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素

(中國隋朝權臣、軍事家、詩人)

鎖定
楊素(544年 [162]  -606年8月31日 [59]  ),字處道,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省華陰市)人。中國隋朝權臣、軍事家、詩人 [105]  ,汾州刺史楊敷之子。 [57-58] 
楊素自幼胸懷大志,博學多聞。初為北周權臣宇文護引為中外記室,後隨周武帝宇文邕攻北齊有功。更投靠丞相楊堅,為其討平反抗勢力。累遷徐州總管、柱國,封清河郡公。隋朝建立後,加上柱國,參與修訂律法,又調御史大夫。他數次獻上攻取陳朝的計策,被任為信州總管,負責監造戰船,作滅陳準備。開皇八年(588年),楊素參與伐陳,作為行軍元帥,率水軍下三峽,在長江中游屢敗陳軍,配合了下游隋軍攻取建康的行動。戰後累升納言內史令,封越國公。開皇十年(590年),以行軍總管率軍討平江南豪族叛亂。兩年後晉升為尚書右僕射,與高熲同掌朝政。開皇十八年(598年)及仁壽二年(602年),兩次出擊突厥,取得大勝。在此期間與晉王楊廣交結,助其成為太子並奪取帝位。楊廣即位後,主持討平漢王楊諒叛亂,累拜尚書令司徒,改封楚國公,但受楊廣猜忌。大業二年(606年),楊素去世,享年六十三歲。獲贈光祿大夫、太尉及弘農等十郡太守,諡號“景武”。 [38]  [57] 
楊素才具文武,於隋朝建立前後屢立大功,但其濫用民力、物力營建仁壽宮,大肆聚斂,濫殺士卒,又助楊廣陰謀謀嫡奪位,成為後人眼中“欺主罔上,賊害良民”的“佞臣 [38-39] 奸雄 [109]  。在文學上,楊素好詩詞,且頗有功力。其詩勁健質樸,矯正六朝輕靡浮豔之風,以《贈薛播州》組詩為代表。原有文集十卷,今僅存部分詩文 [58] 
全    名
楊素 [1] 
別    名
楚景武公
梟素 [98] 
楊越公
處道
諡    號
景武
封    號
清河縣子→越國公→楚國公
所處時代
南北朝→隋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544年 [162] 
逝世日期
606年8月31日 [59] 
主要成就
隋朝開國功臣
南下滅陳,北御突厥
平定江南及漢王叛亂
主要作品
贈薛播州
出塞
謝煬帝手詔問勞表 等
最高官職
御史大夫、內史令、司徒→光祿大夫、太尉(贈)
籍    貫
弘農郡華陰縣

楊素人物生平

楊素少年英傑

楊素的先祖世代為官,並自稱為魏晉名門弘農楊氏之後(實為偽託 [78]  )。其祖父楊暄,北魏時官至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仕北周官至汾州刺史。 [1] 
楊素小時候不拘小節,有遠大的志向。時人都不理解他,只有他的堂叔祖楊寬認為他很不一般,常對子孫説:“處道(楊素字)不是一般的人,他日一定出類拔萃,無與倫比,不是你們趕得上的。”楊素後來和安定人牛弘志同道合,他們勤奮好學,研究探討精心專誠,從不感到疲倦,因而在文學、書法上均有造詣,史書稱其“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屬文,工草隸,頗留意於風角。美鬚髯,有英傑之表”。當時北周大冢宰宇文護把持朝政,任用楊素為中外記室,後轉禮曹,加大都督 [1] 
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北周武帝宇文邕誅殺宇文護,親掌朝政,楊素因曾受到宇文護的重用,所以遭到株連。此時,楊素因其父楊敷守節而身死於北齊,卻未受朝廷追封,便上表申訴。宇文邕不理,楊素再三上表。宇文邕大怒,下令殺死楊素。楊素高聲説:“我給無道的天子做事,死是應該的。”宇文邕見楊素出言豪壯,對他刮目相看,赦其無罪,並追贈楊敷為大將軍,諡號“忠壯”;又拜楊素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逐漸對其頗為禮遇。一次,宇文邕令楊素起草詔書,他下筆成章,文詞華麗。宇文邕予以稱讚,對他説:“好好努力,不愁日後沒有榮華富貴。”楊素卻答道:“臣只怕富貴來逼臣,臣卻無心謀取富貴。” [2]  [117] 

楊素破齊立功

建德四年(575年)七月,宇文邕率軍攻北齊,楊素請求率其父舊部為先鋒,宇文邕應允,並賜他一條竹鞭,説:“朕正要驅使天下,所以將此物賜於你。”楊素跟隨齊王宇文憲在河陰和北齊軍交戰。戰後因功被封為清河縣子食邑五百户。同年授司城大夫 [3]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楊素再次隨宇文憲攻北齊,攻克晉州(治今山西臨汾境)。宇文憲屯兵棲原,北齊後主高緯率諸軍自晉陽(今山西太原)向晉州進發。宇文憲聞北齊軍主力抵達,大為驚恐,乘夜而逃,結果為北齊軍追上,北周軍多被擊潰。楊素與驍將十餘人盡力苦戰,宇文憲方得解圍。此後,楊素更是屢立戰功。次年,北齊滅亡後,楊素加勳上開府,改封安成縣公食邑一千五百户,獲賜粟帛、奴婢、雜畜等。 [4] 
建德六年(577年)十月,陳宣帝陳頊聞北周滅北齊,即乘機爭奪淮北地區,遂派名將吳明徹率軍北伐。吳明徹軍至呂梁(今江蘇徐州東南),擊敗徐州總管梁士彥,進圍彭城(今江蘇徐州)。 [5]  次年(578年)二月,楊素隨上大將軍王軌前去救援,最終大破陳軍,俘獲吳明徹。戰後,楊素負責管理東楚州事。其弟楊慎被封為義安侯。陳將樊毅築城於泗口,楊素將其擊退,並毀壞築城。同年六月,宇文邕去世,周宣帝宇文贇繼位。宇文贇即位後,楊素襲封父爵臨貞縣公,另以其弟楊約封安成縣公。 [6] 
大象元年(579年),楊素隨上柱國韋孝寬攻取陳朝的淮南地區。其中,楊素獨自率軍攻克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 [7] 

楊素投靠楊堅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北周宣帝宇文贇病死。周靜帝宇文闡年幼,左丞相楊堅專政。楊素知楊堅甚得眾心,且有稱帝之意,遂主動投到楊堅門下,與其深自結納。楊堅也知曉楊素的才能,對其非常器重,不久便任命楊素為汴州刺史。 [8] 
楊素在上任途中行至洛陽時,得知相州(治鄴城)總管尉遲迥等舉兵反楊堅的消息(六月)。這時,滎州刺史宇文胄佔據武牢以響應尉遲迥,使楊素無法前進 [9]  。同月初十,楊堅調發關中兵,令韋孝寬為行軍元帥,楊素與郕國公梁士彥、樂安公元諧、化政公宇文忻、濮陽公宇文述、武鄉公崔弘度、隴西公李詢等同任行軍總管,率軍討伐尉遲迥 [118]  。七月,楊素被拜為大將軍,統領河內兵攻打宇文胄 [119]  ,於八月在石濟將其斬殺 [120]  。後改任徐州總管,進位柱國,封清河郡公,邑二千户;改其弟楊嶽襲封臨貞縣公 [10]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楊堅受禪登基,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建立隋朝。楊堅稱帝后,加授楊素為上柱國,讓他與尚書左僕射高熲、上柱國鄭譯等人蔘照《北齊律》,共同修訂北周的《刑書要制》,頒佈了新律(即《隋律》)。 [11]  [115]  [121] 

楊素南下滅陳

主詞條:隋滅陳之戰
開皇四年(584年),楊素被任命為御史大夫。楊素的妻子鄭氏以“悍”著稱。一次,楊素在與鄭氏爭吵中脱口而出:“我如果當了天子,你一定成不了皇后。”結果被鄭氏告發,楊素因言獲罪,被免去官職。 [12]  此次經歷,險些毀了楊素的前途。好在楊素曾數次獻伐陳之策,迎合了楊堅南下滅陳的想法,這才沒有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13] 
開皇五年(585年)十月,楊素被外放為信州總管,經略長江上游,朝廷賜錢百萬、錦千段、馬二百匹。 [13] 
開皇七年(587年),楊素與高熲、吳州總管賀若弼、光州刺史高勱、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人爭相獻上平陳之策。 [115]  [122]  楊素在永安(巴東郡,今重慶奉節東) 建造“五牙”(船上起樓五層,高達百餘尺;左右前後設置六個拍竿,均有五十尺高,能乘載戰士八百人)、“黃龍”(可乘載戰士一百人)及“平乘”“舴艋”等大小不等的戰船,加強水師,作滅陳準備。他還故意在江中漂下造船廢料,以威懾擅長水戰的陳軍。 [14]  [123] 
隋滅陳之戰形勢圖 隋滅陳之戰形勢圖 [77]
開皇八年(588年)三月,楊堅下詔,列舉陳後主陳叔寶罪行,又送璽書暴其罪惡二十條,並將詔書在江南散發三十萬份,以爭取人心。十月,楊堅在壽春(今安徽壽縣)設淮南行台省,以晉王楊廣為行台尚書令,主管滅陳之事。楊素與楊廣、秦王楊俊同任行軍元帥,高熲任晉王元帥長史,右僕射王韶任司馬。此次出師,楊堅集中水陸軍五十一萬八千人,全部由楊廣統帥。隋軍自長江上游至下游,分為八路攻陳,其中楊素指揮水軍主力,出巴東郡,順流東下,負責消滅長江及沿岸陳水陸軍。 [80] 
十二月上旬,楊素按朝廷的作戰部署,首先率舟師自巴東郡東下三峽,在長江上游發起攻勢作戰。軍至流頭灘(又名虎頭灘,今湖北宜昌西北),陳將戚欣率青龍戰船百餘艘、戰士數千人堅守前方狼尾灘(今湖北宜昌西北長江中),以遏隋軍。狼尾灘地勢險峭,水流湍急,易守難攻,將領們都憂心忡忡。楊素認為:“成敗在此一舉。如果我們白天乘船而下,他們就會看見我們,灘險水急,天制不由人力,那麼我們就失去了有利的條件。”於是決定採用水陸協同,分進合擊的方針,乘夜突襲,將其擊敗。楊素率黃龍戰船數千艘,利用夜暗,令將士銜枚開進,實施正面突破;令開府儀同三司王長襲率步兵由長江南岸攻擊戚昕別柵;令大將軍劉仁恩率甲騎自江陵(今屬湖北)西進,沿長江北岸進擊陳軍白沙(今宜昌東)要點。隋軍水陸配合,於次日拂曉,一舉擊敗戚昕所部。戚昕逃走,部屬全部被俘。楊素對俘虜不殺不辱,慰勞後全部釋放。秋毫不犯,陳人非常高興。 [15]  [124] 
隨後,楊素率領水軍繼續東下,大小戰船鋪滿了整了江面,旌旗盔甲在陽光下鮮豔耀眼。楊素端坐在平乘大船之上,儀表堂堂(容貌雄偉),陳人望而生畏,都説:“清河公就是長江之神啊!” [16] 
楊素“歧亭攻柵” 楊素“歧亭攻柵” [114]
陳荊州刺史陳慧紀派南康內史呂仲肅率軍屯守歧亭(今長江西陵峽口),在兩岸岩石上鑿孔,系三條鐵索橫截江面,阻遏隋軍戰船。為固守峽口,呂仲肅將自己私產全部捐出充作軍用,所以陳軍鬥志頗高,防禦也很嚴密。開皇九年(589年)正月,楊素分兵一部與劉仁恩軍相配合,猛攻陳軍岸上柵障營壘,呂仲肅率軍據險抵抗,激戰四十餘次,隋軍傷亡慘重,陣亡五千餘人。陳軍盡割死者之鼻以邀功求賞,激起隋軍憤怒,拼死力戰,多次獲勝。所俘陳軍將士,楊素則全部釋放。在隋軍猛烈攻擊下,呂仲肅被迫放棄營柵,連夜逃走。楊素令士卒毀掉欄江鐵索,繼續沿江而下。 [17] 
呂仲肅退據荊門的延洲(今湖北枝江附近長江中),依恃荊門山險要地形,再次阻遏隋軍。楊素派善於駕舟的巴延士卒一千人,乘“五牙”戰艦四艘,用艦上拍竿擊碎陳戰船十餘艘,俘獲二千餘人,再次大破呂仲肅軍,呂仲肅隻身逃走。駐守江南岸安蜀城(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的陳信州刺史顧覺,也棄城逃走。屯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的陳慧紀見形勢不利,燒掉儲蓄,率軍三萬、戰船千餘艘,順流東撤,企圖入援建康(今江蘇南京),被秦王楊俊軍阻於漢口(今湖北漢水入長江之處)以西。於是自巴陵以東,再沒有守城抵抗的陳朝軍隊。 [18]  不久,楊素率軍疾速東進,順利抵達至漢口,與楊俊會合。至此,自武昌以西的長江上游,除江夏等少數地方尚為陳軍據守外,其餘沿江各地均在隋軍控制之下。楊素等人採用梯次出擊、分割圍殲的戰法,不僅殲滅了陳軍沿江的一批防禦兵力,而且牽制了大批企圖東撤入援建康的陳軍 [125]  ,完成了戰略上配合下游隋軍奪取建康的任務。 [116] 
開皇九年(589年)正月,隋將韓擒虎所部攻陷建康,南陳滅亡。二月,楊堅改授楊素為荊州總管。 [84] 
隋軍在長江上游作戰獲勝後,楊素一面率主力沿江東下,與楊俊會師於漢口,一面派兵南下略地,擴大戰果。二月初又派薛胄、劉仁恩率軍進擊湘州。隋軍一舉擊敗出城迎戰的陳湘州助防遂興侯陳正理樊通軍,薛胄等乘勝入城,俘陳湘州刺史岳陽王陳叔慎。劉仁恩軍再破陳將鄔居業於橫橋(今湖南常德),擒鄔居業等。湘州等地的平定,為隋進軍嶺南準備了前進基地。 [19] 
還軍後,楊素因戰功卓著在三月底 [126]  進封爵位為郢國公,食邑三千户,實封長壽縣千户的食邑;以其子楊玄感為儀同,楊玄獎為清河郡公;賜物一萬段、粟一萬石,加上金寶,又賜陳後主妹及女妓十四人。楊素上言説:“鄉里名叫‘勝母’,孝子曾子就不進去;叛逆之人王誼,以前曾分封於郢地,臣不想和他一樣。”於是改封越國公。同年六月,拜納言之職。開皇十年(590年)七月,轉內史令 [85]  [20] 

