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翁同龢

(晚清政治家、書法家、收藏家)

鎖定
翁同龢(1830年5月19日—1904年7月4日),字聲甫,一字均齋,號叔平,又號瓶生,晚號松禪老人,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收藏家。 [53]  [83] 
翁同龢是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之子。咸豐六年(1856年)狀元及第。此後歷仕咸豐、同治、光緒三朝,歷任翰林院修撰、陝西學政、文淵閣校理、翰林院贊善、詹事府右贊善、右春坊右中允、右春坊右庶子、太僕寺卿、內閣學士、署理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工部尚書、户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其中任户部尚書最久,達十餘年。在此期間,他曾充當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師傅,並兩入軍機處,參與內政外交的決策。他尤其在甲午戰爭中堅決主戰,被視為“帝黨”的代表、晚清清流派中“後清流”的領袖。甲午戰敗後,他主張變法圖強,並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起草“定國是詔”,拉開百日維新的序幕。但不久即被勒令開缺回籍,百日維新失敗後被革職編管,永不敍用。光緒三十年(1904年),翁同龢去世於常熟虞山,享年七十五歲。宣統元年(1909年)開復原官,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由遜帝溥儀賜諡號“文恭”。 [53] 
翁同龢擅長詩文和書畫,尤其在書法上有很高的造詣,清代楊守敬在《學書邇言》中説:“同龢,同治、光緒間,推為天下第一,詢不誣也。”遺著有《翁文恭公日記》《瓶廬詩稿》等,被今人整理為《翁同龢集》。 [53]  [83] 
全    名
翁同龢
別    名
翁常熟
翁文恭公
翁師傅
聲甫、均齋
叔平、瓶生、松禪老人
諡    號
文恭
所處時代
晚清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830年5月19日(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
逝世日期
1904年7月4日(光緒三十年五月二十八日)
逝世地
常熟
主要成就
培養同治、光緒兩代皇帝
倡導維新變法
在書法上有很高造詣
主要作品
翁文恭公日記
瓶廬詩稿
最高官職
户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籍    貫
常熟

翁同龢人物生平

翁同龢學優則仕

翁同龢是江蘇常熟人,常熟翁氏自翁拱辰在明萬曆年間以舉人入仕以後,成為科舉仕宦之家。不過到翁同龢的高祖、曾祖輩又沒落,直到翁同龢的祖父翁鹹封開始再次入仕。他的父親翁心存考中進士,任職北京。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翁同龢生於北京內城石駙馬大街羅圈衚衕寓所,翁心存時任翰林院侍講。他的母親許氏則是翁鹹封的弟子許夔之女。翁同龢是翁心存與許氏所生的六個子女中最小的一個。 [1]  [82] 
翁同龢從三歲就在母親及哥哥姐姐的指導下開始讀四子書,其中大姐翁壽珠在他的啓蒙中出力最多。 [1]  翁同龢六歲時,開始在表伯朱啓宇的私塾中讀四書五經。道光十八年(1837年)冬,朱啓宇病死,翁同龢在翌年正月轉入常熟城內另一家由李惺園開辦的私塾就讀。道光十九年(1839年),翁同龢參加縣試,考入常熟遊文書院。同年,翁心存以孝養八旬老母張太夫人為由辭官在家,任遊文書院的掌院,因此翁同龢是在父親的指導下深造的。他開始閲讀《資治通鑑》《周禮》《史記》等書,父親還為他講授顧炎武的《日知錄》和南明大臣瞿式耜在桂林獄中的詩文集。翁同龢十二歲時,父親又聘請李元瑛教翁同龢作詩。同時,翁同龢還在父親的書齋“知止齋”裏廣泛閲讀宋元明清的各種書籍。當時正值鴉片戰爭,英軍侵入長江下游,翁同龢一家曾到蘇州和常熟郊外衞家浜避難。 [2]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翁同龢到蘇州府參加府試院試,考中秀才(生員),升入府學蘇州紫陽書院就讀。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底完成學業,次年九月參加拔貢試,考中第一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翁心存奉召還京,翁同龢也隨父親進京,在北京與太常寺少卿湯修之女湯松結婚後,南下江寧,參加江南鄉試,但落榜。其後返京,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七月參加禮部舉行的貢試,朝考列一等第五名,並在複試奪魁,引見後被錄用為小京官,分發刑部江西司行走,其後又充實錄館詳校官。咸豐二年(1852年)九月,應順天鄉試,考中舉人。咸豐三年(1853年),他在會試中落榜。同年於户部捐銅局報捐,引見後作為額外主事,仍在刑部江西司行走。咸豐六年(1856年)四月,翁同龢再次參加順天會試,中式第六十三名。複試列一等第二名。在接下來的殿試中,更是被咸豐帝欽點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同年翁心存也高升户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父子同朝為官。 [3] 

翁同龢宦海沉浮

咸豐八年(1858年)六月二十一日,翁同龢被任命為陝西鄉試副考官(正考官為內閣學士潘祖蔭),到西安主持鄉試。兄同書授安徽巡撫。八月二十日,他又被擢為陝西學政。十二月十四日,他以足疾陳請開缺,回京調理,獲旨允准,翌年四月底回到北京。十二月起復,受咸豐帝召見於養心殿西暖閣。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帝北逃熱河,翁同龢則侍奉翁心存前往房山避難,並應大理寺卿陳孚恩之邀,到壽佛寺練勇局辦理團防事務。《北京條約》締結後,派充文淵閣校理。同治帝繼位後,他於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初六日派充順天會試同考官。十月派充日講起居注官、實錄館監修總裁。十月二十三日擢翰林院贊善。 [4] 
三十九歲時的翁同龢 三十九歲時的翁同龢
在此期間,他的長兄翁同書因處理壽州苗沛霖之事不善,奉旨交部議處,兩江總督曾國藩進行嚴參,將置死刑。為營救兄長,翁同龢四處奔走,而翁心存也在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初六日去世,翁同龢遂丁父憂。在他的多方努力下,翁同書免死改戍新疆,途中又赴甘肅軍營效力。 [4]  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服闋,三月補詹事府右贊善,分教庶吉士。六月二十七日,遷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十一月十一日,奉旨在弘德殿行走,負責教育同治帝。十月十三日起,又在懋勤殿給兩宮皇太后進講《治平寶鑑》。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二十七日,擢翰林院侍講。翌年十二月,升授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同治七年(1868年)七月十九日,遞折吿假,回籍安葬父兄靈柩。十一月回京,擢國子監祭酒。同治九年(1870年)夏,發生天津教案,他與孚郡王奕譓、李鴻藻等聯銜上折,主張議和了結。六月二十三日,遷太僕寺卿。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初三日,擢內閣學士。十二月二十三日,母親許氏去世,他回鄉丁母憂。丁憂期間,他曾遊覽紹興、杭州、上海等地,並參觀江南製造局。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服闋返京,七月初六日在昭仁殿行走。十一月,同治皇帝病重,他與奕譓、奕訢奕譞景壽文祥等聯銜陳折,請慈兩宮皇太后權理朝政。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駕崩,慈禧太后擇立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為帝,承嗣咸豐,年號光緒,再次垂簾聽政。作為內閣學士的翁同龢奉命與潘祖蔭等共同擬旨,潘祖蔭主張“必書為文宗嗣”,翁同龢主張“必書為嗣皇帝”,王公大臣遂以兩人意見定議。此後,他與王公大臣會議皇太后垂簾聽政章程。並奉旨與奕譞、載齡、榮祿等勘定同治帝惠陵陵址,其間與奕譞唱和詩數十首。最後擇定沙石峪一處山地為惠陵陵基,接着奉派為惠陵承修大臣。 [5] 
光緒元年(1875年)八月十一日,他以內閣學士署理刑部右侍郎,複查楊乃武一案,以案中“疑竇甚多”,草折陳奏,駁令重審。在其大力堅持下,楊乃武案最後得以平反昭雪。十月十三日,派充順天武鄉試正考官。十二月十二日,奉慈禧太后㦤旨,與兵部侍郎夏同善毓慶宮行走,負責光緒帝的教育。他陳折力辭,慈禧太后不準。他就從十二月二十日開始在養心殿教授光緒帝。此後,他充當光緒帝師傅二十年之久。光緒二年(1876年)正月二十三日,他被擢為户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光緒四年(1878年)五月初九日,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光緒五年(1879年)正月二十七日,授刑部尚書,三月十七日調任工部尚書。適值邊疆危機爆發,他開始涉入外交領域,於十一月下旬被指派參與中俄伊犁交涉的決策,主張“和局萬不可破,戰備萬不可緩”,反對批准崇厚所簽訂的《里瓦幾亞條約》,又強調西安、漢中等處通商及松花江行船兩事不可允。同時,他還參與中日琉球交涉的決策,反對總理衙門急於同日本訂約,主張採取“延宕”之法。光緒七年(1881年)正月初三日,奉派管理國子監事務,三月又辦理慈安太后葬禮,結束後賞加太子少保銜。此後,他又參與籌議整頓八旗官學、管理户部三庫事務、審理雲南軍費報銷舞弊案等事務。通過內政外交事務的種種歷練,他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於光緒八年(1882年)十一月初五日奉旨以工部尚書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他以“才弗勝任、於書房恐有貽誤”為由,奏請慈禧太后收回成命,未獲允准。他進入軍機處後,最棘手的事務是中法越南交涉,他主張將紅河開放,允各國通商,但不得入中國雲南境內,又要求與法國劃紅河而守,不過這些建議大多不為同僚所贊同。其後交涉破裂,中法戰爭爆發,駐越清軍連戰連敗,慈禧太后在光緒十年(1884年)三月十三日發動甲申政潮,罷黜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軍機大臣,翁同龢也包括在內,但所受責罰最輕,理由是“甫值樞廷,適當多事,惟無建白,亦有應得之咎”,革職留任,退出軍機處,仍在毓慶宮行走,繼續當光緒帝的師傅。同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太后五十大壽,他的處分蒙恩取消,開復工部尚書等官銜。光緒十一年(1885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因户部尚書閻敬銘升任協辦大學士,慈禧太后將翁同龢調補户部尚書。翁同龢聞命後説:“菲材當此劇任,可懼哉!”力辭不就,但未獲準。此後直到離開官場,翁同龢在户部尚書任上幹了近十三年。在此期間,光緒帝親政,但許多事務都諮詢師傅翁同龢。同時,退居二線的慈禧太后屢屢干政,翁同龢為此勸過光緒帝,意在“調和宮廷,以聖孝為本”。 [6] 

