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周

(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醫學家)

鎖定
沈周(1427年11月21日-1509年8月2日),字啓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醫學家。
沈周出身富裕的書香繪畫世家,少時師從陳寬學習詩文, [1]  青年時期師從伯父沈貞,還有劉珏杜瓊趙同魯等學習繪畫。 [2]  其一生家居讀書,吟詩作畫,優遊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從未應科舉徵聘,始終過着田園隱居生活。正德四年(1509年),沈周去世。
沈周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是吳門畫派的創始人。他師法“元四家”,並上溯董源巨然,同時旁涉南宋院體畫浙派等,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 [3]  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域有承前啓後的作用。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魏園雅集圖》《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滄州趣圖》等。著有《石田集》《石田稿》《石田文鈔》《石田詠史補忘錄》《客座新聞》《續千金方》等,但大多散佚。 [4]  [44]  [47] 
(概述圖參考資料 [42] 
全    名
沈周
啓南
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
出生日期
1427年11月21日
逝世日期
1509年8月2日
主要成就
創建吳門畫派
主要作品
《廬山高圖》《石田集》《夜坐圖》
祖    籍
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 [5] 

沈周人物生平

沈周半身像
沈周半身像(3張)
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沈周出生於長洲相城裏(今屬江蘇省蘇州市)。 [1]  [5]  [9]  沈家給他取名為沈周,字啓南,寓以《詩經·周南》中周公之化之意。 [1] 
宣德八年(1433年),沈周七歲發矇,從師於陳寬學習詩文。沈周自幼聰穎過人,不幾年,所作已在老師之上,陳寬於是主動遜謝。 [6] 
正統四年(1439年),長洲知縣故意在糧租上為難任職糧長的沈恆(沈周之父),沈周上書辯白。知縣不再為難沈恆,於是時人推崇沈周,其父也將更多事情交與沈周處理。 [17]  [18] 
正統六年(1441年),沈周代父聽宣於南京,以百韻詩上呈户部主事崔恭。崔恭得詩驚異,疑非其所作,於是當面要求沈周短時間內作首《鳳凰台歌》,沈周提筆迅速寫成,崔恭大加讚賞,比之王勃,並同意沈周要求,免去其父糧長之役。 [16] 
正統七年(1442年),伯父沈貞約於此時開始教沈周繪畫。 [16] 
正統九年(1444年),娶陳慧莊為妻。 [16] 
正統十年(1445年),住在岳丈家中的沈周結識俞景明,兩人從此結為至交,被當地人譽為“雙驊騮”。 [16]  [17] 
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發生,沈周聽聞,作《已巳秋興》詩,頗寓憂國之思。 [19] 
景泰元年(1450年),長子沈雲鴻出生。
景泰五年(1454年),蘇州知府汪滸舉薦沈周為賢良方正,並作書信敦促。沈周以筮草和《易》書卜卦,得遁卦九五,曰:“嘉遁。貞吉。”表示應該隱遁,沈周便推辭了舉薦。 [19]  [20] 
沈周着色半身像 沈周着色半身像 [51]