楊素討平江南

隋滅陳統一中國後,楊堅命大臣蘇威在南方強制推行“五教”,引起廣大人民的不滿 [54]  ,另外南方豪強因對隋實行的限制政策不滿,便利用民間對隋欲移民關中流言的驚恐心理,發動起義。開皇十年(590年)十一月,婺州(治今浙江金華)人汪文進越州(治今浙江紹興)人高智慧及蘇州人沈玄儈等均舉兵反隋,自稱天子,署置百官。蔣山(今南京鐘山)人李忮、樂安人(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温州人沈孝徹、泉州(治今福州)人王國慶等,都自稱大都督,起兵攻陷州縣,反亂大抵遍及原陳屬地。其規模大者數萬人,小者數千人,互相呼應,殺死隋朝官吏。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楊堅遂命楊素為行軍總管率軍平叛 [86]  [127]  。同時楊堅下令,讓楊素在平定起義軍後,把男俘虜都殺掉,女俘虜都充當戰利品,只有陣前投降的人,可以免除一死,但也要淪為奴隸。 [21]  [55] 
楊素渡長江前,先派始興人麥鐵杖頭戴蒿草,在夜裏遊過長江去刺探敵情,返回後又去,被反叛的軍隊抓獲,派遣兵士三十人看守他。麥鐵杖伺機奪取了一個兵士的大刀,一鼓作氣把看守他的兵士全部殺死,然後割下他們的鼻子,渡江返回。楊素非常驚奇,於是上書奏請朝廷授予他儀同三司。 [128] 
楊素率軍由楊子津(今江蘇揚州南)渡江,首先擊破義軍朱莫問(自稱南徐州刺史)於京口(今江蘇鎮江)。繼而擊敗晉陵(今江蘇常州)顧世興,顧世興率其都督鮑遷等再戰,楊素擊破之,俘鮑遷以下三千餘人。又進擊無錫葉略,平之。時沈玄儈、沈傑等等正圍攻蘇州,刺史皇甫績屢戰不利,楊素軍趕到將其擊敗,沈玄儈逃至南沙人陸孟孫處,楊素進擊陸孟孫於松江,大破之,生擒陸孟孫、沈玄儈。黟、歙叛軍沈雪、沈能據柵自守,又攻拔之。 [21] 
今人繪楊素像 今人繪楊素像
高智慧(自稱東揚州刺史)率部據守浙江(今錢塘江)東岸營壘,屯據要害,周圍百餘里,船艦千艘,遮蓋江面,鼓譟而進。子總管來護兒建議:“吳人累鋭,利於在舟楫作戰。必死的賊寇,難與爭鋒。您暫且嚴陣以待,切勿與其交鋒,請借我奇兵數千,悄悄渡過江,攻破他們的巢穴,讓他們退無所歸,進不得戰,這是韓信破趙的計策。”楊素納其言,並命其率輕型戰船數百艘,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襲,並焚燒高智慧後方營壘,使其恐懼不安;楊素則乘機率軍從正面突擊,大敗高智慧軍。爾後,楊素派行軍總管史萬歲率軍二千人進攻婺州,自率主力由海道追擊逃入海中的高智慧,直趨温州。高智慧來戰,楊素將其擊敗,俘數千人。而後又平定蔡道人、汪文進。楊素在温州擊敗沈孝徹後,便由陸路轉向天台、臨海(今屬浙江),繼續追擊反隋散兵,前後戰鬥達一百多次。高智慧退守閩、越。 [21]  [93] 
此時楊堅考慮到隋軍長時間征戰,便詔令楊素入朝。同時加其子楊玄感為上開府,賜彩物三千段。而楊素則認為:“賊寇的餘部尚未殄滅,恐怕會成為後患。”便上書請求暫緩返京,繼續剿匪。楊堅對楊素此舉非常讚賞,便下詔對其委以軍民事務。楊素繼續率軍由會稽(今浙江紹興)走海道向泉州追擊。 [21] 
當時泉州人王國慶為南安豪族,殺刺史劉弘,據州為亂,各處逃亡的義軍皆附於他。王國慶自以為海路險阻,而隋軍多為北方人,不習海戰,遂不設防。楊素率水師從海道掩至,王國慶大驚,棄州逃跑,其眾或入海島,或守溪洞。於是楊素分遣諸將,水、陸分進追捕。並派人密勸王國慶:“你的罪狀,累計起來處以死刑還不夠。只有斬送高智慧,才可以抵塞罪責。”王國慶遂抓獲高智慧,送交隋軍,楊素將其斬首,餘眾全部投降,至此,江南全部平定。此戰,楊素辭謝回朝休養詔令,堅持斬草除根,連續追殲徹底平定江南起義。據説在此期間,楊素殺死和俘虜的義軍,有三十多萬人 [56]  。楊堅派左領軍將軍獨孤陀迎至浚儀犒勞楊素,待回京後,每日都派人慰問。楊堅再封楊玄獎為儀同,賜黃金四十斤,加銀瓶,實以金錢,縑三千段,馬二百匹,羊二千口,公田百頃,宅一區。 [22] 
開皇十一年(591年),楊素移越州州治於江干柳浦西,依山建造州城,並主持城牆的修築。 [112-113] 

楊素營構離宮

開皇十二年(592年)十二月,楊素代蘇威為尚書右僕射,與左僕射高熲同掌朝政。 [22]  [87] 
楊素性疏而辯,朝臣之中,頗推高熲,尊敬牛弘,厚接薛道衡,蔑視蘇威。其餘的大臣,只要與他有過節的人,楊素肯定會百般為難。唐人認為,他在治國為相方面,遠不及高熲。 [23] 
開皇十三年(593年)二月,楊堅在岐州之北興建仁壽宮,令楊素監造。楊素奏請任前萊州刺史宇文愷為檢校將作大匠、記室封德彝土木監。為討好楊堅,楊素平山填谷,以構築宮殿,使之“高台累榭,宛轉相連”。在營建過程中,他督役嚴急,造成大量服役丁夫死亡。很多人疲備不堪,倒地而死,屍體被填入坑中,上面用土石覆蓋,築成平地。死亡者數以萬計。 [24] 
開皇十五年(595年)三月,仁壽宮建成,楊堅至仁壽宮。時值天熱,役夫相繼死在道旁,楊素將他們的屍體直接焚燬。其殘暴程度令人髮指。此前,楊堅先派高熲前去視察,高熲據實回報:“頗傷綺麗,大損人丁。”楊堅心中不悦。等楊堅親至仁壽宮,見宮殿如此奢華,大怒道:“楊素耗盡民力來裝飾離宮,使我與天下結怨。”楊素惶恐無比,一時束手無策,便向封德彝請教。封德彝對楊素説:“您不要害怕,待皇后(獨孤皇后)來後,自會免罪。”(一説楊素主動往北門拜見獨孤皇后説:“帝王理當有一些行宮、別墅,現在天下太平,我們僅僅修造了這麼一座宮殿,哪裏就談得上浪費了呢!”)次日,楊堅果召楊素問之,獨孤皇后則在旁為楊素辯解:“楊公知道我們夫婦年老,沒有地方娛樂,盛飾此宮,難道不是忠孝嗎?”結果楊素不但沒有獲罪,反而被賜錢百萬,錦絹三千段。從此,楊素更得楊堅的信任。而楊素則恃財凌物,對眾人多有凌侮,唯獨重賞了幫其大忙的封德彝。封德彝從此成為楊素的心腹。封德彝在楊素的推薦下,被楊堅擢升為內史舍人 [25]  [104] 
晚年的楊堅變得喜怒不定,不再依據法律條款量刑定罪。而得到楊堅信任的楊素又喜感情用事,不能公平地處事待人。一次,楊素因為一件小事,便上奏楊堅,使與他不睦的鴻臚寺少卿陳延受到處罰,差點被打死。 [129] 
開皇十七年(597年)七月,擔任幷州總管的秦王楊俊因罪被免職,以王爵回家閒居。楊素向楊堅進諫説:“秦王的過錯,不應如此懲處,不應如此懲處,請陛下再慎重考慮!”但楊堅拒絕採納他的建議。 [130] 

楊素大破突厥

自開皇初年起,楊堅採納長孫晟之謀,一直對突厥施用離間計,使其內部長期混戰不休。開皇十七年(597年),楊堅允許東突厥都藍可汗之弟突利可汗娶隋安義公主為妻,並故意予以優厚禮遇,藉以離間都藍可汗。都藍可汗果然被激怒,乃斷絕朝貢,多次騷擾隋朝邊境 [154]  [155] 
開皇十九年(599年,《隋書·楊素傳》誤記為開皇十八年)二月,突利可汗奏報都藍可汗製造攻城器械,準備攻擊大同城(在今內蒙烏拉特前旗東北)。楊堅命漢王楊諒為元帥(實際未親臨前線) [89]  ,以楊素為靈州道(治回樂,今寧夏靈武西南)行軍總管,率領柱國李徹韓僧壽,與出朔州(治善陽,今山西朔縣)的尚書左僕射高熲、出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上柱國燕榮兵分三路,進擊突厥。 [26]  [90]  [132] 
楊素蠟像 楊素蠟像
都藍可汗得知隋軍來攻,與西突厥的達頭可汗結盟,合兵掩擊突利可汗。四月,楊素軍在靈州以北地區與達頭可汗部遭遇。在此之前,隋將在與突厥交戰時,因擔心突厥彪悍的騎兵來往衝殺,都採用戰車、騎兵和步兵相互交叉配合的陣法,陣外四周遍設鹿角、蒺藜等物,騎兵留在最裏面。楊素認為:“這只是鞏固防禦的途徑,而不是奪取勝利的方法。”於是拋棄這種自我保守的落後陣法,改變戰術,下令各軍擺開騎兵陣勢。 [26] 
達頭可汗聽聞,大喜道:“這是天助我!”並下馬仰天而拜,即率十餘萬精騎直撲隋軍。上儀同三司周羅睺看到突厥求勝心切,陣形不整,於是自請率精騎迎擊,楊素指揮大軍隨後繼進,大敗突厥 [88]  ,達頭可汗帶着重傷逃跑,其眾死傷不可勝數,號哭而去。另一路隋軍在高熲的率領下,也大破突厥,都藍可汗敗逃,後被其部下所殺。隋軍追過白道(內蒙呼和浩特西北),越過秦山(今內蒙大青山)七百餘里,然後還師。楊素在此戰中,敢於棄陳舊落後的車、騎、步互相衞護的保守陣法,大膽使用騎兵突擊,取得大勝,再一次顯了其傑出的軍事才能。戰後,楊堅下詔褒獎,賜楊素縑二萬匹,及萬釘寶帶。加其子楊玄感位大將軍,楊玄獎、楊玄縱楊積善皆為上儀同。 [26] 
年底,楊堅派楊素從靈州、韓僧壽從慶州、史萬歲從燕州、姚辯從河州分別出塞,攻打都藍可汗。但隋軍尚未出塞,都藍可汗便在十二月被部下殺死,達頭可汗自立為步迦大可汗,突厥國內大亂。楊堅採納長孫晟的建議,暫不出兵,而遣使趁機招撫眾多部落來降。 [134] 
開皇二十年(600年)四月,達頭可汗率兵進犯邊境。楊堅命楊素隨楊廣出靈州,同時又令漢王楊諒、史萬歲出朔州,合擊達頭可汗。達頭可汗聽聞楊廣親率大軍到來,便提前撤退 [135]  [28] 

楊素謀廢冢嫡

這時,楊廣為培植自己的勢力,親自與“然能移主上(指楊堅)意者”的楊素結交 [28]  。同時,楊廣派親信宇文述籠絡楊素之弟楊約,使楊約勸説楊素主動投入楊廣陣營,助其奪取太子之位。楊素聽從了楊約的話 [136]  。數日後,他進宮侍宴,試探道:“晉王孝悌恭儉,像至尊(楊堅)一樣。”獨孤皇后聽後,一邊流淚一邊稱讚楊廣的孝順。楊素探知獨孤皇后的意思後,便竭力詆譭太子楊勇。獨孤皇后聽後,賜給楊素財物,讓他勸楊堅廢立太子 [137]  。後來,楊堅得知楊勇為可能到來的廢立不安,便派楊素去觀察楊勇的行為。楊素到了東宮,停住不進,楊勇換好衣服等待楊素進來,楊素故意很久不進門,以此激怒楊勇;楊勇懷恨楊素,溢於言表。楊素回到仁壽宮後報告:“楊勇怨恨,恐怕會發生變故。希望陛下多多防備觀察。”在楊素和獨孤皇后的不斷構陷下 [139]  ,楊堅於開皇二十年(600年)十月廢黜楊勇的太子之位 [140]  ,於十一月改立晉王楊廣為太子 [91]  。楊素也審訊楊勇的“功勞”,獲賜財物三千段 [141] 
在此前,楊素嫉妒史萬歲大敗突厥的功勞,對楊堅説:“突厥人本來已經投降了,開始並不是來侵犯,只是來塞上放牧牲畜。”使其有功不得受賞。到楊勇被廢后,楊堅正在追究太子的黨羽。一次,楊堅問史萬歲在何處,當時史萬歲就在朝堂上,楊素卻説:“史萬歲拜謁東宮去了!”楊堅聽信讒言,召史萬歲前來,在君臣爭辯時被激怒,一時衝動下,下令將他打死。 [142] 
楊勇被廢后,楊勇的長子長寧王楊儼請求入朝宿衞。楊儼的奏表文辭哀婉悽切,使楊堅十分難過。楊素卻向楊堅進言:“希望聖上對這件事應象蝮蛇螫手一樣,不應再留此意。” [144]  後世學者批評道:“楊素以讒慝滅人天性之親,以此(蝮蛇螫手)為喻,亦太甚矣。” [135] 
當時,楊勇被囚禁在東宮,由楊廣管束。楊勇認為自己罪不至於被廢,便多次求見楊堅申冤,均被楊廣攔下。他甚至爬到樹上大聲喊叫,希望楊堅聽到以後能夠見自己。為保證楊廣儲位穩固,楊素向楊堅再度進讒,稱楊勇情志昏亂,有瘋鬼附身,無法復原。楊堅同意,再也沒有接見過楊勇。 [143] 

