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

鎖定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虎丘山門內8號,在蘇州古城西北3.5千米,海拔34.3米,景區面積72.8公頃,核心景區面積15.97公頃,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 [7] 
虎丘又稱海湧山,東晉司徒王珣與弟司空王珉於劍池兩側建別墅,後舍宅為寺,名虎丘寺,寺宇沿山而築,“寺中藏山”為其一大特色。虎丘後山有“虎丘後山勝前山”之説,現存青石小橋、石牌坊、湖石假山。 [7]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先後被評為全國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文明單位。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虎丘山在內的蘇州園林被命名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6]  2014年,虎丘景區雲巖寺塔作為大運河的組成部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 
中文名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
外文名
Huqiu Scenic Area
地理位置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虎丘山門內8號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7:30一18:00(17:00停止售票,17:30停止檢票)
景點級別
AAAAA級
門票價格
70元 [5] 
佔地面積
475.9 公頃
著名景點
虎丘塔、劍池、千人石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歷史沿革

  • 遠古時代
虎丘曾是海灣中的一座隨着海潮時隱時現的小島,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最終從海中湧出,成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們便稱它為海湧山。虎丘曾有過望海樓、海泉亭、海宴亭等勝景。 [2] 
  • 春秋時代
春秋時期,虎丘是吳王闔閭的離宮所在。東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闔閭在吳越之戰中負傷後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遺體葬在這裏。據説葬經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 [9] 
  • 東晉
虎丘由帝王陵寢成為佛教名山和遊覽勝地始於六朝。東晉時,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珉各自在山中營建別墅,東晉咸和二年(327年),雙雙舍宅為虎丘山寺,仍分兩處,稱東寺、西寺,劉宋高僧竺道生從北方來此講經弘法,留下了“生公説法,頑石點頭”的佳話和生公講台、千人坐、點頭石、白蓮池等古蹟。 [9] 
  • 南北朝
隋文帝楊堅,篤信佛教,隋仁壽年間(601年一604年)下詔各州郡建造舍利塔,並由“有司造樣送往當州”,也就是附發了塔的樣式,以便統一規制。虎丘歷史上便有了第二座塔,位於山頂東晉王琴台故址,據古建築專家劉敦楨考證,它只是一座方形的木塔,早已無有,非現存的以磚結構為主的八角形塔。 [9] 
  • 唐宋時期
蘇州虎丘山風景區雪景高清組圖
蘇州虎丘山風景區雪景高清組圖(58張)
為避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名諱,虎丘一度改名武丘,寺名亦易為武丘報恩寺,仍分東西兩寺。唐寶曆元年(825年),五十四歲的白居易出任蘇州刺史。
唐武宗李炎在位時,崇道闢佛,發動大規模的滅佛運動,於唐會昌五年(845年)詔令沒收寺院土地財產,毀壞佛寺佛像,強迫僧尼還俗,史稱“會昌滅佛”。建寺五百餘年的虎丘東西二寺當即被拆得片瓦無存。不久,佛教又得到恢復。重建的虎丘山寺合二寺為一寺,並從山下遷移到山上,逐步形成保留的依山而築的格局。五代時期,大事修建佛寺、構築圓林。虎丘現有的佛塔,是五代最後一年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至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建築。 [9] 
  • 清代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高清組圖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高清組圖(78張)
虎丘經歷了一個盛極而衰的過程。虎丘最興盛之時,為康熙至乾隆期間。虎丘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先後建起了萬歲樓、御碑亭、文昌閣,以及宏偉的行宮“含暉山館”,接着又重修了大雄寶殿、千佛閣。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再次全面修整,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建千手觀音殿、地藏殿,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修塔。虎丘衰落之時,為清咸豐十年(1860年)至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兵火摧殘。清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忠王李修成自天京(南京)揮軍東征,一路勢如破竹,迅速逼近蘇州,潰敗的清軍在城外楓橋、虎丘、山塘、上塘、下塘和南濠、北濠一帶縱火,大火延燒三晝夜。清同治二年(1863年)虎丘又成為太平軍蘇城保衞戰的西北前哨陣地,曾在附近修築防禦工事。戰後的虎丘,殿閣樓台僅存斷壁頹垣,唯有破敗的雲巖寺塔、二山門。清同治十年(1871年),起山寺殿宇才略有恢復,但因陋就簡,規模已大不如前。清光緒十年(1884年),狀元洪鈞、詞人鄭文焯等集資於憨憨泉坡地依山勢創建擁翠山莊。辛亥革命後,民國七年(1918年)吳中名士金松岑、費仲深、汪鼎丞等募建冷香閣於擁翠山莊北。此後十餘年,又陸續修建了頭山門、石觀音殿、申公祠、三泉亭、致爽閣、可中亭等。 [9] 
  • 建國後
1953年6月,蘇州市設立園林管理處,並組成“園林古蹟整修委員會”,接管虎丘及其他園林名勝,進行管理和維修,逐步對虎丘全面修葺。
1955年,疏浚劍池。
1956一1957年,對虎丘塔進行了搶修,從塔中發現珍貴文物。
1981一1986年,對虎丘塔進行“加固塔基”的第二次大修,使傾斜已達2.34米的千年古塔轉危為安。 [9] 
1955年,虎丘陸續新建了放鶴亭、湧泉亭、孫武亭,開通了環山河。
1956年,建造海湧橋,疏通第三泉,修整百步趨,重建花雨亭。
1959年,重建通幽軒、玉蘭山房,整修了小武當、十八折和環山路。
1966一1976年,十年“文革”中,虎丘整修和建設陷於停頓,受到了人為的破壞,70年代後期起,虎丘又進入加快步伐恢復發展的新時期。
1980年,重修小吳軒,整修冷香閣。
1981年,重修照牆及頭山門。
1980一1982年在東山廟遺址、隆祖塔院遺址一帶,新建了萬景山莊。
1982年,在後山新建分翠亭、攬月榭。
1989年,大規模對失修、破損的建築、石刻、匾聯逐步進行維修、保護和復原,重建了千頃雲閣、五賢堂,以及周圍種植享有“茶中王種”之譽白雲茶樹的“雲在茶香”等景點。
2003年起,恢復了西溪環翠、書枱松影,對宋代石觀音殿遺址進行了保護。 [1]  [9]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地理環境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位置境域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虎丘山門內8號。 [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所在的蘇州位於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之間。 [11]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地質地貌