翁同龢甲午主戰

光緒二十年(1894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翁同龢名列總辦皇太后六旬萬壽慶典大臣之一。他作為户部尚書,被內務府屢屢索要款項所折磨,而此時清朝財政吃緊,翁同龢處境困難。光緒帝以內務府大臣不能撙節,交部議處,於是翁同龢受到埋怨。翁同龢一度萌生辭職歸鄉之意,準備向光緒帝告退,但又覺得這樣做“愧對聖恩”,所以繼續留任。 [7] 
翁同龢晚年畫像 翁同龢晚年畫像
同年春,屬國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中國應朝鮮政府請求出兵鎮壓起義,日本亦出兵朝鮮,使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六月十三日,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奕劻以“朝鮮之事關係重大,亟須集思廣益,請簡派老成練達之大臣數員會商”面奏光緒帝,光緒帝遂命翁同龢與李鴻章與軍機處和總理衙門一起會商朝鮮問題。翁同龢主張對日強硬,強調“倭兵駐韓日久,和議未成,自當速籌戰事”,調東三省及旅順兵入朝,抗擊日本侵略。六月二十日,李鴻章請俄國駐華公使喀希尼調停中日爭端,翁同龢代擬電旨,令李鴻章不得依仗俄人。又擬奏片,舉薦劉永福楊岐珍渡海戍台,並令袁世凱來京備詢朝鮮事,均得到光緒帝採納。七月初一日,中日正式宣戰,甲午戰爭爆發。一個半月後,清軍在平壤之戰中慘敗。翁同龢在軍機會議上與李鴻藻抗論,以李鴻章事事落後,種種貽誤,要求將李鴻章治罪。光緒帝聽從其請,拔去李鴻章三眼花翎,褫奪黃馬褂。八月二十八日,翁同龢擬奏片,一請準令湖南巡撫吳大澄召募湘軍二十營赴山海關前線作戰;二請起用恭親王奕訢。得旨允准。慈禧太后單獨召見,令其前往天津傳旨,令李鴻章與俄使喀希尼續商中俄共保朝鮮。奏對時,他以“臣為天子近臣,不敢以和局為舉世唾罵”,並陳述此事“有五不可,最甚者,俄若索償,將何以畀之?”但慈禧太后堅持要他去天津,他就表示:“只有李某複詞,臣為轉述,不加論斷。”九月二日,他在天津北洋大臣衙署傳旨並嚴責李鴻章種種貽誤狀。九月初六日,翁同龢回京覆命,力言“喀事恐不足恃,以後由北洋奏辦,臣不與聞”。 [8] 
九月十六日,英國出面調停,要求中國向日本賠款,議和了結,奕訢、孫毓汶徐用儀表示接受,翁同龢與李鴻藻力持不可,彼此發生爭執。慈禧太后召見時,力陳“英使可惡,且所索賠款數目不知多少”,若日本不答應,“終歸於戰”,主張“宜催令各路援軍速進,懸賞獎勵九連城前線將士,催令北洋修好餘艦,嚴守渤海”,得到慈禧太后的同意。其後,他會同總理衙門向英商息借銀一千萬兩,並保薦德國軍官漢納根用西法練兵十萬,遭到榮祿等人反對,其結果是委任廣西按察使胡燏棻在天津馬廠編練“定武軍”三千人,開啓小站練兵的先河。九月底,清廷成立督辦軍務處,奕訢為督辦軍務大臣、奕劻為幫辦大臣,翁同龢與李鴻藻、榮祿、長麟同為會辦軍務大臣。十月初六日,翁同龢與李鴻藻、剛毅同補授軍機大臣。十月十五日,英使歐格訥力薦赫德管理中國軍隊,孫毓汶奏陳此事。翁同龢力言“利權、兵權悉歸於赫,毋乃太重”,表示反對。十月二十九日,因南、上兩書房翰林編檢上折呼籲停止太后萬壽慶典活動。慈禧太后大肆報復,藉口珍、瑾二妃“祈請干預”,將二妃降為貴人,撲殺珍妃位下太監高萬枝,裁撤滿書房,又下令裁撤漢書房,旋經翁同龢叩請,光緒帝請奕訢出面要求,暫予保留。十一月初八日,清廷命張蔭桓邵友濂前往日本廣島議和。召見時,翁同龢力陳和戰並行,利用三冬日軍行軍給養困難,建議起用劉坤一統率湘軍向日軍發動反攻,為和談準備,獲得批准。 [8]  [9]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張、邵被日本驅逐,清廷被迫以李鴻章為全權代表,赴日議和,臨行前,李鴻章請求清廷授予其割地之權,翁同龢反對割地,寧願多賠款。但李鴻章還是得到了清廷的割地授權。他還在二月初六日到賢良寺拜訪李鴻章,告以“台灣萬無議及之理”,要李鴻章堅持不割地。三月,日軍進攻澎湖,台灣岌岌可危,翁同龢撥户部款五十萬救濟台灣,孫毓汶、徐用儀“議欲棄台”,翁同龢“力持不可”,指出“棄台恐從此失天下人心”。不久,李鴻章將包括割讓台灣在內的議和條件通過電報傳來,翁同龢聞訊流涕,並在光緒帝面前慷慨激昂地力爭“台不可棄”,但其以恭親王為首的他的同僚都主張棄台,恭親王還嫌他過於“訐直”。光緒帝最終也只有允許李鴻章簽訂條約,並由翁同龢擬旨,要李鴻章再爭取不割台北、牛莊、營口等地,李鴻章回復無法辦到,光緒帝便命李鴻章定約。三月二十三日,李鴻章締結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後,翁同龢又兩次與外商交涉借款,以支付對日鉅額賠款。 [10] 

翁同龢開缺回籍

甲午戰爭後,翁同龢逐漸走上對外交涉的前台。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閏五月十六日,奉旨與李鴻藻在總理衙門大臣上行走,兼管同文館事務。六月初九日,李鴻章留京入閣辦事。十月初一日,胡燏棻調任津榆鐵路督辦,翁同龢與李鴻藻聯名保舉袁世凱辦理練兵事宜,並從户部撥餉百萬,支持袁世凱的小站練兵。 [11]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十三日,慈禧太后下令裁撤漢書房,翁同龢結束了二十多年作為光緒帝師傅的身份,同時也失去了與光緒帝在書房“造膝獨對”的機會。同年,李鴻章出使俄國,與俄國訂立《中俄密約》。翁同龢奉旨與張蔭桓譯述有關李鴻章與朝廷往來電稿,參與有關條文討論,他認為訂立此約“無謂”,持消極態度,但最終還是締結。在此期間,他盡力阻止列強侵奪中國利權,如反對法國費務琳公司承修龍州鐵路、反對容閎提出的借美款籌開中國銀行的建議,同時支持盛宣懷開辦中國通商銀行和修築盧漢鐵路,並從户部撥款一百萬兩交中國通商銀行存儲,五年後按年攤還。 [11] 
翁同龢(中坐者)在北京常昭會與常熟籍京官合影 翁同龢(中坐者)在北京常昭會與常熟籍京官合影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八月十五日,他被任命為協辦大學士,仍兼户部尚書。同年,德國藉口山東曹州教案,入侵膠州灣,他與張蔭桓奉旨辦理對德交涉,先後八次赴德國駐華使館,與德國駐華公使海靖交涉,他要求德國先撤兵,再開談判,將教案、撤兵分為兩事,分別辦理。李鴻章擅自請俄國派兵代索膠州灣,翁同龢斥其此舉大謬。翁同龢提議膠州灣由中德分佔,灣口陳家島歸中國,海靖不允,欲獨佔全部膠州灣,並以下旗歸國、與中國開戰相要挾。翁同龢每次去德國使館,都覺得很丟面子,十分生氣,後來乾脆不去。光緒帝勸他去德國使館與海靖重開談判,他當着光緒帝的面“語多憤激”,令同僚驚訝。奕訢、奕劻、張蔭桓都主張屈服於德國,翁同龢與之抗爭,但無效。 [11]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詹事府右中允黃思永請開辦昭信股票,借民債,籌集對日償款。翁同龢代表户部複議,認為事屬可行,親擬股票章程,前後共集得七百七十萬兩,僅及對日償款千分之八。正月十三日,光緒帝索閲黃遵憲《日本國誌》,翁同龢的回答令光緒帝不滿意。光緒帝又準備允許外國公使覲見時,輿馬可入禁門,翁同龢對以“不待請而先予,非禮”,卻被光緒帝批評。二月十四日,因奕訢力薦,他奉旨與李鴻章一起同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三月初三日,參加中俄旅大租借問題交涉談判,堅持刪除俄方約稿中有關日後中國償還船塢兵房等費和金州不入租界。 [11]  至鐵路一條,力駁其“沿海至營口”要求。他見到各國圖謀瓜分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便在一次召見軍機大臣時建議大開口岸,先許各國屯船處所,然後召開大和會,訂立盟約,確保各國不佔中國土地、不侵中國之權,共保東方大局,但這種想法被同僚一致認為不切實際。三月初六日,翁同龢兼署吏部尚書。三月十三日,德國亨利親王訪華,光緒帝欲在毓慶宮接見,準其乘轎入東華門。翁同龢以前星門百年來未曾啓封、樞木沉陷、配殿極隘無容隙地等諸多不便為由反對,光緒帝不聽,並予以斥責。四月十二日,御史楊深秀、內閣學士徐致靖以外患日深,而國是未定,奏請詔定國是。四月二十三日,翁同龢奉命起草《定國是詔》,體現了自己“西法不可不講,聖賢義理之學尤不可忘”的主張。四月二十四日,光緒帝欲於宮內見外國公使,翁同龢據理入陳不可,又遭光緒帝詰責。四月二十七日,光緒帝頒佈上諭,以翁同龢“近來辦事多不允協,屢遭人蔘奏,且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漸露攬權狂悖”為名,勒令開缺回籍,從此翁同龢退出官場。 [12] 