楊素漸被排斥

仁壽元年(601年)正月,楊素接替高熲任尚書左僕射 [92]  。楊堅賞賜給他好馬一百匹、母馬兩百匹、奴婢一百口。年底,楊堅又拜楊素為雲州道(治今山西大同)行軍元帥,長孫晟為受降使者,帶領啓民可汗北擊達頭可汗 [145]  。次年(602年)三月,突厥的思力俟斤(官名)等率眾向南渡河掠走啓民可汗部落的男女六千人,各種牲畜二十餘萬頭。楊素統帥諸軍追擊思力俟斤,轉戰六十餘里,取得大捷。突厥人向北逃走,楊素又繼續追擊,在夜裏追上了突厥人。楊素想再次進攻,擔心突厥人逃走,便令騎兵稍稍後退,親自帶領兩名騎兵和兩名投降的突厥人與突厥軍隊一起行進,突厥軍沒有察覺。楊素趁突厥人沒有安置停當的時候,催促後面的隋軍騎兵追擊掩殺,大破突厥軍隊,將俘獲的人畜都交給了啓民可汗。自此,突厥人遠逃,漠南再沒有他們的蹤跡了。因為這次的戰功,楊堅加封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為柱國、楊玄縱為淮南郡公,並賞賜給楊素織物兩萬段 [146]  [28] 
仁壽二年(602年)八月,獨孤皇后去世 [147]  ,其墓葬的規模製度,大多出自楊素之手。楊堅認為很好,下詔書大大表彰他的功勞,封他的一個兒子為義康郡公,食邑一萬户,世代承襲,並賞賜給他良田三十頃,絹一萬段,米一萬石,金缽(裝滿了金子)和銀缽(盛滿了珠寶)各一個,外加綾、錦共五百段 [29]  。同年閏十月,楊素還與蘇威、牛弘等奉命修定“五禮 [148] 
現代繪畫中的楊素 現代繪畫中的楊素 [108]
當時楊素一天比一天顯貴榮耀,他的弟弟楊約、叔父楊文思楊文紀以及族父楊異,都是尚書,位列公卿。諸子雖無汗馬之勞,也都官至柱國、刺史。楊素家童幾千人,後院披羅掛綺的樂妓小妾就以千計。府第華麗奢侈,規模體制摹仿皇宮。當時有一個叫鮑亨的人,很會寫文章,還有一個叫殷胄的,精通草書、隸書,都是江南的讀書人,卻因為高智慧的緣故埋沒為楊素的家奴。楊素的內外親戚和過去屬下的官吏,都位列清靜顯要之職。楊素的顯貴,南北朝以來無人可與他相比。 [30] 
楊廣剛做太子的時候,非常顧忌蜀王楊秀,就和楊素謀劃陷害楊秀,最後使楊秀被廢。朝臣之中如果有冒犯楊素的,除史萬歲外,像賀若弼、李綱柳述等,都被他在暗中中傷;如果是歸附、奉迎楊素或其親屬的人,即使無才可用,楊素也一定加以推薦提拔。朝廷內外沒有不怕楊素、不歸附楊素的。只有兵部尚書柳述憑着自己駙馬的身份,多次在楊堅面前指出楊素的不是;大理寺卿梁毗上書楊堅,彈劾楊素作威作福,即使被下獄,仍指出:“楊素依恃陛下的信任,任意使用權力,率領羣下時,對人無緣無故地殺害。還有,太子、蜀王獲罪被廢時,百官無不震驚惶竦,只有楊素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喜形於色,他視國家有難而以為自己的幸事。”自此之後,楊堅逐漸疏遠和猜忌楊素。後來,楊堅下詔説:“僕射是朝廷的輔政大臣,不可親自處理那些細小的事務,只須三五天到官署一次,討論一些國家大事就行了。”表面上是對楊素的尊崇、優待,實則將其架空。直到仁壽末年,楊素不再處理尚書省事務 [30]  。楊約也被外調為伊州刺史 [149]  。不過,在一些重大事務上,楊素仍時常給出建議,如在交州俚人首領李佛子叛亂時,他舉薦的瓜州刺史劉方便成功率軍平定了叛亂 [150] 
楊堅曾賞賜王公以下的人射箭,楊素名列第一,楊堅親將外國進貢來的金精盤,價值萬兩,賜給了楊素。 [30] 

楊素請蹯之釁

仁壽四年(604年),楊素跟隨楊堅駕臨仁壽宮,楊堅又多次賞賜宴席。等到楊堅病重,楊素和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等人入宮侍候。當時楊廣住在宮內的大寶殿,為防不測,他親自寫了一封信,密封好後派人送給楊素問計。楊素記下宮外的形勢,來報告太子楊廣。宮人卻將回信誤送到了楊堅的住處,楊堅見信大怒。這時,楊堅寵愛的宣華夫人(一説容華夫人)又説楊廣對她無禮。楊堅於是大發脾氣,要召見楊勇,“即令廢立”。楊廣與楊素、左庶子張衡謀劃對策,楊素假傳聖旨派東宮的士兵入宮守衞,出入都由宇文述郭衍決定,又令張衡守候楊堅的病情(一説令楊素、張衡進呈毒藥)。這天晚上,楊堅突然駕崩。 [31]  [97]  [151] 
楊堅駕崩後,楊廣登基,為隋煬帝。楊廣派車騎將軍屈突通帶着楊堅的詔書,召楊諒回朝。楊諒明白事情有變,遂起兵反叛。楊諒命蠕蠕天保佔領蒲州,燒斷了河橋,又派王聃子率領幾萬人與他合力防守。楊素率領五千輕騎前去偷襲,楊素先隱蔽在渭口,夜間悄悄渡河,黎明時發動進攻,蠕蠕天保大敗而逃,王聃子因害怕而開城投降。楊廣下詔書召回楊素。 [32] 
起初,楊素出發之前就計算過幾天可以打敗敵人,結果不出所料。楊廣又拜楊素為幷州道行軍總管、河北安撫大使,率領幾萬人討伐楊諒。當時晉州、絳州呂州州城都被楊諒守住,楊素各派兩千人去牽制他們。楊諒命令趙子開擁十餘萬之眾,佔領了所有的道路,盤踞在高壁,擺開五十里的戰陣。楊素命令部將帶兵正面對敵,自己則率領一支隊伍潛入霍山,沿着懸崖深谷前進,直搗叛軍老巢,一舉擊敗了他們,殺死殺傷的數以萬計。楊諒所任命的介州刺史梁修羅駐守在介休,梁修羅聽説楊素來了,非常害怕,棄城而逃。楊素繼續前進,到達清源,離幷州還有三十里。楊諒率領部將王世宗、趙子開、蕭摩訶等將近十萬人馬,前來迎戰,楊素又打敗了他們,活捉了蕭摩訶。楊諒退守幷州,楊素進兵包圍了他,楊諒無計可施,非常窘迫,只好投降,其餘黨羽也都一一剷平。 [32] 
楊廣派遣楊素的弟弟修武公楊約攜帶親筆詔書慰勞楊素,楊素見詔後也上表陳述了自己的謝意。這個月楊素回到京城,跟隨楊廣抵達洛陽。楊廣命楊素擔任營建東都洛陽大監。十一月,因楊素平定楊諒有功,楊廣拜其三子為儀同三司,並賜織物五萬段、綺羅一千匹,還有楊諒的妓妾二十人 [152]  [33] 
大業元年(605年)二月,楊廣升楊素為尚書令,賞賜給他洛陽上等府第一處,織物兩千段。三月,楊廣又讓他與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共同營建洛陽。閏七月,被加拜為太子太師,其他職務不變。楊廣前後賞賜給楊素大量物品。 [34]  [95] 

楊素身得幸免

楊素雖然有輔佐楊堅建國立業的謀略,並且有平定漢王叛亂的功績,然而卻深為楊廣所忌。楊廣面顯出對他特殊的禮遇,實際上恩情卻很淡薄。太史官説隋地所屬的分野將有重大的喪事發生,楊廣因而在大業二年(606年)六月加拜楊素為司徒 [94]  ,又改封他為楚國公,食邑達到兩千五百户。楚地和隋地屬同一分野,楊廣想借楊素來攔擋遭喪的運氣。 [34]  [35] 
到楊素卧病在牀的時候,楊廣常派一些有名的醫生前去診治侍候,並且賜他許多上好的藥品,然而卻總在暗地裏問醫生,總怕他不死去。楊素知道自己的名望和地位已到了極限,不肯吃藥,也不想謹小慎微地活下去了,經常對弟弟楊約説:“我難道還要活下去嗎?” [35] 
大業二年七月二十三日(606年8月31日 [59]  ),楊素在任上逝世。楊廣追贈他為光祿大夫太尉公及弘農、河東、絳郡、臨汾、文城、河內、汲郡、長平、上黨、西河等十郡太守,諡號“景武”,賜給他載喪的鍂車、執斑劍的儀仗四十人,以及鍂車前後的儀仗隊和樂隊,還賜給谷麥五千石、織物五千段,派鴻臚卿專門監督辦理喪事,並下詔稱讚其功績,表示哀悼之情。 [34] 

楊素死後榮辱

楊素死後,楊玄感繼承了他的爵位。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在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起兵叛亂(參見詞條楊玄感兵變),失敗後遭到誅殺。楊玄感起兵使整個楊氏家族遭受滅族之災,除楊素之弟楊嶽一房外(楊嶽本人也被下獄處死),其餘兄弟子嗣均遭殺害,只有楊素的孫子楊台倖存了下來 [35]  [98]  。楊廣還改楊氏為梟氏 [99]  ,稱楊素為“梟素” [98] 
唐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允許他們入武成王廟享奠,當中就包括楊素。與楊素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韓擒虎、史萬歲、賀若弼三人 [47]  。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楊素 [48] 

楊素主要影響

楊素軍事

楊素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先後參加北周滅北齊戰爭、平定三方之亂、隋滅陳之戰、平定江南叛亂、北擊突厥等重大軍事行動,屢立戰功,威名遠播。楊素在戰爭實踐中形成了有別於他人的用兵特點,“多權略,乘機赴敵,應變無方”,善於因情用兵,所以能夠做到“戰無不勝,稱為名將”。 [38]  [106] 
一、敢於創新戰法,靈活用兵,因敵制勝
當開皇十九年(599年)突厥達頭可汗率領十餘萬騎兵再次南下侵擾時,隋文帝楊堅任命楊素率軍迎擊。他在隋軍軍力較強、具備了主動進攻殲敵條件的前提下,一反“以戎車(戰車)步騎相參,輿鹿角為方陣,騎在其內”的常規戰法,認為先前慣用的方陣只能用來防禦自固,不能成為隋軍取勝突厥軍隊的有效戰法。若想在與突厥騎兵交戰中獲勝,就必須做到出奇制勝。為此,楊素“悉除舊法,令諸軍為騎陣”,充分發揮騎兵優長,以騎制騎,最終大敗突厥軍,取得了反擊戰的勝利。 [106] 
二、善於把握和利用戰機
能否明察戰機、選擇戰機適時打擊對手,是衡量軍事指揮員素質的重要標準。在開皇九年(589年)正月攻擊陳將呂仲肅的水戰中,隋軍出師不利,初戰敗陣。但楊素抓住了陳軍將士忙於爭功邀賞、陣形大亂的機會,命令軍隊立即回頭攻擊,轉敗為勝。由此可見,他能夠正確地研判變化的戰局,善於通權達變,有較強的相機取勝的作戰指導能力。 [106] 
在北擊突厥的作戰中,楊素充分發揮騎兵快速機動的優長,乘突厥軍立陣未穩之隙,指揮部下突然襲擊對手,導致突厥軍遭受重創,損失慘重,隋軍則贏得了一次大勝。楊素深諳此道,不止一次運用此法取得作戰勝利。仁壽元年(601年),他受命率軍抗擊突厥侵擾,統領騎兵北出雲州,及時抓住對方尚未安頓好的時機實施偷襲,大破突厥軍,逼迫其在很長時期內不敢南犯。 [106] 
三、注重攻其無備,出奇制勝
楊素在指導作戰時長於料敵,善於全面分析彼己情況,注重深入把握敵方將領的作戰特點和心理素質,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作戰方案。在隋伐陳之戰的狼尾灘之戰時,陳將戚欣率軍扼險阻擋,使隋軍進退兩難。楊素深入思考後,找到了破局之策,指出白天發起攻擊會讓對方察覺己方的虛實,建議在夜間實施突襲。在得到部下的一致贊同後,當天晚上,楊素命令水師順流而下,派步兵、騎兵分別從長江南岸、北岸襲擊陳軍營寨。戚欣對隋軍的夜襲毫無防備,慘敗而逃,楊素率軍取得了勝利。 [106] 
在平定江南叛亂的過程中,面對實力頗強的叛亂首領高智慧據險抗拒的情況,楊素採納了將軍來護兒的建議,自己坐鎮大軍,與叛軍對峙;讓來護兒率數百艘小船,趁夜偷渡浙江後直接登岸,偷襲並攻破了高智慧的大營,隨後乘風縱火。楊素看到來護兒偷襲得手,迅速指揮大軍趁機渡江,一舉擊潰叛軍。隨後在進攻泉州叛亂首領王國慶部時,他一反常法,不從王國慶預判的陸路進軍,親率大軍泛海而進,登陸後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僅在陸路重點佈防的王國慶猝不及防,落荒而逃,殘餘兵力四處竄逃。楊素分別派遣部將追擊,大獲全勝。 [106] 
四、信賞明罰,治軍嚴明
楊素治軍,以嚴整著稱,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治軍之道。他注重嚴格貫徹賞罰制度,尤其在戰場上強調嚴明軍紀,“有犯軍令者,立斬之”,由此在全軍內部形成了寧可奮勇殺敵立功、決不後退半步的戰鬥氛圍。在戰鬥打響後,他通常會命令一二百人首先衝擊敵陣,獲勝有功,而敗下陣來則一律斬殺,而後命令一二百人再往前衝殺。如果有人敗退,楊素就會將這些敗退的士卒斬首示眾,以儆效尤。在這樣的賞罰機制的激勵下,將士們都抱着必勝的信心、立功的心態拼死力戰,勝多而敗少。楊素在執行賞罰時比較公正,凡是出征將士不論功勞大小,從不遺漏,做到了“微功必錄”。正因為他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將士們都樂意跟隨他四處征戰,為其效力,因此保證了軍隊較強的戰鬥力。 [106]  但必須指出的是,楊素經常在戰前尋找一些士兵的過失而將他們處決,“多者百餘人,少不下數十”,被處決者的鮮血流至身前,他仍談笑自若 [27]  [102-103]  。這是其治軍過於嚴酷的一面。
總的來説,楊素的作戰指導思想和實踐,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兵學的內涵。 [106] 

