類商品零售額的比重從上年的2.6%提升至7.9%。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6%。
2021年,蘇州市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5332.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出口14875.8億元,增長15.0%,進口10456.2億元,增長11.5%。貿易方式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10040.3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快於加工貿易15.4個百分點,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39.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從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進出口1462.2億元,增長17.0%;外資企業進出口16462.2億元,增長7.2%;民營企業進出口7406.5億元,增長29.9%。從出口市場看,對美國、日本、歐盟(不含英國)和東盟出口分別為3216.8億元、1126.6億元、2723.4億元和1861.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9%、4.2%、22.6%和16.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進出口3588.4億元,增長19.8%。全年機電產品出口11837.3億元,比上年增長14.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7475.1億元,比上年增長9.0%。
2021年,蘇州市全年服務貿易進出口額256.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8%。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市場採購貿易額1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6%,跨境電商貿易額增長24%。全年完成服務外包接包合同額13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55.1億美元,增長5.3%。
2021年,蘇州市全年新設外資項目1462個,比上年增長16.4%;實際使用外資69.9億美元,增長26.2%。年末156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蘇州投資設立了441個項目。大力發展外資總部經濟,新增省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20個,累計達171個。新增對外投資項目349個,中方境外協議投資額32.54億美元,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協議投資額佔比達24.6%。蘇州自貿片區2項案例獲評國務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中歐班列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專列首發,全年開行中歐班列500列,比上年增長38.1%,東南亞卡航累計發車1054車次。
2021年,蘇州市年末共有各類金融機構922家,比上年末增加37家。全年金融業增加值1970.9億元,比上年增長6.8%,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8.7%。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38627.0億元,比年初增加3461.3億元,比年初增長9.8%;其中住户存款餘額13555.8億元,比年初增加1503.7億元,比年初增長12.5%。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39502.8億元,比年初增加5307.0億元,比年初增長15.5%。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0233.8億元,比年初增長9.9%;中長期貸款餘額26912.4億元,比年初增長16.9%。小微企業數字徵信實驗區、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和數字人民幣試點等金融改革創新持續深化。
2021年,蘇州市年末保險公司主體89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803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779.9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567.6億元,增長11.4%;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212.3億元,下降1.4%。保險賠付支出238.9億元,比上年增長25.0%。
2021年,蘇州市全年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42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公司35家,年末全市共有境內A股上市公司175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五。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18家,累計38家,居全國第三。北交所上市企業4家,位居全國第二。全國首批、江蘇首個公募REITs成功上市。
蘇州交通運輸
編輯蘇州公路
2021年,蘇州市年末公路總里程1155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19.9公里。全市公路、水路客運量1.48億人次,旅客週轉量96.6億人公里,分別比上年下降34.1%和26.6%;公路、水路貨運量2.8億噸,貨物週轉量366.6億噸公里,分別增長8.6%和11.6%。
2021年,蘇州市全年鐵路客運量7875.3萬人次,旅客週轉量188.3億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24.4%和45.4%。鐵路貨運量217.4萬噸,貨物週轉量13.7億噸公里,均比上年增長14.9%。
2021年,蘇州市蘇州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5.7億噸、811.5萬標箱,分別比上年增長2.1%和29.0%。太倉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700萬標箱。
2021年,蘇州市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478.96萬輛,比上年增長6.2%,其中私家車396.2萬輛,增長5.7%;新能源汽車11.6萬輛,增長101.4%。年末市區軌道交通(含有軌電車)線網運營線路里程254.2公里,其中有軌電車44.2公里。全年市區軌道交通(含有軌電車)運營里程2786.9萬列公里,線網客運量40906.1萬人次。市區公共汽車運營車輛6348輛,新開闢、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16條,公交線路總數達633條,全年市區公交客運總量3.6億人次。
[166]
2021年5月10日,公安部舉行發佈會,發佈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我為羣眾辦實事”12項便利措施。公安部宣佈自2021年6月1日起,在天津、成都、蘇州3個城市試點機動車駕駛證電子化。
[130]
蘇州鐵路
蘇州站是上海鐵路局直屬站,是京滬鐵路中辦理旅客運輸的一等站,位於蘇州古城區北端外城河北岸。
鐵路線路 | 途經站 |
---|---|
通蘇嘉城際鐵路(在建) | |
蘇州航運
蘇州港是2002年由原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張家港港、常熟港和太倉港三港合一組建成的新興港口,原三個港口相應成為蘇州港張家港港區、常熟港區和太倉港區。蘇州港投入使用100個左右的萬噸級碼頭,張家港港和太倉港區年貨物吞吐量均超過1億噸。
[31]
蘇州航空
機場 | 備註 | 性質 |
---|---|---|
1994年2月開通聯航,後停航 | 軍用機場 | |
蘇州若航直升機場 |
蘇州公共交通
- 公共汽車
公交車普通車單一票價為1元,空調車單一票價為2元,多為無人售票車。
- 地鐵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於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車。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於2013年12月28日通車試運營。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及4號線支線於2017年4月15日開通試運營。
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於2019年12月25日通車試運營。
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於2021年6月29日通車試運營。
- 有軌電車
截至2019年末,蘇州高新區共規劃8條線路,總長116km。總體定位為高新區內部公交骨幹系統;是滿足客流需求,適應並引導城市發展,展示高新區特色風貌的生態公交系統。2012年9月11日,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1號線開工建設,2014年10月26日建成通車。2018年8月31日,蘇州有軌電車2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
