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古稱京口、潤州、南徐,是江蘇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城市
[1]
,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省西南部,西銜南京,南靠常州,北鄰揚州。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總面積3840平方千米
[49]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鎮江市常住人口為321.04萬人
[48]
。
鎮江歷史沿革
編輯時期 | 朝代 | 名稱 | 時間 | 治所 | 轄縣 |
---|---|---|---|---|---|
先秦時期 | 夏商 | 百越 | 不詳 | 不詳 | 無 |
周 | 吳國宜邑、朱方邑 越國谷陽邑 | 前473年-前223年 | 不詳 | 無 | |
秦漢時期 | 秦 | 前210年-前201年 | 丹徒鎮 | 無 | |
西漢 | 會稽郡丹徒縣 | 前201年-前121年 | 丹徒鎮 | 無 | |
東漢 | 吳郡丹徒縣 | 51年-129年 129年-220年 | 丹徒鎮 | 無 | |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 吳 | 毗陵典農校尉武進縣 | 234年-282年 | 丹徒鎮 | 無 |
西晉 | 毗陵郡丹徒縣 晉陵郡丹徒縣 | 282年-311年 | 丹徒鎮 | 無 | |
東晉 | 晉陵郡丹徒縣 晉陵郡郯縣/朐縣/利城縣 | 318年-345年 356年-431年 | 京口鎮,丹徒鎮 | 無 | |
宋 | 南東海郡丹徒縣/郯縣/朐縣/利城縣 | 431年-479年 | 丹徒鎮/不詳 | 無 | |
齊 | 南東海郡丹徒縣/郯縣/利城縣 | 479年-502年 | 丹徒鎮/不詳 | 無 | |
南蘭陵郡丹徒縣/郯縣/利城縣 | 502年-558年 | 丹徒鎮/不詳 | 無 | ||
陳 | 南東海郡丹徒縣/郯縣/利城縣 | 558年-589年 | 丹徒鎮/不詳 | 無 | |
隋唐時期 | 隋 | 蔣州延陵縣 江都郡延陵縣 | 589年-595年 607年-620年 | 京口鎮 | 延陵縣,永年縣,曲阿縣 |
唐 | 江南道潤州 江南道丹陽郡 江南東道潤州 | 620年-742年758年-902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等 | |
五代十國時期 | 吳 | 902年-937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延陵縣 | |
潤州 | 937年-975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延陵縣 | ||
兩宋時期 | 北宋 | 兩浙路潤州 兩浙西路鎮江府 | 975年-1113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延陵縣 |
南宋 | 兩浙西路鎮江府 | 1127年-1276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 | |
蒙元時期 | 元 | 江浙行省鎮江路 江浙行省江淮府 江浙行省鎮江府 | 1276年-1356年 1356年-1368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 |
朱明時期 | 明 | 中書省鎮江府 南直隸鎮江府 | 1368年-1644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 |
南明 | 南直隸鎮江府 | 1644年-1645年 | 丹徒縣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 | |
滿清時期 | 清 | 江南省鎮江府 江蘇省鎮江府 | 1645年-1667年 1667年-1911年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溧陽縣,太平廳 | |
江南省鎮江郡 | 1853年 | 丹徒縣,丹陽縣,金壇縣,溧陽縣 | |||
近代 | 江蘇省丹徒縣 江蘇省鎮江市 | 1912年-1928年 1928年-1949年 | 不詳 | 無 | |
現代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蘇南行署鎮江市 江蘇省鎮江地區鎮江市 江蘇省鎮江市 | 1949年-1953年 1953年-1983年 1983年-今 | 城區,京口區 | 丹徒縣等 |
“宜”為鎮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給宜侯的領地名稱,春秋時稱朱方,後曾用谷陽、丹徒、京口、潤州等名稱。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鎮江府,始稱鎮江,歷經宋、元、明、清。
辛亥革命成功後稱丹徒縣,1914年隸屬金陵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為鎮江縣。抗日戰爭時期,鎮江淪陷,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蘇南抗日根據地,進行民族革命。
[6]
至1949年2月,鎮江市為江蘇省省會。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4月23日鎮江解放。
1949年4月,拆分鎮江縣為鎮江市和丹徒縣,屬蘇南行署鎮江專署。
1953年,鎮江市改屬江蘇省鎮江專區,同時常州專區被撤銷,原所屬武進、溧陽、金壇3縣劃歸鎮江專區管轄。鎮江專區轄鎮江市和丹徒、揚中、丹陽、江寧、句容、溧水、武進、溧陽、金壇、高淳等11個市縣,專署駐鎮江市。
1958年8月,鎮江專區改名為常州專區,專署由鎮江市遷至常州市。原由省直轄的常州、鎮江2市劃歸常州專署領導。將江寧縣劃歸南京市領導。撤銷丹徒縣,併入鎮江市。原屬蘇州專區的武進縣劃入常州專區。轄2市9縣。1959年9月,常州專區改名鎮江專區,專署由常州市遷駐鎮江市。轄鎮江、常州2市及武進、揚中、丹陽、金壇、溧陽、宜興、高淳、溧水、句容9縣。
1960年,武進縣劃歸常州市領導。1962年,常州市改為省轄市。常州市領導的武進縣劃歸鎮江專署領導。恢復丹徒縣。原由南京市領導的江寧縣劃入鎮江專區。鎮江專區轄1市11縣。
1970年,鎮江專區改稱鎮江地區,專署駐鎮江市。轄鎮江市及丹徒、揚中、丹陽、武進、宜興、金壇、溧陽、江寧、句容、溧水、高淳1市11縣。
1971年,將江寧縣劃歸南京市領導。鎮江地區轄1市10縣。
鎮江行政區劃
編輯鎮江區劃沿革
1983年3月,鎮江市改由省直轄時,市區設城區、郊區2個市轄區。鎮江市共轄4縣2區。
1986年9月,鎮江市區設金山區、北固區為縣級單位。撤銷諫壁區改為諫壁鎮,由市直接領導。撤銷原郊區建制,設立郊區辦事處,作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8月17日,撤銷金山區、北固區,以原區域設立城區;撤銷郊區辦事處,設置郊區,市屬的諫壁鎮劃歸郊區領導。
1984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城區更名為京口區,郊區更名為潤州區。
1987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丹陽縣,改設丹陽市。
1994年撤銷揚中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揚中市。
1995年撤銷句容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句容市。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以原丹徒縣的行政區域為丹徒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谷陽鎮。
[9-10]
鎮江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轄3個區、3個縣級市,此外還有2個功能區;共56個鎮(街道)。其中,鎮31個,街道25個。丹陽市轄10個鎮、2個街道;句容市轄8個鎮、3個街道;揚中市轄4個鎮、2個街道;丹徒區轄6個鎮、2個街道;京口區轄6個街道;潤州區轄7個街道;鎮江新區託管3個鎮、2個街道;鎮江高新區託管1個街道。
[10]
第一批保留開發區(園區)名單:
1.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鎮江綜保區)
2. 鎮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 丹陽經濟開發區(含丹陽市新材料產業園、丹陽市濱江裝備製造產業園輻射聯動區)
4. 丹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含丹陽市鶴溪機電產業園、丹陽市蕭梁臨港產業園輻射聯動區)
5. 句容經濟開發區(含句容下蜀臨港產業園、句容郭莊新能源科技產業園、句容寶華鳳壇創新社區、句容邊城新材料產業園輻射聯動區)
6. 揚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含揚中市科創產業園輻射聯動區)
7. 揚中經濟開發區(含揚中海工裝備與高技術船舶產業園、揚中市新材料產業園、揚中市臨港產業園輻射聯動區)
8. 丹徒經濟開發區(含鎮江市丹徒高新技術產業園、鎮江生態汽車產業園、丹徒榮炳電子與精密製造產業園輻射聯動區)
