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龜蒙

鎖定
陸龜蒙(?~約881年),字魯望,自號天隨子、甫裏先生、江湖散人。蘇州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唐朝時期詩人、文學家、農學家。 [38] 
陸龜蒙生於敗落世家,但其自幼聰穎,通六經大義,尤其擅長《春秋》。865年,謁睦州刺史陸墉,墉處之於龍興觀老君院。869年,舉進士,因遇停貢舉而返,遂隱居松江甫裏。877年,鄭仁規任湖州刺史,陸龜蒙前往歸附,不久鄭仁規罷任,陸龜蒙返回故里,不免時遭飢寒。後李蔚想啓用陸龜蒙,陸龜蒙不肯赴任。 [39]  約881年,陸龜蒙病卒。 [37] 
陸龜蒙與皮日休為文友,世稱“皮陸”。所作《村夜二篇》《雜諷九首》關心民生疾苦,抒發內心苦悶。《新沙》諷刺地方官吏徵税剝削無所不至。《築城詞》譴責武將不顧民命以求功高等,都與皮日休樂府精神相近。其七絕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懷苑陵舊遊》《白蓮》等作,情趣清高,神韻頗佳,後人有“詩中畫本”“取神之作”的讚譽。但其與皮日休唱和之作,往往次韻酬和,誇多鬥險,長達千字。故《唐音癸籤》譏其“多學為累,苦欲以賦料入詩”。陸龜蒙的散文,尤其是小品文在晚唐別樹一幟,頗引人矚目。如《野廟碑》《冶家子言》《小雞山樵人序》等篇,抨擊社會醜惡現象,譏諷當世弊病,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向,富有鋒芒與光彩。 [40]  陸龜蒙的詩對宋代詩人所追求的“平淡”美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其散文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 [41] 
魯望
天隨子、江湖散人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長洲(今江蘇蘇州)
逝世日期
約 881年
主要作品
《甫裏先生文集》《耒耜經》《笠澤叢書》等
本    名
陸龜蒙

陸龜蒙人物生平

陸龜蒙應試不中

陸龜蒙小時候就很聰明開悟,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通曉《六經》要旨,尤其精通《春秋》,擅長寫文章,尤其能言談説笑。 [2-3] 
鹹通六年(865年),陸龜蒙到睦州,拜謁刺史陸墉 [4] 
鹹通七年(866年),陸龜蒙作《送董少卿遊茅山》詩。 [4] 
鹹通九年(868年),陸龜蒙應試進士未中。 [4] 

陸龜蒙皮陸唱和

鹹通十年(869年),皮日休到蘇州作蘇州刺史崔璞的從事。同年,陸龜蒙與皮日休結識,彼此唱和,並稱“皮陸”。 [4]  [5] 
鹹通十一年(870年),陸龜蒙至杭州,與顏蕘結交。同年,作《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詩。 [4] 
鹹通十二年(871年),陸龜蒙編著《松陵集》。 [4] 

陸龜蒙歸隱故里

陸龜蒙畫像 陸龜蒙畫像
鹹通十三年(872年),張搏到湖州任刺史,陸龜蒙作為張搏的幕僚跟隨前往。此後,又跟隨張搏前往蘇州任職,前後大概三年左右。 [6]  此後,他不再追求功名,回到了故鄉松江甫裏(今江蘇吳縣東南甪直鎮),過起了隱居生活。 [7]  每當寒暑適可,身體沒什麼毛病,他就乘上小船,掛上篷席,帶着書卷和茶灶、筆牀、釣具,鼓棹鳴榔,在三萬六千頃的太湖裏,水天一色,直進入空明境界。有時也來往於其他水域,所到的地方稍不如意,就馬上離開不停留。自稱“江湖散人”,又號“天隨子”“甫裏先生”,曾説自己就是漢涪翁、漁父和江上丈人。 [8] 
乾符二年(875年),陸龜蒙作《築城詞》詩。 [4] 
乾符三年(876年),陸龜蒙作《郁李花賦》詩。 [4] 
乾符四年(877年),圓載上人回日本,陸龜蒙前往送別。 [4] 
乾符五年(878年),作《丁隱君歌》。 [4] 
乾符六年(879年),撰寫《耒耜經》。同年,作《記稻鼠》文,《小雞山樵人歌》詩,並編著了雜文集《笠澤叢書》。 [4] 
中和元年(881年),作《自憐賦》及《笠澤叢書》自序。同年,朝廷把他作為高士徵召,陸龜蒙不肯前往。隨後,陸龜蒙的幾位好友在朝中上書,建議召拜陸龜蒙為左拾遺,但陸龜蒙未等接受任命就去世了。 [4]  [9] 
光化三年(900年),韋莊上書,請求表彰陸龜蒙及孟郊等十人,唐昭宗下詔,追贈為右補闕 [10-11] 