[126]
- 出租車
桑塔納、帕薩特起步價均為12元(含燃油補貼2元)(3千米以內)
3—5千米,桑塔納為1.8元/千米,帕薩特為2.0元/千米
5千米以上,桑塔納2.7元/千米,晚上23點至次日凌晨5點為3.24元/千米
蘇州政治
編輯蘇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吳慶文
[165]
蘇州市委副書記:朱民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李亞平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王翔
蘇州社會事業
編輯蘇州教育事業
2021年,蘇州市全年建成投用中小學幼兒園85所,新增學位9.71萬個。年末擁有各級各類學校858所(不含幼兒園),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所;在校學生175.84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27.51萬人;畢業生36.36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7.06萬人;擁有專任教師11.34萬人。年末全市共有幼兒園966所,比上年末增加50所,在園幼兒38.6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7萬人。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簽約落户,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加快建設,蘇州城市學院正式成立,蘇州大學未來校區首期啓用。
[166]
類別 | 學校名稱 | |||
著名小學 | 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 | 蘇州市新蘇師範附小 | 吳中區蘇苑實驗小學 | |
吳中區寶帶實驗小學 | 蘇州市楓橋實驗小學 | |||
蘇州市滄浪實驗小學 | 蘇州市敬文實驗小學 | 蘇州市金閶實驗小學 | ||
著名初中 | 蘇州市草橋中學 | |||
吳中區木瀆實驗中學 | ||||
著名高中 | 江蘇省蘇州中學 | |||
張家港常青藤中學 | 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 | |||
普通高等學校 | 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籌) | |||
東南大學蘇州校區(僅招收研究生) | ||||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崑山教學點 | - | - | ||
蘇州港大思培科技職業學院 | ||||
- | - | - |
蘇州科學技術
2021年,蘇州市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連續十二年居全省首位。預計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8%。全市財政性科技投入235.1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9.1%。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1686.5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2.5%,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年末各類人才總量335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32萬人,高技能人才82.4萬人。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創業類人才總量連續九年位居全國第一。新增省“雙創人才”122人,累計1236人。年末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85957件,比上年增長16.1%;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66.90件,比上年末增加8.85件。PCT專利申請3121件。獲中國專利獎金獎4件,佔全國十分之一。
2021年,蘇州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全國首個先進技術成果區域轉化中心——長三角轉化中心落户我市。全年新增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72家,累計919家;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2家,累計1193家;新增省級以上眾創空間67家,累計340家;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6家,累計24家。全市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0家,省級以上學科重點實驗室7家。新增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3家,累計78家。淨增高新技術企業1393家,累計達11165家。認定“獨角獸”培育企業157家、瞪羚企業528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4家,累計達49家。入庫知識產權強企培育企業5000家。年末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企業達1.77萬家,比上年增長43.4%。“科貸通”全年為2092家企業解決貸款84.1億元。
[166]
蘇州文化事業
2021年,蘇州市實施“蘇州文化產業倍增計劃”,聚焦“動漫遊戲、影視”等產業核心領域,拓展“創意設計、演藝、文化旅遊、工藝美術、先進文化製造”等領域發展。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5.2%。蘇州博物館西館、中國絲綢檔案館建成開放。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館11座,公共圖書館11座,文化站93個。蘇劇《太湖人家》獲江蘇省文華大獎。舉辦第三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第三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建設數字化文旅平台“君到蘇州”,提供一站式文旅諮詢服務。
[166]
國家一級圖書館:蘇州圖書館、常熟市圖書館、張家港圖書館、張家港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崑山市圖書館、太倉市圖書館、吳中區圖書館、姑蘇區圖書館、吳江圖書館、蘇州獨墅湖圖書館、相城區圖書館、蘇州高新區圖書館
[38]
蘇州體育事業
2006年,舉辦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
2015年,舉辦第5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2018年,舉辦國際田聯世界競走團體錦標賽、冰壺世界盃蘇州站;
[29]
2021年,蘇州市新建改建體育公園12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81平方米。蘇州市運動健康中心建成投入試運營。市民體質監測合格率96.9%,比上年提高 0.9個百分點。舉辦省級及以上賽事51項次,其中國際、洲際比賽2項次,承辦東京奧運會女足亞洲區預選賽附加賽、2022卡塔爾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40強賽。蘇州運動員參加東京奧運會,獲得1銀1銅,參加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獲17金14銀11銅。全年體育彩票銷售37.4億元。
[166]
蘇州醫療衞生
2021年,蘇州市年末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4027家,其中醫院243家、衞生院86家。衞生機構牀位7.76萬張,其中醫院6.66萬張、衞生院0.80萬張。衞生技術人員10.10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94萬人、註冊護士4.48萬人。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全年完成診療量9308.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8%。市中醫院二期建成投用,市急救中心和市兒童健康發展中心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市太湖新城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轉化醫學中心、市疾控中心、蘇大附一院總院二期、蘇大附屬獨墅湖醫院二期建設。
[166]
(蘇州市兒童醫院) | ||
蘇州中醫醫院 | 常熟中醫醫院 | 崑山中醫醫院 |
蘇州通信事業
截至2018年末,蘇州郵政業務收入18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全年發送快遞12.5億件,增長20.1%;實現快遞業務收入156.21億元,增長17.8%。
[29]
2019年10月31日,蘇州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
[39]
蘇州社會保障
蘇州對口合作
蘇州歷史文化
編輯蘇州風俗民情
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蘇州有曬書習俗。這一天將圖畫書籍曬於庭中,防蟲蛀腐蝕,收效尤大。各寺院廟宇將所藏經書搬出來曬一曬,僧人趁機召集鄉村老婦開“翻經會”,由她們在烈日下翻經曝曬,宣稱“翻經十遍,再世可轉男身”。又有民諺雲:“六月六,狗腐浴。”(蘇州方言將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將狗、貓牽到河中沐浴,可避蝨蚤。