9. 鎮江京口經濟開發區(含鎮江新民洲臨港產業園輻射聯動區)
鎮江市全域 | |||||||
名稱 | 郵政編碼 | 區劃代碼 | 政府駐地 | 車牌號碼 | 市轄區 | 縣級市 | 功能區 |
鎮江市 | 212000 | 321100 | 潤州區 | 蘇L | 3 | 3 | 7 |
市轄區 | |||||||
名稱 | 郵政編碼 | 區劃代碼 | 行政駐地 | 街道 | 鄉鎮 | 國家級園區 | |
212001 | 321102 | 學府路39號 | 6 | 1 | |||
212004 | 321111 | 潤州路5號 | 7 | 0 | |||
212001 | 321112 | 丹徒新區廣場路1號 | 2 | 6 | - | ||
功能區 | |||||||
名稱 | 郵政編碼 | 區劃代碼 | 行政駐地 | 街道 | 鄉鎮 | - | |
212132 | 321102 | 金港大道98號 | 2 | 3 | - | ||
212004 | 321111 | 南徐大道298號 | - | - | - | ||
縣級市 | |||||||
名稱 | 郵政編碼 | 區劃代碼 | 行政駐地 | 街道 | 鄉鎮 | 省級開發區 | |
212300 | 321181 | 丹陽開發區蘭陵路8號 | 2 | 10 | 丹陽經濟開發區、丹陽高新區 | ||
212200 | 321182 | 三茅街道中電大道8號 | 2 | 4 | |||
212400 | 321183 | 崇明街道人民路70號 | 3 | 8 | 句容經濟開發區 |
鎮江地理環境
編輯鎮江位置境域
鎮江市地處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位於北緯31°37′-32°19′、東經118°58′-119°58′之間。東西最大直線距離95.5千米,南北最大直線距離76.9千米。東南接常州市,西鄰南京市,北與揚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土地總面積3840平方千米
[49]
,佔全省3.7%。其中,市區1082平方千米,丹陽市1047平方千米,句容市1387平方千米,揚中市331平方千米。
[11]
鎮江地形地貌
鎮江城建(6張)
鎮江市區地貌南高北低,北部沿江分佈着心灘、洲灘、邊灘以及沖積平原,海拔高度5米~10米。市區南部為低山殘丘,自西向東分佈着五州山、十里長山、東山、黃山、觀音山、雞籠山、磨笄山等,東郊零星分佈着汝山、橫山、京峴山、雩山等殘丘,除五州山、十里長山高度超過300米,其餘山丘高度均在100米~200米之間。城區內分佈着金山、焦山、北固山、雲台山、象山等高度低於100米的孤丘,總體上形成一水橫陳、連崗三面的獨特地貌。
[10]
鎮江氣候
鎮江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2018年,全市年平均氣温17.1℃,屬異常偏高年份;年平均降水量1222.3毫米(按氣象觀測點統計,下同);年累計日照時數為1912.7小時。全年(2018年1月—2018年12月)各站平均氣温為16.8℃(句容)~17.2℃(鎮江市區、丹陽),比常年偏高1.3℃~1.5℃,其中鎮江市區、丹陽年平均氣温為17.2℃。全市年平均氣温17.1℃,較常年偏高1.4℃,異常度值為2.01,屬異常偏高年份,排歷史第三極值。全市各站降水量空間分佈不均,為1094.6毫米(揚中)~1373.7毫米(句容),比常年偏多4.0%~25.0%。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222.3毫米(按氣象觀測點統計,下同),比常年平均偏多12.6%,屬正常年份。全年日照時數為1821.2(鎮江市區)~1989.9(句容)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204.5小時~多82.5小時。年累計日照時數為1912.7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3.0%,屬正常範疇。
[10]
鎮江水文
鎮江市是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城市,長江和大運河在這裏交匯,秦淮河、太湖湖西、沿江三個水系在這裏集聚。水資源主要有地表水、過境水、地下水、迴歸水等四種形式。長江流經境內長103.7千米。京杭大運河境內全長42.74千米,在京口區諫壁鎮與長江交匯。全市有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32條(其中跨省2條),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下至鄉鎮級主要河流328條。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2個,0.5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湖泊2個,均為淡水湖泊。有水庫141座,塘壩3.97萬處;地下水取水井13.49萬眼,取水量1321.25萬立方米。
[10]
鎮江自然資源
編輯鎮江植物資源
鎮江市木本樹種有74科183屬394種和變種。自然植被分為針葉林、落葉闊葉林、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竹林、灌叢、草叢和水生植被等7個類型,栽培植被則包括大田作物、蔬菜作物、經濟林、果園和綠化等5個類型。針葉林有馬尾松林、黑松林、濕地松、杉木林、側柏林、水杉林和池山林等,落葉闊葉林有麻櫟、黃檀林、楓香林、刺槐林和朴樹等,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有短柄枹樹和青岡櫟林、黃檀和石櫟林等。常見植物種類有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單子葉被子植物和雙子葉被子植物,其中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有珙桐、紅豆杉、金錢松、銀杏、蘇鐵等。
[10]
鎮江動物資源
鎮江市常見主要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無脊椎動物有原生動物、多孔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等,脊椎動物有魚類、兩棲類、鳥類、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白鱀豚、白鱘、鸛、丹頂鶴、大鴞、中華鱘等。魚類資源豐富,境內長江魚類分19個科。青、草、鰱、鯉、鯰、鱔等淡水養殖魚類均有大量出產,其中魛魚、鰣魚、鰻魚、河豚魚是名貴品種。
[10]
鎮江礦產資源
鎮江市發現的金屬礦產有鐵、銅、鉛、鋅、鉬、鎢、金、銀、錸及鎘等10餘種,礦牀(點)47處。非金屬礦產有白雲石、石灰石、大理石、膨潤土、珍珠岩、沸石、耐火黏土、硅石、型砂及紅柱石等,化工非金屬礦產有硫鐵礦、岩鹽、泥炭、磷及含鉀岩石等。地熱資源豐富,包括地下熱水和地温異常兩類。
[10]
鎮江人口
編輯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常住人口319.64萬人,比上年增加1.0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7.72萬人,城鎮化率71.2%。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8.05‰,死亡率7.02‰,自然增長率為1.03‰。在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4.2%,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年末户籍人口270.78萬人,比上年減少0.12萬人,其中男性133.68萬人,減少0.18萬人;女性137.10萬人,增加0.06萬人。
[13]
2019年末常住人口320.35萬人,比上年增加0.7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31.23萬人,城鎮化率72.2%。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8.2‰,死亡率7.0‰,自然增長率為1.2‰。在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5.0%,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年末户籍人口270.16萬人,比上年減少0.62萬人,其中男性133.34萬人,減少0.34萬人;女性136.82萬人,減少0.28萬人。
[5]
鎮江經濟
編輯鎮江綜述
2018年,鎮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5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8.40億元,下降4.2%;第二產業增加值1976.60億元,增長3.0%;第三產業增加值1935.00億元,增長3.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6906元,增長2.9%。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4:48.8:47.8,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指數為102.0,比上年上漲2.0%。消費品價格上漲2.6%,服務價格上漲1.1%。分類別看,八大類消費價格全部上漲:食品煙酒類上漲3.3%,衣着類上漲1.5%,居住類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7%,交通和通信類上漲0.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2.1%,醫療保健類上漲1.0%,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0.6%。