陸龜蒙主要影響

陸龜蒙文學

詩歌
從陸龜蒙現存六百餘首詩作來看,奇峭與平淡是其兩種主要風格:
一、 奇峭
陸龜蒙頭像 陸龜蒙頭像 [12]
陸龜蒙詩的“奇峭”,主要表現為鋪張揚厲的手法 ,縱橫捭闔的氣勢,峭拔險怪的境界,以及僻字險韻的運用。
鋪張揚厲是大賦的常用手法,將其移入詩歌,則是唐人的創新。中唐大家韓愈是這方面的代表詩人,而陸龜蒙顯然也在詩歌中有意為之。比如《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對霖雨的描述,詩人藉助想象、誇張、比喻手法,使用多個神話與典故,從形態、聲音、氣勢等方面反覆刻畫,極力渲染,造成一種磅礴的氣勢,駭人耳目。除此之外,詩中對病痛、幽憤的敍述也是盡情潑墨,具有淋漓盡致的特點。
陸龜蒙那些長篇古體,往往具有縱橫捭闔、跌宕起伏的氣勢,讀來撼人心魄。堪稱其中代表的莫過於《散人歌》,詩歌開首雲:“江湖散人天骨奇,短髮搔來蓬半垂。手提孤篁曳寒繭,口誦太古滄浪詞。”一個任誕不羈的詩人 自畫像驟然出現,給讀者帶來一種突兀、怪異的心理感受。接着對比上古社會與現實,譴責現實中虛偽、欺詐、奴顏婢膝的世風,其中藴涵着一股鬱憤,逮至中間一段文字,詩人的鬱勃之氣一泄而出:“所以頭欲散,不散弁峨巍。所以腰欲散,不散佩陸離。”
陸龜蒙有些詩篇以峭拔險怪的意境為顯著特徵,這也是“奇峭”風格之表現。最有代表性的為《和古杉三十韻》,詩中描繪的對象是一棵古杉,原倡者皮日休説它“形狀怪醜,圖之不盡”,陸詩即以“形狀怪醜”為中心展開刻畫。此外 ,陸龜蒙詩的“奇峭”風格還表現在運用僻字險韻上。陸詩亦好押險韻,九佳韻窄而險,其《和館娃宮懷古韻》押此韻,再有《南陽廣文欲於荊襄卜居,襲美有贈,代酬次韻》押三江韻,等等,足見陸龜蒙的好“奇”。僻字往往造成感官上的陌生感 ,險韻則使讀者讀來聱牙佶屈,聽來僻澀不暢,總體上給人以奇怪之感。 [13] 
二 、平淡
陸龜蒙像 陸龜蒙像 [14]
陸龜蒙自言:“少攻歌詩,欲與造物者爭柄,遇事輒變化不一,其體裁始則陵轢波濤、穿穴險固、 囚鎖怪異、破碎陣敵,卒造平淡而後巳。”這段文字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就藝術風格而言,陸詩既有險怪之作,也有平淡之作;二是就藝術創造的過程而言,要達到最高境界就得經過艱苦的鍛鍊。顯然,“平淡”正是陸龜蒙追求的最高詩藝境界。具體而言,陸龜蒙的平淡詩風是由平淡的內容、沖淡的情感及平易的語言共同演繹的。
陶淵明的詩歌之所以呈現出平淡風格,題材的日常化、生活化是一個重要因素。陸龜蒙的詩歌亦是如此,他很少有反映重大社會事件、描寫壯大景物的作品。盛唐詩中常見的萬里、乾坤、天下、萬古、四海這類詞語在陸詩中極為少見 ,到是像茶具、漁具、竹夾膝、簾等這些瑣屑事物得到更多關注。所寫之事,也不過是閒居、遊覽或朋友間的日常往來。比如作於詩人退隱松江時期的《自遣詩三十首》,即為一組描寫閒居生活,抒發生活感受的作品,雖瑣碎、淺易,其中卻不乏耐人回味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
陸龜蒙身處亂世,卻在隱居生活中逐漸形成了一種超越現實的淡泊心態,淡化了現實帶來的痛苦,這讓他的詩作表現出感情沖淡的特點。比如《新秋雜題六首》,這是一組抒寫隱逸情懷的詩歌,分別以日常生活裏六個最基本的動作行為作題,筆墨疏淡,語言平易,猶如六幅速寫畫,把詩人安適、隨意、蕭散的生活狀態表現出來了,詩中流露的感情雖然極淡,但卻耐人回味。
陸詩的平淡風格還表現為語言的平易自然。以《歸路》為例,詩云:“漸入新豐路,衰紅映小橋。渾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銷。” 踏上了迴歸故鄉的道路,落花與小橋組成的畫面映入眼簾。那種感覺真像七年不治的疾病,因一丸仙藥而消失。短短二十字,將詩人迴歸故鄉的喜悦心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詩中沒有典故,也沒有華麗辭藻 ,“渾如”“初得”都是口語。整體上看,就像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家常話語。但仔細讀來,又會讓人大悟:這是經過詩人精心錘鍊的語言。“渾如”與“初得”相對,“七年”與“一丸”相對,十分工整,並將情緒變化準確傳達出來了。再如“抱杖柴門立,江村日易斜”(《村中晚望》),“草木黃落時,比鄰見相喜(《樵家》),“日暮不歸來,柴扉有人望”(《樵子》),“盡向庭前種 ,萋萋特地愁”(《庭前》)等等,皆為平易自然之語。