[41]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乞巧節,又名女兒節。民間傳説這天晚上,喜鵲成羣結隊飛向銀河,搭成鵲橋,讓牛郎和織女在銀河鵲橋上相會。民間習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織女,並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叫做“乞巧”。七夕這天,家家户户用麪粉加糖拌和結實,切成2寸左右長條,扭成芒結形狀,經油煎後,鬆脆香甜,名曰巧果,是乞巧節必備供品。吳地還有用茶杯盛鴛鴦水(井、河兩水的混合物),置於庭院中承接露水攪和,待日出後任其照曬,待水面生膜,姑娘們各將小針投入,使針浮於水面,視水底針影,若成雲龍花草狀,為“得巧”,如椎似杵者為“拙兆”。尚有用線穿針孔以辨目力好壞等節俗。
[41]
蘇州節日活動
旅遊節 | 中國蘇州國際旅遊節(每年4-5月) 中國蘇州國際絲綢旅遊節(9月20日—25日) |
---|---|
風俗節 | 玄妙觀迎財神(2月上旬,農曆正月初五) 甪直水鄉服飾文化節(4月) |
花樹節 | 西山太湖梅花節(3月1日—10日) 虎丘花會(3月—5月) 拙政園杜鵑花會(3月—6月) 拙政園荷花節(7月—8月) 蘇州天平紅楓節(中國三大觀楓地之一,11月) |
廟會節 |
蘇州方言
吳語是中國形成最早的方言之一,現代吳語仍保留了相當多的古音、古字詞。吳語的最主要特點在於保留全部的濁音聲母,具有全濁音,塞音三分。吳語保留全部入聲,平上去入因清濁對立而各分陰陽,一般具有七到八種聲調,是為最正朔的平仄音。蘇州話區分尖團音,箭-劍、清-輕、酒-久這些都是不同音的。
蘇州繪畫
蘇州繪畫賞析(19張)
明代的蘇州繪畫形成了文化修養和風雅生活相結合的繪畫藝術風氣,強調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等要素,作品多為即興抒情之作,提倡清新素雅而趨於平淡天真的藝術風格。這些近乎職業化的文人畫家又積極地推動了文人畫風氣的蔓延,到了正德、嘉靖時期,由於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努力,最終形成了有着廣泛影響的“吳門畫派”,成為明代繪畫的主流形態。到了明代晚期,吳門畫派的畫家們重視繼承古人的筆墨傳統,把對風格的追求作為藝術的重要目的。而且,由於他們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有各自的美學追求,從而也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在這一時期,湧現出了一批師法自然,重視寫生的優秀畫家,張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明代蘇州畫家精湛的筆墨技法和師法自然的繪畫思想,對後世畫壇有着極為深遠的影響。吳門畫派引領畫壇,600年間從未中斷,人才輩出。
蘇州詩詞
描述蘇州的詩詞有以下作品:
烏棲曲(李白) | 楓橋夜泊(張繼) | 送人遊吳(杜荀鶴) | 別嚴士元(劉長卿) |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
別蘇州二首(劉禹錫) | 蘇台覽古(李白) | 城上夜宴(白居易) | 泊舟姑蘇(王安石) | 青玉案·橫塘路(賀鑄) |
渡吳江(杜牧) | 別蘇州(白居易) |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柳永) | 陳後宮(李商隱) | 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
蘇州戲劇
崑劇是中國首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興起於元末明初時蘇州的崑山、太倉一帶,自明代隆慶、萬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慶年間,崑劇由於得到革新而迅速興盛,其時在蘇州城鎮、鄉村,人們對崑劇迷戀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組織業餘班社,舉行唱曲活動,一年一度的虎丘曲會,幾至“傾城闔户”,“唱者千百”。在崑劇鼎盛時期,以蘇州為中心,其流佈範圍幾乎遍及全國各大城市,獨霸劇壇二百餘年。崑劇的繁榮,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演員,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作家,為後人留下了一大批著名的傳奇劇本。如崑劇《牡丹亭》、《竇娥冤》,其中《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於2004年4月重新主持製作,兩岸三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至今已經在世界各地巡演一百多場,場場爆滿,並且登陸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
蘇州宗教
蘇州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主要宗教場所有:佛教有西園寺、寒山寺、北塔報恩寺(位於人民路)、文山寺、靈巖山寺(木瀆鎮)、包山寺(吳中區西山島)園區重元寺、來風寺、常熟虞山興福寺、張家港鳳凰山永慶寺、香山寺、雙杏寺、吳江平望鎮小九華寺、崑山海藏寺等寺廟;道教宮觀有玄妙觀(位於觀前街)、玉皇宮(園區)、城隍廟(位於景德路)、穹窿山上真觀等;其他宗教的有聖約翰堂、使徒堂、楊家橋天主堂、石路太平坊清真寺等。
蘇州風景名勝
編輯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21張)
截至2019年末,蘇州有5A級景區6家(11個點)、4A級景區35家、五星級飯店2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現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73處,其中拙政園和留園列入中國四大名園,並同網師園、環秀山莊與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分別於19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9]
景區名稱 | 景區級別 | 景區地址 |
---|---|---|
金雞湖景區 | AAAAA | 蘇州工業園區 |
蘇州市東北街178號 | ||
崑山市周莊鎮全福路121號 | ||
蘇州市吳江區同裏鎮中川南路1號 | ||
蘇州市虎丘山門內8號 | ||
蘇州市留園路338號 | ||
常熟市尚湖環湖南路(尚湖) | ||
AAAA | 蘇州市園林路23號 | |
蘇州市闊家頭巷11號 | ||
蘇州市高新區金山路87號 | ||
蘇州盤門景區 | 蘇州市東大街1號 | |
蘇州高新區華山路西南側 | ||
蘇州市寒山寺弄24號 | ||
蘇州市留園路西園弄18號 | ||
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 | ||
蘇州市木瀆鎮嚴家花園東側 | ||
蘇州市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西山鎮金庭路 | ||
蘇州光福景區 | 蘇州吳中區光福鎮司徒廟西側
[46]
| |
穹窿山景區 | 蘇州市吳中區藏書鎮兵聖路穹隆山 | |
東山景區 |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 | |
靜思園景區 | 蘇州市吳江區松陵鎮雲梨路919號 | |
常熟方塔古蹟名勝區 | 常熟市方塔園 | |
常熟市商城中路1號 | ||
崑山市千燈鎮尚書路1號 | ||
崑山市馬鞍山東路1號 | ||
崑山市錦溪鎮旅遊公司 | ||
太倉金倉湖國家級風景區 | 太倉市市區東亭北路 | |
- | 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西路95號 | |
AAA | 蘇州高新區長江路462號 | |
蘇州鎮湖刺繡藝術館 | 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繡館街1號 | |
蘇州市相城區黃橋街道太陽路 | ||
蘇州工業園區現代大道南施街北 | ||
東渡苑景區 | 張家港市塘橋鎮東渡苑 | |
張家港市香山風景區 | ||
張家港市市區沙洲東路 | ||
陽澄湖景區 | 崑山市巴城鎮湖濱中路15號 | |
常熟市梅李鎮通塔路1號 | ||
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寶塔街12號 | ||
太倉公園(弇山園) | 太倉市城廂鎮縣府西街40號 | |
太倉市城廂鎮南園東路7號 |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文物所屬朝代 | 文物單位地址 |
綽墩遺址 | 新石器至周 | 崑山市 |
唐宋 | 甪直鎮 | |
五代 | 虎丘 | |
北宋 | 盤門內 | |
羅漢院雙塔及正殿遺蹟 | 北宋 | 定慧寺巷 |
南宋 | 觀前街 | |
宋 | 滄浪亭街 | |
崇教興福寺塔 | 宋 | 常熟市 |
宋~清 | 人民路 | |
紫金庵羅漢塑像 | 宋~明 | 東山西卯塢 |
蘇州文廟及宋代石刻 | 南宋~明 | 人民路 |
元 | 城西南 | |
元 | 園林路 | |
寂鑑寺佛龕及造像 | 元 | 藏書天池山 |
軒轅宮正殿 | 元 | 東山楊灣村 |
太倉石拱橋 | 元 | 太倉市 |
明 | 文衙弄 | |
東山民居 | 明 | 東山鎮 |
趙用賢宅 | 明 | 常熟市 |
張溥宅第 | 明 | 太倉市 |
明清 | 東北街 | |
明清 | 留園路 | |
明清 | 景德路 | |
明清(重建) | 澹台湖東 | |
清 | 小新橋巷 | |
清 | 闊家頭巷 | |
清 | 中張家巷 | |
清 | 馬醫科 | |
清 | 吳江區 | |
清 | 常熟市 | |
清 | 吳江區 | |
1860-63 | 東北街 | |
民國 | 東山鎮 | |