2018年,鎮江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26.5%,其中國有及國有經濟控股投資下降23.4%,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下降28.3%,民間投資下降30.4%。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下降28.9%,其中:工業投資下降27.9%;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4.3%。
2018年,鎮江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1.50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税收收入241.24億元,增長10.7%;非税收入60.26億元,下降9.4%。從主要税種看,增值税增長15.0%,企業所得税增長22.4%,個人所得税增長25.0%。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8.65億元,增長5.7%,其中教育支出77.80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6.80億元,醫療衞生支出29.63億元,環境保護支出12.67億元。
2018年,鎮江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83元,增長8.5%,其中,工資性收入26351元,增長7.6%;經營淨收入5863元,增長5.9%;財產淨收入3503元,增長14.6%;轉移淨收入5166元,增長12.6%。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359元,增長7.1%。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03元,增長7.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278元,增長6.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87元,增長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463元,增長7.8%。年末城鎮居民現住房人均建築面積48.6平方米,百户家庭擁有汽車56輛、電腦112台、手機268部;年末農村居民現住房人均建築面積57.3平方米,百户家庭擁有汽車43輛、電腦67台、手機262部。
[13]
2019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27.3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5.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2億元,下降0.6%;第二產業增加值2004.79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1982.33億元,增長7.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8979元,增長5.5%。產業結構繼續優化,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4:48.6:48.0,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0.1個百分點。
[5]
鎮江第一產業
2018年,鎮江市糧食播種面積229.95萬畝,比上年減少17.60萬畝,下降7.1%。全市糧食總產量107.30萬噸,比上年減少3.52萬噸,下降3.2%,其中夏糧總產量31.69萬噸,減少0.84萬噸,下降2.6%;秋糧總產量75.61萬噸,減少2.68萬噸,下降3.4%。全年油料總產量3.25萬噸,比上年下降39.5%。蔬菜總產量94.14萬噸,比上年下降2.6%。
2018年,鎮江市肉類總產量6.80萬噸,比上年下降3.2%,其中豬肉產量4.37萬噸,增長0.4%;禽肉產量2.21萬噸,下降8.9%。全年生豬出欄量52.26萬頭,下降1.2%;家禽出欄量1448.16萬隻,下降13.0%。水產品產量9.57萬噸,比上年增長0.3%。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高標準農田152.45萬畝,佔比重65.6%,比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其中當年新建12.98萬畝。全年新增高效設施園藝面積1.7萬畝,新增永久性蔬菜基地面積4558畝。新創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三星級示範點3個、五星級示範點2個,省級主題創意農園5個、省級休閒觀光農業精品示範村6個。全市新增綠色農產品43個,年末綠色優質農產品面積佔比46.0%。新增省級、市級示範家庭農場分別達到17家、46家,新增國家級示範社12家、省級示範社21家。年末農機總動力149.5萬千瓦,比上年增加1.7萬千瓦。
[13]
鎮江第二產業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44個,實現總產值比上年增長3.2%,其中大中型企業增長3.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8%;重工業增長3.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下降15.4%;股份制企業增長2.8%;三資企業增長6.0%。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總產值增長2.7%,其中私營企業增長2.7%。
2018年,鎮江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0.4%、利潤總額下降1.3%。企業虧損面18.9%,虧損企業虧損額38.37億元,增長64.3%。年末應收賬款870.71億元,增長9.0%,產成品存貨222.83億元,增長8.0%。產品銷售率98.7%,下降0.1%。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413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537.64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工程產值525.01億元,增長7.8%。建築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33.93萬元/人,增長9.2%。建築業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933.35萬平方米,下降7%;竣工面積579.57萬平方米,下降19%,其中住宅竣工面積303.76萬平方米,下降30.2%。
[13]
鎮江第三產業
2018年,鎮江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56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住宅投資281.22億元,增長7.1%。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262.4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487.47萬平方米,增長0.8%。商品房竣工面積575.3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68.2%,其中住宅竣工面積432.98萬平方米,增長58.0%。商品房銷售面積512.7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471.75萬平方米,下降27.4%。商品房銷售額508.77億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住宅銷售額462.29億元,下降14.6%。
2018年,鎮江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0.92億元,比上年增長5.0%。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市場零售額1281.99億元,增長4.8%;鄉村市場零售額78.93億元,增長7.6%。按消費形態分,批發業零售額191.44億元,下降4.0%;零售業零售額983.49億元,增長6.4%;餐飲業零售額166.86億元,增長7.1%;住宿業零售額19.12億元,增長12.0%。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分類商品零售情況看,汽車類零售額86.82億元,比上年下降6.6%;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75.53億元,增長5.2%;通訊器材類零售額5.23億元,下降19.7%;日用品類零售額17.12億元,下降10.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26.00億元,下降18.3%;化妝品類零售額4.27億元,增長5.3%;金銀珠寶類零售額15.58億元,下降0.4%;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7.26億元,下降24.0%;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60.26億元,下降9.1%。
