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州古典園林

(世界文化遺產)

鎖定
蘇州古典園林,亦稱“蘇州園林”,是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境內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總稱。蘇州古典園林溯源於春秋,發展於晉唐,繁榮於兩宋,全盛於明清。 [1]  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境內私家園林始建於前6世紀,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現存50多處。 [2]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遊,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蘇州古典園林所藴涵的中華哲學、歷史、人文習俗是江南人文歷史傳統、地方風俗的一種象徵和濃縮,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精華,在世界造園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重大的藝術價值。以拙政園留園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被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 [1-2] 
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中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 
中文名
蘇州古典園林
外文名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地理位置
江蘇省蘇州市 [6] 
保護級別
世界文化遺產 [3] 
批准單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
遺產編號
813 [3] 

蘇州古典園林歷史沿革

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4張)
蘇州古典園林溯源於春秋,發展於晉唐,繁榮於兩宋,全盛於明清。 [1]  蘇州私家園林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 [2] 
春秋時代,吳王宮苑多建於太湖山水之中,是蘇州古典園林的發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建城(前514)前後已有苑囿。包括夏駕湖、長洲苑、華林園、梧桐園、吳宮後園、姑蘇台、虎丘、郊台、館娃宮、鹿苑等苑囿。
秦漢時期,蘇州地方官員在衙署中起造園林。衙署興園已初具造園要素。
兩漢起,私人園宅漸起。
三國兩晉時期,佛教建築興起,殿宇以外,有附屬的園林,寺院叢林具有公共園林的性質,供庶民百姓進香時遊覽。
南北朝時,江南莊園四布。蘇州興起模擬自然野趣的第宅園林,或在山水間營造山莊園林。
隋唐,太湖石成為造園材料。
宋代,蘇州造園活動活躍,形成一個高峯時期。造園融入寫意山水藝術。除城區內的私園外,郊外先後出現私家園林別墅。
元朝,文人士大夫有目的地參與園林的設計,創造具有意境的自然山水園林,使蘇州園林的藝術手法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明清兩代,蘇州興建第宅園林達到一個高峯。從明中葉至清乾隆年間,官僚紳士爭相造園。據統計,明清鼎盛時,在吳縣、長洲、元和三縣境內,先後累計有園林和庭院300餘處,當時私家園林平時不向公眾開放,實不止此數,其中宅園佔總數90%以上,史稱蘇州半城園亭,被美譽為“園林之城”。
民國時期,園林名勝大多失修荒廢。民國二年(1913年)秋,半園(南)、鶴園、暢園、遂園相繼開放。同時名流富商先後在蘇興建宅園,在造園形式上,隨着近代工業開始發展,外來的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新型建築材料的運用,中西合璧的近代園林和現代公園在蘇州出現。即如滄浪亭、獅子林等古典園林大規模修葺,亦受西洋建築風格影響。民國十六年(1927年),蘇州落成開放第一個按照現代造園理論設計的公園——蘇州公園。
1952年,蘇州市人民政府在文教局下設園林管理處。
1953年6月,蘇州市成立蘇州市園林修整委員會。
自20世紀50年代初起,一些私人宅園捐贈給國家或被收歸國有,先後搶救修復拙政園、留園、獅子林、虎丘、西園、寒山寺、滄浪亭、怡園、網師園、天平山高義園等園林。
20世紀60年代上半葉,又陸續修復耦園(東部)、餘莊等一批古典園林。至1965年,共有12處園林、8處名勝古蹟對外開放。
20世紀70年代末,蘇州先後全面整修了寒山寺、耦園(一期)、北寺塔院(一期)、天平山莊古建築羣、鶴園等園林,修復天香小築、網師園雲窟、王鏊祠堂、虎丘頭山門,並重建小吳軒等古建築,新建東園、虎丘萬景山莊。
1981年,蘇州市園林處升格為蘇州市園林管理局。
20世紀90年代,蘇州市先後修復半園(北)、藝圃住宅、網師園內西南角庭院、耦園中部住宅和西部花園、五峯園(一期)、繡園等,以及拙政園東部“園外苑”建築羣和南部李宅綜合環境改造工程(園林博物館一期)、留園盛家祠堂及東部居民區的改造及停車場工程、滄浪亭西部居民區及商業用房的改造工程、獅子林西南部辦公區及停車場工程等,重構羨園(木瀆)。
1993年,蘇州園林局啓動“蘇州古典園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1997年4月1日,《蘇州園林保護和管理條例》正式施行,這是中國關於園林保護和管理方面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
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5張)
2000年至2005年,蘇州市園林部門先後投資修復了暢園、五峯園、藝圃住宅、留園西部“射圃”、網師園“露華館”等,擴地新建蘇州園林博物館(二期),有重點地加強拙政園東面、留園東部、滄浪亭西部、獅子林西南部等園林周邊環境保護工程;對市區惠蔭園、萬氏庭園、樸園等園林修復工程。
從2015年開始,蘇州市先後公佈了四批《蘇州園林名錄》(108個園林),並按照“全面保護、修復保護、遺址保護”三類模式和“原真性、完整性、延續性”要求,先後修復了柴園、可園、明軒實樣、慕園、墨園、遂園、唐寅故居等園林,累計實現開放園林數88處,開放率達到81.5%,重現了“百園之城”盛景。同時,研究制定了《蘇州園林管理規範》《蘇州園林保護資金使用辦法》《蘇州市園林綠化專家庫管理辦法》等行業規範性文件,對列入名錄的園林進行監管指導。 [1] 
2017年5月30日,“世界遺產——蘇州古典園林”旅遊文化推介會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處舉行,通過旅遊宣傳片、圖片展、VR(虛擬現實技術)體驗等多種形式向法國民眾展示蘇州古典園林“多方勝景,咫尺山林”的魅力。 [2] 
2018年2月,蘇州市政府出台《關於加快推進“天堂蘇州.百園之城”的實施意見》(蘇府〔2018〕12號)。 [1] 