近代 | 吳江區 |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之蘇州宋錦 | ||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之蘇州緙絲 | 端午節之蘇州端午習俗 |
-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 園林
蘇州拙政園(20張)
- 紅色旅遊
沙家浜蘆葦盪風景區:沙家浜蘆葦盪風景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濕地之一,一區佔地1000多畝,已建成革命傳統教育區、水生植物觀賞區、紅石民俗文化村、蘆葦水陸迷宮、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域和竹林幽徑、阡陌葦香、柳堤聞浪、隱湖問漁、雙蓮水暖等一批景點。瞻仰廣場佔地1.33萬平方米。
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位於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衝山村北山,主體工程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紀念館分三個篇章,展現了新四軍太湖抗日遊擊支隊初建、重建、擴建時期的曲折歷程。館內不僅陳列了新四軍戰士用過的生活用品、作戰工具、信件等,還再現了抗戰時期的蘆葦溝、通信船以及聯絡站,讓人身臨其境。
[47]
蘇州地方特產
編輯蘇州手工藝品
名稱 | 簡介 |
---|---|
蘇繡 | |
絲綢 | |
桃花塢木板年畫 | |
宋錦 | |
碧螺春 |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
[51]
|
蘇州婚紗 |
蘇州特產美食
名稱 | 簡介 | 圖片 |
---|---|---|
太湖梅鱭 | 梅鱭,又名湖鱭,俗稱毛葉魚、刀鱭,宋代蘇東坡稱為“銀刀”,又名湖鱭其他地區也有稱為鳳尾魚或烤子魚。鱭魚,體側扁,腹稍潤、尾細長,銀白色;體形略扁薄,頭尖小而口大,兩眼着生於頭的前上端,腹部稍闊,尾則細狹,鱗細色白,整體呈窄長的毛竹葉狀。 | |
太湖白蝦 | 太湖白蝦,亦稱脊尾白蝦。素有“太湖白蝦甲天下”之説。太湖白蝦形狀與其它淡水蝦別無二致,白蝦色白殼薄,通體透明。《湖州府志》載:白蝦,出太湖,色白殼軟,而味鮮。白蝦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民間美食者喜用白蝦製成醉蝦,別有一番風味。 | |
採芝齋糖果 | 蘇式糖果享譽中華,有明貨、炒貨、軟糖、特味4大類150多個品種,如松子糖、粽子糖、花生糖、三色松子軟糖、脆松糖、松子南棗糖等,其中以採芝齋獨家生產的粽子糖最為有名。 | |
松鼠桂魚 | 此魚色澤醬紅,外脆內嫩,甜酸適口,乾隆食後大為讚賞,松鼠魚便傳揚出名。如今,松鼠魚以桂魚作原料。桂魚肉質細嫩,骨疏刺少,經剞花、油炸後、頭大口張,尾部翹起,內似翻毛,形似松鼠,澆上蝦仁、筍乾、番茄醬滷時還會發出嗤嗤如松鼠的叫聲。 | |
陽澄湖大閘蟹 | ||
叫化雞 |
蘇州地方小吃
蘇州小吃是中國四大小吃之一(南京夫子廟小吃、上海城隍廟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和湖南長沙火宮殿小吃並稱為中國四大小吃)。“松鶴樓”是老字號的蘇式餐館;“老蘇州茶酒樓”以傳統蘇幫菜而聞名;“朱鴻興麪館”和“綠揚餛飩”等物美價廉,比較適合大眾消費。遍佈蘇州的麪店,表明澆頭品種很多、講究湯水的蘇式麪條是廣受歡迎的小吃。
[43]
- 蘇式糖果:輕糖松子、粽子糖、澆切片、三色松子軟糖、脆松糖、松子南棗糖等。
生煎饅頭 | 油氽緊酵 | 半緊酵小籠 | 半緊酵蟹粉小籠 | 小籠饅頭 |
縐紗湯包 | 蟹粉湯包 | 香菇青菜素包 | 鮮肉大包 | 鮮肉中包 |
豆沙饅頭 | 開花饅頭 | 荷花饅頭 | 壽桃包 | 秋葉包 |
素菜燒賣 | 鳳尾燒賣 | 蟹粉燒賣 | 蝦仁燒賣 | 金魚燒賣 |
鮮肉蒸餃 | 四喜蒸餃 | 青菜餃 | 蝴蝶餃 | 孔雀餃 |
雞冠三角餃 | 知了餃 | 沈永興饅頭 | 桂花糖油山芋 | 桂花糖芋艿 |
焐酥豆糖粥 | 桂花雞頭肉 | 八寶雞頭肉 | 桂花焐熟藕 | 鮮肉棕 |
灰湯棕 | 白沙棕 | 綠豆棕 | 豬油夾沙棕 | 三角棕 |
小腳棕 | 筆棕 | 棗泥麻餅 | 蜜汁豆腐乾 | 蝦子醬油 |
清湯魚翅 | 母油整雞 | 太湖蓴菜湯 | 翡翠蝦鬥 | 松鼠桂魚 |
蘇州著名人物
編輯時期 | 朝代 | 人物 | 相關簡介 |
古代 | 春秋 | 吳地始祖 | |
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 | |||
鑄劍大師 | |||
鑄劍大師 | |||
漢代 | 太后 | ||
皇后 | |||
文學家 | |||
三國 | 吳國大將 | ||
吳國大將 | |||
天文學家 | |||
兩晉 | 文學家 | ||
南北朝 | 書畫家 | ||
書畫家 | |||
文字訓詁學家 | |||
唐代 | 詩人 | ||
詩人、畫家、鑑賞家 | |||
“草聖” | |||
雕塑家 | |||
宋代 | 政治家、文學家 | ||
軍事家 | |||
北宋 |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 | ||
元代大畫家 | |||
元末 | 鉅富 | ||
起義首領 | |||
明代 | 畫家 | ||
畫家 | |||
畫家 | |||
政治家 | |||
政治家 | |||
文學家 | |||
建築家、明故宮設計者 | |||
“吳中四傑” | |||
書法家 | |||
“曲聖” | |||
明末清初 | 思想家 | ||
毛晉 | 出版家 | ||
傳奇名妓 | |||
散文家 | |||
醫學家 | |||
玉雕大師 | |||
科學家 | |||
清代 | 吳梅村、錢謙益 | 詩人 | |
婁東畫派四王 | |||
文學批評家 | |||
經學家 | |||
醫學家 | |||
書畫家、金石學家、古文學學家 | |||
清代帝師、政治家 | |||
外交家 | |||
中國資本主義改良代表人物。 | |||
近代 | 近代民主人士 | ||
史學家 | |||
現代文學家和教育家 | |||
刺繡大師 | |||
現代 | 當代作家 | ||
當代作家 | |||
社會學家 | |||
影視明星 | |||
著名主持人 | |||
糜熙昭、顧長衞 | 著名獨立電影導演 | ||
物理學家 | |||
物理學家 | |||
王淑貞、沈驥英、顧乃勤 | 醫學和婦產科專家 | ||
醫學和婦產科專家 | |||
美術教育家、油畫家 | |||
國畫大師 | |||
化學家 | |||
農牧專家 | |||
顧添籟 | 建築學家 | ||
植物學家 | |||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 |||
奧運冠軍 | |||
姚明(祖籍) | 前NBA球星 | ||
兩彈元勳等。 |
蘇州榮譽稱號
編輯榮譽 | 榮獲時間 |
---|---|
2022年省級地名文化遺產 | |
“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 | |
《2022福布斯中國·消費活力城市》榜單第8名 | |
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 |
入選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名單 | |
2021年11月 | |
2021年10月 | |
2021年9月 | |
2020年度“江蘇省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範市” | |
2021年5月14日 | |
2020年 | |
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66]
| |
2019年 | |
2018年 | |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82]
| |
2017年 | |
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
[98]
| |
中國小康社會建設示範獎 | |
中國十大智慧城市 | |
中國科協創新驅動示範市 | |
中國服務外包最具投資環境城市 | 2013年 |
中國大陸創新能力最強城市 | |
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 |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 | |
中國十大宜居城市 | |
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城市 | |
全球九大新興高科技城市 | |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 |
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 |
2020年-2021年度獲得中國十大秀美之城 | |
首批“全國禁毒示範城市” | |
中國地級市百強品牌城市第1位 | |
“2020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前十名 | |
國家智能社會治理綜合實驗基地 | |
擬通報表揚為“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突出單位 | |
2021數字化轉型百強城市第10名 | |
2021年全國首批“千兆城市” | |
2020年度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 | |
被推選為“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 | |
2021科技創新百強市 | |
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衞生城市(區)。 | |
2021年全國地級市財政收入10強 | |
2020年6月 | |
2022年3月 | |
入選“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七名 | |
十大如廁友好城市 | |