2018年,鎮江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18.3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出口總額79.80億美元,增長14.2%;進口總額38.59億美元,增長8.7%。從出口方式上看,一般貿易出口63.50億美元,增長17.8%;加工貿易出口15.88億美元,增長3.3%。分企業類型看,國有企業出口2.27億美元,增長13.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34.76億美元,增長6.9%;民營企業出口41.93億美元,增長21.5%。從主要出口產品看,機電產品出口31.28億美元,增長19.9%;紙及紙製品出口6.10億美元,增長35.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57億美元,下降14.8%。從出口市場看,對東盟組織出口10.75億美元,增長11.1%;對日本出口5.22億美元,增長7.2%;對印度出口4.92億美元,增長21.5%;對歐盟出口10.94億美元,增長25.9%;對美國出口16.66億美元,增長24.1%。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累計批准233家企業在64個國家和地區,投資294個境外項目,中方協議投資14.79億美元。全年新批及增資境外投資項目28個,與上年持平;中方協議投資1.38億美元,新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0.5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29億美元,增長30.2%。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85家,新批協議外資9.9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68億美元。新批及淨增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3個。
2018年,鎮江市郵政電信業務總量163.30億元,比上年增長102.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3.95億元,增長23.8%;電信業務總量139.34億元,增長127.3%。郵政電信業務收入46.16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郵政業務收入15.52億元,增長17.3%;電信業務收入30.64億元,增長5.6%。年末固定電話用户60.32萬户,下降10.8%。移動電話用户354.73萬户,增長9.8%。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144.73萬户,增長5.5%。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各類金融機構33家,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5042.97億元,比年初增加165.48億元,其中:住户存款2161.07億元,比年初增加177.64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1852.42億元,比年初減少63.13億元。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4450.60億元,比年初增加586.4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1510.48億元,比年初增加102.37億元;中長期貸款2702.22億元,比年初增加392.13億元。全市上市掛牌企業達279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19家(境內13家,境外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43家,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217家。全年新增上市掛牌企業117家(主板上市公司1家,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16家),上市掛牌企業新增股票融資11.56億元。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市級保險機構62家,其中財險公司29家,壽險公司33家。全年保費收入128.19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財產險收入27.80億元,增長3.3%;壽險收入100.39億元,增長11.1%;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收入5.10億元,增長24.6%。全年賠付額35.22億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財產險賠付16.94億元,增長1.5%;壽險賠付18.28億元,下降16.8%;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7.54億元,增長26.9%。
2018年,鎮江市接待境內外遊客6554.2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8%;實現旅遊業總收入934.46億元,增長13.6%。接待國內遊客6546.70萬人次,增長9.8%,實現國內旅遊收入923.77億元,增長13.6%。接待入境過夜遊客7.57萬人次,增長8.8%;其中,外國人5.94萬人次,增長9.9%;港澳台同胞1.63萬人次,增長4.9%。旅遊外匯收入0.94億美元,增長10.4%。
[13]
鎮江交通運輸
編輯鎮江綜述
鎮江臨江近海,水陸交通極為便利。鎮江為國家級水路主樞紐和省級公路樞紐城市。世界聞名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滬寧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京滬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鐵路傍市而過。潤揚長江公路大橋、泰州長江公路大橋為橫跨長江的快速通道,在建的鎮江長江大橋是長江江蘇段第三座公路鐵路兩用大橋。104、312國道和122、231、238、241、243、337、340省道構成鎮江與外省、市連接的公路網絡。2018年,全市公路總里程7255.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93.2千米。鎮江至南京高速公路行程45分鐘,高速鐵路行程20分鐘。距南京機場和常州機場均為60千米,至揚州泰州機場70千米。
[10]
2018年,鎮江市公路客運量2965萬人,比上年下降6.9%;鐵路客運量1196萬人,增長4.5%。公路旅客週轉量20.06億人千米,下降4.0%。公路貨運量8058萬噸,增長6.7%;水路貨運量1583萬噸,增長1.7%;鐵路貨運量197萬噸,下降4.3%。公路貨物週轉量90.00億噸千米,增長5.7%;水路貨物週轉量43.43億噸千米,增長2.6%。全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6264萬噸,比上年增長1.9%,其中長江港口吞吐量15331萬噸,增長7.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3.18萬標箱,增長6.5%。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60.61萬輛,其中個人載客汽車51.53萬輛,分別比上年增長9.0%和8.4%。
[13]
鎮江公路
潤揚長江大橋(2張)
鎮江全境彙集多條國家高速路網、省主幹高速路網。滬寧高速公路(G42)於1996年通車,穿過句容、鎮江、丹徒和丹陽,往來可通達上海市和南京市,以滬寧高速鎮江支線(S86)聯絡市區。由於車流量巨大,擁塞嚴重,2006年擴建為雙向八車道;2011年新拓寬的沿江高等級公路(S338)省道,按一級公路結合城市主幹道標準建設,雙向六車道,全程220千米。起點位於鎮江,連接常州、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等沿江城市,終點位於上海與太倉瀏河鎮交界的滬太公路北端;
已建成通車的揚溧高速公路(G4011)與滬寧高速貫穿市域全境,形成十字交通大樞紐。北經鎮江長江大橋(五峯山長江大橋)、潤揚長江大橋可連接京滬高速公路(G2)直達北京,南與寧杭高速公路(G25)無縫對接,並溝通金壇、溧陽等縣域交通。向東通過泰鎮高速泰州大橋可通往泰州、南通。