楊素文學

題材與風格
楊素是關隴作家羣中文學成就出類拔萃、別具一格的人物,在由北周入隋的文人中詩名最盛 [111]  。他的詩歌流傳至今的有19首,皆為五言詩,從題材來看主要分為邊塞(《出塞》二首)和贈別(《贈薛播州》)兩類。 [67] 
楊素的詩風可分為豪邁雄壯和優柔抒情兩種,符合出身關隴貴族的北方武人世家及重質輕文、宗經重史的文化傳統。其詩歌風格貞剛雄健,被譽為“沉雄華瞻,風骨甚道”“骨高”等,清人吳喬述則稱:“楊素詩樸勁不似隋人。” [68]  他的文風在本質上與建安風骨可謂一脈相承。 [67] 
粗獷壯大、雄深剛健的邊塞詩
楊素的邊塞詩以《出塞》二首為代表。《出塞》二首是他親歷沙場所見所感的產物,具有粗獷壯大的氣概以及真實質樸、雄深雅健的風格。在第一首中楊素雖然明知抗擊的是強大的突厥,卻充滿迎敵必勝的豪邁情懷。這與他本身徵南逐北、親歷戰場的豐富經驗有着直接關係。詩句“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雲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橫行萬里外,胡運百年窮”,借漢代衞青霍去病抗擊匈奴的英雄事蹟來表現自己抗擊突厥必勝的自信心。接着詩人採用白描的藝術手法真實再現了戰場英勇廝殺的激烈場面和邊塞苦寒的環境,使人如親臨現場。這種真實質樸、雄深剛健的風格非親臨邊塞戰場而不能為。 [67] 
第二首則是楊素親對邊塞戰爭的見聞感思。這得益於他善思實幹,敢作敢為,胸懷大志。全詩首先表明詩人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熱情。這裏借用漢代李陵蘇武的典故來説明自己的民族大義,但戰爭是殘酷的,令人深痛,讓人警醒。接着描寫“千里荒塞”“四鄰空城”“大雁南飛”“寒水西咽”以及“風霜久行役”等邊塞景緻,更增添了出塞邊關的苦寒與艱辛,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心理戰場的苦愁與慘痛。最後兩句給人一種剛柔並濟的悠遠之感,使詩歌變得含蓄婉轉,餘味繚繞,令人警思。 [67] 
這兩首《出塞》詩充分體現了楊素言辭清雅、剛健雄深、重乎氣質的北人特點,正如後人評價的“齊梁文辭之弊,貴清綺不重氣質,得此可以矯之”。 [67] 
悲涼細美、質實深厚的感懷、贈答詩
楊素的詩歌還具有悲涼細美、質實深厚的一面。此類詩作,以《贈薛播州》組詩十四首為代表。 [67] 
《贈薛播州》詩,從天下紛亂寫至四海統一,又從求才、立本、出守寫到歸閒,最後一首兼相思勉勵之事,一題數章,一氣呵成,而不露排偶之跡,非真情實感莫能為。楊素厚交薛道衡,二人彼此深相愛重。在薛道衡已屆暮年時,被外放為檢校襄州總管。楊素懷悲戀之情,回憶往日二人共處同遊的美好時光,真心相惜,“餘松待爾心,爾筠留我箭”。無奈光陰荏苒,只得“相顧惜光陰,留情共延佇”。離別之後的思念之情漸濃,作者遙想摯友獨自登幌山而感慨萬千,真切動人,“還望白雲天,日暮秋風起。幌山君儻遊,淚落應無己”。兩人遠隔天邊,彼此思念,作者想象摯友在地廣人稀、人生地不熟的嶺南荒涼邊陲,必定“君見南枝巢,應思北風路”;而自己則見“北風吹故林”,心情自然“秋聲不可聽”。在一片雁飛鶴唳、蒼茫寥廓的情景下,楊素怎能不“心未傳,路猶管”,忽然,他筆鋒一轉,抬頭望孤月,難道月亮也和自己一樣孤獨徘徊獨自感傷嗎?“弗影餘自憐,安知我疲病”,照應詩首“秋聲不可聽”,借悲秋而敍摯友離別後孤獨之悲。此組詩除沉深質實之外,又復梗概悲涼。如薛道衡因蘇威事遭外遣出江陵,已是入冬季節,落木蕭蕭,一派悲涼景色,不禁令人心悲異常;暮冬又遭遣南行,於窮愁悲涼的景色之中,倍增寂寥與蒼涼之感。時值晚年的兩位摯友此時已是生死別離,親愛之情,尤為感人。 [67] 
晚年的楊素遭楊堅疏忌,成為楊廣的心腹之患。縱想一生,他不免兼懷心境淒涼與不安、惶恐之意,感慨頗多,常思念往日摯友。《山齋獨坐贈薛內史詩》二首、《贈薛內史詩》等便是抒寫楊素此時心境的作品。他的贈答詩,直抒胸臆,情思真切,寓情於景,將沉痛悲切的感情含蓄婉轉地傳達出來,令人深思,耐人回味。與阮籍的《詠懷》組詩八十二首有異曲同工之妙,被後人稱讚為“殆足以上繼嗣宗(阮籍),下開子昂(陳子昂)”。 [67] 
語言藝術
楊素的《贈薛播州》組詩,以情繫詩,一氣呵成,內容連貫,邏輯清晰,可看成一個有機整體。同時,每一首詩又有獨立的構思和情感線索,井然有致;寓意明確,感情強烈,深沉質樸,氣勢豪邁;音韻和諧,對仗儼然,語言質樸,毫無雕琢。與當時流行的以炫耀技巧、辭藻為主,婉轉綺麗的宮體詩相較,楊素之作具有更強的藝術震撼力。楊素以飽滿的感情寫詩,技巧手法則作為工具隱藏其中。 [67] 
首先,化用前人詩句的句意。如“君見南枝巢,應思北風路”化用了《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高卧未褰帷”化用了謝靈運《登池上樓》“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等。楊素化用前人詩句,借用的只是意韻。如“風起洞庭險,煙生雲夢深”“木落悲時暮,時暮感離心”似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落”的境界和內涵,意味甚是暗合。大量化用前人詩句的神韻和意味,豐富作品內容,不僅使人易於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而且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效果。從這一點來看,楊素十分看重作品的內容,重視情感的表達,以情繫文。 [67] 
其次,善於用典。楊素用典並不刻意,而是渾然一體,不露痕跡。如“濠梁暮共往,幽谷有相思”化用莊子惠施的故事明知音之意,貼切、傳神,用意甚明。這些典故既增加了詩歌內容的深意,又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還呈現了格調的清遠和雅健。再次,大量使用頂真修辭手法。如“山幽竟何欲”,“所欲棲一枝”,前後首詩句頂真;“木落悲時暮,時暮感離心”,上下詩句頂真。這樣的藝術手法在楊素的詩歌中普遍存在,格式也更加嚴密。如《贈薛內史》中的“停杯遂待君,待君春草歇”“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明月徒流光,落花空自芳”等,俯拾皆是。可見,作者對詩作極為用心,這也是詩人不斷總結、不斷探索藝術手法的產物。 [67] 
全詩十四章,每章十句,並且內容完整,自成單元。各章除去首尾四句之後,中間六句也對偶工整,而且韻律和諧。這在結構形式上,對五言律詩體制的定型有着促進作用。作者才華橫溢,對這種表現手法的運用不顯重疊、累贅,反而增強了情感的抒發。從這裏也可看出作者是以激越、奔放的感情來創作詩歌的,而不是為文造情。這也是楊素詩歌最大的特色。最後,善用白描手法,即簡單勾勒自然界的各種景物,就能給全詩營造出一種氣氛和意境。這得益於他吸收了南朝詩人的藝術經驗,又能以形出神,使之成為內含情思意象的藝術手法。這種表達方式對唐代的山水詩派代表人物韋應物以及“大曆十才子”等詩人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67] 
《贈薛播州》十四首堪稱楊素的代表作,唐人稱其“詞氣宏拔,氣韻秀上,為一時盛作”。從詩史角度看,《贈薛播州》十四首融北朝的風骨與南朝的清俊於一體,兼具南北詩風之兩長,是有隋一代難得的佳作。正如後人所評價的“高迥雅逸,纖靡掃盡,大業之朝,足稱首傑”,以及“沉雄華瞻,風骨甚遒,已闢唐人陳、杜、沈、宋之軌”。 [67] 
楊素的文章今僅存7篇。其中,《謝煬帝手詔問勞表》《奏劾王誼》等可代表其文風。《謝煬帝手詔問勞表》乃是他平定漢王楊諒時,楊廣下詔問勞的陳謝之辭。此文滿是謙恭之詞,對平漢王之功表示謙遜,如皆是“漢皇大度”“豈臣之力”。楊素對楊廣的慰問與稱讚表示榮幸,將功勞皆歸於楊廣,並表示對楊廣竭盡忠誠和誓死為國效力,字裏行間洋溢着自信及處於人生巔峯的豪邁氣概。《奏劾王誼》雖滿是謙遜、溢美之詞,但不顯累贅拖沓,反而呈現出一種簡潔流暢、剛健有力的北人特有的質樸清俊之風。全文義正詞嚴,也從側面暴露了他極度張揚的強悍性格。 [67] 
楊素的其他幾篇彈劾、奏議的文章也都具有這種簡潔流暢而又質樸嚴峻的風格。這也是他作為“文才”具有高度才華之所由,能合南北之長,形成以北方氣質為主的文質彬彬之勢。楊素是隋代文壇上的一朵奇葩。 [67] 

楊素歷史評價

楊寬:“處道當逸羣絕倫,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38] 
  • 越國公素,志度恢弘,機鑑明遠,懷佐時之略,包經國之才。王業初基,霸圖肇建,策名委質,受脤出師,擒剪兇魁,克平虢、鄭。頻承廟算,揚旍江表,每稟戎律,長驅塞陰,南指而吳越肅清,北臨而獯獫摧服。自居端揆,參贊機衡,當朝正色,直言無隱。論文則詞藻縱橫,語武則權奇間出。 [38] 
  • 楊素才辯無雙,至於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蘇)威之匹也。 [96] 
賀若弼:“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虎)是鬥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 [36] 
元善:“楊素粗疏,蘇威怯懦,元胄、元旻正似鴨耳。” [133] 
宇文述:“公(楊約)之兄弟,功名蓋世,當途用事,有年歲矣。” [38] 
  • 竊見左僕射越國公素,幸遇愈重,權勢日隆,所私皆非忠讜,所進鹹是親戚,子弟布州,兼州連縣。天下無事,容息奸圖,四海稍虞,必為禍始。夫奸臣擅命,有漸而來。王莽資之於積年,桓玄基之於易世,而卒殄漢祀,終傾晉祚。陛下若以素為阿衡,臣恐其心未必伊尹也。 [37] 
  • 素既擅權寵,作威作福,將領之處,殺戮無道。又太子、蜀王罪廢之日,百僚無不震悚,唯素揚眉奮肘,喜見容色,利國家有事以為身幸。 [37] 
  • 楊素、韓擒虎、史萬歲皆稱良將。 [135] 
  • 公乃先朝功臣,勳庸克茂。至如皇基草創,百物惟始,便匹馬歸朝,誠識兼至。汴部鄭州,風捲秋籜,荊南塞北,若火燎原,早建殊勳,夙著誠節。及獻替朝端,具瞻惟允,爰弼朕躬,以濟時難,昔周勃霍光,何以加也! [38] 
  • 茂績元勳,劬勞王室,竭盡誠節,協贊朕躬。故以道邁三傑,功參十亂。 [38] 
陳子良:“君侯稱上宰,命世挺才英。本超騏驥足,復藴風雲情。攄藻掞錦綺,育德潤瑤瓊。已踵四知舉,非無三傑名。濟世同舟楫,匡政本阿衡。雍容入青瑣,肅穆侍丹楹。桂宮擅鳴佩,槐路獨飛纓。高門羅虎戟,綺閣麗雕甍。金樽酌湛湛,歌扇掩盈盈。匈奴軼燕薊,烽火照幽並。天子命薄伐,受脤事專征。七德播雄略,十萬騁行兵。雁行蔽虜甸,魚貫出長城。交河方飲馬,瀚海盛揚旌。拔劍倚天外,蒙犀輝日精。彎弧穿伏石,揮戈斬大鯨。鼓鼙朝作氣,刁斗夜偏鳴。六郡多壯士,三邊豈足平。嶺雲朝合陣,山月夜臨營。胡塵暗馬色,芳樹動笳聲。關雲未盡散,塞霧常自生。川長蔓草綠,峯迥雜花明。小人愧王氏,雕文慚馬卿。濫此叨書記,何以謝過榮。高山徒仰止,終是恨才輕。” [81] 
李世民:“楊素欺主罔上,賊害良民,使父子道滅,逆亂之源,自此開矣。” [39] 
  • 其才藝風調,優於高熲,至於推誠體國,處物平當,有宰相識度,不如熲遠矣。 [38] 
  • 楊素少而輕俠,俶儻不羈,兼文武之資,包英奇之略,志懷遠大,以功名自許。高祖龍飛,將清六合,許以腹心之奇,每當推彀之重。掃妖氛於牛鬥,江海無波;摧驍騎於龍庭,匈奴遠遁。考其夷兇靜亂,功臣莫居其右;覽其奇策高文,足為一時之傑。然專以智詐自立,不由仁義之道,阿諛時主,高下其心。營構離宮,陷君於奢侈;謀廢冢嫡,致國於傾危。終使宗廟丘墟,市朝霜露,究其禍敗之源,實乃素之由也。幸而得死,子為亂階,墳土未乾,闔門殂戮,丘隴發掘,宗族誅夷。則知積惡餘殃,信非徒語。多行無禮必自及,其斯之謂歟!約外示温柔,內懷狡算,為蛇畫足,終傾國本,俾無遺育,宜哉。 [38] 
令狐德棻:“有文武材略。” [69] 
  • 素多權略,乘機赴敵,應變無方。然大抵馭戎嚴整,有犯令者,立斬無所寬貸。 [76] 
  • 處道少而輕俠,俶儻不羈;兼文武之資,包英奇之略,志懷遠大,以功名自許。屬隋文帝將清六合,委以腹心之寄。掃妖氛於牛鬥,江海恬波;摧驍猛於龍庭,匈奴遠遁。若其夷兇靜亂,功臣莫居其右;覽其奇策高文,足為一時之傑。然以智詐自立,不由仁義之道,阿諛時主,高下其心。營構離宮,陷君於奢侈;謀廢冢嫡,致國於傾危。終使宗廟丘墟,市朝霜露,究其禍敗之源,實乃素之由也。 [76] 
武則天:“隋尚書令楊素,昔在本朝,早荷殊遇。稟兇邪之德,有諂佞之才,惑亂君上,離間骨肉。搖動冢嫡,寧惟掘蠱之禍;誘扇後主,卒成請蹯之釁。隋室喪亡,蓋惟多僻,究其萌兆,職此之由。生為不忠之人,死為不義之鬼,身雖倖免,子竟族誅。” [138] 
劉餗:“素功臣豪侈,後房婦女,錦衣玉食千人。” [100] 
李絳:“北齊任楊遵彥則理,用高阿那肱則亂;隋代任高熲則理,用楊素則亂;國家任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則理,用李義府許敬宗李林甫楊國忠則亂。” [40] 
杜牧:“周有齊太公,秦有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恭虞詡段熲,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蜀有諸葛武侯,晉有羊祜、杜公元凱,梁有韋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韋孝寬,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秘長遠,策先定於內,功後成於外。” [75] 
範攄:“王敦驅女樂以給軍士,楊素歸德言妻。臨財莫貪,於色不吝者罕矣。時人用為雅談。” [41] 
尹洙:“隋氏一宇內,三將皆勇夫。賀公活以累,楊素死有誅。” [157] 
徐積:“楊素不用車,可汗下馬拜。僅以其身免,號哭而大敗。” [158] 
何去非:“昔者楊素之於隋,可謂一代之名將矣。而賀若弼評之,謂其特猛將耳,非所謂謀將也。甚哉!弼之過於自負而輕於議人也。隋自平陳之後,素已為統帥矣。其克敵斬將,攻策為多。既俘陳主,而江湖海岱羣盜蜂起,大者數萬,小者數千,而素專閫外之權,轉戰萬里,窮越嶺海,無向不滅。已而突厥犯塞,宗室稱兵,而社稷危矣。素之授鉞專征,其所摧陷者不可勝計,遂靖邊氛,而清內難。然素之兵未嘗小衄,隋功臣無與比肩者,其為烈亦至矣。” [42] 
張預:“孫子曰:‘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素除去鹿角而至突厥。又曰:‘法令孰行?’素求人過失而斬之。又曰:‘勝兵先勝而後戰。’素計日破賊,皆如所量。又曰:‘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素緣崖谷而進,直指其營是也。” [43] 
  • 自古小人無材無功者為佞諛傾覆,有材有功者即為奸雄簒竊。楊素材而功適當其主,未可欺奪之時,故見於行事,徒佞諛傾覆而已。使乗際會而得盡逞,曹操、司馬懿之流,王敦、桓温不足數也。凶燄不泯,傳於子弟,大呼首事,卒以亡隋,又何止佞諛傾覆而足哉?然當其時,隋人無能知者,獨一梁毗爾。 [44] 
  • 隋名將,自韓、賀、楊、史,外如崔仲方、於仲文、段文振等,亦足備驅使。 [156] 
徐鈞:“巧逢挾忌立功名,殺父猶從罪更深。已託沉浮輕大節,尚言富貴本無心。” [160] 
陳元靚:“軍書立草,風角單情。隋祖見器,親委戎兵。陳人送疑,畏若神明。服勤韜畧,實得其英。” [70] 
胡三省:“魏舒毀車崇卒以敗狄,楊素除戎車為騎陳以破突厥,皆鼓儳而勝耳。” [133] 
王世貞:“自昔倚馬佔檄,橫槊賦詩,曹孟德、李少卿、桓靈寶、楊處道之外,能復有幾?自非本色故足貽姍。” [45] 
李贄:“觀越公臨沒之際,楊廣不以為德,反以為讎矣,何益乎!” [153] 
王夫之:“隋之諸臣,唯素之不可託也為最,非但熲、弼、德林之不屑與伍,即以視劉昉鄭譯猶有懸絕之分。何也?素者,天下古今之至不仁者也。其用兵也,求人而殺之以立威,使數百人犯大敵,不勝而俱斬之,自有兵以來,唯尉繚言之,唯素行之,蓋無他智略,唯忍於自殺其人而已矣。其營仁壽宮也,丁夫死者萬計,皆以殺人而速奏其成,曠古以來,唯以殺人為事者更無其匹。” [73] 
沈德潛:“武人亦復奸雄,而詩格清遠,轉似出世高人,真不可解。” [109] 
曾國藩:“古來如李斯、曹操、董卓、楊素,其智力皆橫絕一世,而其禍敗亦迥異尋常。近世如陸、何、肅、陳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終。故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 [46] 
鄭觀應:“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才將、曰戰將。……孫臏吳起白起耿弇、楊素、慕容紹宗李光弼馬燧等,才將也。” [72] 
舒位:“宋劭隋廣不可以為子,蕭斌楊素不可以為臣。” [161] 
易順鼎:“嵯峨仁壽建行宮,結怨蒼生正要公。太子青宮圖弒逆,侍兒紅拂識英雄。舟師復睹龍驤盛,柱國都憑虎弼功。莫問陳隋興廢事,屍居餘氣太匆匆。” [159] 
蔡東藩:“高熲重臣,忠而見斥,楊素貪戀富貴,致為宇文述所餌,嬖子匹嫡,外寵貳政,而廢立之釁成,而弒逆之禍,亦自此兆矣。” [71] 
趙劍敏:“和隋朝兩代關係最為密切,且又在整部隋史上發揮極大作用,包括正反兩方面作用的大臣,可推楊素。” [110] 
  • 他作戰的特點是放棄傳統的、帶防禦性的戰術,主張進攻性的騎兵突擊和不斷騷擾敵人。他堅持在記載戰役時,應始終突出他的作用,而不惜奪別人之功為己有。 [74] 
  • 楊素在朝廷上也是殘酷無情,是一個能伺機取勝和工於心計的機會主義者。 [74] 
  • 楊素為隋文帝的“出謀劃策的人物”。他的名字與全面的改革措施無關,幾乎只與遠征和軍務有聯繫。他魯莽無情,傲慢自負,但以那暴力年代的標準來衡量,他是隋王朝的忠僕。 [74] 
  • 楊素,凡是貴族都用得着的打手,隨時準備執行其主公的命令而不管死人多少。 [74] 