正如陸龜蒙所言,平淡是其追求的最高詩藝境界。他的—部分作品也確實達到了這種平淡美的審美標準。可以説,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在實踐方面,他都為“平淡美”在宋代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13] 
古文
陸龜蒙的古文有以下特點:
①刺世
陸龜蒙詩 陸龜蒙詩
陸龜蒙的散文短小精悍,簡潔含蓄,揭露現實,抨擊時政。《記稻鼠》是這方面的代表作,這篇文章緣於《詩·魏風·碩鼠》之意發揮而作的,揭露封建官吏對農民的殘酷剝削。文章以鼠比喻貪得無厭的剝削者,把批判的筆鋒直接指向封建君王。《野廟碑》也是一篇揭露貪官污吏殘暴兇狠的重要文章,文章從野廟“無名之土木”無功無德,不應該受人奉祀開題,轉而想到現實中的官吏無德無能,卻要受人供奉,危害豈不遠甚於野廟之神,於是便有了古文《野廟碑》因神及吏、借題發揮的表現方式。把“碑”解釋為“悲”,意思是“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無名之土木”,即認為甌、越人這樣的淫祀鬼神是可悲的,並淋漓盡致的揭露了官吏的醜惡嘴臉和剝削本質,大膽抹去統治者頭上的神光異彩,有着強烈的抨擊效果。 [15] 
②假事
陸龜蒙的文學創作思想深受古文大家韓愈柳宗元的影響,是古文運動的餘緒,尤其是在創作的方法上,受柳宗元的影響很大,喜歡在刺世説理時,不直接把道理講明,而是把文章的意義藏在寓言式的故事背後或假以比喻的手法,旁敲側擊,影射其人其事,使讀者印象更加深刻。這方面的文章比如《蟹志》,文章通過對蟹的生活習性的議論,説為文治學的大道理,整篇文章似乎都在寫蟹,但文末卻筆鋒一轉點出主題,。全文立意新奇,説理透徹。又如《治家子言》,文章借寫“治家子”講他祖孫三代由做田器而工器而兵器的變化,使“武王聞之,懼,遂包乾戈,勸農事(武王聽到後,感到很害怕,於是停止了國家的軍事戰爭,大力發展農事。)”以表達作者的和平願望。 [15]  此外還有《馬當山銘》,陸龜蒙為了凸顯馬當山的險峻,以太行、呂梁作襯托的背景,並運用誇張的藝術描寫其屹立於大江之旁的地勢,待蓄勢已足,陸龜蒙卻筆鋒一轉,馬當山雖險,卻不及當世小人的包藏禍心更為險惡。可見,他是借寫馬當山來揭示其對晚唐末代世風日下之不滿。 [16] 
③隱逸
陸龜蒙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關於隱逸的主題,《幽居賦》是陸龜蒙精心結撰的抒情之長篇駢賦,賦寫其幽居之景況,整賦巧對偶,多用典,抒發了一種不平之鳴。又如《漢三高士贊》,文章熱情讚頌了漢代的三位高士,對於他們終為逸民的人生選擇持讚賞的態度,表達了作者的仰慕之情。還有《祀菊賦》,文章雖短,卻表現出作者不貪圖富貴,以清貧自高的精神,頗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悠然氣度。 [15] 
影響
晚唐小品文創作的新開拓,對此時駢文體式的變化產生了影響,這主要表現為“箴”、“銘”的小品化和散文賦的發端。“銘”原屬駢文,即使在中唐韓、柳那裏,也沒有受到古文創作的影響。然而到唐末五代,“銘”逐漸有了“小品化”的趨勢,這鮮明地體現小品文創作的影響在擴大。“銘”的變革,以陸龜蒙和孫樵為代表。原本駢體四言的“銘”,陸龜蒙和孫樵多是以散文寫成,融入對話、襯托、誇張、説理等藝術手法,如《馬當山銘》,這篇銘文是典型的雜言體,通篇散體,與那些發議論、重説理的小品文幾無二致。此外,他的《卜肆銘》也是如此,《硯銘》是三言體,這説明陸龜蒙對傳統“銘”文的改造頗為成功,使其成為一種説理深刻、議論驚警的小品文。 [16] 