鎮江鐵路
鎮江市位於鐵路幹線滬寧鐵路(南京到上海)沿線,1906年通車,主要車站為鎮江西站,位於京畿嶺,鐵路線以隧道方式穿越寶蓋山。南京長江大橋修建之後,改名京滬鐵路,市區段鐵路也南移,鎮江西站及鐵路線後因穿越市中心帶來種種不便,於2004年拆除。現鎮江站北廣場位於中山西路,南廣場位於黃山西路。
2010年4月上海世博會前夕新建的滬寧(上海-南京)城際鐵路鎮江站同沿線的無錫、蘇州、常州等城市同時竣工通車,滬寧高鐵鎮江站位於黃山西路,也稱鐵路南廣場。新建滬寧高鐵丹徒站,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谷陽鎮。新建滬寧高鐵寶華山站,位於江蘇省句容市寶華鎮。
2011年6月30日慶祝建黨90週年之際,新建京滬(北京-上海)高速鐵路,鎮江境內鎮江南站、丹陽北站同京滬間其他23個車站一起正式開通運營。鎮江南站位於鎮江市南山國家森林風景區以南的潤州區盧灣村,鎮江境內全長74.74千米,西接南京南站經句容市、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所轄10個鎮,過丹陽竇莊後進入常州市。從京滬高鐵鎮江南站乘車至北京最快四個小時內到達,至上海最快58分鐘到達。
鎮江航運
鎮江港是全國主樞紐、長三角組合港主要成員、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港之一。鎮江市長江自然岸線長270千米,其中深水岸線長87千米。高資港區、龍門港區、諫壁港區、高橋港區、大港港區、揚中港區、新民洲港區構成鎮江港口羣體。2018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6264萬噸,比上年增長1.9%,其中長江港口吞吐量15331萬噸,增長7.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3.18萬標箱,增長6.5%。蘇南運河鎮江段42.74千米,是全國第一條國家級文明樣板航道。
[10]
鎮江航空
祿口機場在鎮江汽車新站設有鎮江城市候機樓進行除安檢外的無縫對接,新拓寬改造的243省道鎮江先導段至祿口機場約80千米,全線均按平原微丘區一級公路結合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千米,從鎮江經句容、南京溧水再連接到祿口機場,全程無收費卡口,無紅綠燈。這條新建的“快速通道”把鎮江至南京祿口機場的距離整整縮短了42千米,車程從原來1個小時30分縮減至50分鐘到達。極大地方便了鎮江市民的航空出行需求。
鎮江公共交通
鎮江公交系統發達,線路百條,車輛上千輛,公交基準15千米內價格一律為1元、刷卡0.5元(自2012年10月10日起執行)。加快智能公交系統建設,2012年底前完成智能調度系統,對所有公交車輛實施GPS全覆蓋。
[18]
2018年4月市區公交線路實現了移動支付功能全覆蓋,2019年1月實現了銀聯雲閃付刷卡與支付寶掃碼乘車全覆蓋。
鎮江政治
編輯職務 | 姓名 | |
---|---|---|
市委 市委 | 書記 | |
副書記 | ||
常委 | ||
市人大 | 常委會主任 | |
常委會副主任 | ||
常委會副秘書長 | ||
市政府 | 市長 | |
副市長 | ||
秘書長 | ||
市政協 | 主席 | 郭建
[57]
|
副主席 |
鎮江社會事業
編輯鎮江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本專科招生2.45萬人,在校學生8.38萬人,畢業生1.98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314人,在校生12093人,畢業生2835人。全市中等職業學校(不含技工學校)11所,在校學生1.89萬人。普通中學111所,在校學生10.29萬人,畢業生3.06萬人。小學113所,在校學生15.35萬人,畢業生2.34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0%。全市共有幼兒園253所,比上年增加9所;在園幼兒7.97萬人,比上年增加0.29萬人。
[13]
高等院校
序號 | 本科院校 | 專科院校 | ||
---|---|---|---|---|
1 | ||||
2 |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句容市) | |||
3 | ||||
4 |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句容市) | 金山職業技術學院(揚中市) | ||
5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事交通學院鎮江校區
[15]
| |||
6 | 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丹陽市) |
鎮江科學技術
2018年,鎮江市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數162人年,比上年提高7人年。全市專利申請量29635件,其中發明申請量12466件;專利授權量15348件,發明專利授權量279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7.56件,比上年增加4.28件。全市技術交易市場網絡平台投入運營,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0家。2家企業入選“獨角獸” 企業榜,新增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6家、上市掛牌企業117家,1家企業獲得中國專利金獎,4家企業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京口區獲評“ 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省級眾創社區4家和省級孵化器5家。年末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750家。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共有產品質量檢驗機構4個,國家檢測中心2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5個,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3.94萬台(件),比上年增加2.12萬台(件)。全年監督抽查產品58種,完成強制性產品認證的企業1389家,比上年增加362家。
[13]
鎮江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文化館8個,公共圖書館9個,文化站59個,博物(紀念)館14個,美術館2個。年末有線電視總用户75萬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72萬户。年末擁有省級以上重點保護文物單位67處,其中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13處。2018年建成省級村(社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46個(總數665),農村文化禮堂251個。實施文化廣場提升工程,完成30個鎮(街道)和37個村(社區)文化廣場提升任務。開展“文心”系列公益活動526場。舉辦全民藝術普及活動528場,送戲下鄉565場,送電影下鄉7687場。開展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活動15場。1家農家書屋獲評“全國示範農家書屋”、1名管理員獲評“全國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鳳凰新華鎮江分公司漫書閣店入選2018江蘇省最美書店。
[13]
鎮江體育事業
2018年,鎮江市區新建5個體育小公園、15個鄉鎮(街道)多功能運動場、70條健身路徑、6個籠式足球場、完成安裝80張室外乒乓球桌、15副籃球架。全年共組織開展有影響的全民健身活動和比賽300餘場次。承辦了第九屆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句容賽段)、鎮江國際馬拉松等9項國際、國家級競技類體育賽事,承辦了5項省級青少年競賽,舉辦市級比賽21項次。年末共有註冊教練員111人,運動員1137人。全年參加省級以上競賽共獲得41枚金牌、37枚銀牌、61枚銅牌。全市擁有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17所,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特色幼兒園62所,其中省級12所,市級50所。
[13]
鎮江醫療衞生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擁有各類衞生機構(醫療衞生機構)972個,其中醫院50個、衞生院49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35個,衞生防疫防治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婦幼保健機構7個,村衞生室308個。衞生機構牀位15623張,其中醫院、衞生院13163張,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511張。年末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1080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8200人,註冊護士9183人。全市醫療機構(醫療衞生機構)全年總診療2445.96萬人次。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衞生技術人員322人,婦幼衞生保健機構衞生技術人員1548人。