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特色

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4張)
根據《蘇州府志》統計,蘇州在周代有園林6處,漢代4處,南北朝14處,唐代7處,宋代118處,元代48處,明代271處,清代130處。現存的蘇州古典園林大部分是明清時期的建築。
蘇州的造園家運用獨特的造園手法,在有限的空間裏,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築,並用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傢俱陳設和各式擺件等來反映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從而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境地。
蘇州古典園林是文化意藴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其建築佈局、結構、造型及風格,都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襯托、對景、借景以及尺度變換、層次配合和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等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台、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居住環境。構成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總體特色。蘇州古典園林佔地面積小,採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台樓閣、池塘小橋,使蘇州古典園林以景取勝,景因園異,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 [4] 

蘇州古典園林主要景點

蘇州古典園林綜述

蘇州古典園林包括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退思園

蘇州古典園林滄浪亭

滄浪亭高清組圖
滄浪亭高清組圖(80張)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為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詩人蘇舜欽(字子美)所築,南宋初年曾為軍事將領韓世忠宅。滄浪亭園門外一泓綠水繞於園外,經橋入園。園內以山石為主景,山頂上為滄浪石亭。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廊中砌有花窗漏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與明道堂東西相對的是五百名賢祠。園中最南部的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的看山樓,看山樓北面是“翠玲瓏館”,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
滄浪亭清幽古樸,適意自然,如清水芙蓉,洗盡鉛華,無一絲脂粉氣息。 [7]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

蘇州獅子林高清組圖
蘇州獅子林高清組圖(80張)
獅子林,位於蘇州潘儒巷內,東靠園林路,元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峯和尚而建。因中峯原住在浙江天目山獅子巖,而園內石峯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
獅子林平面成長方形,面積約15畝,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牆峻宇。獅子林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園內建築,以燕譽堂為主,堂後為小方廳,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指柏軒之西是古五松園。西南角為見山樓。由見山樓往西,可到荷花廳。廳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內藻飾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兩層石舫。石舫備岸為“暗香疏影樓”,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可達飛瀑亭,是為全園最高處。園西景物中心是“問梅閣”,閣前為“雙仙香館”。雙香仙館南行折東,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緻。
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運,一草一木別具神韻。 [7] 

蘇州古典園林留園

蘇州留園高清組圖
蘇州留園高清組圖(80張)
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泰時 [8]  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峯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清光緒二年(1876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留園佔地約50畝,全園大致分為中、東、西、北四部分,中部以山水為主,為原留園所在,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西、北部為清光緒年間增修。入園後經兩重小院,即可達中部。中部又分東、西兩區,西區以山水見長,東區以建築為主。西區南北為山,中央為池,東南為建築。主廳為涵碧山房,由此往東是明瑟樓,向南為綠蔭軒。遠翠閣位於中部東北角,聞木樨香處在中部西北隅。另外還有可亭、小蓬萊、濠濮亭、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東部的中心是五峯仙館,因樑柱為楠木,也稱楠木廳。五峯仙館四周環繞着還我讀書處、揖峯軒、汲古得綆處。揖峯軒以東的林泉耆碩之館設計精妙、陳設富麗。北面是冠雲沼、冠雲亭、冠雲樓以及著名的冠雲、岫雲和端雲。三峯為明代舊物,冠雲峯高約9米,玲瓏剔透,有“江南園林峯石之冠”的美譽。周圍有貯雲庵,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留園建築數量較多,其空間處理之突出,居蘇州諸園之冠,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技藝和智慧。 [7] 