陸龜蒙農學

《耒耜經》
由陸龜蒙撰寫的《耒耜經》是一部專門記述農具的作品。全篇文章除最後對“爬”“礪礋”等三種農具略作了一些介紹外,十分詳盡地記載了唐代的重要農具——犁。
中國曆代農書多以講農藝為主,即使像《王禎農書》將農具作為重要內容編進書中,也仍然只是全書的一部分。《耒耜經》專講農具,這在古農書中是不多見的。全篇分量不大,文字還有些古奧,但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文章對犁 的各部結構,使用功能,尺寸大小,所用材料等都作了詳細而準確的記述,以致直到近代閻文儒還可依此文的記載複製出唐代犁來。《耒耜經》中所記述的“犁”“爬”“礪礋”“碌碡”等四種農具,都沿傳到今天,還在許多農村有效的應用着。
《耒耜經》首先在序文中交待了陸龜蒙的寫作動機。他認為,人類開始農耕以來,無論統治者還是老百姓,都不能離開農具。他甚至説如果一個人飽食終日,而不瞭解農業和農具,那不就和禽獸一樣了嗎!他主張上層人士應該向農民學習,應該仿效古聖人一樣參加農業勞動。為了讓更多的人都瞭解農具並不遺忘,所以他寫了這篇《耒耜經》。然後,作者就對犁作了詳細的論述。他説“耒耜”是農書中的用語,是“學名”,人民羣眾習慣上把“耒耜”叫做“犁” 。 這就是説,所謂“耒耜經”,也就是“犁經”。
犁,作為主要耕墾農具,早在春秋時期就已有它的雛形。西漢武帝時期,“搜粟都尉趙過,曾組織一批能工巧匠,對犁做過較大改進。唐朝的幾次“盛世”,農業和農具都有較大進步。這時,在廣大農村,除有水田耙,以及碌碡等一系列精耕細作的農具應用於農業之外,在長江下游一些地區,更有曲轅犁的創制和應用。這些都標誌着農業技術的深化和前進。
曲轅犁就是在原來直轅犁的基礎上演變改進而成的。由於這種犁首先在長江下游得到推廣和應用,所以又常被人們稱為“江東犁”。《耒耜經》所記述的正是這種犁。
曲轅犁 曲轅犁
根據《耒耜經》的記載可以知道,這種江東犁是由鐵製的犁鑱、犁壁和木製的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梢、犁評、犁鍵、犁槃、犁轅等十一個零件組成。這些零件各有自己的形狀和功能,如犁壁在犁鑱之上,它們構成了一個不連續的曲面,可用以起土、翻土。犁底和壓鑱把犁頭(鑱和壁)緊緊地固定下來,增加了犁的穩定性;策額是保護犁壁的零件;犁箭和犁評是調節耕地深淺的裝置;犁梢是操作手柄,駕犁人可擺動犁梢,調節犁壟的寬窄。文章還寫明,這種犁是短轅、曲轅,且轅頭又裝有可以自由轉動的犁架,所以整個耕犁,結構相當完備合理。
歸納起來,可以看出它有如下優點:首先,改變了犁轅長直、操作笨拙費力的缺點;其次,具有了可以調節的犁評,從而使犁箭升降,達到了調節深淺的目的;同時,由於犁梢和犁底分開,因而可依犁梢擺動幅度,來控制耕垡的寬窄;其四,犁轅前面能轉動的犁槃,使犁在牽引中,犁身的自由擺動和換向,都大為方便;另外,犁壁牢固的安在犁鑱之上,兩者不成連續曲面,即便於碎土,又利於形成竄垡。因而這種犁操作起來,既輕巧方便,又適用於各種土壤耕作。耕作質量好,勞動效率高。以致這種在陸龜蒙撰寫《耒耜經》前就形成了的犁,和現在一些農村還經常使用的傳統犁相比,除尺寸略有出入外,其結構可以説沒有根本性的變化。這説明,唐代江東犁,結構形式確實達到相當完美的程度,甚至在十八世紀,這種犁傳入歐洲時,對那裏的近代鏵式犁和以後的機引犁的改良,都曾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陸龜蒙坐像 陸龜蒙坐像 [17]
犁耕以後到播種之前,還要使用一系列農具繼續進行耕作,如打碎土塊、清除雜草、碾平地面等。 故《耒耜經》在最後一段又寫道“耕而後爬,渠疏之義也,散壤去荃焉。爬後有礪譯焉,有謬礴焉。”即耕了以後就要爬(耙)。爬的作用,一是爬碎耕後形成的大土塊(散墢);二是爬除耕出的雜草(去芟)。爬了以後,還要用礪礋或碌碡去鎮碎碾平。
《耒耜經》是中國江南人撰寫的最早的一篇專論農具的文字。 作為當時文學名流的陸龜蒙,肯將一般文人看不起的農具作為著述主題,表達自己的農本思想,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耒耜經》是中國古代留下的寶貴遺產,特別對古農史和中國傳統農具的研究,更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 [18] 
漁具
陸龜蒙有釣魚、飲茶、作詩的嗜好,他對各種漁具和茶具都有了解,併為之寫詩歌詠。
養魚之法世傳有《陶朱公養魚經》,而於取魚之法卻付諸闕如,實際上捕魚遠在養魚之前,捕魚之法和捕魚之具必定更多。陸龜蒙據自己多年垂釣江湖的經驗,做了《漁具十五首並序》及《和添漁具五篇》,對捕魚之具和捕魚之術作了全面的敍述。在《漁具十五首》“序”中,介紹了13類共19種漁具和兩種漁法。19種漁具中有屬於網罟之類的罛、罾、罺、罩等;有屬於籤之類的筒和車;還有梁、笱、箄、矠、叉、射、桹、神、滬、舴艋、笭箵。這些漁具主要是根據不同的製造材料和製造方法,以及不同的用途和用法來劃分的。兩種漁法即“或以術招之,或藥而盡之”。在《和添漁具五篇》中,陸龜蒙還以漁庵、釣礬、蓑衣、篛笠、背篷等為題,歌詠了與漁人息息相關的五種事物。總的説來是非常全面的。 [19] 
茶具
漁具之外,陸龜蒙還有《和茶具十詠》,對茶具作了敍述。唐代的飲茶風氣很盛,陸龜蒙本人就是個茶嗜者,他在顧渚山下開闢了一處茶園,每年都要收取租茶,並區分為各種等級。顧渚山在浙江湖州,是個著名的產茶區。據《郡齋讀書志·雜家類》載,茶聖陸羽著有《顧渚山記》2卷。當年陸氏與皎然、朱放等論茶,以顧渚為第一。陸羽和皎然都是當時的茶葉名家,分別著有《茶經》和《茶訣》。 陸龜蒙在此開設茶園。深受前輩的影響,他寫過《茶書》一篇,是繼《茶經》、《茶訣》之後又一本茶葉專著。可惜《茶訣》和《茶書》均已失傳。儘管陸龜蒙的《茶書》已失傳,然而他所作的《和茶具十詠》卻保留了下來,“十詠”包括茶塢、茶人、茶笱、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等10項,有的為陸羽《茶經》所不見,可與之對照研究。 [19] 
其他農學貢獻
作為農學家,陸龜蒙的貢獻不僅在於農業器具方面,其他諸如植物保護、動物飼養等方面也多有建樹。 他對柑桔害蟲桔蠹的形態、習性及自然天敵作了仔細的觀察,寫了《蠹化》一文,儘管他的用意在於借物抒懷,然而此文卻是一篇古代關於柑桔害蟲生物防治的史料。陸龜蒙觀察了鳧(野鴨)和鷖(海鷗)對稻糧的危害。寫有《禽暴》一文,提出了網捕和藥殺的防治辦法。陸龜蒙還強調了田鼠對水稻的危害性,寫有《記稻鼠》一文,提到了驅趕和生物防治兩種防治辦法。在動物資源保護方面,他大聲疾呼保護漁業資源,在《南涇漁父》一詩中,竭力反對“藥魚”這種破壞漁業資源的做法,極力提倡“種魚”,採收魚卵,遠運繁殖,藉以保護漁業資源。 [19] 