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 |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 |
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 |
全國圍棋之鄉 | |
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 | |
全省運輸結構調整示範建設城市 | |
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 |
蘇州友好城市
編輯市或區 | 國家 | 城市 | 結好時間 |
---|---|---|---|
蘇州市 | 意大利 | 1980.03.24 | |
加拿大 | 1980.10.20 | ||
日本 | 1981.06.06 | ||
日本 | 1981.06.13 | ||
美國 | 1988.06.07 | ||
羅馬尼亞 | 1995.09.20 | ||
韓國 | 1996.03.21 | ||
拉脱維亞 | 里加市 | 1997.09.22 | |
埃及 | 依斯梅利亞市 | 1998.03.03 | |
法國 | 格勒諾布爾市 | 1998.09.20 | |
荷蘭 | 柰梅亨市 | 1999.09.23 | |
丹麥 | 埃斯比約市 | 2002.08.20 | |
巴西 | 阿雷格里港市 | 2004.06.22 | |
馬達加斯加 | 塔那那利佛市 | 2005.11.29 | |
德國 | 康斯坦茨市 | 2007.10.18 | |
新西蘭 | 2008.02.07 | ||
澳大利亞 | 2009.11.09 | ||
瑞典 | 2012.08.22 | ||
相城區 | 韓國 | 1998.04.23 | |
吳中區 | 德國 | 1999.08.16 | |
新西蘭 | 2000.02.18 | ||
姑蘇區 | 馬耳他 | 桑他露西亞市 | 2001.11.09 |
吳江區 | 法國 | 布爾昆-雅里昂市 | 1993.10.07 |
澳大利亞 | 1995.06.07 | ||
日本 | 1996.10.10 | ||
韓國 | 華城市 | 2000.09.27 | |
日本 | 2006.10.08 | ||
南非 | 2006.11.14 | ||
美國 | 2011.12.09 | ||
張家港市 | 澳大利亞 | 1995.08.08 | |
日本 | 1999.05.28 | ||
俄羅斯 | 2004.10.11 | ||
美國 | 麗浪多 | 2007.05.21 | |
常熟市 | 日本 | 1989.05.12 | |
日本 | 1991.07.26 | ||
澳大利亞 | 1995.04.30 | ||
美國 | 1995.05.12 | ||
法國 | 1996.07.16 | ||
加拿大 | 本拿比市 | 2009.07.20 | |
崑山市 | 美國 | 1993.06.7 | |
納米比亞 | 2003.07.21 | ||
日本 | 2006.05.16 | ||
太倉市 | 意大利 | 2000.02.23 | |
英國 | 2013.12.18 | ||
蘇州結對合作
編輯2021年1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其中江蘇省蘇州市幫扶安徽省阜陽市。
[150]
蘇州現任領導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關於蘇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2016年08月02日[引用日期2017-01-11]
- 2. 蘇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一號) .蘇州市政府網.2021-05-31[引用日期2021-06-02]
- 3. 蘇州概覽 .蘇州市政府[引用日期2015-01-12]
- 4. 《蘇州市珍貴檔案文獻名錄》 .江蘇省檔案信息網[引用日期2014-02-09]
- 5. 平民生活“流水賬”見真性情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10-28]
- 6. 關於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的公示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6-20]
- 7. 東吳 .讀秀網[引用日期2020-08-08]
- 8. 蘇州概覽 .蘇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7]
- 9. 2019年度蘇州市GDP情況及構成? .蘇州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4-27]
- 10. 市志辦《建置沿革》編寫組 .蘇州地方誌[引用日期2014-08-20]
- 11. 蘇州市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網.2012-11-29[引用日期2016-06-08]
-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198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8-20]
- 13. 崑山歷史變遷 .中國崑山[引用日期2014-08-20]
-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199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8-20]
-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199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8-20]
-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200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8-20]
- 17. 江蘇“省直管縣”10月起試點 .新浪網.2012-09-26[引用日期2020-11-18]
- 18. 蘇州“五市七區”行政區劃調整為“四市六區” .人民網江蘇視窗[引用日期2014-08-20]
- 19. 行政區劃與人口 .蘇州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13-05-02]
- 20. 蘇州環境資源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03-04]
- 21. 自然地理和資源 - 蘇州市人民政府 .蘇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8-09]
- 22. 蘇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 .蘇州市政府網.2021-05-31[引用日期2021-06-02]
- 23. 早知道·財訊熱搜榜TOP10(8月3日)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08-03]
- 24. 領導信息和部門主要職責 .蘇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5-08]
- 25. 江蘇省管幹部任前公示 徐州蘇州南通市委書記人選有了 .新華報業[引用日期2018-08-03]
- 26. 蘇州迎四年來第三位女宣傳部長,前兩位均已官至正廳級 .澎湃[引用日期2018-08-27]
- 27. 江蘇省委常委藍紹敏任蘇州市委書記 .荔枝新聞[引用日期2019-09-11]
- 28. 許昆林任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0-09-29]
- 29. 蘇州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統計信息網.2019-05-10[引用日期2020-01-26]
- 30. 交通運輸 .國際在線.2007-02-26[引用日期2014-02-26]
- 31. 蘇州港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引用日期2015-01-21]
- 32. 蘇州首個直升機場完成試飛 擬於7月開放 .網易[引用日期2013-06-04]
- 33. 運行線路圖 .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4-02-05]
- 34. 公交車 .蘇州旅遊網.2013-11-04[引用日期2014-09-19]
- 35. 出租車 .蘇州旅遊網.2013-11-04[引用日期2014-09-19]
- 36. 教育部關於同意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轉設為蘇州城市學院的函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1-09]
- 37. 太倉整體佈局情況介紹 .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引用日期2020-10-10]
- 38.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02-02]
- 39. 5G商用正式啓動 50城入選首批開通城市名單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19-11-01]
- 40. 蘇州方言,將來會消失嗎 .新華報業.2009-05-21[引用日期2014-02-25]
- 41. 蘇州民間習俗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2009-04-20[引用日期2014-02-25]
- 42. 中國休閒城市——江蘇蘇州 .網易新聞.2011-03-09[引用日期2014-02-25]
- 43. 中國四大小吃之一蘇州小吃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3-10-26]