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

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高清組圖
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高清組圖(80張)
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的東北街,佔地62畝,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御史王獻臣所建。後多次改建。現存園貌多為清末時所形成。
拙政園佈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佔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台軒榭多臨水而築。全園分東、中、西三個部分,中園是其主體和精華所在。遠香堂是中園的主體建築,其他景點均圍繞遠香堂而建。堂南筑有黃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堂北臨水,水池中以土石壘成東西兩山,兩山之間,連以溪橋。西山上有“雪香雲蔚亭”,東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對景。由“雪香雲蔚亭”下山,可到園西南部的“荷風四面亭”,由此亭經柳蔭路曲西去,可以北登見山樓,往南可至倚玉軒,向西則入別有洞天。遠香堂東有綠漪堂、梧竹幽居、繡綺亭、枇杷園、海棠春塢、玲瓏館等處。堂西則有小飛虹、小滄浪等處。小滄浪北是旱船香洲,香洲西南乃玉蘭堂。進入“別有洞天門”即可到達西園。西園的主體建築是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卅六鴛鴦館。兩館共一廳,內部一分為二,北廳原是園主宴會、聽戲、顧曲之處,在笙簫管絃之中觀鴛鴦戲水,是以“鴛鴦館”名之,南廳植有觀寶朱山茶花,即曼陀羅花,故稱之以“曼陀羅花館”。館之東有六角形“宜兩亭”、南有八角形塔影亭。塔影亭往北可到留聽閣。西園北半部還有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倒影樓等景點。拙政園東部原為“歸去來堂”,後廢棄。
拙政園佈局以水為主,忽而疏闊、忽而幽曲,山徑水廊起伏曲折,處處流通順暢。風格明朗清雅、樸素自然。 [7] 

蘇州古典園林網師園

蘇州古典園林網師園高清大圖
蘇州古典園林網師園高清大圖(18張)
網師園,位於蘇州城東南十全街。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最小的園林。原為南宋史正志萬卷堂所在,稱“漁隱”。清乾隆年間宋宗元重建,取“漁隱”舊意,改名“網師園”。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歸瞿遠村,加以改建。
網師園高清組圖
網師園高清組圖(80張)
西樓小山叢桂軒為網師園主廳,軒的南、西為兩個小院,幽曲深閉,桂香滿庭。軒北有用黃石疊成的“雲崗”。從軒西向北,可至蹈和館和濯纓水閣。水閣懸於池上,倚欄照水。中部為主園,有池水一泓,清澈如鏡。環池建廊、軒、亭、榭,夾岸有疊石曲橋,疏密有致,配合得當。池角為園內最小的石拱橋——引靜橋。橋面長僅212釐米,寬29.5釐米。西部為內園,佔地一畝,自成庭園。園中有屋宇、亭廊、泉石、花草,體現了蘇州庭園佈置的精萃。濯纓水閣和看松讀畫軒隔池相望,是讀書作畫的所在;月到風來亭和射鴨廊遙遙相對,是觀魚和欣賞水中倒影的佳處。殿春簃自成院落,是主人讀書修身之處,環境幽靜,具有典型的明朝風格。
網師園的亭台樓榭無不面水,全園處處有水可倚,佈局緊湊,以精巧見長。 [7] 

蘇州古典園林環秀山莊

蘇州環秀山莊高清大圖
蘇州環秀山莊高清大圖(77張)
環秀山莊,位於蘇州市景德路262號,原為五代錢氏金谷園故址,幾經易手,多次擴建,清道光始稱環秀山莊,又名頤園。環秀山莊面積不大,佔地僅一畝許,且又無外景可借,造園家移天縮地,疊石造山,成就這一方名園。
環秀山莊園景以山為主,池水輔之,建築不多。園小且有氣勢。清乾隆年間疊石名家戈裕良所疊假山,佔地不過半畝,主峯突兀於東南,次峯拱揖於西北,池水繚繞,綠樹掩映。山有危徑、洞穴、幽谷、石崖、飛樑、絕壁,境界多變,一如天然。主峯高7.2米,澗谷長12米,山徑長60餘米,盤旋上下。戈氏疊山運用“大斧劈法”,簡練遒勁,結構嚴謹,錯落有致,渾若天成,有“獨步江南”之譽。
環秀山莊大廳四周都種植有青松、翠柏、紫薇、玉蘭,為山池、建築增添生機意趣。 [7] 