景泰六年(1455年),沈周擔任糧長一職,當時天災人禍不斷,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百姓大多無力繳納田賦。沈周不忍強徵,而知縣卻要求沈周賠墊田賦差額。沈周因此家中積蓄全無,連妻子的首飾都典當出去。然而還差500石,沈周於是入獄。後來,同鄉郭琮幫他補了這500石,沈周才被釋放。 [19]  [21] 
天順元年(1457年),曾策劃“奪門之變”的徐有貞石亨等誣陷,貶到雲南金齒。作為同鄉的沈周,在其被貶金齒後,贈詩表示勸慰。 [22] 
天順二年(1458年),劉珏奔母喪回鄉,沈周為此作《劉秋官廷美奔母喪回》一詩。 [23] 
天順三年(1459年),沈周畫藝漸進,間以畫作贈與友人。 [19] 
天順五年(1461年),沈周擺脱糧長之職,大喜,創作了《息役即興》等詩作抒發愉悦之情。徐有貞在去年十二月被皇帝准許回家鄉蘇州,沈周知道後,為此作《喜徐武功伯召歸》詩。同年,劉珏服喪期滿,被派到山西做官,沈周作《送劉僉憲赴山西》為之送別。 [24] 
天順七年(1463年),吳寬到相城訪沈周,二人結交,成為終身的摯友。 [19] 
成化元年(1465年),因吳寬介紹,沈周與史鑑相識,二人言語契合,結為好友。都穆約於此時跟從沈周學詩。 [25]  同年,沈周遊南京,僅待三日。 [29] 
成化二年(1466年),與文林文徵明父親)訂交。同年,徐有貞六十大壽,沈周與劉珏、杜瓊合作繪畫,共五幅,作壽禮送與徐有貞。 [25]  [26] 
成化三年(1467年),其師陳寬七十大壽,沈周作《廬山高圖》祝賀。 [25] 
成化五年(1469年)正月十三日,沈周與父親、伯父、杜瓊、徐有貞、祝顥祝枝山爺爺)等赴“小洞庭”(劉珏別業)參與劉珏六十大壽。同年冬,沈周與劉珏、祝顥、李應楨、陳述、周鼎等拜訪魏昌。在這場聚會中,沈周應他人請求,作《魏園雅集圖》以表現聚會盛況。 [28] 
成華六年(1470年),為西禪寺明公作《溪巒秋色圖》,並題詩。 [31] 
成化七年(1471年)二月六日,沈周與劉珏、史鑑、弟沈召,共南下杭州,與居住杭州的朋友劉英、諸中、沈宣、歸生共同遊覽杭州風景名勝。這是沈周第一次杭州之遊,沈周留下了《至保叔寺》《謁後墳》等十幾首詩作,創作了《飛來峯圖》(藏上海文物商店)《靈隱圖卷》兩幅畫作。 [27]  遊杭州後,沈周修葺自己的“有竹居”,並作《葺竹居》一詩以自得。該年春天過後,弟沈召病重,卧牀不起甚至昏迷不醒,而父親沈恆也中風癱瘓。沈周奔波於父親與弟弟之間,尤其是為了照顧病情兇險的弟弟,沈周把被褥搬來與弟同住。 [32] 
沈周着色像 沈周着色像 [51]
成化八年(1472年)初,父親與弟弟仍舊處於疾病中時,老友劉珏也已病重。二月二十八日,劉珏病逝。同年春,吳寬會試、廷試均獲第一,沈周喜而賦詩。同年秋,沈召也病故。沈周作了許多詩以表達二人離世之痛與對二人的追懷。 [25]  [33] 
成化十年(1474年),劉珏病逝兩週年,沈周在劉珏的《清白軒圖》上跋了首七絕。 [34]  題《清白軒圖》後不久,諸中前來拜訪。告別時,沈周贈詩與諸中。 [34]  沈周又臨劉珏《巒容山色圖》,自跋中論及前代山水畫家,以董源第一,巨然次之,吳鎮又次之。 [25]  老師杜瓊於此年去世,沈周作《東原圖》紀念。 [35]  同年,沈周拜訪吳寬之父吳融。 [36] 
成化十一年(1475年),好友俞景明去世,沈周作《得俞景明訃》痛悼。 [37]  吳寬父親吳融亦逝,沈周訪東莊(吳融莊園)作詩弔唁。 [36]  同年,沈周出遊常熟。船經尚湖,沈周仰望虞山,作七言詩。 [30] 
成化十三年(1477年),父親沈恆病故,沈周因此長期情緒低落 [38] 
成化十四年(1478年),沈周心境好轉。正月,讓長子云鴻套車帶他訪吳寬家。沈周與吳寬,寬弟吳宣三人共遊後園。在“醫俗亭”中,三人品酒賞花,談論花朝節之事。晚上沈周宿吳寬家,作《雨夜止宿圖》。二人同房連榻,談過世師友,不勝傷感。半個多月後,吳寬訪沈周有竹居,二人共同品評沈周所藏書畫金石。後雲鴻打開沈周《有竹居圖卷》,請吳寬題詩。二日後,二人放舟遊虞山。三月穀雨後一日,沈周與吳寬、二女婿徐襄,按約定去慶雲庵,主僧覺上人引他們到後院賞牡丹,後徐襄求岳丈畫一《牡丹圖》,沈周揮筆而就,並題詩。 [39] 
沈周因為母親的緣故,終身不願到遠方遊歷。母親九十九歲才去世,此時沈周也年近八十歲。
正德四年(1509年),沈周去世。