楊素軼事典故

楊素破鏡重圓

樂昌公主題跋畫像 樂昌公主題跋畫像
南朝著名詩人徐陵的孫子徐德言,曾任陳朝太子舍人,他的妻子是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才貌極為出色。徐德言當太子舍人這個時候,正趕上陳朝衰敗、時局混亂之際,無法保證國家和個人的安全。徐德言對妻子説:“以你的才華和容貌,如果國家滅亡了,你一定會流落到有權有勢的富豪人家,恐怕我們會永遠分離。倘若我們的緣分沒斷,還能相見,應該有一個信物。”徐德言便折斷一面銅鏡,夫妻兩人各拿一半。他又同妻子約定説:“將來你一定要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將鏡片在街上出售,如果我見到了,就會在當天去找你。” [49] 
等到陳朝滅亡了,樂昌公主果然流落到楊素家中,楊素對她非常寵愛。徐德言流離失所,好不容易才來到京城。他於正月十五這天到市場上尋找,果然有一個僕人模樣的老頭出售一片一半的鏡子,而且要價非常高,人們都嘲笑他。徐德言將老人帶到自己的住處,給老頭吃飯,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拿出自己那一半鏡子和老頭賣的那半鏡子合在一起,並在鏡子上題了一首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鏡子和人都離我而去。如今鏡子回來人卻未歸,鏡子上已映不出嫦娥的倩影,只能反射出一片月光)。” [49] 
樂昌公主看到題詩以後,哭哭啼啼地不肯吃飯,楊素瞭解情況後也非常傷感,派人將徐德言找來,決定將妻子還給他,並送給他們許多錢物。聽説這件事的人沒有不讚嘆的。楊素設酒宴為徐德言和陳氏餞行,並叫陳氏也作了一首詩:“令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今天是什麼特殊的日子,新丈夫面對舊丈夫,哭也不是笑也不是,這才知道作人的艱難)。”然後陳氏和徐德言回到江南,一直到白頭偕老。 [49] 

楊素成人之美

與楊素同朝為臣的李德林有一子,名為李百藥。李百藥少年倜儻,看上了楊素的一個寵妾。竟夜入楊宅,與楊素的寵妾幽會私通。結果東窗事發,被楊素逮個正着。楊素惱羞成怒,欲治李百藥死罪。當李百藥被推上來時,他發現李百藥是個“年未二十,儀神雋秀”的英俊少年郎,不禁惜才之情頓起,動了惻隱之心説:“聽説你擅長寫文章,可以作詩自敍,如果符合我的心意,定當免你一死。”於是為李百藥解綁,授以紙筆。李百藥在生死關頭,才思忽至,一氣呵成,當即成文。楊素看完,表情欣然,當場把愛妾賜給李百藥為妻,“並資從數十萬”。後來,對李百藥極為賞識的楊素、牛弘共同奏請隋文帝楊堅,授李百藥為尚書禮部員外郎 [101]  [50]  [51] 

楊素貪冒財貨

楊素依仗自己富足的錢財,廣求家產,東西二京他的居宅奢侈華麗,早晨拆毀晚上重建,營造修繕從不停止。住所中則有上千女眷,均錦衣玉食 [50]  。而在各方的大城市,楊素的旅店、水磨和肥沃的田地、華麗的房子都以千百來計算。當時人們議論紛紛,並且因此而瞧不起他。 [35] 

楊素人死言善

楊素曾經作了一首共七百字的五言詩送給番州刺史薛道衡,氣勢非常宏大,風韻出眾,堪稱一時的上乘之作。寫後沒幾天,楊素就死了。薛道衡嘆息説:“人快要死的時候,他的話語也變得很友善了,難道就是像這樣的嗎?” [60] 

楊素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父
北魏時官至北道大行台、懷朔鎮將。累贈侍中、車騎大將軍、司空公、雍州刺史、臨貞縣伯,諡號“文恭”。被認為是楊氏“越公房”的始祖。
祖父
字宣和。北魏時官至輔國將軍、諫議大夫。死後獲贈殿中尚書、華州刺史、臨貞公,諡號“忠”。
父親
楊敷(?-571)
字文衍。在北周官至汾州刺史、都督汾州諸軍事,襲封臨貞縣公。後獲贈使持節、大將軍、淮、廣、復三州諸軍事、三州刺史,諡號忠壯。 [69] 
弟弟
楊素異母弟。字惠伯。歷任內史令、右光祿大夫、淅陽太守,封修武縣公。
楊詢
——
楊慎
封義安侯。
楊嶽
歷任右武衞右親衞、衞尉寺丞、京兆萬年縣縣令,封蒼山縣公。
妹妹
楊氏
楊素異母妹。嫁延州刺史獨孤陀,獨孤陀獲罪後被勒令出家為尼。 [131] 
妻子
鄭祁耶(?-598)
北魏開府儀同三司、司農卿鄭道穎的孫女。以“性悍”著稱,與楊素頗為不和。 [65] 
長子
楊玄感(?-613)
襲爵楚國公,官至禮部尚書。後起兵叛亂,失敗而死。
次子
楊玄縱(?-613)
官至武賁郎將。楊玄感叛亂失敗後被斬首。
三子
楊玄挺(?-613)
楊玄感叛亂過程中中箭而亡。
四子
楊玄獎(?-613)
楊玄感叛亂失敗後被郡丞周玉殺死。
五子
楊萬項(?-613)
官至鷹揚郎將。楊玄感叛亂失敗後被斬首。
六子
楊民行(?-613)
楊玄感叛亂失敗後被斬首。
七子
楊積善(?-613)
本名楊玄德,字積善。官至上儀同三司、偃師縣令。楊玄感叛亂失敗後自殺未遂,後被車裂而死。
女兒
楊氏(602-657)
即唐高祖楊嬪,生江王李元祥,後被封為江國太妃
孫子
楊台(602-660)
字崇本。楊玄獎之子。是楊玄感叛亂中唯一倖存的楊素系男性子嗣。唐高宗時官至宋州長史兼檢校虢王府司馬。
孫女
楊氏
楊玄獎之女。為唐太宗嬪妃。
以上內容主要來源 [38]  [76]  [79]  [98] 

楊素主要作品

據《隋書》的《經籍志》《楊素傳》著錄,楊素有文集十卷,今已散佚 [60]  。今存詩近二十首,載《文苑英華》 《樂府詩集 [105]  。《全隋文》輯錄存其文 [66] 
楊素主要的傳世詩文
《山齋獨坐贈薛內史二首》《贈薛播州》《送蔡君知入蜀》《賦得笛詩》《贈薛內史詩》《出塞二首
《謝煬帝手詔問勞表》《奏劾王誼》《奏張胄玄、劉孝孫所剋日食事》《滕王綸罪議》《衞王集罪議》《為蜀王秀作檄文》《柳弘誄》 [66] 

楊素藝術形象

楊素文學形象

明尤求《紅拂圖》,楊素居中,李靖居左下 明尤求《紅拂圖》,楊素居中,李靖居左下
唐傳奇虯髯客傳》中,楊素是隋朝的司空,其家妓紅拂生得“肌膚儀狀、言詞氣佳,真天人也”,很有見識。她傾慕來訪楊素的布衣李靖,隨之出奔。 [82-83]  而在正史中,楊素的確與李靖有過會面。當時李靖在隋朝公卿中聲名顯著,楊素曾撫着坐牀對李靖説:“你終當坐到這個位置!” [61] 
在清佚名長篇講史小説《説唐演義全傳》中,楊素原是突厥可汗,因助隋統一北疆有戰功,封為越公,御賜楊姓。在朝廷出將入相,寵冠百僚。他工於心計,擅觀風向,見利背義。夥同晉王楊廣,嫁禍太子,唆使文帝楊堅廢太子而立晉王,從此騙取信任。又助楊廣弒父縊兄,假作遺語,扶持楊廣即帝位。後被摯友李密誤殺。 [107] 

楊素影視形象

年份
劇名
飾演者
1987年
大運河
不詳
1996年
2005年
2008年
隋煬帝
2012年
巴森 [62] 
2019年
閆肅 [53] 