翁同龢淒涼晚景

翁同龢晚年照片 翁同龢晚年照片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十三日。翁同龢離京回籍。王文韶廖壽恆孫家鼐、盛昱、張謇等故舊門生數百人前往馬家鋪車站送行。他在常熟住了兩個月,又前往江西南昌看望翁同書的遺孀楊氏。到達南昌十餘日後,就發生戊戌政變,慈禧太后幽禁光緒帝於瀛台,再度訓政,戊戌六君子遇害。翁同龢閲讀邸鈔,頭昏目眩,輾轉百端,並於八月十五日乘輪船趕回常熟。八月二十三日到上海,應惲莘耘要求留滬一日,得知北京近日情形,當聽到譚嗣同等人密謀袁世凱發兵圍攻頤和園脅迫慈禧太后,翁同龢説:“鼠輩謀逆,陷我神明,並貽無窮之禍,真堪痛哭,心悸頭眩,幾至投地。”十月二十日,清廷下令將翁同龢革職,永不敍用,並交地方官編管。十二月,翁同龢移居虞山鵓鴿峯下新居“瓶廬”。月讀《法華經》一週,讀《易》《莊子》《荀子》諸書,臨帖畫、學隸法以消遣時日。同時,他仍關心中國時局和光緒帝的命運,常常與張謇等交換意見,在聽説己亥建儲庚子國變等消息時,為之“夙夜輒驚”“頭眩心悸”“中懷如搗”。 [13]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迴鑾北京,他欲前往開封迎駕,但無人為之先容,只好作罷。光緒三十年(1904年)四月,因慈禧太后七十大壽,下令將戊戌年革職人員開復原官,監禁交地方管束者一概釋放。翁同龢見此消息,説:“逋臣如得邀此寬典,雖一息尚存,當伏謁君門。”他雖免於管束,但並未開復原官。隨後他坐船遊覽蘇州、杭州、蕭山。回家後,他就卧病在牀,張謇曾在五月十八日到虞山探病,談論立憲問題,翁同龢極力贊成。二十一日,翁同龢病危,向守候在身邊的親屬口占一訣:“六十年中事,傷心到蓋棺。不將兩行淚,輕向汝曹彈。”又引用《論語》章句自撰輓聯一副:“朝聞道,夕死可矣;今而後,予知免夫。”最後口授遺疏,委託張謇代書陳奏。遺命葬事從簡,身後不得鋪張。同日夜間逝世,葬於虞山鵓鴿峯祖墳西偏方向。 [14] 
翁同龢死後,慶親王奕劻曾請求為他開復原官,被慈禧太后拒絕。宣統元年(1909年)十月初三日,在兩江總督端方的請求下,翁同龢被清廷開復原官。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在遺老鄒嘉來吳鬱生等的請求下,遜帝溥儀追諡“文恭”。 [14] 

翁同龢主要影響

翁同龢政治方面

  • 培養皇帝
翁同龢書法 翁同龢書法
同治帝和光緒帝兩代皇帝登基時年幼,專門從文臣中挑選師傅來輔導“聖學”,翁同龢榮膺“兩代帝師”。他從同治四年(1865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弘德殿行走,授讀同治帝;光緒二年(1876年)到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在毓慶宮行走,授讀光緒帝。光緒九年(1883年)七月,慈禧太后曾面諭翁同龢:此後“書房汝等主之”。可以説,這以後10多年的宮廷教育主要由翁同龢來主持。翁同龢根據同治帝、光緒帝任性、多病,對傳統授課方式產生厭學的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
  • 由淺入深,灌輸與啓發並重。翁同龢給同治帝授讀《帝鑑圖説》,一改同僚倭仁徐桐等既晦澀又呆板的講課方式,把課講得明白透徹、淺顯易懂、通暢生動,同治帝聽得頗有興趣。為提高同治帝閲讀古文的能力,特別是文言虛詞的使用,翁同龢將常用文言虛詞集錄成冊,附上例文註釋,供同治帝閲看翁同龢給同治帝選講《帝鑑圖説》一書中的有關章節,並把所講內容與現實社會政治結合起來,對同治帝的長進起了一定作用。如同治帝在聽了《唐憲宗卻貢》一節後表示:“貢獻皆取之於民,吾親政後,當效法憲宗,不受貢物。”翁同龢針對光緒帝愛看圖畫一類的書,就經常尋購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書畫呈送光緒帝閲讀,如在上海購買法國冕西土加尼編寫的《探路記》漢譯插圖本呈送光緒帝觀看,既激發其讀書興趣,又幫助其提高膽量。
  • 以情動人,寬嚴適度,表揚為主。翁同龢反對以罰代教的傳統方法,指出授書“宜順不宜逆,宜靜不宜淑”,“發聲懲色終究無益”,主張“順勢勸誘”。既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又在生活上體貼關心,使師生之間的關係由對立而融洽。當皇帝精神疲倦、讀書無力時,就中輟進講,讓皇帝休息活動片刻,以消除疲勞。一次,光緒帝因腹疼,未進早膳就進房讀書,翁同龢得知後立即提前下課,讓其用膳,並大大表揚了光緒帝一番,給光緒帝以温暖和鼓勵。翁同龢的教育方式,同治、光緒樂於接受,引起了同治、光緒對漢功課的重視,激發了他倆學習漢功課的積極性。
  • 翁同龢在傳統的教育內容方面,精心安排了有關儒家經典、帝王之學和中國歷史方面的課程和帝德教育。翁同龢選講的儒家經典為《大學》《中庸》《孟子》和六經等絕大部分是今文經籍,內含改革進取思想,它們同現實政治較接近,這反映了翁同龢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傾向。安排的帝王之學和中國歷史方面的課程,有《帝鑑圖説》《稽古錄》《通鑑輯覽》《聖武記》《九朝東華錄》《聖祖聖訓》等。翁同龢進講上述諸書的目的,就是要光緒帝認真借鑑歷代帝王統治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繼承祖輩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弘揚祖德,挽救頹勢,振興國家。另外,翁同龢面對19世紀後期日趨腐朽沒落的大清帝國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列強入侵、國勢阽危的現實,竭忠盡智,審時度勢,“對西方的進步學説採取積極態度”,“知西法不能不用,大搜時務書而考求之”。經徵得慈禧的同意,在給光緒帝開設的課程中和開列的課外閲讀書籍中,他增加了大量經世致用的教育內容。主要有:其一是經世時文和早期地主階級改良派的著作,如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賀長齡編輯的《皇朝經世文編初編》、龔自珍的《龔自珍新集》、林則徐的《林文忠公全集》、魏源的《海國圖志》。其二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著作,如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陳熾的《庸書》、湯震的《危言》和薛福成的《籌洋芻議》。其三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著作,如康有為的《日本明治變政考》《俄國大彼得變政記》等。其四是當時漢譯的西學書籍和世界與歷史書籍,如王韜譯的《普法戰紀》八卷、黃遵憲的《日本國誌》、李提摩太譯編的《泰西新史攬要》《時事新論》《列國變通興盛記》、曾紀澤贈送的赫德新譯的漢譯西學新書16種。其五是出使各國使臣的考察遊記,如曾紀澤的《倫敦與巴黎日記》、何如璋的《使東述略》、張德彝的《航海述奇》、李圭的《環遊地球新錄》、李筱圃的《日本紀遊》等,還有錢恂編纂的《中外交涉表》《通商出入表》《關税出入表》。另外,翁同龢還通過“聊天下事”和談“海外見聞”等形式,把有關洋務和西學方面的知識傳授給光緒帝。以上這些內容已成為晚清宮廷教育中漢功課及光緒帝學習的主要內容,舊瓶裝上了新酒。翁同龢新學舊學兼容,中學西學結合,循循善誘引導光緒帝關心現實政治,留心中外大勢,清除積弊,力振綱紀。
光緒帝受翁同龢教育二十年,影響尤大。翁同龢的教育拓寬了光緒帝的視野,增加了光緒帝對全國和當時整個世界的瞭解,激發了光緒帝對洋務和西學的極大興趣。光緒帝從翁同龢那裏,不僅學到了中華傳統文化,而且接受了西方文化,並孕育着向西方學習、改革維新的思想。 [15] 
  • 培植朋黨
翁同龢極力想培養他的學生光緒帝為獨操政權的“聖君”。但光靠光緒帝不足以與慈禧太后抗衡。因此,翁同龢極力延攬名士,進入御史、翰林之列,控制言路,形成勢力,代表者有文廷式、張謇、汪鳴鑾孫家鼐沈曾植丁立鈞長麟志鋭等,這些人被戲稱為“孩兒班”,後世稱“帝黨”“後清流”“南派清流”等,與支持慈禧太后的“後黨”(戲稱“老母班”)對立。甲午中日戰爭期間,帝黨(後清流)正式以有組織的陣勢,公開與後黨對峙。在主戰還是主和、簽訂和約等一系列問題上,兩黨展開了尖鋭的鬥爭。與翁同龢在軍機處主戰的同時,文廷式等人發動翰林院,多次聯銜上書,呼應帝黨在戰爭中的各種主張:彈劾李鴻章,要求聯英、德以拒日,反對簽約,反對割台,給“後黨”以很大的政治壓力。但“帝黨”的政治地位決定了他們對“後黨”的鬥爭非常軟弱。他們只是想從“後黨”的控制下獲取權力,並不敢與“後黨”真正決裂;只敢對聲名狼藉的李鴻章公開聲討,對實際掌權的慈禧卻還要“察顏觀色”,因此並未取得成效。 [16]  [17-18] 
  • 支持變法
翁同龢在甲午戰爭戰敗後主張變法圖強,他曾在給友人周原祁的信中指出:“不變法,不大舉,吾知無成耳。”又在盛宣懷的信中指出,除了禮政、吏政外,兵政、户政、刑政、工政均需改革。他曾和督辦軍務大臣一起大力進行軍制改革,裁汰舊軍,支持胡燏棻、袁世凱編練新軍。為了抵制外國資本紛紛來華投資設廠、開礦、築路、辦銀行,他曾支持民族資本主義新式企業的開辦,一手幫助盛宣懷經營中國鐵路總公司,接辦漢陽鐵廠,開辦中國第一家資本主義商業銀行——中國通商銀行。此外,他還力主改革科舉制度,支持嚴修開辦經濟特科的主張;同時根據康有為的意見,向光緒帝提議開制度局,改革體制。 [19] 
另一方面,翁同龢反對全盤西化,主張中學西學兼顧、新學舊學並陳,對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等著作中提出的離經叛道的觀點不以為然,稱之為野狐禪。他的這種中西兼顧、新舊並陳的變法思想在他起草的《明定國是詔》中有明確體現。同時,他不贊成康有為等的速變、全變的激進路線,認為“變革太驟,亦恐貽憂”,變法必須“平和”、“穩妥”;認為只有“以平和劑羣囂”,才能減少乃至掃除反對變法的阻力,使變法最終得以實現,一切操之過急的做法都無濟於事。戊戌變法失敗後,他曾在日記中寫道:“若臣在列,決不使其滅裂至此。” [19] 