陸龜蒙歷史評價

唐代詩人皮日休《松陵集序》:“有進士陸龜蒙字魯望者,以其業見造凡數編。其才之變,真天地之氣也。近代稱温飛卿、李義山為之最,俾生參之,未知其孰為之後先也。” [20] 
唐代詩人吳融奠陸龜蒙文》:“大風吹海,海波滄漣;涵為子文,無隅無邊。長松倚雪,枯枝半折,挺為子文,直上巔絕。風下霜時,寒鍾自聲,發為子文,鏗鏘杳清。武陵深闃,川長晝白,間為子文,渺芒岑寂。豕突鯨狂,其來莫當;雲沈鳥沒,其去倏忽。膩若凝脂,軟於無骨。霏漠漠,澹涓涓,春融冶,秋鮮妍。觸即碎,潭下月;拭不滅,玉上煙。” [21] 
五代文學家王定保《唐摭言》:“陸龜蒙,字魯望,三關人也。幼而聰悟,文學之外,尤善談笑,常體江、謝賦事,名振江左。居於姑蘇,藏書萬餘卷,詩篇清麗,與皮日休為唱和之友。” [22] 
金末文學家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萬古幽人在澗阿,百年孤憤竟如何?無人説與天隨子,春草輸贏較幾多。” [23] 
明代詩人吳寬:“魯望,吳人也。吳之詩,自魯望首倡,盛於宋,尤莫盛於元。然其人多生於季世,身雖隱,其時則窮,則其詩亦悲而已。予嘗讀而傷之。” [24] 
明代名臣、文學家王鏊:“昔之隱者,邑里影響昧昧,惟恐聞於人,若詩則有不能自已者,而陸魯望、魏野、林逋尤喜為詩,其於世之興衰、理亂、譭譽、得失、榮辱、進退,一切抹殺,而獨玩志於煙雲泉石之間,其詞沖淡幽深,而其名特煜耀。在人者,蓋世方卓行之為賢,而夫人者高擦,揭已以警動流俗,萬乘詣而不見,千金召而不屈,其跡奇,其聲垣赫,而流於人人。” [24] 
明代詩論家許學夷詩源辯體》:“王摩詰、韋應物,白首仕宦,日與風塵車馬為伍,乃其詩潔淨蕭散,殊無一滓穢語;陸龜蒙託跡隱居,假與雲山煙水相親,而其詩怪惡奇醜、反不得中人趣。觀者當取其心,無論其跡。若日限於時代,然則晚唐豈無正變耶。” [24] 
明代文學家胡震亨唐音癸籤》:“陸魯望江湖自放,詩興宜饒,而墨彩反覆黯鈍者,當繇多學為累,苦欲以賦料入詩耳。陶潛詩胸中若不著一字者。弘景識字多,吮毫彌拙矣。參三隱君得失,可證林下吟功。” [24] 
清代詩人朱克生《唐詩品彙刪·七言律》:“陸龜蒙另具清逸之慨,開宋人通衢也。” [25] 
清代詩人李重華貞一齋詩説》:“七言律古今所尚……陸魯望自出變態,覺蒼翠逼人。” [25] 
清代詩人沈德潛唐詩別裁》:“龜蒙與皮日休倡和,另開僻澀一體,不能多采。” [25] 
清代黃叔燦《唐詩箋註》:“魯望詩最多,時有佳句,而率筆亦甚,晚唐習氣如此。” [25] 
清代文學評論家潘德輿養一齋詩話》:陸魯望古風律體,不散漫則湊帖,佳詩甚寥寥;每覽其詩,倉卒惟恐不盡。然有二絕句可喜,皮襲美不能為也。“陵陽佳地昔年遊,謝朓青山李白樓。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影落春流。”“且將絲䋏系蘭舟,醉下煙汀減去愁。江上有樓君莫上,落花隨水正東流。”“素蘤多蒙別豔欺,此花端合住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而人以皮、陸為晚唐高手,且謂皮、陸為唱和勁敵。 [25] 
清代官員蔣超伯《通齋詩話》:陸甫裏之風致,似較襲美為優。五言如“分野墾多蹇、連山卦少亭”、“匹夫能曲踴,萬騎可橫行”、“硯拔萍根洗,舟衝蓼穗撐”、“短牀編翠竹,低幾憑紅檉”……七言如“清樽林下看香印,遠岫窗中掛缽囊”、“庭前有蝶爭煙蕊,簾外無人報水筒”、“繁弦似玉紛紛碎,佳使如鴻一一驚”、“登山凡著幾綱屐,破浪欲乘千里船”……凡此諸聯,澹冶之間,仍寓衝融之態,不似襲美一味幽奇也。 [25] 
清末民國報刊活動家宋育仁三唐詩品》:其源出於杜子美、韓退之,極力馳騁,排比為多,精意為文,時發深抱,然如祜樹生秋,已無風采。夫其散漫漁樵,流連酒茗,天情自朗,故發語猶超。《五歌》《二遺》,獨深寄託,開後來之體。《自遣》二十詠,雅懷深致,妙有遺音。 [25] 
中國現代文學家魯迅《小品文的危機》:唐末詩風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輝。但羅隱的《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為隱士,別人也稱之為隱士,而看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並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塌糊塗的泥塘裏的光彩和鋒芒。 [26] 