沈周主要影響

綜述
沈周書畫作品
沈周書畫作品(40張)
沈周的山水畫藝術在繼承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畫風、兼營南宋院體風格,形成構圖嚴謹、筆法工整、佈局縝密的風格後主要取法吳鎮,兼營倪瓚黃公望等人畫法,形成其構圖簡練、用筆凝重、筆墨渾厚蒼茫、草草而成的特點。從繪畫風格上來説,大致可分為奠定基礎的早期,形成與發展的中期,筆墨渾厚、線條老辣、意境深遠的晚期三個階段。 [7] 
早期
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歲以後始拓大幅,中年畫法嚴謹細秀,用筆沉着勁練,以骨力勝,晚歲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強。沈周的繪畫,技藝全面,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造。
中期
廬山高圖 廬山高圖
四十歲至五十歲為沈周山水畫藝術風格“粗沈”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沈周在這階段的山水畫法主要取法元四家之一的王蒙,兼學董源、巨然,形成細密風格特徵,同時又不侷限於家學與王蒙或宋畫風格的影響,旁及吳鎮、黃公望、倪瓚等的畫風。其繪畫作品的樣式由繁入簡,由細入粗,且向大幅拓展。而在繪畫題材上多取材江南田園風景,並以畫家的獨特情思融入筆端,表現出蒼茫厚重的山水情境,作品已顯現出“細沈”向“粗沈”轉化的趨勢。
沈周山水畫藝術風格轉型期大致是五十歲至六十之間,此時期為沈周的“粗沈”風格定型期。在這階段,他一方面繼續師承元四家,另一方面嘗試着技法的創新,在探索與實踐中成功地演繹了王蒙、董源、巨然、黃公望、米芾、倪瓚、吳鎮等的畫法。而中晚期的沈周,山水畫藝術風格主要取法吳鎮,並在繼承與演繹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時成功地將黃庭堅書法筆意融入到山水畫筆墨語言的表現當中,使其繪畫形成“粗沈”的個人面貌。 [46] 
晚期
沈周《郭索圖》 沈周《郭索圖》
沈周山水畫藝術的繪畫晚期是六十歲以後。這時期沈周的繪畫,將吳鎮多變的筆墨之道、王蒙畫風中的細密厚潤和黃公望筆法的雄偉瀟灑融為一體,“集諸家之法”而形成一種練達、渾厚、蒼茫、蒼潤的山水畫藝術風格,成功地表現出了一個畫家對自然的闡釋、對筆墨的釋放和自我精神的表現。他晚年的作品用筆沉穩,渾厚簡達,濕潤蒼茫,雄健而堅實,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強。真正意義上的“粗沈”風格特徵日臻成熟。
沈周不僅精於畫山水人物,畫蟹也有其獨到之處。沈周的《郭索圖》是幅淡墨寫意作品,畫幅中間部位的清水大闡蟹,有堅實如鋸齒般的雙螯,如鉗子似的夾住稻穗,蟹殼尖楞突出,如一把把鋭利尖刀,爬沙橫行於水草之間。整幅畫先用淡墨畫蟹殼、蟹腳;焦墨畫爪尖和蟹殼凸凹;濃墨渲染雙螯,活脱脱勾畫出一隻清水大閘蟹橫行於水草之間的情景,將螃蟹猙獰而又可愛的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別有一番意境。 [41] 
藝術成就
沈周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域有承前啓後的作用。他書法師黃庭堅,繪畫造詣尤深,兼工山水、花鳥,也能畫人物,以山水和花鳥成就突出。縱觀沈周之繪畫,技法全面,功力渾厚,在師宋元之法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造,進一步發展了文人水墨山水、花鳥畫的表現技法,被譽為吳門畫派領袖。
沈周的繪畫為傳統山水畫作出了兩大貢獻:其一,融南入北,弘揚了文人畫的傳統。如沈周的粗筆山水,用筆融進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勢,將南宋的蒼茫渾厚與北宋之壯麗清潤融為一體,其抒發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變為宏闊平和。其二,將詩書畫進一步結合起來。沈周的書法學黃庭堅,開明代習黃書(黃庭堅書法)之先河。書風“遒勁奇崛”,與他的山水畫蒼勁渾厚十分相似、協調。他又將書法的運腕、運筆之法運用於繪畫之中。沈周同時還是一個詩人,至老年“踔厲頓挫,濃郁蒼老”。他把這種詩風與畫格相結合,使所作之畫,更具有詩情畫意。 [15] 