虎丘
虎丘(35張)
虎丘山海拔34.3米,面積0.19平方千米。山體由侏羅系火山岩漿構成,千人石、試劍石、劍池等山石為流紋岩。虎丘山往東、北、西三個方向的整個平原地區第四系沖積層之下都分佈着侏羅系火山岩。 [10]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氣候特點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11]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劍池

虎丘劍池 虎丘劍池
劍池是虎丘最為著名的是兩大景點之一。稱它為劍池原因有三個:其一從上面看,這池宛若一把平鋪的劍;其二,傳説當年為吳王闔閭殉葬有扁諸、魚腸寶劍三千把,故名;其三,傳説當年秦始皇與孫權都曾來這裏挖過劍,劍池就是由他們所挖而成。其實劍池是天然形成的。劍池可以説是虎丘最為神秘的地方,傳説吳王闔閭墓的開口處就在此處。圓洞門旁刻有“虎丘劍池”4個大字,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獨子顏頵所書。圓洞內石壁上另刻有“風壑雲泉”,傳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所書。崖左壁有篆文“劍池”二字,傳為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虎丘塔

虎丘塔 虎丘塔
虎丘塔是虎丘最為著名的是兩大景點之二。虎丘塔是世界第二斜塔,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建成於宋建隆二年辛酉(961年),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塔七層八面,塔高47.7米,塔向東北偏北方向傾斜,它的塔頂偏離中心2.34米,最大傾角是3度59分,虎丘塔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該塔是江南現存時代最早,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的一座佛塔。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真娘墓