陸龜蒙軼事典故

陸龜蒙智對中藥詩

一日皮日休在家閒坐,好友陸龜蒙前來拜訪,推杯換盞,茶餘飯後,二人漫步在村頭的小溪邊,談笑風生,心情舒暢。皮日休觸景生情,詩興油然而生,見溪水映着翠竹輕輕搖曳,落葉片片順流而下,即興隨口吟出一首七言絕句:“數曲急溪衝細竹,葉舟來往盡能通,草香石冷無盡遠,志在天台一遇中。”皮日休笑着對陸龜蒙説:“我的詩中有三味藥名,請你猜猜看。”陸龜蒙聽後微微一笑,暗自佩服其詩文嚴謹致密,首尾相顧,玄機暗藏,隱而不顯。陸龜蒙略加思索,不慌不忙地説:“你的三味中藥名應該是藏在上句詩的詩尾與下句詩的詩頭,將它們串聯起來合讀即是藥名,應該是竹葉、通草、遠志。”皮日休聽後大加讚賞,佩服至極。
陸龜蒙也不甘示弱,接着説:“陸某不才,也賦詩一首,請君點撥,詩中也有三味中藥。”説完隨口吟出一首七言絕句:“桂葉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續蘸溪黃,連雲更入幽深地,骨錄閒攜舊獵郎。”皮日休聽後油然而敬之,認為陸龜蒙的詩渾然一體,手法獨特,亦巧設玄機,不由得一笑,隨口答道:“你的三味中藥名應該也在兩句詩的銜接處,即紫葛、黃連、地骨是也。” [27] 

陸龜蒙鬥鴨能言

相傳,陸龜蒙在太湖邊養有鬥鴨一欄,有個宦官從長安出差到杭州,經過陸龜蒙的養鴨場,用彈弓打死了一隻綠頭鴨。陸龜蒙想殺殺他的威風,就大聲説:“啊呀!這隻鴨子是會説人話的,蘇州府正準備把它進獻給皇上,你把它打死了,你説怎麼辦?”那宦官很害怕,趕緊掏出金子作為賠償。臨走,宦官問道:“這隻鴨能説什麼話啊?”陸龜蒙説:“它常常叫自己的名字,鴨鴨鴨。”宦官哭笑不得。陸龜蒙把錢還給了他,笑道:“我開個玩笑。”宋代的蘇東坡聽説了這個故事,特地寫了一首詩:“千首文章二頃田,囊中未有一錢看。卻因養得能言鴨,驚破王孫金彈丸。” [7] 

陸龜蒙甫裏鴨羹

陸龜蒙家的鴨子,既吃稻穀也吃螺螄,葷素搭配得好,參加鬥鴨活動又鍛鍊了身體,因此,鴨子們體格健壯,不柴也不肥,煮熟後以滷糟之,又香又嫩,味道絕佳。有時,鴨肉吃完了,但酒席未散,陸龜蒙的妻子蔣氏靈機一動,把桶裏準備丟棄的鴨內臟清洗出來,切丁與白果共煮,香濃可口,勾人食慾。久而久之,蔣氏烹飪的鴨與鴨羹,因出於甫裏和“甫裏先生”家,世人便稱之為“甫裏鴨”和“甫裏鴨羹”。 [7] 