翁同龢書畫方面

翁同龢書法 翁同龢書法
翁同龢少年時就以能書聞於鄉里,中狀元后書名更大噪。其實,他所下苦功持久至深,也真是夙興夜寐。他自雲“點燈弄墨真無俚,忘卻明朝橐筆忙”,進入了忘我境界。他廣覽碑帖,刻意摩挲各家風格,吸其精髓。他最欣賞蔡邕書法“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更讚頌顏真卿書法的勁健篤實,浩然大氣。他的心得是,學碑帖“重在氣勢,不在點劃”。有一次,他在舊山樓文人雅集上讀自己學書經歷:五歲描紅,八歲臨帖,先學中楷,後習大小楷。他涉獵各體雖各有依傍,但不受拘束,一貫主張“陶冶眾體而成一家,不必囿於某家某法”。他不僅旦夕臨硯苦練,還注重書法理論之通曉,經常研讀唐孫過庭《書譜》,宋代蘇、黃、米、蔡四大家書法論文及清朝包世臣《藝舟雙楫》等典籍。翁同龢楷書淳厚中藴瀟灑之氣,蒼勁中顯豐澤;草書行雲流水,頗具懷素神韻。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言翁同龢“書法不拘一格,為乾、嘉以後第一人”,楊守敬在《學書邇言》中也以為“松禪學顏豐厚,老蒼之至,無一稚筆,同治光緒間,推為天下第一,洵不誣也”。 [20]  他的書法名聲甚至遠播海外,朝鮮大官閔台鎬閔泳翊等曾託使者來北京求他寫字相贈。 [44]  不過翁同龢自己曾謙虛地表示:“世人盛推吾書,實則吾於書法,茫無所知,去伯寅(潘祖蔭)甚遠。伯寅嘗笑吾杜撰草法,誠中吾病。蓋四十後,方有意學書,筆性既拙,又苦無多暇,是以終無成就。” [81] 
梁啓超説:“松禪本擅畫,為書名所掩耳。”翁同龢學畫遲在同治前葉,時已年近四十,且並未從師,而是從臨摹入門。他居官京師,常至廠肆玩賞書畫,遇見佳品,便愛不釋手,卻又無力購下,往往向同好收藏者借來臨摹,痴迷以至連宵不輟。最喜臨摹“四王”山水畫卷,對八大山人朱耷的人物花卉亦愛涉獵。他認為:“一幅畫是否深厚,不在密緻稠疊,所謂深厚,在筆不在境,雖草數筆,未嘗不深且厚也。”所以,翁同龢所作多為筆致疏少、意到為先的文人畫。翁畫傳世者以山水為多,素竹次之,花卉較少,且尺幅多數不大。如仿丁南羽雲山圖中堂條幅已屬巨構,又據鄭逸梅記雲:“其手跡有一六尺卷,臨倪鴻寶山水,藏同邑俞運之家,除翁自題外,尚有陸懋宗、梁節庵、徐花農、沈濤園、沈子培、龐劬庵題句,為翁畫中尺幅最長者。”翁氏所作山水畫幅疏淡清逸,拙中見雅,自謂“破墨枯毫任自然”。 [20] 

翁同龢藏書方面

翁同龢藏書 翁同龢藏書
常熟翁氏藏書被列為明清九大藏書之一。翁氏藏書積六世,歷時160餘年。翁同龢接收了父兄所藏書畫之際,在當官後繼續收藏。如在典試陝西、山西時,自己蒐集和門生故舊贈送的碑帖,有懷仁聖教碑等。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海淀園林被掠,園藏古籍、碑帖、字畫大多失落,辛酉政變中,載垣端華先後被處死,怡王府、肅王府府藏圖籍、碑帖、字畫也大多散佚。此外,琦善耆英家被查抄後,家藏文物也多被沒收變賣,它們中的一部分先後為翁同龢所購得,如唐人寫經、宋拓麻姑壇記、明拓爭坐位帖稿碑、醴泉銘等。回籍修墓途經上海時,他與九華堂、掃葉山房、同文書局等以及蘇州抱芳閣建立了聯繫,經常有書商送貨上門。客居京師期間,但凡京師博古齋、論古齋、叢古齋、積古齋、尊古齋、寶古齋以及寶文堂、三槐堂、積古堂等大小書鋪無不留有他的足跡。而由書店購人的大部分秘笈,都是藏有端緒、授受有流,記錄於他的日記之中。翁同龢被開缺回籍後,其侄孫翁斌孫為其看護在京中的房產和書籍,第二年,便將翁同龢寄存在京寓的書籍字畫、文件檔冊、手跡等,一部分移存天津,一部分裝運回常熟,伴隨翁同龢度過淒涼的晚年。留在常熟練衣堂內的藏書,尚可稱連楹充棟,且多為不經見者。亂後則蕩然四散,漸被公私收藏,南京圖書館收藏有5000佘冊。常熟市圖書館古籍部收藏有400餘種1700多冊翁氏藏書,其中有《貞觀政要》《皇極經世》《今水經》等20種明、清刻本及抄本,還有翁同龢手校汲古閣刻本《後漢書》殘本,翁斌孫抄校本《東華錄》,翁曾源、翁曾榮、翁之潤、翁之廉等翁氏家人藏書。常熟博物館也藏有翁同爵《皇朝兵制考》手稿、翁斌孫的《笏齋日記》手稿等幾種。而寄存到天津的藏書則由後代翁萬戈在解放前運到美國,2000年由上海市政府出資購回,收藏在上海圖書館。收藏翁同龢書印有“叔平所得金石文字”“松禪”“松禪居士”“翁同龢觀”“常熟翁同龢藏本”“虞山攬秀堂翁氏藏書”等。 [21-22] 