[13]
鎮江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底,鎮江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89.68萬人、96.37萬人、53.95萬人。全市54個經濟薄弱村達標,3300餘户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實現脱貧,達標率超過80%。城鄉困難人羣納入保障體系,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655元/月提高到710元/月,增加55元/月。全市退休人員養老金比上年增加136元/月,實現“十四連增”。新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個、助餐點100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5個。實施醫療救助31.6萬人次。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由上年的1890元/月提高到2020元/月,增加130元/月。
[13]
鎮江對台交流
編輯江蘇省鎮江市努力深化鎮台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立體化交流格局,對台交流更加熱絡,有效促進了鎮台多領域的融合和良性互動。
教育交流形成常態。鎮江市組織了教育交流團赴台對新北市中平中學等5所中小學進行了回訪交流;新北市四所私立學校校長、老師及家協會會長等組團來鎮交流,舉辦了鎮江·新北校長中華文化教育對話活動。你來我往中,雙方就兩地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的融合發展、家長協會的作用發揮、文化品格教育的融合與氛圍營造、學校效能管理以及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等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了討論,並形成了積極共識和長效交流機制。
青少年交流亮點紛呈。以球交友,台灣新北市旋風球發展協會和新北市中平中學旋風球隊組團來鎮江交流,首秀大陸。鎮台兩地師生開展了“旋風少年,傳情兩岸”交流活動。旋風球來鎮推廣交流,以球傳情,創新了兩岸校際和青少年學生交流的載體。以畫會友,台灣嘉義縣安東小學同學來丹陽華南實驗學校和鎮江市桃花塢小學,再次開展以民樂和書畫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兩岸同學同台演出、同場秀藝,共揚中華文化。以樂引友,5月10日,台灣青年原創慈善公益音樂話劇《爸爸的信》在鎮江公益演出,引起了兩地民眾對“親情”與“家”的共鳴。
平台建設成效初顯。以句容台灣小鎮文創藝術園區為基礎,連續幾年邀請兩岸優秀藝術家展覽、互訪、寫生、座談,舉辦兩岸文化交流、藝術論壇,着力打造兩岸特色交流平台。促成了江蘇省美術館、南師大美院和台灣中部美術協會的長期交流合作,建成省美術館與台灣小鎮合作聯盟載體——江蘇台灣小鎮美術館, 7月2日,組織了2018年海峽兩岸藝術家交流活動暨揭牌儀式,未來,美術館還將建構兩岸青年文創藝術孵化基地等。
[17]
鎮江歷史文化
編輯鎮江文化遺存
截至2019年5月,鎮江市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96處,其中國家級13處:焦山碑林、丹陽和句容南朝陵墓石刻、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昭關石塔、大運河(包括大運河鎮江段、虎踞橋、江河交匯處、新河街一條街、西津渡古街等5個點)、甘露寺鐵塔、隆昌寺、城上村遺址、葛城遺址、鐵甕城遺址、宋元糧倉遺址、春城土墩墓羣、煙墩山墓地等。焦山碑林中有“大字之祖”瘞鶴銘以及蘇軾、黃庭堅、米芾、陸游的墨跡碑刻和摩崖石刻;丹陽和句容南朝陵墓石刻存有齊梁帝王歸葬丹陽故里的陵墓8地11點24件,葬於句容的1點4件,是南朝石刻瑰寶。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2處,其中有焦山古炮台遺址、相傳為孔子所書的延陵季子碑(唐拓本)、被譽為“江南第一鍾”的唐中和銅鐘、宋抗金名將宗澤墓、圌山炮台遺址等。有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41處。白蛇傳傳説、鎮江恆順香醋釀製技藝、古琴藝術(梅庵琴派)、揚劇、燈綵(秦淮燈綵)、釀造酒傳統釀造技藝(封缸酒傳統釀造技藝)、董永傳説、佛教音樂(金山寺水陸法會儀式音樂)、道教音樂(茅山道教音樂)等9個項目先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6人。
[10]
鎮江當地方言
鎮江話屬於北方方言的江淮方言次方言,位於北方方言與吳方言兩大方言的接合部,大致以諫壁為東界、上黨為南界。古代的鎮江話屬吳方言,由於特殊的政治、社會、交通等原因,導致方言屬性產生變化。鎮江話雖屬北方方言範疇,但構成複雜,其中既有吳方言的遺痕,又有旗腔(類似京腔)的影響。與普通話相比,鎮江話沒有全濁聲母和舌尖後音聲母;鼻化元音介於前鼻音韻母與元音韻母之間,in、ing,en、eng,n、l不分;有入聲調。詞彙中保留着豐富的吳方言詞。句容、丹徒、揚中的方言類似鎮江話,雖構成複雜,但均屬北方方言系統。大港以東、寶堰以南、句容傍茅山一線及至丹陽西部的語言自西向東漸次出現吳方言特點,多文白異讀,説話音接近吳語,讀書音接近官話;全濁聲母消失,舌面聲母多,沒有舌尖後音聲母;單元音韻母多;讀書音4個聲調,説話音6個聲調。丹陽東部則進入吳語區。
[10]
鎮江風景名勝
編輯鎮江市區多佳景,城北有金山、焦山、北固山,或屹立江中,或雄峙江岸,由長江組合成天然三山圖,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城南有起伏的南山,掩映着鶴林、竹林、招隱諸寺,並由西向東嵌入城中,構成“城市山林”景觀。古運河從鎮江進入江南,由北往南折東,逶迤城中,匯入江南運河。西津渡古街全長1000米,存有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主城區有寶塔山公園、伯先公園、河濱公園、夢溪園、賽珍珠舊居等景點,還有保存完好的三國東吳鐵甕城遺址。鎮江市區東部有山上矗立“萬里長江第一塔”——報恩塔的圌山風景名勝區。句容市有佛教“律宗第一山”隆昌寺和以“寶華玉蘭”著稱的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有集江南名山、道教勝地、革命根據地於一體的茅山風景名勝區。鎮江有全國重點寺院宮觀4所。
[10]
級別 | 景點 | |
---|---|---|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三山合併為“三山風景區” | |
AAAAA級風景區 | ||
AAAAA級風景名勝區 | ||
A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 ||
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 | ||
AAAA級風景名勝區 | ||
國家4A級景區 | ||
AAAA級園林景區 |
濱江濕地 | |||
花山古城遺址公園 | |||
鐵甕城(三國吳文化起源) | 姚橋華山村“梁祝故里” | 潤州道院 | |
橫山凹三茅宮 | 辛豐大聖寺 | ||
鎮江長江大橋 | |||
陳履生博物館羣 |
西津尋渡(西津渡歷史街區) | 北水柳浪(金山湖景區) | 摩崖夕照(焦山碑林) | 蓉樓曉荷(芙蓉樓) |
泠泉喜雨(天下第一泉) | 慈壽塔影(慈壽塔) | 蕭寺聽鸝(招隱寺) | 江左文宗(文宗閣) |
長山煙雲(米芾書法公園) | 長虹卧波(大橋公園) | 寒汀蘆荻(濱江濕地) | 雲台霞蔚(伯先公園) |
晉城春望(花山古城遺址公園) | 海門江雪(焦山渡口) | 北固遠帆(多景樓) | 甘露流芳(甘露寺) |
燈火臨流(古運河風光帶) | 蓮花含秋(南山西入口) | 圌山驚濤(圌山) | 竹林疊翠(竹林寺) |
春江夜月(春江潮廣場) | 鼎石訪梅(寶塔山公園) | 灣頭壁立(北固灣) | 文心繁霜(文苑) |
鎮江著名人物
編輯年代 | 人物 | 相關簡介 | |
---|---|---|---|
明清 | 官居吏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 | ||
書畫家 | |||
書法家 | |||
文史學家 | |||
近代 | 著《鐵雲藏龜》和《老殘遊記》 | ||
兄弟二人著第一部全面系統的漢語語法專著《馬氏文通》 | |||
歷史學家 | |||
飛機制造專家 | |||
華生電扇發明者 | |||
符惱武 | 世界語運動開創者之一 | ||
陳光甫 | 金融家 | ||
辛亥廣州起義總指揮、被追授為上將軍 | |||
辛亥革命著名將領 | |||
辛亥革命著名將領 | |||
愛國民主人士。 | |||
當代 | 七君子之一 | 政治界 | |
原副總理 | |||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橋樑專家 | |||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 |||