沈周歷史評價

明史》:①工詩善畫,臧獲亦解文墨。②文摹左氏,詩擬白居易、蘇軾、陸游,字仿黃庭堅,併為世所愛重。尤工於畫,評者謂為明世第一。 [43] 
張舜徽藝苑叢話》:沈石田書畫為有明一代大家,年又老壽,故墨跡流傳甚廣,而贗品充斥,昔人論之詳矣。其山水畫少承家法,長博習宋元名家,皆能出入變化,自成一體。四十以前率盈尺小幀,四十以後,始拓為大幅。粗枝大葉,雖草草點綴,而高致絕人。……字仿黃庭堅,道勁奇崛,視山谷書又變化矣。 [49] 

沈周軼事典故

沈周為人孝順

沈周侍奉雙親十分孝順。父親去世後,有人勸勉他做官,他回答道:“你難道不知道我母親得靠我維繫生命嗎?我怎麼能離開她的膝下?”他一直厭煩進入城市,在外城外面購置了可暫時住下的安適住所。如果有事的話,就去那裏一下。到了晚年,隱藏自己蹤跡只擔心不夠幽深,前前後後巡撫王恕、彭禮都用禮節恭敬地對待他,要留他在自己的官府裏,但他都以母親年老為由推辭了。

沈周甘做畫工

沈周與夫人 沈周與夫人
一年,長洲新來的曹太守,想徵召當地有名的畫工把府中裝飾一番。衙門裏有一個嫉恨沈周的小吏,看新太守對當地名流不熟悉,就把沈周的名字寫在其中,讓堂堂畫家去做小工的活計,也算羞辱他一回。於是衙門裏當差的徵召沈周進城服勞役,為太守作畫。
此時,內閣大學士李東陽文淵閣大學士户部尚書王鏊等,都是沈周過從甚密的摯友。不料沈周卻淡然一笑,其後每天到太守府畫畫,早出晚歸,樂在其中,一干就是幾個月。裝修完畢,曹太守親自來驗收,還特地賞了他幾文錢。不久,曹太守到京城述職,吏部尚書隨口問道:“沈先生近來身體好嗎?”曹太守不知所云,又不敢細問,只好含含糊糊地回答:“他身體挺好。”改天曹太守又去拜訪李東陽。李東陽獨獨問他:“沈先生有書信讓你帶來嗎?”曹太守茫然不知所措,只好信口應道:“有書信,只是還沒送到。” [48] 
慌忙退出之後,曹太守趕緊去拜訪自己的好朋友吏部右侍郎吳寬,問他:“長洲的沈先生是個什麼人?”吳侍郎詳細向他説了沈周的情況。曹太守這才知道,沈先生竟然就是那個給他繪飾牆壁的老畫工。他嚇得汗流浹背,自京城回到蘇州,曹太守連家都沒敢回,就直奔竹莊,一再向沈周道歉。 [8] 