翁同龢歷史評價

  • 愛新覺羅·載湉:我無心腹,只有翁同龢一人可為吾心腹耳。 [23] 
  • 榮祿:常熟(翁同龢)奸狡性成,真有令人不可思意[議]者;其誤國之處,有勝於濟南(應為濟寧,即孫毓汶),與合肥(李鴻章)可並論比。合肥甘為小人,而常熟則仍作偽君子。刻與其共事,幾於五日不因公事爭執。而高陽(李鴻藻)老矣,又苦於才短,事事為其欺矇,可勝嘆哉! [24] 
  • 陳夔龍:常熟翁協揆,學問家世,冠絕班行,兩充帝師,名高望重,而禍亦隨之。 [25] 
  • 文廷式:①翁叔平尚書與餘素善,餘疏落,要不常相見。然比者以一人而兼任師傅、軍機、總理衙門、督辦軍務處,又領户部,皆至要之職,而猶謂不能辦事,又不欲居權要之名,一彼一此,迄無定見。以此召亂,誰能諒之?②數年以來,失膠州、失旅順、失長江之利,東三省隱與俄,廣西、雲南隱與法,江浙屬英,閩屬倭,皆欺中國臣民而徇外國之請。伊古以來,亡天下之魂,未有甚於今日。又行昭信股、西鋪税、藥牙税……削百姓,殆無生路。常熟任樞廷、譯署,且兼户部,難逃天下後世之責矣。 [26] 
  • 康有為:戊戌為中國維新第一大變局,翁公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關係至重……中國維新業,誰為第一人?王明資舊學,變法出元臣。密勿謀帷幄,艱難救國民。峨峨常熟相,鑿空闢乾坤。 [27] 
  • 辜鴻銘:在中國,以帝師翁同龢為代表的偏執頑固的極端保守派或稱法利賽派,出於徹底的絕望,加入到,或更確切地説,任用了肆無忌憚的過激派或稱無賴與收税人派。後者把精密的國家機器和行政管理搞得混亂不堪。皇太后陛下聞知此事後,不得不放棄多年渴望且極其需要的休養退隱,出來幫助皇帝陛下掌管國政……她摘掉了帝師翁同龢的一切頭銜,不過對其所作的處置還算寬大,這與其説是她仔細思慮的結果,不如説是出於惻隱之心。 [28] 
  • 潘祖蔭:叔平……其人專以巧妙用事……對我猶用巧妙,他可知矣。然將來必以巧妙敗……叔平實無知人之才,而欲博公卿好士之名,實亦愚不可及。 [23] 
  • 趙爾巽:同龢久侍講幃,參機務,遇事專斷。與左右時有爭執,羣責怙權。晚遭讒沮,幾獲不測,遂斥逐以終。……其書法自成一家,尤為世所宗雲。……桂芬以持重見賞,同龢以專斷致嫌。 [29] 
  • 商衍鎏:同龢痛於甲午之役,知非變法不足以圖存。破格求賢,冀匡時變。惜望治過急,薦舉非人。操切釀亂,朝野騷然。 [30] 
  • 金梁:翁文恭公以帝師而兼樞密,預聞軍國,實隱操大權,而周旋帝后,同見寵信,亦頗不易也。自垂簾聽政,主威漸替,朝臣南北,各分門户,恭、醇鬩牆,又適授人以隙,紛囂遂日甚矣。翁初善恭而繼附醇,甲申引孫(毓汶),意在易恭,竟並及己,非所料也。甲午起,恭終復逐孫,乃挈張(蔭桓)為己助,張既得寵,翁不能無動,而康(有為)適求進,遂並薦之。不意張、康漸合,共邀特遇,翁之進退乃維谷矣。光初朝局,系翁一言,同僚議事,偶有不合,翁輒怫然,常入報帝,必伸己意,眾已側目,而恭久受挫,積憾尤深,病篤臨視,太后問以遺言,泣奏翁心叵測,並及怙權,遂驟下罷斥之諭。或謂孫實代草,所述皆翁對恭狀,而引人嚴旨,乃成跋扈權臣矣,翁實不能負此重咎也。論者謂翁如不行,戊戌政變或不遽作,翁必有術焉以調和其間,翁日記亦自言老臣如在,必不任決裂至此。翁好延攬,而必求為已用。廣結納而不能容異己。沈(桂芬)、李(鴻藻)、王(文韶)、閻(敬銘)初皆交好,終致參差,即與潘(祖蔭)同直,亦不免意見,至禮(世鐸)、慶(奕劻)、榮(祿)、剛(毅)更久為所輕,故遇變乃爭下石焉。翁以忠懇結主知,能持大體,亦無愧良相,惜不為眾所諒,卒被斥逐,而兩宮之爭,遂日甚而不可救雲。 [31] 
  • 蕭公權:翁同龢借變法以拯救清廷的雄心之所以無法實現,策略上的錯誤,或許更甚於他在思想上所犯的錯誤。就實際情況來説,翁的思想立場實際上並非不合理。他認為西法雖應採取,傳統價值亦不容忽視。這種看法是北京及各省許多有影響力的人物所可以接受的,尤其重要的是:即連慈禧太后亦不致反對。……翁很精明,他看出在策略上必須維持帝后之間的和諧。即令他個人與光緒帝較親近而且其政治前途也愈來愈倚重光緒帝,但他不能忽視慈禧在清廷中不可動搖的地位,而且只要她活着,隨時都可以東山再起。她“垂簾聽政”多年所攫獲的大權,她身為“太后”所享有的不可爭議的尊榮—這是當時為人接受的儒家思想所賦予的—包括光緒帝在內任何人要對其權威挑戰,都是不智的。因此,最上之策是尊重她在政府中的崇高地位,不能與她對立。同時,光緒帝若能做些有價值的事,便可逐漸建立自己的權力與威望。他可以等待,畢竟慈禧年紀比他大了四十五歲。翁要調和兩宮,使他們成為改革的夥伴。這一努力雖有一部分被康有為的活動所引起的某些出人意外的發展所抵消,但其做法則是當時情勢所認可的。但是,翁同龢並非一直都很明智。他犯了許多策略上的錯誤,使得他顯然合理的立場變得無法立足。他所犯的最重大錯誤是他不願跟那些在變法觀方面實際上與他相同的人合作。他與李鴻章和張之洞的對立,不但使他失掉許多有潛在力量的支助,而且招來了各方的反對,這些人原是可望合作的。他被政治野心衝昏了頭,他不去爭取那些心態相近而有地位與經驗的同僚的支持,卻要徵召自己的屬下,拉攏一批年齡比他輕、地位比他低的年輕人,藉以確保他在變法運動中的領導地位。他這樣做削弱了變法運動,一方面因為他在人數上減弱了陣營的實力,另方面也因此在原本支持同一主張的人中間造成了不和。翁氏隨時依時機的權宜來調整他的個人信念,造成另外一項嚴重錯誤。儘管他對帝制中國的倫理傳統感到驕傲,但他並未經常以儒家信條為實際行為的引導。……翁與康的結合是翁一生所犯代價最高的錯誤。他借康氏之助力來推動自己的變法運動,後來卻發現康很快的取代了自己而成為變法的先覺。康很明顯地不尊重翁的有限改革論,也不尊重其變法領導權。他對翁的威脅變得甚至比李鴻章、張之洞更大。尤有甚者,翁嘗試排除康氏,卻反而迅速導致自己的失勢。由於他離開京師,兩宮之間最後一道有效的聯繫隨之消失,此後康有為乃得自由行事而把光緒帝導向毀滅之路。由於翁把康推薦給光緒帝,在某種程度上他也要為這個災難負間接責任。 [32] 
  • 莊練:由張蔭桓與翁同龢之逐漸走向貌合神離,足以證明一件事實,就是翁同龢既無知人善任的能力,又沒有足夠的識見來應付當前的複雜政治情勢。作為一個成功的政治領袖,如果他本人沒有卓越的政治學識,就得禮賢下士,擇天下之英才而善用之。前者猶如明太祖,後者便是漢高祖之倚信張良陳平韓信。可惜翁同龢自己既沒有高卓的本領,遇到張蔭桓這樣不可一世的人才,又不能虛心倚信,終於使他的政治事業一開始就在外交活動方面遭到了重大的挫折,對於清代中國的前途,更具有十分不利的影響。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政治領袖是否得人,其關係是何等的重要!翁同龢無此才能而濫竽其位,不但註定他自己的失敗命運,更連累了國家的命運亦復災禍連連,這固然是他自己的不幸,亦是中國的不幸。一個國家在走向衰敗沒落的道路上時,每每有這種情況出現,可知命運之説不但適用於個人,有時也頗能適用於國家。……綜括起來説,翁同龢在中日甲午戰爭時誤信文廷式、張謇諸人的言論,竭力對日主戰,乃是造成他一生事業失敗的主因。而他後來主持對德交涉中的畏葸無識,更足以證明他不是一個可以擔當國家領導大責的人。文廷式與張謇等人被譏為“名流誤國”,如翁同龢,則簡直就是“書生誤國”。所謂狀元宰相也者,其結果只是造成了一個無識而誤國的書生。科舉取士的弊害,在這裏也就充分暴露無遺了。……他的字寫得很好,書法遒媚,體兼蘇、趙,中年以後能日寫百聯而腕力不疲。到了歸田裏居之後,則因事閒而專心勤習之故,更能達到批卻導竅、官止神行的境界。因此人稱清代末年的書法家,當以翁同龢為冠冕一世。政治失意而能在藝術上得到偉大的成就,上天對他的造就不能説不厚。但由此亦不難知道,翁同龢畢竟只是一個作詩寫字的讀書人。這樣的一個人,如果讓他生在乾、嘉盛世,使他居文學侍從之官而以文章名世,庶幾可以盡其才用。如今忽然要他居宰相之位,在亂世艱難之時發揮其救世匡時之責,無寧是用違其所長了。……人的才能本是各有短長的,非其才而誤置於位,必難免僨事。如翁同龢,便只是文學侍從之才而誤居宰相之位的。用違其才,其責任不應完全由他自己來擔負。在發生嚴重錯誤之後再來追究他的責任,無寧是不太公平了一點。對於翁同龢晚年的遭遇,我們大致只可作如是觀。……不知翁同龢在追維這些難忘的往事之時,也還聯想到因為他的錯誤無知,而使國家民族所遭受到的創痛與損害否? [33] 
  • 高陽:①翁氏的性向與際遇、志氣與才具、責任與權力、興趣與任務、地位與作風,皆不相伴,種種不平衡的積累,禍己、禍君、禍國。這是時代的悲劇。②翁同龢是孝悌君子,但本性温厚懦弱,只宜於做育人才的太平宰相,不宜於做外官,亦不宜於處亂世。③有原則而不能堅持,既從權又不甚徹底,一己清名之一念,盤亙胸中而不能去,往往動輒得咎,兩面不討奸,既誤己,又誤國,為翁同龢一生大病。 [34] 
  • 沈雲龍:甲午中日一役,同龢主戰最力,以身居帝師,欲佐少主而張國威,然於中日兩國軍事準備,未嘗深悉,遂為時所譏。然其忠誠結主知,以和平劑羣囂,清德雅望,仍為朝野所重,天下之士,莫不走其門,亦有為之所吸欲借重以要君者。 [52] 
  • 戴逸:翁同龢忠君愛國,蒿目時艱,苦心焦慮,力圖改革,拒降主戰,變法維新,反映了仁人志士們為了拯救國家危亡而在荊棘遍佈的道路上,艱難探索,奮鬥行進。翁同龢作為一個統治權貴,清室大臣,自有其歷史的和階級的侷限。但他那種憂國愛民,堅持變革,力抗逆流,不避艱險,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和襟懷是值得景仰的。就以他個人的操守而言,他為官四十多年,狀元宰相,兩朝帝師,位極人臣,尊榮無比,任户部尚書,主管全國財政十餘年,開缺回鄉後竟兩袖清風,囊無餘資,晚年生活,尚須親友和門生接濟,甚至典賣字畫度日,其道德操守、清廉作風,也是值得稱讚的。 [35] 
  • 李侃:在翁氏立朝時期,外患頻仍,朝局紛爭,他為了使幼主光緒重振朝綱,挽回危局,可謂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他面對極端複雜的局面和盤根錯節的重重內外矛盾,雖然費盡心力,試圖緩解和解決這些矛盾,但是,結果不但沒有解決這些矛盾,而且在矛盾的衝突中跌落下來,造成了終身的遺憾。……為什麼説翁同龢是時代的悲劇人物?因為以翁氏的品德和才能、權力和膽識,而扮演了悲劇角色,這完全是時代變遷造成的。因為到了晚清時期,中國的封建統治已經註定行將衰亡了。清朝統治這座大廈,從基礎到樑柱,都已經腐朽到了極點,任何修補支撐措施都無濟於事,翁同龢也好,光緒、慈禧也好,誰也無法挽救清朝滅亡的命運。平心而論,如果在幾百年以前,不但翁同龢可以做良臣、做賢相,光緒也可能做明君、做英主,就是被世人憎惡責難的慈禧,也未必不能做治國有為的“太后”。然而,時代變了,歷史再也不能為他們提供演出喜劇的舞台了。 [36] 
  • 謝俊美:他經歷了道、鹹、同、光四朝,身歷和參與了一系列重大內政外交活動,目睹王朝江河日下,岌岌可危,他和其他一切有識之士一樣,為了阻止和挽救這種危敗之勢曾作了種種努力。在對外交涉中,他事事抗爭,力圖減少國家損失;在民族戰爭中,他力主抵抗侵略,洗刷白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蒙受的民族恥辱。但他的這些努力最終都失敗了。他兩任帝師,執掌宮廷教育長達數十年,“待漏趨蹌待玉鑾,朝衣常耐五更寒”,為了培養光緒可説是嘔心瀝血,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寄望於光緒帝,“敬從光緒當陽日,追溯康熙郅治時”,希望光緒能像康熙那樣,文武兼資,雄才大略,但慈禧始終攬權不放,光緒形同傀儡,難以有為。他想通過支持光緒維新變法,來實現王朝自救,開創中國歷史的新場面。然而事與願違,他的這番努力也都全部落空,不但光緒被幽禁瀛台,自己也被罷黜在籍。“忠孝已難回氣數,惟有傷心淚自流。”帶着無限的悲愴,他痛苦地離開了人世。 [37] 
  • 茅家琦:翁同龢在維新變法運動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也對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正是實事求是的觀點。 [38] 
  • 龔書鐸:就個人素質而言,翁同龢雖身居高位,但不是一個有見識、敢於有為的政治人才。人的思想性格往往是多面的、複雜的,不那麼單一。翁同龢的為人“巧妙”只是一面,他還有非“巧妙”的一面。平壤、黃海戰役後,慈禧太后打算求和,命翁同龢往天津與李鴻章商請俄使調停,翁同龢拒不受命,辭以“臣為天子近臣,不敢以和局而為舉世唾罵也”。慈禧不得已,改為“詰問”淮軍敗狀。翁同龢敢於當面頂撞慈禧,反對求和,亦屬不易。 [39] 
  • 湯志鈞: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戰爭的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加深了中國人民的災難,激起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反抗。後黨的屈辱,也引起了社會輿論的攻擊。翁同龢輔佐光緒,憂患國是,宏攬人才,匯成帝黨,他們向後黨和淮系挑戰。帝、後兩黨鬥爭的核心是爭奪政權,而集中表現在主戰、主和之爭。翁同龢還拔識人才,引錄新進,文廷式、張謇,都是他所賞識的“新進”。他們主戰拒和,反對割台,進而攻擊李鴻章,請求啓用奕訢。還大造輿論,和改良派結合,促成了光緒皇帝“詔定國是”。應該説,在當時是起過作用的。甲午戰後,翁同龢和帝黨主戰、拒和,是愛國的舉動;和改良派相結合,促使了變法的實現。對這一時期的翁同龢和帝黨應予肯定,不能因其是“統治階級”而忽之。 [16] 