虎丘真娘墓 虎丘真娘墓
虎丘前山上山道路的盡頭,是古真娘墓。真娘原名姓胡,名瑞珍,北方人。從小父母雙亡,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隨同自己親戚一起逃亡來到蘇州,但是很不幸在逃亡途中她墜入了蘇州閶門外的一個妓院——“樂雲樓”,她雖為青樓女子卻守身如玉,只陪客人歌舞書畫,是蘇州一位絕色佳麗。當時在我們蘇州有一個大財主,名叫王蔭祥,他用重金賄賂老鴇,企圖在真娘那裏留宿,真娘知道這次難以逃避,為了保持貞潔,她上吊自盡了。這使王蔭祥內心大受震驚,於是為真娘築了這個墓,並且發下重誓,今生永不再娶。很多文人墨客同情真娘,在她的墓上題寫一些詩詞,真娘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她的一席之地,她與杭州另一名妓蘇小小齊名,被譽為“香魂”。清乾隆十年(1745年),海陵陳鐄訪得遺址,建亭其上,立石刻書“古真娘墓”四字。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斷梁殿

虎丘斷梁殿 虎丘斷梁殿
“斷梁殿”,也是虎丘的二山門,是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元代,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斷梁殿上面的主樑是斷的,它用兩根木料建成的,它的建成主要是運用了力學中的槓桿原理,在這斷梁下有一排斗拱相托,通過斗拱將中間所承受的力分散到四周,採用了“挑梁式”的構築方法,然後再靠兩邊的琵琶吊、四個角上的棋盤格來支撐四周,從而達到節省大木料的目的,在建造此殿時,全殿不用金屬構件堅固,只用竹木釘榫,它被譽為是千年不倒的斷梁殿。殿內有四塊石碑,上面記載着虎丘的歷史和雲巖寺塔的修建情況。輕輕敲打碎石,有咚咚回聲,所以又叫響碑。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擁翠山莊

虎丘擁翠山莊 虎丘擁翠山莊
擁翠山莊,在牆的二邊刻有“龍、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蒼勁有力。相傳為清咸豐八年(1858年)桂林陶茂森所書,由他處移置於此。擁翠山莊是蘇州一座無水的園林,它是晚清賽金花丈夫、蘇州狀元洪鈞發起興建的,這座建築總平面呈縱長方形,佔地一畝多。結合虎丘山的天然山坡所建,為台地園格局,依山勢分四個層次,每層佈局不同,景色富於變化。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憨憨泉

虎丘憨憨泉 虎丘憨憨泉
憨憨泉有一段美麗的傳説,憨憨是中國樑代著名的高僧,當時他的眼睛不好,患有目疾,也就是“白內障”,虎丘山的方丈因為可憐他,收他做一個挑水和尚,但是當時挑水的路很遠,有一次他挑水途經這裏,因為感到累,於是就坐在這裏休息,不知不覺中就睡着了,在夢中它夢見一位高僧對他説這裏有一泉眼可通大海,醒後他就用雙手觸摸這片地,在這裏摸到了一些青苔,他想有青苔就説明這地下一定有水,於是他用挑水的扁擔在這裏挖,大約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一脈泉眼湧了出來,治好了憨憨的眼睛,因這口井是他所挖所以取名為“憨憨泉”。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試劍石

虎丘試劍石 虎丘試劍石
“試劍石”在登山石徑東側,巨石中裂如劍截。相傳,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為了爭霸天下,召來了當時最有名的鑄劍師干將莫邪夫婦為他鑄劍。滿期那天,他提着“莫邪”劍來到了虎丘山,將此劍獻給了闔閭,闔閭為了試其劍的鋒利,對着這塊石頭手起劍落,就將這塊石頭一劈為二,這就是有關試劍石的傳説。事實上,這塊石頭是典型的火山噴出巖的凝灰岩,久經風化,沿着裂隙形成這樣一條大縫,酷似劍劈。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二仙亭

虎丘二仙亭 虎丘二仙亭
二仙亭原來是宋代建築,重建於清朝嘉慶年間。二仙亭中有兩塊石碑,分別雕着二位神仙,一位是陳摶,另一位是呂洞賓。相傳有一天這二位大仙在這裏下棋,一位樵夫看到,於是就走過來看他們下棋,看完一盤棋,回到家中,可是誰也不認識他,後來人們從他的衣着猜想他是幾千年以前的人。就有這麼一句話,“仙人一盤棋,世上已千年”。在亭中有兩幅對聯,一副是:“夢中説夢原非夢,元裏求元便是元。”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千人石