沈周沈周作畫

一次,某太守向沈周求畫。古代太守出行,常用五馬駕車,所以“五馬”成了“太守”的代稱。可這位太守文化水平有限,不知道這一知識點。當他看到沈周為他畫的畫中只有五匹馬時,覺得太小家子氣,直言道:“豈無一人相隨耶?”沈周趕緊又為他畫了六個隨從,以增排場,還開玩笑:“無奈絹短,只畫儀仗前導三對。”意為:這畫畫的絹布短了點,如果長點的話我就能為您畫上更多的隨從了。太守表示滿意。 [50] 

沈周默寫山居圖

沈周極喜歡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花重金購得。但這幅曠世傑作被一個朋友借走後,便下落不明。換成別人那肯定是不依不饒了。但沈周沒有。一段時日後,他發現此畫竟在市面上流通。這時,沈周完全可以告官,追回原本屬於自己的至寶。但他不願讓朋友身陷囹圄,並沒有打官司。可同時他又深愛此畫,怎麼辦呢?他憑着自己超強的記憶力,把《富春山居圖》給“默寫”了出來。 [50] 

沈周人物關係

沈周家族本來世代籍貫吳興(今浙江湖州)。元朝末年時,移居到蘇州相城,從此成了蘇州人。沈家歷代布衣,族無顯宦,但卻是吳中(蘇州古稱)望族。 [9] 
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
沈良
字良琛,號蘭坡。沈家定居相城始自沈良。與妻子徐氏辛苦經營,使沈家興旺起來。精通書畫鑑賞,與王蒙為好友。
祖父
沈澄
字孟淵,號介軒、晚號親庵。永樂初年被推舉為人才,但不做官。一生住在西莊,隱居讀書。沈澄工詩能畫,尤以詩享譽江南。
伯父
沈貞
字貞吉,號南齋、陶然道人、陶庵。亦以隱逸自樂。
父親
沈恆
字恆吉,號同齋。好客,喜歡對客豪飲。兄弟二人皆工詩善畫,二人的繪畫技術超越其父,作品雖不多,卻被後人譽為“神品”。
(以上參考資料) [1]  [10] 

沈周主要作品

沈周畫作

沈周《京江送別圖》卷(局部) 沈周《京江送別圖》卷(局部)
仿董巨山水圖》軸(作於成化九年,1473年)、《滄州趣圖》卷、《卒夷圖》《墨菜圖》(這兩幅原為冊頁,後合裝成卷)、《卧遊圖》《東莊圖》《牡丹》《盆菊幽賞圖》《煙江疊嶂圖》《廬山高圖》。
仿沈周山水冊頁 仿沈周山水冊頁
沈周的代表作品多藏於大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藏有精美作品,重要的有《仿董巨山水圖》軸、《滄州趣圖》卷、《卒夷圖》《墨菜圖》《卧遊圖》等。南京博物院也藏有沈周精品,其中有《東莊圖》《牡丹》軸,此畫作於1506年,當時沈周已81歲。遼寧博物館藏有兩幅沈周的傑作,一幅是《盆菊幽賞圖》卷。另一幅是《煙江疊嶂圖》卷,作於正德二年(1507年)。 [45]  此外,台灣故宮博物院還藏有一幅沈周極有名的《廬山高圖》軸。