翁同龢軼事典故

翁同龢字號由來

翁同龢生於早晨寅時,天色微明,巷口“有人聲”,所以父兄將其表字定為“聲甫”。又因為他出生後又小又瘦,經常生病,而比他小四個月的侄子翁曾純卻又白又胖,所以翁同書夫婦以自己兒子的口吻再給他起了號,叫“叔平”,希望叔叔平安。翁同龢出生時,母親已經年過四十,無乳,全靠瓶裝米湯喂他,所以他自號“瓶生”。 [40] 

翁同龢翁孫爭魁

相傳翁家與孫毓汶(大學士孫玉庭之孫)一家本來是世交。翁同龢和孫毓汶同赴咸豐六年(1856年)殿試,只有他倆的才華才能問鼎狀元。孫家想讓孫毓汶中狀元,這樣就與其堂兄孫毓溎成就“兄弟狀元”的佳話。於是在殿試前夜,孫家邀請翁同龢到自家暢談,直到深夜才回家,而孫毓汶早已入睡。孫家又安排人在翁家外放爆竹,徹夜不斷,導致翁同龢一夜無法入睡,殿試時頭昏腦漲,以為狀元要歸孫毓汶了。突然,他想起卷袋中有兩枝人蔘,於是馬上服用,竟然精神煥發,下筆如神,結果他的卷子被評為第一,於是中了狀元,翁同龢便被稱為“人蔘狀元”,而翁、孫兩家也由此產生過節。 [41] 

翁同龢夫妻情深

翁同龢與夫人湯松感情甚篤,夫妻相敬如賓。湯松為人賢惠,也喜愛文學,尤好“唐宋長調”,時常與翁同龢唱和。翁同龢秉性急躁,湯松常常規勸。然而二人結婚十年,湯松就於咸豐八年(1858年)二月四日去世,翁同龢十分悲痛,同年除夕,他在陝西三原的一家古董鋪買了一面唐鏡,上有“曾雙比目,經舞孤鸞”八字。翁同龢深受觸動,在日記中寫道“死生契闊,未能忘情,念彼黃壚,當亦形影相弔,潸然出涕耳”。並填《金縷曲》一闋,內容是:“歷歷珠璣冷,是何人清詞細楷,者般遒緊。費盡剡藤摩不出,卻似薄雲橫嶺;又新月娟娟弄影。玉碎香銷千古恨,想淚痕暗與苔花並,曾照見,夜妝靚。潘郎傷逝空悲哽,最難禁燭花如豆,夜寒人靜。玉鏡台前明月裏,博得團圖俄頃;偏客夢無端又醒。三十年華明日是,剩天涯漂泊孤鸞影;銘鏡語,問誰省?”後來他雖納一妾陸氏,但再也沒有娶過續絃。 [42] 

翁同龢關懷光緒

光緒帝幼年時害怕雷聲,即使在書房,遇到打雷就會投入翁同龢懷中。光緒帝有時摸翁同龢的鬍鬚,有時將手伸入翁同龢懷中,撫摸其乳,所以翁同龢最為光緒帝所親。 [43]  光緒帝少年時,經常向翁同龢告狀稱太監欺負他,翁同龢曾斥責這些太監,後來慈禧太后也下旨:“如皇帝左右有不守法度者,翁同龢即可指名具奏。”然而翁同龢也因此“結怨中官”。 [45-46] 

翁同龢便宜若輩

翁同龢是天閹,直到五十多歲,膝下尚無子女。有個同僚拜訪他時,建議他納妾(意思可能是再納一妾,翁同龢本有妾陸氏)生子,翁同龢微笑指着旁邊伺候他的一眾僕人説:“我若娶妾,則便宜若輩矣!”兩人都開懷大笑。 [47] 

翁同龢被騙書法

翁同龢被開缺回籍後,每天寫字十餘幅以消遣,但對於來求書的親朋,“十不一應”,常熟縣令朱某求書就碰了壁。不久,翁同龢被革職,軟禁家中,由地方官嚴加管束。於是朱縣令每天前往翁家,嚴詞盤問翁同龢的起居情況。僕人告訴翁同龢,翁同龢很生氣,便每天親筆寫“翁某今日須往後院走動,請老父台核示”“翁某今日洗足,請老父台駕臨看管”之類的短札,送給朱縣令,意在羞辱他。朱縣令大喜,將這些字用白綾裱成合錦條幅,懸於花廳,並告訴訪客是翁同龢寫的。翁同龢聞訊,頗感尷尬,要求把這些短札還給他,朱縣令説:“此是中堂親筆,不易購得,若必欲收回,須以屏對十副為交易之品。”翁同龢無可奈何,只好給他寫了一副屏條和一副對聯來交換。 [69]  有學者根據翁同龢日記指出這件事子虛烏有,當時常熟知縣確實姓朱,名文川,但他與翁同龢很好,而且翁同龢對於親友求書也是無不應允,不會如此吝嗇。 [70] 

翁同龢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生卒
備註
父親
翁心存
1791-1862
官至户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曾為同治帝師傅
母親
許氏
1792-1872
小字梅花,昭文人許夔之女,累封一品太夫人
哥哥
翁同書
1810-1865
官至貴州學政、安徽巡撫
翁同爵
1814-1877
官至湖廣總督
翁音保
?-?
早夭
姐姐
翁壽珠
1821-1843
字繹齡,嫁常熟秀才俞大文
翁旋華
?-?
又名端恩,字紉卿,嫁歸安人錢振倫
妻子
湯松
1829-1858
字孟淑,蕭山人湯修之女,湯金釗之孫女,追贈一品夫人
妾室
陸氏
?-1903
咸豐十年(1860年)所納
養子
翁曾瀚
?-1877
翁同爵第三子,翁萬戈曾祖父
以上主要來源 [1] 

翁同龢主要作品

翁同龢日記

翁同龢從咸豐八年(1858年)開始堅持寫日記,遂留下《翁文恭公日記》(翁同龢日記),與《越縵堂日記》《湘綺樓日記》《緣督廬日記》並稱晚清四大日記,記載的內容上至天文地理、朝廷大政、宮闈內幕、宦海風波,下至朋僚交往、個人讀書心得、家庭生活乃至社會新聞等,是研究晚清歷史變遷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 [48]  不過他開缺回籍後,對日記中部分內容作了刪除乃至篡改,主要是涉及與康、梁等維新派關係的部分。 [49] 

翁同龢詩文

由於翁同龢是“罪臣”的緣故,他的詩文沒有立即得到整理,直到宣統元年(1909年)追復官銜後,才刊行了《瓶廬詩稿》。民國時期,他的其餘詩文陸續影印出版。改革開放後,學者謝俊美致力於整理翁同龢生前詩文,將他的奏疏、函稿、詩詞對聯、文錄、自訂年譜、甲午日記和隨手記在2005年以《翁同龢集》(上、下冊)出版,作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之一。 [53]  2020年推出增訂版。

翁同龢書畫

翁同龢的書法作品被收錄於《松禪老人遺墨》《翁松禪寫書譜墨跡》《翁同龢手札》等書集中。 [71]  畫作被收錄於《翁松禪人物山水冊》《松禪遺畫》《翁瓶笙書扇集》等畫集中。 [72] 

翁同龢人物爭議

翁同龢甲午敗責

晚清以來流傳一種説法,即翁同龢是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的罪魁禍首。清廷在將翁同龢革職編管的諭旨中就強調:“至甲午中東之役……(翁同龢)信口侈陳,任意慫恿,辦理諸務,種種乖謬,以致不可收拾。” [54]  胡思敬説:“甲午之戰,由翁同龢一人主之”,稱李鴻章自知兵弱,不欲開戰,翁同龢及其門生親信一味慫恿光緒帝對日強硬,釀成大禍。並稱甲午戰爭期間翁同龢曾在天津質問李鴻章北洋兵艦事,李鴻章反問他之前為何不撥款,翁同龢説自己的責任是節約開支,並問他為什麼不再請,李鴻章説:“政府疑我跋扈,台諫參我貪婪,我再嘵嘵不已,今日尚有李鴻章乎?” [55]  翁同龢的門生王伯恭也説:“甲午之事,始於項城(袁世凱),成於通州(張謇),而主之者常熟也,此自通國皆知,無可為諱。”並引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説他反對對日開戰,而翁同龢嘲笑他“書生膽小”。王伯恭指出清軍“器械陣法,百不如人”。翁同龢説:“合肥治軍數十年,屢平大憝。今北洋海陸兩軍,如火如荼,豈不堪一戰耶?”王伯恭又説:“知己知彼者,乃可望百戰百勝。今確知己不知彼,安可望勝?”翁同龢説:“吾正欲試其良楛,以為整頓地也。” [56]  換言之,翁同龢在甲午戰爭時的主戰動機是故意給李鴻章挖坑。翁同龢開缺回籍後,李鴻章的心腹周馥也向慈禧太后告狀,揭發户部掣肘北洋的種種情況。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長嘆道:“不料某(翁同龢)在户部竟如此!” [57] 
在現代學界,部分學者相信此説。如莊練指出翁同龢認為李鴻章在當年曾國藩參劾翁同書一事中扮演幫兇角色,因此必欲報復李鴻章而後快,在甲午戰前對北洋水師種種刁難,其後又極力主戰,促成甲午戰爭的爆發,使李鴻章進退維谷。 [58]  但另有學者謝俊美認為不存在翁同龢故意剋扣北洋水師經費的事情。他指出李鴻章和翁同龢的矛盾主要集中於彈劾李鴻章心腹津海關道周馥貪污洋藥厘金一案、阻止李鴻章與美國人合辦華美銀行、主張緩修李鴻章所力主的津通鐵路等。至於户部請求暫停購買外洋槍炮船械之事,是因為光緒十三年(1887年)秋黃河決口於鄭州,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户部優先考慮的是籌措賑災款項,所以提出了這種“移緩就急,以資週轉”的建議。這既非翁同龢所能獨斷,也得到慈禧太后的批准,談不上挾私報復。而且在海防捐停開的兩年中,翁同龢與户部其他堂官還為海軍另行籌撥了大量銀款。翁同龢在一份奏報中説:“海軍所規劃者,籌邊之要策也。臣部苟有餘財,必當力輔海軍之不足;海軍苟無急用,亦當深體臣部之為難。雖雲各有司存,實則同舟共濟。”甲午戰爭爆發後,翁同龢在户部經費萬分支絀的情況下,仍想方設法為李鴻章提供了數百萬兩銀子供其速購船械。光緒二十年(1894年)六月,李鴻章電奏以添定快船得力,請先籌款,户部及海軍衙門得電後,立即撥款二百萬兩。七月,翁同龢在給光緒帝的另一份奏摺中説:“海防吃緊,需餉浩繁,前經臣部於北洋大臣李鴻章奏請募勇購船各案內撥銀二百五十萬兩,嗣又約提銀四百萬兩。”事實上北洋也根本不缺錢。並且他指出甲午戰爭是日本蓄謀挑起的,而非翁同龢等主張對日強硬所引發的;翁同龢等之所以主戰,是因為相信了李鴻章之前多次奏報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強大力量,卻沒料到在開戰後一敗塗地。戰後李鴻章的幕僚、黨羽等散佈翁同龢“主戰誤國”的説法,是為了給李鴻章開脱責任。 [59]  此外,龔書鐸、孫克復戚其章、沈縉、朱金甫等多名學者也肯定翁同龢的主戰是愛國的、正義的,駁斥“主戰誤國”和“挾私報復”等説法,但同時指出翁同龢及其手下的“帝黨”也有一定責任和侷限性,他們“既拿不出一套完整的指導戰爭的方針,又不大講鬥爭的策略,有時還做些蠢事,甚至對某幾個西方列強存在幻想”,但甲午敗責主要還是在李鴻章身上。 [60] 