蘇州古典園林退思園

退思園 退思園
退思園,位於蘇州市吳江同裏鎮東溪街,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由落職官員任蘭生出資白銀十萬兩建造。因寓有“退則思過”之意,故名“退思園”。全園簡樸淡雅,水面過半,建築皆緊貼水面修築,園如浮於水上,是中國唯一一處貼水園建築,體現了晚清江南園林建築的風格。
退思園總面積為九畝八分。此園一改以往園林的縱向結構,而變為橫向建造,左為宅,中為庭,右為園。全園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點綴,呈現出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朗、幽靜之感。
退思園集清代園林建築之長,園內的每一處建築既可獨自成景,又與另一景觀相對應,具有步移景異之妙,堪稱江南古典園林中的經典之作。 [7] 

蘇州古典園林藝圃

藝圃高清組圖
藝圃高清組圖(80張)
藝圃,位於蘇州市閶門內天庫前文衙弄5號,始建於明代,曾名“醉穎堂”、“藥圃”、“敬亭山房”,清初改稱為“藝圃”。園內景緻宜人、風格質樸,較好地保存了建園初期的格局,具有其較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藝圃的總面積約3800平方米,全園以約佔五分之一的池水為中心。池水東南及西南兩角各有水灣伸出,水口之上各架有形制不同的石板橋一座。池水之北修築有以博雅堂為主的廳堂建築。其南端建有小院,設有湖石花台,院南臨池處建有水榭五間,兩側廂房則與池水東、西兩面的廂房相連。池水之南有以土堆成的假山,並以湖石疊成絕壁、危徑,為園中的主要對景。池水之東有明代修築的“乳魚亭”,外有小徑與各處相通。池水之西的“芹廬”小院,通過圓洞門與其它景區相隔而又相連。步入院門,即可見到院中小池,似與大池相通,這是蘇州園林中的唯一一處。
藝圃的這種以池水、石徑、絕壁相結合的手法,取法自然而又力求超越自然,是明清時期蘇州一代造園家最為常用的佈局技法。 [7] 

蘇州古典園林耦園

耦園,位於蘇州市內倉街小新巷7號,始建於清代初年,至清末改稱“耦園”。此園因在住宅的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園,故名“耦園”,且“耦”與“偶”相通,寓有夫婦歸田隱居之意。
耦園高清組圖
耦園高清組圖(80張)
耦園三面臨河,一面沿街,宅園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該園以四進廳堂的宅地為中心,東西兩園與住宅之間以重樓相通。東園較大,佔地面積約4畝,佈局突出以山為主,以池為輔的特點。主體建築坐北朝南,是一組重檐樓廳建築。其東南角有小院三處,總稱為“城曲草堂”。西園面積較小,以書齋“織簾老屋”為中心,分隔為前後兩個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逶迤,後院有湖石花壇,園北立有藏書樓,西南角還設有假山、花木、湖石等,意趣盎然。
蘇州古典園林耦園高清大圖
蘇州古典園林耦園高清大圖(21張)
耦園內的假山景觀稱“黃石假山”,修築於城曲草堂樓廳之前。假山東半部較大,自廳前石徑可通山上東側的平台及西側的石室。假山西半部較小,自東而西逐級降低,止於小廳右壁。東西兩半部之間有穀道,其東臨一水池。山上不建亭閣,而在山頂、山後種植十餘種花木,平添一番山林趣味。園內池水隨假山向南延伸,水上架有曲橋,池南端有閣跨水而築,稱“山水閣”,隔山與城曲草堂相對,形成了以山為主體的景區。 [7] 

蘇州古典園林文物價值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園林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園林(9張)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蘇州古典園林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3] 

蘇州古典園林文物保護

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
文物保護
時間
事件詳情
1985年
蘇州古典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1997年12月4日
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全體會議批准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典型例證的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 
2000年11月30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會議批准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增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3] 
2015年至2018年8月
蘇州市先後公佈了四批《蘇州園林名錄》,全市累計已有108座園林被納入依法保護體系,對入選園林均實行掛牌保護
2018年
“天堂蘇州·園林之城”保護管理工程被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事處授予“亞洲都市景觀獎” [1] 
2019年
“百園之城”可園修復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1] 

蘇州古典園林獲得榮譽

2022年12月,入選2022年11月AAAAA級景區品牌影響力100強榜單。 [9] 

蘇州古典園林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東北街178號;獅子林位於蘇州市姑蘇區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留園位於留園路338號;滄浪亭位於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
門票
拙政園:80元;獅子林:40元;留園:55元,耦園:25元;網師園:40元。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