沈周文作

沈周詩作

【詠簾】 [11] 
【送允暉】
【題柯博士敬仲竹枝】
【梔子花】
【溪亭小景】
【雨晴月下慶雲庵觀杏花】

沈周史料索引

《明史·卷二百九十八·列傳第一百八十六》 [43] 
沈周,字啓南,長洲人, 工詩善畫。祖澄,永樂間舉人材。不就。所居曰西莊,日置酒牧賓,人擬之顧仲瑛。伯父貞吉,父恆吉,並抗隱。構有竹居,兄弟讀書其中,工詩善畫,臧獲亦解文墨。邑人陳孟賢者,陳五經繼之子也。周少從之遊,得其指授。年十一,遊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面試《鳳凰台賦》,援筆立就,恭大嗟異。及長,書無所不覽。文摹左氏,詩擬白居易蘇軾陸游,字仿黃庭堅,併為世所愛重。尤工於畫,評者謂為明世第一。郡守欲薦周賢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周決意隱遁。所居有水竹亭館之勝,圖書鼎彝充牣錯列,四方名士過從無虛日,風流文彩照映一時。奉親至孝。父沒,或勸之仕,對曰:“若不知母氏以我為命耶?奈何離膝下。”居恆厭入城市,於郭外置行窩,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跡惟恐不深,先後巡撫王恕、彭禮鹹禮敬之,欲留幕下,並以母老辭。
有郡守徵畫工繪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攝。或勸周謁貴遊以免,周曰:“往役,義也,謁貴遊,不更辱乎!”卒供役而還。已而守入覲,銓曹問曰:“沈先生無恙乎?”守不知所對,漫應曰:“無恙。”見內閣,李東陽曰:“沈先生有牘乎?”守益愕,復漫應曰:“有而未至。”守出,倉皇謁侍郎吳寬,問“沈先生何人?”寬備言其狀。詢左右,乃畫壁生也。比還,謁周舍,再拜引咎,索飯,飯之而去。周以母故,終身不遠遊。母年九十九而終,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