翁同龢公車上書

傳統觀點認為甲午戰爭後的公車上書是由康有為等發起的。但學者茅海建主張,公車上書實際上是由翁同龢在幕後主使。他與李鴻藻為了使光緒帝回心轉意,將部分決策機密泄露給文廷式等,再由文廷式等策動公車上書,請求拒和再戰,翁同龢也趁機請求光緒帝暫緩批准條約,光緒帝確實有所觸動,寄希望於俄、法、德等國干涉以及前線將帥劉坤一王文韶等,但三國干涉僅限於歸還遼東,劉坤一、王文韶又無禦敵把握,加上津沽一帶發生海嘯,光緒帝被迫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初九日批准了《馬關條約》。與此同時,康有為也想組織公車上書,但因光緒帝批准條約的消息傳出,幾乎無人響應,並未像他後來在《公車上書記》中所説的那樣。 [61-62]  另一學者房德鄰則對此提出異議,認為翁同龢與公車上書無關,公車上書的領袖確實是康有為。 [63-64] 

翁同龢薦康有為

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向光緒帝舉薦康有為的人正是翁同龢,而且他還在舉薦時稱康有為的才能勝過自己百倍(一説十倍)。推薦康有為成為翁同龢被革職編管的罪名之一。 [54]  翁同龢去世時,康有為賦詩哀悼並盛讚他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 [27]  ,似乎也可印證這點。但是學者馬忠文認為,翁同龢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閏三月初七日光緒帝索要《日本明治變政考》等康有為著作時,確實説過康有為“才勝臣十(百)倍”之類的話,但同時提醒“其心叵測”,談不上舉薦康有為。而在其他場合上,翁同龢也沒有機會舉薦康有為,翁同龢和康有為之間的關係始終比較疏遠。他認為推薦康有為的人是張蔭桓,翁同龢舉薦康有為之説既是戊戌政變後翁同龢的政敵剛毅等羅織的罪名,也是康有為抬高自己身價而炮製的説法。 [65-66] 
學者謝俊美則認為翁同龢舉薦康有為屬實。他梳理了康有為和翁同龢的交往史,指出康有為的叔祖康國器是翁心存的門生,翁、康兩家早已相識,康有為在光緒十四年(1888年)第一次上書時就投遞給翁同龢,翁同龢雖然沒有代為上奏,但對康有為變法救亡的觀點非常欣賞。甲午戰爭後的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二十三日,翁同龢還親自去粵東會館拜訪康有為,康有為不在,當天回訪翁同龢,雙方就時局及變法等問題交換意見,促膝長談。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德國強佔膠州灣後,康有為第五次上書光緒帝,未能代呈,心灰意冷,決意南歸,翁同龢親赴南海會館挽留康有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初三日,翁同龢在總理衙門參與五大臣問話康有為後,就向光緒帝“密保”了康有為,“才勝臣十(百)倍”的發言就在此時。隨後康有為第六次上書並得到光緒帝召見,提出開“制度局”的主張,引起朝臣強烈反彈。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翁同龢開始轉向,企圖通過與康有為疏遠,表示自己不贊同其開設制度局的做法,以減輕政治上的壓力,再加上他不認同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等書中的觀點,於是就有了他向光緒帝説康有為“其心叵測”的對話。戊戌政變後,他更是將日記中他與康有為交往的事實刪除殆盡,所以無法從他身上直接獲得舉薦康有為的證據,但舉薦是確實存在的。 [67] 

翁同龢開缺原因

對於翁同龢開缺乃至革職的原因,歷來眾説紛紜,大致有以下九種説法:
  • 完全出自慈禧太后的旨意,是慈禧太后強迫光緒帝下的相關諭旨。至於慈禧太后為什麼要這樣做,又有翁同龢支持光緒帝變法、慈禧太后要孤立光緒帝、甲午戰爭期間的帝后黨爭、翁同龢舉薦康有為、翁同龢諫阻慈禧太后廢黜光緒帝、慈禧太后六旬慶典時翁同龢拒絕如數支撥頤和園綵棚搭建費有關等説法。
  • 主要出自慈禧太后的旨意,但也得到光緒帝的同意。至於光緒帝為什麼同意,是因為翁同龢辦事“過於持重”,妨礙維新派的激進變法。
  • 出自光緒帝的旨意。因為翁同龢非但不能在民族危機嚴重關頭和變法的關鍵時刻忠君之事,分君之憂,佐君之治,舒君之懷,反而斷斷爭辯,嘵嘵不休,有失臣禮君心,增君困難,使光緒帝失去了對師傅的信任。
  • 出自恭親王對慈禧太后的臨終遺言。金梁曾披露恭親王奕訢臨終前曾對慈禧太后“泣奏翁心叵測,並及怙權”,因此翁同龢被開缺回籍。
  • 出自剛毅、榮祿進讒言陷害。
  • 出自剛毅李連英的合謀陷害。
  • 由於翁同龢平時結緣太多所致。
  • 翁同龢自願求去。
  • 出自康有為過河拆橋之舉。
以上諸説中,第一種説法相對較佔主流,但其他説法也大多有所依據,或者可能是綜合因素。總之,學界對這個問題未有定論。 [68] 

翁同龢後世紀念

翁同龢故居、紀念館

翁氏故居位於常熟古城區翁家巷門2號。其建築設計遵循中國古代江南住宅以中軸為主的形制格局,分東、中、西三大部分,建築形式豐富多樣,佈局因地制宜,變化生動,富有情趣,是國內完整體現明清時期江南名門望族住宅特點的典型代表。故居內主體建築“綵衣堂”為江南典型的明代建築,建造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曆史,畫樑雕棟,氣勢閈閎。堂內包袱錦彩繪是江南蘇式彩繪的代表作,為海內外罕見之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傳統文化遺產。1996年,“綵衣堂”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翁同龢的玄孫、美籍華人翁興慶(萬戈)將此宅捐獻給國家,常熟市人民政府遂將宅立為翁同龢紀念館。翁興慶親書“翁氏故居”門額。愛新覺羅·溥傑題寫了館名。1991年11月1日,翁同龢紀念館成立正式並對外開放。如今,翁氏故居成為常熟新“虞山十八景”之一,懷古觀光的重要旅遊景點、翁同龢專題博物館。館內有明清式傢俱擺設、“中國維新第一導師——翁同龢”展、“同光第一書家翁同龢”書法展、“知止齋”廉政文化教育展和常熟狀元歷史陳列館等。
常熟翁同龢故居 常熟翁同龢故居

翁同龢墓冢

翁同龢墓在常熟城區西郊虞山鵓鴿峯山麓,與其父翁心存墓毗鄰。有羅城、墓冢、拜台、墓道,冢後豎石灰石碑一通,高132.5釐米,寬48釐米,厚10.5釐米,鐫刻“乙山辛向兼卯酉三分”,“皇清誥授光祿大夫特諡文恭協辦大學士户部尚書曾祖考叔平公,誥封一品夫人曾祖妣湯夫人誥封淑人庶曾祖母陸淑人之墓”,“曾孫翁之廉、之循敬立”。1949年後屢修。其墓坐北面南,墓道曲折向南,長約65米,道口沿山前公路架1984年重建單間沖天式花崗石坊一座,額鐫“翁氏新阡”。墓城四周喬松檜柏挺秀,風景極佳,環山公路南側有翁氏祠堂。1982年3月公佈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0] 

翁同龢紀念活動

中華民國九年(1920年)6月13日,恰逢翁同龢誕辰90週年,在北京陶然亭,由翁同龢的門人孫雄牽頭髮起了紀念會,吳昌碩等20多人蔘加。會上宣佈成立“瓶社”(取自翁同龢的一個雅號“瓶生”),並編輯出版了《瓶社詩文集》。 [51] 
2004年9月,在南京舉行了紀念翁同龢逝世100週年的座談會。與座談會相配套的“翁同龢遺墨展”和“紀念翁同龢書法展”在常熟舉行,並正式成立翁同龢研究會,編輯出版了《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論文集。在紀念活動中還舉行了“翁同龢遺物捐贈儀式”,與會代表拜謁了翁同龢墓和張謇墓。
2010年,翁同龢紀念館舉辦了“紀念翁同龢誕辰一百八十週年”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包括“翰墨飄香、師友情長”翁同龢、張謇書法精品聯展、“碧水琴川·清風傳萬家”翁同龢勤廉故事巡講和“中國維新第一導師——翁同龢”巡迴展,以及舉行了“翁同龢精神遺產與廉政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
2014年是翁同龢逝世一百十週年,翁同龢紀念館策劃舉辦紀念翁同龢逝世110週年系列活動。活動包括“同和講堂”啓動儀和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翁飛講授《甲午戰爭中的李鴻章與翁同龢》、《翁同龢書信箋釋》首發、贈書、座談活動、編印出版《翁同龢研究》創刊號、《文津學志》2014年第七輯“翁同龢逝世110週年紀念專欄”、兩朝帝師書法精品展、《兩朝帝師翁同龢—紀念翁同龢逝世110週年》圖片巡展等。