- 44. 震澤、黎裏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中新網[引用日期2014-04-26]
- 45. 吳中太湖旅遊區榮膺5A級景區 .蘇州新聞網[引用日期2015-08-29]
- 46. 蘇州光福景區躋身“4A” 整體品質更上一層樓 .新華網.2014年06月20日[引用日期2016-07-05]
- 47. 參觀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 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 .蘇州衞生職業技術學院.2012/10/11[引用日期2014-02-25]
- 48. 蘇州申請建立中國絲綢品種傳承與保護基地 .新浪江蘇.2013年4月1日[引用日期2014-02-26]
- 49. 四大名繡—蘇繡湘繡川繡粵繡 .博寶藝術網.2008-03-24[引用日期2014-02-26]
- 50. 木版年畫六“大家”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年02月14日[引用日期2014-02-26]
- 51. 吃在蘇州 .蘇州旅遊資訊網[引用日期2014-02-26]
- 52. 吳中第一名勝:蘇州虎丘 .江蘇新聞網.2012-02-06[引用日期2014-02-26]
- 53. “蘇州故事”資源分佈圖 .新浪城市[引用日期2014-02-25]
- 54. 龔正簡歷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10-16]
- 55.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11]
- 56. 宜居委發佈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人民政協網[引用日期2020-11-30]
- 57. 攀枝花市入選全國第四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0-11-22]
- 58. 貴陽排名第十!2020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發佈 .貴州網絡廣播電視台.2020-10-11[引用日期2020-10-13]
- 59. 中央依法治國辦關於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命名的決定 .司法部[引用日期2020-08-23]
- 60. 遼寧六市上榜2019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0-08-18]
- 61. 農業農村部 應急管理部關於公佈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市、縣和農機安全監理示範崗位標兵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3-05]
- 62. 工信部公佈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名單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20-01-23]
- 63. 全國愛衞辦公佈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示範市、各省份排名第一位城市和進步最快城市名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1-14]
- 64.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佈!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05]
- 65. 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揭曉 杭州第三 .浙江新聞[引用日期2020-05-31]
- 66. 體育總局關於公佈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國家體育總局[引用日期2020-08-28]
- 67. 五部門關於同意北京市朝陽區等51個城市(區)列為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引用日期2020-12-21]
- 68. 全國普法辦關於通報表揚"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安徽普法網[引用日期2020-02-22]
- 69. 點贊!蘇州成全球首個“世界遺產典範城市” .名城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0-04]
- 70. 2019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發佈,看看你的家鄉是否入圍?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12-10]
- 71. 2019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發佈,北上深港廣杭穩居前六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12-08]
- 72. 2019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榜發佈(附榜單) .央廣網 [引用日期2019-11-30]
- 73. 唐山又進全國百強!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單揭曉 .環渤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25]
- 74. 《2019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在京發佈 北京深圳三亞位列前三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1-18]
- 75. 全球城市競爭力榜單發佈:中國20城入圍經濟百強,深圳領跑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11-13]
- 76.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揭曉 .全球城市實驗室(Global City Lab)[引用日期2020-01-10]
- 77. 最新!中國地級市百強榜單出爐,河南7地市上榜 .中華網河南.2019-11-06[引用日期2019-11-06]
- 78.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佈:北上廣深穩居“一線”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9-09-25]
- 79.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榜單公佈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8-10]
- 80.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出爐:深圳上海東莞排名前三 .新浪[引用日期2019-08-09]
- 81. 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公佈:北上廣深蘇杭領先,成渝進前十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2-17]
- 82. 北廣深等12個城市被授予“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中國政府網 [引用日期2018-12-13]
- 83. 2018年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出爐:京滬深居前三位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12-10]
- 84. 福布斯中國公佈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蘇州超越上海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9]
- 85.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18》發佈 北京科創發展水平居首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8-12-08]
- 86. 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發佈,蘇州中山無錫列前三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8]
- 87.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7]
- 88.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中國經濟導報[引用日期2018-11-25]
- 89. 世界城市排名權威發佈:北京首進四強深圳成世界一線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11-14]
- 90. 2018年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北上深廣領跑 天津居第六位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11-13]
- 91. 百城法治政府評估深圳排名第一,蘇州為前十唯一地級市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1-09]
- 92. 國家中心城市榜單首發 9城為潛在國家重要中心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11-07]