原國務委員外交部長 | |||
原山東省政協主席 | |||
銀監會主席 | |||
原商務部副部長 | |||
原江蘇省副省長 | |||
原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 |||
原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寧波市市長 | |||
嵇直 | 國際共產主義戰士 | ||
復旦大學創始人 | 科技文化界 | ||
美術家 | |||
畫家 | |||
教育家 | |||
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 | |||
化學家 | |||
南京大學前校長 | |||
數字家(丹陽訪仙人) | |||
哲學家 | |||
中國電影評論家學會名譽會長 | |||
中科院院士 | |||
出版家 | |||
詩人 | |||
國畫家 | |||
導演 | 娛樂界 | ||
演員 | |||
指揮家 | |||
演員 | |||
總政歌舞團團長作曲家 | |||
配音演員 | |||
主持人 | |||
演員 | |||
劉欣 | 中央電視台英語節目主持人 | ||
歌唱家 | |||
台灣著名主持人 | |||
江蘇電視台主持人 | |||
記者 | |||
象棋國手 | 體育界 | ||
國奧隊主教練 | |||
中國乒協副主席 | |||
乒乓國手 | |||
乒乓國手 | |||
全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 宗教界 | ||
民族工商業者 | 商界 | ||
春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 | |||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 |||
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 |||
今典集團董事長。 |
人物 | 相關簡介 |
---|---|
(1930-,江蘇鎮江人)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
王海棠 | (江蘇鎮江人)江蘇省軍區參謀長。 |
(1931.12-,江蘇鎮江人)海軍工程學院政治部主任。1988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 | |
周鍾鎬 | (1935.07-,江蘇丹陽人)空軍指揮學院院務部長。1990年晉升空軍少將軍銜。 |
嚴辰松 | (1952-,江蘇丹徒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副院長。 |
吳修功 | (1944.10-,江蘇丹徒人)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院長。 |
施志高 | (1936.12-,江蘇丹徒人)內蒙古軍區政治部主任,河北軍區副政治委員。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顧炳榮 | (江蘇丹徒人)瀋陽軍區陸軍第23集團軍參謀長。 |
戴長友 | (1946.11-,江蘇丹徒人)陸軍第12集團軍副政治委員,安徽省軍區政治委員。1996年晉升少將軍銜。 |
鎮江榮譽稱號
編輯2019年9月23日,“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佈,鎮江排名第57。
[34]
2019年11月,“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TOP100”發佈,鎮江排名第40。
[35]
入選中國地級市百強第16名。
[36]
入選“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37]
入選“2019中國城市品牌評價百強榜(地級市)”。
[38]
- 參考資料
-
-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3]
- 2.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 鎮江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2017年05月08日[引用日期2019-02-06]
- 3. 概要介紹 .江蘇旅遊網(江蘇省文化旅遊廳)[引用日期2019-09-24]
- 4. 鎮江概覽 .鎮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9-24]
- 5. 2019年鎮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鎮江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4-22]
- 6. 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 .今日鎮江[引用日期2021-02-03]
- 7. 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蘇省改革地市體制調整行政區劃給江蘇省人民政府的批覆 .知網空間[引用日期2020-07-17]
- 8. 行政區劃 .京口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7]
- 9. 鎮江·歷史沿革 .江蘇旅遊網(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引用日期2019-09-24]
- 10. 鎮江概況 .鎮江市史志辦[引用日期2019-09-24]
- 11. 自然地理 .鎮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9-24]
- 12. 茅山景區簡介 .句容茅山景區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0-11-09]
- 13. 2018年鎮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鎮江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19-09-24]
- 14. 馬明龍任鎮江市委書記 .新華報業網[引用日期2020-02-18]
- 15. 張葉飛慰問陸軍軍事交通學院鎮江校區 .鎮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9-11]
- 16. 政策法規 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於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國家醫療保障局[引用日期2020-12-21]
- 17. 鎮江市打造對台交流特色品牌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引用日期2018-08-20]
- 18. 鎮江10月10日起公交票價將降至江蘇最低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2-07-31]
- 19. 鎮江方言——江蘇最複雜的語言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4-03-03]
- 20. 李建國、王勝俊等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新華網.2013年03月14日[引用日期2013-03-14]
- 21. 2016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城市(區)名單 .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引用日期2018-04-18]
- 22. 常州市再捧“長安杯” .江蘇省委新聞網 [引用日期2017-09-21]
- 23.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中國文明網[引用日期2017-11-14]
- 24. 鎮江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 .中國江蘇網[引用日期2017-12-19]
- 25.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公佈2017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名單的通告 .工業和信息化部[引用日期2017-12-29]
- 26. 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發佈,銅陵成安徽唯一入圍地級市 .澎湃網[引用日期2017-12-23]
- 27.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出爐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4]
- 28.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7]
