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鴨血糯

鎖定
糯,江蘇常熟的特產,古代屬於貢品。俗稱鴨血糯,屬水稻科,紅芒長杆,成熟時,穀粒皮殼呈淺紫色,脱皮精碾後,米粒殷紅如鴨血,粳性,實際上是一種紅粳稻米,故燒煮時,必須掌握其性能,一般以三、七相和為宜,即三成血糯七成白糯,成飯後即可做成各種點心。
中文名
鴨血糯
別    名
紅蓮糯
血糯
別    名
補血糯
水稻科
特    點
米粒殷紅如鴨血,粳性

鴨血糯滋補功效

鴨血糯 鴨血糯
常熟特產鴨血糯,別名紅蓮糯、血糯、補血糯,是清康熙年間栽培稻中變異而來的一個秈型糯稻品種。鴨血糯粗蛋白含量為13.3%,並含有生物吡咯素,有強身補血之功能。它米皮紫紅,米色微紅而粒長,氣香而味腴,為滋養補品,曾列為皇宮內膳“御米”之一。民間常作產婦和體弱者粥食進補。 有補血滋陰之功效,,特別對年老體弱者,確有強身滋補作用。以血糯做酒釀、粉圓子八寶飯、紅米酥、米粉等食品,不僅色澤美觀,而且香甜可口。