虎丘千人石 虎丘千人石
又名“千人坐”,在上山路的盡頭,是虎丘的主景區。舊志雲:“生公講座,下有千人列坐,故名。”《吳地記》曰:“虎丘泉石,其最勝者劍池,千人坐。”《吳郡志》雲:“生公講經處,大石盤陀數畝,高下如削,乃他山所無。”現石上刻有千人石“千人坐”三個篆字,是胡纘宗所書。
相傳吳王闔閭死了之後,他的兒子夫差將他父親葬於虎丘山,但是等墓築完之後,夫差就要想了這麼多的人都知道我父親墓的所在地,如果有一天他們手頭缺錢的話,就很有可能一起結伴而行來盜墓。於是他想了一個奸計,一天他召集了這一千多個工匠,請他們喝酒,並且觀看鶴舞,等到深夜,乘他們都醉的時候,命他手下官兵將這一千多人統統殺死,據説當年他們的鮮血把這塊石頭染成了紅色,每到下雨天或陰天時石頭就特別的紅,這塊石頭,仍然是紅顏色的,當然不是古代工匠的鮮血,因為虎丘的巖質是酸性流紋岩,它的石質原本就是紅色的。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西溪環翠

西溪環翠是虎丘歷史十景之一,原為唐高士甫裏先生陸龜蒙祠堂,清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甫裏先生二十四世孫陸肇域即石成基,憑林起棟,仿甫裏別墅八景而築,舊有環翠閣、清風亭、桂子軒、鬥鴨池、菊畦、竹堤諸景。至清咸豐年(1862)慘遭兵燹,景點幾成廢墟,淪為郊農菜畦,後來成為景區的花房,2004年經重新修復,正式對外開放,在原址重修環翠閣、清風亭、桂子軒、鬥鴨池等景點,新增鏡台雲夢、籬門幽竹、聆音榭、垂花門、野山石景、循環水景諸勝。據《虎阜志》和《桐橋倚棹錄》中有關虎丘花市的記載,構築了“鏡台雲夢”古戲台,為今後花會民俗表演提供合適的場所,台前構築由千噸野山石堆疊而成的假山羣,與虎丘山系一脈相承。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萬景山莊

虎丘萬景山莊
虎丘萬景山莊(2張)
萬景山莊裏集中了蘇派盆景精品600多盆,佔地25畝,建築面積144平方米,主要有樹樁盆景和水石盆景兩個展示區域。蘇派盆景是中國盆景的一個重要流派。蘇派盆景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近代又有較大的發展。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其他景點