- 29. 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發佈,蘇州中山無錫列前三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8]
- 30. 福布斯中國公佈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蘇州超越上海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9]
- 31.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出爐:深圳上海東莞排名前三 .新浪[引用日期2019-08-10]
- 32. 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佈 北京有5區入選 .新京報網 [引用日期2019-08-17]
- 33. 民政部 財政部關於確定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19-08-30]
- 34.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佈:北上廣深穩居“一線”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9-09-25]
- 35. 《2019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在京發佈 北京深圳三亞位列前三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1-18]
- 36. 最新!中國地級市百強榜單出爐,河南7地市上榜 .中華網河南.2019-11-06[引用日期2019-11-06]
- 37. 唐山又進全國百強!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單揭曉 .環渤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25]
- 38. 2019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榜發佈(附榜單)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9-11-30]
- 39.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佈!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05]
- 40.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北京市等14個城市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驗收結果的通知 .交通運輸部[引用日期2020-03-16]
- 41. 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城市(區)名單 .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引用日期2020-08-13]
- 42. 遼寧六市上榜2019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0-08-18]
- 43. “中國醋都”定名鎮江 .瀟湘晨報-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11-02]
- 44. 宜居委發佈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人民政協網[引用日期2020-12-03]
- 45.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11]
- 46. 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出爐 .澎湃[引用日期2021-05-10]
- 47.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 體系示範區(項目)名單的公示 .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06-14]
- 48. 江蘇省統計局 文件公告 江蘇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 .江蘇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21]
- 49. 鎮江概覽 | 鎮江市人民政府 .鎮江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21]
- 50. 人事任免決定 .cmstop[引用日期2021-08-28]
- 51. 《中國海關》發佈2020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海口榜上有名!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0-24]
- 52. 安徽4市上榜!這份全國榜單,阜陽榜上有名!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1-11-24]
- 53.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佈文化和旅遊市場 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地區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12-07]
- 54. 全國愛衞辦關於2020年度全國健康城市建設評價結果的通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1-08]
- 55. 鎮江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中國江蘇網[引用日期2022-02-10]
- 56. 市委宣佈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黨組主要領導調整決定 .微信[引用日期2022-02-23]
- 57. 李健當選鎮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徐曙海當選鎮江市市長 郭建當選鎮江市政協主席 - 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 .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引用日期2022-04-29]
- 58. 江蘇鎮江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成績卓著 .中國商務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08]
- 59. 江蘇13市2021年經濟成績單:蘇州GDP全省第一,泰州增速亮眼|GDP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22-03-08]
- 60.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4-01]
- 61. 鎮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鎮江發佈公眾號.2022-04-28[引用日期2022-04-29]
- 62. 鎮江公佈第一批保留開發區(園區)名單及四至邊界-新華網 .新華網.2022-07-12
- 63. 省運會青少年部擊劍比賽鎮江選手斬獲4金4銀 .百家號.2022-08-25
- 64. 2021年鎮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鎮江市統計局 .鎮江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31]
- 65. 鎮江發佈一批人事任免,涉及副市長鳳凰網江蘇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2-11-01]
- 66. 劉捷任杭州市委書記,曾是全國最年輕省級黨委常委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1-07]
- 67.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名單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1-07]
- 68. 新發展理念指引經濟高質量發展——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 劉 捷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2-11-07]
- 69. 劉捷任杭州市委書記,曾是全國最年輕省級黨委常委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1-07]
- 70. “江蘇省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出爐 .中國經濟網.2022-12-08
- 71. 江蘇13市2022年GDP排名出爐 .百家號.2023-02-09
- 收起