- 93. 《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2017》發佈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4-20]
- 94.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出爐:京滬深綜合排名前三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8-03-25]
- 95. 福布斯中國發布2017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01-04]
- 96. 中國29個城市入選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9]
- 97. 2017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今天公佈(附名單)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6]
- 98. 蘇州通過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驗收 .名城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2-19]
- 99. 2017“美麗山水城市”名單揭曉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2-07]
- 100. 2015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發佈 北京等10城市獲稱號 .搜狐新聞[引用日期2015-10-31]
- 101. 中科院公佈十大宜居城市 成都落選重慶入圍(圖) .騰訊[引用日期2016-06-16]
- 102. 國內智慧城市來甬交流創新經驗 .中國寧波網[引用日期2015-09-13]
- 103. 蘇州被列為國家創新驅動示範市 系江蘇唯一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5-07-17]
- 104. 蘇州市獲李光耀世界城市獎 .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港澳事務辦公室.2014-04-01[引用日期2014-06-06]
- 105. 蘇州獲評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及年度城市大獎 .中國會展門户.2012-09-30[引用日期2014-03-01]
- 106. 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公佈 .網易新聞.2012-12-22[引用日期2014-03-01]
- 107.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出爐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4]
- 108. 2016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公佈 中國28個城市上榜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引用日期2017-12-25]
- 109. 2005-2012年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 .中國教育在線.2013-12-18[引用日期2014-03-01]
- 110. 青島被評為全國最宜居城市 威海入圍前十濟南市民幸福感高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6-06-16]
- 111. 蘇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概況 .新聞網.2011-04-07[引用日期2014-03-01]
- 112.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中國文明網[引用日期2017-11-14]
- 113. 最具投資十大城市出爐 .深圳新聞網.2007年06月26日[引用日期2014-03-01]
- 114. 蘇州裏入選2006中國十大魅力城市 .新華網.2006-10-17[引用日期2014-03-01]
- 115. 蘇州、崑山、張家港成為“國家園林城市” .新浪新聞.2004年01月16日[引用日期2014-03-01]
- 116. 蘇州榮鷹國際花園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2003-10-15[引用日期2014-03-01]
- 117. 全球九大新興城市評出 蘇州榜上有名 .人民網.2001年7月03日[引用日期2014-03-01]
- 118. 蘇州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市現場複核 .蘇州新聞網.2012年05月26日[引用日期2014-03-01]
- 119. 中國衞生城市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4-03-01]
- 120.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名單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4-03-01]
- 121. 全國雙擁模範城 蘇州“五連冠” .新華網.2012年02月28日[引用日期2014-03-01]
- 122.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123. 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4-03-01]
- 124.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組織開展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0-10-13]
- 125.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30]
- 126. 蘇州有軌電車2號線開通試運營 .新華網.2018-09-03[引用日期2021-03-09]
- 127. “中國美好生活城市”揭曉,你的城市上榜了嗎?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4-25]
- 128. 國家禁毒委公佈首批“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5-01]
- 129. 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出爐 .澎湃[引用日期2021-05-10]
- 130. 試點推行駕駛證電子化、科目二減項......公安部推出12項交管改革新措施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1-05-10]
- 131. 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榜名單公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5-17]
- 132.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名單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5-27]
- 133. 江蘇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 .江蘇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21]
- 134. 第31個土地日,江蘇一批土地節約集約模範受表彰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7-03]
- 135. 關於命名天津市等16個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的通報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8-12]
- 136.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蘇州市旅遊諮詢中心[引用日期2021-08-22]
- 137. 政府領導 .蘇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02]
- 138. 任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9-02]
- 139. 關於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入選名單的公示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09]
- 140. 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聯合公佈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 .中央網信辦[引用日期2021-09-30]
- 141. 蘇州概覽 .蘇州市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1-10-15]
- 142. “由滬入蘇”一年後,許昆林履新江蘇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10-23]
- 143. 《中國海關》發佈2020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海口榜上有名!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1-10-24]