沈周後世紀念

沈周墓和沈周故里公園
沈周墓 沈周墓
沈周故里和沈周墓在今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鎮。正德四年(1509年),沈周病逝,葬於相城西箋圩(今陽澄湖鎮西宅裏),由文徵明行狀王鏊墓誌銘
沈周墓佔地5畝,四周有小河環繞,並築青石羅城封土高約3米。墓前有墓坊遺蹟青石柱二根。沈周後裔沈彥良於1928年重建敬山頂碑亭一座,內有明王繁書《沈隱士石田先生墓誌銘》、明張宣撰《故沈良琢妻徐氏墓誌銘》、(故孺人徐氏墓誌銘)。1928年施兆麟撰《沈氏碑刻亭記》。1921年清末遺老吳蔭培題《明處士沈石田先生墓》碑等,現均保存在墓亭內。 [12] 
1956年,沈周墓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保單位 [40]  。1993年,原湘城鎮復修了墓碑亭,重立了青石墓碑 [40]  。20世紀八十年代,吳縣文管委出資修繕了沈周墓。2002年,陽澄湖鎮政府也出資再次對其進行保護性修繕。 [13]  2004年,陽澄湖鎮以沈周墓為軸心,把前後池塘和周邊閒地串連成景,建成了沈周故里公園 [40] 
沈周書畫傳承館
2017年3月28日,陽澄湖鎮湘城小學舉辦了以“傳啓南書畫,承沈周藝文”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為沈周像揭幕、舉行書畫捐贈儀式、啓用沈周書畫傳承館。沈周書畫傳承館由湘城小學籌建。 [14]  作為陳列沈周生平事蹟、展覽沈周高仿書畫代表作品、展示學生獲獎作品的平台。
後世研究
陽澄湖鎮一直注重收集整理沈周書籍、畫冊。共收集到1982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沈石田》畫冊、1984年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連環畫《沈石田》等兩本早期畫冊,以及多套《沈周書畫集》《沈周·山水冊》《沈周繪畫作品編》和《沈周·中國好丹青大師條幅精品複製》等多冊文獻資料。在對沈周生平和作品有了較深入研究後,陽澄湖鎮籌劃成立“沈周研究會”。
沈周品牌
在湘城小學設立以傳承吳門畫派為主題的“啓南書畫苑”,邀請多位當代“吳門畫派”著名畫家定期來校指導,並在成立“沈周書法社”“沈周繪畫社”“沈周文學社”等學校社團的基礎上,每年定期開展為期一週的“沈周文化藝術節”,集中展示“沈周文化”的傳承成果;2016年起,陽澄湖鎮開設“沈周講堂”,沈周後人沈依民擔任第一講的主講人,為師生們講述先賢沈周孜孜不倦創作書畫的鑽研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14]  。開展“沈周好人”評選,並舉辦“沈周文化研討會”。2017年起,舉辦為期2-3天的“沈周文化節”。
2017年11月15日—19日,第二屆蘇州市沈周文化研討會暨沈周文化節在陽澄湖鎮舉辦。 [40] 
2018年9月,陽澄湖鎮與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簽約成立“沈周文化研究院”;9月21日,沈周文化園舉行3場沈周文化研討會,包括“沈周文化產業”論壇、沈周的為人與家風、沈周的藝術造詣及在藝術界的影響力,20多名國內外知名文化產業專家和沈周文化研究專家進行深入研討和交流。
2019年10月,陽澄湖鎮聯合中國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文聯,舉辦全國首屆“陽澄湖”藝術節。陽澄湖鎮將打造一條“沈周文化帶”,從沈周墓起,走沈周路,過沈周村,到位於湘城老街的沈氏祠堂,把陽澄湖鎮中心片區打造成一座獨具文化特色的“沈周小鎮”。
參考資料
  • 1.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12頁
  • 2.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21頁和第82頁
  • 3.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18頁,第23頁,第36頁等
  • 4.    張書珩,傅新陽.明四家繪畫藝術:遠方出版社,2006年:13頁
  • 5.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2月:第206頁
  • 6.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2月:第13頁
  • 7.    陳來國.沈周山水畫藝術風格的分期及成因[J].中國藝術,2012,(3):90-91
  • 8.    王愛軍.一生專注書畫,開創吳門畫派——沈周,唐伯虎的老師[J.環球人物,2013,(23):88-89
  • 9.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11頁
  • 10.    吳寬,《匏庵家藏集·卷五》,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 11.    金性堯主編,明詩三百首,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09,第107頁
  • 12.    沈周墓  .蘇州市人民政府網.2019-05-21[引用日期2020-02-29]
  • 13.    沈周墓等古蹟今年有望會修繕   .中國園林網[引用日期2020-02-03]
  • 14.    陽澄湖鎮開展“傳承沈周文化 弘揚沈周精神”系列活動  .民生網
  • 15.    沈周《兩江名勝圖冊》  .網易[引用日期2021-03-17]
  • 16.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206頁
  • 17.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24頁
  • 18.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15頁
  • 19.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207頁
  • 20.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30頁
  • 21.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30頁-31頁
  • 22.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38頁-39頁
  • 23.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40頁-41頁
  • 24.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42頁-44頁
  • 25.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208頁
  • 26.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2月:第48頁
  • 27.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57-85
  • 28.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51-54
  • 29.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第101頁
  • 30.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第88頁
  • 31.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第107頁
  • 32.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111-112,115
  • 33.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115,119-123
  • 34.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第123頁
  • 35.    杜瓊生平及其藝術初探  .愛學術[引用日期2021-07-07]
  • 36.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125
  • 37.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23-24
  • 38.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123-124
  • 39.    段紅偉.沈周畫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124-135
  • 40.    第二屆蘇州市沈周文化研討會暨沈周文化節在陽澄湖鎮召開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1-12-14]
  • 41.    古人愛蟹,食之畫之  .藝術中國[引用日期2021-12-30]
  • 42.    沈周  .中國曆代名人圖像細覽[引用日期2022-02-14]
  • 43.    卷二百九十八 列傳第一百八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3-15]
  • 44.    徐中玉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普及讀本 小品筆記類選,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03,第137頁
  • 45.    嚴謹秀麗 內藏筋骨——沈周《卧遊圖冊》欣賞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06-27]
  • 46.    “吳門四家”魁首沈周的山水畫世界|沈周|吳門|魁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6-27]
  • 47.    明代畫家沈周:雄逸沉厚醇藴蒼潤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7-24]
  • 48.    江南名士丨沈周:楊柳依依送君行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7-24]
  • 49.    張舜徽著.藝苑叢話:南開大學出版社,2018.07:第34頁
  • 50.    春容温暖勝於人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3-05-15]
  • 51.    中國曆代名人圖像多圖概覽  .浙江圖書館[引用日期2023-07-0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