頭山門
虎丘頭門山 虎丘頭門山
虎丘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康熙乾隆下江南均遊歷過虎丘,鄧小平、胡錦濤、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都來過虎丘。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也曾經説過“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虎丘原名海湧山,因為在遠古時期這裏是一片汪洋大海,點點綠島矗立,其中虎丘山最為矮小,每當潮起潮落,虎丘也就若沉若浮、若隱若現,所以稱為“海湧山”。剛才在正山門廣場就立有“海湧”的石碑,頭山門的照牆上的“海湧流輝”四個大字説明虎丘原來是一座海中的島嶼。相傳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楔李大戰中,不慎受傷,不久就死去了,死後數日他兒子將他葬於虎丘,據説,葬後三日有一隻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改名為虎丘山。頭山門都是黃色的牆壁,説明了虎丘裏面肯定有寺廟,準確地講應該是寺面裏面有虎丘,因為虎丘整座山都是藏在寺廟裏的,與其他佛寺非常不同。 [14] 
致爽閣
虎丘致爽閣 虎丘致爽閣
致爽閣,又名“虎伏閣”,在虎丘塔西南面,位於山的最高點,舊為“小五台”,取詩句“四山爽氣,日夕西來”命名。清康熙八年(1669年)間圈入行宮,清咸豐十年(1860年)毀於火,現存建築是民國十九年(1930年)宣愣和尚重建的。這裏陳設的一套明式傢俱非常精緻。在這裏遠望可看到獅子山,這頭獅子正伏着在地上回首望虎丘,就是“獅子回首望虎丘”景觀。 [14] 
御碑亭
御碑亭在塔院內,大雄寶殿後面,宋時稱御書閣,元時為妙莊嚴閣,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改建為御書亭,至乾隆末年御書亭共有三處,清咸豐年間,均毀。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江蘇巡撫崧駿因康熙、乾隆兩帝南巡時均駐蹕虎丘,故又動工建亭巖巔,亭內奉有宸墨·今御碑亭之北壁,鐫有康熙御詩。 [14] 
玉蘭山房
玉蘭山房在虎丘山北面的通幽軒之上,舊有玉蘭一株,甚古,名冠吳中,相傳是宋朱勔從閩移植而來。
解放以後,重建此房,並補植了玉蘭數株,每年早春時節,玉蘭含苞欲放。 [14] 
生公講台
虎丘生公講台 虎丘生公講台
生公是中國晉代著名高僧竺道生,他主要闡述涅磐經,宣揚“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但是為舊學所不容,遭到排擠,將他貶出京城,於是他到處雲遊來到虎丘,在這裏講經,當時聽他講經的人很多,當他講到一切惡人皆能成佛時,其中有一塊石頭突然之間向他微微點頭示意,意思彷彿是説“我懂了。”這塊石頭就是池中的點頭石,當時正直嚴冬,但池中的白蓮花卻競相開放了,池水也盈滿了,所以有“生來池水滿,生去池水空”,“生公説法,頑石點頭,白蓮花開”的説法。 [14] 
雲在茶香
虎丘雲在茶香 虎丘雲在茶香
“雲在茶香”在虎丘山西北處,有精舍數間,周圍遍植茶樹,幽靜雅緻。建於1982年,與虎丘歷史名茶“白雲茶”有着不解之緣。杜甫詩云“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唐人盧延讓松寺》詩云“茶香時撥澗中泉”,清人俞樾有《茶香室》,因以為名。 [14] 
小武當
虎丘小武當 虎丘小武當
小武當是一座三門四柱的石牌坊,前有石橋,中有青石牌坊,後有湖石假山羣。石橋名小武當橋,又名中和橋。原有中和井,坊額上刻有“吳分楚勝”四字。武當山是海內名山之一,在湖北均縣,舊屬楚國,以風景幽深、道觀宏偉而著稱。牌坊後的假山羣,堆疊自然,形象奇特,最大的湖石高達一丈多。假山間有石觀音洞,俗呼“海潮觀音”。古洞還在,佛像已不復存在。 [14] 
孫武子亭
虎丘孫武練兵場 虎丘孫武練兵場
孫武子亭在千人石東土丘之上,為紀念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的將領孫武而建。孫武是中國著名的軍事家,他所寫的《孫子兵法》是世界兵書的鼻祖。孫武執法嚴明,吳王也以國家大事為重,對孫武更加敬重。我們看到的這個亭子是“孫武子亭”,是為紀念孫武所建的,1985年張愛萍同志為此亭題匾,同時題寫了“孫子兵法,克敵制勝,嬌娘習武,佳話流傳”刻在碑上。 [14] 
石觀音殿遺址
虎丘石觀音殿遺址 虎丘石觀音殿遺址
北宋天聖年間,湖州臧逵臧寧兄弟侍奉雙親十年如一日。臧逵積勞成疾,經濟拮据。他潔齋誦觀世音菩薩名號,晚上夢見白衣人針其耳,毛病馬上好了。臧逵善畫,臧寧精刻,倆人發願雕觀音像,但不清楚具體的模樣,有一天臧逵又夢見了白衣仙人,醒來連忙追憶,所繪大士容貌清秀,慈祥可親,體態健美,神態莊重,謂之應夢觀音。 [14] 
大殿
虎丘大殿 虎丘大殿
大殿是虎丘雲巖禪寺現存的一座佛殿,是宣揚禪宗的場所,以小乘教的陳列方式排列的。沿着大殿往下走,一共要走五十三個台階,有一個説法“五十三參,參參見佛。”也就是説無論你走在哪一個台階,或台階的哪一層,回頭都可看到中間的這位菩薩。據説善才童子一心想成佛,他向每一位師傅跪頭求教,但是拜了五十二個都未能成功,後經文殊菩薩點化,拜觀音菩薩為師,終於成佛,正好是第五十三個師父。 [14] 
書枱松影
虎丘書枱松影 虎丘書枱松影
虎丘十景之一“書枱松影”,源自宋理學名家尹和靖寓所“三畏齋”“和靖讀書枱”“和靖祠”“和靖書院”。其居室取名“三畏齋”,源於論語“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尹焞常在居室西側的松林山石旁靜心讀書,後人稱之謂“和靖讀書枱”。望東平眺,岡林起伏,大樹連天,鬱鬱葱葱;向南仰視,虎丘寶塔千年雄姿聳立山顛;往北俯視,一泓碧水,波光粼粼,遠處岸邊的“攬月榭”倒映水中,清晰可見。 [13]  [14]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地方特產