鴨血糯朝廷貢品

據説從明代起就成為朝廷貢品,清末在北京“垂廉聽政”的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最愛吃用常熟血糯,供宮廷食用。近幾年,隨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血糯已成為宴席上的必備佳品,列入甜食中的名點。
品種改良
鴨血糯 鴨血糯
常熟特產水稻品種,亦名紅蓮糯。為清康熙間栽培稻種變異而來,因其色紅如血,故名。歷史上曾被列為貢米。1949年後,經常熟農業科學研究所培育改良,1983年正式定型,取名矮杆鴨血糯。此米蛋白質含量高,有強身補血之功效,民間視為營養和滋補食品,名菜館則專用以製作常熟傳統名點"血糯八寶飯"及"炒血糯",在江南一帶享有盛譽,被列入《國際菜譜》。
相關傳説傳説一
傳説山頂龍母墓旁有一條白龍,管理着常熟的風雨。有一年,常熟突然鬧起水災來。小白龍一打聽,原來 是一條黑龍在興風作浪。小白龍不願看着老百姓受罪,立刻飛到山上與黑龍大戰起來。兩條龍殺得天昏地暗,從山頂一直滾到山腳下。後來,人們把這滾出來的溝叫做“破龍澗”。黑龍逃跑了,小白龍也受傷了,睡在破龍澗裏。老百姓見小白龍受傷了,都採了草藥給小白龍治傷。藥水和血水一起流進稻田裏。後來,稻田裏竟然長出血紅的稻米來,老百姓都叫它“龍血糯”。皇帝聽説有血紅色的米,覺得很奇怪,就請常熟的官把米送來。皇帝問知縣:“這米叫什麼名字?”知縣説:“這米叫……”龍字還沒説出口便嚥了回去。原來那時皇帝稱真龍天子,説“龍血”是要殺頭的。知縣一時答不上來,嘴裏只是一個勁地説:“啊……呀……”皇帝覺得好笑:“鴨什麼呀?”知縣隨口説了聲:“這是補龍體的鴨血糯。”皇帝聽了笑道:“好!好!米中又有了新品。”於是常熟的紅米有了一個新的名稱“鴨血糯”。
傳説二
很久以前,在常熟卧牛山北麓的頂山有個白龍潭,潭內住着東海龍王之子小白龍,潭水很深,直通東海龍宮。自小白龍住在這裏後,它隔幾天就要躍出白龍潭,上天巡遊一次,保護着這塊江南大地上的黎民百姓,因此這裏也就愈加顯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一派桃源仙景。
鴨血糯 鴨血糯
一日,小白龍回龍宮為老龍王祝壽,誰知它剛走幾天,便有一條獨角惡龍從萬里之外呼嘯而來,霸佔了白龍潭,終日興妖作怪,一時間飛沙走石,百姓叫苦不迭。小白龍得知後,在白龍潭與獨角惡龍大戰了七天七夜,把獨角惡龍趕走了,卧牛山又恢得了往日的平靜,但小白龍也遍體鱗傷,疲乏地躺在一條山澗裏,任憑淙淙的泉水洗涮自已的傷口,那順流而下的泉水已被子小白龍的鮮血染得通紅。待小白龍迴天庭後,當地的老百姓發現那淙淙泉水流過的稻田裏收穫的稻米是紫紅色的,且有一般草藥的芳香,用這米煮的飯,香飄百步之外。病弱的人吃了後,只覺得強身健骨,精神煥發。大家都説是小白龍的鮮血染紅的呀。
傳説三
江南一帶的酒席台上,有一隻甜菜,黑裏透紅,又糯又香,人人愛吃,它叫“鴨血糯百寶飯”。為啥稱“鴨血糯”呢?其中有一段來歷。它的真名叫“河陽倭血糯”。
鴨血糯 鴨血糯
從前,長江邊河陽山旁有座河陽鎮,鎮上開爿户部槽坊叫“河陽酒坊”,出產的河陽酒專供皇帝享用,叫“河陽聖酒”。為啥河陽酒特別好吃,因為它是用這地方出產的河陽糯米釀出的。河陽糯米香糯獨一,所以這裏家家户户都種植糯稻
明朝時,長江裏常有倭盜上岸,竄到河陽鎮上來搶劫,燒房子,搶女人,弄得人心惶惶,市集也一天比一天蕭條下來。
河陽酒坊裏有上百工人,其中有楊家弟兄三人,天生力氣大,喜歡弄弄拳腳,看到倭盜猖獗,就出頭召集了一羣作酒工人,練練武功,打打靶子。這時,常熟知縣老爺王鐵知道了,覺得河陽鎮是常熟縣的前哨,保牢河陽鎮,就可保住常熟城。於是,他親自來到河陽鎮,組織全鎮青壯年,幫助操練,成立鄉兵,託楊氏兄弟帶領。有一年,從黃泗浦口進來一隻海船,一羣倭盜想到常熟城裏去搶劫,剛上岸不到半個時辰,就被楊家兄弟帶領的鄉兵團團圍住,殺個精光,只逃走了一個船老大。海上倭盜大王知道後,對河陽鎮恨之入骨,一心想消滅河陽鄉兵。
又一年初夏,田裏稻苗青青,倭大王帶了十餘隻海船,指揮海盜氣勢洶洶地包圍了河陽鎮,想消滅這支鄉兵。時已黃昏,倭盜衝進鎮上發現是個空鎮,街上店户關閉,貨物均已搬光,一個人也沒有。原來楊氏兄弟早已有準備,河陽鎮百姓全部搬到恬養莊去了。倭盜大王獸性大發,就放起火來。頓時,一陣鑼響,楊氏兄弟帶領的河陽鄉兵已把他們圍在鎮中心,雙方展開激烈搏鬥,整整殺了三天三夜,殺死倭盜不計其數。楊氏三兄弟也壯烈犧牲。好端端的一條河陽大街,房屋全部燒光,四周的稻田裏,全是倭盜的鮮血,一片紅彤彤。
河陽百姓為了感謝楊家兄弟的救命之恩,就在河陽橋旁造了一座“三相公廟”,供奉香火。那年秋收時節,廟周圍田裏的沉甸甸糯稻穗都變成了鮮鮮紅,好像一個個倭盜在向楊家兄弟認罪。為了永記楊氏恩典,憎恨倭盜,人們就把紅色糯稻稱“倭血糯”。若干年後,有位文人認為這個名字不雅觀,倭與鴨同音,就改叫了“鴨血糯”
相關介紹
過去,河陽鎮屬於常熟縣,所以大家只知道是常熟鴨血糯。其實,河陽鎮周圍的鳳凰、西張、港口一帶產的血糯才是正統鴨血糯。它的真正名字是“河陽鴨血糯”。 [1] 
後因這紅糯米極為稀有,當地縣官就在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時,作為吉祥之物,呈獻給萬歲爺,説:“這紅糯米為常熟所特有。”,朱元璋本是農民出身,熟知農業情況,但對血糯卻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現聽這縣官一説不由龍顏大悦,很有興趣地問:“這紅糯米可有其它名稱?”,縣官一聽皇帝發問,就想回答説這米又稱龍血糯,但他還算聰明,話到口邊,要説未説之際已嚇出一身冷汗,為什麼呢?因為他突然想起這“龍”字萬萬不能説,皇帝素有真龍天子之説,倘説這是龍血糯,那豈不是意味着要血濺皇上,有欺君之罪,謀反之心?所以,他“龍”字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半個,皇上光聽出“血糯”二字,於是這血糯就作為御米,年年歲歲要進貢皇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