楊素史料索引

關於楊素的生平事蹟,主要參見《隋書》卷48 [38]  與《北史》卷41 [76]  的《楊素傳》。《資治通鑑》卷170~卷182之間亦有不少關於他的記載。
參考資料
  • 1.    《隋書》卷48《楊素傳》:楊素,字處道,弘農華陰人也。祖暄,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敷,周汾州刺史,沒於齊。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世人多未之知,唯從叔祖魏尚書僕射寬深異之,每謂子孫曰:“處道當逸羣絕倫,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後與安定牛弘同志好學,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屬文,工草隸,頗留意於風角。美鬚髯,有英傑之表。周大冢宰宇文護引為中外記室,後轉禮曹,加大都督。
  • 2.    《隋書》卷48《楊素傳》:武帝親總萬機,素以其父守節陷齊,未蒙朝命,上表申理,帝不許。至於再三,帝大怒,命左右斬之。素乃大言曰:“臣事無道天子,死其分也。”帝壯其言,由是贈敷為大將軍,諡曰忠壯。拜素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漸見禮遇。帝命素為詔書,下筆立成,詞義兼美。帝嘉之,顧謂素曰:“善自勉之,勿憂不富貴。”素應聲答曰:“臣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
  • 3.    《隋書》卷48《楊素傳》:及平齊之役,素請率父麾下先驅。帝從之,賜以竹策,曰:“朕方欲大相驅策,故用此物賜卿。”從齊王憲與齊人戰於河陰,以功封清河縣子,邑五百户。其年授司城大夫。
  • 4.    《隋書》卷48《楊素傳》:明年,復從憲拔晉州。憲屯兵雞棲原,齊主以大軍至,憲懼而宵遁,為齊兵所躡,眾多敗散。素與驍將十餘人盡力苦戰,憲僅而獲免。其後每戰有功。及齊平,加上開府,改封成安縣公,邑千五百户,賜以粟帛、奴婢、雜畜。
  • 5.    《陳書》卷9《吳明徹傳》:會周氏滅齊,高宗交事徐、兗,九年,詔明徹進軍北伐,令其世子戎昭將軍、員外散騎侍郎惠覺攝行州事。明徹軍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率眾拒戰,明徹頻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復敢出。明徹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環列舟艦於城下,攻之甚急。
  • 6.    《隋書》卷48《楊素傳》:從王軌破陳將吳明徹於呂梁 ,治東楚州事。封弟慎為義安侯。陳將樊毅築城於泗口,素擊走之,夷毅所築。宣帝即位,襲父爵臨貞縣公,以弟約為安成公。
  • 7.    《隋書》卷48《楊素傳》:尋從韋孝寬徇淮南,素別下盱眙、鍾離。
  • 8.    《隋書》卷48《楊素傳》:及高祖為丞相,素深自結納。高祖甚器之,以素為汴州刺史。
  • 9.    《隋書》卷48《楊素傳》:行至洛陽,會尉迥作亂,滎州刺史宇文胄據武牢以應迥,素不得進。
  • 10.    《隋書》卷48《楊素傳》:高祖拜素大將軍,發河內兵擊胄,破之。遷徐州總管,進位柱國,封清河郡公,邑二千户。以弟嶽為臨貞公。
  • 11.    《隋書》卷48《楊素傳》:高祖受禪,加上柱國。
  • 12.    《隋書》卷48《楊素傳》:開皇四年,拜御史大夫。其妻鄭氏性悍,素忿之曰:“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為皇后。”鄭氏奏之,由是坐免。
  • 13.    《隋書》卷48《楊素傳》:上方圖江表,先是,素數進取陳之計,未幾,拜信州總管,賜錢百萬、錦千段、馬二百匹而遣之。
  • 14.    《隋書》卷48《楊素傳》:素居永安,造大艦,名曰五牙,上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六拍竿,並高五十尺,容戰士八百人,旗幟加於上。次曰黃龍,置兵百人。自餘平乘、舴艋等各有差。
  • 15.    《隋書》卷48《楊素傳》:及大舉伐陳,以素為行軍元帥,引舟師趣三峽。軍至流頭灘,陳將戚欣以青龍百餘艘、屯兵數千人守狼尾灘,以遏軍路。其地險峭,諸將患之。素曰:“勝負大計,在此一舉。若晝日下船,彼則見我,灘流迅激,制不由人,則吾失其便。”乃以夜掩之。素親率黃龍數千艘,銜枚而下,遣開府王長襲引步卒從南岸擊欣別柵,令大將軍劉仁恩率甲騎趣白沙北岸,遲明而至,擊之,欣敗走。悉虜其眾,勞而遣之,秋毫不犯,陳人大悦。
  • 16.    《隋書》卷48《楊素傳》:素率水軍東下,舟艫被江,旌甲曜日。素坐平乘大船,容貌雄偉,陳人望之懼曰:“清河公即江神也。”
  • 17.    《隋書》卷48《楊素傳》:陳南康內史呂仲肅屯岐亭,正據江峽,於北岸鑿巖,綴鐵鎖三條,橫截上流,以遏戰船。素與仁恩登陸俱發,先攻其柵。仲肅軍夜潰,素徐去其鎖。
  • 18.    《隋書》卷48《楊素傳》:仲肅復據荊門之延洲。素遣巴蜒卒千人,乘五牙四艘,以柏檣碎賊十餘艦,遂大破之,俘甲士二千餘人,仲肅僅以身免。陳主遣其信州刺史顧覺鎮安蜀城,荊州刺史陳紀鎮公安,皆懾而退走。巴陵以東,無敢守者。湘州刺史、岳陽王陳叔慎遣使請降。
  • 19.    《隋書》卷48《楊素傳》:素下至漢口,與秦孝王會。
  • 20.    《隋書》卷48《楊素傳》:及還,拜荊州總管,進爵郢國公,邑三千户,真食長壽縣千户。以其子玄感為儀同,玄獎為清河郡公。賜物萬段,粟萬石,加以金寶,又賜陳主妹及女妓十四人。素言於上曰:“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逆人王誼,前封於郢,臣不願與之同。”於是改封越國公。尋拜納言。歲餘,轉內史令。
  • 21.    《隋書》卷48《楊素傳》:俄而江南人李稜等聚眾為亂,大者數萬,小者數千,共相影響,殺害長吏。以素為行軍總管,帥眾討之。賊朱莫問自稱南徐州刺史,以盛兵據京口。素率舟師入自楊子津,進擊破之。晉陵顧世興自稱太守,與其都督鮑遷等復來拒戰。素逆擊破之,執遷,虜三千餘人。進擊無錫賊帥葉略,又平之。吳郡沈玄懀、沈傑等以兵圍蘇州,刺史皇甫績頻戰不利。素率眾援之,玄懀勢迫,走投南沙賊帥陸孟孫。素擊孟孫於松江,大破之,生擒孟孫、玄懀。黟、歙賊帥沈雪、沈能據柵自固,又攻拔之。浙江賊帥高智慧自號東揚州刺史,船艦千艘,屯據要害,兵甚勁。素擊之,自旦至申,苦戰而破。智慧逃入海,素躡之,從餘姚泛海趣永嘉。智慧來拒戰,素擊走之,擒獲數千人。賊帥汪文進自稱天子,據東陽,署其徒蔡道人為司空,守樂安。進討,悉平之。又破永嘉賊帥沈孝徹。於是步道向天台,指臨海郡,逐捕遺逸寇。前後百餘戰,智慧遁守閩越。上以素久勞於外,詔令馳傳入朝。加子玄感官為上開府,賜彩物三千段。素以餘賊未殄,恐為後患,又自請行。乃下詔曰:“朕憂勞百姓,日旰忘食,一物失所,情深納隍。江外狂狡,妄構妖逆,雖經殄除,民未安堵。猶有賊首兇魁,逃亡山洞,恐其聚結,重擾蒼生。內史令、上柱國、越國公素,識達古今,經謀長遠,比曾推轂,舊著威名,宜任以大兵,總為元帥,宣佈朝風,振揚威武,擒剪叛亡,慰勞黎庶。軍民事務,一以委之。”素復乘傳至會稽。
  • 22.    《隋書》卷48《楊素傳》:先是,泉州人王國慶,南安豪族也,殺刺史劉弘,據州為亂,諸亡賊皆歸之。自以海路艱阻,非北人所習,不設備伍。素泛海掩至,國慶遑遽,棄州而走,餘黨散入海島,或守溪洞。素分遣諸將,水陸追捕。乃密令人謂國慶曰:“爾之罪狀,計不容誅。唯有斬送智慧,可以塞責。”國慶於是執送智慧,斬於泉州。自餘支黨,悉來降附,江南大定。上遣左領軍將軍獨孤陀至浚儀迎勞。比到京師,問者日至。拜素子玄獎為儀同,賜黃金四十斤,加銀瓶,實以金錢,縑三千段,馬二百匹,羊二千口,公田百頃,宅一區。代蘇威為尚書右僕射,與高熲專掌朝政。
  • 23.    《隋書》卷48《楊素傳》:素性疏而辯,高下在心,朝臣之內,頗推高熲,敬牛弘,厚接薛道衡,視蘇威蔑如也。自餘朝貴,多被陵轢。其才藝風調,優於高熲,至於推誠體國,處物平當,有宰相識度,不如熲遠矣。
  • 24.    《資治通鑑》卷178:開皇十三年……二月,丙午,詔營仁壽宮於岐州之北,使楊素監之。素奏前萊州刺史宇文愷檢校將作大匠,記室封德彝為土木監。於是夷山堙谷以立宮殿,崇台累榭,宛轉相屬。役使嚴急,丁夫多死,疲屯顛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築為平地。死者以萬數。
  • 25.    《隋書》卷48《楊素傳》:尋令素監營仁壽宮,素遂夷山堙谷,督役嚴急,作者多死,宮側時聞鬼哭之聲。及宮成,上令高熲前視,奏稱頗傷綺麗,大損人丁,高祖不悦。素尤懼,計無所出,即於北門啓獨孤皇后曰:“帝王法有離宮別館,今天下太平,造此一宮,何足損費!”後以此理諭上,上意乃解。於是賜錢百萬,錦絹三千段。
  • 26.    《隋書》卷48《楊素傳》:十八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塞,以素為靈州道行軍總管,出塞討之,賜物二千段,黃金百斤。先是,諸將與虜戰,每慮胡騎奔突,皆以戎車步騎相參,輿鹿角為方陣,騎在其內。素謂人曰:“此乃自固之道,非取勝之方也。”於是悉除舊法,令諸軍為騎陣。達頭聞之大喜,曰:“此天賜我也。”因下馬仰天而拜,率精騎十餘萬而至。素奮擊,大破之,達頭被重創而遁,殺傷不可勝計,羣虜號哭而去。優詔褒揚,賜縑二萬匹,及萬釘寶帶。加子玄感位大將軍,玄獎、玄縱、積善並上儀同。
  • 27.    《隋書》卷48《楊素傳》:素多權略,乘機赴敵,應變無方,然大抵馭戎嚴整,有犯軍令者立斬之,無所寬貸。每將臨寇,輒求人過失而斬之,多者百餘人,少不下十數。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對陣,先令一二百人赴敵,陷陣則已,如不能陷陣而還者,無問多少,悉斬之。又令三二百人復進,還如向法。將士股慄,有必死之心,由是戰無不勝,稱為名將。素時貴幸,言無不從,其從素征伐者,微功必錄,至於他將,雖有大功,多為文吏所譴卻。故素雖嚴忍,士亦以此願從焉。
  • 28.    《隋書》卷48《楊素傳》:二十年,晉王廣為靈朔道行軍元帥,素為長史。王卑躬以交素。及為太子,素之謀也。仁壽初,代高熲為尚書左僕射,賜良馬百匹,牝馬二百匹,奴婢百口。其年,以素為行軍元帥,出雲州擊突厥,連破之。突厥退走,率騎追躡,至夜而及之。將復戰,恐賊越逸,令其騎稍後。於是親將兩騎,並降突厥二人,與虜並行,不之覺也。候其頓舍未定,趣後騎掩擊,大破之。自是突厥遠遁,磧南無復虜庭。以功進子玄感位為柱國,玄縱為淮南郡公。賞物二萬段。
  • 29.    《隋書》卷48《楊素傳》:及獻皇后崩,山陵制度,多出於素。上善之,下詔曰:君為元首,臣則股肱,共治萬姓,義同一體。上柱國、尚書左僕射、仁壽宮大監、越國公素,志度恢弘,機鑑明遠,懷佐時之略,包經國之才。王業初基,霸圖肇建,策名委質,受脤出師,擒剪兇魁,克平虢、鄭。頻承廟算,揚旍江表,每稟戎律,長驅塞陰,南指而吳越肅清,北臨而獯獫摧服。自居端揆,參贊機衡,當朝正色,直言無隱。論文則詞藻縱橫,語武則權奇間出。既文且武,唯朕所命,任使之處,夙夜無怠。獻皇后奄離六宮,遠日雲及,塋兆安厝,委素經營。然葬事依禮,唯卜泉石,至如吉凶,不由於此。素義存奉上,情深體國,欲使幽明俱泰,寶祚無窮。以為陰陽之書,聖人所作,禍福之理,特須審慎。乃遍歷川原,親自佔擇,纖介不善,即更尋求,志圖元吉,孜孜不已。心力備盡,人靈協贊,遂得神皋福壤,營建山陵。論素此心,事極誠孝,豈與夫平戎定寇比其功業?非唯廊廟之器,實是社稷之臣,若不加褒賞,何以申茲勸勵?可別封一子義康郡公,邑萬户,子子孫孫,承襲不絕。餘如故。並賜田三十頃,絹萬段,米萬石,金缽一,實以金,銀缽一,實以珠,並綾錦五百段。
  • 30.    《隋書》卷48《楊素傳》:時素貴寵日隆,其弟約、從父文思、弟文紀,及族父異,並尚書列卿。諸子無汗馬之勞,位至柱國、刺史。家僮數千,後庭妓妾曳綺羅者以千數。第宅華侈,制擬宮禁。有鮑亨者,善屬文,殷胄者,工草隸,並江南士人,因高智慧沒為家奴。親戚故吏,佈列清顯,素之貴盛,近古未聞。煬帝初為太子,忌蜀王秀,與素謀之,構成其罪,後竟廢黜。朝臣有違忤者,雖至誠體國,如賀若弼、史萬歲、李綱、柳彧等,素皆陰中之。若有附會及親戚,雖無才用,必加進擢。朝廷靡然,莫不畏附。唯兵部尚書柳述,以帝婿之重,數於上前面折素。大理卿梁毗,抗表上言素作威作福。上漸疏忌之,後因出敕曰:“僕射國之宰輔,不可躬親細務,但三五日一度向省,評論大事。”外示優崇,實奪之權也。終仁壽之末,不復通判省事。上賜王公以下射,素箭為第一,上手以外國所獻金精盤,價直鉅萬,以賜之。
  • 31.    《隋書》卷48《楊素傳》:四年,從幸仁壽宮,宴賜重疊。及上不豫,素與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等入閤侍疾。時皇太子入居大寶殿,慮上有不諱,須豫防擬,乃手自為書,封出問素。素錄出事狀以報太子。宮人誤送上所,上覽而大恚。所寵陳貴人又言太子無禮。上遂發怒,欲召庶人勇。太子謀之於素,素矯詔追東宮兵士帖上台宿衞,門禁出入,並取宇文述、郭衍節度,又令張衡侍疾。上以此日崩,由是頗有異論。
  • 32.    《隋書》卷48《楊素傳》:漢王諒反,遣茹茹天保來據蒲州,燒斷河橋。又遣王聃子率數萬人併力拒守。素將輕騎五千襲之,潛於渭口宵濟,遲明擊之,天保敗走,聃子懾而以城降。有詔徵還。初,素將行也,計日破賊,皆如所量。帝於是以素為幷州道行軍總管、河北安撫大使,率眾數萬討諒。時晉、絳、呂三州併為諒城守,素各以二千人縻之而去。諒遣趙子開擁眾十餘萬,策絕徑路,屯據高壁,佈陣五十里。素令諸將以兵臨之,自引奇兵潛入霍山,緣崖谷而進,直指其營,一戰破之,殺傷數萬。諒所署介州刺史梁修羅屯介休,聞素至,懼,棄城而走。進至清源,去幷州三十里,諒率其將王世宗、趙子開、蕭摩訶等,眾且十萬,來拒戰。又擊破之,擒蕭摩訶。諒退保幷州,素進兵圍之,諒窮蹙而降,餘黨悉平。
  • 33.    《隋書》卷48《楊素傳》:帝遣素弟修武公約齎手詔勞素,素上表陳謝曰:臣自惟虛薄,志不及遠,州郡之職,敢憚劬勞,卿相之榮,無階覬望。然時逢昌運,王業惟始,雖涓流赴海,誠心屢竭,輕塵集嶽,功力蓋微。徒以南陽里閭,豐沛子弟,高位重爵,榮顯一時。遂復入處朝端,出總戎律,受文武之任,預帷幄之謀。豈臣才能,實由恩澤。欲報之德,義極昊天。伏惟陛下照重離之明,養繼天之德,牧臣於疏遠,照臣以光暉,南服降枉道之書,春宮奉肅成之旨。然草木無識,尚榮枯候時,況臣有心,實自效無路。盡夜回徨,寢食慚惕,常懼朝露奄至,虛負聖慈。賊諒包藏禍心,有自來矣,因幸國哀,便肆凶逆,興兵晉、代,搖盪山東。陛下拔臣於凡流,授臣以戎律,蒙心膂之寄,稟平亂之規。蕭王赤心,人皆以死,漢皇大度,天下爭歸,妖寇廓清,豈臣之力!曲蒙使臣弟約齎詔書問勞,高旨峻筆,有若天臨,洪恩大澤,便同海運。悲欣慚懼,五情振越,雖百殞微軀,無以一報。其月還京師,因從駕幸洛陽,以素領營東京大監。以平諒之功,拜其子萬石、仁行、侄玄挺皆儀同三司,賚物五萬段,綺羅千匹,諒之妓妾二十人。
  • 34.    《隋書》卷48《楊素傳》:大業元年,遷尚書令,賜東京甲第一區,物二千段。尋拜太子太師,餘官如故。前後賞錫,不可勝計。明年,拜司徒,改封楚公,真食二千五百户。其年,卒官。諡曰景武,贈光祿大夫、太尉公、弘農河東絳郡臨汾文城河內汲郡長平上黨西河十郡太守。給輼車,班劍四十人,前後部羽葆鼓吹,粟麥五千石,物五千段。鴻臚監護喪事。帝又下詔曰:“夫銘功彝器,紀德豐碑,所以垂名跡於不朽,樹風聲於沒世。故楚景武公素,茂績元勳,劬勞王室,竭盡誠節,協贊朕躬。故以道邁三傑,功參十亂。未臻遐壽,遽揖清徽。春秋遞代,方綿歲祀,式播雕篆,用圖勳德,可立碑宰隧,以彰盛美。”
  • 35.    《隋書》卷48《楊素傳》:素雖有建立之策及平楊諒功,然特為帝所猜忌,外示殊禮,內情甚薄。太史言隋分野有大喪,因改封於楚。楚與隋同分,欲以此厭當之。素寢疾之日,帝每令名醫診候,賜以上藥。然密問醫人,恆恐不死。素又自知名位已極,不肯服藥,亦不將慎,每語弟約曰:“我豈須更活耶?”素貪冒財貨,營求產業。東、西二京,居宅侈麗,朝毀夕復,營繕無已。爰及諸方都會處,邸店、水磑並利田宅以千百數,時議以此鄙之。子玄感嗣,別有傳。諸子皆坐玄感誅死。
  • 36.    《隋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2-23]