- 144. 李亞平來我市調研人大換屆選舉工作 .張家港發佈[引用日期2021-10-27]
- 145. 2020年蘇州市經濟運行情況 .蘇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2-03]
- 146. 21地開展城市更新試點,都有誰?更新啥?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11-07]
- 147. 關於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創建結果的公示-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1-11-20]
- 148. 安徽4市上榜!這份全國榜單,阜陽榜上有名!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11-23]
- 149. 鹽城市委原書記曹路寶任蘇州市委書記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1-11-30]
- 150. 國家發改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1-12-08]
- 151. 鹽城市委原書記曹路寶任蘇州市委書記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12-12]
- 152.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王翔率隊來張家港市開展專題調研並走訪中小創新企業 .蘇州市工商業聯合會[引用日期2021-12-21]
- 153. 第一!全國首批“千兆城市” 四川佔4席 .紅星新聞[引用日期2021-12-25]
- 154. 第一!全國首批“千兆城市” 四川佔4席 .第一!全國首批“千兆城市” 四川佔4席[引用日期2021-12-25]
- 155. 全國愛衞辦關於2020年度全國健康城市建設評價結果的通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1-05]
- 156. 全國愛衞辦關於2020年度全國健康城市建設評價結果的通報全國愛衞辦關於2020年度全國健康城市建設評價結果的通報 .愛衞辦[引用日期2022-01-08]
- 157. 蘇州市公安局主要領導調整 .蘇州新聞[引用日期2022-01-18]
- 158. 再次上榜科創城市“第一梯隊”!中國科技創新百強市,青島排名第九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1-22]
- 159. 2021年蘇州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稿 .蘇州市統計局.2022-01-28[引用日期2022-01-31]
- 160. 2021年全國地級市財政收入10強出爐,濰坊逆襲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2-19]
- 161. 全國愛衞會關於2021年度國家衞生城鎮複審結果的通報-寧國市人民政府 .寧國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22]
- 162. 國家鄉村振興局公示《2021年度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成效明顯的擬激勵市、縣名單》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3-02]
- 163. 蘇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免名單 .微信[引用日期2022-03-12]
- 164.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31]
- 165. 李亞平當選蘇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吳慶文當選蘇州市市長 朱民當選蘇州市政協主席 .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引用日期2022-04-02]
- 166. 2021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蘇州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4-03]
- 167. 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辦公地址及時間 .蘇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11]
- 168. 江蘇四市上榜“十大如廁友好城市”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4-13]
- 169. 蘇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決定任命名單 .微信[引用日期2022-04-25]
- 170. 關於發佈“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2-04-28]
- 171. 關於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入選名單的公示-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中央網信辦[引用日期2022-05-03]
- 172. 杭州常住人口突破1200萬人 去年增量居長三角首位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5-24]
- 173.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中國青年報[引用日期2022-06-02]
- 174. 《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印發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6-08]
- 175. 交通運輸部關於保留北京市等14個城市“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稱號的通報 .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2-06-13]
- 176.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結果發佈 .新華社[引用日期2022-06-13]
- 177. 2022中國帆船城市超級聯賽在衢江啓航-新華網體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6-25]
- 178. 喜訊!上海市奉賢區獲評 2022 年 “全國圍棋之鄉”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6-29]
- 179. 2022福布斯 中國·消費活力城市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22-07-26]
- 180. 國家知識產權局 通知 關於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評定結果的公示 .國家知識產權局[引用日期2022-07-29]
- 181. 街道、鎮名單(2021年末) .蘇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8-19]
- 182. “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名單公佈 .百家號.2022-09-14
- 183. 最新!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和縣域試點名單出爐 .中青在線[引用日期2022-10-03]
- 184. 四市示範!無錫入選!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10-17]
- 185. 106個大城市名單出爐:江蘇佔11席,還有這些後備軍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2-10-24]
- 186. 蘇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蘇州發佈.2022-10-28[引用日期2022-10-28]
- 187.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1-07]
- 188. 龔正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2-11-07]
- 189.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税務總局辦公廳關於公佈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22-11-26
- 190. 《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公開發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1-30]
- 191. 自然地理和資源 - 蘇州市人民政府 .蘇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2-06]
- 192. “江蘇省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出爐 .中國經濟網.2022-12-08
- 193. “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結果發佈 .新華網.2022-12-21[引用日期2022-12-2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