陸龜蒙親手耕田

據《新唐書》記載,陸龜蒙有田數百畝,屋三十間,其田地勢低下,雨季積水,便與江水連成一片,常因歉收而食不果腹。於是他經常身負小筐鐵鍁耕耘勞作,非常辛苦,有人譏笑他太勞累了,他回答説:“堯舜因辛勞而又黑又瘦,禹手足都磨出了老繭。他們都是聖人,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敢不勤勞嗎?” [28] 

陸龜蒙勘正錯謬

陸龜蒙有一個習慣,只要發現哪本書中有錯謬之處,立即提筆修改;借別人的書,那些裝訂有損壞的,他重新裝訂好,有文字謬誤的,他就勘正。 [29] 

陸龜蒙嗜好飲茶

陸龜蒙嗜茶,在顧渚山下買了個小茶園,不是為了牟利,他收取茶葉作為田租,只為了自己飲茶使用。他在喝茶時自己評定等級,同時,他還把附近適宜烹茶的好水,比如惠山泉、虎丘井、松江等地的水進行對比,評定優劣。 [29] 

陸龜蒙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七世祖
曾任户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
六世祖
曾任唐朝宰相,封兗國公。
五世祖
陸景倩
官拜監察御史。
高祖父
陸溥
曾任少府少監,封爵平昌縣男。
曾祖父
陸康
官至澤州刺史。
父親
陸賓虞
曾任御史之職。
妻子
蔣氏
性格爽朗,善飲也善吟。
兒子
-
陸龜蒙有子,但史上未傳,不知其姓名、事蹟。
從子
陸德興
為義烏、桐廬尉。
陸德鄰
為庫部員外郎。
陸德休
為越州法曹參軍。
(以上參考資料) [7]  [30-31] 

陸龜蒙主要作品

陸龜蒙是一位高產的詩人,傳世詩歌有600多首,大部分收錄在《松陵集》中。 [32]  他的小品文大都收在他自編的《笠澤叢書》中。《耒耜經》也最早收在其內。宋朝葉茵,採得陸龜蒙逸詩一百七十餘首,合《笠澤叢書》《松陵集》等詩文,編成《甫裏先生文集》廿卷,《耒耜經》亦收入其中。以後歷代對其詩文又多有轉引、摘錄等,其中僅《耒耜經》一書的版本,除上述二書外,尚有《四庫全書》《叢書集成》《百川學海 》《居家必備》《夷門廣腆》《津逮秘書》《學津討源》《唐人説薈》《五朝小説》《古今圖書集成》《欽定授時通考》《小十三經》以及《抵恆館》《全唐文》和《説郭》等不下幾十種。還有一些書籍,對其進行過長短不同的節錄,其中錄文較多者如《王禎農書》《農政全書》以及近代劉仙洲的《中國古代農業機械發明史》等。 [18]  此外還有《吳興實錄》《小名錄》等作品。 [1] 

陸龜蒙人物爭議

陸龜蒙生卒年

陸龜蒙生年,《新唐書》本傳及諸書皆不載,後之學者亦多認為無法考證,只能推測其生年的大概範圍。李鋒《陸龜蒙生卒年考》認為陸龜蒙必生於會昌四年(844年)以前;胡山林、徐揮《陸龜蒙隱居考》推測其生於唐文宗開成(836年—840年)初至大中(847年—859年)初之際;王茂福《皮陸詩傳》推其生年最早當在太和九年(835年)甚或 開成五年(840年)以後,但至遲應不遲於會昌五年(845年)。李福標《皮陸研究》則在上述胡山林、徐揮《陸龜蒙隱居考》一文的基礎上將陸龜蒙生年定於開成元年(836年)。
關於陸龜蒙的卒年,《唐摭言》載“中和初,遘疾而終”。《唐詩紀事》《唐才子傳》皆本此,20世紀的梁廷爘、姜亮夫也採用此説。學界又有兩種具體説法:一,認為陸龜蒙卒於中和元年(881年),譚正璧《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 、姜亮夫《歷代人物年裏碑傳綜表》、鍾德恆《關於陸龜蒙的考辨》均持此説。二,認為卒於中和二年(882年),傅璇琮《唐才子校箋》、郭預衡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以及胡山林、徐揮《陸龜蒙隱居考》都認同這種觀點。 [33] 

陸龜蒙籍貫

關於陸龜蒙的籍貫,歷來有多種看法,如長興説、吳郡説、蘇州説等,鍾德恆《關於陸龜蒙的考辨》對此做了詳細考辨,認為“言龜蒙籍貫是吳江、吳郡、蘇州亦可,亦有所本,然仍不夠十分確切。龜蒙籍貫確切地説,是蘇州吳縣。” [33] 

陸龜蒙應舉次數

關於陸龜蒙究竟應舉幾次,學界一般都認同《新唐書》本傳的説法,即陸龜蒙一生之中應舉一次。也有人提出異議,如胡山林、徐揮《陸龜蒙隱居考》認為參照晚唐文人的普遍情況,陸龜蒙不止一次應舉,並指出其最後一次應舉當在鹹通十一年。至於陸龜蒙舉進士的時間,學界有三説:一為鹹通元年(860年),一為鹹通九年(868年),一為鹹通十年(869年)。 [33] 