  • 37.    《北史》卷77《梁毗傳》:毗見左僕射楊素貴重擅權,百僚震懾,恐為國患,因上封事曰:“竊見左僕射越國公素,幸遇愈重,權勢日隆,所私皆非忠讜,所進鹹是親戚,子弟布州,兼州連縣。天下無事,容息奸圖,四海稍虞,必為禍始。夫奸臣擅命,有漸而來。王莽資之於積年,桓玄基之於易世,而卒殄漢祀,終傾晉祚。陛下若以素為阿衡,臣恐其心未必伊尹也。”帝大怒,命有司禁止,親自詰之。毗極言曰:“素既擅權寵,作威作福,將領之處,殺戮無道。又太子、蜀王罪廢之日,百僚無不震悚,唯素揚眉奮肘,喜見容色,利國家有事以為身幸。”毗發言謇謇,有誠亮之節,帝無以屈也,乃釋之。素自此恩寵漸衰。但素任寄隆重,多所折挫,當時朝士無不懾伏;有敢與相是非,辭氣不撓者,獨毗與柳彧及尚書左丞李綱而已。後上不復專委於素,蓋由察毗之言。
  • 38.    《隋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2-23]
  • 39.    《全唐文·卷十》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8-29]
  • 40.    《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五》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8-28]
  • 41.    《云溪友議》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8-06]
  • 42.    《何博士備論》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8-02]
  • 43.    《十七史百將傳·卷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8-29]
  • 44.    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 主編.全宋筆記 第9編 10:大象出版社,2018-03:167
  • 45.    《藝苑卮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7-24]
  • 46.    曾國藩 作.曾國藩家書:廣東人民出版社,2022-01:330
  • 47.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吉禮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2-23]
  • 48.    《宋史·卷一零五·志第五十八·禮八·吉禮八》
  • 49.    《本事詩·情感第一》: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絕。德言為太子舍人,方屬時亂,恐不相保,謂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權豪之家,斯永絕矣。儻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鏡,各執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賣于都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訪于都市。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予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乃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歸"原作"各",據明抄本、陳校、許本改)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之。聞者無不感嘆,仍與德言陳氏偕飲,令陳氏為詩曰:"令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遂與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
  • 50.    《隋唐佳話·捲上》:李德林為內史令,與楊素共執隋政。素功臣豪侈,後房婦女,錦衣玉食千人。德林子百藥夜入其室,則其寵妾所召也。素俱執於庭,將斬之。百藥年未二十,儀神俊秀,素意惜之,曰:“聞汝善為文,可作詩自敍。稱吾意,當免汝死。”後解縛,授以紙筆,立就。素覽之欣然,以妾與之,並資從數十萬。
  • 51.    助隋煬帝登上帝位的權臣楊素:魔鬼 還是天使?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8-02]
  • 52.    舒淇處女古裝劇飾演紅拂 鄭則仕化身楊素(圖)  .搜狐網[引用日期2013-08-02]
  • 53.    獨孤皇后 第01集 片尾字幕第43分02秒  .騰訊視頻[引用日期2023-03-12]
  • 54.    《北史》卷63《蘇威傳》:平陳之後,牧人者盡改變之,無長幼悉使誦五教。威加以煩鄙之辭,百姓嗟怨。
  • 55.    《北史》卷41《楊素傳》:俄而江南人李稜等為亂,以素為行軍總管討之。帝命平定日,男子悉斬,女婦賞徵人,在陣免者從賤。
  • 56.    《續高僧傳》卷31:開皇十一年,江南叛反,王師臨吊,乃拒官軍,羽檄競馳兵聲逾盛。時元帥楊素,整陣南驅,尋便瓦散,俘虜誅剪三十餘萬。
  • 57.    楊素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27]
  • 58.    楊 素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引用日期2023-06-27]
  • 59.    《隋書》卷3《煬帝紀上》:“(大業)二年……七月……乙亥(二十三日),上柱國、司徒、楚國公楊素薨。”《資治通鑑》卷180:“(大業二年)秋,七月……乙亥,素薨,贈太尉公、弘農等十郡太守,葬送甚盛。”
  • 60.    《隋書》卷48《楊素傳》:素嘗以五言詩七百字贈番州刺史薛道衡,詞氣宏拔,風韻秀上,亦為一時盛作。未幾而卒,道衡嘆曰:“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豈若是乎!”有集十卷。
  • 61.    《舊唐書》卷67《李靖傳》: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人也。……其舅韓擒虎,號為名將,每與論兵,未嘗不稱善,撫之曰:“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初仕隋為長安縣功曹,後歷駕部員外郎。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皆善之。素嘗拊其牀謂靖曰:“卿終當坐此。”
  • 62.    軒轅劍之天之痕 (2012)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4-01-15]
  • 63.    隋唐英雄 第1集(“演員表”楊素飾演者見47:14左右)  .愛奇藝[引用日期2024-01-15]
  • 64.    隋煬帝 (2007)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4-01-15]
  • 65.    樊英峯 主編.乾陵文化研究 6:三秦出版社,2011-12:336-338
  • 66.    《全隋文·卷二十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1-15]
  • 67.    白曉帆 著.隋代文學考論:山東大學出版社,2018-04:106-114
  • 68.    吳喬述.圍爐詩話 卷二:中華書局,1985:138
  • 69.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5]
  • 70.    《事林廣記後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1-15]
  • 71.    南北史演義:第八十七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5]
  • 72.    鄭觀應 著;辛俊玲 評註.盛世危言:華夏出版社,2002-10:366-367
  • 73.    王夫之 著;傅雲龍,吳可 主編.船山遺書 第5卷:北京出版社,1999:3124-3125
  • 74.    劍橋中國隋唐史:開國者隋文帝(581—604年在位)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5]
  • 75.    董誥等 編.全唐文 5: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2:4601
  • 76.    《北史·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5]
  • 77.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戰爭史地圖集:星球地圖出版社,2007-08:72
  • 78.    郭偉濤.論北魏楊播、楊鈞家族祖先譜系的構建——兼及隋唐弘農楊氏相關問題[J].中華文史論叢,2017(04):131-159,393-394.
  • 79.    《新唐書·卷七十一·表第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5]
  • 80.    《隋書》卷2《高祖紀下》:(開皇)八年……冬十月己亥,太白出西方。己未,置淮南行台省於壽春,以晉王廣為尚書令。……甲子,將伐陳,有事於太廟。命晉王廣、秦王俊、清河公楊素併為行軍元帥以伐陳。於是晉王廣出六合,秦王俊出襄陽,清河公楊素出信州,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宜陽公王世積出蘄春,新義公韓擒虎出廬江,襄邑公賀若弼出吳州,落叢公燕榮出東海,合總管九十,兵五十一萬八千,皆受晉王節度。東接滄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橫亙數千裏。
  • 81.    周勳初,傅璇琮,鬱賢皓,吳企明,佟培基 主編.全唐五代詩 1:陝西人民出版社 陝西出版傳媒集團,2014-10:104
  • 82.    《虯髯客傳》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4-01-15]
  • 83.    金啓華 主編.全宋詞典故考釋辭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01:381
  • 84.    《隋書》卷2《高祖紀下》:(開皇)九年春正月……丙子,賀若弼敗陳師於蔣山,獲其將蕭摩訶。韓擒虎進師入建鄴,獲其將任蠻奴,獲陳主叔寶。陳國平,合州三十,郡一百,縣四百。……二月……辛酉,以信州總管楊素為荊州總管,吏部侍郎宇文弼為刑部尚書,宗正少卿楊異為工部尚書。
  • 85.    《隋書》卷2《高祖紀下》:(開皇)九年……六月乙丑,以荊州總管楊素為納言。……十年……秋七月癸卯,以納言楊素為內史令。
  • 86.    《隋書》卷2《高祖紀下》:(開皇)十年……十一月……是月,婺州人汪文進、會稽人高智慧、蘇州人沈玄懀皆舉兵反,自稱天子,署置百官。樂安蔡道人、蔣山李稜、饒州吳代華、永嘉沈孝澈、泉州王國慶、餘杭楊寶英、交趾李春等皆自稱大都督,攻陷州縣。詔上柱國、內史令、越國公楊素討平之。
  • 87.    《隋書》卷2《高祖紀下》:(開皇)十二年……十二月癸酉,突厥遣使來朝。乙酉,以上柱國、內史令楊素為尚書右僕射。
  • 88.    《隋書》卷65《周羅睺傳》:十九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塞,從楊素擊之。虜眾甚盛,羅睺白素曰:“賊陣未整,請擊之。”素許焉,與輕勇二十騎直衝虜陣,從申至酉,短兵屢接,大破之。
  • 89.    《隋書》卷45《文四子傳》:十九年,突厥犯塞,以諒為行軍元帥,竟不臨戎。
  • 90.    《隋書》卷84《北狄傳》:明年,又遣漢王諒為元帥,左僕射高熲率將軍王詧、上柱國趙仲卿並出朔州道,右僕射楊素率柱國李徹、韓僧壽出靈州,上柱國燕榮出幽州,以擊之。
  • 91.    《隋書》卷2《高祖紀下》:(開皇)二十年……夏四月壬戌,突厥犯塞,以晉王廣為行軍元帥,擊破之。……十一月……以晉王廣為皇太子。
  • 92.    《隋書》卷2《高祖紀下》:仁壽元年春正月乙酉朔,大赦,改元。以尚書右僕射楊素為尚書左僕射,納言蘇威為尚書右僕射。
  • 93.    《北史》卷76《來護兒傳》:十一年,高智慧據江南反,以子總管統兵隋楊素討之。賊據浙江岸為營,周亙百餘里,船艦被江,鼓譟而進。護兒言於素曰:“吳人累鋭,利在舟楫。必死之賊,難與爭鋒。公且嚴陣以待之,勿與接刃,請假奇兵數千,潛度江,掩破其壁,使退無所歸,進不得戰,此韓信破趙之策也。”素以為然。護兒乃以輕舸數百,直登江岸,襲破其營,因縱火,煙焰張天。賊顧火而懼,素因是動,一鼓破之。智慧將逃於海,護兒追至閩中,餘黨皆平。
  • 94.    《隋書》卷3《煬帝紀上》:(大業)二年……六月壬子,以尚書令、太子太師楊素為司徒。
  • 95.    《隋書》卷3《煬帝紀上》:大業元年……二月己卯,以尚書左僕射楊素為尚書令。三月丁未,詔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實之。……閏七月甲子,以尚書令楊素為太子太師,安德王雄為太子太傅,河間王弘為太子太保。
  • 96.    《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4-01-16]
  • 97.    《大業略記》:高祖在仁壽宮,病甚,煬帝侍疾,而高祖美人尤嬖倖者,惟陳蔡而已。帝乃召蔡於別室,既還,面傷而法亂,高祖問之,蔡泣曰:“皇太子為非禮。”高祖大怒,嗜指出血,召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等令發詔追廢人勇,即令廢立。帝事迫,召左僕射楊素、左庶子張衡進毒藥。帝簡驍健宮奴三十人皆服婦人之服,衣下置杖,立於門巷,以為之衞。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
  • 98.    劉琴麗.墓誌所見隋末唐初的楊素後裔[J].文物春秋,2017(03):21-29.
  • 99.    《北史》卷41《楊敷附楊素楊玄感等傳》:其弟玄獎為義陽太守,將歸玄感,為郡丞周旋玉所殺。玄縱弟萬石,自帝所逃歸,至高陽,止傳舍,監事許華與郡兵執之,斬於涿郡。萬石弟仁行,官至朝議大夫,斬於長安。並具梟磔。公卿請改玄感姓為梟氏,詔可之。
  • 100.    隋唐佳話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7]
  • 101.    《舊唐書》卷72《李百藥傳》: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雅愛其才,奏授禮部員外郎,皇太子勇又召為東宮學士。
  • 102.    馮夢龍 編撰;鄧林 譯.智囊:崇文書局,2020-06:90
  • 103.    《北史》卷41《楊敷附楊素楊玄感等傳》:素多權略,乘機赴敵,應變無方。然大抵馭戎嚴整,有犯令者,立斬無所寬貸。每將臨寇,輒求人過失而斬之,多者百餘人,少不下數十,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對陣,先令一二百人赴敵,陷陣則已,如不能陷而還,無問多少,悉斬之。又令二百人復進,還如向法。將士股慄,有必死心,由是戰無不勝,稱為名將。素時貴幸,言無不從。其從素徵代者,微功必錄。至於他將,雖大功,多為文吏所譴卻。故素雖嚴忍,士亦以此願從。
  • 104.    《資治通鑑》卷178:開皇十五年……三月,己未,至自東巡。仁壽宮成。丁亥,上幸仁壽宮。時天暑,役夫死者相次於道,楊素悉焚除之。上聞之,不悦。及至,見制度壯麗,大怒曰:"楊素殫民力為離宮,為吾結怨天下。"素聞之,惶恐,慮獲譴,以告封德彝。曰:"公勿憂,俟皇后至,必有恩詔。"明日,上果召素入對,獨孤後勞之曰:"公知吾夫婦老,無以自娛,盛飾此宮,豈非忠孝!"賜錢百萬,錦絹三千段。素負貴恃才,多所凌侮;唯賞重德彝,每引之與論宰相職務,終日忘倦,因撫其牀曰:"封郎必當據吾此座。"屢薦於帝,帝擢為內史舍人。