  • 虎丘白雲茶
虎丘白雲茶
虎丘白雲茶(5張)
虎丘白雲茶,相傳最早就是由陸羽栽培而成的。白雲茶,又叫“雨前茶”。據文肇祉《虎丘山志》記載:白雲茶“僧房皆植,名聞天下。穀雨前摘細芽,焙而烹之,名曰‘雨前茶’。”此茶明代列為貢茶。虎丘白雲茶原產地為安徽歙縣,後引入虎丘,在後山約有10畝地用來種植1萬餘株白雲茶,因其口感極佳,引得遊客慕名來品茗,後虎丘景區成功註冊“雲巖茶”這一商標品牌,但因茶葉產量有限,每年僅20餘斤。 [12] 
  • 虎丘席編
虎丘席編
虎丘席編(3張)
蘇州虎鬚席,清代,蘇州虎丘附近居民用蒯草編制草蓆。顧祿桐橋倚棹錄》:“蒯席,出虎丘者為佳,見《姑蘇志》。山塘只一二店而已。別有蒲席、篾席兩種。昔年環山居民多種蒯草,織蓆為業,四方稱‘虎鬚席’,極為工緻,他處所不及也。今種蒯草織蓆者,滸關為甚,然虎丘地名尚有號席場弄者。”如今虎丘席編已不多見。 [12] 
  • 蘇州泥塑
蘇州泥塑
蘇州泥塑(6張)
紅樓夢》第67回裏寫到,薛蟠從蘇州帶了兩箱東西給母親和妹妹薛寶釵,其中一箱是從虎丘帶回的“一出一出的泥人兒的戲,用青紗罩的匣子裝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與薛蟠毫無相差”。蘇州泥塑名目繁多,質量不等,統稱為“虎丘耍貨”。清代山塘街知名的耍貨店鱗次櫛比,當時蘇州一些富貴人家子弟熱衷鬥鳥,拿泥人代替金銀珠寶,充當賭資。 [12] 
  • 虎丘花卉
虎丘花卉
虎丘花卉(9張)
虎丘花卉歷史悠久,名聞天下,尤其是香花,在虎丘栽植的歷史相傳已近千年。舊時,虎丘一帶農户以蒔花為業。每天黎明,虎丘山塘街到虎丘正山門都會形成花市。比較有名的花有茉莉花、白蘭花和玳玳花,賣花女把茉莉花和玳玳花紮成各種花球、花束,又用麥稈編成小巧玲瓏的“花繭”,內裝白蘭或玳玳若干朵,到城裏沿街叫賣。吳儂軟語,花香襲人,為舊日蘇城一景。 [12]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所獲榮譽

1996年,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3] 
1998年,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被評為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3] 
2007年,虎丘山在內的蘇州園林被命名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6] 
2002年,虎丘山風景名勝區通過了ISO9001—14001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國際認證。 [3]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旅遊信息

  • 門票價格
70元/人。 [8] 
  • 開放時間
7:30一18:00(17:00停止售票,17:30停止檢票)。 [8] 
  • 交通指引
高速公路
杭州方向:蘇嘉杭蘇高速蘇州園區出口下高速,上南環東路高架,南環西路高架,福星路出口下,走桐涇南路,桐涇北路,轉虎丘路,可達景區南大門。
上海方向:滬寧高速蘇州東出口下,轉國道312直達虎丘北大門。
南京方向:滬寧高速蘇州新區出口下,轉國道312直達虎丘北大門。
公交線路
虎丘路站:9036路、夜專4路、遊1路
虎丘北門站:32路、好行1號線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