翁同龢影視形象

類型
片名
時間
扮演者
備註
電影
1948
王斑 [73] 
1955
1975
張瑛 [75] 
1984
顧嵐 [76] 
電視劇
1970
1987
1993
1998
2001
2003
張炬 [77] 
2005
張文藝
2005
2008
2008
2010
王奕
劇中名楊喜楨,原型為翁同龢 [80] 
2012
參考資料
  • 1.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1—15頁
  • 2.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15—26頁
  • 3.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27—43頁
  • 4.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47—72頁
  • 5.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72—131頁
  • 6.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132—343頁
  • 7.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344—377頁
  • 8.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398—416頁
  • 9.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417—430頁
  • 10.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430—436、448—462頁
  • 11.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468—494頁
  • 12.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519—548頁
  • 13.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552—575頁
  • 14.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576—586頁
  • 15.    劉明.《翁同龢與晚清宮廷教育》,周立人主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498—504頁
  • 16.    湯志鈞.翁同龢和帝黨[J].近代史研究,1994(04):62-72.
  • 17.    劉方.翁(同龢)、文(廷式)交誼與其政治背景[J].史學月刊,1986(01):57-61.
  • 18.    章開沅.翁張交誼與晚清政局[J].近代史研究,1981(01):179-198+178.
  • 19.    謝俊美.翁同龢維新變法思想簡論[J].河北學刊,1998(05):102-107.
  • 20.    時萌.《翁同龢書畫散論》,周立人主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743—744頁
  • 21.    曹培根.《翁同龢藏書概論》,周立人主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709、720頁
  • 22.    仲偉行.《常熟翁氏藏書源流考》,周立人主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725—727頁
  • 23.    王伯恭.《蜷廬隨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7—68頁
  • 24.    榮祿.《榮祿致鹿傳霖便條》,邵循正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中日戰爭》第4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76頁
  • 25.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近代稗海》第1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72頁
  • 26.    文廷式.《文廷式集》:中華書局,1993年:第726、761頁
  • 27.    梁啓超.《飲冰室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119頁
  • 28.    辜鴻銘著、黃興濤等譯.《辜鴻銘文集》上: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26—27頁
  • 29.    《清史稿 卷四百三十六 列傳二百二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0-08]
  • 30.    戚學民.丹青再寫:論清國史館與民初清史館對翁同龢事功的記載[J].社會科學研究,2019(04):167.
  • 31.    金梁.《四朝佚聞》,翦伯贊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戊戌變法》第4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22頁
  • 32.    蕭公權著,楊肅獻譯.《翁同龢與戊戌維新》: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第124—128頁
  • 33.    莊練.《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上冊:中華書局,1988年:第128—147頁
  • 34.    高陽.《翁同龢傳》:黃山書社,2008年:序言、第6、252頁
  • 35.    戴逸.《繁露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165頁
  • 36.    李侃.翁同和略論[J].歷史檔案,1994(04):111.
  • 37.    謝俊美.《鵓鴿峯頭墓草青 人物話舊重研評》,周立人主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23—124頁
  • 38.    茅家琦.《翁同龢與維新變法運動》,周立人主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320頁
  • 39.    龔書鐸.《翁同龢與甲午戰爭》,周立人主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99—200頁
  • 40.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7—8頁
  • 41.    劉成禺:《世載堂雜憶》卷一:孫毓汶,咸豐六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大學士玉庭之孫,尚書瑞珍之子,道光二十四年狀元毓水桂之弟,山東濟寧州人。翁同龢,咸豐六年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大學士心存之子,江蘇常熟人。孫、翁兩家,狀元宰相,同列清要。咸豐六年,毓汶、同龢同舉進士。毓汶書法翁覃溪,幾入室;同龢書法甚佳妙,實能領袖館閣。是科狀元,無第三人敢爭,固非兩人莫屬也。孫家鋭意欲使毓汶獲狀頭,俾與毓溎成兄弟狀元,與陳其昌三元,同為科第佳話。殿試前夕,向例,赴殿試進士,住家離殿廷稍遠者,當夜寄宿朝門附近。孫府則近皇城,翁家稍遠,孫家當晚以通家之誼,延同龢來家夜飯。孫氏以父執世誼,與同龢暢談,將至深夜,始促歸宿,同龢已有倦意,毓汶早就宿矣。同龢將入睡,宿舍四周大動爆竹之聲,徹夜不斷,終夕不能成寐。未明入朝,已困頓無氣力矣,殿試,比策稿就,執筆毫無精神。自以為此次狀元,屬孫萊山必無疑問。忽憶卷袋中有人蔘兩枝,乃含入口中,精液流貫,神志奮發,振筆直書,手不停揮,一氣到底,無一懈筆。書畢,殿卷視之曰:“此可壓倒萊山,筆意妙到秋毫顛,尚在興酣落筆時也。”翁後始悟孫家延飯,深談入夜,使之疲倦,燃大爆竹終宵,使不能入睡,皆為翌日書殿試策,無精采氣力地步,孫萊山可獨佔鰲頭矣。不意人蔘巧能救急,故當時有呼同龢為“人蔘狀元”者。孫、翁兩家,因此事件,芥蒂甚深。説者謂瑞珍不應出此,非君子所為。甚矣,爭科名者,真無微不至矣。歲除前,與冒鶴亭同宿莊嚴寺,談此掌故,徹夜聞爆竹巨響,鶴亭久不成寐,早決回家,鹹曰:“此翁常熟之感應也。”
  • 42.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33、48、60頁
  • 43.    惲毓鼎:《崇陵傳信錄》(不分卷):上幼畏雷聲,雖在書房,必投身翁師傅懷中。……上衝齡典學,暱就翁師傅,或捋其髯,或以手入懷撫其乳,故常熟在書房二十五年,最為上所親。
  • 44.    翁同龢.《翁同龢日記》:中華書局,2006年:第1545—1546頁
  • 45.    翁同龢.《翁同龢日記》:中華書局,2006年:第1786頁
  • 46.    翁同龢.《翁同龢集》:中華書局,2005年:第1039頁
  • 47.    徐珂:《清稗類鈔》,詼諧類:翁叔平以天閹故,無姬侍,年五十餘,尚無子。一日,同僚某造見曰:“公爵位名譽,無與倫比,所憾膝下尚虛,何不納妾為宗祧計乎?”其時旁侍僕從甚眾,翁微哂,以手指僕輩曰:“我若娶妾,則便宜若輩矣。”相與大笑。
  • 48.    晚清四大日記之一"翁同龢日記"入藏常熟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0-09]
  • 49.    謝俊美.《翁同龢日記刪削改篡影印出版的真相》,周立人主編:《翁同龢紀念館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691—700頁
  • 50.    周公太.《常熟文物勝蹟》:古吳軒出版社,1994年:第73—74頁
  • 51.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588頁
  • 52.    沈雲龍.《近代史事與人物》: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119頁
  • 53.    翁同龢.《翁同龢集》:中華書局,2005年:編訂説明,第1—2頁
  • 54.    《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卷432,光緒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條  .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10-11]
  • 55.    胡思敬.《國聞備乘》,榮孟源、章伯鋒主編:《近代稗海》第1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0—231頁
  • 56.    王伯恭.《蜷廬隨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1、69頁
  • 57.    周馥.《秋浦周尚書全集》: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5700—5701頁
  • 58.    莊練.《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上冊:中華書局,1988年:第107—112頁
  • 59.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88年:第320—340、438—445頁
  • 60.    周立人主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92—256頁
  • 61.    茅海建.“公車上書”考證補(一)[J].近代史研究,2005(03):1-43.
  • 62.    茅海建.“公車上書”考證補(二)[J].近代史研究,2005(04):85-147.
  • 63.    房德鄰.康有為與公車上書——讀《“公車上書”考證補》獻疑(一)[J].近代史研究,2007(01):116-132.
  • 64.    房德鄰.康有為與公車上書——讀《“公車上書”考證補》獻疑(二)[J].近代史研究,2007(02):111-131.
  • 65.    馬忠文.“翁同龢薦康”説質疑──從“康有為之才勝臣百倍”説起[J].史林,1999(03):25-29.
  • 66.    [1]馬忠文.張蔭桓、翁同龢與戊戌年康有為進用之關係[J].近代史研究,2012(01):4-28+160.
  • 67.    謝俊美.《翁同龢人際交往與晚清政局》:上海書店出版社,2018年:第126—138頁
  • 68.    謝俊美.翁同龢開缺、革職原因考[J].江海學刊,2008(03):11-16.
  • 69.    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風趣類:常熟翁松禪被放家居,每日作字十餘幅以消遣,顧親朋有持紙求書者,十不一應。時浙人朱某為常熟令,百計請託,求片楮而不可得,朱恚甚,而無如何也。戊戌政變,康、梁既敗,西后追念舊憾,謂康氏進身由於松禪之保薦,並有勝臣十倍之語,乃諭將松禪革職,永不敍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於是朱某日往翁氏之第,每往,必嚴詞詢察門僕,謂中堂起居動作,皆須察問,公事如此,不得不然。僕人以告,松禪忿極,乃每日作小簡,內書“翁某今日須往後院走動,請老父台核示”,又云“翁某今日洗足,請老父台駕臨看管”等語。翁意蓋欲藉此以窘之也。朱得簡大喜,以白綾裱成合錦條幅,懸於花廳。紳士有來謁見者,見之以告松禪。松禪大窘,命人往言,欲將原簡收回,朱謂此是中堂親筆,不易購得,若必欲收回,須以屏對十副為交易之品。松禪無可如何,乃書一屏一對以交換之。
  • 70.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565頁
  • 71.    肖雪花.《翁同龢研究文獻資料整理出版概述》,周立人主編:《二十世紀翁同龢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670頁
  • 72.    謝俊美.《翁同龢傳》:中華書局,1994年:第566頁
  • 73.    李翰祥.《三十年細説從頭》: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935頁
  • 74.    香港臨時市政局.《香港-上海:電影雙城》:香港臨時市政局,1994年:第131頁
  • 75.    吳昊.《古裝·俠義·黃梅戲》:香港三聯出版,2004年:第1975頁
  • 76.    譚嗣同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2-10-11]
  • 77.    《家有爹孃》老爺子張炬因病在京去世 享年74歲  .搜狐娛樂[引用日期2022-10-11]
  • 78.    《台灣1895》周野芒演繹“兩代帝師”翁同和  .新浪娛樂[引用日期2022-10-11]
  • 79.    資料:電視劇《大龍脈》演員名單  .新浪娛樂[引用日期2022-10-11]
  • 80.    《蒼穹之昴》引觀眾熱議 田中裕子版慈禧獲稱讚  .新浪娛樂[引用日期2022-10-11]
  • 81.    王伯恭.《蜷廬隨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1頁
  • 82.    翁同龢  .常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1]
  • 83.    郎紹君,蔡星儀,水中天等 主編.中國書畫鑑賞辭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第1495-1496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