  • 105.    北京語言學院《中國文學家辭典》編委會 編;北京語言學院《中國文學家辭典》編委會 編.中國文學家辭典 古代 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2:461
  • 106.    邱劍敏 著;黃樸民 主編.中國兵學通史 隋唐五代卷:嶽麓書社,2022-01:252-258
  • 107.    李淑章等 主編.中國古典文學人物形象大辭典: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1:665
  • 108.    蕭小豐等 編著;丁筱芳 繪.中國一百奸佞圖:新世紀出版社,1996-03:59
  • 109.    沈德潛 編.古詩源: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10:306
  • 110.    趙劍敏 著.黎東方講史之續 細説隋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2:39
  • 111.    成曙霞 著.唐前軍旅詩發展史: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05:210
  • 112.    沈者壽 主編.杭州辭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03:208
  • 113.    喻學才 著.中國曆代名匠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05:124
  • 114.    王紅旗 編著.中國古代百將圖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02:109
  • 115.    羅琨,張永山.中國軍事通史 第九卷 隋代軍事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01-01:31-32,46
  • 116.    羅琨,張永山.中國軍事通史 第九卷 隋代軍事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01-01:53-54
  • 117.    《資治通鑑》卷170:敷子素,少多才藝,有大志,不拘小節,以其父守節陷齊,未蒙贈諡,上表申理。周主不許,至於再三,帝大怒,命左右斬之。素大言曰:“臣事無道天子,死其分也!”帝壯其言,贈敷大將軍,諡曰忠壯,以素為儀同三司,漸見禮遇。帝命素為詔書,下筆立成,詞義兼美,帝曰:“勉之,勿憂不富貴。”素曰:“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也。”
  • 118.    《資治通鑑》卷174:六月……甲子,堅發關中兵,以韋孝寬為行軍元帥,郕公梁士彥、樂安公元諧、化政公宇文忻、濮陽公武川宇文述、武鄉公崔弘度、清河公楊素、隴西公李詢等皆為行軍總管,以討迥。
  • 119.    《資治通鑑》卷174:秋,七月……迥遣檀讓徇地河南,丞相堅以仲文為河南道行軍總管,使詣洛陽發兵討讓,命楊素討宇文胄。
  • 120.    《資治通鑑》卷174:八月……楊素破宇文胄於石濟,斬之。
  • 121.    《隋書》卷25《刑法志》:高祖既受周禪,開皇元年,乃詔尚書左僕射、勃海公高熲,上柱國、沛公鄭譯,上柱國、清河郡公楊素,大理前少卿、平源縣公常明,刑部侍郎、保城縣公韓浚,比部侍郎李諤,兼考功侍郎柳雄亮等,更定新律,奏上之。
  • 122.    《資治通鑑》卷176:於是楊素、賀若弼及光州刺史高勱,虢州刺史崔仲方等爭獻平江南之策。
  • 123.    《資治通鑑》卷176:楊素在永安,造大艦,名曰“五牙”。上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六拍竿,並高五十尺,容戰士八百人;次曰“黃龍”,置兵百人。自餘平乘、舴艋各有等差。
  • 124.    《資治通鑑》卷176:楊素引舟師下三峽,軍至流頭灘。將軍戚昕以青龍百餘艘守狼尾灘,地勢險峭,隋人患之。素曰:“勝負大計,在此一舉。若晝日下船,彼見我虛實,灘流迅激,制不由人,則吾失其便;不如以夜掩之。”素親帥黃龍數千艘,銜枚而下,遣開府儀同三司王長襲引步卒自南岸擊昕別柵,大將軍劉仁恩帥甲騎自北岸趣白沙,遲明而至,擊之;昕敗走,悉俘其眾,勞而遣之,秋毫不犯。
  • 125.    《資治通鑑》卷176:由是江中無一斗船,上流諸州兵皆阻楊素軍,不得至。
  • 126.    《資治通鑑》卷177:三月……辛酉,進楊素爵為越公,以其子玄感為儀同三司,玄獎為清河郡公;賜物萬段,粟萬石。
  • 127.    《資治通鑑》卷177:江表自東晉已來,刑法疏緩,世族陵駕寒門;平陳之後,牧民者盡更變之。蘇威復作《五教》,使民無長幼悉誦之,士民嗟怨。民間復訛言隋欲徙之入關,遠近驚駭。於是婺州汪文進、越州高智慧、蘇州沈玄儈皆舉兵反,自稱天子,署置百官。樂安蔡道人、蔣山李嵶、饒州吳世華、温州沈孝徹、泉州王國慶、杭州楊寶英、交州李春等皆自稱大都督,攻陷州縣。陳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眾數萬,小者數千,共相影響,執縣令,或抽其腸,或臠其肉食之,曰:“更能使儂誦《五教》邪!”詔以楊素為行軍總管以討之。
  • 128.    《資治通鑑》卷177:素將濟江,使始興麥鐵杖戴束藁,夜,浮渡江覘賊,還而復往,為賊所擒,遣兵仗三十人防之。鐵杖取賊刀,亂斬防者,殺之皆盡,割其鼻,懷之以歸;素大奇之,奏授儀同三司。
  • 129.    《資治通鑑》卷178:帝既喜怒不恆,不復依準科律,信任楊素;素復任情不平,與鴻臚少卿陳延有隙,嘗經蕃客館,庭中有馬屎,又眾僕於氈上樗蒲,以白帝。帝大怒,主客令乃朽蒲者皆杖殺之,棰陳延幾死。
  • 130.    《資治通鑑》卷178:(開皇)十七年……秋,七月……秦王俊,幼仁恕,喜佛教,嘗請為沙門,不許。及為幷州總管,漸好奢侈,違越制度,盛治宮室。俊好內,其妃崔氏,弘度之妹也,性妒,於瓜中進毒,由是得疾,徵還京師。上以其奢縱,丁亥,免俊官,以王就第。崔妃以毒王,廢絕,賜死於家。左武衞將軍劉升諫曰:“秦王非有他過,但費官物,營廨舍而已,臣謂可容。”上曰:“法不可違。”楊素諫曰:“秦王之過,不應至此,願陛下詳之!”上曰:“我是五兒之父,非兆民之父?若如公意,何不別制天子兒律!以周公之為人,尚誅管、蔡,我誠不及周公遠矣,安能虧法乎崐!”卒不許。
  • 131.    《資治通鑑》卷178:延州刺史獨孤陀有婢曰徐阿尼,事貓鬼,能使之殺人,雲每殺人,則死家財物潛移於畜貓鬼家。會獨孤後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醫皆曰:“貓鬼疾也。”上以陀,後之異母弟,陀妻,楊素異母妹,由是意陀所為,令高等雜治之,具得其實。上怒,令以犢車載陀夫妻,將賜死,獨孤後三日不食,為之請命曰:“陀若蠹政害民者,妾不敢言;今坐為妾身,敢請其命。”陀弟司勳侍郎整詣闕求哀,於是免陀死,除名為民,以其妻楊氏為尼。
  • 132.    《資治通鑑》卷178:(開皇)十九年……二月……突厥突利可汗因長孫晟奏言都藍可汗作攻具,欲攻大同城。詔以漢王諒為元帥,尚書左僕射高熲出朔州道,右僕射楊素出靈州道,上柱國燕榮出幽州道以擊都藍,皆取漢王節度;然漢王竟不臨戎。
  • 133.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9]
  • 134.    《資治通鑑》卷178:(開皇)十九年……帝遣越公楊素出靈州,行軍總管韓僧壽出慶州。太平公史萬歲出燕州,大將軍武威姚辯出河州,以擊都藍。師未出塞,十二月,乙未,都藍為部下所殺,達頭自立為步迦可汗,其國大亂。長孫晟言於上曰:“今官軍臨境,戰數有功,虜內自攜離,其主被殺,乘此招撫,可以盡降。請遣染干部下分道招慰。”上從之。降者甚眾。
  • 135.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9]
  • 136.    《資治通鑑》卷179:廣與安州總管宇文述素善,欲述近已,奏為壽州刺史。廣尤親任總管司馬張衡,衡為廣畫奪宗之策。廣問計於述,述曰:“皇太子失愛已久,令德不聞於天下。大王仁孝著稱,才能蓋世,數經將領,頻有大功;主上之與內宮,鹹所鍾愛,四海之望,實歸大王。然廢立者國家大事,處人父子骨肉之間,誠未易謀也。然能移主上意者,唯楊素耳,素所與謀者唯其弟約。述雅知約,請朝京師,與約相見,共圖之。”廣大悦,多齎金寶,資述入關。約時為大理少卿,素凡有所為,皆先籌於約而後行之。述請約,盛陳器玩,與之酣暢,因而共博,每陽不勝,所齎金寶盡輸之約。約所得既多,稍以謝述,述因曰:“此晉王之賜,令述與公為歡樂耳。”約大驚曰:“何為爾?”述因通廣意,説之曰:“……今若請立晉王,在賢兄之口耳。誠能因此時建大功,王必永銘骨髓,斯則去累卵之危,成太山之安也。”約然之,因以白素。素聞之,大喜,撫掌曰:“吾之智思殊不及此,賴汝啓予。”約知其計行,復謂素曰:“今皇后之言,上無不用,宜因機會早自結托,則長保榮祿,傳祚子孫。兄若遲疑,一旦有變,令太子用事,恐禍至無日矣!”素從之。
  • 137.    《資治通鑑》卷179:後數日,素入侍宴,微稱“晉王孝悌恭儉,有類至尊。”用此揣後意。後泣曰:“公言是也!吾兒大孝愛,每聞至尊及我遣內使到,必迎於境首;言及違離,未嘗不泣。又其新婦亦大可憐,我使婢去,常與之同寢共食。豈若地伐與阿雲對坐,終日酣宴,暱近小人,疑阻骨肉!我所以益憐阿者,常恐其潛殺之。”素既知後意,因盛言太子不才。後遂遺素金,使贊上廢立。
  • 138.    周紹良 主編.全唐文新編 第1部 第2冊: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12:1114
  • 139.    《資治通鑑》卷179:勇頗知其謀,憂懼,計無所出,使新豐人王輔賢造諸厭勝;又於後園作庶人村,室屋卑陋,勇時於中寢息,布衣草褥,冀以當之。上知勇不自安,在仁壽宮,使楊素觀勇所為。素至東宮,偃息未入,勇束帶待之,素故久不進以激怒勇;勇街之,形於言色。素還言:“勇怨望,恐有他變,願深防察!”上聞素譖毀,甚疑之。後又遣人伺覘東宮,纖介事皆聞奏,因加誣飾以成其罪。
  • 140.    《資治通鑑》卷179:冬,十月,乙丑,上使人召勇,勇見使者驚曰:“得無殺我邪?”上戎服陳兵,御武德殿,集百官立於東面,諸親立於西面,引勇及諸子列於殿庭,命內史侍郎薛道衡宣詔,廢勇及其男、女為王、公主者。
  • 141.    《資治通鑑》卷179:賜楊素物三千段,元胃、楊約並千段,上賞鞫勇之功也。
  • 142.    《資治通鑑》卷179:太平公史萬歲還自大斤山,楊素害其功,言於上曰:“突厥本降,初不為寇,來塞上畜牧耳。”遂寢之。萬歲數抗表陳狀,上未之悟。上廢太子,方窮東宮黨與。上問萬歲所在,萬歲實在朝堂,楊素曰:“萬歲謁東宮矣!”以激怒上。上謂為信然,令召萬歲。時所將將士在朝堂稱冤者數百人,萬歲謂之曰:“吾今日為汝極言於上,事當決矣。”既見上,言“將士有功,為朝廷所抑!”詞氣憤厲。上大怒,令左右殺之。既而追之,不及,因下詔陳其罪狀,天下共冤惜之。
  • 143.    《資治通鑑》卷179:帝囚故太子勇於東宮,付太子廣掌之。勇自以廢非其罪,頻請見上申冤,而廣遏之不得聞。勇於是升樹大叫,聲聞帝所,冀得引見。楊素因言勇情志昏亂,為癲鬼所著,不可復收。帝以為然,卒不得見。
  • 144.    《資治通鑑》卷179:長寧王儼上表乞宿衞,辭情哀切;上覽之閔然。楊素進曰:“伏望聖心同於螫手,不宜復留意。”
  • 145.    《資治通鑑》卷179:仁壽元年……詔以楊素為雲州道行軍元帥,長孫晟為受降使者,挾啓民可汗北擊步迦。
  • 146.    《資治通鑑》卷179:(仁壽)二年……三月……突厥思力俟斤等南渡河,掠啓民男女六千口、雜畜二十餘萬而去。楊素帥諸軍追擊,轉戰六十餘里,大破之,突厥北走。素復進追,夜,及之,恐其越逸,令其騎稍後,親引兩騎並降突厥二人與虜並行,虜不之覺;候其頓舍未定,趣後騎掩擊,大破之,悉得人畜以歸啓民。自是突厥遠遁,磧南無復寇抄。素以功進子玄感爵柱國,賜玄縱爵淮南公。
  • 147.    《資治通鑑》卷179:八月,甲子,皇后獨孤氏崩。
  • 148.    《資治通鑑》卷179:閏(十)月,甲申,詔楊素、蘇威與吏部尚書牛弘等修定五禮。
  • 149.    《資治通鑑》卷179:楊素弟約及從父文思、文紀、族父忌併為尚書、列卿,諸子無汗馬之勞,位至柱國、刺史;廣營資產,自京師及諸方都會處,邸店、碾、便利田宅,不可勝數;家僮千數,後庭妓妾曳綺羅者以千數;第宅華侈,制擬宮禁;親故吏佈列清顯。既廢一太子及一王,威權愈盛。朝臣有違忤者,或至誅夷;有附會及親戚,雖無才用,必加進擢;朝廷靡然,莫不畏附。敢與素抗而不橈者,獨柳及尚書右丞李綱、大理卿梁毗而已。……毗見楊素專權,恐為國患,乃上封事曰:“臣聞臣無有作威作福,其害於而家,兇於而國。竊見左僕射越國公素,幸遇愈重,權勢日隆,紳之徒,屬其視聽。忤旨者嚴霜夏零,阿旨者甘雨冬澍;榮枯由其唇吻,廢興候其指麾;所私皆非忠讜,所進鹹是親戚,子弟佈列,兼州連縣。天下無事,容息異圖;四海有虞,必為禍始。夫奸臣擅命,有漸而來,王莽資之於積年,桓玄基之於易世,而卒殄漢祀,終傾晉祚。陛下若以素為阿衡,臣恐其心未必伊尹也。伏願揆鑑古今,量為處置,俾洪基永固,率土幸甚!”書奏,上大怒,收毗繫獄,親詰之。毗極言“素擅寵弄權,將領之處,殺戮無道。又太子、蜀王罪廢之日,百僚無不震竦,唯素揚眉奮肘,喜見容色,利國家有事以為身幸。”上無以屈,乃釋之。其後上亦疏忌素,乃下敕曰:“僕射國之宰輔,不可躬親細務,但三五日一向省,評論大事。”外示優崇,實奪之權也。素由是終仁壽之末,不復通判省事。出楊約為伊州刺史。
  • 150.    《資治通鑑》卷179:交州俚帥李佛子作亂,據越王故城,遣其兄子大權據龍編城,其別帥李普鼎據烏延城。楊素薦瓜州刺史長安劉方有將帥之略,詔以方為交州道行軍總管,統二十七營而進。方軍令嚴肅,有犯必斬;然仁愛士卒,有疾病者親臨撫養,士卒亦以此懷之。至都隆嶺,遇賊,擊破之。進軍臨佛子營,先諭以禍福。佛子懼,請降,送之長安。
  • 151.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9]
  • 152.    《資治通鑑》卷180:十一月,乙未,幸洛陽,留晉王昭守長安。楊素以功拜其子萬石、仁行、侄女挺為儀同三司,賚物五萬段,以綺羅千匹,諒妓妾二十人。
  • 153.    齊豫生,夏於全 主編.中國古典文學寶庫 第42輯 藏書 下:延邊人民出版社,1999-08:1025
  • 154.    《資治通鑑》卷178:突利本居北方,既尚主,長孫晟説其帥眾南徙,居度斤舊鎮,錫賚優厚。都藍怒曰:"我,大可汗也,反不如染干!"於是朝貢遂絕,亟來抄掠邊鄙。突利伺知動靜,輒遣奏聞,由是邊鄙每先有備。
  • 155.    《隋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4-01-21]
  • 156.    《習學記言·卷三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01]
  • 157.    河南先生文集 1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01]
  • 158.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志總編輯室 編.黃河志 卷11 黃河人文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01:541
  • 159.    詩詞 易順鼎 詠古詩五十八首同樊山作 其三十八 楊素  .搜韻[引用日期2024-02-01]
  • 160.    《全宋詩·卷四百三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01]
  • 161.    詩詞 舒位 春秋詠史樂府 其六十九 享江羋  .搜韻[引用日期2024-02-01]
  • 162.    楊素  .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引用日期2024-03-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