陸龜蒙後世紀念

陸龜蒙墓 陸龜蒙墓
陸龜蒙祠又名甫裏先生祠,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保聖寺西院。元末,陸龜蒙的後裔陸德原,重修了祠堂,闢有清風亭、光明閣、杞菊畦、雙竹堤、桂子軒、鬥鴨池、垂虹橋、鬥鴨欄等景,還在祠旁創建了甫裏書院。至今,保聖寺西院內,還有清風亭、鬥鴨池、垂虹橋、陸龜蒙墓等遺蹟。 [7]  [34] 

陸龜蒙史料索引

《唐才子傳·卷八》 [35]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36] 
參考資料
  • 1.    陸龜蒙  .學習強國.2020-03-21[引用日期2020-03-21]
  • 2.    《唐才子傳·卷八》:龜蒙,字魯望,姑蘇人。幼而聰悟,有高致,明《春秋》,善屬文,尤能談笑。
  • 3.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列傳第一百二十一》:龜蒙少高放,通《六經》大義,尤明《春秋》。
  • 4.    曾美桂著.陸龜蒙研究.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11:第181頁
  • 5.    曾美桂著.陸龜蒙研究.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11:第8-15頁
  • 6.    《唐才子傳·卷八》:嘗従張搏遊,歷湖、蘇二州,將闢以自佐。
  • 7.    甪直掌故(上)  .江蘇地情網(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引用日期2021-01-06]
  • 8.    《唐才子傳·卷八》:每寒暑得中,體無事時,放扁舟,掛蓬席,齎束書、茶灶、筆牀、釣具,鼓棹鳴榔,太湖三萬六千傾,水天一色,直入空明。或往來別浦,所詣小不會意,徑往不留。自稱"江湖散人",又號"天隨子"、"甫裏先生"。漢涪翁、漁父、江上丈人,嘗謂即已。
  • 9.    丁宗偉著.唐代詩人的性格人生.北京:線裝書局,2017.06:第283-285頁
  • 10.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列傳第一百二十一》:光化中,韋莊表龜蒙及孟郊等十人,皆贈右補闕。
  • 11.    宋文輝主編;吳恩培著;顧曾平繪.千秋風範 千載湖山留正氣.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7.09:第65-68頁
  • 12.    陸龜蒙頭像取自1941年《江蘇武進戴莊陸氏族譜》。
  • 13.    熊豔娥. 陸龜蒙詩歌風格論略[J]. 學理論, 2011, (32):169-170.
  • 14.    陸龜蒙像取自清代顧沅輯,道光九年刻本《吳郡名賢圖傳贊》,清孔繼堯繪。
  • 15.    侯培. 陸龜蒙散文研究[D]. 華中科技大學, 2007.第23-32頁.
  • 16.    李偉. 辭不尚奇,切於理也——唐末五代小品雜著的內容特徵與文學特色[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 第37卷(3):154-158.
  • 17.    陸龜蒙坐像明人繪,現藏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
  • 18.    周昕. 《未耜經》和它的作者[J]. 農業考古, 1985, (2):378-379.
  • 19.    陸龜蒙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引用日期2021-01-11]
  • 20.    陳伯海主編;查清華,胡光波,文師華,劉曉平,傅蓉蓉,許連軍編撰.唐詩學文獻集粹 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5:第171頁
  • 21.    魏耕原主編.歷代小賦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第436頁
  • 22.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主編;仲富蘭著.上海六千年 遠古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2:第181頁
  • 23.    張法著.中國美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04:第207頁
  • 24.    熊豔娥. 陸龜蒙及其詩歌研究[D]. 南京師範大學, 2008.第141-142頁.
  • 25.    陳伯海主編;孫菊園,劉初棠副主編;陳伯海書系主編;朱易安,查清華副主編.唐詩匯評 增訂本 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第4124-4125頁
  • 26.    侯培. 陸龜蒙散文研究[D]. 華中科技大學, 2007.第8頁.
  • 27.    陸龜蒙、皮日休智對中藥詩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1-01-06]
  • 28.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列傳第一百二十一》:有田數百畝,屋三十楹,田苦下,雨潦則與江通,故常苦飢。身畚鍤,茠刺無休時,或譏其勞,答曰:"堯、舜黴瘠,禹胼胝。彼聖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
  • 29.    丁宗偉著.唐代詩人的性格人生.北京:線裝書局,2017.06:第284-285頁
  • 30.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列傳第一百二十一》:元方七世孫也。父賓虞,以文歷侍御史。
  • 31.    曾美桂. 淺析唐代詩人陸龜蒙的族系發展[J]. 社科縱橫, 2010, (1):94-95.
  • 32.    熊豔娥. 陸龜蒙及其詩歌研究[D]. 南京師範大學, 2008.第2頁.
  • 33.    熊豔娥. 陸龜蒙及其詩歌研究[D]. 南京師範大學, 2008.第3-4頁.
  • 34.    拜謁陸龜蒙墓  .東方網[引用日期2021-01-19]
  • 35.    張萍,陸三強譯註.唐才子傳選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01:第239-240頁
  • 36.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1-10]
  • 37.    陸龜蒙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3-05-31]
  • 38.    汪旭編著.唐詩全解[M].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15.01.第54頁
  • 39.    陸龜蒙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40.    陸龜蒙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41.    王錫九著.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陸龜蒙[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08.第149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