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桐橋倚棹錄

(清代顧祿創作的地方風土小志)

鎖定
作者為清代的顧祿顧祿,字總之,一字鐵卿,自署茶蘑山人。清道光咸豐年間蘇州吳縣人,其生卒年月沒有明確的記載。《桐橋倚棹錄》中的“桐橋”在虎丘,跨桐溪,一名勝安橋。“倚棹”則用唐劉長卿“春風椅棹闔閭城”詩意。
作品名稱
桐橋倚棹錄
作    者
顧祿
年    代

目錄

桐橋倚棹錄介紹

《桐橋倚棹錄》中的“桐橋”在虎丘,跨桐溪,一名勝安橋。“倚棹”則用唐李嘉祐“春風椅棹闔閭城”詩意。此書十二卷中,以卷十“市廛”、卷十一“工作”、卷十二“園圃”的價值最高。如卷十記述斟酌橋三山館、引善橋山景園、塔影橋李家飯館等酒樓之盛況及菜點之名稱;又記虎丘仰蘇樓、靜月軒以製售各種花露馳名。卷十一記載虎丘各種精美工藝品,如“塑真”(俗呼捏相)條雲:“其法始於唐楊惠之。前明王氏竹林亦工於塑作。今虎丘習此業者不止一家,而山門內項春江稱能手。虎丘一處泥土最滋潤,俗稱‘滋泥’。凡為上細泥人、大小絹人塑頭,必此處之泥,謂之‘虎丘頭’,塑真尤必用此泥。……肢骨以香樟木為之,手足皆能活動,謂之‘落膝骱’,冬夏衣服可以隨時更換。”可見其工藝精美絕倫。卷十二記載虎丘之舟楫、園圃、藴含產、田疇,均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這些都是從前士大夫文人未嘗措意或不屑為之的社會生活史料,今天看來,彌足珍貴。此外,如卷四“李侍郎祠”條,記順治二年(1654年)蘇州屠城事:時福山副總魯之璵以鄉兵抗拒清軍,作者特記太湖“盜”赤腳張三率兵突起應之,城中死者無算。清總兵土國寶下令屠城,由盤門屠至飲馬橋而止。可知當時江南大城清軍殺戮之慘,而赤腳張三抗清事蹟亦幸此書記載得以流傳。其他珍貴資料,不勝枚舉。總之,蘇州虎丘七里山塘市廛之盛,工藝之美,自太平軍興,庚申(1860年)清軍退出蘇州之際,舉火一焚,盡成焦土,幸賴此書,得窺其原貌。故謝國楨氏向顧氏假得此書,窮一月之力抄錄副本,可見其對此書的重視。俞平伯《題顧頡剛〈桐橋倚棹錄〉兼感吳悰舊絕句十八章》,詩過長,不能盡錄,茲選其二首如下:其二雲:“吾年十六甫離家”(自注:前乙卯歲北上。)塔影城邊日易斜。今日明燈窺秘笈,遺聞追溯到乾嘉。”其九雲:“物玩雖微亦化工,蘇州巧手最玲瓏。瀟湘隕涕蘅鞠笑,都在傳神阿堵中(自注:《紅樓夢》其六十七回《見土儀顰卿思故里》),説到薛蟠從蘇歸,攜來虎丘的玩具,如“自人”、“酒令兒”、“水銀灌的”、“打金斗的”、“小小子”、“沙子燈”,俱見本書第十一、十二峽谷卷中,可作補註材料。

桐橋倚棹錄流傳情況

《桐橋倚棹錄》十二卷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刊成後,原刻毀於戰亂,極少流傳。20世紀50年代,顧頡剛即將舉家北遷,來薰閣書友覓得此書,贈送給顧先生。他極為珍惜,屢次出示,請俞平伯、謝國楨、吳世昌諸名家題跋。1980年5月,《桐橋倚棹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王湜華標點並作簡注。

桐橋倚棹錄

乙卯六月,頡剛先生出其珍藏《桐橋倚棹錄》見示,乃其鄉先賢顧鐵卿著。所記多為昔日士夫未嘗措意或不屑著錄之生活史料。今日觀之,彌足珍貴。鐵卿另有《清嘉錄》,記民間令節風俗,蓋仿《荊楚歲時記》,以時間為經。此書則以空間為緯。體裁似《洛陽伽藍記》《揚州畫舫錄》而互有詳略,山水、名勝、建築、物產而外,兼及市廛工商。間或追述史蹟,隱寓感慨。其知人論事,亦另具卓識,固不僅以近人所着意之手工業品,為他書所未詳,而見重於世也。姑舉數例以見一斑:其一,卷四頁十五“李侍郎祠”條記順治二年蘇州屠城事,時福山副總魯之璵以鄉兵抗拒清軍。鐵卿特記太湖“盜”赤腳張三,率眾突起應之。城中死者無算,而清總兵土國寶必欲屠城,由盤門起屠至飲馬橋,見關帝橫馬立橋上而止。蓋像系先夕為“醉漢”舁至橋上者也。鐵卿此記,蓋欲使讀是書者,知當時江南大城,受清兵殺戮之慘,固不止“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亦在被屠之列,而後世知者絕鮮。江陰閻應元之抗清,《江上孤忠錄》《江陰城守記》各書詳述其事。而赤腳張三則以義民而蒙“盜”名,微鐵卿此記,則其抗清壯舉,後世亦無由知之矣。其二,卷五頁十九“錢近仁墓”條,作者記皮匠錢近仁事,亦具卓識。錢父母早喪,貧不能自存。幼習皮匠,補履為生。不妄取一錢,而博通經史百家之學,真可謂有文化之勞動者。其人其事,可以媲美《儒林外史》末回荊元等人。鐵卿記其他名流冢墓,輒寥寥二三行而止,少者不足一行。而於錢墓,則兼錄顧日新《悼皮工錢處士》五古長歌以志崇敬。讀者觀其所敬之人,可知作者之品格矣。其三,卷十一頁五錄存歌伎雙姬《虎丘竹枝詞詠塑真》有“一身自恨同瘤贅,添個愁人做什麼?”之句,憤慨甚深。鐵卿另有《題畫絕句·詠金魚》雲:“勺水莫嫌身世窄,邇來罾網遍江湖。”可與上舉各事比看。鐵卿誠有心人哉!其四,卷八頁十五記名媛柳伴月以所繡詩畫謀生,可比《紅樓夢》五十三回賈母所贊慧繡之才女。蓋當時江南確有此風:文人之不仕者以書畫為業,巧婦之清寒者以女紅謀生,自食其力,固猶賢於斗方名士之“彈鋏”求魚也。今日蘇州名繡銷售中外,有由來矣。乙卯冬讀畢此書,並作札記。今錄要為跋文如右。另有校勘記若干條,別紙錄存。(從略)
(原載香港《大公報》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一日《藝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